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川中岛之战

川中岛之战(北条氏和长尾氏的较量)

川中岛之战简介

川中岛之战:日本战国时代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与越后国大名上杉谦信之间,在北信浓川中岛地区进行五次大小战役的总称,或者专指发生于1561年(永禄4年)九月(旧历)的“八幡原之战”。武田粜和上垍頭杉两條军于1553年(天文二十二年)、1555年(天文二十四年)、1557年(弘治三年)、1561年,以及1564年(永禄七年)前后十二年间,围绕着信浓境内的领地问题,在善光寺平附近,以犀川、千曲川汇流处的冲积平原(即“川中岛”)为中心的区域,分别发生五次战争或对峙。其中爆发于1561年10月17至18日(永禄四年9月9至10日)的第四次对阵(八幡原之战),是战况最为激烈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国时代参战双方伤亡率最高的战役之一。

川中岛之战过程分析——

一、陷入战乱

南朝历正平二十二年、北朝历贞治六年(公元1367年)四月二十六日,初代镰仓公方足利基氏猝死,享年二十八岁。半年多后的十二月七日,京都的室町幕府二代将军足利诠氏也走完了自己三十八岁的人生道路。他们的继承人分别是九岁的二代关东公方足利氏满和十一岁的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由于两位继承人都过于年幼,因此,京都和镰仓的政权实际上分别是幕府管领细川赖之和关东管领上杉宪显代理行使的。与日后在“康历政变”中失败而黯然下野的细川赖之不同,上杉宪显和其子上杉能宪、上杉宪春、上杉宪方等通过镇压相模、武藏当地平氏国人发起的平一揆,消灭南朝一方的新田氏势力和平定小山之乱等一系列举措,成功确立了镰仓公方-关东管领的双头体制,并将关东管领这一职务变成了上杉家内部职务。

◎足利义满

关东管领的职务是辅佐镰仓公方在其治内的政务。具体事务有三项:第一,根据镰仓公方出具的御教书(专指上位发给家司的正式公文书)发出奉书(专指下位者根据御教书发出的公文书)和施行状(室町时代专指免除段钱和授予守护不入特权的文书);第二,担任镰仓公方及其治内诸侯与室町幕府的交流中介;第三,受理镰仓公方所领收入的有关诉讼,并选定镰仓公方下属机构的管理人员。

◎镰仓府管辖图

然而,关东管领的权力来源不是镰仓公方,而是在京都的征夷大将军。在南朝天授五年、北朝康历元年(公元1379年)发生的“康历政变”中,受镰仓公方足利氏满之命上洛的上杉宪方就是在伊豆获得当时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任命他为关东管领的御内书(专指幕府将军以私人信件形式发出的公文书,其效应等同于御教书)后,返回镰仓,迫使足利氏满取消了上洛干预幕府的计划。足利义满在仿照公家的五摄家 、七清华 家格设立的三职 七头 中,关东管领上杉氏就名列七头之一。

◎上杉氏系图

在这种一仆二主制的结构下,关东管领就成了室町幕府遏制镰仓府的第一道关口。自康历政变中,上杉宪方制止了二代镰仓公方足利氏满后,镰仓公方和幕府将军之间的关系就十分紧张。在足利义满解决守护大内义弘的应永之乱中,又是当时的关东管领上杉朝房出面延迟了三代镰仓公方足利满兼出兵支持大内义弘的行动,没有使事态扩大化。这样,上杉氏利用关东管领这个职务的特殊性,逐渐开始侵蚀镰仓公方的权力。应永二十三年(公元1416年),时任关东管领的上杉禅秀向第四代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举起了反旗,开启了关东战乱的序幕。平定了上杉禅秀之乱后的永享十年(公元1438年),镰仓公方与关东管领的矛盾再次爆发。当年八月,镰仓公方足利持氏出兵攻打关东管领上杉宪实,最终导致其在永享十一年(公元1439年)兵败自尽。之后近八年的时间,镰仓府内都是关东管领上杉氏在行使职权而不是镰仓公方。虽然在关东豪族和国人的支持下,足利持氏之子足利成氏被任命为第五代镰仓公方,但镰仓公方和关东管领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被解决。享德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元1455年1月15日),时任关东管领的上杉宪忠被足利成氏暗杀,镰仓公方和关东管领之间关系彻底破裂。

享德四年(公元1455年)三月,上杉宪忠之弟上杉房显,被室町幕府的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任命为新的关东管领和武藏守护,并以足利成氏讨伐军总司令的身份进入上杉家的居城上野平井城,正式继承了主家山内上杉家。在他的号召下,组成了以越后上杉家当主、越后守护上杉房定、扇谷上杉家当主、相模守护上杉持朝等上杉一族为基础的讨伐军。而足利成氏则逃到上总国的古河城(现茨城县古河市古河总合公园),依靠所谓的坂东八屋形 等关东豪族、国人,组成军队,抵抗讨伐军。

这场被称为“享德之乱”的战争持续了近三十年,为了平定这场战乱,又引出了成为“应仁之乱”导火索之一的“武卫骚动” 。最后,双方精疲力尽,在文明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元1483年1月6日)达成和平协定,以利根川为界,划定了势力范围。

然而,“享德之乱”的结束并没有给关东带来和平的曙光。关东管领上杉氏一方,由于长尾景春之乱导致主家山内上杉家衰落,分家扇谷上杉家则因家宰太田道灌平定了长尾景春之乱而兴盛,最终导致两上杉家的内斗。古河公方一方,也因二代古河公方足利政氏和其子足利高基父子不和爆发了内乱,最后导致足利政氏隐居。利高基之弟足利义明出走到下总小弓城,成立小弓御所继续与足利高基对抗。整个关东陷入更大的动乱。而后北条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后北条氏的先祖是北条早云,事实上,他本人从没这样自称过。与传说中裸一贯的浪人出身不同,北条早云出自伊势平氏,是室町幕府中七头之一,从南北朝时代开始,代代担任着室町幕府政所执事一职。北条早云的父亲名叫伊势备中守盛定,通称新左卫门尉,是伊势氏分家备中伊势氏惣领伊势肥前守盛纲的四男。据考证,早云本人也是出生在备中的荏原乡高越山城(现冈山县井原市)内,本名伊势新九郎盛时。盛时的母亲是室町幕府政所执事伊势贞国的女儿。因为这层关系,伊势盛定成为室町幕府的一名奉公众,先后服侍了六代将军足利义教、七代将军足利义胜和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记录奉公众名单的《文安番帐》中,伊势新左卫门尉是一番众申次,主要负责代表幕府同各国的守护大名进行交涉。享德四年畠山家家督相续、长禄四年追放近江守护六角政尧、宽正四年赦免高梨政高等一系列事件,都有盛定活跃的痕迹。

正因为伊势盛定在幕府很活跃,他的女儿成了名门今川氏当主今川义忠的正妻北川殿。他的儿子伊势盛时,也继承了其家业,成为室町幕府的一名官僚。盛时出仕后,从将军继任者足利义视的侍从做起,担任了九代将军足利义尚的申次众(《慈照院殿年中行事》小I二九三)和奉行众(《东山殿时代大名外样附》小I二九六)。

◎北条早云诞生之地碑

文明八年二月六日(公元1476年3月1日),伊势盛时的妹夫今川义忠出阵远江时被一揆袭击,中流矢而死。由于今川义忠与其妻北川殿所生之子龙王丸年龄不足六岁,因此,今川家重臣朝比奈氏和三浦氏要求拥立今川家一门众小鹿范满为今川家新的当主,并找来堀越公方的关东执事上杉政宪和扇谷上杉家的家宰太田道灌为外援,与支持龙王丸为今川家当主的今川家重臣对峙。为此,伊势盛时作为幕府方面的使者,东下骏河进行调停。在盛时的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今川家当主由龙王丸担任,龙王丸十五岁元服以前,由小鹿范满担任龙王丸的名代。之后,小鹿范满居住在今川馆(即日后的骏河城)发号施令,而龙王丸和北川殿则移居小川城(现静冈县烧津市)。长享元年(公元1487年),龙王丸到了元服的年纪,但小鹿范满拒不交出政权。为此,伊势盛时再次东下骏河,在小川城起兵攻灭小鹿范满一族。他也因此被元服后改名为今川氏亲的外甥授予了兴国寺城十二乡的领地。

从《米良文书》中长享二年(公元1488年)发出的《熊野那智山寄进书》(《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六十八号)和《北野社家日记》中延德三年(公元1491年)八月十八日条所录文书(《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四八〇三号)这两件重要的史料文书可得知,伊势盛时以幕府在今川家代表的身份行使着类似守护代的权力。明应二年(公元1493年)四月,细川京兆家当主细川政元联手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夫人日野富子和山城守护、伊势盛时的表兄弟伊势贞亲等人发动政变,流放了时任将军的足利义材,并拥立前堀越公方足利政知次子足利义澄为新将军,史称“明应政变”。根据《北野社家日记》的记载,伊势盛时在政变前的延德三年再次回到京都,担任足利义材的申次众。其弟伊势弥次郎也在当年八月参加了足利义材讨伐六角高赖的军事行动。这也被认为是伊势盛时一族参与了“明应政变”的证据。

明应政变两年前,足利义澄的异母兄弟足利茶茶丸在足利义材的支持下起兵杀死了足利义澄的同母兄弟、预备继承堀越公方的足利润童子,自立为堀越公方。如今,足利义澄成了将军,自然想为自己的弟弟复仇。而对堀越公方所在的伊豆用兵,最可靠的力量就是骏河今川家。作为参与了“明应政变”的自己人伊势盛时,也因为其在今川家的特殊地位,成为讨伐足利茶茶丸的最佳人选。

◎伊豆讨入 ◎早云关系图

受命之后,伊势盛时回到了自己的居城兴国寺城,开始着手准备讨伐足利茶茶丸。根据军记物语记载,伊势盛时曾以前往修善寺泡温泉为名,亲自潜入伊豆国内探听情报。汇集了各种情报后,伊势盛时了解到,足利茶茶丸由于听信谣言,斩杀了家中重臣外山丰前守和秋山藏人,搞得家中家臣与他离心离德。同时,足利茶茶丸又参与了两上杉氏的内斗,造成国内兵力空虚。因此,伊势盛时当即通过今川氏亲联络了骏河东部的豪族葛山氏和富士氏。在明应二年(公元1493年)秋,伊势盛时带领士兵五百余人,冒充海贼,在伊豆西海岸登陆,一举拿下了堀越御所。之后,伊势盛时逐渐将不服从他的伊豆豪族次第消灭,最终占有了伊势一国,杀死了足利茶茶丸。此时已是明应七年(公元1498年),而伊势盛时也在明应四年前出家,改名为早云庵宗瑞。

