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陆秀夫

陆秀夫(抗元名臣)

陆秀夫简介

陆秀夫生平: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字宴翁,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建湖建阳)人。宋末政治家,南宋抗元名臣。宋理宗宝祐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任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退至福州,与张世杰等拥立赵昰为帝。赵昰死,又拥立赵昺,奉皇帝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宰相,继续组织抗元。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历史评价:陆秀夫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殚精竭虑,颠沛流离,试图力挽狂澜,维护大宋江山。可是,腐败的南宋王朝又岂是个人的力量能挽救得了的呢?他最终以自己的忠节之举报效了国家。他的努力虽未能重扶宋室,但其忠心报国的爱国精神却为世人所敬仰。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在元朝的高压政治下,中原和南国人民尽管敢怒不敢言,心里却时刻思念着陆秀夫。没过多久,石壁上出现了一首诗:“沧海有幸留忠骨,顽石无辜记汉奸。功罪昔年曾倒置,是非终究在人间。”元朝灭亡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对陆秀夫的怀念与敬意,怒不可遏地将当年颂扬张弘范的刻字铲掉,改镌“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用以永远纪念这位临难受命、壮烈殉节的名臣。这就是有名的“功罪石”的来历。

陆秀夫大事记

1236年 出生。

1275年 被李庭芝推荐给朝廷,调往临安。

1278年 赵昰死,勉励群臣,再立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

1279年 崖山海战为元军所败,负赵昺投海自杀。

人物关系

陆秀夫传记

少小聪明 性情沉静

陆秀夫自幼聪明超群,在学堂读书时常被老师夸奖:“这百余蒙童之中,独有秀夫为非凡儿。”稍大时,喜读爱国为民的书卷,才思日渐敏捷,7岁便能作诗文,19岁时考取进士,与留下传世警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同榜。当时镇守淮南的制置使李庭芝,知人善任,他得知陆秀夫年轻有为,便礼聘到他的幕府任职。而淮南是当时天下贤能之士聚集的地方,有“小朝廷”之称,所以陆秀夫在此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陆秀夫的才思清丽,很少有人能与他匹敌,但他并不以此自傲。他性情十分沉静,不喜张扬。每当那些僚吏来拜访、宾主互相取乐时,只有陆秀夫独自一人在旁,默默无语。有时府中设宴摆酒,陆秀夫坐在席间,也不多言语,人们都觉得他十分怪僻,难以接近,所以很少有人与他合得来。但陆秀夫治事有方、稳重干练深得李庭芝的赏识和器重。即使自己官位升迁了也没有让他离开,这样,陆秀夫在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一直到主管机宜文字。

1275年,元朝举兵南下进攻南宋,两淮地区情况更加紧急。李氏幕府分崩离析,众人纷纷离去,唯独陆秀夫临难不惧,与李庭芝同舟共济,誓死抗敌。李庭芝深深为他这种疾风劲草的宝贵品格所感动,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士,就把他作为中砥柱流之材推荐给朝廷,官至礼部侍郎。

风雨飘摇 拱手让权

▲江苏建湖陆秀夫纪念馆内景忠书屋——陆秀夫读书处

▲宋恭帝赵显画像

在元军逼近临安时,南宋朝廷已是风雨飘摇,不堪一击。胆小如鼠的文臣武将惶惶不可终日,风声鹤唳,谈虎色变。贪生怕死的左丞相留梦炎率先弃官外逃;六部官员竞相效仿,接踵远走他乡。短短几天之内,辞职的官员不可胜数,闹得赵家王朝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

面对岌岌可危的政局,摄政的太皇太后、72岁的谢道清守着6岁的幼童、宋恭宗赵显,忧心如焚。束手无策的寡妇孤儿,最后想出一条对策,用谢氏的名义半是乞求、半是恫吓地在朝堂上张贴出一道诏谕,大意是:“大宋得天下三百余年,对读书智慧的士大夫向来优礼厚爱。如今我与幼帝遭难,文武百官竟熟视无睹,没一人能承担起救国之大任。朝内辅臣玩忽职守,州城守将弃印丢城,御史纠查不力,丞相执政无方,遂使不轨之徒里应外合,图谋夜逃。你们自称平日读圣贤书,通达事理,在此国难之际,却做出如此令人鄙视的丑事,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为人?死后又有什么资格去见先帝!大宋江山未改,国法尚在,自即日起,文武官员凡尽心守职者,一律官升两级;倘有临难弃官出逃者,御史将严加追究惩处。”但是,当年曾使群臣敬畏的诏谕,如今也成了地道的一纸空文,无人愿为国难出谋划策。

内外交困的太皇太后,慑于元军泰山压顶般的武力威胁,最后与右丞相陈宜中商定:走议和乞降的路。她先派柳岳等三人前往伯颜营中请求元朝罢兵议和。但伯颜却一口否绝毫不留情。继而又派监察御史刘观杰再去伯颜营中“奉表称臣”,许诺每年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幻想用此沉重代价换取南宋朝廷残存一隅。伯颜对此退让非但不许,反要南宋丞相亲自出面请降。消息传回临安,陈宜中连夜逃往温州,遂使南宋违约。伯颜大怒,命令元军进驻临安城郊30里处皋亭山,以示警告。太皇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与伯颜议和。但文天祥却被伯颜所扣。太皇太后无奈,她用小皇帝赵显的名义向元“百拜奉表”,自动削去帝号,改称“国主”,派监察御史杨应奎带着宋朝传国玉玺去伯颜营中,将残存山河拱手让出,宣告南宋偏安江南局面的彻底结束。

