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陶侃

陶侃(东晋名将)

陶侃简介

陶侃:陶侃(259~332),字士行,明帝时任龙骧将军、成帝时任江州刺史,追赠大司马,谥号“桓”。本是东晋鄱阳郡(今江西波阳东北)人,后来全家迁往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父陶丹,官至扬武将军。陶侃是东晋名将,历任东乡侯、江夏太守、龙骧将军、江州刺史等。他生性聪敏,忠顺勤劳,明悟善断,深受后人推重。

陶侃传记——

一、以谦待人 渐入仕途

陶侃少年时候就成了孤儿,家境清贫。他最初是一个县吏。有一次,鄱阳孝廉范逵去陶侃家里做客,当时他家里一贫如洗,没有什么拿出来招待贵宾,于是他的母亲就剪断头发到街上换回一些酒菜,让客人喝得特别高兴,即使是跟随范逵而来的奴仆也觉得大过所望。等到范逵离开的时候,陶侃追送他直到一百余里地之外。范逵特别感动,他临别时问陶侃:“您想到郡里做官吗?”陶侃赶忙回答说:“当然非常想去,只是没有门路啊!”范逵告诉他自己会尽力帮助他的。

范逵回去后,便去拜访庐江太守张夔,大力称赞陶侃的美德,劝张夔重用陶侃,于是不久之后,张夔便召见陶侃,任他为督邮,领枞阳令。他到任后工作认真,小有名气,不久被任为主簿。这时恰逢州部从事来到郡里,想借视察之名勒索贿赂,陶侃便让手下诸吏安心办公,自己出面对从事说:“如果我的郡里有违反规定的地方,请您当面指出,我自当承担责任。如果您对我不以礼相待,我是有办法对付你的。”从事听了便退了出去。

有一次,张夔的妻子患了重病,陶侃便从数百里地之外请来名医,当时正值冬天,天降大雪,众人无不惊叹,他却说:“我向来对待君子像对待父亲一般有礼节,现在君子之妻患病,就如同自己母亲患病一样,哪有不尽心之理呢?”

还有一次,长沙太守万嗣路过庐江,见到陶侃对他特别虚心谦恭,使得太守大为惊讶,临别时对陶侃说:“君最终将成就大事。”令其子和陶侃结交朋友,而后才离去。

张夔举陶侃为孝廉,陶侃到了洛阳,多次去拜访张华。最初张华因为他是远来之人,不怎么理睬他,而陶侃每次去都特别谦恭,和颜悦色,没有丝毫不满神情。于是张华渐渐和他搭话,结果大吃一惊,认为他不同常人,很快陶侃就作了郎中。

伏波将军孙秀后来把陶侃召为舍人,这时预章国郎中令杨晫在当时声望较高,陶侃便去求见他,杨晫说:“《易经》上说‘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便是这样的人。”于是让陶侃和自己乘坐同一辆车去见中书郎顾荣,顾荣见了陶侃,认为他不同凡人。吏部郎温雅对杨晫说:“你怎么和这种贫贱之人坐一辆车子呢?”杨晫说:“此人非凡人。”

尚书乐广想要召集荆、扬一带的士人,武库令黄庆向乐广进荐陶侃,有人认为这样不妥,黄庆则说:“此人最终必成大器,又有什么怀疑呢?”黄庆后来作了吏部令吏,举荐陶侃补武冈令。只是陶侃和太守吕岳有隔阂,所以辞职回去,作了郡小中正。

恰好这时刘弘为荆州刺史,任命陶侃作了南蛮长史,派他先出发去襄阳讨伐贼军张昌,陶侃一战大捷,大破敌军。刘弘到来后,对陶侃说:“我以前曾是羊公的参军,现在看来,你必将继承我的业绩啦!”陶侃后来又因军功被封为东乡侯,食邑一千户。

