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羊祜

羊祜(西晋开国元勋)

羊祜简介

羊祜: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晋名将。武帝时任征南大将军,封郡公,追赠侍中、太傅,谥号“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父羊衜,官至上党太守。羊祜历任中军将军、尚书右仆射、卫将军、车骑将军、平南将军等。他为人谦退礼让,一生清廉俭仆,仁德之名流传后世。他上疏建议伐吴,并在江汉积极做准备工作,为西晋灭吴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羊祜传记——

一、累召不就 居上能谦

羊祜家世代都任二千石的高官,并且都以清廉有德著称。到羊祜,已历九代。羊祜的祖父羊续,在汉朝任南阳太守,父亲羊衜,曾任上党太守。羊祜是东汉蔡邕的外孙,晋景献皇后的同母弟。

羊祜十二岁丧父,孝行哀思超过常礼。他奉事叔父羊耽也十分恭谨。羊祜曾在汶水边上游玩,遇见一位老人,说他“面相好,不到六十岁,就能为国家建立大功”。老人说完就走了,不知去向。

羊祜长大后,博览群书,善做文章,善发议论,每每中肯切要。而且他身长七尺三寸,风度潇洒,须眉秀美。郡将夏侯威认为他不同常人,把兄长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了他。

羊祜被荐举为上计吏,州官四次征召他为从事、秀才,五府(古代五种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也纷纷任命他,他都不肯接受。太原人郭奕见到他后说:“这位就是当今的颜回啊!”后来,羊祜跟王沉一起都被曹爽征辟,王沉劝羊祜应命就职,羊祜说:“委身事人,谈何容易。”王沉独自应召。等到曹爽事败,王沉因为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于是对羊祜说:“早该记住您以前的话。”羊祜却安慰他说:“这不是预先可以料到的!”羊祜就是这样,既有先见之明,又不肯显示夸耀。

夏侯霸投降蜀国后,姻亲怕受连累,大都与他家断绝了关系,只有羊祜安慰他的家属,体恤他的亲人,亲近恩礼更甚于常日。不久,羊祜的母亲和长兄羊发相继去世。羊祜服丧守礼十多年。这期间,他以素食为主,笃重朴实,如同儒者。

司马昭任大将军,征召羊祜,羊祜没有应命。于是,朝廷公车征拜羊祜为中书侍郎,不久升其为给事中、黄门郎。魏帝高贵乡公曹髦爱好文学,当时在朝为官者禀承上意,多献诗赋。羊祜在朝廷,虽然身处于士大夫之间,但持身正直,从不亲贵疏贱,因此,有识之士对他特别尊崇。

陈留王曹奂即帝位后,羊祜被封为关内侯,食邑一百户。因为羊祜心中对天子不以为然,所以不愿再做侍从之臣,请求出外。后来改官秘书监。等到建立五等爵制,羊祜受封为钜平子,食邑六百户。当时,钟会颇得天子宠爱,而又心性忌刻,羊祜有些畏惧他,对他敬而远之。钟会被诛之后,羊祜任相国从事中郎,与荀勖共掌朝廷机密。接着,迁任中领军,负责统率全部宿卫将士,在皇宫当值,把持着军队的核心,兼管内外政事。

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因为羊祜有扶立之功,命他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为郡公。羊祜一再辞让,于是,由本爵钜平子进封为侯,设置郎中令,备设九官之职,并授给他的夫人印绶。

泰始初年(265),晋武帝特下诏书,任命羊祜为尚书右仆射、卫将军,给以本营兵。当时,王佑、贾充、裴秀等人均为前朝名高望重之臣,羊祜对他们都心存谦让。

二、经营江汉 贬官平南

晋武帝有志吞吴。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今属湖北)诸军事,假节,并保留他散骑常侍、卫将军原官不变,派他治理江汉。

于是,羊祜率兵出镇南方。到任后,他做了几件事,颇有成绩:一是开设学校,兴办教育,安抚百姓,施行仁德而招附远方之人。二是与吴国人开诚相待,凡投降之人,去留可由自己决定。三是禁止拆毁旧官署。当时风俗,官长如果死在官署之中,后继者便说居地不吉,往往拆毁旧府,另行修建。羊祜认为,死生有命,不在居室,命令下属一律禁止。四是用计使吴国撤掉石城之守。吴国石城守备离襄阳七百多里,常常侵扰边境。羊祜深以为患,于是巧运机谋,使吴国撤销了守备,从此,戍守、巡逻边境的士兵减少了一半,分出来开垦土地八百多顷,大获收益。羊祜刚来时,军队连一百天的粮食都没有,到后来,粮食积蓄可用十年。皇帝下诏撤销江北都督,设置南中郎将,把别人统辖的在汉东、江夏的各军都归羊祜统领。

