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时珍

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

卓越的医药学家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生卒年:1518~1593年

性格特点:富有实践精神。

历史功过: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名家评点:被世人称为“药王神医”。

李时珍传记

一心从医 寻师求教

尽管李时珍在医药方面,具备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但他的父亲却并不愿意他步自已的后尘。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医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所谓“医卜星相”,医生和那些占卜看相算命测字的人摆在一起 ,被当作“下九流"对待。

当时,蕲州有四大乡绅,都是官宦人家,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保持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其中的顾家,做过福建参政,住在东门外的全胜坊,与李时珍家相隔不远,有一所很大的园子。顾家在乡里标榜风雅,收容了一些贫苦的知识分子和三教九流人物做为“养士"或“门客”,点缀他的门面。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与顾家常有往来,好多年以后,李时珍才知道父亲原来也是顾家的门客。

正是由于父亲常与顾家交往,深知社会上各种人的尊卑贵贱,所以他就不愿意儿子再走自己的老路。他只同意大儿子李果珍继承自己的职业,但也是出于无奈。

对二儿子李时珍,就决心供他读书,让他参加科举考试,在仕途方面去发展,如果将来能攻取一官半职,也好光宗耀祖,改换李家的门庭。

李时珍小时候读书,原本很刻苦,成绩也很优异,14岁时就考中秀才。李言闻很高兴,认为儿子将来会很有出息,所以不断鼓励他,继续攻读,准备进一步去参加“乡试”。乡试是明、清科举考试中省一级的考试,由朝廷派主考官主持考试,考中了称“举人”。李时珍的父亲希望儿子能中举。可是乡试要作“八股了”。作这种八股文,是非常呆板乏味的事,不论什么题目,都必须按严格的格式去写,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而后面的四个部分,又必须按严格规定,写出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总之,形式死板,束缚人的思想。李时珍是个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他写文章不愿意受这些限制,总爱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这怎么能符合主考官的判卷标准!

李时珍一连参加三次乡试,都没有被录取。他对参加这种八股文科举考试,越来越没兴趣。于是决心放弃科举考试, 一心一意 去攻研他所喜爱的医药专业。

李时珍学医,除了医生世家这个好条件之外,还有他自小具有独特的天赋,特别是他内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愿望。

李时珍的同乡近邻多半过着穷苦的日子,平日就衣食艰难,如果有了疾病,就更备受缺医少药之苦。家乡人都因为有李时珍的祖父和父亲而感到庆幸。他常常听见穷乡亲们念叨他的父亲,言谈话语之间,流露出深切的感激之情和真挚的敬意。因此,他并不感到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反而以父亲的职业为荣。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在心里深深埋下了“从医"的愿望。后来跟随父亲在玄妙观学习诊病时,他更直接感受到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与医生之间的那种非同寻常的感情交流,这也加深了他对医生这个行业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戴。

在李时珍20岁那年,他得了一场重病,开始是感冒咳嗽,后来转成“蒸骨病”。

这种病除发热外,还往往有肺痨病的主要症状:盗汗,烦躁,口渴,皮肤火烧火燎,多痰,不能吃饭,不能安睡,这很像现在所说的肺结核。开始,李时珍试着给自己治病,服用柴胡、天门冬等清热化痰的药物。可是,一个月后,病不仅没好,反而重了。

大家都没了办法,认为他必死无疑了。

在这关键时刻,还是父亲李言闻的高明医术救了他。李言闻不愧为一方名医,他是个知识分子,平时注意研究医理和总结经验,在相当程度上做到了博古通今。

这时,他想起了金代一位医学家的经验,决定给儿子服用一味能清肺热的药“黄芩”。

李时珍按照父亲的处方服药以后,药到病除,热也退了,痰也止了。这事使李时珍联想很多,感慨极深。他想,治病用药,非要“对症"不可,而要想做到“对症”,就必须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深深懂得并充分掌握医药学中的无限奥妙。这次患病和治愈的切身感受,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正是从这一件事起,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终生从医的伟大志向。

在玄妙观帮助父亲行医的过程中,李时珍不仅自已细心认真,勤学苦练,还不厌其烦地悉心向父亲求教。他注意到每次父亲在给自已解释疑难的时候,总是先引用古代医书,找出理论上的依据,然后再联系给病人施诊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李时珍在父亲的口传心授中,不仅解决了自已的种种疑难,还受到了很多启发。从此,他不光尽心尽力地为病人诊断治疗,还特别注意研读医书文献,每天都做笔记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一天一天,日积月累,他在人们心目当中,就逐渐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医生了。

曾经有那么一回。

父亲李言闻给一位女病人治黄恒,换用了好几个处方,病情一直没有好转。这天,他又给病人号脉问诊,一切完备,该开药方了。可是,李言闻却握着笔,凝思好久,没有落笔写一个字。 很明显,老医生有些犹豫。这时,李时珍走近父亲,他壮着胆子放低了声音说:“试用一下‘矾石方'如何?”

李言闻眉目忽然开朗,他吃惊地望着儿子,心里明白儿子已经熟读了不少医书。他非但没有责怪儿子“多嘴多舌”,反而满意地点头称是:“有道理!”说着,挥笔很快开出了新的处方。

李言闻越来越理解儿子对医药之道的热爱和至诚。他不再勉强儿子去应试科举以改变门庭,决心顺应儿子的意愿和选择,尽自己所能,给他切实的帮助。在以后父子共同行医当中,李言闻精心指导李时珍去进行临床诊断和对古籍的研习。

在他的帮助下,李时珍进一步钻研了《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了医学著作,还指导他阅读《尔雅》、《说文解字》。《唐韵》等古代字典辞书,帮助儿子了解和使用各种工具书。在研习这些书籍时,李时珍也表现出了他对医药学的独特的天赋,他对《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内容,具有无比浓厚的兴趣;在这些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中,也表现了极强的专注和理解能力。他经常根据书中的引导,到田间、山野、大自然中去求索和识辨各种虫鱼鸟兽、花草树木。通过书本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研究方法,他获得了医药学方面的许多真知,为将来的发展和攀登,打下了坚实深厚的基础。

这一年过完春节,李时珍想到家里有哥哥李果珍帮助父亲坐堂诊病,就对父亲提出想离开家到外面见识一下,一边行医,一边寻师问道。父亲欣然同意。他还特别郑重地嘱咐李时珍,要多交些医道的朋友,虚心向人家求教,增长知识见闻,丰富自己的经验。

李时珍先沿长江西下,到了江西湖口。

由于他碰巧搭上了湖口县官的船,又为县官小儿子治好了肠道蛔虫的病,所以到湖口不久,就已传出了名声,人们纷纷来找他寻医问药。但李时珍自知医道尚浅,需要不断进修,向精深方面提高,所以他很注意寻师访友求教。

在湖口行医期间,李时珍遇上了一个熟人。这是一位商人,他不幸患了消渴病(糖尿病) ,曾经找李时珍看过。当时李时珍认为他病情严重,难以久活,给他开了药方,配好药,劝他带药回家调治。临行,李时珍还嘱咐他把药带在身边,不断嗅闻,不然随时会出问题;同时还嘱咐他多买些梨煮水喝。可是,现在见到这位病人,他竟然身体健康,气色俱佳,李时珍惊奇地追问他的病是怎样治好的。

这位商人说,他当时也自认为活不长久,就把药带在身边,到处游玩,消磨时光。后来遇上了一位名气很大的王老医生。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前去求治。王老医生的诊断与李时珍的诊断一样,所开的药方也相同,只不过他嘱咐病人,那药不必嗅闻,而要改为泡茶喝;梨子煮水,要放开肚皮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多多益善。他按照王老医生的嘱咐去办,果然治好了病,又恢复了健康。

李时珍听了以后,认为这位老医生是一位 十分高明的老前辈,就立刻恳请那位商人告诉王老医生的住址,连夜离开湖口,搭船寻访他去了。

李时珍终于找到了王老医生,他改名换姓,央告老医生准许他跟随老人家打工学医。王老医生见他很诚恳,想到自己也正需要一个帮手,就答应了。

自此以后,李时珍早起晚睡,帮助老医生扫地擦桌,烧火做饭,端茶送水,里里外外全都做得让老人舒心满意。干完活,一有空,他就来到诊室侍候老人,同时注意观看老人如何给病人问诊把脉,开方配药,并且把所看到的一切, 默默记在心里,认真理解揣摩。老人上了岁数,需要早睡。李时珍就在老人就寝以后,认真研读他的医药藏书,同时做好笔记。

天长日久,老医生见李时珍既能吃苦耐劳,又勤奋好学,越来越喜欢他,越来越信任他。遇上自己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他来记录自己口授的处方,有时也让他试着给病人应诊。

一天 ,有一个患鼓胀病(血吸虫病)的病人来求医。这病人面色如土,肚子鼓胀,身上已瘦得皮包骨了。李时珍仔细注意老医生如何诊治这样严重的病人。当他为老医生记录口授的药方时,他很高兴老医生开的药方也是自己所设想的“齐大红”。但是,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老医生竟然把这样一种毒性十分强烈的药材,剂量开得那么大,比他所设想的要多十倍。开好药方,老医生请病人留下来,让李时珍负责照料服药。李时珍亲眼看见病人把那样大剂量的毒性很强的药服了下去,大泻一通,身体一歪,不省人事了。但当老医生给病人把过脉,用银针给病人扎了一些穴位以后,病人终于苏醒过来,转危为安。老医生又嘱咐李时珍给病人熬红枣糯米粥喝,调理脾胃。后来,这位病人竟奇迹般地康复了。

