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种师道明明已有制胜之道,为何最后却不能拯救靖康?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1-08-15 03:45:02 0 种师道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文章,在这美好的一天中,遇见您是我的福气,遇见您是我的幸运,希望这篇文章“种师道明明已有制胜之道,为何最后却不能拯救靖康?”能够给您带来一点生活中的趣味!

历史并不是没有给大宋朝机会。大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不是没有文韬武略足以扭转乾坤的中流砥柱。所以宋钦宗被俘之后才会肝肠寸断,这实在是因为后悔,本来有一把好牌,奈何被他打得稀烂!

曾经的一位风云人物,在历史书上几乎被忽略,倒是在《水浒传》里让梁山好汉们屡次提起,不光是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以自己曾经是他帐下的提辖为荣,甚至九纹龙史进的师父王进得罪了高太尉,马上想到的也是要投奔他。此人威震西北,就是大名鼎鼎的“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

事实上,种家将当年的威名在杨家将之上,功绩也在其他几家名将之上。种家五代从军,英雄辈出,先后有几十人战死沙场。自种世衡开始,有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等名将驰骋沙场,为保卫大宋江山立下赫赫战功。

“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正是种世衡之孙,当时镇守西陲,西夏人惧其威名,不敢轻易犯边。

1126年冬,当金军南下逼近东京的时候,种师道已经年近70,朝廷紧急召用,授以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等官职,命令他火速勤王。种师道急令其弟种师中带兵进京,自己带千余人即刻动身。

勤王途中他路过时任武安军承宣使的姚平仲防地,姚家也是世代为西陲大将,战功卓越,30多岁的姚平仲知道刻不容缓,带上所属7000兵马,日夜兼程赶往京师。

1127年1月20日,种姚的兵马终于抵达京师。

当时的皇帝宋钦宗算是长长出了一口气,人马虽然不多,但都能征善战,老种宝刀未老,姚平仲血气方刚,更何况四面八方的勤王兵马正在向京师汇集。

在向两位将军问计的时候,种师道认为:“女真人根本不识用兵,他们孤军深入必不能全身而退!现在他们屯兵城下,日久其粮草必不济,而我王师大集,姚平仲的叔父姚古和种师中不日即到,金人粮尽退兵,我便可随后掩杀,他们必定过不了真定、中山两镇,那时金人腹背受敌,我们一定胜利;金人若不退,我军数倍于敌,也可一鼓而歼之。”

老将军的分析完全是制胜之道,同当年廉颇守长平初期的持重之谋一样。宋钦宗是个地道的军事盲,听着这话甚是有理。

但是,姚平仲却提出了不同战法,这位被关中豪杰推崇备至的“小太尉”,一直以来对于种家的名望耿耿于怀,现在看到种师道不仅官职一升再升,而且皇上对他言听计从,觉得“姚家军”被忽略了,想建一个奇功把种家的风头压下去,于是姚平仲向皇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劫营。他提出,提本部兵马去“夜叩金营,生擒宗望,奉康王以归”。

平心而论,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魄,也应该是值得称赞的,至少也是7000名敢于为国捐躯的血性汉子。

钦宗皇上觉得小姚的用兵之道更可取,一旦得手,成效明显比种师道的计划快得多。在他摇摆不定的时候,李纲表示赞成支持,他下令“城下兵缓急听平仲节度”。

于是,姚平仲的人马在一个月黑风高的黑夜出发,他们衔枚疾行,突入金兵营寨,可想不到狡猾的金兵早有准备,伏兵四起,暗夜里短兵相接,宋军被杀得全军覆没。

姚平仲拼死力战,仅以身免。他知道自己在皇上面前夸下海口,此时还有什么颜面回去?他只有一路疾驰而去,逃得无影无踪。

种师道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但面对危局,他马上就有应对之策:“劫寨失败诚为可惜,但兵家贵在出奇制胜。今晚再遣兵分道劫寨,必在金人意料之外。就算是仍不能取胜也不要紧,只要以后每晚都派数千骑兵去劫营,不出十日,敌军必定遁去。”

应该说,这才是上将奇谋,但可惜的是皇上听说姚平仲的7000人覆灭,金军又在乘势攻城,李纲的亲征行营司也被打散,已经被吓破了胆。

主和派如太宰李邦彦之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李纲,为了谈和讨好金人,他们罢免了李纲,而种师道的计谋也根本没有机会实施了。

但谈和只是割肉饲虎,金人后来攻克太原,大举南下,种师道报国无门,悲愤交加,含恨而逝,终年76岁。

再后来,靖康之难接踵而来。宋钦宗、宋徽宗被劫入金营,此时的宋钦宗才捶胸大哭:“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3144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