二、屡立战功 为吏清正

后来陈敏作乱,刘弘任陶侃作江夏(治今湖北云梦)太守,另封鹰扬将军。陶侃备设仪仗,把母亲迎入官舍,乡里人都认为他很光荣。陈敏派他的弟弟陈恢来侵犯武昌,陶侃派兵抵拒。随郡内史扈瑰到刘弘处挑拨他和陶侃的关系,他对刘弘说:“陶侃和陈敏本是同乡故人,居住在大郡,统领着强兵,如果他变了心,则荆州的东门可就没有了。”刘弘说:“陶侃的忠诚我早就了解,哪会发生这种事情呢?”陶侃暗中闻知此事后,立即派他的儿子陶洪和他哥哥的儿子陶臻去见刘弘,陈说情况,以消除刘弘的疑心。刘弘便任他们为参军,给了他们许多赏赐把他们打发回去。然后又加陶侃为都护,让他和诸军并力抵拒陈恢。

陶侃便用运船当作战舰,人们都说这样做不妥,陶侃说:“用官物击官贼,只要不是本末倒置就行。”于是去攻打陈恢,所向必破。陶侃军纪严明,凡是缴获的东西,全都分给士卒,自己不私自占有分毫。

后来陶侃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据说有两位素不相识的客人来吊丧,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当时人们对此都感到惊奇。

陶侃服丧期满,江州刺史华轶(字彦夏)表陶侃为扬武将军,让他屯兵于夏口,又让陶臻做参军。陶臻推说自己有病,对陶侃说:“华彦夏有忧天下之志,而才能不足,并且与琅琊王(即晋元帝司马睿)不和,恐怕事难办成。”陶侃大怒,打发陶臻回到了华轶那里去。

不久,陶侃调任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当时天下饥荒,山中贼众常常在江上打劫。陶侃令手下众将领装扮成商船行在江上来引诱劫贼,果然山贼来到,被抓获十几人。回来后经过审问,才知道这些人原来是西阳王司马漾的左右部下,陶侃十分不满,即刻派人去到司马漾处,逼他把以前的劫贼都交出来,陶侃在钓台整阵作后继。司马漾只得捆送帐下二十人,陶侃把他们全部斩杀。从此以后,水陆肃清,流亡的人都纷纷归投他,陶侃把自己当时所有资财全部分发给他们。又在郡东设立市肆,大收其利。

明帝下令让陶侃去攻打杜弢,令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受陶侃节度。陶侃令二将作前锋,去攻打敌军,二将所带军众英勇作战,大破敌军。这时候周为荆州刺史,先镇守浔水城,贼众劫掠其属地良口。陶侃派部下将领朱伺救援他,贼众退保泠口。

陶侃对诸将说:“这伙贼人接着必定要去武昌,我们应当还城,昼夜三天可以赶回去。卿等谁能忍饥作战呢?”部将吴寄说:“要想挨饿十天,白天应当攻打敌人,夜里则去捕鱼,足以相济。”陶侃说:“卿真是一位健将啊!”贼众果然增兵来攻,陶侃让朱伺等人迎敌而击,大破贼众,俘获了许多辎重,杀伤士卒许多。

陶侃派参军王贡去到王敦处报捷,王敦说:“如果没有陶侯,荆州就失掉啦!伯仁刚入境,便为贼所破,不知哪里能找到一位得力刺史?”王贡回答说:“鄙州方有事难,非陶龙骧不行。”王敦认为他说得有理,即表陶侃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管辖西阳(今湖北黄冈东)、江夏、武昌,镇于沌口(今湖北阳东南),又移入沔江。

陶侃派朱伺讨江夏贼,大获全胜,贼王冲自称荆州刺史,占据江陵。王贡回来后,假作陶侃命令,以杜曾为前锋大督护,进军斩杀了王冲,把他的手下众人全部俘虏。陶侃召见杜曾不到,王贡害怕自己假造命令被陶侃降罪,于是和杜曾举兵反叛,在沌阳大败陶侃的督护郑攀,又在沔口大败朱伺。

陶侃想退入涢中,部将张奕想要反叛陶侃,于是对陶侃说:“贼来就动,兵士必定心中不安啊!”陶侃于是犹豫不决,没有前进。不久之后,敌军到来,果然陶侃军队战败。贼军钩住陶侃所乘的战船,陶侃惊慌失策,只好逃进小船,朱伺拼力战敌,这才使他得以幸免。张奕也趁机投降敌军。经过这件事以后,陶侃被降罪免职,王敦上表让陶侃白衣领职。