就是这样,通过一件件类似的病例,李时珍了解了老医生“对症下药,把握药量"的精湛医术。日后,他又把这一医术运用到自己的医学生涯中去。

由于李时珍虚心好学,勤恳认真,老医生允许他一起坐堂行医。他像老人那样精心地甄别病情,精确地对症下药,并精细地把握用量,竟然也和老医生一样,治一个好一个,让老医生感到十分欣慰。同时,李时珍也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

李时珍在外乡行医的好名声,被广为传颂,自然也传回到家乡故里蕲州。

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 ,父亲李言闻在玄妙观正式为儿子挂出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世医李时珍应诊

从此,李时珍正式挂牌行医了。

医术高明 优良家风

李时珍正式挂牌行医以后,并没有放松钻研进修。他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

每治好一个病人,都要总结经验;治不好,也要找出问题和教训,然后详细记录下来。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积累,他终于使自己的理论和经验越来越丰富,医术也越来越精湛。

李时珍给人治病,总是根据病情,因人而异,讲究辩证施治。他从不固守一种方法,也不拘泥信守什么死的框框。不论是古人传习的“经方”,当前流行的“时方",民间特有的“单方”或“验方”,也不论是内服、外用或内外结。。。。。。只要能把病治好,他就果断使用,毫无顾虑。

李时珍在行医施诊当中,“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事例太多了。

有个年轻人患眼病,半个脸肿胀,几经治疗,都不见效。一个月后,请李时珍接诊。李时珍用“解内热,缓肝火”的办法,给他开了夏枯草、香附、甘草等药,只服了四五剂就好了。

一位老人腹脐虚冷,大便溏泻,到处求治无效。李时珍叫他寻些熟艾(经过加工的陈艾叶)用布袋包起来,把整个腹脐部兜住。因为艾叶味辛温,能驱寒止痛,老人的病很快就治愈了。李时珍对这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十分满意,说它“妙不可言”。

一位妇女流鼻血,一天一夜不止,情况非常紧急,李时珍立刻采用了他从民间收集来的“奇方”,叫病人家属把大蒜切片,贴敷患者的脚心,导热下行,立刻就止住了血。

一位50多岁的老人,长期患痢疾,腹部剧痛,生命垂危,家里已经在安排后事,连棺材也准备好了。但他仍然抱一线希望,来向李时珍求治。李时珍看了病人,想起《雷公炮炙论》书中的一句话“心痛欲死,速觅延胡"。延胡索是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良药。李时珍就让那老人用米汤调服延胡索。老人服药后,果然止住了腹痛,转危为安,调养几天以后,竟完全恢复了健康。

李时珍用简便的办法治好了被顽固便秘痛苦折磨了30多年的病人。他也用简便的办法治好了上百个长期腹痛腹泻的患者。他还治愈了不少像半身不遂之类以及许多连病名也没有的疑难病症。

李时珍逐渐成了大家崇拜的名医,人们普遍都信赖他。

但是,也有不信的。传说蕲州有个富家子弟,他就不信李时珍,还扬言一定要让李时珍当众出一次丑。有一天,他到酒馆里叫了许多饭菜水酒,独自海吃海喝,饱餐了一顿。他挺着鼓胀的肚皮,开始寻衅闹事。他打发人把李时珍找来。李时珍还以为是有人请他出诊,从容地走来。那个阔少一见李时珍来了,猛然连蹦带跳,蹿到后面的一间房子里躲了起来。人们找不到阔少,都觉得奇怪。后来好不容易发现他藏在后面的屋里。可是当大家把他找出来之后,他却一下子趴倒在地,不停地“哼”“哟”叫痛,连站也站不起来了。众人越发莫名其妙,还以为他是装病给李时珍看,耍花招戏弄李时珍呢。

李时珍对这一切并没有理会,他走近看那年轻人,只见那位少爷脸色白里泛青,呈现出一种死灰色。李时珍暗暗吃惊,又认真仔细地把脉问诊,然后把他一个家 人拉到房外,悄悄地对他说:“你家少爷已经无可救药了,赶快跟他准备后事吧。”那个家人说:“少爷是跟您开玩笑的。”李时珍说:“我可不是开玩笑。他没有多少时间了!”李时珍所说的话,那位阔少也听见了。他突然跳起来,恶狠狠地冲向李时珍,要大打出手。李时珍向一。旁躲开。只见那个阔少扑了个空,突然因急剧的腹痛所制,哀嚎了几声,倒翻在地,口吐白沫,很快就断了气。

大家惊问李时珍:“刚才还欢蹦乱跳,怎么立刻就死了,这是怎么回事?”李时珍镇静地说,他这是得了“饱食断肠"的绝症,眼下是没法治的。到这时,大家如梦方醒,惊服李时珍既能把死人医活,又能立刻断明绝症。

李时珍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十分高尚。这跟他的优良家风是分不开的。

祖父是走乡串村的民间草医,从来就是与贫苦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父亲虽然坐堂应诊,但也是在农村乡间,病人多是穷苦的农民。不少病人穷得没钱付诊费,他常常免费施诊,有时还要白搭上药材。对这些付不起诊费的穷苦人家,李言闻是从不计较的。他很体谅他们的难处,甚至越是穷人,他越要精心治疗,千方百计尽快治好,早些解除他们的痛苦。有的农民多次看病,掏不出钱来,实在过意不去,只好拿出自家织的一点土布,或是一些自家种的瓜菜,或是到水沟里去摸上些小鱼,送给医生表达举家感激之情。每逢这时候,李言闻总是婉言谢绝,实在推托不掉,也就高高兴兴收下,免得伤害对方的感情。

由于父亲医德好,乡亲邻里们都十分敬重他。大家爱屋及乌,十分善待李家的孩子。李时珍小时候在外面玩耍,不小心踩坏了人家园子里的小苗儿。人家不仅不责怪他,还关心地问他受伤了没有。所以,李时珍从小时候起,心灵里就接受了父亲美好品德以及邻里街坊美好感情的熏陶濡染。及至后来他自己也成了医生之后,他就完全再现出优良的家风,仿效父亲,真心地善待病人。不论坐堂应诊,还是送医送药上门,只要病人有所求,就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白天如此,夜晚也如此。

晴天如此,刮风下雨也如此。路近如此,路远也如此。他“一心赴救,托医行善”,遇到家境贫苦、付不起诊费的病人,就免收诊费,或者让病人提供一个单方代替诊费。

在李时珍挂牌行医后不久,蕲州曾发生过严重水灾。江水倒灌,蕲河溢流,农田被淹,粮食歉收。水退后,疾病流行,许多人被饥饿、疾病折磨而死,一时间到处都是悲惨的景象。这时候,李家父子就义不容辞地投入了抢救,应诊施药,分文不收。

后来,李时珍一生都坚持这种优良的家风和高尚的医德。因此,他在身后留下了难得的美名,人们称颂他“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就是说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不仅在行医施诊方面疗效好,活愈率高,而且又不辞辛苦,不避风险,不讲价钱,不计报酬。

这样好的医生自然会有口皆碑、名扬天下的。

李时珍的好名声,并不仅仅在乡村山野一般老百姓中间广为流传,很快也引起了,上层社会、达官贵族们对他的关注。

当时,在湖北武昌,皇帝所封的楚王叫朱英炝。楚王有个小王子,这年才7岁,他得了一种怪病,专爱吃灯花,一见灯花就抢着去吃。灯花吃得多了,小王子越发面黄肌瘦,后来病征越来越多,发烧,说胡话,有时甚至昏迷不醒。

楚王府里有些府医,再加上从外面聘请的一个个“名”医,轮番给小王子看病,但这府里府外的医生,谁也没有治好小王子的病。小王子不但不见好,病情越来越重。

实在没办法了。王府又请来一批道士,到王府来打醮。打醮就是设坛祭祀鬼神。于是,一时间,王府的殿堂里扎彩搭台,设了法坛。在神案上摆满了香炉、食盒、供果;点燃起香、烛、神灯。大殿两旁列好乐队,敲鼓鸣锣,响铃击磬,丝琴笙笛一齐演奏。整个大殿灯火通明,香烟缭绕,鼓乐喧天。更有身穿道袍手执法器的道士,一面大声诵念着什么经咒,一面用柳枝条蘸着水,向四方挥洒。所有这一切做法,都是为了给小王子涤除秽气,消灾免难。

可是,经过这样几次三番的喧闹折腾,小王子的病依然不见起色。

正在这时,居住蕲州的荆穆王(地位低于楚王)向楚王推荐了李时珍。因为前不久李时珍给他的王妃治好了久治不愈的疑难病症,他对李时珍的医术高明深信不疑,相信李时珍也一定能把楚王小王子的病治好。

李时珍被召进楚王府。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为小王子开始诊断。只见小王子面目已经枯槁,他问过病情,把过脉,确认是肚里虫子所致。他查阅了以前医生们开过的药方,发现那些医生都施用了一些补药。他明确地否定了这些药方,说小王子越吃补药,那些虫子就养得越壮,越能在肚子里兴妖作乱。他大胆地使用了一般医生不敢用的能“催吐”和“攻下”的一些药物。

小王子按李时珍的药方吃了第一副药,果然剧烈地呕吐起来。不过,他的病情并没有马上减轻,反而发高烧,说胡话,像是又加重了。于是,楚王府的人都对李时珍这位名医大加怀疑。楚王还把李时珍传唤来,严厉地进行责问。