羊祜在军中,经常穿着轻暖的皮裘,系着宽缓的衣带,不穿铠甲。他的帐下,应命侍卫的士卒也不过十几个人。羊祜喜欢打猎钓鱼,常常因此荒废公务。有一天夜晚,他想出营,军司马徐胤持戟挡住营门,说:“您都督万里,职责重大,怎可轻易离营外出!您的安危,也就是国家的安危。除非我死了,否则,此门不开!”羊祜正色改容,连连道歉。从此以后,很少外出。

后来,朝廷加封羊祜为车骑将军,开府如三司之仪。羊祜上表固辞,朝廷没有同意。羊祜返回边镇,吴国西陵督步阐举城来降。吴将陆抗猛攻步阐,朝廷下诏命羊祜接应。羊祜率兵五万从江陵进发,而派荆州刺史杨肇进击陆抗。结果没能成功,步阐竟为陆抗所擒。有关官员上奏:“羊祜统兵八万,吴兵不过三万。羊祜自率大军停在江陵,使敌人有时间加强防备,却派遣杨肇孤军入险。杨肇兵少粮缺,受挫致败。羊祜违背诏命,有失大臣之体。应予免官,保留侯爵回家。”结果,羊祜因此被贬为平南将军,杨肇则被免官,成了平民。

三、开建五城 增修德信

鉴于历史上孟献子经营武牢而郑人畏惧,晏弱筑城东阳而莱子降服的经验,羊祜挥兵挺进,在险要地区建造了五座城邑,并以此为依托,占据肥沃土地,夺取吴人资财。于是,石城以西地方,均被晋国占有,吴人来降的人源源不绝。羊祜实施怀柔、攻心之术,讲究恩德信用,安抚归降之人,以达成并吞吴国的目的。

羊祜每次和吴人交战,总要预定日期,然后开战,不搞突然袭击,不搞阴谋诡计。如有将领建议采用诡诈之计,羊祜便请他喝酒,使他无法再说;有人抓获吴地的两位少年,羊祜立即把他们遣送回家。后来,吴将夏祥、邵等前来归降,那两位少年的父亲也率其部属一起来降。吴将陈尚、潘景进犯,羊祜追杀了他们,然后嘉赏他们死节而厚加殡殓。两家子弟前来迎丧,羊祜以礼送还。吴将邓香进犯夏口,羊祜悬赏将他活捉,然后又把他放回。邓香感恩,率其部属归降。羊祜的部队进入吴国境内,收割田里稻谷以充军粮,但每次都要根据收割数量用绢偿还。羊祜常会集部队在江沔一带游猎,但范围往往只限于西晋境内。如果有禽兽先被吴国人所伤而后被晋兵获得,羊祜命令一律送还。

由于羊祜广用“务修德信”之术,所以吴人对他非常敬佩,都尊称他为“羊公”,而不称呼他的名字。

羊祜与陆抗对垒,双方常有使者往还。陆抗称赞羊祜的德行度量,说乐毅和孔明也不能与他相比。陆抗有病,羊祜赠给他药品,陆抗举手即服,从不疑心。好多人劝陆抗不要服用,陆抗说:“羊祜哪是下毒之人!”当时人都说,这可能是春秋时华元、子反重现了。陆抗常常告诫部下:“如果晋人专讲德行,我们却专施暴力,这等于不战而败。以后但求分界自保,不要贪求小利!”吴主孙皓听说两境修好,责问陆抗,陆抗回答说:“一邑一乡,尚且不可没有信义,何况大国!我如果不这样做,结果只会显扬晋国的德行,对羊祜又能有何伤害呢?”

羊祜在边境,德名素著,可在朝中,却每遭诋毁。他正直忠贞,嫉恶如仇,毫无私念,因而颇受荀勖、冯等人嫉恨。王衍是羊祜的堂甥,曾来见他陈说事情,言辞华丽,雄辩滔滔。羊祜很不以为然,王衍拂袖而去。羊祜对宾客说:“王夷甫(王衍的字)凭借大名处在高位,但将来败俗伤化,定是此人!”步阐之战,羊祜曾要按军法处斩王戎。所以,王戎、王衍都怨恨他,言谈中常常攻击他。当时的人们说:“二王处在国中,羊公便是无德之人。”

四、伐吴积极 为人谨慎

咸宁初年(275),羊祜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可以自行辟召僚佐。

羊祜一向认为,要想伐吴,必须凭借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当时吴国有童谣说:“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羊祜听后,说:“这分明是指伐吴之功,水军为最。现在的关键是寻找那个名字与此有联系的人。”此时,正逢益州刺史王濬被征召任职为大司农。羊祜发现王濬的才能可当此重任,而王濬的小字又是“阿童”,正应了童谣之言。于是上表请留王濬监益州(治今四川成都)诸军事,加龙骧将军;命他修秘密造战船,为顺流伐吴作准备。羊祜本人也命令部将缮甲训卒,广为戒备。

