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贽

李贽(明代思想家)

异端宗师

李贽简介

李贽生平:李贽(1527~1602),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明代官员、思想家、禅师、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历史评价:李贽提倡“为学贵在有疑”,反对迷信盲从。李贽本人就是一个敢向权威和权贵挑战的人,敢于探究被他人认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提倡教学内容多元化,反对教学内容单一。李贽认为儒家经学不能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他提倡建立师友关系,反对势利相交。他认为“独学难成,唯友为益”,自己“不敢以教人为己任”;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既为师生关系,同时又为朋友关系,二者是平等的。提倡“因材而笃”,反对压制学生。李贽认为“各遂其生,各获其望”。天下的事物千差万别,应承认其个性差异。除此以外,他还提倡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女子入学。就是在这些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李贽在麻城的学生“从之者几千、万人”。不仅如此,其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培养出一大批重要人物,如明代崛起的著名文学流派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兄弟“三袁”、诏赠兵部尚书黄梅县人汪可受、明代文学家、藏书家杨定见等。

李贽大事记

1527年 出生于福建泉州市南门外。

1556年 授河南共城教谕。

1570年 调任南京刑部员外郎。

1577年 出任云南姚安知府,在公余之暇,仍从事于讲学。

1581年 携妻子女儿到耿定理家乡黄安天台书院讲学论道。

1597年 应巡抚梅国桢之请往山西大同,著《孙子参同》,修订《藏书》。

1602年 去世。

人物关系

李贽传记

仕途渐厌

1551年,李贽中举。1556年授河南共城教谕。1560年擢南京国子监博士。数月后,其父白斋公病故于泉州,回乡守制。时值倭寇攻城,他带领弟侄辈日夜登城击柝巡守,与全城父老兵民同仇敌忾。1563年任北京国子监博士。

1570年,李贽调任南京刑部员外郎,至1577年止,共7年。在南都任职的7年中,他与耿定向、耿定理、焦竑等交好。后来耿定向的假道学面貌露出时,李贽与之互相辩难。至于李贽对耿定向的弟弟耿定理以及耿定向的学生焦竑与李贽则一直为莫逆的朋友。在南都时,李贽又见过王守仁的弟子王畿以及泰州学派的罗汝芳。李贽对王、罗二人都很崇敬。这一时期的关键是李贽师从泰州学派的学者王襞。王襞是王艮的儿子,幼闻庭训,长年在淮南讲学。王襞长时期在左右,对“乐学”之说,发挥尤多。

《焚书》《续焚书》

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两书收录了李贽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

1577年,李贽出任云南姚安知府,在业余时间仍然讲学授课。他居官的准绳是“一切持简易,任自然,务以德化”,而且“自治清苦,为政举大体”。他还在府衙的楹柱上写了两副对联,其一是:“从故乡而来,两地疮痍同满目;当兵事之后,万家疾苦总关心。”其二是:“听政有余闲,不妨甓运陶斋,花栽潘县;做官无别物,只此一庭明水,两袖清风。”《李温陵》传记写到他,“法令清简,不言而治。每至伽蓝,判了公事,坐堂皇上,或置名僧其间。簿书有隙,即与参论虚玄,人皆怪之”。这颇似罗汝芳的作风。当时云南边境少数民族众多,上官严刻,他说:“边方杂夷,法难尽执,日过一日,与军与夷共享太平足矣”。在姚安居官三年以后,他厌恶簿书的生活,袁中道记他“久之,厌圭组,遂入鸡足山,阅龙藏,不出。御史刘维奇其节,疏令致仕以归”。

正义直言

李贽20多年的宦游生活,使他深感受人管束之苦。《焚书》卷四《豫约·感慨平生》说:“我只是因为不受管束,才受到了这样的磨难,一生坎坷,即使是将大地作为墨汁也难以写尽我的苦难,做了县里的博士就会与县令等相抵触,做太学博士就会与祭酒司业相抵触,总之做什么就会和什么相抵触,这大概就是我一生的遭遇了。”这是其对自己多年居官生活的总结。这种抵触,实质上是李贽的反封建思想与封建主义的抵触。