平定伊豆后,管领细川政元继续了自六代将军足利义教以来,幕府干预关东事务的政策。早云庵宗瑞也因此更积极地作为细川政元的代理人,参与到关东的争乱中。在之后的生涯中,早云庵宗瑞建立一系列制度,确立了自家进化成战国大名,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张,消灭了相模的豪族大森氏和三浦氏,完全占据了相模一国。其子氏纲继承家业后,为了对抗关东管领的权威,延续早云庵宗瑞的扩张势头。氏纲在大永三年(公元1523年)将自家苗字“伊势”改为“北条”,为了与执掌镰仓幕府的北条氏相区别,后世称其家为后北条氏。之后,北条氏纲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武藏国。在氏纲的努力下,北条军击破了以山内上杉家和扇谷上杉家为核心,包括甲斐武田氏、上总真理谷武田氏和房总里见氏等组成的反北条包围网,控制了武藏国的大部分地区。天文六年(公元1537年)二月,北条氏纲从武藏守护代大石氏的手中夺取了武藏与下总交界处的葛西城(现东京都葛饰区青户)。次年十月,北条氏纲率领北条军在下总国府台(现千叶县市川市国府台)附近与小弓公方足利义明率领的房总诸部交战。由于小弓公方足利义明和里见义尧两人在军事行动方面意见不合,两人各自为战。里见军作战消极,所部与一力进攻的足利义明部拉开了距离。北条氏纲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兵力攻击足利义明部,终于将足利义明部击溃。足利义明及其弟足利基赖、长子足利义纯等战死。与古河公方争斗多年的小弓公方灭亡。根据《快元僧都记》的记载,此战是古河公方足利晴氏请求北条氏纲出兵“小弓退治”。北条氏纲也因此战确立了自家成为古河公方保护者的身份。为了报答北条氏纲,足利晴氏发出御内书,任命北条氏纲为关东管领(《伊佐早文书》战一二一一号)。天文八年(公元1539年),足利晴氏又娶了北条氏纲之女芳春院殿为续弦,北条氏纲成为足利家御一门。无论是家格还是实力,后北条氏已经凌驾于原来的关东管领上杉家之上了。

二、河越夜战

就在北条氏纲在关东取得胜利的同时,他和今川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北条氏纲之父伊势盛时具有幕府代表和今川氏亲代理人的双重身份。在永正五年(公元1508年),已经完成在相模领土上第一次检地的伊势盛时在写给巨海越中守的书状(《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二一九号)中称,今川氏亲为屋形样 。而永正元年(公元1504年)今川氏亲颁布的在镰仓鹤岗八幡宫禁止乱入的禁制令(《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一五七号),也说明了他在和舅父伊势盛时之间的关系中处于上方。今川家多次向远江和三河用兵,盛时每每出兵相从。而之后北条家世代相传的通字“氏”字,也是从今川氏亲处得到的一字拜领。到了氏纲时代,北条家同今川家的关系依然没有改变,氏纲常常追随今川氏亲及其继承人今川氏辉。天文五年(公元1536年)二月二日,北条家发给伊豆国那贺郡百姓的书状中,依然称呼今川氏辉为骏府御屋形(《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一二四号)。

北条家发出这张书状,是因为今川家当主今川氏辉与当时著名歌人冷泉为和要到小田原城(现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参加氏纲两个儿子北条为昌和北条氏康召开的连歌会。因此,北条家命令沿途的百姓修整道路。今川氏辉于当年二月十三日参加了北条为昌主办的连歌会,次日参加了北条氏康主办的连歌会,三月五日又参加了伊豆热海的歌会。

今川氏辉回到骏府后,在三月十七日突然死去。就在同一日,被预定为氏辉继承人的今川彦五郎也死去(《高白斋日记》和《为和记》),所以,今川氏辉之母寿桂尼将自己的另一个亲生儿子梅岳承芳,也就是日后被称为东海道第一弓取的今川义元定为今川家新任当主。今川义元继任后,在重臣太原雪斋的支持下,采取了与父兄不同的外交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试图和甲斐武田氏言和。

甲斐武田氏是甲斐的守护大名,到了第十八代当主武田信虎当政时,开始完成领国一元化。而为了反抗武田氏的领国一元化,甲斐的国人领主向骏河的今川氏和伊豆的后北条氏求援。自此,双方进入战争状态。武田信虎消灭国内亲今川的领主后,选择与今川氏暂时和解,与后北条氏继续维持战争的政策。为此,武田信虎迎娶了前关东管领上杉宪房的遗孀为侧室,又让嫡子武田信玄迎娶了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朝兴的女儿为正室。自己则积极加入两上杉家与后北条氏的战争。

◎北条氏纲

天文四年(公元1535年),武田信虎得知今川氏对三河的攻略遭到挫折。整个地区的豪族纷纷加入了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的阵营。认为有机可乘的信虎在这年六月撕毁了与今川氏的合约。双方在国境处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受今川氏辉的邀请,北条氏纲在八月出兵,从相模口攻入甲斐都留郡。武田方的小山田越中守信有和胜沼信友,在现山梨县南都留郡山中湖村湖畔同北条军发生了战斗。是役,北条军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击败了武田军,武田信虎弟弟胜沼信友战死。

到了十二月,三河的形势发生了巨变。松平清康在攻打尾张守山城的时候被家臣阿部弥七郎正丰用千子村正斩杀。之后,松平清康叔父樱井松平家当主松平信定发动政变,将清康幼子,德川家康之父松平广忠流放。三河再次陷入混乱。为此,今川氏辉才会在天文五年(公元1536年)以参加和歌会的名义前往相模,同北条氏纲协调新形势下对甲斐武田氏的政策。

今川义元成为今川家的新当主后,就决心迅速与甲斐武田氏实现和解,重新开始对三河用兵。但是,这种政策无疑是对与甲斐武田氏保持长期战争状态的后北条氏的背叛,因此遭到以福岛越前守为首的家臣的反对。五月二十四日,寿桂尼与福岛越前守面谈,试图调解今川义元与福岛越前守之间的矛盾,但是没有成功。次日,福岛越前守拥立今川氏亲侧室福岛氏所生的玄广惠探为当主,与今川义元彻底决裂。由于福岛一族以花仓城(现静冈县藤枝市)为据点,因此此次今川家的内乱被称为“花仓之乱”。

◎今川义元木像

福岛越前守起兵后,立即进攻了今川家的本城今川馆。今川义元方依靠重臣冈部左京进亲纲的奋战,守住了今川馆。福岛越前守只能退守方上城(现静冈县烧津城)和花仓城。六月十日,得到其他家臣支援的冈部左京进亲纲攻克了方上城。福岛越前守支撑不下去,放弃了花仓城。其后,玄广惠探于六月二十八日在濑户谷普门寺自尽,福岛越前守下落不明,福岛上总介正成的两个儿子北条纲成和北条纲房则逃到了北条领,成为北条家的一员。

平灭“花仓之乱”后,今川义元继续推行自己的政策。天文五年(公元1536年)七月,武田氏嫡子武田信玄在寿桂尼的介绍下,迎娶了清华家之一的转法轮三条氏之女三条之方为正室。第二年,也就是天文六年(公元1537年)二月十日,今川义元迎娶了甲斐武田氏当主武田信虎的女儿定惠院为正室,正式同甲斐武田氏结盟。

尽管福岛一族和后北条氏关系深厚,甚至福岛一族中名叫福岛九郎的人还被赐予后北条氏旧苗字伊势氏,并作为北条军的大将战死在白之原(现埼玉县和光市)合战,但在“花仓之乱”中,北条氏纲还是站在了寿桂尼这一方。然而,今川义元却无视后北条氏的示好,依旧同甲斐武田氏结盟。对此,北条氏纲联络入嗣骏河郡葛山氏的三弟葛山氏广,向今川家举起了战旗,史称“河东一乱”。后北条氏自早云时代与今川家半附庸、半同盟的关系也就此结束。

天文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北条氏纲接连给骏河郡大平之内星屋氏、沼津妙觉寺(现静冈县沼津市)和富士郡大石寺下达了禁止滥妨狼藉的禁制令(《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一三四、一三五和一三六号)。滥妨狼藉,是指战国时代大名放纵下级士兵乱取掠夺的行为,类似于中国战争中的“大掠三日”。北条氏纲连续下达禁制令,说明北条军的兵锋已经到达上述三地,必须下令禁止北条军的士卒对这三地进行劫掠。三月七日,北条军与富士郡的豪族富士氏在富士宫浅间社附近的小泉交战。此战主将富士宫若殿顶住了北条军的进攻,次日被今川义元授予感状(《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五九二号)。之后,北条军占据了今川家在富士川以东骏河、富士两郡的领地,与今川军隔富士川对峙。

◎河东一乱关系图

北条氏纲的目标并不止于河东一地。三月二十五日,北条氏纲写信给野边和高桥彦四郎两人,命令他们从笠原和清水两人那里领取有关对三河工作的经费一百贯文,并指出其中二十贯文是堀越殿联络田原城(现爱知县田原市)城主户田氏的十五人使者三个月的经费(《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五九五号)。所说的堀越殿,是今川家在远江的分家堀越氏。堀越氏在今川家长期担任远江一国的守护,是今川家在远江重要的支柱。三月二十九日,北条氏纲又写信给奥平九七郎,请他拉拢远江井伊氏加入己方(《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五九六号)。这两家在花仓之乱中都隶属于惠探方,因此北条氏纲想拉拢他们夹击今川义元。

不过,北条氏纲的计划并没有实现。今川义元得到武田信虎的支援后,腾出了手。四月二十八日,今川义元向天野小四郎虎景和天野孙四郎景义发出感状,表彰两人在四月二十六日攻克堀越氏居城见付城(现静冈县磐田市)时的战功(《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五九四号)。

到六月十四日,北条氏纲在会战中击败今川军(《快元僧都记》),占据和富士川以东的河东领地后,回到了小田原城。不久,他就应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的请求,出兵下总。而今川义元在平定内部后,开始向三河方向用兵。一时间,富士川两边平静下来了,河东一乱到此告一段落。