陶侃再整军队带周访等进军入湘,派都尉杨举作前驱,打败了杜弢,屯兵于城西。因此战有功,陶侃被恢复官职。

杜弢的将领王贡带三千精兵劫断官运,直向武昌。陶侃派伏波将军陶延连夜赶往巴陵,攻其不备,大败敌军,斩杀千余人,俘虏万余人。王贡逃还湘城,重整军队再来挑战,陶侃远远地对他说:“杜弢身为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刺史,盗用库钱,父死都不奔丧。你本是正人君子,怎么能跟随这种人呢?天下有白头发的贼吗?”王贡听了,面显惭色,陶侃心里明白他心有所动,于是继续写信劝降,还剪断自己的头发作为信物,王贡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投降陶侃。杜弢只好逃走,陶侃于是攻克长沙,俘虏了他手下将领毛宝、高宝、梁堪等,全胜而还。

王敦此时对陶侃屡立战功感到特别不安,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嫉妒之心。陶侃打算回江陵,去向王敦道别,王敦不允许,让他做了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令王贡来管理荆州,陶侃手下将领十分气愤,他们拒绝去南方。王敦大怒,披甲执矛,想要杀掉陶侃,他出来进去如此往返三四次,陶侃正色说道:“使君雄略善断,当裁天下,怎么如此犹豫不决呢?”随后起身去厕所。咨议参军梅陶、长史陈颁对王敦说:“周访和陶侃有姻亲,如同左右手一般亲密,哪有断人左手而右手没有反应的呢?”王敦这才放弃自己的主张,设盛宴为陶侃饯行。陶侃当夜就出发,到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后去见周访,他流着泪说:“如果没有你的外援,我就难逃性命了。”

这时杜弢攻广州,陶侃径直赶往广州,大败敌军,诸将都请求乘胜攻打温邵,陶侃笑着说:“我威名已著,何必派兵,只要一张信纸就足够了。”于是下书劝说温邵。温邵害怕,赶忙逃跑,被陶侃军在始兴抓获。

陶侃在广州无事,便早晨起来把一百块砖从斋里搬运到院中,晚上再把这些砖一块块地搬回屋里。人们见此都觉惊异,问他这是干什么,陶侃认真地说:“我正致力中原,唯恐自己过惯了悠闲生活,以后就难以负担重任了。”人们都十分佩服,他勤力励志竟达到如此程度。

陶侃生性聪敏,勤于吏职,谦恭守礼。终日正襟危坐,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处理得滴水不漏,各种文件,全用手答,接待来访之客,从不停滞。他常对人讲:“大禹是圣人,他都十分珍惜时间,我们凡人,应当更加珍惜时间,哪能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这是自暴自弃的做法。”

平时他如发现手下人有玩赌博游戏的,便当即把赌具扔到江中,还加以斥责甚至鞭笞。平时有赠送东西的,他必定要问明来源,如是力作所得,则欢喜地收下,还要加倍回赠;如是贪污官家所得,则立即退还,而且还要当面批评。

有一次陶侃外出游玩,看见有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子,陶侃问他:“用这个干什么呢?”那人回答说:“我行路时扯来的。”他大怒,说:“你自己不种田,而随便偷人家的粮食,这哪能行呢!”让手下人抓住他打了一顿鞭子。他就这样鼓励人们勤于耕作,丰衣足食。

当时陶侃的军队建造了许多战船,他下令把木屑和竹头都收藏起来,大家都不明白这是干什么。后来天降大雪,晴天后办公的厅堂前余雪化水,泥泞难行,这时他令人把木屑取出来铺在雪地上,方便了大家进出。等到桓温讨伐蜀地时,他又令人取出竹头用来钉船。他平时总是这样综理微密,细心谨慎,时刻不忘为公事着想,受到人们的一致称赞。

三、居功不傲 忠贞不渝

苏峻作逆为乱,陶侃之子陶瞻为苏峻杀害,京都没有良将,平南将军温峤邀请陶侃回朝廷。当初,明帝驾崩,成帝继位,陶侃未被列于顾命之列,所以他对此深感不满,于是他回答温峤说:“我是疆场外将,不敢僭越。”温峤坚持请求他回都,重又写信给他,用他的儿子被杀一事来激怒他,他的妻子龚氏也劝他去,于是陶侃换上军装登上舟船,昼夜兼程向前进发。

