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西西里争夺战

西西里争夺战(三方势力西西里角逐)

西西里争夺战简介

西西里争夺战:在古希腊时代,西西里岛上散落着许多殖民城市,其中希腊城邦叙拉古实力强横,常与迦太基争夺岛屿的控制权。而罗马随着实力的强盛,也掺和进这场斗争。西西里争夺战再现三方势力在西西里的角逐以及第一次布匿战争。

西西里争夺战过程分析——

三次西西里战争与叙拉古的崛起

西西里岛(Sicilia)位于地中海中部,东北部紧邻意大利半岛,西南部与北非(突尼斯)隔海相望,北面是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 Sea),东面是爱奥尼亚海(Ionian Sea),西面和南面则是广袤的地中海,利帕里群岛、埃加迪群岛、潘泰莱里亚岛和马耳他岛散布于四周。西西里岛的形状类似三角形,正如同这座岛屿旗帜上的标志——“三腿的美杜莎”。

◎西西里岛旗帜上的“三腿的美杜莎”

早在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便已在西西里岛东部定居了,而在稍早些时候,来自近东和北非的腓尼基人在西西里岛西部住了下来。希腊人在岛上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如叙拉古(Syracuse)、阿格里根图姆(Agrigentum)、卡塔尼亚(Catania)、廷达里斯(Tyndaris)、麦散那(Messana,今墨西拿)、陶罗曼尼乌姆(Tauromenium)、塞利努斯(Selinus)、希梅拉(Himera)、恩纳(Enna)、瑟尔马(Thermae)等。腓尼基人也不落于后,相继建立了众多殖民地,如利利俾乌姆(Lilybaeum)、德雷帕纳(Drepana)、帕诺姆斯(Panormus)等。除此之外,在西西里岛上,当地土著也有自己的城市,例如塞吉斯塔(Sgesta)。

◎遍布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北非的迦太基便异军突起,逐渐取代黎凡特的腓尼基城邦,在西地中海上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海上帝国。与此同时,西西里岛东部的希腊城邦中,叙拉古的势力也日趋强盛。公元前480年,紧接着第二次希波战争,迦太基与叙拉古之间为争夺希梅拉的控制权爆发了“第一次西西里战争”。由叙拉古僭主格隆率领的大军一举击败了迦太基人,希腊史家声称这场大战与著名的萨拉米斯海战发生于同一天。

叙拉古的僭主政治始于格隆(Gelon),他原为西西里岛上的另一座城市盖拉的僭主。公元前485年,在叙拉古平民的支持下,格隆的军队开进叙拉古,推翻了执政的寡头政体,成为叙拉古历史上的首任僭主。格隆联合阿克拉加斯的僭主塞隆(Theron),以战争手段征服了西西里岛上的大部分城市,只有麦散那和塞利努斯两座城市勉强维持着独立。

公元前478年,格隆去世,他的弟弟希罗一世(HieroⅠ)继任僭主。后者上台后继续与阿克拉加斯人结盟,支持洛克里亚人反对雷吉亚(Rhegium)的僭主安纳西拉斯(Anaxilas),又将纳克索斯和卡塔尼亚公民迁移到莱翁蒂尼(Leontini)。公元前474年,在希罗一世的帮助下,坎帕尼亚的希腊城邦库迈在那不勒斯湾打败了一支强大的伊特鲁里亚舰队。希罗一世热心于赞助文化和艺术事业,抒情诗人西蒙尼戴斯(Simonides)、品达(Pindar)、巴德利库斯(Bacchylides),诗人兼剧作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和埃皮卡穆斯(Epicharmus)等人都活跃于他的宫廷。

公元前467年,希罗一世在卡塔尼亚去世,并被埋葬在那里。继任者是他的兄弟色拉西布洛斯(Thrasybulus),但色拉西布洛斯的统治仅仅维持了11个月便被推翻了。公元前465年,叙拉古人建立了民主政体,叙拉古历史上第一个僭主王朝——德米特里(Deinomenids)王朝宣告结束。

叙拉古的民主政体大致维持了半个世纪左右。从公元前431年开始,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Peloponnesian League)之间,为争夺希腊世界的霸权,爆发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祖先来自伯罗奔尼撒的叙拉古人与斯巴达保持了密切联系。由于西西里是西地中海重要的粮食产区,再加上斯巴达自身所处的拉哥尼亚平原土地肥沃,是希腊南部最大的一片产粮区,斯巴达及其盟友足以获得充足的食物。反观雅典及其盟友,除了位于小亚细亚粮食产区的部分城邦外,大多需要依靠来自黑海沿岸和小亚细亚的粮食补给自身。因此雅典决定在休战期间,出动大军远征西西里,此举不但能够铲除斯巴达的海外盟友,还能够获得来自西西里的粮食。