天文八年(公元1539年)闰六月,今川氏和后北条氏战端再开。北条军穿过富士川进攻蒲原城(现静冈县静冈市清水区),被今川军击退(《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六二八、六二九、六三〇和六三一号)。今川氏和后北条氏的战争开始常态化。

天文十年(公元1541年)六月,武田信玄流放了自己的父亲武田信虎,自己成为甲斐武田氏第十九代当主。七月十九日,北条氏纲死去,嫡子北条氏康继承了家业。被北条氏纲压制许久的两上杉家开始行动。当年秋季,上杉军对河越城发起进攻,但被北条军击退(《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一九八、一九九、二〇〇、二〇一、二〇二和二〇三号)。

而此时的今川义元,刚刚在天文九年(公元1540年)通过拥立松平清康之子、德川家康之父松平广忠复位的方法,将势力伸进了西三河。得知北条氏纲死去的消息后,今川义元放缓了对三河的进攻。他先是试图通过武田信玄的关系,用和平手段使北条氏康将河东之地让回(《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七七五号),但被北条氏康拒绝。于是,今川义元便和两上杉家结盟,约定联手进攻北条氏康。他又通过支援高远合战中的武田军,向武田信玄示好。一切准备就绪后,今川义元在天文十四年(公元1545年)九月渡过富士川,攻克了北条军最前线的据点吉原城(现静冈县富士市),并围攻长久保城(《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七七八号)。北条氏康得知今川家出兵后,也从相模出兵。与此同时,武田信玄率领的援军也赶到了河东。知道武田军出动的北条氏康只得暂时放弃富士川防线,向后撤退。十月二日,今川义元发布了禁止在妙觉寺(现静冈县沼津市内)滥妨狼藉的禁制令(《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七七九号)。十月六日,武田军在普明寺(现静冈县裙野市)发出了禁止滥妨狼藉的禁制令。

就在今川和武田两家联手出兵河东,与北条氏康对峙之际,关东的两上杉氏也开始了行动。九月二十六日,山内上杉家当主上杉宪政和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朝定出兵包围了河越城(现埼玉县川越市)。十月,在两上杉氏的邀请下,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也加入上杉联军。在晴氏出阵的效应带动下,包围军总数据说达八万之众。

得知后院失火的北条氏康不得不接受武田信玄提出的议和要求(《驹井高白斋记》)。事实上,武田信玄在侵略信浓小县郡时就与支持小县郡豪族海野氏的山内上杉军发生过战斗。武田信玄本人无意继续与北条氏康维持战争关系,此次他出兵河东,更多是想通过对今川和北条两家卖好来稳定自己的后方,以便专心攻略信浓。为此,他派老臣板垣信方、驹井高白斋政武和向山虎继出面斡旋。对此,北条氏康派出了家臣桑原盛正,今川义元派出了太原雪斋,三家开始坐在一起商谈议和事宜。最终,三方以北条军交出河东地区为条件,达成和平协定。十一月一日,北条军根据和约,交出了长久保城。六日,北条军撤出了河东地区。

回到小田原后,北条氏康并没有立即出兵救援河越城。要知道,河越城和江户城一样,都是太田道灌亲自建造的名城,易守难攻。城中守将分别是北条氏康的叔父北条长纲(北条幻庵)和勇武闻名的北条纲成,并非赵括、马谡之流。因此,北条氏康耐心等到天文十五年(公元1546年)四月,以两上杉为首的关东联军师老兵疲时才出兵决战。四月二十日晚,北条氏康和北条纲成里应外合,大破关东联军。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朝定和重臣难波田宪重战死。不久,扇谷上杉家最后的据点松山城(埼玉县比企郡吉见町大字南吉见字城山)也在北条军的反攻中陷落。山内上杉家当主上杉宪政仅以身免,大将本间近江守、仓贺野三河守行政及赤堀上野介等家臣战死。古河公方足利晴氏见势不妙,早早逃回了古河城。此战被后世称为河越夜战,后北条氏自早云庵宗瑞时代起与关东管领上杉家的战争经此一役终于分出了胜负。

◎河越夜战图

三、崩溃与登场

河越夜战之后,北条氏康开始扫荡武藏国内上杉氏的余部。忍城(现埼玉县行田市)的成田长泰率先向北条氏康投降,很快,胜沼城(现东京都青梅市)城主三田纲秀也向北条氏康投降。武藏国守护代,泷山城(现东京都八王子市丹木町)城主大石定久也向北条氏康降伏,并接受北条氏康之子北条氏照为养子。天神山城(现埼玉县秩父郡长瀞町)城主藤田康邦也不得不接受北条氏康另一个儿子北条氏邦为养子。天文十六年(公元1547年)九月,逃亡上野的太田资正趁北条军不备,夺回了松山城。十月,太田资正的兄长,在河越夜战中充当北条氏康内应的岩付城(现埼玉县埼玉市岩槻町)城主太田资时去世,没有留下子嗣。太田资正在十二月攻下了没有主人的岩付城,自立为岩付城太田家的新当主,并将城中亲北条的家臣全部赶走。然而,好景不长,北条氏康很快就策反了太田资正在松山城的留守上田朝直,包围了岩付城。天文十七年(公元1548年)正月,太田资正向北条氏康臣服。扇谷上杉家正式灭亡。

逃回平井城(现群马县藤冈市)的上杉宪政,试图与信浓的豪族村上义清联手,共同对抗北条军。为此,他在天文十六年(公元1547年)出兵信浓,支援被围困在志贺城(现长野县佐久市)的笠原清繁。以仓贺野秀景为主将的上杉军在越过锥冰峠后,于八月十六日在小田井原(现长野县北佐久郡御代田町)与板垣信方、甘利虎泰率领的武田军别动队交战,上杉军大败。

小田井原之战后,上野的豪族也开始反抗起上杉宪政的统治。赤石城(现群马县伊势崎市)的那波氏、国峰城(现群马县甘乐町)的小幡氏和馆林城(现群马县馆林市)的赤井氏都先后联络北条氏康,与亲上杉宪政的足利长尾氏、由良氏、桐生氏、长野氏和大胡氏等豪族交战。天文十九年(公元1550年),北条氏康开始攻击上杉宪政的居城平井城。天文二十一年(公元1552年)三月,山内上杉家在武藏国的据点御狱城(现埼玉县兒玉郡神川町)城主安保泰广、安保太忠父子出降,上杉宪政之子龙若丸被安保泰广交出,后被北条氏康所杀。以长野业正为首的西上野河西众也加入了北条军,甚至连上杉宪政的亲兵马廻众也有人投降了北条氏康。至此,上杉宪政再也无法坚守平井城了。四月,上杉宪政放弃平井城,前往东上野,向当地亲上杉的豪族足利长尾氏和由良氏求援,却被两家拒绝入城。不得已,上杉宪政只能跑到越后和上野的交界处,向越后的大名长尾景虎求援。

长尾景虎在收到上杉宪政的求援信后,很快将上杉宪政接到了越后(《越佐史料》卷四,第56页引《武藏国龙渊寺年代记》和《京都将军家谱》)。五月,长尾景虎就派遣使者僧前往上野,了解上野的实际情况。为此,上杉宪政撰写了证明使僧身份的书状。(《上越市史》第六十二号引《伊佐早文书》)。从为长尾景虎担任取次的吉江茂高在六月二十日写给平子孙太郎的慰问信、上杉宪政在七月三日发出的文书可知,长尾景虎即将派遣大将薭生城主平子孙太郎出阵关东(《上越市史》第八十二、八十七条引《武州文书》)。七月中旬到七月下旬的某日,越后军发出了在武藏国领主冈部左卫门尉所领北河边矢岛地区禁止滥妨狼藉的禁止令,说明此时越后军已经越过越后和上野两国边境的界山。长尾兵势势如破竹,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从上野国打到了武藏国。八月十日,吉江茂高在给平子孙太郎的信中写道“关东御出阵御大义,御不如意令察之”(《上越市史》第九十五号引《武州文书》),表示长尾景虎可能无法出阵关东,并暗示平子孙太郎做好回师的准备。八月十三日,长尾景虎的旗本吉江忠景在给平子孙太郎的回信中表示,因为平子孙太郎在关东出阵中的战功,原本剥夺的贺幾之地将作为恩赏返还给平子孙太郎(《武州文书》第七十二号)。九月十一日,北条氏康遣部对下野国的佐野领(现枥木县佐野市富士町和枥本町)和上野国的新田领(现群马县太田市金山地域)放火(《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四二二号)。十月二十二日,上杉宪政从关东返还越后,长尾景虎写信给同上杉宪政一起出阵的庄内定贤,表示慰劳,并派各所奉行详细听取他的报告(《上越市史》第九十七号引《谦信公御书》)。同日,各所奉行枥尾城(现新潟县长冈市枥尾地区)城主本庄实乃、箕冠城(现新潟县上越市板仓区)城主大熊朝秀和与板城(现新潟县长冈市与板町)城主直江实纲联名发出副状,表示将把庄内定贤出阵的心得申报给长尾景虎。(《上越市史》第九十八号引历代古案)。十二月十二日,北条氏康授予安中源左卫门尉上野国势多郡上南云地区(现群马县涉川市)作为出兵上野的恩赏(《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四二三号)。长尾景虎和北条氏康的第一次交手就这样结束了。

◎平井金山城城迹图

长尾景虎之所以对越山进攻关东如此积极,有自己的原因。长尾景虎出身的越后长尾氏,代代都担任守护越后上杉氏的守护代。到了长尾景虎其父长尾为景的时代,越后守护石上杉房能决心扩大守护的权力,在明应七年(公元1498年)下令停止守护不入权。此事受到了长尾为景的抵制。永正四年(公元1507年)正月十七日,长尾为景开始攻打越中(《越佐史料》卷三第487页),而上杉房能则开始为讨伐长尾为景准备资金(《越佐史料》卷三第492页引《镰仓管领九代记》。八月,长尾为景先发制人,拥立上条上杉氏当主上杉定实为新任越后守护,攻打上杉房能的居馆(《越佐史料》卷三第488页)。上杉房能不敌,在逃跑的路上切腹自尽,殉死者数百人(《越佐史料》卷三第489页引《东光明院讲过去帐》)。