咸宁二年(276),羊祜觉得时机成熟,于是上疏请求伐吴。这篇奏疏,是一篇重要的文献,至今仍有史料价值。在奏疏中,羊祜首先将吴、蜀两国对比,提出了伐吴的可行性。他说:“如今江淮的难渡,比不过剑阁;山川之险,比不过岷汉;孙皓的残暴,比刘禅更甚;吴人的困苦,比巴蜀更厉害。而大晋兵众,比前世要多;物资、储备、器械,比以往充裕。”接着,他设计了具体的出兵计划:“率领梁、益两州之兵,水陆俱下;率领荆楚之众,进攻江陵;从平南、益州出发,直到夏口;命徐、扬、青、兖之兵,全部会集于秣陵。”这个计划,与后来西晋六路平吴,非常接近。此外,他还料定吴国军吏百姓,最终不能齐心协力作一死战,兵临城下之际,必定有投降作内应的人。最后,他指出,吴人的长处是水战,但只要我军一进入其境,那么长江就不再是他们的屏障;然后再进行攻城略地,去其长、用其短,吴军不是我军的对手。而且我国官军深入敌军,人人有致死之志;吴人顾内而忧,各有离散之心。因此,羊祜断定大军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就可以取得胜利。

奏疏既上,晋武帝司马炎深以为然,而大臣却议论纷纷,只有杜预、张华赞同。

刚好晋兵在秦州、凉州屡有败绩,羊祜于是再次上表,说:“吴国一旦平定,胡人叛乱自然会停止,我们现在应该速建大功!”议者仍然多持反对意见。羊祜见此事难成,仰天长叹道:“天下不如意的事,常常是十居七八,所以才有当断不断的情况。上天给了的却不去取,哪能不让后世有识之士叹惋痛惜呢!”

后来,晋武帝下诏以泰山的南武阳、牟、南城、梁父、平阳五县为南城郡,封羊祜为南城侯,设置相的官职,与郡公同级。羊祜坚辞不受,武帝只好同意。

羊祜每次晋升,都十分诚恳地辞让,因此名德远播,朝野尊崇,士大夫们都说他应该居于宰辅之位。晋武帝当时正有兼并吴国之志,要依仗羊祜来主持东南的局面,所以搁置了请他入相之议。

羊祜曾在两朝任职,掌握着机要之权,朝廷政事的斟酌损益,都要征询他的意见。羊祜从不因此而谋求权势利禄,他的好多嘉谋良议,草稿都被他自己焚毁了,因而外人不得而知。他所推举荐拔的人,连本人都不知是谁荐举的。有人批评羊祜过于慎重缜密。羊祜说:“这是什么话!古人入朝则与皇帝促膝谈心,出朝则缄口不言,佯装不知。我只怕做不到这一点。况且立身在朝,举贤授能,职分所在,我们决不能助长‘拜爵于朝廷,谢恩于私门’的不良风气!”

羊祜的女婿曾劝他安排亲信在朝为官,认为这样一来,就有人称赞拥戴他了。羊祜默然不答。回来后他对自己的儿子们说:“可以说,这种话就是所谓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作为人臣,树立私恩,必然背弃公义,绝不可行。你们要记住我的话。”羊祜还曾给堂弟羊琇写信,信中说:“等到办完边疆事务,我就脱掉朝服换上角巾,回归故里,找一块小小的墓地,终老此身。我以一介寒士居于高位,怎能不因为太盛太满而受人责难呢?汉朝的疏广就是我的老师啊!”

朝廷准许羊祜开府(古代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多年,但羊祜心存谦让,不肯征召举、用僚属。

羊祜生性喜爱山水,每逢风景佳丽之日,一定要登上岘山(在今湖北襄阳西南),置酒观赏,吟咏品玩,终日不倦。有一次,他面对山中美景,慨然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从有宇宙以来,便有此山存在。古来贤达胜士,像你我这样登此远望的,恐怕已数不胜数,可惜都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叹惋。百岁之后,倘若有知,我的魂魄仍要登临!”邹湛说:“您德冠四海,继承先哲,声名威望,定能与此山一起传留后世。像我们这样的人,才会如您所说的那样湮灭无闻呢!”