以援助遭到叙拉古攻击的盟邦塞吉斯塔为借口,公元前415年,雅典派出一支26400人的队伍(其中重装步兵5100人,弓箭手1300人,划桨手20000人)在264艘各类战舰(战船134艘,辅助船130艘)的护卫下,远征西西里。不过,战前一直号召雅典人远征西西里的亚西比德(Alcibiades)因被指控亵渎神灵被迫逃往斯巴达,并泄露了此次远征的动机和意图。尽管雅典人从陆地和海上包围了叙拉古,围城战却因雅典指挥官的犹豫和谨慎而僵持不下。次年,在亚西比德的建议下,斯巴达向西西里派出援军。精疲力竭的雅典远征军腹背受敌,最终于公元前413年战败,几乎全军覆没。雅典战俘被送往矿坑充作奴隶,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并返回雅典。

公元前410年,一支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的迦太基军队渡海前往西西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报“第一次西西里战争”失败之仇,“第二次西西里战争”爆发。

公元前405年,在战争中崛起的佣兵指挥官老狄奥尼索斯(Dionysius the Elder)在叙拉古再次建立起僭主政体。老狄奥尼索斯在巩固了对叙拉古的统治后,一面组织人手修筑叙拉古的外围防御设施,一面以丰厚的薪金和优渥的待遇,招募地中海世界最优秀的工匠和技术人员,研发和试验用于围攻作战的武器。腹弓(十字弓的祖先)和早期弩炮(Ballista)就此诞生,它们使敌人的城墙变得不再坚固。老狄奥尼索斯利用这些先进武器,从公元前397年开始,用了5年时间,陆续攻占了西西里岛上的大部分城市,只有岛屿西部从属于迦太基的几座坚固的要塞城市未被攻下。实际上,直到老狄奥尼索斯去世,迦太基人仍控制着西西里全岛近三分之一的土地。

老狄奥尼索斯将叙拉古的势力再次扩展至意大利和亚得里亚海。公元前386年,在叙拉古人的长期围攻下,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城市雷吉亚陷落,幸存的居民被卖为奴隶。几年后,老狄奥尼索斯又联合意大利中部的罗马人,洗劫了卡西里(Caere)的一处伊特鲁里亚人的神殿。老狄奥尼索斯在亚得里亚海沿岸建立了安科纳(Ancona)、阿德里亚(Adria,亚得里亚海的名字即来源于此)和伊萨(Issa)等殖民地,以加强叙拉古与意大利和古希腊城邦伊利里亚、伊庇鲁斯之间的贸易往来。在2500名叙拉古重装步兵以及伊利里亚同盟军的支持下,流亡叙拉古的伊庇鲁斯君主阿尔塞塔斯(Alcetas)击败了他的敌人,重新登上王位,确立了叙拉古与伊庇鲁斯之间的稳固同盟关系。老狄奥尼索斯甚至策划并参与了色雷斯人对德尔菲圣地的入侵,直到遇到来自伯罗奔尼撒的斯巴达和阿尔戈斯军队的抵抗方才罢休。

老狄奥尼索斯最为推崇公元前6世纪时的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Pisistratus),并同他一样热衷于推广文化事业。历史学家菲利斯图斯(Philistus)、诗人菲洛梅诺斯(Philoxenus)和哲学家普拉托(Plato)经常出入他的宫廷,叙拉古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老狄奥尼索斯在位38年,死于公元前367年。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小狄奥尼索斯(Dionysius the Young),由哲学家迪翁(philosopher Dion)监督其执政。

迪翁是苏格拉底(死于公元前399年)的信徒,他和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试图在叙拉古建立一个哲学家理想中的国度,并对沉溺于享乐的小狄奥尼索斯进行约束,欲使其成为一位贤明的哲学王。然而理想中的国度终究难以实现,迪翁的改革以失败告终。公元前366年,在菲利斯图斯等人的帮助下,小狄奥尼索斯成功夺回统治权,迪翁被迫流亡雅典。他依靠在西西里的土地和财产,依旧在雅典过着优裕而富足的生活,直到小狄奥尼索斯下令将它们没收。小狄奥尼索斯在内政和军事上毫无建树,终日沉溺于宴饮。人们开始怀念迪翁,普拉托甚至公开呼吁迪翁重返叙拉古执政。

小狄奥尼索斯亲政的第九年,即公元前357年,迪翁率领一支雇佣兵自雅典返回叙拉古,并得到了大多数叙拉古人的支持,被推举为叙拉古僭主。而小狄奥尼索斯则带领一部分雇佣兵离开叙拉古,渡海前往意大利,不久之后又成了洛克里亚的僭主。三年后,即公元前354年,迪翁遭部下刺杀,跟随他返回叙拉古的雇佣兵指挥官——雅典人卡里普斯(Callippus)成了新一任僭主。但两年后,卡里普斯在意大利南部作战时死于兵变,此后叙拉古接连出现了好几位短命的僭主,直到公元前346年小狄奥尼索斯再次成为叙拉古僭主。然而,由于多年来他一直以残酷手段统治洛克里亚,等他离开后城内公民发动叛乱,驱逐了他留在当地的士兵和家眷。此时,西西里的大部分城市已经挣脱了叙拉古的统治,而小狄奥尼索斯却仍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公元前344年,来自科林斯的提莫莱昂(Timoleon)占领了叙拉古,小狄奥尼索斯再度出逃,并于次年病逝,叙拉古历史上的第二次僭主政体结束。从公元前405年到公元前344年,狄奥尼索斯王朝统治叙拉古达62年之久。