◎春日山与支城图

◎上杉房能废止守护不入权文书图

此役后,越后秩序大乱。当年九月,扬北众的本庄时长、色部昌长和竹俣清纲起兵反对上杉定实继任越后守护。长尾为景依靠安田氏、中条氏、筑地氏的战力,又因为上杉房能之兄、关东管领上杉显定增援越后的节点沼田城和白井城被叛将长尾景春占据,所以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最终平定了叛乱。永正六年(公元1509年)十一月六日,室町幕府发出御内书,补任上杉定实为越后守护,并命令长尾为景悉心辅佐(《越佐史料》卷三第508页)。

永正七年(公元1510年),上杉显定终于将长尾景春赶到了利根川以东的不动山馆(《越佐史料》卷三第516页引《御影之记》)。七月二十八日,上杉显定联络越后国薭生城主平子左卫门佐(《越佐史料》卷三第514页引《武州文书》)为内援,率领上野军八千余人攻入越后,一举占领了越后的上越和中越地区,上杉定实和长尾为景不得不逃往越中避难(《越佐史料》卷三第517页引《镰仓管领九代记》)。逃到越中后,长尾为景以上杉定实的名义联络京都幕府。取得幕府的支持后,长尾为景发起反攻,将关东军赶出了越后,关东管领上杉显定被高梨政盛军逼迫自尽(《越佐史料》卷三第546页引《武家事纪》)。

重新夺回越后的长尾为景不断加强自己的权力。享禄元年(公元1528年)十二月十二日,长尾为景被时任幕府将军的足利义晴授予允许使用白伞袋、毛毡鞍覆等仅限于守护和御供众使用的物品。最早是由将军足利义稙授予越前守护代朝仓孝景,之后这成了幕府授予守护代守护权力的证明。至此,长尾为景就拥有了和守护上杉定实相同的家格。

◎春日山古城图

长尾为景的行为很快遭到越后国人领主的反抗。享禄三年(公元1530年)十月六日,上杉定实之弟、上条上杉家当主上条定宪起兵讨伐长尾为景,史称“享禄·天文之乱”。享禄四年(公元1531年)正月,越后除上条家以外的上杉一门与扬北众等十八人联名组成一揆,加入上条定宪的讨伐军(《越佐史料》卷三,第783页,引《上杉古文书》)。二月,将军足利义晴下达了禁止与上条定宪合力的御内书(《新澙县史》第五四号)。一时,上条定宪被压制,不得不向长尾为景求和。

◎扬北众联署状图

到了六月,形势发生了变化,被长尾为景倚为后盾的幕府将军家发生了变故。拥立将军足利义晴的管领细川高国在摄津尼崎被细川晴元和三好元长联军击败。细川高国被俘后被勒令自尽,足利义晴逃到了近江国坂本的长光寺(《越佐史料》卷三,第786页引《上杉古文书》)。消息传到越后之后,长尾为景的支持者也发生了变化。

天文二年(公元1533年)九月二十六日,上条定宪再次举兵叛乱。虽然上条军一度处于劣势,自家的居城上条城也被烧讨(《越佐史料》第798页引《毛利文书》),但是到了天文四年(公元1535年),上条定宪成功地将上田长尾氏与其旗下的上田众、妻有众和薮神众拉入了自己一方,并下令己方的宇佐美定满和大熊政秀做好反击的准备。(《越佐史料》卷三,第807页引《历代古案》)。六月十三日,长尾为景围攻宇佐美定满的居城(《越佐史料》卷三,第811页引《历代古案》)。十九日,上条定宪又拉拢了扬北众中的本庄房长、水原政家和色部胜长等人,并展开了反击(《越佐史料》卷三,第811页引《讲史堂古文书》)。八月十二日,在“享禄·天文之乱”中一直保持中立的平子弥三郎在中条藤资和黑川清实的劝诱下加入了上条定宪方(《越佐史料》卷三,第818页引《武州文书》)。到了年末,庄内的大宝寺氏和砂越氏、会津的芦名氏也加入了上条定宪方(《越佐史料》卷三,第822页引《本庄文书》)。天文五年(公元1536年)四月十日,宇佐美定满在越后三分之一原被长尾为景军击败(《越佐史料》卷三,第829页引《平子文书》)。八月三日,长尾为景将家督让予长子长尾弥三郎晴景(《上杉家古文书》卷一,第四二八号)。十二月二十四日,长尾为景去世(《越佐史料》卷三,第835页引《林泉寺过去账》)。长尾晴景在正式继任长尾家家督一职后,逐步恢复了上杉定实的守护权(《新澙县史·资料篇·中世二》第一四九五号和第一四九六号)。在此前提下,上条定宪一党在天文七年(公元1538年)向长尾晴景请降,结束了“享禄·天文之乱”。

在这一年,守护上杉定实决定收养妹夫伊达稙宗之子时宗丸(伊达实元)为养子。伊达稙宗试图以此事为契机,将势力扩展入越后。首当其冲的扬北众分裂成两派,一派以中条藤资为首,支持伊达稙宗;另一派以本庄房长为首,反对伊达稙宗插手越后事务(《越佐史料》卷三,第849页引《色部文书》)。动乱从扬北众波及越后全国。长尾晴景祭出天文五年(公元1536年)九月二十七日后奈良天皇颁予他的“私敌追讨”令旨(《上杉家古文书》第四三二号),加入了反伊达派。反伊达派士气大增,在天文九年(公元1540年)九月二十八日攻下了中条藤资的居城中条城(《越佐史料》卷三,第856页引《讲史堂古文书》)。

之后,伊达稙宗和伊达晴宗父子为了是否继续出兵越后反目,并引起了整个东北大乱的“天文之乱”,已改名为伊达实元的时宗丸入嗣越后上杉氏一事也不了了之。天文十二年(公元1543年)四月十三日,在越后天文之乱中站在长尾晴景反对侧的扬北众们联名向长尾晴景请愿,恳求长尾晴景下发赦免书(《新澙县史》第一〇五七号)。八月二十八日,长尾晴景命令自己十四岁的弟弟长尾景虎出任枥尾城城主,压制古志郡和中越地区(《越佐史料》卷三,第866页引《上山家谱》,《越佐史料》卷四,第131页引《历代古案》)。天文十三年(公元1544年)四月二十日,后奈良天皇又根据长尾晴景的请求,派右中弁劝修寺晴秀为使者,颁下了“越后国中静谧”的纶旨,并赐予长尾晴景后奈良天皇手书《心经》一卷(《上杉家古文书》第四三五号),宣告了越后“天文之乱”的结束。

天文十五年(公元1546年),长尾景虎因平定黑田秀忠之乱(《越佐史料》卷三,第878页引《长谷川氏所藏文书》)而名声大噪,引起了长尾晴景的猜忌,并导致兄弟二人最终兵戎相见。长尾景虎在军事上占据上风后,通过守护上杉定实的调解,在天文十七年(公元1548年)农历除夕入驻春日山城,正式继承了长尾家(《越佐史料》卷四,第1页引《上野文书》)。

长尾景虎继任家督后,采取其父长尾为景的政策,绕过了守护上杉定实,行使国主的权力(越佐史料)卷四,第9页引《武州文书》中《天文十八年四月十九日平子孙太郎越后宇贺地安堵状》。天文十九年(公元1550年)二月二十六日,越后守护上杉定实死去。两天后,长尾景虎被将军足利义辉赐予白伞袋和毛毡鞍覆(《上杉家古文书》第四三七号)。天文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基本平定了越后一国的长尾景虎被授予从五位下弹正少弼的官职《上杉家古文书》第四五〇号),确立了自己越后国主的地位。

◎后奈良天皇纶旨

四、鏖战川中岛

与日后成为对手的武田信玄和北条氏康不同,长尾景虎统治领地的权威并非来自自己的家族,而是依靠室町幕府和日本宫廷的授权。因此,长尾景虎依然使用着守护时代的权力结构。与他的父亲长尾为景时代相同,长尾景虎通过公钱方大熊氏来收取段钱(《新澙县史·资料篇3·中世一》第二七二号和《新澙县史·资料篇4·中世二》第一五九八号)。事实上,长尾为景时代国内动乱的根源只是被长尾景虎的武略暂时压制,并没有解除。对此,年轻的长尾景虎决定发动对外战争,通过领土的扩张来缓和国内矛盾。上杉宪政的求援信,给了长尾景虎一个很好的向关东扩张的机会。

天文二十二年(公元1553年)八月,北信浓豪族村上义清、高梨政赖、井上昌满、岛津忠直、须田满国、栗田永寿等联名写信给长尾景虎,希望长尾景虎出兵,协助他们反抗武田信玄的侵略。为此,长尾景虎出兵信浓(《越佐史料》卷四,第91页引《历代古案》)。九月一日,越后军在八幡(现长野县篠之井市)击败武田军,迫使武田军放弃了荒砥城(长野县千曲市上山田)。三日,越后军攻到武田信玄的驻地青柳城(长野县东筑摩郡筑北村坂北),并在青柳城附近放火。武田信玄的援军在九月四日进驻苅屋原城。之后,越后军攻克会田的虚空山城。九月十三日,武田军在越后军控制下的麻續城和荒砥城城下放火,迫使越后军在十四日夜半撤出麻續城。九月十八日,越后军转向盐田(现长野县上田市盐田地区)方向,在葛尾城附近的南条地区(现长野县埴科郡坂城町)放火。九月二十日,武田信玄在出阵盐田的半路上得知了越后军撤退的消息(《驹井高白斋记》)。这就是第一次川中岛之战。

对长尾景虎来说,此次出兵川中岛地区,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出兵。回师越后后,他在当年秋天前往京都。在京都,长尾景虎获得了后奈良天皇颁予的“住过并邻国欲敌心之辈,所被治罚也”的纶旨(《上杉家古文书》第四五九号)并被赐予御剑一把(《越佐史料》卷四,第94页引《上杉家什宝目录》)。心情舒畅的长尾景虎在十一月十三日游览了自由都市堺,并赠予大坂的本愿寺光教太刀一把、马一匹和乌目千颗(《越佐史料》卷四,第95页引《本愿寺证如上人日记》)。之后,长尾景虎又拜访了高野山(《越佐史料》卷四,第96页引《明治天皇内廷御书类目录》)。从高野山回到京都后,长尾景虎于十二月八日在大德寺受戒,法号宗心(《越佐史料》卷四,第96页引《上杉年谱》)。十二月下旬,长尾景虎才回到越后。