李时珍听说小王子服药后呕吐过,心里就有了数。他走到床前,再给小王子号脉,看过舌苔,更有了信心。李时珍给楚王回话时说:“恭喜王爷,小王子病快好了。”

楚王疑惑地望着他。李时珍进一步解释说:“ 小王子肚里有虫子作怪。我用的是驱虫的药,虫子遇到这种药,必然要挣扎,这自然会使王子呕吐,发烧,说胡话。

这不足为怪。相反,这恰好说明虫子快要死了,王子快要好了。不过,王子还要继续再服两副药,才能痊愈。”

楚王答应让李时珍继续给小王子诊治,但心里还在盘算,如果小王子有个三长两短,就让李时珍抵命。

小王子又按李时珍的嘱咐,在睡觉前服用了一副药。服药以后,他果然安安稳稳地睡了一夜。

第二天,小王子醒来以后,李时珍又亲自给他服用了另一个药方的药,等他再次安睡以后,李时珍才放心地走开。

奇迹终于出现了。

等小王子再次睡醒以后,他果然就张口要吃东西了。

李时珍治好小王子的消息,使得楚王府上,上下下都喜出望外,对李时珍赞叹不已。

楚王原想找一个高明的医生给自已当侍医(私人保健医生) ,现在看到李时珍果然与众不同,就决定把他留在王府,并且还给他一个官职,做王府里的“奉祠正”(掌管祭祀礼节的官员) ,后来又让他负贵王府内的医疗机构“良医所”。

当时,李时珍并不愿意在王府里任什么官职。他知道给达官贵族治病,要担很大的风险。治好了病还好说,治不好却可能招来横祸。但是,王府既然决定留下你,再要断然拒绝,日后可能会遭到算计。

这时,李时珍想到了心中酝酿已久的一个宏大的志愿,才把无可奈何地服从变成为顺水推舟,他欣然接受了王府的聘请,留在王府里任职了。

李时珍内心深处的那个宏大志愿是什么呢?就是要整理、增补和修订历史上已有的各种《本草》著作。简单地说,就是他要自己动手写一部新的大部头书一《本草纲目》。

李时珍自幼就爱读书。后来,他养成了一种习惯,不论白天多忙,到了夜晚,总要在油灯下再读一些书。 自然,他所读的主要是医药书。

李时珍抓紧一切机会读书。在家里,读父亲的藏书;出门拜师,读师傅的藏书。

他自己也陆续收藏了不少医药方面的著作。除了一般地读,他还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遇到疑难病症的时候,他就更加精心地研读。其中,他最感兴趣、最用心读的,就是那些专讲医药学的各种“本草"书。

“本草" ,这是古代人们对中医药物的总称。中医所采用的药物,内容十分丰富,像花草果木的根、茎、叶、花、果,鸟兽鱼虫的骨、肉、皮、毛、角、壳、鳞、甲和各种内脏器官,以及各种矿石金属。。都可以选用入药。既然能人药的包括了动物、植物、矿石金属等等,为什么单单要叫“本草”呢?这是因为在能人药的各类物质当中,植物的草类居多,所以就把一切药物统称为“本草”了。

我国最早的“本草”学著作,是汉代的一部,因为这里面记载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传说,所以被称为《神农本草经》。这部书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药物学方面的成果,记载了365种药物。

到南北朝齐梁时代,医药学家陶弘景又撰写了《本草经集注》,这部书除了纠正《神农本草经》的一些错误外,又增补了新药365种,新旧合计已有730种药物。

到唐代,苏敬等人奉皇帝的命令,集体编写过一。部《新修本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布的药典,其中收人药物850种。

北宋时代,先后有好几种《本草》出版。其中有刘翰、马志等人集体编写的《开宝本草》,新增药物133种,共收人药物983种;掌禹锡、林亿等人修成的《嘉祐本草》,共收药物1082 种;此外,还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许多种。而最被人看重。最具有权威性的是唐慎微著《经史证类急备本草》,简称为《证类本草》。

《证类本草》共31卷,60多万字,收入药物1588种,比以往的任何一部本草著作的内容都丰富。这部书还附录了3000多个药方,大部分都是从民间搜集来的。

《证类本草》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南宋、金元各个朝代,一直广为流传。

李时珍也很重视《证类本草》,他特别仔细认真地研究过它。不过,李时珍认为,从《证类本草》出现,到他阅读的时候为止,已经跨越了三个朝代,经历400多年;而这400年当中,世上的医药学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他认为,在他反复研读过的各种“本草”著作当中,不论哪一部,即使是最受人推崇的《证类本草》,都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新的需要了。

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例,他患“蒸骨病”后,自己按照老的“本草”书中指引的药物,用柴胡、天门冬等给自己服用,结果不仅治不好,反而越治越重。后来请教父亲,父亲改用黄芩,才对了症,于是药到病除。像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病例,在过去的“本草"书中从来没有过类似的记载。至于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的400年间。

世上无数名医提出的新创见,积累的新经验、良方和绝招,他们对医药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凡此种种,在老的“本草"著作里,统统没有反映。

类似的例子,他随手可以拈来,比如,紫河车(人的胎盘)已经被人用作很有效的补养强壮药;曼防罗已经被用来配制麻醉剂等等,在过去的“本草"书里,从来都没有涉及过。

除了“增补”,还有“修订”。

李时珍发现,老的“本草”书里都有错,就连大家都十分看重的《证类本草》中,也有不少错误。比如,有一种叫“萎蕤"的药,可以治虚劳寒热,也可以作补药;另有一种叫“女萎”的药,具有解毒、排脓、消肿的作用,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药,可是在《证类本草》里竟把它们混成同一种药。

李时珍还眼见生活中经常不断发生一些医药事故。比如,有一段时间,蕲州接连发生了好几起因用药错乱而死人的事,一起是:把草乌头当作川乌头,吃死了人;另一起是把狠毒(毒性很强)当作防葵(补药)给病人吃,使病人送了命。特别是有一起事故,竟然把他自己也牵连进去了。原来是一家病人按照一个走方医生开的。

药方,到药局里抓药,结果吃下去就中了毒,差点儿被毒死。人们找到李时珍请他给判断一下。李时珍先查对药方,认为药方没有问题;再看熬过的药渣,发现是抓错了药,原来药方写的是黄精,药局却把有毒的“钩吻”当作黄精给了病人。那个走方的医生摆脱了责任,非常感谢李时珍。但药局却对李时珍大为不满,并且严厉地责难他。药局是官办的。他们认为把“钩吻”当“黄精" ,无可指责,因为他们有“根据”。“根据"就是老的“本草”书上就是这么说的,黄精即钩吻。

李时珍从这些事件里痛切地感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老的“本草”不仅要大加增补,而且要大加修订,要把其中已经发现的错误,全部改过来。

李时珍想,经过增补修订的“本草"应该比一切“本草"书(也包括唐慎微的《证类本草》)更可信,更有权威性;它应该纲目清楚,条理分明,准确可靠,让人们在行医用药时,能把它作为可靠的依据,并且查阅起来迅速方便。这部新的医药大书,叫个什么名字好呢?他想来想去,认为还是叫《本草纲目》好。

于是,李时珍就先在自已的内心深处,一笔一划刻写下了四个大字:《本草纲目》。

从此,争取完成《本草纲目》,就成了李时珍心里时刻不忘的一个宏大的志愿。

采访四方 搜罗百氏

为了逐步实现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宏大志愿,李时珍在楚王府安心呆了下来。

李时珍不习惯王府里养尊处优的环境氛围,但他却非常羨慕这里极好的藏书条件。说实在的,他从没有看见过这么丰富的藏书。就拿“本草”一类的书来说,除了历代官府修撰的,还有地方编的。除了“本草" ,也还有许多医药书籍并没有冠上“本草"的字样,像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等。其中还有不少是宋、元以来罕见的珍贵版本。

李时珍充分利用了这个良好条件,他把前人修撰“本草"所引证经史百家的材料,都一一找到出处,直接查阅并研读原著,以便准确地把握原意。他还注意去读那些前人没有涉及、被他们忽略了的书籍文献,从古代学术的宝藏里,进行更多的发掘。这样一来,无论经史巨著,或是诗文专集,他都有了许多新的涉猎和收获。

他从医药以外的书籍中,的确得到不少启发。他发现一些古代的诗人,对事物的描绘和形容,很形象也很准确。王维的一首诗帮助他知道了蔗浆性寒,可以用来泻除中热。苏轼的诗,帮助他知道了栗子的吃法,后来他在临床治疗中加以应用,还收到了疗效。

为了考证和辨别各种药物,李时珍读了好几百种像《泊宅编》、《西山墨谈》一类的笔记,也读了《芍药谱》、《海棠谱》《菊谱》、《竹谱》、《香谱》。《纸谱》种种谱录性的作品。他还研读了《南海草木状》、《桂海虞衡志》、《凉州异物志》一类的书,通过这些书去掌握很难得到的边远地区药物生长的情况。

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南洋,跟随他的人有不少回来以后都写了书,记叙沿途所见的风物、习俗等等,李时珍也不失时机地抓紧研读了他们所提供的文献资料,了解了海外异地的医药状况。

李时珍充分利用并把握了各种机会(其中也包括他后来在太医院的一。段时间) ,尽最大努力,阅读和研究前人在纸上留下的宝贵财富。他在阅读和积累过程中所付出的大量艰辛劳动,这一切都充分反映在他死后才出版的那部恢宏巨著《本草纲木》之中了。

