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陆羽

陆羽(茶山御史)

陆羽简介

陆羽生平:陆羽(733 ~ 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历史评价:陆羽的身份除了是名茶叶专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陆羽生前与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但可能受当时社会上某些名士“不名一行,不滞一方”的思想影响,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所以,反映在学问上,他并不是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广泛涉猎,博学多才。我们可以称陆羽是一位历史学家,除去他编著过《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志》和《吴兴刺史记》等一些史学著作外,还擅长考古和文物鉴赏。据皎然在《兰亭石桥柱赞》的序文中称,773年的春天,卢幼平奉诏祭会稽山,邀陆羽等同往山阴(今浙江绍兴),发现古卧石一块,经陆羽鉴定,系“晋永和中兰亭废桥柱”。为什么请陆羽鉴定?为什么陆羽会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呢?皎然说得很清楚:“生(陆羽)好古者,与吾同志。”其次,我们还可以称陆羽是一位地理学家,严格来说,他还可以说是一位山水研究和地方志编写的专家。如独孤及徙常州时,无锡县令为整修惠山名胜,“有客竟陵羽,多识名山大川”,还特意请了陆羽当“顾问”。说明陆羽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对地理尤其对山水是有研究的。陆羽在流放浙西期间,曾为湖州、无锡、苏州和杭州编写了《吴兴记》《吴兴图经》《慧山记》《虎丘山记》《灵隐天竺二寺记》《武林山记》等多种地志和山志,说明他对方志的学问也是极有研究的。

陆羽大事记

733年 出生。

773年 春,卢幼平奉诏祭会稽山,约其同往山阴。

780年 在皎然的倾力资助下,完成力作《茶经》。

804年 去世。

人物关系

陆羽传记

生被遗弃 积公收养

茶文化

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中国历来有“客来敬茶”的习惯。

陆羽出生于唐时复州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可竟陵这个地方留给陆羽的只不堪回首的往事。只要翻开陆羽写的自传——《陆文学自传》,就能迎面闻到这一浓郁的悲伤气息。他写道:“(陆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虽然用语诙谐,但其实也属事出无奈。貌丑和结巴也就罢了,可“不知何许人也”一句,确实让人感到悲伤。

▲陆羽品茗图

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陆羽是一个孤儿,《唐国史补》《新唐书》和《唐才子传》里,对此都毫不隐讳。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经过西郊一座小桥,突然听见桥下大雁哀鸣,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婴,男婴因为天气寒冷冻得瑟瑟发抖,智积禅师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这座石桥因此就被人们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称“雁叫街”,遗迹至今犹在。

积公是唐朝著名的高僧,而附近的寺西村里那时正居住着一位饱学儒士李公。李公曾为幕府官吏,动乱时离职,在景色秀丽的龙盖山麓开学馆教授村童,与积公感情深厚。积公就请李公夫妇哺育拾得的弃婴,当时,李氏夫妇的女儿李季兰刚满周岁,就依着季兰的名字取名季疵,把他当作亲生儿子看待。季兰、季疵同一张桌子吃饭,同一块草甸上玩耍,一晃长到七八岁光景,李公夫妇年事渐高,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一家人千里迢迢返回了故乡湖州。

季疵回到龙盖寺,在积公身边煮茶奉水。积公有意栽培他,煞费苦心地为他占卦取名,以《易》占得“渐”卦,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鸿雁飞于天空,羽翼翩翩,雁阵齐整,四方皆为通途。于是定姓为“陆”,取名“羽”字,以鸿渐为字。积公还煮得一手好茶,陆羽也因此学习了艺茶之术。12岁那年,陆羽离开了龙盖寺。此后,陆羽在当地的戏班子里演过丑角,后受谪守竟陵的名臣李齐物赞赏,去火门山邹老夫子门下受业7年,直到19岁那年才学成下山。

生于乱世 撰写《茶经》

▲陆羽《茶经》部分内容

▲陆羽雕像

陆羽生活的年代正是“安史之乱”前后,中国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并行,南方则儒禅汇流。

陆羽随关中难民南下,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产制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品泉鉴水的经验,撰下《水品》一篇,可惜今已失传。但同代文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里,曾详细地开列出一张陆羽品评过的江河井泉及雪水等共20品的水单。如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被列为第七品。有意思的是张又新还记下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扬子江畔,州刺史李季卿遇到了在此考察茶事的陆羽,便邀请陆羽一起乘船。李季卿闻说附近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煮茶极佳,即令士卒驾小舟前去汲水。不料士卒于半路上将一瓶水泼洒过半,便偷偷舀了岸边的江水充兑。陆羽舀尝一口,立即指出:“此为近岸江中之水,非南零水。”李季卿令士卒再去取水,陆羽品尝后,才微笑道:“此乃江中心南零水也。”取水的士兵见陆羽如此神通,只得一五一十地说了实话,陆羽的名气随后也就越发被传扬得神乎其神了。

陆羽初到江南,结识了时任无锡县尉的皇甫冉,皇甫冉是状元出身,当世名士,为陆羽的茶事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对陆羽茶事活动帮助最大而且情谊最深的还是诗僧皎然。皎然俗姓谢,是南朝谢灵运的第10世孙。二人认识后竟成为忘年交,结谊凡40余年,直至相继去世,其情谊经《唐才子传》的铺排渲染,为后人所深深钦佩。皎然长年隐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隐心不隐迹”,与当时的名僧高士、权贵显要有着广泛的联系,这自然拓展了陆羽的交友范围和视野思路。陆羽在妙喜寺内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资料,后又在皎然的帮助下,“结庐苕溪之滨,闭门对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

780年,在皎然的倾力资助下,陆羽呕心沥血三十载的3卷本、7 000余字的《茶经》终于付梓。

▲陆羽雕塑

▲陆羽墓

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

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

空见年年江草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