◎川中岛之战图

◎后奈良天皇纶旨2 ◎后奈良天皇手书心经图 ◎后奈良天皇下赐的御剑图

回到越后后,由于上洛花费过大,长尾景虎不得不下令增收段钱(《新澙县史·资料篇4·中世二》第一五九八号),暂时无力出兵。北条氏康此时正致力于房总的事务,因此上野方向一时平静了许多。而在信浓方面,武田信玄却加紧了攻势。弘治元年(公元1555年)二月十三日,越后毛利氏领主北条高广被武田信玄劝诱(《越佐史料》卷四,第414页引《黑金文书》),以善根(现新潟县刈羽郡中鲭石町)为据点起兵,后被宗家安田景元镇压(《越佐史料》卷四,第415页引《毛利文书》和《中村藤八氏所藏文书》)。四月,善光寺别当粟田鹤寿被武田信玄策反。十八日,长尾景虎应村上义清和高梨政赖等邀请,再次出兵川中岛。二十三日,长尾景虎在善光寺布阵。同时,武田信玄从甲府出阵,并向在旭山城(现长野县长野市)笼城的粟田鹤寿派遣援兵三千人,弓八百张,铁炮三百挺(《越佐史料》卷四,第121页引《妙法寺记》)。之后,越后军和武田军以旭山城为中心对峙了两百多日,交战多次(《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四三六到四四八号)。对峙一直延续到当年十月,武田军出现了补给问题(《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四五七号)。到了闰十月,经过百余日的对峙,精疲力竭的两方在今川义元的调停下达成了和平协定并交换了誓词(《越佐史料》卷四,第122页引《历代古案》)。

回到越后的长尾景虎在弘治二年(公元1556年)三月二十三日突然宣布将出家隐遁,并宣布停止一切公事(《越佐史料》卷四,第127页引《上野文书》)。六月二十八日,长尾景虎正式向长庆寺寺某僧人发出了想要隐遁的文书(《越佐史料》卷四,第131页引《历代古案》。八月十七日,越后诸将以长尾政景为首,向长尾景虎交出誓书,请求长尾景虎继续担任越后国主。长尾景虎接受了他们的意见(《越佐史料》卷四,第124页引《上山家古文书》),并将自己的签名由宗心改回了景虎。

再次成为国主的长尾景虎先是平定了国内的大熊朝秀之乱(《越佐史料》卷四,第136页引《上野文书》),又在弘治三年(公元1557年)再次出兵川中岛,和武田信玄交锋。越后军在五月二十一日攻下香坂(现长野县水内郡)后,又接连攻克坂本和岩鼻(《越佐史料》卷四,第148页引《历代古案》)。八月十七日,越后军在上野原(长野县长野市上野地区)击败了渡过千曲川的武田军(《越佐史料》卷四,第150页引《历代古案》)。战争持续到永禄元年(公元1558年)才在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调停下达成了和平协定(越佐史料)卷四,第173页引《上杉家古文书》)。作为和平条件,武田信玄获得了信浓守护一职,其嫡子武田义信则获得了准三管领的家格(《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五八六号)。

永禄二年(公元1559年),长尾景虎第二次上洛。此行除觐见了正亲町天皇,并被赐予御剑(《上杉家古文书》第四六七号)外,他还从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处要到了三管领、(足利)御一族的家格,甚至从上杉宪政处继承山内上杉家家督的许可和“信浓国诸侍事、弓矢半之由侯。问始末,景虎可加意见”的权力(《越佐史料》卷四,第198页到200页引《上杉家古文书》)。从此,他有了超越武田和北条的家格,以及干涉信浓和关东事务的权力。六月二十九日,足利义辉命幕臣大馆晴光为使者,将大友宗麟进献给幕府的火药配方转赠给长尾景虎(《上杉家古文书》第四七一号和四七二号)。

十月二十八日,长尾景虎回到越后。当晚,召开了庆祝长尾景虎继任管领的酒宴。宴会上,长尾景虎拿出了正亲町天皇赐予的御剑给越后诸将四十七人欣赏。十一月一日,举行了年寄(家老重臣)和马廻众的参观仪式。十一月十三日,又有信浓众二十一人前来参观御剑。次年三月十五日,关东诸侯自佐竹义昭使者以下三十一人参观了御剑。这实际上也成为长尾景虎出兵关东的动员会(《越佐史料》卷四,第223~230页引《上杉古文书》)。

◎正亲町天皇下赐的御剑图

之后,长尾景虎利用自己身份的变化,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内的控制。对比弘治三年十月十八日和永禄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长尾景虎发给广泰寺两份内容相同的文书(《上越市史·别篇1·上杉氏文书集一》),可以看出,发出文书的人由长尾家的奉行众变成了有较大自治权的国人领主柿崎景家、北条高广等人。

永禄三年(公元1560年)三月,长尾景虎出兵越中(《越佐史料》卷四,第238页引《福王寺文书》),将神保长职赶出了越中富山城(现富山县富山市丸之内)。回到越后后,长尾景虎向上杉宪政表示,自己已经做好准备越过越后与上野之间的界山,出兵关东,讨伐北条氏康(《越佐史料》卷四,第240也引《伊佐早文书》)。

此时的北条氏康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期。天文二十年(公元1551年),北条氏康在给古河公方奉公众梁田晴助的起请文中,尚表示双方相互盟誓、互不违背,共同对古河公方足利晴氏尽忠奉公(《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四〇四条)。天文二十一年,北条氏康的首要对手上杉宪政被赶到了越后,北条氏康就对在河越夜战中加入上杉方的足利晴氏采取了报复行动。十二月十二日,古河公方足利晴氏被迫隐居,他与梁田晴助之妹所生的长子足利藤氏被废除了继承人的资格,改由他与北条氏康之妹芳春院所生之子足利义氏继承家业(《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篇》第六七二号)。次年,足利晴氏在古河笼城试图反抗北条氏康对古河公方的支配。此次行动很快被北条氏康镇压了下去,足利晴氏被押送到后北条氏的领地禁闭。由于古河公方重臣、关宿城(现千叶县野田市关宿博物馆)城主梁田晴助的反对,足利义氏并没有进入古河城,而是在北条氏康控制下的葛西城发号施令。弘治三年,梁田晴助在北条氏康的压迫下,以进驻古河城为条件,让足利义氏进入了关宿城(《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九八六号,《古河公方篇》第八三一到八三七、八四〇、参考三六号)。永禄元年六月,足利义氏前往鹤岗八幡宫参诣(《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篇》第八三八、八三九号)。

足利义氏继承古河公方之位后,北条氏康得以以古河公方的名义支配关东的其他诸侯。为此,他首先恢复了古河公方对上野、相模和武藏等旧公方领地的支配权。从天文二十二年开始,北条氏康以足利义氏的名义对武藏东部、下总西北部、下野南部和上野南东部的领地行驶统治。从天文二十二年到弘治年间,留下了大量足利义氏通过梁田氏、野田氏、丰前氏和田代氏等古河公方奉公众为媒介,对领主知行的授予,安堵、公方领地的设置、诸役的赋课,免除等在地支配的有关文书。除了和古河公方关系密切的下野国小山氏和下总国的结城氏外,下野的那须氏、芦野氏和皆川氏,常陆的真壁氏、烟田氏、额田氏和小野崎氏,南陆奥的白河结城氏与芦名家下属的石川氏等都与打着足利义氏旗号的使者有往来(《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篇》足利义氏部分)。一时间,古河公方的权威在北条氏康的帮助下恢复了。

◎古河公方馆址图

与此同时,北条氏康也在文书中打着足利义氏的名义,把自己放到具体执行者的位置上(《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五五二条)。这样的低姿态打消了不少关东诸侯对后北条氏的疑心。天文二十三年,下总结城氏当主结城政胜与北条氏康开始交好,使得北条氏康通过结城政胜联络到了南陆奥的白河结城氏当主白河晴纲(《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四六二和四六三号)。弘治三年,下野那须氏也因为排除佐竹家实力的那须洞忩剧而开始和北条氏康亲近(《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五三八条)。

◎战国时代北关东要图

天文二十二年,越后的长尾景虎出兵信浓,开始了与武田信玄在川中岛的数度大战,北条氏康则趁机将上野诸路国人领主纳入自己的统治下。家中一门重臣北条纲成的次子北条孙次郎康元被过继入沼田氏成为当主(《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〇八号),足利长尾氏当主长尾当长参与了北条军的征伐行动(《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五三〇号)。

在收服上野的同时,北条氏康实现了与今川家的和解。天文二十三年七月,北条氏康的女儿早川殿嫁与了今川义元之子今川氏真。十二月,武田信玄之女黄梅院嫁与了北条氏康之子北条氏政(《妙法寺记》)。之前的天文二十一年,武田信玄之子武田义信迎娶了今川义元之女嶺松院(《驹井高白斋记》)。至此,三家之间通过婚姻,结成了骏甲相三国同盟。

弘治元年,下总结城氏当主结城政胜在伊势神宫(现三重县伊势市)参诣归来途中,顺道拜访了小田原城。在会谈中,结城政胜请求北条氏康出兵常陆南部,协助他打倒宿敌小田氏。对此,北条氏康没有表示异议。次年弘治二年(公元1556年),江户城城主远山纲景和岩付城城主太田资正奉命带领两千骑与结城政胜合力出兵。同时,下野鹿沼城(枥木县鹿沼市)城主壬生冈雄、佐野城城主佐野丰纲和上野馆林城(现群马县馆林市)城主茂吕秀忠也在足利义氏的命令下参战。结城政胜也动员了麾下的多贺谷市、水原氏和山川氏等,并力攻小田氏的支城海老岛城(现茨城县筑西市)。小田氏当主小田氏治与佐竹援军两千人来援。两军于四月五日在海老岛山王堂附近交战,北条-结城联军获胜(《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九三七号和第九三八号)。小田氏治放弃了居城小田城(现茨城县筑波市),逃到土浦城(现茨城县土浦市)。海老岛地区和小田城成了结城胜政的领地,而北条氏康也成功地把触角伸进了常陆。

海老岛之战后,北条氏康开始向下野、常陆、上总和安房等国扩大自己的影响。这些地方自“观应之乱”后,初代镰仓公方足利基氏确立起镰仓府统治的萨埵山体制时代就是外样领主,即所谓的坂东八屋形的传统势力范围。因此,北条氏康在行动中更加注意利用古河公方足利义氏的威望,建立自己作为关东秩序的维护者的立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宇都宫夺还事件。