李时珍在家里曾向父亲提出过关于编写一部新《本草》的愿望。对这件事,父亲并不反对,甚至还称赞了他的想法不错。但是,父亲也郑重地告诉过他:编写一部新《本草》非同小可,需要充足的人力和财力才行。这种事历来都是朝廷办的,如果朝廷不过问,一般老百姓要想把它办成,谈何容易。

李时珍是因为他的名声而被推荐进了楚王府,而进楚王府,又进一步提高了 他的名声。在他进楚王府以后又过了几年,嘉靖皇帝下诏,叫各地选送医术精深的名医,到朝廷经管的“太医院"任职。楚王虽然钟爱李时珍,但对皇帝的诏示绝不敢怠慢,他赶紧遵照圣命,及时把李时珍推荐到太医院去了。

太医院是明朝皇室的中央医疗机构,有御药库、寿药房,拥有大量的药物和标本,自然也有大量极为珍贵、在外面很难看到的图书和文献资料。太医院里还有一座药王庙,在这里供养着一座能显示人身经络和腧穴位置的铜人模型。以前,李时珍曾读过《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铜人针灸经》,但只有此刻,进了太医院,才亲眼看到了这个和人体相仿佛的铜人模型。铜人模型帮助李时珍仔细透彻地辨认人体的经络和穴位,并且进行了深人的研究。这对他后来著述《奇经八脉考》,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御药库的寿药房里,除了一般药材,还有四面八方进贡来的以及从外国进口的各种珍奇药材。这使李时珍大开了眼界。他结合实物,对各种药物进行了细致的辨认、鉴别和研究。比如人参,他曾经读过父亲的著作《人参传》,对它有一定的了解。但现在,他面对着不同品种的实物,对人参的认识就更加丰富和真切了。原来人参品种是很繁多的,诸如潞州的党参、朝鲜的紫参、辽东的红参以及其他品种白条参、西黄参等等;除了人参,还有不少类似人参的东西,如荠苊、桔梗等等。李时珍出入御药库、寿药房、药王庙等处,不断地深入查考、探讨和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当然,在太医院还有一个对李时珍更具有吸引力的去处,那就是书库。这里四壁书架林立,层层叠叠,藏书量极丰,各类图书,应有尽有。李时珍在这浩瀚的书山书海当中,尽情采撷其精华。他几乎每天必来。有时坐在那里静静地阅读。有时埋首疾书,赶做大量的笔记。他专心致志,旁若无人,常常忘了时辰,直到管理人员提醒,方才合上书卷,匆匆离去。管理书库的人因此感叹说:“在太医院里,找不出第二个像李时珍这样认真读书的人!”

李时珍。虽然被选进了太医院,但并没有被委以重任。这是因为,当时皇帝正醉心于追求长生不老之药,在太医院里,许多人正秉承圣命,为“炼丹"而忙碌。李时珍只被安排做了一名普通的医官。

不过,这对李时珍也并没有坏处。他因此有了充分的时间,可以在御药库、寿药房、药王庙以及书库里,尽情遨游,或浏览,或深钻细研,取其所需。当然,他在学习钻研之余,也不忘记寻觅和等待机会,设法让皇帝了解自己的想法,出面支持《本草纲目》的编撰工作。

他一直在寻觅和等待着这样的机会。

这个机会果然来了。但是,李时珍的希望最终又破灭了。

有一天,李时珍正伏案读书作札记,忽然被传唤进皇宫去治病。李时珍被引进宫内的诊室,但却见不到病人。原来按皇宫规定,医生不能直接面对“病人”,也不能直接把握病人的手腕。诊脉时,只能隔在高高悬挂的黄色帐幔之外,拉住一根从帐幔下面伸出来的丝线,丝线一端缚在病人的腕上,医生把自己的这一端拉直绷紧,用手指按在丝线上来号脉。这叫做“丝线诊脉”。医生全凭从丝线。上传来的病人脉跳,作出诊断。

李时珍已经熟悉了这一套,过去已经这样诊断过多少次,也相当准确。所以他像往常一样沉着地开始诊断。

可是,今天的情况却一。反往常。李时珍的手指按在丝线上,足足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却仍然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他感到那脉搏与一般的脉搏很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消逝,他不免有些焦急。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对一旁侍应的太监说:“这脉清幽离奇,恕我直说,不像是通常的病人,非仙即怪。。。。李时珍话还没说完,早把太监吓了个半死。太监知道,在帐幔后面应诊的,确实不是通常的病人,但也绝不是仙怪,而是当今的皇帝爷朱厚熄啊!怎么可以说是“非仙即怪”呢?太监为李时珍捏了一把冷汗,如此犯上,必死无疑了!

正在这时,从帐幔后面,“蹭”的一下,蹿出一只小花猫来,在它的腿上拖着一根细细的丝线。紧接着,身穿龙袍的皇帝朱厚熄也走到了幕前。太监一见,咕咚拜倒在地,连连叩头谢罪。李时珍一见,也跪下去,不卑不亢地行过参见礼,说:“小臣冒犯,请陛下恕罪!”

谁想到皇帝爷不仅没有发怒,还哈哈大笑说:“你就是李时珍吧!不错!不错!

你说的很对,非仙即怪。你的诊断不错!刚才那是小花猫的脉啊。”

原来,皇帝爷无聊,想出用这样一个办法来测试太医的本事。他对李时珍表示满意,随即与李时珍探讨起长生不老药和炼仙丹的问题。

李时珍长时间以来,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编写《本草纲目》上面,他对“术药”、“炼丹”的事一点也不感兴趣。他还认为,从秦皇汉武以来,不少皇帝到处求长生不老之药,聚集方家术士用硫黄、水银、砒霜、铅、锡之类的矿物,冶炼“仙丹”,是十分荒谬可笑的。而嘉靖皇帝却正好与李时珍相反,他现在整个心思都用在“求药”、“炼丹"上面了。因此,这两个人在一起,话不投机,越谈越拧,没有多少时间,就不欢而散了。对李时珍提出撰编《本草纲目》的事,朱厚熄一推六二五,使李时珍盼皇帝给予支持的希望全部落空了。

李时珍想让朝廷支持自已编撰《本草纲目》的希望落空了。他想,既然朝廷不支持,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于是,他推托有病,辞去大医院的职务,南下回家集中精力去编《本草纲目》。

从京城返回蕲州的途中,路经河南的一个驿站附近,李时珍看见一个车队,马车上都装着一篮篮的植物。这种植物开着粉红色的喇叭花。几个车把式围着一口大锅,抽烟聊天,锅里不知煮的是什么,热气腾腾的。李时珍凑过去搭讪,问那锅里煮的是什么。车把式们热情地给李时珍让座。

一位年长的人告诉他,“锅里煮的是鼓子花,也叫旋花,”说着用手指向装在车上的那一篮篮的植物,“就是这些东西。”

李时珍好奇地问:“煮这做什么用?”

老车把式告诉他:“我们这些人,成天赶车走路,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筋疲力尽。用这些旋花根熬汤,喝下去可以止痛、解乏,消除疲劳,增加力气啊!"李时珍听了车把式的介绍,不住地点头称好。他郑重地感谢老人给他的讲解。

回到旅店里,他立刻用笔记录下来:鼓子花,又名旋花,根煮汤,可补劳损,益精气,续筋骨。。。。

李时珍记下这次见闻,心里自言自语:“处处留心皆学问啊!"他顺手翻阅以前记的一些笔记。这些笔记使他回忆起在太医院期间,除了出人大医院、药房。书。。。他曾多次到京城郊外访问。他向菜农请教了许多作物栽培、越冬、贮存方面的问题。菜农热情地给他一解答。 他随后都作了笔记。

关于韭菜,他写着:“北人至冬移根于土窖中,培以马屎,暧则即长,高可尺。。。。其叶黄嫩,谓之韭黄。

关于大白菜,他写着:“燕京圃人又以马粪人窖壅培,不见风日,长出苗叶皆嫩黄色,肥美无滓,谓之黄芽菜。”

关于腌咸菜,他也有记录:“今燕人以瓶腌藏,谓之闭瓮菜。”

他一页一页地翻阅自己的笔记,脑子里就一幕一幕 地重现出他在京郊农民中间采访的见闻。他想,在老百姓中间蕴藏有多少有用的实际知识啊!他合,上笔记,浮想联翩,想到过去一段时间在太医院,虽读了不少书,增加了不少知识,有不少收获,可是,这些毕竟只是前人的定论。世上还有多少鲜活的知识,老百姓当中还有多少被掩藏的、从未被发掘的知识和经验。绝不可忽略这些!要去“搜罗百氏,采访四方”,才能使自己要编撰的《本草纲目》真正完备起来。

李时珍闭目重温他放弃科举、一心从医以后的种种经历,他庆幸自己并没有浪费时间,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搜罗百氏,采访四方”的道路努力实践着。

在家乡,他经常背负药囊,手持刀剪锄镐,亲自上山采药,把家乡蕲州的山地丘陵几乎踏遍了。他也到过蕲州以外的许多地方,长途跋涉,采集药物。

最难忘的是他写《蕲蛇传》的经历。

他读过父亲在研究了蕲州特产药材“蕲艾”以后所写的专著《蕲艾传》。他想仿效父亲,专门研究一下蕲州特产药材“蘄蛇”,然后也写一本专著《蕲蛇传》。

李时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父亲认为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要研究蕲蛇,先得去捕捉蕲蛇,面对真正的蕲蛇,才能实地观察研究,不然就是空谈。于是李时珍决定先去捕捉蕲蛇。

