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高颎

高颎(隋朝宰相)

伴君伴虎

高颎简介

高颎生平:高颎(541 ~ 607),另有一名敏,字昭玄,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谋臣,隋代名相。其父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曾赐姓独孤,隋文帝常称高颎为独孤。独孤皇后以高宾为其父故吏,故常往其家探视,高宾终于靠了这条路线,又渐入仕途,曾任郡州刺史,所以,高颎也可以算是宦门子弟。

历史评价:《隋书·高颎列传》记载“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他善于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以天下为己任。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都是高颎选拔推荐的,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尽显其能,终为一代名臣。其余立功立事者,不可胜数。同时,高颎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而且,高颎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对隋代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贡献。唐初史家在所修《隋书》中评论他说:“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时致升平,颎之力也。论者以为真宰相。及诛,天下莫不伤惜,至今称冤不已。所有奇策密谋及损益时政,颎皆削稿,世无知者。”杜佑纵观历代名相,做了这样的评论:“历观制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兴也得太公,齐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强也得商鞅,后周有苏绰,隋氏有高颎,此六贤者,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可见,对于隋朝取得的成就,高颎功不可没,堪称隋朝第一名臣。

高颎大事记

541年 出生。

583年 出宁州道,与诸将分道击突厥。

585年 为左领军大将军。

607年 去世。

人物关系

高颎传记

杨坚赏识 收为心腹

▲隋文官俑

高颎幼年善于观察而且很有气度,读书时虽然只是大概浏览未做深度研究,却能深刻把握其中要义,可见其天赋之高。在高颎小的时候,他的家中有一棵柳树,高达百尺,形状好像一个车盖一样,村中的老人便说:“此家当出贵人。”后来这句话果然得到了应验。高颎17岁的时候,被北周齐王宇文宪引为记室。北周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后来又被任命为内史上士,不久又被提拔为下大夫。

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辅助政事。杨坚早就听说高颎精明强干,又通晓军事,心中有很多谋略,便想把他纳为己用,让他辅佐自己。杨坚先派邗国公杨惠前往示意,高颎也知道杨坚今后必成大业,便欣然承命说:“臣愿领命。即使您成不了大业,我就算承受着灭族的风险也不惧怕”。杨坚于是任命高颎为相府司录,从此,高颎便成为杨坚的心腹之臣。当时杨坚之所以能够成为周相,是出于两个旧友郑译和刘昉的帮助,郑译时任长史,刘昉时任司马。这两个野心很大的小人,本来是想要利用杨坚的才能来弄权的。但是他们奢侈纵欲,无成事之可能,杨坚不得不疏远他们。于是杨坚没有人可以一起商议建国大计,等到得了高颎,便事事都和高颎商量,二人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邺城遗址

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13千米处的漳河北岸,距邯郸市40千米,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

▲隋青白瓷长颈瓶

邺城之役 建有殊功

在高颎的帮助下,杨坚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专权之势,引起许多人的反对,杨坚想将他们逐一除掉。于是杨坚就以周室将把公主嫁给突厥为名,召陈王纯、越王盛、赵王招、代王达、滕王逌来长安,打算把这些王侯一网打尽。相州总管尉迟迥识破其阴谋,领兵反抗。一时人人揭竿而反,十日间得众十余万,声势极为浩大。杨坚安排韦世康去守并州,巩固前方基地,而命韦孝宽前去讨伐,杀毕王贤,置五王不究,令他们带着剑上朝,入朝不趋,以安其心。

韦孝宽率军只到了河阳,再不敢前进。杨坚得知将士有的不听号令,心意不齐,令崔仲方到前方为监军,仲方说父亲在山东,不肯前去就职。高颎见后方重臣都没有前往的打算,就主动请缨,因此更加得到杨坚的喜爱。高颎领命后立即前往,连向老母告别都没有来得及,只派人通知其母,说“忠孝不可两兼”,请求母亲原谅自己的不孝,但实际上他内心颇感痛苦,上路时忍不住叹气。

高颎来到军前,让将士在沁水上造桥让大军通过。等到军队过了之后,就下令把所造的桥烧掉,以此来效仿当年项羽破釜沉舟故事,鼓励军心,只可向前杀敌,不给他们留后路。当高颎造桥于沁水时,就猜到尉迟迥会在上流用大筏冲桥,因此做了许多木桩来阻挡,整个军队之所以能安全过河,可以说是高颎料敌如神,猜到了所有的结果。高颎于是率领众军士,奋力战斗,然后在邺城将敌人大败。尉迟迥既然已经大败,他所率领的军队也自然归降。此战能够最终获得胜利,虽诸将军士兵都有非常大的功劳,但说到首功,还是高颎。在这场战役之前,高颎虽屡有战功,但对付的都是些虾兵蟹将,不足挂齿。对尉迟迥之战,他是第一次面临这么大的阵势,当时,就连名将韦孝宽都有所顾忌而不敢向前冲。所以,自此之后,高颎的胆识与勇敢也就声名远播了。当时,高颎胜利还都,杨坚在大殿内为其设宴,并且将其晋升为柱国,封为义宁县公,升为相府司马,一时殊荣满身。等到后来杨坚称帝,任命高颎为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在当时,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宰相的地位。