提莫莱昂在叙拉古建立的寡头政体仅仅维持了7年,其间他曾在克里梅沙河歼灭了一支入侵的迦太基军队,迫使迦太基人放弃了军事干预的打算。公元前337年,提莫莱昂去世,之后叙拉古人再次建立民主政体,并维持了大约20年。

公元前317年,雇佣兵指挥官阿加托克利斯(Agathocles)通过一场政变,推翻叙拉古的民主政体,成了叙拉古僭主。从公元前315年开始,阿加托克利斯发动了对迦太基人的战争,以恢复叙拉古对西西里的统治。阿加托克利斯率军远征北非,一度抵达迦太基城下,据说惊恐的迦太基人为此献祭了上千名儿童以祈求巴力神的庇佑。最终,双方于公元前307年达成和平协议,结束了长达7年的“第三次西西里战争”。

◎阿加托克利斯在位时发行的银币

从公元前306年开始(一说公元前304年),阿加托克利斯公开使用国王称号,建立了叙拉古历史上第三个僭主王朝。通过对外战争,阿加托克利斯重新恢复了叙拉古对西西里的统治,并再次将控制区扩展至意大利南部和亚得里亚海。公元前299年,阿加托克利斯占领了位于希腊与意大利之间、亚得里亚海上的岛屿城市克基拉。公元前289年,阿加托克利斯在意大利南部的军营中去世。

第一次布匿战争

阿加托克利斯去世后,叙拉古陷入了长达20年的内乱。而就在他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88年,一支来自坎帕尼亚、自称“战神之子”(Mamertines)的雇佣兵,占领了位于墨西拿海峡附近的一座希腊城市——麦散那。残暴的“战神之子”屠杀了大部分公民,并占有了他们的妻子。随后,他们以这座城市为基地,四处袭击过往船只和邻近城市。

公元前269年,雇佣兵指挥官希罗二世依靠政变成为叙拉古僭主,他发动了对麦散那的战争,击败“战神之子”后围困了这座城市。不久,驻扎在附近的迦太基舰队驶入麦散那,希罗二世不愿与迦太基人发生正面冲突,便带领军队返回叙拉古。迦太基人借口帮助“战神之子”抵御叙拉古人的入侵,在麦散那城内安置了一支驻军,由舰队司令官汉诺指挥。但“战神之子”担心他们会对自己不利,甚至有可能趁机占领这座城市,于是向罗马派出一位大使,希望与其结成同盟,以便获得来自罗马的军事支持。

罗马人此时已经控制了从波河流域至亚得里亚海之间的整个意大利半岛,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们并不愿意看到迦太基人控制位于西西里岛与意大利之间的麦散那。所以尽管罗马人向来厌恶“战神之子”的恶行,但还是同意了他们的结盟请求,毕竟罗马人素来以务实作风闻名。

公元前264年,罗马人的一支先头部队偷袭了驻扎在麦散那港口附近堡垒中的迦太基卫戍部队,轻而易举地便将他们全部俘虏,后者甚至没有进行必要的抵抗,因为他们接到的命令是要尽量避免与罗马人起冲突。尽管事后罗马人释放了他们,迦太基议会仍下令处死了那位不幸的卫戍部队指挥官,“第一次布匿战争”正式爆发。迦太基舰队切断了驻守在麦散那城内的罗马前锋部队与意大利本土之间的联系,汉诺本人则指挥一支由雇佣兵组成的步兵和骑兵部队从南部对城市发起了进攻。

◎登陆战中的罗马士兵,相比以雇佣兵为主的迦太基军队,由公民兵组成的罗马士兵似乎更有战斗力

此时,罗马执政官考德克斯(Appius Claudius Caudex)带领军团抵达了麦散那对岸的意大利城市——卡拉布里亚的雷吉亚,一支由库迈、塔林顿、维利亚和洛克里亚等盟国船只组成的舰队正在那里待命。然而考德克斯却无法把他的士兵运送到对岸的麦散那,因为迦太基舰队始终牢牢掌握着制海权,使罗马舰队难以逾越一步。考德克斯四处散布流言,说他将在不久之后带兵返回罗马,他的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到位,成功地瞒过了迦太基人的耳目。当迦太基人以为罗马人即将离开而有所松懈时,考德克斯带领舰队载着军团,连夜渡过了地峡,解除了迦太基人对麦散那的围困。