父亲告诚他: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如果没有懂行的师傅指导,是不可贸然从事的。

李时珍想起了在他治愈的病人当中,有一位家住龙峰山,既会捉龟又会捕蛇、人们称他为“乌王”的人。当时,李时珍为他治愈了腿、脚上的溃疡脓疮,乌王要付诊费,李时珍见他是贫苦的山里人,就按家传的习惯免收诊费,只要他随便提供一个治病的单方就行了。乌王感谢不尽,献出一个治蛇咬的急救单方:及时采集一~把“半边莲”,捣烂,挤出鲜汁喝下去,把渣子敷在蛇咬处,很有效。

李时珍给乌王治好病,乌王给李时珍提供了一个单方,就这样,两人结下了友谊。

李时珍一想起这位教 他用“半边莲"作治疗蛇咬急救单方的山里人,立刻就决定到山里去拜访他,请他帮助自己捕捉蕲蛇。

在龙峰山,李时珍果然找到了乌王。乌王与李时珍重逢十分高兴。他慨然答应说:“你找对地方了。真正的蕲蛇,就是出在我们龙峰山,不过,现在这种蛇已不多见了,要想捉到一条很不容易。”因为蕲蛇是珍稀药材,地方官要向皇帝进贡,逼山民去捉蛇,捉不到受罚。山民中还流传着一首倾诉他们苦情的民谣:

白花蛇,

谁叫尔能辟风邪!

上司索尔急如火,

州中大夫只逼我,

一时不得皮肉破。

......

李时珍不知道蕲蛇原来跟老百姓的疾苦有这样密切的关系。他越发珍视这次龙峰山捕蛇之行了。

乌王准备好铁叉等工具,领着李时珍向山里进发。龙峰山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生长着许多药草,其中最多的是石南藤。这石南藤缠绕在灌木上,藤身紫红色,长着绿色的小圆叶。石南藤的气味又酸又臭,但蕲蛇却最爱吃它的小圆叶。所以,到了石南藤丛生的狻猊洞,也就到了蕲蛇经常出没的地方。

他们等候了大半天,终于捉到一条蕲蛇。

乌王捉着蛇告诉李时珍,虽然有的蛇也和蕲蛇一样是黑底白花,但这蕲蛇却与一般蛇不同,它鼻子向上,龙头,虎口,有四颗毒牙。在它的肋下,有24个斜方格子花纹。市场上出卖的假蕲蛇,虽然也有斜方格花纹,但比较起来,假蕲蛇身体长而大,真蘄蛇短而小。蕲蛇的尾巴上生有像指甲似的硬片,它被人捕捉以后,会趁人不备进行自杀,用尾部指甲似的硬片划破自己的肚皮,蜷曲而死。。。。

乌王还给李时珍讲解怎样干制嶄蛇。他用一~把利刃剖开蛇腹,取出内脏,洗涤干净,截去头尾,弯曲盘起,绑扎好,再烘干。烘干以后,乌王还说:“一般的蛇死后闭起眼睛,唯有这蕲蛇,却睁着眼,可它一离开蕲州地界,就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起了。。”。乌王越说越神。“真的吗?”李时珍听得高兴,不由地放声大笑起来。

李时珍很难忘怀这次经历。他这一次专程登龙峰山拜访乌王,获得了关于蕲蛇的许多宝贵知识,这对他后来向世人系统地介绍蕲蛇,写成专门著作《蕲蛇传》,有很大帮助。

李时珍,从在驿站听赶车人介绍能“补劳损,益精气,续筋骨”的旋花,引起对京师郊区所见,以及故乡山中寻找蕲蛇奇遇的回忆,真是思绪万千。他定下神来想,撰写《本草纲目》是一件旷日持久的巨大工程,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还要继续不断地去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啊!

涉猎文学 硕人之薖

李时珍匆匆地返回了故乡蕲州。可是因为他在家乡的名声太大,所以返乡以后身不由己,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静悄悄地集中精力编书。回家不久,他又被楚王召唤去掌管王府里的“良医所”。

李时珍既不能违拗楚王,又不肯放弃计划。就在王府一边 工作, 一边继续搜集和整理资料。虽然编书进行缓慢,但还算是按部就班,从未停顿。

为了使书的内容臻于完善,他还常走出王府,争取多与人接触,继续采撷精英。

武昌蛇山有个观音阁,观音阁的老和尚跟李时珍有很深的友谊。李时珍经常到观音阁去与老和尚谈心。同时,他也顺便在那里给人看病,患者都是那些难以踏进王府大门的黎民百姓。他在这里看病是免费义诊。李时珍在观音阁义诊的消息传开后,四面八方的人闻风而来,其中甚至有从太和山(即武当山)来的山民。一时间,观音阁又成为武昌的一个“热点”。

在武昌期间,李时珍有时也到处走走,游览风景,访问名胜。有时,他坐在蛇山观音阁,遥望长江对岸汉阳的一片绿洲。每逢这时,他心旷神胎,悠然自得,不由得即兴赋诗。

李时珍对文学的爱好,从小开始了。他长时间受屈原、司马迁、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历代文学家的影响,能背诵出他们的许多名篇、名句。他写的东西,包括他后来在《本草纲目》中对医药问题的阐述,语言丰富、生动,有较浓郁的文学色彩。

不过,李时珍并没有想在文学方面有什么发展和建树。他只是借助阅读文学作品,从中拓宽自己在医药学方面的眼界;并从许多文学著作特有的细节描写当中,去检验自己在医药方面的知识和见解是否正确。

他研究一种叫“ 蜾蠃”的昆虫,就查阅了不少医药学以外的著作,其中包括《诗经》《尔雅》、《庄子》《列子》等等。他发现一些著作对蜾赢的说法并不一致。经过对不同说法的对比、考证和鉴别,他才得出自己的结论。

《诗经》里的《小宛》篇里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意思为:小青虫螟岭生了儿子,蜾贏把螟蛉的儿子背到自己的窝里来,把它抚养大,让它成长为像螺蠃一样的后嗣。

《列子》和《庄子》里也说螺蠃有雄的,没雌的,不会产子,只好把小青虫背到窝里,然后振动着翅膀,唱着歌儿:“像我,像我”,过几天,小青虫就变成了蜾贏。

以后又有一些人附会这种说法,时间久了,这种说法就成了一个典故,人们把“养子”又叫做“螟蛉之子”了。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实际。早在李时珍之前,梁代陶弘景就通过亲自观察,在他的著作《本草经集注》里说,螺蠃“生子如粟米大”,并且说蜾贏把青虫背到窝里,实际上是给自己的孩子当食物。陶弘景的观察是对的。但后来又有人反对他,仍然支持《诗经》的说法。。

李时珍引述了各种意见,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他根据自己对蜾贏的直接观察,“视验其卵”以及“蜂之双双往来......断定蜾蠃有雌有雄,完全能够自己产子,不必去抱人家的。这样。他就以亲身的观察结束了这场持久的争论。这结论,与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科学结论是一致的。

李时珍对蜾赢的研究,说明他对一些问题的观察与研究有多么深入;也说明他对文学以及各类图书的涉猎范围有多么广。

大约在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李时珍,最终离开楚王府,从武昌回到家乡蕲州。

他在雨湖北岸的红花园定居。在这里,他给自己的住宅起了一个很富诗意的名字:薖所馆。

“薖所馆"的“薖”字,意思是巢,来源于《诗经》的《考蓬》篇。在《考苛》篇里的第二段,原诗句为:

考薏在阿,

硕人之莲。

独寐寤歌,

永失弗过。

直译出来,大意是:在山坡架起木屋,这是贤人的住处。独自睡觉、起床、唱歌,从此再不与人应酬。

李时珍借这些诗句,反映自己向往的生活。他现在终于远离官府,完全顺遂自己的意愿,专心致志,从事《本草纲目》的编著。住在山乡自己的家里,房屋虽不豪华,却是贤达人士的福地。在这里,困了就睡,睡够就起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兴致来了还可吟诗、唱歌;在这里,无需再跟官场世俗之人敷衍应酬;在这里,独善其身,悠然自得,岂不就是<诗经》里所歌颂的“硕人之葒”吗?