天文十八年(公元1549年),宇都宫氏当主宇都宫尚纲在与那须高资的战争中战死。其子宇都宫伊势寿丸年纪幼小,家老壬生城城主(现栃木县下都賀郡壬生町)壬生纲房趁机与那须高资议和,联合宇都宫家另一重臣芳贺高经,夺取了宇都宫家的居城宇都宫城(现枥木县宇都宫市本丸町)。而宇都宫伊势寿丸则逃到了飞山城(现枥木县宇都宫市竹下町)城主芳贺高定处避难,并暂时被安置在真冈城(现枥木县真冈市台町)。为了夺回宇都宫城,芳贺高定开始了一系列计谋。天文二十年,芳贺高经的后援那须高资在芳贺高定的计谋下被家臣千本资俊谋杀。壬生纲房在北条氏康的支持下,联络了宇都宫一族的盐谷氏、西方氏和三上氏,赶走芳贺高经,独占了宇都宫城。走投无路的芳贺高经被芳贺高定诱入真冈城杀死。弘治元年,壬生纲房暴死,有传说是芳贺高定暗杀的。弘治三年春,芳贺高定联络常陆的佐竹义昭和江户忠通,一起攻打壬生纲雄。佐竹义昭和江户忠通带了五千人,进驻飞山城,隔着鬼怒川与壬生纲雄等对峙(《今宫祭祀录》)。为了不让壬生纲雄的后台北条氏康出兵援助,芳贺高定通过古河公方足利义氏向北条氏康展开了外交攻势。在芳贺高定的努力下,北条氏康此时正在用兵房总,无暇顾及下野,所以,北条氏康非但没有派出援军,反而向那须高资的继任者那须资胤写信,表明自己将以“壬生退治”为己任(《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五六七号)。丧失外援的壬生纲雄不得不向芳贺高定投降,交出了宇都宫城。通过此事,北条氏康确立了自己作为关东管领,对外样领主大名的裁判权。之后,北条氏康的影响力甚至波及东北(《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三九号)。然而,佐竹义昭也通过此战确立了自己作为关东东北国人领主中反北条派的核心。日后,佐竹氏联合宇都宫氏,始终站在反抗后北条氏对关东统治的第一线,最后坚持到了后北条氏的灭亡,这是北条氏康所无法预计的。

对北条氏康来说,首要的课题是利用长尾景虎在信浓与武田信玄相争的空隙,逐次将关东反北条氏的势力一一清除。在海老岛之战后,他将攻击的目标定在了盘踞在房总半岛的宿敌里见氏。自从第一次国府台之战后,上总的小弓公方灭亡。上总国的有力国人领主真理谷武田氏衰败。里见家当主里见义尧利用后北条氏专注于对两上杉氏的空隙,扩张势力。首当其冲的是势力横跨上总、下总两国的有力国人领主佐仓千叶氏。

天文十六年(公元1547年),佐仓千叶氏当主千叶利胤在同侵入香取、匝瑳两郡的里见军交战中战死(《东国的战国合战》市川高男著)。之后,里见义尧的股肱正木大膳亮时茂就以上总大喜多城(现千叶县夷隅郡大多喜町)为据点,开始对香取和匝瑳两郡进行渗透。

天文十八年,下总豪族酒井胤治被北条氏康策反(《战国遗文·房总篇》第八二三号),到了天文二十二年,北条氏康开始大举侵入房总(《战国遗文·房总篇》第八七四、八七六号)。而佐仓千叶氏的继任当主千叶亲胤迎娶了北条氏康之女尾鳍殿,开始协同北条军作战。里见军为了反制,于弘治元年侵入小弓领(现千叶县千叶市)放火。次年又侵入匝瑳郡,与千叶军交战。疲于应付里见军入侵的香取、匝瑳两郡国人领主在弘治三年发动政变,废黜了千叶亲胤,另立千叶胤富为新任当主。千叶胤富继任当主后,减轻了同里见氏的对抗,并与后北条氏保持了适度的距离。

北条氏康并没有理会佐仓千叶氏的这点小动作,弘治元年,他在上总豪族吉田玄番助的帮助下(《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九〇九、九一〇号),攻克了上总国西南的金谷城(现千叶县富津市)——里见军在西上总的重要支撑点(《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九二〇条)。里见军不得不在安房国西北的妙觉寺一侧构筑冈本城(现千叶县南房总市)应对。

弘治三年,北条氏康以贺浦(现神奈川县横须贺市)为据点,向房总运送人员物资(《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九五九号)。永禄三年,北条氏康完成了对里见义尧本城久留里城(现千叶县君津市久留里)的包围(《东国的战国合战》引《东大白川文书》)。里见氏一度陷入灭亡的绝境。已无力扭转战局的里见义尧只有一面坚守久留里城,一面命令正木时茂向越后的长尾景虎求援(《越佐史料》卷四,第249页引《历代古案》)。六月二日,足利长尾氏当主长尾政长来信表示,越后军将于秋天越山,出阵关东(《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一二号)。九月六日,长尾当长写信告之正木时茂,越后军已经越过三国峠,进入上野国沼田城(《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一六号)。九月十六日,上杉宪政写信给里见义尧,告之自己已进入上野国(《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一七号)。十月,正木时茂回信给长尾景虎,表示“时茂年来之愿望此时候,关东静谧不可移时日候”(《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一八号)。从正木时茂在年底发出的一系列文书来看(《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二六、一〇二七和一〇二八条)来看,北条军最后撤除了对久留里城的包围,专心应付出阵关东的长尾景虎去了。

◎武田信玄

五、关东出阵

永禄三年正月二十七日,正亲町天皇依靠长尾景虎等人的奉纳,完成了即位仪式(《公卿补任》)。完成仪式后,时任关白的近卫前久预定在当年九月动身前往越后。近卫前久早就对京都的政治氛围感到不满,之前曾想前往西国,被近卫前久的父母阻拦。当长尾景虎上洛时,两人就成了莫逆之交。当时,长尾景虎三十岁,近卫前久二十四岁。近卫前久派遣家臣西洞院时秀赠予了长尾景虎《咏歌大概》一册、歌书《三智抄》一本(《越佐史料》卷四,第185页引《上杉家古文书》)。六月一日,近卫前久和长尾景虎互换誓词,近卫前久在起请文中表示要追随长尾景虎远国下向,联手在关东之地建立新的秩序。七月十四日,风闻此事的足利义辉派遣幕臣大馆晴光,以正亲町天皇即位在即不能没有关白参与即位仪式为理由,将近卫前久留在了京都(《上杉家古文书》第四七三号)。

永禄三年,长尾景虎加快了越山进入关东的准备。四月二十八日,常陆的佐竹义昭向长尾景虎报告关东形势(《越佐史料》卷四,第241页引《福王寺文书》)。五月九日,渡边将监等六人联名,通过本庄玖介和宇野左马允向长尾景虎递上誓书,表示他们不会懈怠其所纳军役(《上杉家古文书》第四七五条)。五月十三日,斋藤朝信、柿崎景家、北条高广和长尾藤景四人联名下达了越后府内寺社领、御料所和町人等五年免除诸役(《上杉家古文书》第四七六号)。

到了八月,关东出阵的准备基本完成,长尾景虎于八月二十四日写信告诉上野馆林城城主长尾显长等,自己即将出阵,命令其做好迎接准备(《越佐史料》卷四,第251页引《北越家书》)。八月二十五日,长尾景虎留下桃井左马助、长尾小四郎、黑川实氏、柿崎景家和长尾源五五人为留守,荻原扫部助、直江实纲和吉江景资三人为监察坐镇越后(《越佐史料》卷四,第252页引《上杉家文书》),自己于八月二十九日离开春日山城,开始向上野进军(《越佐史料》卷四,第254页引《武藏国龙渊寺年代记》)。九月十九日,关白近卫前久依约来到越后,听说长尾景虎已经出兵,他又马不停蹄追了上去(《越佐史料》卷四,第256页引《近卫家谱》)。九月二十八日,越后军攻克了上野的岩下(现群马县吾妻郡东吾妻町)、沼田(现群马县沼田市)诸城,并入住厩桥城(现群马县前桥市)。入嗣沼田氏的北条孙次郎兵败被斩(《越佐史料》卷四,第265页引《历代古案》),一度投向北条氏康的下野足利长尾氏当主长尾当长和政长父子、上野总社长尾家、白井长尾家和箕轮长野家先后加入长尾景虎的阵营。长尾景虎乘胜追击,包围了那波氏主城赤石城和赤井氏的馆林城(《越佐史料》卷四,第267页引《上杉年谱》)。国峰城城主小幡宪重因为家臣小幡图书助的反叛而不得不逃往信浓投奔武田信玄。北条氏康在上野的统治体制迅速瓦解。

◎近卫前久誓书图

永禄二年(公元1559年),关东发生了大规模的饥荒。北条氏康趁机退位,将家业交给长子北条氏政(《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〇六号),自己专心于军事作战。永禄三年二月,为了稳定人心,后北条氏在其所领发出了德政令(《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二一到六二七号)。听说长尾景虎侵入上野后,北条氏康迅速做出反应,出兵进驻河越城(《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四四条)。九月二十三日,古河公方足利义氏写信给那须资胤,感谢那须资胤在“越后之凶徒沼田城令越山”之际,能“出马可及其行候间,于上州备者……无二忠信之段感悦之至”(《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篇》第八四九号)。十月二日至十月四日,足利义氏接连写信给小山秀纲、芦野修理大夫、那须高资和烟田右卫门大夫,要求他们“速自身参阵”,并表彰了“参阵被走廻候者”(《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篇》第八五〇到八五三号)。十月四日,北条氏康写信给富冈氏,表彰了他对上野豪族由良成繁的战功,并要求富冈氏将铁炮的火药和弹丸多送到紧要之处(《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四五号)。同时,北条氏康又要求富冈氏将自己的使者安全护送到由良成繁处,以便由良成繁知道自己进一步的计划(《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四六号)。十月六日,北条氏康又写信给野田政保,表示馆林城下缺少舟桥,要求野田政保在五日内将舟桥以及其他器物送到(《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四七号)。

