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董文炳

董文炳(元初著名大臣)

董文炳简介

董文炳:董文炳(1217年—1278年),字彦明,董俊长子。1元世祖忽必烈称其为“董大哥”,藁城(今河北省藁城县,位石家庄市东)人,元初著名大臣,为元朝初期的发展鞠躬尽瘁。至元十五年(1278年)薨,谥忠献。有两子董士元、董士选。

董文炳传记——

董文炳(1218~1278),元世祖时名将。字彦明。真定藁城人。董文炳出身将门,其父董俊是成吉思汗时名将。董文炳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为元朝的统一大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官至中书左丞,兼枢密院事。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平章政事,谥“忠献”。

一、为民弃官追随世祖

董文炳警敏善记诵,年虽幼但俨如成人。董文炳17岁时袭父职为藁城令。城中同僚皆其父同列,因他年少,大家颇轻视他,而城中衙吏也多不畏惧董文炳。但董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不久,父之同列皆束手听命,而衙吏抱案求其签字时,皆不敢仰视。连乡里亲故、百姓俱都被其化服。当时真定县十分贫困,加以旱蝗之灾,民不聊生。但征敛日暴,百姓苦不堪言。董文炳遂以自家私谷千石献于县中,又为民还贷,民方赖以稍安。又籍县里闲田让贫民耕种,于是流离者渐返,数年后民食以足。董文炳冒着被治罪的风险,少报户数以减赋敛,民皆富实。当时府官征敛无度,董文炳俱按之不给,有人谗言于府,府官遂陷害董文炳。董文炳说:“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而去。

南宋宝祐占元年(1253),忽必烈受元宪宗蒙哥命伐南诏。董文炳得知后,大军已经进发。董文炳便带领46名义士,追世祖军而行。然而路途遥远,一路上人马死亡殆尽。等进入吐蕃境内,只有两人跟随董文炳继续前进。他们的马匹也已死亡,董文炳也精疲力尽,由那两个人搀扶着徒步而行。他们以死马肉当食粮。正在这危难时候,军中使者路过这里,得知他们的情况后,便策马而回,报于忽必烈。这时董文炳弟董文忠已跟从忽必烈,忽必烈即命文忠解上厩之马五匹载带粮食迎接董文炳三人。之后,董文炳便在世祖麾下用事,由于他的勤快警敏,办事有方,日渐受到世祖的信任。

南宋开庆元年(1259)秋,忽必烈受命伐宋。军至淮西台山寨,命董文炳带兵先去攻夺。文炳带数十骑驰至寨前,向寨首谕以祸福。开始寨中不应,他便脱掉身上的甲胄高声呼道:“我们所以不着急对你们用兵,是为救活你们的性命,若还不醒悟投诚,大军一到便屠寨了!”守寨者这才害怕,于是投降。九月,忽必烈军至阳罗堡。宋军在阳罗堡守备甚严,筑堡于长江岸边,陈列战船于长江之中,军容盛肃。董文炳请求带敢死士出战,忽必烈准许了。经过一番激战,宋军败退。但正欲率大军渡江,宪宗蒙哥死讯传来。十一月,只好班师。

二、仁服璮众经略山东

南宋景定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于上都,为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擢升董文炳为山东东路宣抚使。

同年,李璮叛元,率叛军攻入济南。叛军气焰颇嚣张。董文炳会合诸军围攻济南,筑长围围之,李璮遂不能逃遁。几个月后,贼势困窘。贼众擒李璮献于元军,出城降元。时李璮兵有二万余人,皆勇而善战。元军主帅怒其反复附贼,便分置于诸军之中,且下令各军将他们秘密杀害。董文炳军中有贼兵两千余人,文炳接秘令后便对主帅说:“这些贼众,本为李璮所胁迫。以前世祖征伐南诏,凡有妄杀人者,即使大将也要治罪,所以今日不当戮杀无辜。”元军主帅同意了。然而其他各军杀者已众,众人皆大悔。

世祖至元三年(1266),又授董文炳为邓州光化行军万户及河南等路统军副使。至元七年,改山东路统军副使,治所设于沂州(今山东兰山)。沂州与宋境相接。元军驻扎此处者,粮饷需从内地供应。恰好有诏命军粮从本地民中购买。董文炳即命收回各州县的移文。众谏阻他,认为诏命不可违反。董文炳不听遣使人奏朝廷,大略意思是:“沂州一带与宋境接连,这样做,敌必知我军虚实;其次,边民供顿甚劳,皆苦重之役;再者,使百姓困苦,必惧来者,元军何以立足?”世祖大悟,遂罢止前诏命。至元九年,董文炳迁升为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遂修筑正阳两城,两城夹淮河而相望,以牵制宋襄阳之军及为捣宋之腹心之地作准备。

三、协同伐宋抚谕闽中

至元十一年(1274),元军大举伐宋。丞相伯颜自襄阳东下,与宋人战于阳罗堡。董文炳发兵正阳,正月与伯颜军会于安庆。安庆守将范文虎以城降。

三月,有诏以天气暑热,不宜进兵,命伯颜驻军建康,董文炳驻军镇江。张世杰等宋将率大舰万艘陈于焦山下长江中,派劲卒居前。董文炳率军接战。自己登一船,令儿子仕选居另一船,令侄子士表也居一船。文炳遂乘大船,建大将旗鼓,士选、士表乘船护两翼,大呼突入宋军阵中,诸将飞船继进。两军短兵相接,元军奋勇,宋兵也殊死而战,鼓声震天动地,横尸俱委于江中,江水为之不流。自清早一直战杀到中午,宋师终大败。张世杰逃走,董文炳追击到夹滩。张世杰收集溃卒再战,又败,遂东逃入海。董文炳船小,不能人海,当夜乃还。共计俘获宋甲士万余人,俱放其归田里而不杀。又计获战船700艘,宋朝军力自此遂穷尽。

南宋亡,伯颜命董文炳人临安后,遂与宋主并赴京都。临安诸事,一委文炳处理。董文炳遂召翰林学士李槃,对其说:“国可灭,史不可没。宋十六主,有天下三百余年,其太史所记具在史馆,宜悉收以备典礼。”于是得宋史及诸注记五千余册,归之国史院。宋宗室福王与芮赴京师,遍以重宝致诸贵人,唯有董文炳不接受。及至官录与芮家,录官俱籍受宝者,唯独没有董文炳之名。宋平定后,以功拜封董文炳为资德大夫、中书左丞。

平定南宋后,张世杰仍奉吉王赵星占据台州(今浙江临海等地),福建地区尚被宋占有。诏令董文炳进军闽中。军至台州,张世杰逃走,诸将先俘州民,董文炳认为百姓无罪,下令:“敢有不放所俘者,以军法论。”于是台州百姓免于灾难者有数万人。军又至温州,温州守将放火烧城而逃,文炳急命减火。追擒其将,将其斩首示众。元军过岭南,闽人扶老携幼来迎接,漳、泉、建宁、邵武诸郡皆送货物来附。至是,闽人感激董文炳出仁义之师,遂建庙而祭祀。

至元十五年(1278)九月十三日,董文炳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