正是这个“苛所馆",伴随着李时珍的后半生,使他在这里最终完成了那部传世的巨著。

在蓬所馆,他一边著述,一边更深人地研究医药。他在家里开辟了一块地作为药圃,亲手试种了许多药材,如麦冬、萱草、薄荷、益母草、金银花、旋覆花、忍冬花、薏。。。。。以及从山中采集来的石斛等等, 一年四季花开不绝。因为亲自动手栽培,所以他在《本草纲目》里介绍这些药草时,非常生动详尽。

萱草。李时珍先解释萱草的一。些别名,如鹿葱、宜男、忘忧等等。原来每一个名称,都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的地方,女人怀孕以后盼望生男,就给自己佩带上萱草花,所以就把萱草叫做“宜男”。鹿在吃食当中不小心中了毒,它会给自己寻觅解毒的草,鹿所选择的解毒草共有九种,其中之一。就是萱草。又因为萱草有葱味,所以叫“鹿葱”。

不过,李时珍在书中关于萱草的叙述,更重要的是他从事栽培的经验之谈。他在这里写道:“萱草宜下湿地,冬月丛。。。。四。时青翠。五月抽茎开花,六出四垂,朝开暮蔫,至秋深乃尽,其花有红黄紫三色。结实三角,内有子大如梧子,黑而光泽。其根与天门冬相似,最易繁衍。”又说,萱草喜肥土,“肥土所生,则花厚色深,有斑文,起重台,开有数月;瘠土所生,则花薄而色淡,开亦不久”。

有趣的是,他在“集解"的最后,还“抖”开一个“包袱”,说“今东人采其花跗千而货之,名为黄花菜”。原来,市上卖的“黄花菜" ,就是用萱草花加工成的干货,它不但可以人药,把花焙干上市出售,还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菜肴呢。

萝卜。萝卜就是莱菔。李时珍对萝卜,也有详实有趣的记载:

“六月下种,秋采苗,冬掘根,春末抽高苔,开小花紧碧色,夏初结角。其子大如大麻子,圆长不等,黄赤色。五月亦可再种。其叶有大者如芜菁,细者如花芥,皆有细柔毛。其根有红、白二色,其状有长圆二类。大抵生沙壤者脆而甘,生瘠地者坚而辣。”

对萝卜,李时珍好像情有独钟,他十分热情地大加赞扬,说萝卜的根和叶都可以吃。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可以腌咸菜,也可以酱起来。可以与豆鼓一起炒,也可以用醋烹。可以糖制,也可以腊干。可以当菜,也可以当饭。实在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他认为古人对萝卜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没有详尽地介绍它的功用和价值。他不理解古人为什么这样忽视它:是因为萝卜平常多见、不太值钱而忽视了它;还是对它的作用与好处,根本就没有弄清楚呢?为此,他用了很多篇幅来详尽地介绍萝卜,不仅一般地介绍它的特性和主治功效,还额外记叙了一些生动的故事。

一个故事说,齐州有个人病得神情失常,说他梦见一个穿红衣裳的女子,把他引进了一所宫殿。宫中一位仙姑叫他唱歌,于是他每天都唱同一首歌。 歌词一共四句,后面两句是“惆怅闷怀言不尽,一丸萝卜火吾宫”。一个道土解说他的梦:病人是犯了面毒。梦中的红衣少女是“心神”,那位叫唱歌的仙姑是‘脾神"。唱词中的“萝卜火吾宫”就是说,萝卜可以焚毁他梦中所见的宫殿。这就应了《医经》里所说的:萝卜能解面毒。家人听了道士的解说,连忙找来萝卜,让病人连萝卜带药一齐服下,结果就治好了他的病。

如果说这个故事有点玄妙,另外一个故事却是很生活化的。

有个人好吃豆腐,吃得太多,豆腐中的卤使他中了毒。怎么也治不好。有一天,他忽然听见卖豆腐的人说,他老婆不小心把煮萝卜的水倒进了盛豆腐的锅里,结果一锅豆腐都解了, 再也凝不成块了。这个人悟性不错,他立刻联想到自已的病,心想喝些萝卜汤,也许能解了自己的毒。于是他就回去煮萝卜场。一喝,果然把病治好了。李时珍写完这个故事,对其中的化学作用不了解,于是他不由地感叹:“物理之妙如此!”接着,他又叙述了他从一。本书中读到的故事,一个叫李师的人,逃难进入一个石窟,追击他的贼人用烟熏他,差点把他熏死。幸亏他随身带了一把萝卜,他把萝卜嚼碎咽下去,竟然在昏厥以后又苏醒过来。李时珍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他写下八个字告诉读者:“此法备急,不可不知。”

李时珍还在[附方]中列了很多用萝卜作药的“绝妙”或有“神效”的单方、偏方。

绿豆。李时珍认定绿豆这种作物,既是大家喜爱的普通食物,又是清热解暑并能解毒的良好药物。他对绿豆也特别重视,不光亲自种植栽培,而且每当外出到各地去,也很注意观察对比研究。他对绿豆的品种和生长过程,讲得也十分清楚;“绿豆处处种之,三四月下种,苗高尺许,叶小而有毛,至秋开小花,荚如赤豆荚。”绿豆的品种很多,“粒粗而鲜者为官绿;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绿;皮厚而粉少早种者,呼为摘绿,可频摘也;迟种呼为拔绿,一拔而已。”如果他不是直接栽培并仔细观察比较,不可能区分得这样细致人微。他举北方老百姓如何食用绿豆为例,说道“用之甚广”,可以作豆粥、豆饭、豆酒、炒食。。。。。磨而为面,澄粉作糕,生豆芽“又为菜中佳品”。因此,他也像夸萝卜那样,夸赞绿豆“真济世之良谷也”。

至于绿豆作为药用的功效,除了清热解暑之外,他特别强调了能够“解毒”,“压热解毒之力”比赤豆强,而且能“益气,厚肠胃,道经脉”,并“无久服枯人之忌”。

除外,他还对绿豆的豆荚、豆叶、豆皮、豆花、豆粉、豆芽等等的药用功效一一作了介绍。

在查所馆里,李时珍就是这样,将他亲自经营药圃所获得的成果,联系采访四方的经验,并吸取已有书本中被证明是正确的知识,款款道来,娓娓动听地写他的《本草纲目》中去。

濒湖名药 曼陀罗花

李时珍在他的茳所馆里,还亲自进行药物的炮制。他想通过跟老药工一起制药的实践,深人地了解并验证药物的特性和作用,试验改进了一些药物的炮制制作。

巴戟天的炮制,按照古法,要先用枸杞子汤泡一宿;泡软了捞了出来,再用酒泡半天;再捞出来,加上菊花一起熬,使巴戟天成了菊黄色;去掉菊花,把巴戟天晾干,再用于临床。李时珍认为,这么繁琐的工序,不一定是必需的。经过试验,他把繁杂的过程简化为只用酒泡一。液就人药,效果完全相同。后来,他为一个患者治病,手上没有经过炮炙的成药,匆急之中,他把生巴戟天用温水泡软,去掉心子,给病人服用,结果疗效也不错。通过实践他认识到,古法并不一定要固守,有些是应当改进的。

黄连的炮制,古法不分什么病,都是一种炮炙 方法,先用浆水浸泡,后用柳木水。

焙干。李时珍经过自已反复实践,发现古法对黄连的炮制倒是有点简单化了。他认为应当针对不同的治疗需要,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有的病可以生用,有的病要分别用猪胆汁、醋、酒、姜汁、盐水或朴硝去浸炒。只有这样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收到好的疗效。

除了对草药的炮制之外,李时珍对矿物的炼制,也作了不少研究。李时珍是对事物讲究科学态度的人。他认为方士们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之药,迷于冶炼“仙丹”,是没有道理的,他反对他们的异端邪说。不过,他并不一概否定“ 炼丹术”,认为这是古人创造的一种制药方法,同时还肯定了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一些药,具有消毒和防腐的作用。比如他说过:“水银但不可服食尔,而其治病之功,不可掩也。”意思就是说,水银,只不过不能内服罢了,它的治病功能是不能抹杀的。

李时珍还亲自进行了不少用矿物炼制成药的试验。他用铅炼成了一些铅化物,如:胡粉、黄丹、密陀僧、铅白霜等。他还试用这些铅化物分别治过几种病,曾经用密陀僧治好了一个因被蛇咬伤惊吓致病的人。

李时珍在给人治病的同时,也向人推荐一些成药。其中也包括他家配制成的“濒湖白花蛇酒”,这种药酒专治中风伤湿半身不遂、口目蜗斜、骨节疼痛等病症。

“濒湖白花蛇酒"以蕲州特产的白花蛇为主要原料,配上羌活、当归、天麻、秦艽、五加皮、防风等药材,把药物装人绢袋,悬挂在金华酒坛里面,加糯米酒浸泡,密封坛口以后,把酒坛放人大锅内煮一天,再取出酒坛埋在背阴地里,七日以后即可服用。这种药酒,冠上李时珍的号“濒湖”,理所当然成为既有特色又受人信赖的名药了。

李时珍在医药学的研究当中,得益最多的,一是读书,二是实地实物考察。他从年轻到老,一直不懈地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喜爱实地实物考察,这可以说他的一种天性。他从小就热爱自然,喜欢在乡间原野的大自然当中活动。蕲州家乡的山谷,远的丫头山,近的缺齿山,大的紫云洞,小的朱家洞。。。。都留下了他的许多足迹,有的地方更是无数次地踏访。他从小就对家乡山野中的甘菊、苦参、紫苏、苍耳、土蜂、蟾蜍、竹鸡、野猪。。。。。怀有浓厚的兴趣。长大成人以后,他对家乡的各种花草树木、虫鱼乌鲁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更激发了他向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去进行探索。

一天,他在家乡的一个山坡上,偶然遇见一只穿山甲,它正在觅食。李时珍兴致勃勃地躲到灌木丛中仔细观察。只见那穿山甲爬到一个蚂蚁窝前,张开嘴巴,伸出舌头,让舌尖贴在地上,一动不动。附近的蚂蚁很快就发现了这一块鲜美的肉,互相传告,都爬到上面来。没多久,就在穿山甲的舌面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

这时,穿山甲忽然收缩起舌头,把蚂蚁全部吞食下去。吃完一处,又挪到另一处去吃,吃得称心如意。李时珍捉住那只穿山甲马上进行解剖,发现穿山甲的胃真不小,里面竟然装了一升多蚂蚁。这个故事说明,李时珍多么喜欢实物考察,并且随时随地都在进行。