公元前263年年初,新任执政官马克西姆斯(Manius Valerius Maximus)和马尼乌斯·克拉苏(Manius Otacilius Crassus)领兵抵达西西里,他们的任务是尽力确保对东海岸以及地峡航道的控制,但相比罗马人,迦太基人的舰队在这里显然占据着更大的优势。

这一年,陆续有67座西西里城市倒向罗马。叙拉古僭主希罗二世也在罗马人的压力下,解除了与迦太基人之间的盟约。然而,罗马人没能成功占领米克拉(Macella)和哈德鲁努姆(Hadranum)。在这里,罗马人遭遇了惨败,马尼乌斯·克拉苏严厉惩罚了一些逃回来的士兵,理由是这些逃兵被迦太基军队击败后被迫在轭门下走过。公元前262年,罗马军队围困了迦太基控制下的阿格里根图姆,城内守军拼死抵抗。罗马人遂在城外挖掘壕沟,并在壕沟两侧构筑营地,以便长期围困。同年,西西里西部的塞吉斯塔和哈利凯尔(Halicyae)相继加入了罗马人的阵营,与迦太基人作战。

为解除罗马人对阿格里根图姆的围困,迦太基一面派出一支包括努米底亚骑兵在内的援军在赫拉克利亚登陆;一面让舰队继续封锁地峡,切断与意大利之间的补给路线,使孤军深入的罗马人陷入困境。随后,围城的罗马人与前来解围的迦太基人爆发了激烈战斗。迦太基阵中的努米底亚骑兵虽然实力强于罗马骑兵,然而罗马的步兵却胜过迦太基的步兵,最终罗马人以惨重的代价赢得了战斗的胜利。而就在双方交战之际,城内守军看准时机撤离阿格里根图姆,罗马人顺利占领了这座空城。

公元前261年,罗马人开始围攻另一座被迦太基控制的西西里城市——米提斯塔图姆(Myttistratum)。罗马方面,由当选的执政官弗拉克斯(Lucius Valerius Flaccus)和提图斯·克拉苏(Titus Otacilius Crassus)指挥西西里的战事;迦太基人则撤换了作战不力的驻军指挥官,而新任指挥官到任后不久,就果断地消灭了一支违抗军令的高卢佣兵。冬季到来前,罗马人被迫放弃了对米提斯塔图姆的围攻,进入冬季营地。在古代,受气候和地形等各种因素限制,人们通常不在冬季作战,因此冬季也被认为是休战期。

尽管罗马人在陆地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证明他们的步兵远远强于迦太基人的步兵,但其骑兵始终不敌迦太基阵中的努米底亚骑兵。同时,罗马人也越来越意识到,要想彻底战胜迦太基人,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从海上支援其控制下的西西里沿海城市,还可以解除迦太基舰队对意大利沿海城市的威胁。

公元前260年年初,罗马人建立了一支由100艘五列桨战船组成的舰队。这样规模的舰队在当时的地中海列国中虽不算十分强大,但仍是一支可观的军事力量。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罗马人在历史上第一次组建属于自己的海上力量,在此之前他们往往是征召盟邦的舰队,执行渡海、运输兵员和物资等作战任务。

为迎接新舰队的第一场海上战斗,罗马人进行了充足的人员和物资准备。凭借卓越的组织和行动能力,他们仅用了60天便完成了战船的建造。至于战船的设计和构造,相比意大利南部的希腊式战船,罗马人对迦太基的设计风格更加情有独钟。他们以一艘4年前搁浅于意大利海岸的迦太基战船为模板,建造了100艘这种类型的战船。

罗马人从六等公民、意大利盟邦中招募了3万名桨手(每艘战船配置300人),将他们分配到这些新造的五列桨战船上。这些桨手早在战船还在建造时,就已经开始在陆地上的实物模型中接受划桨训练了。此外,不同于迦太基人和希腊人,罗马人的战船上还配置了大量可以跳帮作战的步兵,虽然这样会使战船严重超载:每艘战船除了安排额定的40名士兵以外,还新增了80名从军团中抽调的士兵,战斗人员由4000人增加至12000人。

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刚组建的罗马舰队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在作战经验上,都不及迦太基人,他们只好取长补短,采用擅长的步兵近战来弥补这一不足。为此,罗马人委托来自希腊的工程师(有可能是阿基米德)为他们设计了一种用于登船作战的吊桥——“乌鸦”。安装在舰艏的“乌鸦”是一种长11米、宽1.2米,能够旋转并搭在敌舰甲板上的吊桥。它的底部有一根巨大的金属尖刺,可以刺入敌船的甲板,使两船固定在一起,以便罗马士兵能够登上敌船作战。

公元前260年9月,在西西里岛东北部的米莱海域,罗马与迦太基舰队爆发了自开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海战。罗马一方参战的战船只有90艘,而迦太基一方则有130艘。拥有充足训练和作战经验的迦太基人对赢得胜利充满了信心,以至于他们的战船还没有排成合适的阵形,就仓促向对面的罗马战船发动了进攻。迦太基舰队使用的是当时地中海世界流行的撞角战术,即用安装在舰艏的青铜撞角,攻击敌方战船两侧狭长的腹部。

