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陆机

陆机(“太康之英”)

文章冠世 《平复帖》存

陆机简介

陆机生平: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故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与其弟陆云都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同时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历史评价:陆机被后人誉为“太康之英”,是西晋太康、元康间最著声誉的文学家。就其文学理论而言,他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陆机留下的书法作品数量较少,被收藏的墨迹有草书《平复帖》、行书《望想帖》。《平复帖》是中国历史上目前发现的第一件存世法书真迹。古代书家在陆机之前者,均无可靠的墨迹流传;古代墨迹在《平复帖》之前者也不少,但它们的作者都没有留下名字。因此,陆机被公认为第一位让后人一睹风采的文士书法家。

陆机大事记

261年 出生。

275年 父亲去世,与其弟兄分领父兵,为牙门将。

289年 与弟弟陆云来到洛阳,拜访太常张华。

300年 赵王伦专擅朝政,任相国参军。

302年 做了成都王的幕僚,参大将军军事,后被上表升为平原内史。

303年 成都王举兵伐长沙王,任前将军前锋都督,最终兵败被杀。

人物关系

目录

陆机传记

牙门将

古代官职。起源于古代一种防御工事“牙门”,负责在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担任牙门将的人通常需要具备一定勇武,后演变为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职位。东汉末年刘备所创置,曾授予赵云,在汉中之战后又授予魏延。三国时东吴和曹魏亦有设置。《通典》卷29“杂号将军”一栏将牙门将视为杂号将军之一。

陆机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的祖父陆逊是东吴的丞相,父亲陆抗是东吴的大司马。275年,陆抗去世,陆机与其弟兄分领父兵,为牙门将。20岁时,东吴被灭,陆机与其弟陆云退居老家,闭门勤读。289年,陆机与陆云来到洛阳,拜访太常张华。张华非常喜欢他们兄弟俩,对他们大加赞赏,路人皆知,从而使其声誉响彻京师,当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这时正值贾谧当权,他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很多文人显贵都在邀请之列,其中著名的文人有24个,号称“二十四友”,陆氏兄弟亦入其列。陆机历任国子祭酒、太子洗马、著作郎等职。

300年,赵王伦专政,以陆机为相国参军。次年,赵王伦想要阴谋夺权,以陆机为中书郎。但不幸赵王伦被剿灭,陆机幸好有成都王、吴王等求情才免于一死,但被发配到边外,遇到朝廷大赦才恢复自由。后来,陆机做了成都王的幕僚,参大将军军事,再被升为平原内史。303年,成都王举兵伐长沙王,以陆机为前将军前锋都督。最终,陆机兵败被杀,惨遭灭族。

▲陆机《文赋》

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文学成就

陆机被后人誉为“太康之英”,是西晋太康、元康间最著声誉的文学家。就其文学理论而言,他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陆机流传下来的诗,近半数是乐府诗和拟古诗。除此之外,陆机还有为数不多的纪行诗和亲朋赠答诗,这些诗情感真挚,较少雕饰,艺术成就较高。如《赴洛道中作》两首抒发作者远离故国家乡的愁闷之情,极为凄楚动人,是陆机五言诗的代表作。

陆机的赋中最有名的是《文赋》。这是文学史上最早采用“赋”的体裁而写成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中既总结了以前作家的经验,也融合了陆机本人创作的甘苦。

陆机的文思想内容比诗、赋更为充实,时有峭健之笔。其中著名的有《辨亡论》,论述了东吴兴亡的原因,归于能否得人,议论滔滔,笔势流畅,可称为西晋论文中最为博大的一篇。另外,陆机还是骈文的奠基者。像他写的《叹逝赋序》《豪士赋序》《吊魏武帝文》等,以情带理,是西晋骈体文的典型。

据《晋书·陆机传》载,陆机所作诗、赋、文章,共300多篇,今存诗107首,文127篇(包括残篇)。

▲陆机《辨亡论》书影

▲陆机《平复帖》书影

书法成就

陆机留下的书法作品数量较少,被收藏的墨迹有草书《平复帖》、行书《望想帖》。《平复帖》是中国历史上目前发现的第一件存世法书真迹。古代书家在陆机之前者,均无可靠的墨迹流传;古代墨迹在《平复帖》之前者也不少,但它们的作者都没有留下名字。因此,陆机被公认为第一位让后人一睹风采的文士书法家。

《平复帖》全文只有几行,字字珠玑,被誉为天下法书之祖。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评价它:“盖右军以前,元常以后,唯存此数行,为希代宝。”

《平复帖》用笔古雅,点画苍劲有力,朴实雄厚。全帖字字独立,每字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没有出锋特长、特细之笔,粗细之变化完全靠笔之提按来完成,说明陆机当时用的是秃毫之笔,因此笔画短促有力,苍劲古朴。

《平复帖》是章草向今草转变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杰作。由此可见,《平复帖》除了其高超的艺术价值和“法书之祖”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可作为研究书法及字体演变的参考。同时,它简练古雅,圆转自然的书法风格还深深影响了后世书家,五代杨凝式根据这一书法风格创造了“削繁为简,破方为圆”的杨疯子书风。

《平复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骈体文

也称“骈文”、“骈俪(lì)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