大约在李时珍35岁时,他曾收过一个徒弟叫庞宪。这位庞宪虽然性格怪僻,但对老师很佩服。他在医药学方面也很有钻研精神,后来也成了一●位名医。庞宪在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巨大工程中,是个很得力的助手,起了不少作用。李时珍在“苛所馆”安定下来以后,还有过几次远足旅行,一。方面采集药材,一方面实地考察,每次行动,庞宪都陪伴着。他们走遍了大江南北。

李时珍每到一处,都拜访当地的名医、农民、山人、皮匠、猎人。从他们那里,知道了许多呆在家里或从书本上难以知道的东西。

“芸苔”。书上的说“乃人间所啖菜也”,有的说“芸苔不甚香,经冬根不死。

说来说去,弄不明白芸苔是什么。经老农一指点,原来芸苔就是春天遍地黄花。芳香袭人,招引来许多蜜蜂的油菜。只因它容易起苔,掐去主干,四周又生出许多荪苔来,所以叫芸苔。

“五倍子”。原来只知道它是“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的一种常用药,但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书上都没有交代清楚过,而且以讹传讹越说越胡涂。李时珍到山里以后,请教山民,才终于弄清楚,原来在初夏有一种像蚂蚁似的蚜虫,喜欢吸食盐肤木汁,完了就在盐肤木叶间产子,并结成小球,起初很小,渐渐聚大,还变得坚硬起来,小如菱,大如拳,形状有长有圆,颜色由青绿色变黄,就像盐肤木上生长出的东西。因此,五倍子实际就是虫子巢。山里人在霜降以前采回以后立刻蒸煮,不然虫子就把巢咬破跑掉了。

“山楂”。书上的记载比较简单。李时珍到山区向山民请教,才弄清:有一种小的叫茅楂或猴楂(现在叫南山楂,也叫野山楂),长于深山,三月开白花,果实有红、黄两色,九月成熟,“山人呼为棠机子”。还有一种大的,“山人呼为羊机子”(现在叫北山楂,也叫山里红) ,树有一丈多高 ,花、叶都和小山楂相同,但果实比较大。当时,只有小的才人药,大的“采药者不收”。后来,李时珍确认两种山楂都有消食导积,化瘀散结的功效,才扩大了药源。

“栎实(椽子)”。李时珍在山区考察后才知道,椽子虽然可以作药材,但山里老百姓用它当药的不多,而是“俭岁采以为饭”,“丰年可以肥猪”,把它当作救急的粮食来用。

此外,他还从实地实物考察当中弄清了许许多多不太明了或似是而非的东西。

像“黄”、“莼”、“荇”这些水生植物的区别;“细辛”与“杜衡”有什么不同;“乌头”与“附子”的差异;“远志”和“狗脊”究竟是什么样子;“甘草”、“人参”等都有哪些品种,产地在哪里,哪一种最佳;还有虎、熊一类的大动物,以及小昆虫各种生动的生活习性、身体各部分的药用功能等等。

在李时珍的许多次外出考察当中,有一次比较大的行动,是太和山之行。这一次,也是由庞宪陪他一起进行的太和山,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武当山。

这里山高林密,当时还是一座没有经过樵采、相当原始的深山老林。这里草木葳蕤,古树参天,是一座封闭的天然大药材库。因此,尽管旅程极度艰辛,但看到那深不可测、取之不尽、庞大丰盛的药材资源,李时珍他们兴奋得难以克制自己,忍不住要放声呼喊,完全忘记了一路上的疲惫劳困。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不少从未见过的药物,九仙子、朱砂根、防山消榔梅......也有许多一时还呼唤不出名称的奇花异草、珍稀动物。

太和山五龙宫北的一座山头上,生长一种榔梅。它的树干看上去像榔榆木,但果实像梅子。五龙宫的道士,每年都要采摘一些榔梅,用蜜汁腌好,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孝敬皇帝。关于榔海,道士们还有一个神话,说这是“仙果”,是真武神仙在这里修炼的时候,把梅枝接在榔榆树。上,生成了这种榔梅;吃了榔梅,就能“长生不老”。正因为榔梅是贡品,又有一套神话,所以当地官府就下了禁令,不许任何人去随便采摘。

李时珍不相信神话,又想弄清榔梅的真实功能和价值,他不顾道土的阻拦,不怕官府的禁令,冒着负伤甚至生命的危险,跟庞宪一起,越岭攀岩,去采集榔梅的果实。他们终于采到了榔梅。经过亲口品尝,仔细观察研究,最后终于判定,这种果子如梅似杏,果核像桃核一样的榔梅,气味平和,甜酸无毒,不过是一般能“生津止渴"的小水果而已,并没有什么神奇。

李时珍在太和山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

他读元代危亦林著的一本书《世医得效方》,其中有关于“曼陀罗”的叙述;他还听说早在东汉时期,华佗使用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中就已使用了曼陀罗,所以他想弄清楚曼陀罗究竟是怎样一种药物。

来到太和山,他很注意寻找曼陀罗。他终于采集到了。

“曼陀罗”这个名字,来源于佛教的《诘华经》。经文说,当佛讲经的时候,天上像降雨一样撒落下来曼陀罗花。不过,太和山里的人因为见它的叶子长得像茄子叶,就把它叫“风茄儿”,又叫“山茄子”。曼陀罗春生夏长,一根独茎,直直地朝上长,高四五尺,不生旁枝,茎叶碧绿,八月开花,九月结实。花是白色,六个花瓣,有点像牵牛花,早上开放,夜里闭合。李时珍听说用曼陀罗酿酒,喝了以后能使人不由自主地发笑跳舞,就想亲自试验一下。他找来曼陀罗酒,喝到半醉的时候,叫别人逗他笑,引他跳舞。一试,果然灵验。人家一逗,他就跟着人家笑;别人跳舞,他也跟着跳了起来。通过自己亲身尝试,李时珍肯定了曼陀罗的麻醉效用。他在《本草纲目》里写下:“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此时“割疮炙火"就会“不觉苦”了。现代医疗已经证明李时珍的结论是正确的。

李时珍从太和山回来以后,因为儿子李建中在河南光山县任职,所以他经湖北麻城,越过大别山脉,去光山旅行了一次。大别山横亘在湖北、河南之间,千姿百态,别有一番景致。但李时珍每次出行心思,都不专注在游山玩景上。他始终不忘记为充实《本草纲目》,广泛地进行搜罗采集的工作。

唐慎微很注重药方特别是民间单方的收集,他的著作《证类本草》在“本草”书中,是收集药方最多的。李时珍也很注重药方的收集,并把自己收集的药归拢起来,叫做《濒湖集简方》。在他的《本草纲目》中,“附方”这一栏占了很大的篇幅。

李时珍从民间收集的药方里,有许多是简便易行而疗效都奇好的方子。有一个“陈氏经验方”,名字很通俗,叫“一抹膏" ,是治“烂弦风眼”的妙方。名为“一抹膏”,其实就是麻油泡蚕屎:蚕沙(就是蚕屎)用麻油泡两三宿,研细了,涂抹在患处,“隔宿即愈”。李时珍的表哥患了这种眼病,他就用这个验方,一治就好了。还有一位农村大嫂,患这种病10多年了,来到李家帮工,李时珍也用这个方子给她治疗,两三次就好了。李时珍就把这一类验方,郑重其事地记人《本草纲目》中去。

李时珍除了大量搜集民间药方外,还从历代文献中发掘整理了许多方子,一记录下来,使许多氓灭在故纸堆里的古代医药学遗产,重现活力。

他曾从宋代张杲写的《医说》一书中读到,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得了痢疾,“暴下不止”,已经极度虚弱,奄奄一息,连“国医"也“不能治”了。后来欧阳修的夫人,焦急之中跑到街上,向一个草医买了一包药,让欧阳修服下去,痢疾很快就止住了。人们感到惊奇,还以为草医用的是什么神丹妙药呢,一再求问他的方子,最后才知道,不过是用一味“车前子”研成末,米汤送服罢了。

李时珍从古代文献中摘录的,还有一个方子,说岭南有一种大蚂蚁,它们的巢就像棉絮袋子一样,当地老百姓把这种大蚂蚁整窝整窝地收藏起来,卖给种柑桔的果农,果农用这些蚂蚁去治他们果树上的蠹虫。这是唐代刘恂所著的《岭表录异》中记载的。虽然这不是医治久病的方子,但李时珍把它记录下来,也有很重大的意义。这说明,现代人倡导用生物防治虫害的办法,中国古代早就在实际中运用,并且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

在李时珍从古代文献中摘录收集的药方当中,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

他读过一本《独异志》,里面记叙了唐太宗喝牛奶治病的故事。故事说,唐太宗患了“气痢”症,所有医生用尽了本事、都治不好他的病。于是就下了诏书,广泛征求医方。终于有个叫张宝藏的人,献上了一个药方。这是他自己患病(与唐太宗患同样病)经过治疗验明有效的方子。其实药方很简单,就是“牛乳半斤,荜茇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唐太宗按照这个方子,“服之立愈”。皇帝一高兴,就叫宰相魏微赏给献方人一个五品官。但是魏微觉得让一个普通人一下子就升为五品官,有点不可思议,过了一个月还拖着没办。谁想到唐太宗的旧病又复发了,又按照那个“乳煎荜茇”的药方服了药,又一次痊愈了。唐太宗病一好,又想起了那个献方人。