五月,陶侃在石头城(在今南京)和温峤相会,诸军都想要立即决战,而陶侃认为当前贼军势力较强,不可硬拼,应以智计擒捉苏峻。多次攻战无功,诸将请求在查浦(今南京清凉山南)筑垒。监军部将李根建议,请求在白石垒驻军筑垒,陶侃不听从他的建议,他说:“如果建垒不成,你就负责任。”李根说:“查浦地势低下,又在水南,只有白石峻险坚固,可以容纳几千人,贼军来攻极为不便,这是灭贼的好地方啊!”陶侃笑着说:“卿是一位良将啊!”于是听从了李根的建议,天黑时开始修筑,早晨时已经修成。敌军早上一看,大吃一惊,于是进攻大业垒,陶侃想派兵去援求,长史殷羡说:“如果现在派兵去解救大业,步战必不如苏峻力量强,那样的话可就大势去了!现在只需急攻石头城,苏峻一定要来解救,所以大业之围自解。”陶侃听从了他的意见,果然大败苏军。

当初,庾亮少有高名,因为他是明穆皇后之兄而受到重用,苏峻反叛,庾亮有一定责任,石头城平定后,他害怕陶侃来讨伐自己,便听从温峤的主意,来陶侃处拜谢。陶侃连忙阻止他,对他说:“庾之规怎能拜谢陶士行呢!”王导入石头城,令取故节,陶侃笑道:“苏武之节好像不是这样的吧!”王导听了十分惭愧,从此以后躲避着陶侃,不肯与他相见。

属后将军郭默假造命令袭击平南将军刘胤,辄领江州(治今江西南昌),陶侃闻知此事说:“这其中必定有诈。”于是派遣将军朱夏、陈修带兵据守湓口(今江西九江),陶侃带领大军跟随而进。郭默探知消息立即派人给他送来艺妓、奴婢和丝绢一百匹,并写诏呈现给陶侃,参佐多谏他说:“郭默如果没有接到诏令,哪敢这么干呢?如果进军,也应该等到命令传达下来才是啊!”陶侃厉声说道:“刘胤一向被朝廷重用,即使他真的不胜任自己的职务,朝廷也不致于讨伐他啊。郭默这个人虽然骁勇,但暴掠成性。他定是想趁着大乱刚刚息定,国家刑纪宽松,便想成就自己的野心罢了。”于是派人上表征讨郭默。

陶侃给王导写信,信中说:“郭默杀方州,就用为方州;害宰相,便用作宰相吗?”王导回信说:“郭默居上流之势,加上有船舰成资,所以暂时隐忍,使其有地。等到你的大军一到,就可以意气风发地相赴。这难道不是遵养时晦以定大事吗!”陶侃看了回信大笑说道:“这才是遵养成贼呢!”陶侃发兵去攻郭默,郭默的将领宗侯便捆绑郭默父子五人及郭默最得力的大将张丑来到陶侃军前投降,陶侃大喜,当即斩杀了郭默等人。郭默在中原,曾多次和石勒等作战,屡战屡胜,所以他们特别畏惧郭默的英勇,现在听说陶侃讨伐郭默,兵不血刃而擒之,于是更加害怕陶侃,认为此人必是更加骁勇神奇。

苏峻的手下将领冯铁杀害了陶侃的儿子,然后投奔了石勒,石勒收留下他,让他作了戍将。陶侃闻知后,立即派人报知了事情原委,石勒便立即派人把苏峻召回,把他斩杀然后将人头送回陶侃处。不久,陶侃奉命都督江州,领刺史,继而又移镇武昌。

陶侃派其子陶斌与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赶走了石勒的大将郭敬。然后又派其兄长之子陶臻等共破新野,于是又平定襄阳。战后,陶侃被任命为大将军,可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拜不称名。陶侃坚持推辞不受,他上表说:“臣并非贪荣于往日而虚让于今日。事情应当合于时宜,臣岂敢与陛下有违;道理应该有益于圣世,臣岂敢与朝廷作异。臣常常想排除各种虚浮之名而实实在在地为朝廷作点贡献。如果我想依仗威名而增强自己的势力,这些又怎么能让我觉得满足呢?”朝廷坚持给他这些特权。咸和七年(332)六月,陶侃病重,他再一次上表请求退位,得到朝廷批准,以后事托付右司马王愆期,加封督护,统领文武。