他与常人不同并不解衣还乡,而是携妻女前往湖北黄安投奔耿定理,自称:“我已经老了,与一二个朋友每日谈天说地就是最快乐的事情了,何必要回故乡呢?”在李贽云南辞官的前一年,何心隐被楚抚王之垣缉捕杀害于武昌。李贽对此事极为愤怒,曾著文二篇为何心隐辩冤,并表示对他的景仰。后来他在给焦竑的信中提起何心隐说:“何老英雄没有人能比过他。观其羁绊缧绁之人他所发表的文章,千言万语,滚滚立就,没有一点摇尾乞怜的文字,如诉如戏,若等闲日子。今读其文,想见其为人。其文章高妙,略无一字袭前人,亦未见从前有此文字,但见其一泻千里,委曲详尽。观者不知感动,吾不知之矣。奉去二稿,亦略见追慕之切。”信中所称论何心隐者二篇,今焚书卷三中有何心隐论一篇;另一篇,未见。《焚书》卷六有赠何心隐高第弟子胡时中五绝一首:“三日三渡江,胡生何忙忙?师弟恩情重,不忍见武昌。”这诗当作于其云南解官后初到黄安时,可见他对何心隐及其弟子的同情。李贽一生未有机会与何心隐相识,他在与焦漪园太史书中曾引以为憾:“弟一向在南都,不曾听见兄长说起过这个人,这就是兄长的不是。如果此人都不算是豪杰的话,那么自古至今就更没有算得上是豪杰了。”

何心隐(1517~1579),原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江西吉安永丰人。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心学”之泰州学派弟子。早年放弃科举,致力于社会改革,曾被捕入狱。与徐阶合作弹劾严嵩,后在湖北孝感讲学,因反对当权者张居正再遭通缉。1579年被捕,死于湖北武昌狱中。

坎坷半生

▲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李贽墓

李贽弃官后,于1581年春应湖北黄安(今红安)耿定理之邀,携妻子女儿到耿定理的家乡黄安天台书院讲学论道,住耿定理家中充当门客兼教师,但经常和耿定理的哥哥耿定向意见不同。在李贽看来,耿定向是乡愿,是假道学的代表人物。1584年耿定理死去以后,其与耿定向不能相容,不可能再在耿家住下去了。耿定理死时,李贽有五言长诗,三首哭耿子庸(定理字)。1584年十月,李贽从黄安移居麻城,因无馆住宿而返。第二年三月才定居于麻城龙潭湖上的芝佛院。龙潭距城约30里,很少有人能走到那里。他从此安静地读书著作,与一二相知者讲学。移居麻城的时候,李贽将妻女送回福建,自己孑身居麻城龙潭湖芝佛院,读书著述近20年,完成 《初潭集》《焚书》等著作。1597年至1600年,他到山西、通州、济宁、南京游历。在济宁、南京,他曾两次与利玛窦见面,共商教义。1600年,回到麻城。同年冬天,湖广佥事冯应京以“维护风化”为名,指使歹徒烧毁龙湖芝佛院,又毁坏他预为藏骨的墓塔。李贽被迫避寓麻城东北商城县黄檗山中。1601年,罢官御史马经纶闻讯将李贽接到通州。1602年春二月,李贽遗言身后白布盖尸,土坑埋葬,似从回教葬仪。同年礼部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沈一贯的旨意上奏神宗,攻讦李贽,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三月十五日,李贽呼侍者剃发,夺其剃刀割喉,气不绝者两日,三月十六日子时气绝,结束了自己坎坷崎岖的一生,也将自己坎坷曲折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东厂锦衣卫写给皇帝的报告称,李贽“不食而死”。死后,马经纶将其收葬于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侧。1610年,李贽的学生汪可受、梅掌科、苏侍御捐资为其树碑。此外,李贽只有一个女儿幸存下来,其他孩子全都夭折。

▲福建泉州鲤城区李贽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