▲隋大业年间高足金杯

隋朝取代北周权,

功业卓昭高颎贤。

策计韬谋帷幄里,

绸缪远略沁水间。

生擒叛逆江山定,

覆灭陈顼社稷轩。

佑佐功成谦有逊,

输籍户法益杨坚。

语轻妇女 悍后生隙

长期以来,隋文帝对高颎都十分器重。高颎深避权势,多次辞让官爵,但都被隋文帝拒绝,足见君臣相得之深。但是“天性沉猜,素无学术”的隋文帝,对高颎的信任并不能保持始终,这就要从一件与皇室内部斗争有关的事情说起。不久,宫里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高颎和皇室的关系。杨坚某日趁独孤皇后在病中,临幸了后周大臣尉迟迥的孙女,被宫中太监告知了独孤皇后,独孤皇后在杨坚上朝时直接杀了尉迟迥的孙女,杨坚得知后火冒三丈,离宫出走,高颎与杨素追劝杨坚,高颎叩马进谏说:“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独孤皇后听说高颎竟将自己看作一普通妇人,觉得有失体面,于是与高颎反目成仇。不久,高颎的正室夫人死了,杨坚劝他再娶,高颎以年纪已大回绝此事。后来,高颎的小妾又生了个儿子,独孤皇后就认为高颎所谓的年老其实是不愿接受皇帝安排而找的借口,杨坚听说了更为不快。以后,因为其他官员犯事,杨坚免了高颎的左仆射职务和上柱国勋衔。没过几天,有人控告高颎有谋反迹象,杨坚不做任何调查, 就剥夺了高颎的全部官职,将其贬为庶民。

▲隋朝椭圆形绿玻璃瓶

唐代对三品以上官,用“册授”;五品以下官,用“制授”,六品以下官,用“敕授”。

得罪杨广 终被诛杀

高颎与杨坚关系的恶化除了受独孤皇后影响,另外,就是由于立太子一事,此事之后,二人关系更加冷淡。

杨坚皇后独孤氏性格悍妒,在独孤皇后时期,杨坚不曾与其他女人生育儿女。嫡子5人: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就连杨坚也以再无庶子为荣,以为这样就可以内无萧墙之忧了,可没想到偏偏就是这一母生的五兄弟为了争夺皇位大打出手,而高颎也被卷入这个漩涡中。

前面已经说了,高颎是杨坚的得力助手,官到左仆射,杨坚曾以高颎的赐姓独孤,称呼高颎为“独孤公”,并且将太子杨勇之女嫁高颎之子,这种待遇可不是一般大臣享有的。

到了开皇末年,由于晋王杨广骗取了独孤皇后的信任,又通过宇文述结交杨素兄弟,因此,独孤皇后和杨素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天天说太子杨勇的坏话,说晋王杨广的好话,加上杨广收买了不少权臣,有人上书杨坚请改立晋王为太子。于是杨坚渐渐地认为太子杨勇不如晋王杨广贤明。再加上太子杨勇与武卫将军云定兴之女云昭训未婚先孕,世人对杨勇的评价并不高。杨坚多次下旨责备杨勇,杨勇不服,于元旦之日在东宫大会群臣,请了所有与他有关系的大臣,杨勇早早准备了酒宴、歌妓,从晨到晚喝酒狂欢。由于太子东宫的侍从官员姬威被杨广收买,因此杨勇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了杨广和杨坚的眼里。杨坚对太子的示威勃然大怒,为了抑制东宫的势力,下令从东宫卫队中抽调精壮卫士护卫皇宫,其余卫士受皇宫卫队指挥。

面对着杨坚的步步进逼,杨勇束手无策,只得求助亲家高颎。高颎自然向着自己女婿,他上书反对废太子、改立晋王,严守皇位继承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主张立杨勇为储君,杨坚当然不悦。

正因为这事,高颎得罪了杨广,隋炀帝杨广继位不久,就借故杀了高颎。高颎之死的主要原因是他卷入了立太子的权力之争,杨勇失败了,他也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名宰两朝尽瘁心,

奈何谏铮遇昏君。

时逢佞小唇舌弄,

又违炀皇溺色淫。

翊尽才思献良计,

直将胆气呈英伦。

竭诚尽节遭冤戮,

身死千年绩业存。

▲隋朝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