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爱新觉罗·载湉

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帝)

维新元首

爱新觉罗·载湉简介

爱新觉罗·载湉生平: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清入关后的第九位皇帝,为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第二子。4岁登基,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至其18岁。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1898年,他起用康有为、梁启超进行“戊戌变法”,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他计划依靠袁世凯囚禁慈禧,但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幽禁在颐和园。1908年,突然暴死,终年38岁。

历史评价:光绪皇帝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为了变法信念,置生死安危于度外。身为帝王,百年来他受尽责难,甚至有人指责他懦弱无能;但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先驱者,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在经济上,光绪帝接受维新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张,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使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给长久封闭的国家带来了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

爱新觉罗·载湉大事记

1871年 出生,为醇亲王奕譞第二子,母为慈禧之胞妹叶赫那拉氏。

1874年 载淳卒,继位,是为清德宗,改元光绪。慈禧太后再度垂帘听政。

1875年 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83年 刘永福所部黑旗军助越抗法,大败法军。

1889年 亲政。

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签订《马关条约》。 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8年 下“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后来被慈禧幽禁于瀛台。

1900年 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挟光绪帝仓皇逃走,次年签订《辛丑条约》。

1908年 卒,溥仪继位,改元宣统,由摄政王载沣监国。

人物关系

爱新觉罗·载湉传记

少年登基 傀儡皇帝

▲青年光绪帝画像

光绪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载湉,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咸丰皇帝的侄子,其父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弟弟。其母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从这些关系讲,他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同治帝因患天花而亡,死时年仅20岁,身后无子,按“兄终弟及”做法,可由其弟即位。国不可一日无君,慈禧不顾王公大臣的反对,一人做主,执意让载湉入宫即位为帝。载湉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一方面是因为慈禧亲生之子同治皇帝去世后,无子嗣继承皇位;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是慈禧权欲熏心,找个“儿皇帝”,可再次创造机会垂帘听政。

这样,载湉在太和殿正式即位。按照清王朝祖上留下的规矩,皇帝16岁就要临朝亲政。随着载湉年龄的增长,他的大婚和亲政时间逐渐临近,慈禧撤帘归政,把大权交给光绪皇帝已是大势所趋。可慈禧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于是预作布置,对光绪帝的权力进行多方限制,自己仍在暗中操纵朝政。

▲光绪帝雕像

隆裕太后是最后一个从大清门入宫的皇后,也是亲笔签下退位诏书的皇太后,结束了清朝200多年的统治。

太后逼婚 独爱珍妃

光绪帝18岁了,慈禧为他筹办婚事。经过多轮选美,最终的选后、选妃活动在太和殿进行。按照规定,选中为妃的授予荷包,选中为后的授予如意。这时慈禧把如意递给光绪,让他先挑皇后。面对一字排开的五位佳丽,载湉很为难。自然不是因为美色当前难以擢择,而是因为他知道慈禧是假意让他自选,所以他不敢擅自做主。但慈禧仍故作姿态,坚持要他自选。载湉这才慢慢走到德馨的大女儿面前,刚要把如意递给她,慈禧一声大吼:皇帝!并暗示他把如意交给叶赫那拉氏。光绪无可奈何,只好按慈禧要求,把如意授予了叶赫那拉氏。

19岁的光绪帝举行大婚典礼。他的一位皇后、两位妃子都是慈禧做主挑选的,皇后不是别人,正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即隆裕皇后。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朝政交给载湉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操纵皇帝,使皇帝的行为都在她的掌控之下。但是载湉却对珍妃情有独钟。珍妃貌美端庄,聪慧过人,性格开朗,活泼机敏,颇有见地。珍妃的入宫犹如一块石子投入一潭死水,她对载湉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载湉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同时,珍妃又向载湉推荐了她的老师文廷式,这位素以评论时政、忧心国事的著名清流人士很有才华,颇有政治见地,他被光绪帝重用后,对光绪帝产生了很大影响,激发了光绪帝改革政治的欲望。大婚后的数年间,光绪帝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较为轻松的时光。由此,也激发起他作为人君国主,希望在政治上摆脱束缚而有所作为的欲望。可这一点,是慈禧最不愿看到的。

▲光绪帝与珍妃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两万万(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

戊戌变法 囚禁瀛台

疾病缠身的载湉亲政后,就遭逢日本侵略朝鲜,进而欲侵略中国。光绪帝违背母后之意,决心援朝抗日,但封建的思想、腐败的统治使战争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这虽使他受到重大打击,加深了“母子”的不和,但也激发他力图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雄心。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和珍妃的积极支持下,在1898年6月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强调博采西学,推行新政,授予康有为“专折奏事”特权。那些守旧的亲贵重臣害怕光绪皇帝在改革政治中触及他们的利益,于是纷纷投靠慈禧并竭力挑拨他们“母子”的关系。慈禧也深恐光绪改革会影响到她的独裁。这样朝臣内出现了“后党”与“帝党”,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光绪帝到颐和园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明确表示要废掉光绪帝,并密谋由直隶总督荣禄在九月初皇帝、太后到天津阅兵时发动政变,废除光绪帝。形势危急,康、梁等人没有办法,最后只有拉拢袁世凯,请他马上举兵。袁世凯表面上满口答应,但他回到天津,马上向荣禄告密。慈禧太后见到光绪帝,破口大骂。在以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下,变法运动最终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遇害,光绪帝本人亦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他的权力被慈禧夺去,政治生涯结束。此后,光绪帝度过了十年没有人身自由的囚徒生活。他虽然名义上仍保持着皇帝的名位,但政权实际上都已落到了慈禧的手中。珍妃被囚禁在钟粹宫后北三所,并且慈禧令她今后不许觐见皇上。

▲光绪帝与康有为(右)、梁启超

▲囚禁光绪帝的瀛台

联军入京 仓皇逃难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狭皇帝仓皇出逃。相传临行前还不忘处置珍妃,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到宁寿宫外的井中害死。当光绪帝得知珍妃的死讯后,精神彻底崩溃,旧病复发,日趋沉重,再也无法康复,内心极度痛苦。

由此可见,从光绪帝自幼多病,到青年以后的病情逐步加重,都是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和生活导致的。可见慈禧的长期压制和打击,是光绪帝致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戊戌政变以后被囚禁的十年漫长岁月中,他一方面悲观失望,前途渺茫,一方面又日夕担惊受怕,心情紧张,生活上更无人细心照料,使得他的病情不断加重恶化,终至不治。年轻的光绪帝之死,与慈禧控制下的清王朝黑暗腐败密切相关。如果说载湉入宫为帝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那么清廷政治腐败就是导致他身亡的必然原因。

▲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