然而,当冲在最前面的迦太基战船抵近罗马战船时,后者舰艏上的“乌鸦吊桥”纷纷落下,钩住了迎面而来的迦太基战船。全副武装的120名罗马士兵纷纷涌上敌方战船,轻而易举地就制服了40名迦太基士兵。至于迦太基桨手,他们仅有的防身武器只是一把匕首。只这一轮战斗,罗马人就俘获了包括迦太基旗舰在内的31艘战船,迦太基舰队司令官乘坐小艇仓皇逃离。

◎“乌鸦吊桥”示意图。据说,这是罗马舰队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初期屡屡获胜的法宝,不过由于经常导致海难,这种设计在战争后期就被放弃了

遭此重挫,迦太基人改变战术,试图围困罗马人的战船。尽管罗马人的战船因严重超载而显得十分笨重,且桨手缺乏足够的训练,但他们还是及时调转船头,让位于舰艏的“乌鸦吊桥”向外对准迦太基人的战船。最终,迦太基人不得不放弃海战,将剩余的战船撤出战斗。此战,迦太基人共损失了44艘战船,其中31艘被俘,13艘被击沉,而罗马一方仅损失了11艘战船,战损比例为4∶1。为了纪念这场海战的胜利,罗马舰队司令官杜伊利乌斯用俘获的迦太基战船上的喙形舰艏来装饰罗马广场上的讲坛。“米莱海战”的胜利主要归功于罗马人对“乌鸦吊桥”的使用,以及迦太基司令官的无能,他在首轮战斗失利后便逃离了战场,后被迦太基当局下令处死。

但就在同年,执政官阿西纳(Scipio Asina)在西西里战场上被迦太基人俘获。此外,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在塞吉斯塔击败了前执政官凯奇利乌斯(Caecilius)的军队,并占领了这座城市。不过,罗马一方也有好消息传出,执政官杜维留斯(Caelus Duilius)在利帕里群岛附近的海域一举击败了迦太基舰队。年底之前,罗马人发动了对塞吉斯塔的围攻,以期收复这座位于西西里岛西部的城市。

公元前259年,迦太基人在瑟尔马继续与罗马人的盟友作战,并击败他们夺取了卡马里纳(Camarina)和恩纳。作为回击,罗马人占领了位于马祖拉(Mazura)附近的一处要塞。此外,执政官科尼利厄斯(Lucius Cornelius)发动了对科西嘉和撒丁尼亚的远征,占领了科西嘉岛上的阿勒里亚(Aleria)。

公元前258年,罗马人占领了米提斯特拉图姆和希梅拉,接着执政官帕特库卢斯(Caelus Sulpicius Paterculus)又在撒丁尼亚击败了一支迦太基军队,其指挥官汉尼拔被部下杀死。然而另一位执政官卡拉蒂努斯(Aulus Atilius Calatinus)在去卡马里纳的路上遭遇伏击,幸而卡布尼乌斯(Marcus Calpurnius)及时拯救了他的军队。之后,罗马人占领了卡马里纳、恩纳、卡米库斯(Camicus)、赫尔贝苏斯(Herbessus)和斯提塔纳(Sittana)。

公元前257年,新当选的执政官盖乌斯·雷古卢斯(Gaius Atilius Regulus)袭击了利帕里群岛和米利塔(Melita)。随后,迦太基与罗马舰队又在廷达里斯爆发了一场海战,胜负未分。

战争爆发的第八年,即公元前256年,罗马人决定发动对北非本土的进攻,迫使迦太基人主动求和,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上半年,更多的战船陆续在意大利沿海的各处造船场开工建造,很快罗马人便拥有了330艘五列桨战船,士兵和桨手的数量更是多达14万人。几个月后,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在两位执政官隆古斯(Lucius Manlius Vulso Longus)和凯迪修斯(Quintus Caedicius)的带领下,离开位于意大利南部的集结地,沿着意大利和西西里曲折的海岸线,向北非海岸挺进。途中,执政官凯迪修斯突然病逝,马尔库斯·雷古卢斯(Marcus Atilius Regulus)接替他成为执政官。

得知罗马舰队大举来袭后,迦太基当局立即派出一支由350艘各式战船组成的舰队,前往西西里附近海域阻击罗马人。在西西里岛西部的埃克诺姆斯海角,双方舰队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海战。凭借“乌鸦吊桥”和超过4万名“海军陆战队”,罗马人取得了最终胜利,以损失24艘战舰的代价,击沉和俘获了超过100艘迦太基战船。