陶侃乘车到临津坐船,第二天,便在樊谿病逝,时年七十六岁。

晋成帝司马衍闻知陶侃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下诏追赠他为大司马,又策谥曰“桓”,又下令祠以太牢。陶侃生前嘱托后人把他安葬于武昌城南二十里处,故吏刊石立碑画像于武昌西。

陶侃在军中生活四十一年,雄毅有权,明悟善断。从南陵起直到白帝城这数千里地段中,路不拾遗。在苏峻之战中庾亮轻进失利,庾亮的司马殷融求见陶侃谢罪时说:“将军这样作,并不是我殷融等人决定的。”而将军王章来到后,却说:“这是我王章擅自作的主张,将军并不知道。”陶侃听了这两人的话,感叹道:“以前殷融为君子,王章为小人;现在却反过来了,殷融成了小人,王章成了君子了。”

陶侃生性细致好问,很像赵广汉。有一回,他下令让诸营种植柳树,都尉夏施有一天偷偷地把一些树苗拿回家中,栽在门前。过了几天,陶侃办事路过夏施家门,见到新栽的树,便停下车子,把夏施叫来,问他说:“这是武昌西门前的柳,你怎么偷来种到这里呢?”夏施听了又怕又羞,连连叩头谢罪,保证以后再也不敢假公济私,四周的人都伸出大拇指称赞陶侃。

当时,武昌以士人众多而出名,殷浩、庾翼等都是佐吏,陶侃每次饮酒都有定限,常常限量已到时而酒兴未尽,殷浩等便劝说他再多喝一点儿,陶侃坚决不从,人们一再请他喝,他思量了好久,才说:“我年轻时曾经因为喝酒过量而做了错事,所以再也不敢多喝了。”

当时人们都议论说武昌北岸有邾城,应该分派一支军队去镇守,每次人们提出这一建议时,陶侃都不吱声,而人们不断地提到此事,他对将佐说:“我所以设险而御寇,正因为长江啊!邾城隔在江北,内无依仗,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人必引寇虏,这是制造灾祸的开始。而且吴国时这座城有三万兵把守,现在即使派兵把守,也对江南没有什么帮助。”后来庾亮去镇守,果然不久大败而还,人们都觉得他所言有理。

陶侃到了晚年,不想再参与朝事,请求逊位,后来病重,想回长沙,军资器杖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仓库,亲自掌握门钥匙,直到亲手把这些交给王愆期,才登船出发,朝野众人无不以为美谈。在即将离开府门的时候,他回过头来对王愆期说:“我们这些人已经老了,你们年轻人正是干事业的时候,不要辜负朝廷的重望啊!”

尚书梅陶有一次在给亲人曹识的信中说:“陶公明鉴如同魏武帝曹操,忠顺勤劳仿佛孔明,陆抗等人是无法和他相比的。”谢安每当说起陶侃就说:“陶公虽然用法,而常常得法外意。”陶侃当时受世人推崇到如此地步。

当时有关陶侃的传说也有好多。据说陶侃小时候在雷泽打鱼,网上来一只织梭,他很喜欢,便带回家挂在床边墙壁上。不一会儿,天空乌云聚集,下起大雨来,在他正向窗外观望的时候,那只织梭忽然发出一道亮光,化为一条长龙,腾空而去。陶侃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突然长出八只翅膀,他便扇动翅膀飞升上天,看到九重天门,他逐一登取,只剩下最后一门怎么也登不上去。忽见看门人操起铁杖对他猛抽,于是坠落在地,折断了左翅,在他惊醒的时候,还觉得左腋隐隐作痛。又有一次,陶侃去厕所,见到一个穿红衣的长者,对陶侃说:“你以后定当为公,位至八州都督,我特来向你报知。”当天晚上又遇见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位相面老者师圭,他对陶侃说:“君左手中指有竖向纹理,必当为公。”陶侃便用针刺破手指,让血滴在墙上,结果血流成一个“公”字,他又用纸包裹手指,纸上也显示出一个鲜明的“公”字。后来这些预兆果然都成为事实。等到陶侃都督八州,占据上流,手握强兵,便暗中有窥测晋室之志,每当想起折翼之兆,便抑制住谋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