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西域争夺战

西域争夺战(匈奴势垮边境暂稳)

西域争夺战简介

西域争夺战: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赵破奴率领汉军攻打匈奴,被匈奴所围,全军覆没。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李广利攻打匈奴,惨败,差点就没有逃脱,六七成的汉军将士被杀。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李广利率领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攻击匈奴单于,公孙敖率领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出雁门攻击匈奴左贤王,汉军战不利,皆引还。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李广利率军深入漠北,汉军全军覆没。至此,汉朝暂时停止对匈奴的攻击。匈奴得以重新掌控漠北。

西域争夺战过程分析——

漠北之战匈奴大批有生力量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因而出现了“漠南无王廷”的局面,它标志着匈奴势力大范围的退缩。

战争档案

时间:公元前112年一前90年

参战方:汉、匈奴

战场:西域

主要将帅:李陵、李广利等

战争回放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至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西汉为了与匈奴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在雁门、天山、杭爱山一带地区,又断续进行了二十二年的战争。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匈奴小部袭扰河西,时常遮断西域通路,又进扰五原(郡治在内蒙包头西北),杀了五原太守,并联合西羌进攻陇西、金城两郡。

次年,汉武帝派李息、徐自为率十万人平定西羌。派公孙贺率骑兵一万五千人 出五原,赵破奴率万骑出令居( 甘肃民勤境内)数千里击匈奴。因未见匈奴一人,无功而返。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乌师庐断位为单于,因年少,号“儿单于”。

此后,单于更往西北迁徙,左贤王移驻云中、右贤王移驻到酒泉、敦煌地区附近。

匈奴左大都尉对儿单于的残暴统治不满,派使者至汉洽降,请兵相迎。汉武帝乃派公孙敖在塞外筑“受降城”( 额济纳旗以北)以为接应;并派赵破奴率骑兵两万余,远出朔方西北两千里到浚稽山接应匈奴左大都尉。

左大都尉降汉企图泄露,儿单于杀都尉,发兵向赵破奴军进击。汉军初战获胜,斩获匈奴兵数千人,但在回撤途中,突遭匈奴八万骑包围。赵破奴黑夜自出寻水时,被匈奴活捉,匈奴军急攻被围汉军,汉军全军覆没。匈奴乘胜猛攻受降城,未攻下,人边大肆掳掠而回。不久,赵破奴乘隙逃脱,回归汉朝。

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派徐自为出五原塞外数里修筑城障、列亭,西北到卢朐(山名,在陕西神木东北),并派韩锐、卫伉驻兵城障附近;派路博德在居延泽(内蒙西的居延海)上筑城屯兵。 是年秋,匈奴大举侵人定襄、云中,杀掳数千人,破坏城障、列亭而去。同时,匈奴右贤王攻人酒泉、张掖等地,掳走数千人。

汉将任文率军赶到,击败匈奴,夺回全部所掳人员及物资。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因匈奴扣押苏武及击杀汉使,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出酒泉,进击右贤王于天山(即祁连山),骑都尉李陵率部五千人,为贰师将军监护辎重;因杆将军公孙敖,强弩将军路博德,各率约万骑东西游弋,会师涿邪山(在高阙塞北千里)。出师前,李陵(李广之孙)羞为监护军,自请率步卒五千进击匈奴,孤军出延北至浚稽山,被匈奴三万骑兵包围。

李陵以大车为营,率士卒列阵迎战,射杀数千人。匈奴单于增派骑兵八万继续进攻,李陵组织反击,杀匈奴三千余人。汉军因众寡悬殊,转向东南沿龙城(内蒙正镶白旗)故道撤退至南山,利用丛林又击杀追兵数千人。

匈奴得知李陵孤军无援,继以大军追击,包围汉军于山谷之中,汉军死伤过半,矢尽粮竭,无力再战。李陵与韩延年率十余骑突围,匈奴以数千骑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投降。汉军分散突围人塞者仅四十余人。李陵败降,武帝降罪,太史司马迁为之说情,反被下为官刑。