十月,上野战局进入相持阶段,双方各自对关东各地国人领主展开了拉拢活动。北条氏康在九月三日写信给结城晴助(《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四一号),以足利义氏的名义,希望佐竹和白川结城、那须两家言和。九月十九日写信给佐竹义昭(《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四二号),希望佐竹义昭能够遵从足利义氏的“上意”,即与白川结城、那须两家言和。九月二十一日,北条氏康写信给芦名盛氏,表明因为佐竹义昭“不应上意”,希望芦名盛氏能够提供建议,以便完成“重而一和之仪”。(《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四三号)。十月九日,北条氏康将起请文送给岩付城城主太田资正,希望太田资正能对足利义氏尽“御忠节”,并看在北条氏康之女同太田资正嫡子太田源五郎“骨肉取结”的份上,“大敌退治三日之内出阵”。北条氏康还表示,太田资正出阵时,将仿照保元之乱时源义朝先例,向京都的三好长庆和松永久秀申请授予太田资正相伴众的家格(《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四九号)。十月十七日,北条氏康的盟友武田信玄写信给自己的连襟,大阪的本愿寺显如,希望通过他让越中一向宗的首领上田藤左卫门起兵袭扰长尾景虎的后方(《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七一三号)。

在另一边,十月二十九日,长尾景虎写信给下野佐野龙溪寺,希望其促成“常野两国诸家中其外出张之仪”(《越佐史料》卷四,第270页引《三股文书》)。十月二十五日,足利义氏写信给芦名盛氏,告之上野和下野长尾家“一类两三人致同意”、“越国凶徒至于上州令出张”事,其“指义无候”。北条氏康已移阵松山城,进行防备。之后,又指责常陆佐竹义昭对“佐竹、白川间之仪”(指命令两家停战,出兵援助北条氏康)毫无进展,“无是非次第候”(《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篇》第八五四条)。

十月二十三日,北条氏康在松山城发出感状,表彰了兴津甚兵卫在上野总社宿城的战功(《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五一号)。十一月八日,足利义氏写信给由良成繁,表示古河城经过加固,坚固无比,肯定能抵御越后军(《越佐史料》卷四,第273页引《由良文书》)。十一月十二日,北条氏康写信给梁大藏丞,要他前往加强江户城(现东京都丸之内)的防守。形势并没有朝着对北条氏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十二月七日,越后军攻克了赤石城,上野那波氏残部逃往信浓投奔武田信玄。十二月十四日,加入长尾景虎方的厩桥城城主长野彦九郎和其叔父大胡城(现群马县前桥市)城主大胡左马允因为谋反的罪名被诛杀。沼田城、厩桥城和大胡城被长尾景虎没收作为其直辖地,由年寄众北条高广镇守。而那波领则赐给了由良成繁。大约在这段时间,忍城城主成田长泰、深谷城(现埼玉县深谷市)城主上杉宪盛、胜沼城城主三田纲秀、羽生城(现埼玉县羽生市)城主广田直繁和其兄弟木户忠朝、岩付城城主太田资正都先后加入了长尾景虎一方。从北条军的围困中解放出来的里见义尧命令正木时茂开始准备渡过江户湾,与长尾景虎会师。而原本还在观望下野、常陆、上总和下总的国人领主也不得不开始站队。下野的宇都宫氏、皆川氏和小山氏当主姗姗来迟,而常陆的小田氏治则分别派遣了家中的重臣穴户中务大辅参阵。更重要的是,据守古河城的梁田晴助带着足利晴氏的长子、自己的外甥足利藤氏加入了长尾景虎的阵营。对长尾景虎来说,有了足利藤氏,他便有了古河公方的大义名分。得到长尾景虎支持的足利藤氏,很快就让梁田晴助以自己名义授予了菅谷大炊助和会田内藏助各十五贯文的恩裳(《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三二和一〇三三条)。

眼见形势不妙,足利义氏先后给印东式部大辅、土肥中务大辅、丰前左京亮和江木户丰后守等被官写信,宣布授予加入北条氏康方的部将予以重赏(《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篇》第八五五到八五八号)。于是,下总的结城晴朝和千叶胤富;下野的那须资胤和壬生纲雄等加入了北条氏康阵营。十二月中旬,越后军逼近关宿城,足利义氏不得不固守关宿城(《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篇》第八六一到八六八条)。十二月二十四日,长尾景虎写信给太田资正,希望他出面达成房总里见氏和佐仓千叶氏之间的和平协定,以便里见氏能参阵(《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三一号)。与此同时,北条氏康从松山回到了小田原城。

永禄四年(公元1561年),长尾景虎在厩桥城过年。在此期间,长尾景虎将投入他阵中的关东诸路国人领主进行了整编,完成了关东幕注文(《上杉家古文书》第四八二条),包括上野国的总社长尾氏、白井长尾氏、箕轮长野氏、厩桥长野众、沼田众、岩下斋藤氏、金山由良氏、桐生佐野氏,下野国的足利长尾氏、小山氏、宇都宫氏、佐野氏,下总国古河公方的重臣梁田氏、小金高城氏,武藏国的忍城成田氏、羽生广田氏、藤田众、深谷上杉氏、岩付太田氏、胜沼三田氏,常陆的小田氏、真壁氏、下妻多贺谷氏、下馆水谷氏,安房的里见氏,上总的东金酒井氏、饭柜山室氏等总计有名武将二百余人。根据各种军记物语记载,总人数从九万六到十一万五千不等。

◎松山城本丸遗迹图

二月十一日,留守春日山城的直江实纲将府内防御的任务交给藏田五郎左卫门,长尾景虎写信命令藏田五郎左卫门加强警备(《越佐史料》卷四,第277页引《历代古案》)。二月十六日,高梨实赖进入府内,直江实纲出阵关东(《越佐史料》卷四,第278页引《高梨文书》)。

作为对应,北条氏康加强了自己支城的防御:北条纲成及其子北条氏繁分别镇守武藏的三崎城(现神奈川县三浦市)和玉绳城(现镰仓市玉绳地区),内藤康行镇守津久井城(现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绿区)、北条氏照镇守由井城(现东京都八王子市)、北条氏尧和大道寺周胜镇守河越城,他自己则和当主北条氏政镇守小田原城。

二月下旬,长尾景虎从厩桥城出发,其先头部队压制了古河城。与此同时,太田资正出兵松山城,迫使城主上田朝直投降。而里见义尧则一路攻下了上总的真理谷城、峰上城和下总的葛西城。到达古河城后,长尾景虎沿利根川南下,绕过了河越城和江户城,向小田原进军。二月二十五日,北条氏康写信给高桥乡左卫门尉,表明原本在浦贺的莳田殿将转移到玉绳城参加笼城(《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六四号)。与此同时,甲斐的武田信玄的援军万人从甲斐国都留郡吉田(现山梨县富士吉田市)。骏河的今川氏真尽管因为父亲今川义元在去年六月死于织田信长的奇袭而内部不稳,但还是派出了援兵,进驻河越城参与防守(《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九七号)。

三月初,长尾景虎渡过利根川,常陆国的佐竹义昭派遣一门众大山氏参阵(《越佐史料》卷四,第287页引《御列祖史略》)。下总的千叶胤富和下野的那须资胤也背离北条氏康,加入了长尾景虎一方。下总结城晴朝虽然依然支持北条氏康,但是其部下,绫户城(现茨城县结城市)城主山川氏重和下馆城(现茨城县筑西市)城主水谷胜俊在梁田晴助的劝诱下加入了讨伐大军。那须资胤之前曾在二月写信给在关宿城笼城坚守的足利义氏,希望他能出降加入长尾景虎一方。对此,足利义氏回信,大意为:“今般世上之风波,诸人皆没有是非之观念,各说各话。‘纵对氏康其恨繁多’,但其‘累代忠信’,也不应该被诛除。如今‘长尾景虎越河(指利根川)至于豆相武(指北条氏康领有的伊豆、相模、武藏三国)’,乃是‘二三代’以来无法无天之举。北条氏康‘以外戚之好’,对足利义氏,又怎是长尾景虎可共比肩的?更何况如今的时代,‘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各执理由,因为一事而对君主‘奉恨’,‘太平之时……古今有之’,故自己还是不能相信长尾景虎,自然也不会抛弃北条氏康,倒向长尾景虎。”(《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篇》第八六〇号)

三月三日,长尾景虎大军到达当麻(现神奈川县相模市南区)。同日,北条氏照写信给武田信玄部将加藤骏河守虎景,表示长尾景虎军已到达当麻,希望加藤虎景能够让武田信玄早日派出援军,自己将派人在千喜良口(现神奈川县相模原市)接应(《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七〇号)。三月八日,长尾景虎大军到达中筋(现神奈川县中郡)。三月九日,里见军从海路上岸,在腰越浦(现神奈川县镰仓市)登陆(《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三八号),并下达了在比企谷和禅兴寺禁止滥妨狼藉的禁制令(《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三六、一〇三七号)。三月十四日,北条氏康部将大藤式部丞秀信在大槻(现神奈川县秦野市)附近与长尾景虎军交战。大藤秀信讨取首级六个,受到了北条氏康的嘉奖(《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八一号)。三月二十二日,大藤秀信又在曾我山(现神奈川县小田原市)与长尾景虎军交锋,“讨捕多人”(《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八五号)。三月二十四日,大藤秀信再次在怒田(现南足柄市怒田地域)讨得六人的首级而获得了北条氏政的表彰(《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八六号)。同日,北条幻庵写信给大藤秀信打气,武田信玄的援军万人已经出发,五日后即将到达由井城,今川氏真的援军也即将出发。而小田原城十分坚固,又加强了铁炮五百丁。待胜利后,大藤秀信必可令“父之名再兴”(《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六八七号)。虽然大藤秀信如此善战,但是并没有阻碍长尾景虎军的步伐。三月底,长尾景虎军到达了酒匂川,对岸就是小田原城(《越佐史料》卷四,第286页引《古今消息集》)。

长尾景虎军以太田资正和本庄实乃为先锋,渡过了酒匂川。长尾景虎军一路作战,一路放火(《越佐史料》卷四,第288页引《芜木文书》)。接着,长尾景虎军凭借绝对优势的兵力,将小田原城周围的据点稻毛、小杉、小札、权现山、信浓坂和大矶边等一一摧毁。之后,长尾景虎将本阵放在了高丽山。据传,攻城当日,他戴着白绫做的乌帽子,身穿黑糸縅具足,外披着浅黄色的母衣,朱柄做成的旗杆上飘扬着白色的“毘”字旗。麾下诸将在其指挥下,朝小田原城发起进攻。北条军则依靠坚城,死命抵抗。长尾景虎军一时攻击无法得手,转而将小田原城包围起来。北条军曾试图发起夜袭,但是没有成功。对小田原的围城大约进行了十数日,其中以岩付城城主太田资正和忍城城主成田长泰最为活跃。以至于北条氏康写给箱根山金刚王院别当的文书中,对“太田美浓守、成田下总守,忘年来重恩,度度背誓句血判,忽起逆心事”而感到耿耿于怀《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七四二号。在这段时间,那须资胤、佐竹义昭等人终于姗姗来迟,加入长尾大军(《越佐史料》卷四,第285页引《集古文书》)。