五、心系平吴 清名百代

吴国人进攻弋阳(治今河南潢川西)、江夏(治今湖北云梦),掳掠人口。晋武帝派侍臣下诏书给羊祜,责备他为何不予追剿,并且提出想把州治迁回旧址。羊祜说:“江夏离襄阳八百多里,等听到敌军入侵的消息,敌人已经离开一天多了。这时再派步兵赶去,哪能救急呢?如果为了免于朝廷诘责,让部队空跑一趟,恐怕不是正直的人所为之事吧!至于移徙州治之事,也要慎重考虑。当年魏武帝设置都督,一般都和州治相近,因为从军事上说,部队最好集中,忌讳分散。疆场之间,一彼一此,只要谨慎防守罢了!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就移徙州治,那么,贼军出没无常,今天这里,明天那里,州治就不知移到何处为宜了!”使臣无言可答。

羊祜卧病,请求入朝,朝廷批准后,他回到洛阳,正碰上景献羊皇后去世,羊祜十分悲痛。武帝下诏,命他抱病入见,并让他乘坐辇车上殿,不必跪拜,备受优礼。见到皇帝后,羊祜侍坐,面陈伐吴大计,井然有序。

武帝因羊祜有病,入宫劳碌不便,专门派中书令张华前去咨询方略。羊祜说:“我主有禅代魏室之美,但尚未立下显著功德。如今吴主孙皓暴虐无道,民不聊生,几乎可以不战而胜。我们如果能够乘机灭吴,统一天下,振兴文德教化,那么,主上可与尧、舜并列,臣下可与稷、契等同,自能建成百代少有的盛世。倘若放弃攻吴之计,一旦孙皓死去,吴人另立贤主,那时纵有百万雄师,也未必能渡过长江。恐怕还会给后世留下祸患呢!”张华赞成羊祜的看法。羊祜对张华说:“能实现我的志向的,就是你呀!”

武帝想让羊祜带病统率诸将,羊祜推辞说:“攻取吴国,不一定非我去不可。但平吴之后,可就要劳烦圣上您费心了。功名之事,我不敢沾边。如果战事结束,要任官授职,希望您能慎重选择人才。”

羊祜的病越来越重,于是便推荐杜预代替自己。不久,羊祜病逝,享年五十八岁。时在咸宁四年(278)十一月。

羊祜死后,普天皆哀。晋武帝亲着丧服痛哭,天气寒冷,武帝的泪水流到鬓角、胡须上,都结了冰;荆州百姓正逢集市之日,听说羊祜死讯,罢市痛哭,街巷悲啼之声相闻,连绵不断;吴国守边将士也为羊祜流下了眼泪。羊祜的仁德,可谓感天动地。

朝廷下诏,褒奖羊祜功绩德望,追赠他为侍中、太傅,持节如故,并赐予东园秘器,朝服一套,丧钱三十万,布一百匹。

羊祜一生清廉俭朴,衣被都用素布,所得俸禄都用来周济族人、赏赐将士,因而家无余财。临终遗言,不许把南阳侯印放入棺内。堂弟羊琇等秉承羊祜的夙愿,请求把他葬在祖先的墓地。武帝不同意,特赐离京城十里外靠近皇陵的葬地一顷,并赐谥号曰“成”。羊祜送葬队伍出发时,武帝亲为送行。

羊祜的外甥司马攸上表,陈说羊祜的妻子不愿按侯爵级别殓葬之情。武帝下诏,允许羊祜恢复原来的封爵,以表彰其谦退之节、礼让之德。

羊祜虽然死了,他的仁德之名仍留于后世。襄阳百姓在岘山上羊祜平素游览休息的地方立碑建庙,岁时祭祀。看到碑的人没有不流泪的,杜预因此称之为“堕泪碑”。荆州人为了避羊祜的名讳,把房屋的“户”都改叫“门”,把户曹也改为辞曹。

羊祜所撰写的文章以及《老子传》也都流传于世。

晋武帝没有忘却羊祜。羊祜死后两年,晋灭吴国。群臣祝贺,武帝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接着,将平定吴国之功写成策文,祭告于羊祜庙,并按汉代萧何旧例,加封羊祜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并赐帛万匹、谷万斛。

据说,羊祜五岁时,有一天,突然叫乳母去拿他玩的金环。乳母说:“你以前没有什么金环,叫我到哪去取呢?”羊祜便自己走到邻居李家东墙下,从桑树中找出了一枚金环。主人惊诧,说:“这是我死去的儿子丢落的东西,你为何要拿走呢?”乳母具体叙述了事情原委,李氏十分悲痛。当时人们认为,李氏的儿子是羊祜的前身。另外,据说有一个善于相看墓地的人,说羊祜祖墓所在有帝王气,如果挖掘了,便没有后代。羊祜就去挖掘。看相的人发现了,又说:“还会出一个折臂的三公!”后来,羊祜果然落马折臂,也果然位至三公,却没有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