李广利率主力与匈奴右贤王大战于天山,初战获胜,斩匈奴军万余人。但在回军途中,突遭匈奴大军包围,粮尽无援,士卒死伤过半。假司马赵充国率勇士百余人陷阵突围,李广利率军继之,得以脱围。此战,汉军死亡十之六七,赵充国全身负伤二十余处,汉武帝非常欣赏他的勇气,于是提拔他作了为中郎将。此时,公孙敖和路博德会师涿邪山后,也无功而还。

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匈奴袭扰雁门,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骑兵六万、步兵七万,由朔方( 内蒙左乌拉特前旗东南)向匈奴进击;强弩将军路博德率万余步兵跟进,协同李广利作战;游击将军韩说率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因杆将军公孙敖率骑兵万余、步兵三万人出雁门。

几路汉军同时向匈奴发起强大攻势。匈奴单于得知汉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先将全部辎重物资远徙余吾水(蒙古乌兰巴托西北)以北地区。单于自领十万骑兵于余吾水以南迎击汉军。在连日交战中,李广利部与匈奴单于相持不下,公孙敖部被匈奴左贤王击退。汉军见难以取胜,乃乘大势尚佳时逐次南撒。

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匈奴分道袭扰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是年三月。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两万人出西河;重合侯马通率四万骑出酒泉,进击匈奴。匈奴闻讯,将辎重撤到郅居水( 蒙古鄂尔坤河),单于自率主力南渡姑且水(蒙古翁金河)以待汉军。

商丘成出塞后迷失方向,未遇敌军,将还,单于派三万骑追击,转战九天,匈奴军不利乃退去。马通军至天山,单于派大将偃渠率两万骑迎击。偃渠见汉军强,不战而退。汉恐车师(匈奴的与国,在今新疆吐鲁番、奇台一带)腰击马通军,派开陵侯成娩发楼兰(新疆若羌附近)、尉犁、危须(均新疆库尔勒附近)等六国兵大破车师,尽得其众。。

李广利部进至夫羊句山(浚稽山东南),击破匈奴右大都尉及卫律部,準至范夫人城(夫羊句山北)匈奴奔走,不敢交锋。这时,长安发生宫廷事变(李广利出师时,与姻亲丞相刘屈牦商议过要其妹李夫人之子昌邑王为太子。后事发,判为大逆不道。刘屈牦被斩,李广利之妻亦被逮捕),李广利得知后十分忧惧,企图深人匈奴腹地来建立功勋,以减轻罪责。遂派两万骑北渡郅居水,击破左贤王,斩杀左大将。李广利的长史见他不顾士兵们的安危来求自己的功劳,肯定会失败,密谋逮捕李广利。李得知后,斩七长史,退至燕山(蒙古杭爱山)。

单于知汉军疲惫,自率五万骑拦截汉军归路。夜间,匈奴在汉军前挖掘遮断沟,然后从其背后进攻,汉军大败,李广利降。

此次战役后的十三年中,汉昭帝承汉武帝“思富养民”的遗训。除派度辽将军范明友击平乌桓(辽宁东南部地区)处,对匈奴不再用兵。此期间匈奴内部不和,求和亲不成,犯边又多失利,汉匈遂形成僵持状态。汉宣帝即位后,西汉国力逐渐恢复,便又开始对匈奴用兵。

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匈奴联合车师,侵逼乌孙,乌孙向汉求援,并愿出精兵五万,协助汉军夹击匈奴。汉宣帝乃发骑兵十六万分五路进军。

祁连将军田广明率四万骑出西河;前将军韩增率三万骑出云中;虎牙将军田顺率三万骑出五原,合击东部匈奴主力。度辽将军范明友率三万骑出张掖;蒲类将军赵充国率三万骑出酒泉,合击西部匈奴;校尉常惠持节监护乌孙兵夹击西部匈奴。各路大军均出塞两千里。

次年春,五将军自长安出发,各向预定作战目标进攻。匈奴得知汉军大出,老弱奔走,尽驱牲畜远遁,故汉五路大军只略有所获。校尉常惠与乌孙等兵,白西向东进击,攻占右谷蠡王庭,斩获单于骑将以下四万人,得牲畜七十余万头。自此,匈奴知汉军复振,避战远遁,并开始走向分化瓦解。

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至四年(公元前65年),汉军击降车师,莎车(今新疆莎车附近),威震西域。汉宣帝元康五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屯田金城平定羌乱,巩固了河西。次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后,日逐王降汉,汉宣帝以郑吉为西域都护,西域三十六国均听汉号令。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对立。呼韩邪单于降汉,郅支单于西迁至康居东部筑城而居。