经过查问,才知道他叫给献方人授五品官的事还没有落实。皇帝追究责任,魏微害怕了,赶紧编了一个谎话搪塞过去。唐太宗发了一顿脾气,一激动,又下了一道新的诏令,干脆给献方人再升两级,任命他当了主管祭祀礼仪的三品“鸿胪寺卿”。

这说明李时珍很善于从古代文献中所包含的医药宝库中,进行发掘。其中有不少方子,用现代医药学的眼光看,也是很有价值的。

他摘录了高仲武的《痘疗管见》和另一本《谈野翁方》中,有关用牛虱防治天花(牛痘)的记载。这种记载表明我国早就注意了天花的防治,并且早就运用了牛痘免疫法。

此外,李时珍还从古代文献中发现:“大蒜”可以杀菌解毒,“青蒿"能治“疟疾寒热",“慈石"(磁石)能治疗内外许多种病症,而且有神奇的功效。李时珍关于“磁石”的记录表明:中国古代的医药实践,早就开了当代医药学中“磁疗”的先声。

这一段时间,李时珍除了旅行考察,就是坐下来写书,他必须全力以赴。

他每天的工作都很繁重。长期紧张劳累,使他的身体十分清瘦。李时珍越来越感到,只靠一个人拼命不行,他需要帮助。所以,到后来他几乎动员了家里所有的力量。李时珍有四个儿子,除了李建中在外地任职以外,其余三个儿子都热情地支持和帮助他。二儿子李建元后来也成了名医,还被选为太医院的医生,他帮助父亲绘制了1000多幅插图。除了儿子,李时珍还有五个孙子,他们也都帮助祖父抄抄写写,尽了自己的力量。

李时珍的徒弟庞宪,经常跟随在李时珍身边,这时自然要继续担任他的亲密助手。有病人来向李时珍求医,他和李建元都可以代替李时珍去应诊,分担了师傅不少工作。

还有李时珍的老伴儿,她更是全心全意地帮助丈夫,成为他最强有力的后勤支援。

这样集中力量奋斗了几年,到1578年(明万历六年) ,也就是李时珍61岁的时候,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医药学巨著。

《本草纲目》共52卷,分16个“部" :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和人体附着物。每一部又分成若干类,像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等9类;木部分为香木乔木、灌木等6类。16个部共分60类。每一种药,都用几个固定的栏目介绍,释名”一栏,确定药物的名称和别名;“集解”一栏说明药物的产地、形态和采取方法;“修治”一栏讲药物的炮炙和制作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各栏分析药物的特性和功能;最后还有“附方”一栏,把他收集的一万多个方子统统附在书内。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集1800多种药物,比以前收人药物最多的《证类本草》还多300多种。他从年轻的时候起就立下宏大的志愿,要对各类《本草》书作一次审校总结,修正错误,弥补不足,尽自己最大努力和可能,重新编写出一部内容更加广博新颖,编排更加系统周密,解释更加清楚准确的“本草”著作,如今,他的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如果从1552年(35岁)动笔算起,已有27年。但实际上,这部著作凝聚了李时珍的全部心血。如果把写书前的准备工作,连同他在成书后继续反复修改增删的时间都加在一起,那就远不止27年了。

为了让这部书更加完善,更加充实,李时珍曾经做过三次重大的修改,每次修改,都几乎是推翻旧稿,重新写过。他的书屋里所堆积的笔记、摘抄、随想记录等原始材料,总共有上千万字。他从这些原始材料中,经过筛选、编辑,又经过反复推敲增删,最后整理成定稿,只留下了190万字。但即使到这时候,他的修改工作也没有完全终止。实际上,他为写作这部书稿整整花费了。40年的时间。

李时珍为了这部巨著,每天早起晚睡,废寝忘食。有时半夜想起了什么,就披衣下床,掌灯书写;有时出现了疑问,又跑到药圃或山里林间,再去反复验看实物;在应接求诊的病人时,细心诊治之余,还不忘记与病人交流情况,一有新的收获,就再补充到书稿里去。

他自始至终,从没有间断过阅读图书文献,因而也不断地有新的补充记述。

他在“兽类第51卷”“鼠”这一项里,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鼠之后,又从《唐书》中发现了一种“食蛇鼠"。这真奇怪!自古以来,只听说蛇吃老鼠,从没有听说过老鼠吃蛇的。虽然觉得奇怪,又无法证明,但他认为还是把它记载下来好,让后人去查考研究吧。现在看来,这里所记的“食蛇鼠" ,也许就是印度等地的那种能吃眼镜王蛇的猿哥吧。

他在“草部第13卷"里记述“独活"时,非常郑重地补充了一段“近时江淮山中出一种土。。。。。用。的独。。。。不可不辞”。李时珍用他新近发现的用土当归冒充独活的卖假药现象,及时告诫人们谨防上当,生动地表现了一位伟大医药学家爱护人民的美好心灵。

他还记录了不少当时流行起来的新药,比如“山漆”,就是“三七”,又叫“金不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此药近时始出”,因为止血特有效,很贵重,所以叫“金不换”。

当时,有不少商人出过洋,郑和下西洋也带回了不少外国花木,李时珍由此了解到许多外国药物知识,他把这些知识作为“补遗”。一补充到《本草纲目》中去。

就这样,他不断地增补修改,直到他临终,从未搁笔。他要使自己的著作尽善尽美。

在反复删改修订的同时,李时珍抓紧联系《本草纲目》的出版事宜。

大约在1579年(明万历七年),李时珍背上《本草纲目》书稿,风尘仆仆,先到黄州、武昌,后又到南京、太仓一带,作了一次艰苦的旅行。这次旅行的目的,一是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一是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

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不高,要出版一部近200万字的学术巨著,比起编写来并不容易。那么多字,要一个字一个字刻出来,再一页一页地排版,光木板也要几千块。没有人出钱支持,没有书坊和书商合作,是很难实现出书愿望的。他这次旅行,历尽艰辛,吃了许多苦头,最终也没有解决出书的问题。

书虽没有刻成,收获还是有不少。他在南京会见了当时的著名文学家王世贞。

王世贞曾经任过湖广按察史,许多年前,他们在武昌有过一面之交,后来王世贞回南京故居养老。李时珍请王世贞读了《本草纲目》书稿。王世贞读后拍案叫绝,称李时珍是“北斗以南第一人”。他很高兴地答应为书写序。

王世贞在后来(1590年,也就是明万历十八年)写成的《本草纲目序》中说,读了这部书稿,就像进入“金谷园”,“博而不繁,详而有要”;通过全书可以看出一切事物的深奥道理,反映出万物变化的规律;这不仅是一部医药学著作,而且是一部“通典”。

可惜,李时珍没有亲自见到这部巨著的出版,他在出书前三年就与世长辞了。

李时珍的这部心血结晶,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珍宝。它的真正价值,在他逝世以后才逐渐被人们发现。

因为这部书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所以书写成以后,大家就争相传颂,争相传抄。这当然会引起一些书商和重要人士的注意,于是终于能够刻印问世,并且陆续有了种种翻刻版本。最早的版本,是1556在南京刻印的,叫做“金陵版”;1603年有了“江西版”;1606年又有了“湖北版”;1640年有了“杭州版”; 1684年有了“苏州版”。这些后来的版本都是依照“金陵版"刊刻的。

到了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 ,安徽合肥张绍棠重新出版,叫“味古斋本”,但他擅自对原文图作了一些修改。

到1949年以前,《本草纲目》已经被翻印了70多版次。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不同版本,经过校勘修订,多次出版再印,空前地扩大了印刷和发行量。

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这部巨著也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先后被译成日文、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去。

《本草纲目》传到 日本比较早,大约在1606年。当时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应。在日本,这部书也曾多次翻印,有1714年、1783年、1929年等不同的版本以后又传人朝鲜。

因为《本草纲目》中对植物的分类纲目,清楚合理,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之一,对奠定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做出了贡献,对各国有关的专家学者都有参考应用价值,所以引起了欧洲学术界很大关注。波兰人卜弥格在1647年就专程来中国,把《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书名改称《中国植物志》。这本书1659年在维也纳出版,促进了欧洲植物学的发展。

1735年,法国出版了都哈尔德的法文节译本。

1928年,德国出版了达利士译的德文本。

1929年以后,又陆续出版了10多种版本的英文译本。

《本草纲目》在世界各国流传开以后,许多人高度赞扬它。有的把它称为“东方医学的巨典”。倡导进化论的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认真研读了《本草纲目》,说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还引用了《本草纲目》的内容。

当代的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赞《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科学成就“登峰造极的著作",并说“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里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当然,李时珍毕竟是生活在16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他不能不受到一些历史的局限。在他著述的190多万字当中,不可能没有一些不够科学。不够精确、甚至荒诞不经的记载。但这丝毫无损于这部巨著的辉煌。

如今,在蕲州不仅修建了李时珍的陵园,盖了李时珍纪念塔和纪念亭,还树立起李时珍的塑像,以及由郭沫若题词的李时珍纪念碑。全国各地很多人专程到这里来参观访问。

李时珍已被尊崇为中华民族开化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郭沫若曾称誉他为“医中之圣”。但他的声誉已超越了医药的范围,他早已被推崇为世界文化名人。

而他的心血结晶《本草纲目》,也超越了医药的范围,已经被列进“影响中国的100本书”中的一本。他本人也被誉为“影响中国的100个人物”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