▲广东从化陆氏广裕宗祠内陆秀夫石像

流亡政府 苟延残喘

在元军进驻临安之前,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匆匆忙忙晋封吉王赵昰(shì)为益王,令其统管福州;同时晋封信王赵昺(bǐng)为广王,令之统管泉州。二王在临安即将陷落时,由驸马都尉杨镇等护卫,出京师,去温州。欲对宋室斩草除根的伯颜获悉,派兵追去,未果而还。

临安沦陷后,南宋仍有一些有志之士,不甘心就此丧国,他们得知益王、广王抵达温州,都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情前去投奔。陆秀夫就是在这时辗转来到温州的。随后,张世杰率领的一支水军也扬帆赶到。陈宜中出逃带来的船队,恰好又停泊在温州附近的清澳。于是,昔日宋室的这批重臣如今又聚集在二王的麾下。陆秀夫和陈宜中、张世杰等人经过磋商,一致主张重建朝廷,再造乾坤。接着他们便在温州江心寺拥立益王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为副元帅,同时发布檄文,诏示各地忠臣义士紧急勤王,光复旧物。正在这时,已经成为伯颜阶下囚的太皇太后,准备迎接二王回归临安降元。陆秀夫等人不愿归还,扶持二王出海来到福州。

1276年五月初一,益王在福州正式登基称帝,改元景炎,是为端宗。同时,晋封广王为卫王,并组成以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为首的行朝内阁,重整旗鼓,中兴朝政。对南宋王朝来说,福州政权的建立是其复兴的希望,但这种希望却也不是很大。

当时,福州政权只不过是流亡政府而已,被人们称为“海上行朝”。在此政权建立之初,臣僚之间尚能同心协力,但不久就矛盾丛生。外戚杨亮节以国舅自傲,“居中秉权”,张世杰与陈宜中议论不合;文天祥也因与陈宜中意见不合,被排挤出朝廷;苏列义受压制,郁郁不得志;而陆秀夫更是有志难伸,处处受到陈宜中的排挤。

鹤林寺

陆秀夫

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

窗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

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种田。

寺门外断扫,分食愧农贤。

▲张世杰画像

十一月,元军进攻福州,张世杰等率领17万官军和30万民兵,护送端宗及卫王登舟入海,驶向泉州。1277年九月,又转移到浅湾。陆秀夫复为签书枢密院事,杨太后垂帘听政,“与群臣语,犹自称奴”。陆秀夫每时节参与朝会,都“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有时上朝的过程中,会潸然泪下,用朝衣拭泪,衣服都被泪水浸湿,左右大臣看了没有不悲痛的。但是宋朝还是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地方上虽有文天祥、李芾等人进行极其艰苦的抗元斗争,但大都无所作为,以失败告终。

▲广东深圳宋力帝墓内陆秀夫身负小皇帝石像

南宋(1127~1279)

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背帝投海 壮烈殉节

1279年二月初六拂晓,彤云漫天,狂风呼啸。元军选择这样一个恶劣的天气发动总攻,意在先从精神上压垮疲惫的宋军。时近黄昏,风雨大作,咫尺之间,景物难辨。张世杰趁着海面混乱,让人驾轻舟去幼帝赵昺的座船,接他脱离险境,以便随时撤离。一直在舟中观察着战况的陆秀夫面对此景,知道事已不可为,深恐奸细乘机向元军卖主邀功,又担心轻舟难以躲避元军星罗棋布的舰船,招致幼帝被俘或遇难,因而断然拒绝来者请求。但他也知赵昺的座船笨重,又与其他舰船环结,行驶艰难。

陆秀夫估计已没有机会带幼帝安全撤退,于是便当机立断,决心以身殉国。他盛装朝服,先是手执利剑,催促自己结发的妻子投海;继而又劝说赵昺:“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佑皇帝的覆辙。德佑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罢,他背起 8岁的赵昺,又用素白的绸带将二人绑一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舷,踏上了从临安到崖山的最后里程——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

杨太后听说赵昺死去,伤心欲绝,随即也跳海而死。之后随同跳海殉国的朝廷诸臣和后宫女眷少说也有10多万人。张世杰等了很久也不见接幼帝的船只回来,便知凶多吉少,于是果断突围,在夜幕下夺路而去。数日以后,许多死里逃生的将士,又驾驶舰船集聚在张世杰的座船周围,停泊在南恩(今广东阳江)的海陵山脚下。他们当中,有人给张世杰带来了陆秀夫背负赵昺共同殉难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正在这时,不幸之中又遇不幸,飓风再次袭来。舰船将士劝他上岸暂避,张世杰绝望地回答:“算了。还是与诸君同甘共苦吧!”随后,他迈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登上座船舵楼,痛苦地俯视着在风浪中飘摇的宋军残船,焚香祷告上天说:“我为赵氏江山存亡可谓鞠躬尽瘁了,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从此再无君可立了。我在崖山没有殉身,是指望元军退后再立新君,光复宋朝江山。然而,国事发展如此令人失望。难道这是天意!”张世杰说到此处,突然坠身入海,又一位英豪沉入汹涌波涛中……

崖山之战终于以宋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它标志着南宋流亡政府的最后崩溃,也宣告了历时320年的宋朝最后灭亡。

▲广东潮州陆秀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