汉元帝建昭三年( 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矫诏发西城诸国兵四万人,分南北两路攻郅支城(前苏联塔什干东北的江布尔)。南路越葱岭,经大宛;北路由温宿(今新疆乌什)经乌孙分进合击,攻破郅支城,杀死郅支单于,传首京师。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朝汉,娶汉女,当汉婿以自亲。宫女王昭君赐配单于,封为胡阏氏,生一男二女。自此终西汉之世,边郡人民一直过着边境平靖、没有战争警报的和平生活。

汉王朝对匈奴军的战争是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一次国内民族战争。汉初数十年间,匈奴奴隶主的掠夺和袭扰,给北方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西汉统治者虽以和亲政策换取了短时间的和平相处,对各族人民有一定的好处,但仍满足不了匈奴贵族贪得无厌的欲望。

因此,每次和亲之后,匈奴仍不断地进行掠夺和袭扰。汉王朝使用相当兵力,加强边塞,始终不能从根本上制止匈奴的南下。到汉武帝时,汉朝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实力已有所增强。汉武帝才得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放弃和亲政策,展开了对匈奴单于的战争。

由于这次战争对制止匈奴奴隶主掠夺北方各族人民具有积极意义,客观上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得到人民一定程度的支持。这是汉朝所以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战争准备方面来看,总的来说,汉朝的准备还是充分的。如军事上大量建设骑兵,选用青年将领;外交上联络西域、涉貊;经济上发展生产,实行盐铁专卖,整顿币制和税收等等,都为对匈奴军作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重点建设骑兵,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

由于大规模骑兵集团出现于战场,汉军才能深人大漠,千里奔袭,实施大规模的迁回行动,也才能以机动对付敌骑的机动,歼灭匈奴主力,完成战略任务。

这次战争的特点是双方首次大规模使用骑兵,在广大的荒漠地区进行广泛的机动作战。汉朝在创建骑兵之初,由于多年来消极防御战略的影响,韩安国、李广等一批宿将习惯于“守边”、“堵击”的防御战法,缺乏运用骑兵集团在荒漠草原地区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经验,所以他们每次开塞出击,多半是徒劳无功,甚至损兵折将。汉武帝注意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如卫青、霍去病等善于指挥骑兵集团作战的青年将领,并从同匈奴的作战中吸取了骑兵集团机动作战的经验,尤其是能利用熟悉边情的汉人和匈奴人,解决了汉军骑兵在荒漠草原地区作战中的粮秣、水草和向导等困难,才得以充分发挥骑兵的快速强大的运动力和冲击力,成功地执行了越漠进攻的战略任务。

卫青、霍去病等一批青年骑兵将领,每次出战都表现了积极进攻、出敌不意、大胆果决、机动灵活的特点。敢于快速机动,深人大漠,千里迁回,远程奔袭,并以正面连续冲击和两翼包围,猛打猛追,击破和俘获敌军。这种战法,是符合骑兵这一兵种的特点的。这也是汉军所以战胜匈奴军的主要原因之一。

汉军在这场战争中,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也是取胜的原因之一。先打弱敌楼烦王、白羊王,占有河南;继而奇袭右贤王,切断了单于与其西部的联系。

这样,就为霍去病奔袭河西的匈奴诸部创造了各个击破的有利条件。为了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汉军不断从右北平出击,牵制单于和左贤王的军队行动,从而为汉军主力在河南、河西发展胜利起到了良好的战略配合作用。

匈奴单于及诸王,在这次战争中遭到失败,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对汉朝几十年积蓄力量,准备战争,特别是大量建设骑兵,估计不足;兵力对比上汉强匈弱,对汉军骑兵战法的改变也缺乏了解;战争中,各部之间的协同配合也很不够。

历史影响

经过汉匈之间的数次大战,匈奴的势力基本上被打垮,汉朝的北部边境暫时稳定下来,长期以来汉朝的最大威胁被消灭;匈奴在经过这场战争的惨败后,逐渐向西迁徙,最远到达了欧洲中部,引起了欧洲一连串的民族大迁徙,促进了罗马帝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