公元前255年,罗马远征军顺利在北非海岸克利派亚(Clypaea)半岛附近的卡帕·旁(Cap Bon)登陆,占领了位于海岸附近的阿斯匹斯,并将此处作为后方基地。而这之后,根据元老院的命令,大部分战船在年底之前返回意大利,只留下15000名步兵和500名骑兵在执政官马尔库斯·雷古卢斯的带领下,留在非洲海岸。罗马人蹂躏了迦太基城外富裕的乡间地区,肥沃的农田遭到破坏,橄榄林被付之一炬,掠夺来的战利品堆满了营地,无数腓尼基男女沦为奴隶,被锁在海边的空地上等待出售。马尔库斯·雷古卢斯还将在非洲捕杀的一条大蛇的舌头送回罗马,庆祝他们对迦太基人取得的胜利。随后,罗马人占领了突尼斯(Tunisia)。

迦太基当局匆忙从西西里召回哈米尔卡和他的部下,并派出汉诺作为使者前往罗马人的营地与执政官议和,然而执政官提出的苛刻条件令他们无法接受:不但要割让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上的属地,还要交出他们的舰队。迦太基人在尚有余力的情况下,是断不会接受这样一份屈辱的和平协议的,这将使他们沦为和库迈、塔林顿一般的地位,更何况这条件只是执政官本人口头提出的,尚需元老院的批准。

迦太基人高薪雇用来自斯巴达的雇佣兵指挥官克桑提普斯(Xanthippus),来指挥由本土士兵和雇佣兵组成的全部迦太基军队。在突尼斯附近的一场战斗中,克桑提普斯击败了马尔库斯·雷古卢斯指挥的罗马远征军。约有12000名罗马士兵被杀,500名骑兵被俘,只有2000人侥幸逃离战场,退往几十公里外的阿斯匹斯(Aspis),那里尚有一支小规模的罗马驻军。战后,克桑提普斯带着丰厚的酬劳返回了故乡斯巴达,此后又前往埃及为托勒密国王服役。

在得知罗马军队惨败突尼斯、执政官被俘以及残军退守阿斯匹斯的消息后,罗马人立即派出一支由255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前往北非,营救困守阿斯匹斯的罗马残军。在西西里岛附近的赫尔米亚海角,罗马人撞上了一支试图阻止他们前往北非的迦太基舰队(由超过200艘战船组成)。一番交战后,罗马人成功俘虏战船114艘,击沉16艘,而己方的损失则不超过个位数。

罗马舰队顺利驶抵北非海岸,接回了困守阿斯匹斯的2000名士兵。然而在返航途中,364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含被俘的迦太基战船)在卡马里纳海角遭遇了一场剧烈的风暴,只有80艘战船得以幸免,最终返回意大利,超过10万人葬身鱼腹。这场海难制造的伤亡,超过了开战以来任何一场战役带来的减员。对罗马来说,这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次年(公元前254年),罗马人用3个月时间建造了220艘战船,以补充因风暴损失的舰队。同一时间,迦太基人也开工建造了200艘战船,以弥补“赫尔米亚海角之战”惨败的损失。该年夏天,舰队配合罗马军团展开了对迦太基在西西里最重要的一座城市——位于岛屿北岸的帕诺姆斯的攻击。经过短暂的战斗,海陆并进的罗马人占领了这座至关重要的城市。之后,罗马军团又相继拿下了位于北岸的廷达里斯等几座附属于迦太基的城市。而就在这个时候,迦太基人占领并洗劫了位于南岸的阿格里根图姆。

公元前253年年初,当选的两位执政官卡埃皮奥(Gnaeus Servilius Caepio)和布拉埃苏斯(Gaius Sempronius Blaesus)带领舰队从西西里出发前往北非海岸,攻击迦太基控制下位于的黎波里塔尼亚沿岸的腓尼基城市。因为对这一带海岸的航道不甚熟悉,舰队在小瑟提斯湾(the Syrtis Minor)附近搁浅。在被迫放弃了掠夺来的部分战利品后,舰队才艰难地驶离浅滩。然而满载着礼品的舰队在返航途中,却在西西里和意大利之间的海域遭遇了一场猛烈的风暴,损失了超过150艘战船和大量战利品。余下的60多艘战船在执政官的带领下,从帕诺姆斯出发跨海前往奥斯提亚港。这次灾难之后,罗马人放弃了海军远征活动。

公元前252年,罗马人在执政官科达(Gaius Aurelius Cotta)的带领下占领了希梅拉。他们还一度围困了赫卡特(Hercte),但最终没能成功占领这座城市。稍后,迦太基人在利帕里群岛取得了一场胜利。此后一年中,西西里的战局陷入了胶着状态。

公元前250年夏,一支强大的迦太基军队,从利利俾乌姆出发前往收复位于北部海岸的帕诺姆斯。前执政官梅特鲁斯(Lucius Cincius Metellus)让轻装步兵埋伏在帕诺姆斯城外的壕沟内,当迦太基人的大象逼近壕沟时,便用标枪和弓箭袭击它们。遭到突然袭击的大象纷纷转身冲向迦太基步兵,梅特鲁斯紧跟在后,一举击败了前来攻城的迦太基军队,捕获了120头大象及大量战利品。“帕诺姆斯之战”对罗马人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这是罗马人首次在战场上击败了迦太基人的大象,并克服了对这种庞然大物的恐惧心理。

