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苏俄内战

苏俄内战(Civil war in Russia)

捍卫红色旗帜

苏俄内战简介

苏俄内战:苏俄内战(俄语: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又称苏俄国内战争或对苏干涉战争,是于1918年到1922年在崩溃的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中国外蒙古和波斯。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或苏俄),其与国内反革命势力白俄和外国武装干涉者进行的战争在苏联被称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

苏俄内战过程分析——

苏俄内战档案

交战双方:苏俄红军VS俄白卫军及外国干涉军

交战时间:1918年3月~1922年10月

双方将帅:苏俄红军统帅为列宁;俄白卫军统帅有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等

双方投入兵力:苏俄红军共150万人;白卫军及干涉军共60余万人

双方使用武器:步枪、机关枪、大炮、地雷等

交战结果:红军取得胜利,捍卫了红色政权

历史背景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引起了劳动大众的强烈不满。1917年10月,酝酿成熟的反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爆发,一举推翻了农奴封建制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地主阶级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甘心丧失在俄的巨额投资和贷款,害怕十月风暴波及它们,并且苏德单独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使协约国担心德国因摆脱东线作战而对已不利。于是他们一方面派遣干涉军进犯苏俄,一方面扶植反动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主要过程

1918年,协约国打起防止德国人侵和保护侨民利益的旗号,开始了对苏俄的干涉。3月,英军从俄北方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4月,日军进军海参崴。5月,在俄国的捷克战俘在英、法的鼓动下爆发叛乱。8月,英美联军侵人海参崴。德国也趁机践踏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武装干涉者还从南方侵人苏俄。不过在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外国干涉军的人数不多,作用有限。

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列宁把世界革命作为战略目标,并采用革命性的战术,用放弃空间来换取时间,不仅要用武装迫使敌人放弃抵抗,还要用思想的力量使敌人内部腐朽,让其自行毁灭。他把德国看作世界革命的总枢纽,一旦西方把革命点燃,苏俄就会顺利收复丧失的空间。

俄国各民族纷纷叛乱,宣布独立。苏维埃政权四面楚歌,全国3/4的土地为敌人占领。

面对国内外猖獗的反动势力,苏维埃政府实行“红色恐怖" ,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开始大力平息反叛活动。10月,俄国东线的敌人被赶到乌拉尔地区,南线取得了察里津保卫战的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在俄南部迅速集结了13万干涉军。但在布尔什维克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土兵拒绝作战,内部矛盾重重,大部分干涉军被迫撤走。

协约国并不甘心,转而支持苏俄国内的叛乱势力。1919年3月4日,高尔察克率领25万白卫军从东线向西进攻,红军被迫撤出伏尔加河流域。4月,红军兵力增加到150万人,开始了对高尔察克的反攻,一举解放了乌拉尔。7月,红军乘胜追击,解放了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年底,高尔察克被俘,其全军溃败。协约国仍把颠覆苏维埃政权的希望寄托在白卫军身上。英、美、法转而支持邓尼金,并提供几百门大炮和几十万支步枪。凭借优良的武器,邓尼金率领15万白卫军占领了乌克兰大部,攻克了奥廖尔,直逼莫斯科。10月中旬,红军南方战线转入反攻。1920 年初,红军收回失地,邓尼金主力溃败。残部逃往克里木半岛,邓尼金逃亡国外。

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发动进攻的同时,波罗的海的尤登尼奇占领了杨堡,在英国坦克的掩护下攻抵彼得格勒城下。10月21日,反攻的红军一举击溃尤登尼奇,尤登尼奇退到爱沙尼亚境内,被当局解除了武装。

1920年4月,在法国的鼓动下,波兰人侵苏俄,占领了基辅、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大片土地。6月,红军发起反攻,收复失地,进而越过国界,直逼华沙。红军进展过速,后援未跟。8月,波军反攻,红军被迫后退。10月双方签订停战协议。11月,南线红军打下刻赤,解放了克里木半岛,苏俄内战基本结束。1922年10月25日,由红军改组的人民革命军开进海参崴,将最后-支日本干涉军赶出国境。

重大意义

苏俄内战和对外国干涉军战争的胜利,保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封锁,为世界革命树立了榜样。

策略战术

在这场战争中,苏俄白卫军和外国干涉军企图采取四面封锁的策略,扼杀苏维埃红色政权。但红军采取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有效组织防御,及时进行反击的策略,切断白卫军的交通线,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打破了敌人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