闰三月四日,以佐竹义昭、宇都宫广钢和小田氏治为代表的关东国人领主向长尾景虎建议撤军。当时,武田军和今川军作为北条氏康的援军已经分别到达了由井城(《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七四六号)和河越城(《战国遗文·今川氏篇》第一六八〇、一六八一号),威胁着长尾景虎军的背后。而且,因为永禄年间的关东饥荒,长尾景虎军的补给已经匮乏,各地都出现了抢夺补给的现象,为此,长尾景虎不得不让直江实纲和河田长亲两人出具禁制令(《越佐史料》卷四,第314页引《相泽清右卫门氏所藏文书》)。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尾景虎也认为出阵关东的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继续顿兵坚城之下。于是,他解除了对小田原城的包围,撤军前往镰仓。

◎北条氏康图

到达镰仓后,长尾景虎参诣了鹤岗八幡宫,并参观了镰仓内外的诸多名所古迹。在这期间,上杉宪政以疾病为名,让出山内上杉家当主(《越佐史料》卷四,第318页引《芜木文书》),由长尾景虎继任,并将自己名字中的“政”字赐下,将长尾景虎的名字改为政虎。闰三月十三日,小山秀政希望拥立足利藤氏之弟、足利义氏之兄足利藤政为新古河公方(《越佐史料》卷四,第329页引《小山文书》)。闰三月十六日,长尾景虎给古河公方重臣梁田晴助送上起请文,表明“今度宪当(上杉宪政)名迹何等与夺事”,乃是上杉宪政执意要求,自己多次推辞不成,才因为各种意见(即关东诸国人领主的拥立)而“先以任其候”。之后,长尾景虎又写道:“然则公方样御家督之事,其方深令谈和。何之御方御相续之义,可走廻候。”他阐明了自己废黜足利义氏,拥立足利藤氏担任新古河公方的决心(《战国遗文·房总篇》第一〇四一号)。起请文最后的署名,也由长尾景虎改成了上杉政虎,后世人们更习惯以他最后一个名字——上杉谦信来称呼他。

闰三月二十一日,上杉谦信在鹤岗八幡宫举行了盛大的关东管领就任仪式。他在越后众直江大和守实纲、柿崎和泉守景家、斋藤下野守朝信等人的拥护下前进。鹰巢城城主小幡三河守负责捧太刀。太田美浓守资正负责警戒,长野信浓守业盛负责主持制定仪式。闰三月下旬,上杉谦信又在镰仓举办了奖励仪式。其中,武藏众以太田资正、上杉宪盛、广田出云守、木户伊豆守为代表,常陆众以佐竹义昭、小田氏治为代表,上野众以长野业盛、长尾孙四郎、长尾能登守为代表,下野众以佐野小太郎、结城左卫门、宇都宫弥三郎、那须修理大夫为代表,下总众以梁田晴助为代表,房总众以里见民部大辅、正木大膳亮为代表。上杉谦信授予了诸位代表太刀一把、骏马一匹,并表示上杉宪政将在日后对诸将的功勋做出恩赏(《越佐史料》卷四,第320~324页引《上杉年谱》)。四月一日,上杉谦信又在八幡宫举行了能乐表演。完成诸多仪式后,上杉谦信回到了上野。

由于连日鞍马劳顿,身体不适,上杉谦信在上野众的警戒下,先后在草津温泉和伊香保温泉接受医治(《上越市史·别篇1·上杉氏文书集一》第二七、二七四号)。四月十三日,武田信玄向仍然进驻在由井城参的小山田弥三郎信有写信,表示上杉谦信留在草津温泉,周围有仓贺野众警护。为了防止上杉军突然从信浓口杀入,小山田信应注意侦察,一有情况就要迅速向武田信玄报告,绝不可大意。(《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七三五、七三六、七三八条)。四月二十一日,小山田信有向吉田的浅间神社送出祈祷文,祈祷自己此番留守由井城武运长久、无病无灾,早日无事归阵(《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七三八号)。

◎鹤岗八幡宫图

五月六日,留在厩桥城的关白近卫前久写信给上杉谦信,赞赏了上杉谦信关东出阵的武功,对此番长期远国征伐,上杉谦信能听从诸将的意见、及时撤军而感到高兴。之后,近卫前久又回忆了两人永禄二年时在京都知恩寺(现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中门前町)中谈论如何重整关东八州的公仪秩序。如今上杉谦信继承山内上杉家名,令实现两人的理想又进了一步。最后,他和足利藤氏都盼望上杉谦信早日康复。(《越佐史料》卷四,第319页引《上杉文书》)。

六月二日,足利义辉派遣使僧一舟,前往越后,祝贺上杉谦信关东出阵大胜(《越佐史料》卷四,第333页引《上杉文书》)。六月十日,上杉谦信复原,近卫前久写信慰问并告诉上杉谦信厩桥城情况(《越佐史料》卷四,第333—334页引《上杉文书》)。六月二十八日,上杉谦信将近卫前久、足利藤氏和上杉宪政等留在关东,自己从上野厩桥城出发,于七月二日回到春日山城(《越佐史料》卷四,第335页引《上杉年谱》)。

六、三家争雄

上杉谦信撤围小田原后,北条氏康就积极策划反击。六月初,忍城城主成田长泰因为不满上杉谦信将其控制下的羽生领交换给旧主广田出云守,且自己在上杉谦信继任关东管领的仪式上没有担任重要职务,以自己在镰仓时因为不下马而遭到上杉谦信鞭打受辱为由,再次投向了北条氏康。在成田长泰的影响下,成田长泰之弟武藏骑西城(现埼玉县加须市骑西地区)城主小田伊贺守朝兴、原松山城城主上田朝直、深谷城城主上杉宪盛、下总千叶胤富等也先后倒向了北条氏康。

趁形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北条氏康开始向武藏国中依然支持上杉谦信的国人领主发起进攻。他的第一个目标是西武藏的三田秀纲。七月,北条军以由井城城主北条氏康三子北条氏照为先锋,向胜沼城进军。七月三日,上杉谦信接到那须资胤的书信,知道了胜沼城被攻击(《越佐史料》卷四,第336页引《集古文书》)。由于上杉谦信此时正忙于准备第四次川中岛会战,因此没有出兵支援胜沼城。三田秀纲见形势不利,放弃了胜沼城,退守唐贝山城(现东京都青梅市)。围城战一直持续到九月初,北条军攻克了唐贝山城。唐贝山城陷落后,北条军开始扫荡秩父郡的藤田众。九月二十一日,北条军攻克秩父郡的天神山城,收复了武藏北部(《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七一六号)。

七月十五日,由于里见义尧“警固深旨”(《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七〇二号),北条军无法增援。坚守关宿城的足利义氏被迫出降,将关宿城让予梁田晴助(《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七〇八号),自己则经过下总小金城(现千叶县松户市大谷口),移住下总佐贯城(现千叶县富津市佐贯地区)。八月二十五日,足利义氏向涉江弹正左卫门尉和土肥中务大辅两人发出感状,感谢两人在笼城时的战功(《战国遗文·古河公方篇》第八六七、八六八号)。在之前的八月二日,足利义氏写信给本愿寺,希望加贺一向一揆侵入越后(《越佐史料》卷四,第337页引《本愿寺文书》)。

在北条氏康逐次恢复自己在武藏的统治的同时,武田信玄也在信浓积极行动。七月十日,他给加藤丹后守景忠和驹井右京亮两人写信,告之自己已经攻下上藏城(现长野县饭山市),同时越中和加贺的一向一揆也准备侵入越后(《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七四六条)。

面对武田信玄的攻击,上杉谦信派遣大将斋藤朝信出阵越中,压制一向一揆,同时积极准备出兵信浓。八月二十九日,上杉谦信将斋藤朝信、山本寺定长两人留守越中,长尾政景留守春日山城,自己带着陆奥会津的芦名氏和出羽大法寺的大宝寺氏等人,南下信浓(《上杉氏古文书》第九七八号)。

九月十日,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在川中岛发生激战。这场日后被专门称之为“川中岛合战”的细节多出自江户时代的军记物语,无法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中,上杉谦信在分别在九月十二日、十三日、二十二日授予了本田右近允(《越佐史料》卷四,第347页引《本田文书》)、色部修理近胜长(《越佐史料》卷四,第347页引《历代古案》)、中条越前守藤长(《越佐史料》卷四,第347页引《中条文书》)、安田治部少辅长秀(《越佐史料》卷四,第348页引《安田文书》)、松本大学和冈田但马(《越佐史料》卷四,第349页引《历代古案》)等人感状。武田信玄方面,则有九月十日、九月二十六日和十月十一日发出,分别授予松本兵部、上野左近丞和土屋丰前守三人的感状(《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七四九、七五三和七五五号)。武田信玄之弟武田信繁战死(《越佐史料》卷四,第350页引《妙法寺记》)。而从近卫前久在十月五日给上杉谦信的书状可以知道上杉谦信“自身被及太刀打段”的内容(《越佐史料》卷四,第349页引《历代古案》),这可能是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一骑讨传说的来源之一。至于双方伤亡,前述近卫前久的书状中提到敌“八千余被讨捕”,武田信玄在给成就院的信中则是“信州出张候之机,趁向遂一战得胜利,敌三千余人讨捕候”)《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七五九号)。

十月一日,武田信玄出兵西上野,攻打松井田城(现群马县安中市松井田町)。松井田诹访神社的和尚诹访宰相在十月二十九日因“计策之仪”而被授予三百贯领地(《战国遗文·武田氏篇》第七五四号)。同月,北条军在秩父、比企与上杉军交战。十月十七日,北条氏政以在秩父郡作战有功,授予斋藤八右卫门尉秩父郡三泽谷领地二十贯文(《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篇》第七二一号)。十一月,上杉谦信再次越山,进军关东(《越佐史料》卷四,第368页引《武州文书》)。之后,除永禄七年(公元1564年)为了救援飞驒姊小路氏而发生的第五次川中岛之战外,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两人再也没有在信浓大打出手。斗争的方向转为武田信玄和北条氏康联手在关东抵御上杉谦信的进攻。关东之地自此进入武田、北条和上杉三家争雄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