“帕诺姆斯之战”后,迦太基人再次提出和平请求。而此时的罗马在梅特鲁斯取得胜利后,元老院中的主战派占据了上风,他们拒绝与迦太基人议和。至公元前250年,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上的据点,仅剩利利俾乌姆和作为舰队基地的德雷帕纳。同年,两位执政官盖乌斯·雷古卢斯和隆古斯带领一支由4个军团(约2万—3万人)和200艘战船组成的部队,海陆夹攻位于西西里岛的利利俾乌姆。这是该要塞港口自开战以来遭遇的首次围攻,它拥有坚固的城墙和众多塔楼,还有一支2万人的守军,而环绕于城墙的壕沟以及港口附近的环礁,都对舰队的进攻制造了极大的麻烦。

罗马人的攻势起初颇为顺利,他们接连摧毁了城墙上的6座塔楼,甚至攻破了一段城墙。然而守军却在指挥官哈米尔卡·巴卡(Hamilcar Barca)的指挥下,立即在城墙被摧毁后修筑了一道新的城墙。哈米尔卡·巴卡又指挥守军挖掘地道,烧毁了位于城外的攻城武器。几个月后,罗马人最终放弃了对这座坚固要塞的围攻,这是开战以来罗马人首次在围攻一座城市时遭遇失败。

公元前249年,新当选的执政官普尔喀(Publius Claudius Pulcher)在利利俾乌姆附近建造了一处新的海上屏障,以阻止迦太基舰队赶来救援。同时,罗马向前线增援了1万名桨手。迦太基人也没闲着,其海军军官阿德巴尔(Adherbal)在德莱帕那击败了普尔喀带领的罗马分舰队。作为反击,罗马人于夜间对德雷帕纳的迦太基海军基地发动了突然袭击。夜里能见度低,迦太基舰队直到罗马人出现在港口外才发现对方。罗马人的分舰队由120艘战船组成,这些船只多数是在前一年的海难后动工建造的,其桨手大多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不同于以往,罗马人新造的战船放弃了装备“乌鸦吊桥”,尽管它是在海战中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的罗马人对抗训练充足、经验丰富的迦太基人的唯一利器。这是因为,沉重的吊桥使战船前重后轻,极易在遭遇风暴时发生海难,故而在此前的几次行动中,死于海难的人数远远超过战死者,以致桨手们对它极为恐惧。最终,罗马当局在船只惊人的损失率,以及桨手们的集体抵制下,不得不放弃使用这一有效武器。

在这场海战中,罗马桨手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的弊端暴露无遗,而迦太基人却充分发挥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优势。当罗马桨手还在艰难地排成战斗队列时,排成一线的迦太基战船已经发起了进攻,将青铜撞角冲向正在匆忙布阵的罗马战船。事实证明,失去“乌鸦吊桥”的罗马舰队不堪一击,迦太基人取得了胜利,罗马人则损失了近100艘战船,只有包括旗舰在内的20艘战船设法逃离。这次海战是开战以来,罗马人首次在海上输给了对手。

罗马当局逮捕并审判了执政官普尔喀,他是少数几位遭遇如此窘境的罗马战时指挥官。部分原因是他在战前祭祀仪式上,做出了将一只不听话的用于祭祀的鸡扔进了海里的行为,而被认为是亵渎神灵。不过幸运的是,他仅仅只是被迫缴纳了一笔罚款,而他的同僚尤利乌斯则不幸得多。“德雷帕纳之战”后,一支迦太基分舰队在司令官加泰罗(Carthalo)的带领下,进攻正在围困利利俾乌姆的罗马舰队。指挥罗马舰队的执政官尤利乌斯为保存实力,下令将舰队停泊在岩石构成的海岸边避免作战,结果不久之后的一场暴风雨摧毁了这支舰队。尤利乌斯因为这次损失而被迫自尽。

自公元前264年“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以来,罗马人已经接连损失了4支舰队,除了进攻德雷帕纳损失的战船以外,其余大都毁于地中海变幻无常的气候。初步估计,罗马共损失了600艘战舰和1000艘运输船,其中只有不到150艘战船毁于海战,因天气原因损失的战舰是被敌人消灭的3倍。此战之后,罗马人数年内都没有开工建造新的战船,舰队的规模也一直维持在60艘左右。

公元前248年,加泰罗率领一支迦太基舰队从西西里出发,前往袭击意大利南部海岸。同年,罗马人与叙拉古僭主希罗二世结成联盟,罗马军队得以在西西里岛上驻军。次年,哈米尔卡·巴卡带领舰队再次光临意大利南部海岸,袭击了当地的罗马盟邦。几乎与此同时,一支罗马人的私掠舰队袭击了位于北非海岸的希波(Hippo)。在汉诺的指挥下,迦太基军队占领了贺卡顿比勒斯,而罗马人则入侵了巴利阿里群岛。

公元前245年,罗马人可能在阿格姆卢斯(Aegimurus)附近的海域击败了一支迦太基舰队,并在北非海岸遭遇一场风暴,从而损失了所有战船。这应是一场针对迦太基本土的袭击活动。次年,哈米尔卡·巴卡从其位于山地高原的基地埃尔克提出发,收复了埃里克,只有一座建有维纳斯女神神殿的山峰仍控制在受雇于罗马的高卢佣兵手中。

直到公元前242年,罗马人才开始筹划重建一支舰队。这支舰队由200艘能够进行远航的战船组成,其中相当一部分建造资金来自个人捐赠,由执政官卢泰修斯·卡图卢斯指挥。所有船员在夏季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以适应海上作战。与此同时,迦太基人也在抓紧时间为舰队招募桨手,以支援据守西西里岛西部要塞港口的驻军。次年3月10日,两支舰队在埃加迪群岛附近海域遭遇。这次双方的力量发生了很大变化,罗马人拥有更好的舰船和桨手,而迦太基的桨手则多是新近招募的。最终,拥有200艘战船的罗马舰队在海战中彻底打败了仅有170艘战船的迦太基舰队,击沉50艘,俘虏70艘。

这场海战后,迦太基人不仅损失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还失去了与西西里岛沿岸据点之间的海上补给线。长达23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几乎使迦太基经济破产,尽管他们还可以再建立一支舰队继续作战,然而国内的主和派在战后取得了优势,他们不愿将战争继续下去,因为长期征战已使迦太基的海外贸易损失惨重。不同于依靠土地的罗马人,迦太基人的主要财源来自海外贸易。再则,战局愈发对迦太基不利,罗马人已控制了迦太基人位于科西嘉岛上的几处据点,并用它们来牵制迦太基在撒丁尼亚的驻军,使其无法增援西西里岛。而在西西里岛上,他们也仅能控制西部和北部海岸的少数几处据点,岛上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罗马人的控制之下。

◎“第一次布匿战争”最后阶段示意图

迦太基在西西里的军事指挥官哈米尔卡·巴卡受命与罗马执政官卢泰修斯·卡图卢斯接触,双方进行了初步谈判,并达成了一份和约草案。其内容根据波利比阿的记载整理如下:

第一,迦太基人必须撤出西西里岛全境,不再与叙拉古的希罗二世及其盟友作战。

第二,迦太基人必须将所有俘虏无条件地交还给罗马人。

第三,迦太基人需在20年内向罗马分期支付2200塔兰特的白银作为战争赔款。

然而罗马元老院拒绝批准这一和约草案,认为这份和约对迦太基人过于宽大。他们派出一个由10位元老组成的委员会前往西西里进行调查和研究,并与哈米尔卡·巴卡进行谈判。哈米尔卡·巴卡只同意在部分条款上做出更改。最后,根据新签订的和约,迦太基人除了要放弃西西里岛全境外,还要放弃西西里与意大利之间的所有岛屿,并立即向罗马人支付一笔1000塔兰特白银的战争赔款,此后10年须继续向罗马人分期支付2200塔兰特的战争赔款,其余条款维持不变。至此,“第一次布匿战争”正式画上句号。

战争虽已结束,但当陷入财政困难的迦太基人拒绝全额支付在战争期间拖欠雇佣兵的军饷,并抛出一份削减军饷数额以便能够立即支付的方案后,愤怒的雇佣兵聚集在迦太基城外发动了叛乱。叛军洗劫了迦太基富庶的乡下地区,原先被迫臣服于迦太基的北非土著也趁机发动叛乱。由于迦太基的军队大部分由来自地中海世界的佣兵组成,因此当叛乱爆发后,迦太基当局甚为担心叛乱将会蔓延到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于是赶紧命令哈米尔卡·巴卡和汉诺进行镇压。经过两年战斗,哈米尔卡·巴卡最终击溃了叛军。这场“佣兵战争”虽被终结,但叛乱的火种却已种下,于是当公元前238年撒丁尼亚的迦太基人和当地的腓尼基人产生矛盾时,叛乱再次爆发。罗马借口帮助迦太基平定叛乱,出兵占领了撒丁尼亚,并将这座岛与科西嘉岛合并组成了一个行省。

“佣兵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哈米尔卡·巴卡以前执政官的身份率领一支由利比亚雇佣兵、努米底亚骑兵和非洲大象组成的队伍,沿着北非海岸向西班牙进发。越过赫拉克勒斯之柱后,哈米尔卡·巴卡抵达了西班牙南部的加的斯,并在随后几年里占领了西班牙南部地区,在此建立了稳固的后方基地。公元前218年,他的儿子汉尼拔正是从这里出发,踏上了前往意大利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