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东征朝鲜

东征朝鲜(清攻朝鲜之战)

东征朝鲜简介

东征朝鲜:清攻朝鲜,明代后金军攻打朝鲜之战。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皇太极派遣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八旗兵3万多人,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二月,后金军围攻义州,城被攻破。随后后金军又攻破定州及汉山城,过青泉江进攻平壤,渡大同江,进逼王京(开城)。朝鲜国王李宗逃往江华岛,派使者前往阿敏驻地求和。阿敏命刘兴祚随来使同去江华岛商讨和约条款。后金提出要朝鲜断绝和明廷的关系,派王弟李觉赴后金为人质,每年向后金进贡。在后金强大军事压力下朝鲜政府被迫签订“江都和约”。后金兵退出朝鲜。

东征朝鲜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 1627年至1636年

参战方:后金;朝鲜

战场:朝鲜

主要将帅: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多铎、多尔衮、豪格等;金尚客、金庆征、李敏求、权正吉等

战争回放

朝鲜与中国唇齿相依,山水相连。它西濒黄海,东临日本海,原本北面与明朝比邻,水陆都有交通往来,但是自从辽、沈等地被后金占领后,就截断了这种联系,朝鲜成为后金的左翼邻国。

自古以来中朝两国就是友好邻邦。明朝建立后,李氏统治下的朝鲜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有了更深人的发展。特别是万历年间,为了抵抗日本对朝鲜的侵略,中朝并肩作战,更加深了两国的友好关系。基于朝鲜与明朝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并且朝鲜曾遭受过努尔哈赤的骚扰,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朝鲜一直站在明朝一边, 在人力、物力上支援明朝。

天命四年(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明朝四路大军在辽东经略杨镐率领下进攻后金,朝鲜派军助战。然而在明军惨败后,朝将姜弘立率领军队投降了后金,并受到努尔哈赤的礼遇。努尔哈赤给朝鲜国王送去劝降书,企图以此为契机劝其归顺,但遭到朝鲜的拒绝。于是,对后金的强大,朝鲜开始密切注视,并注意加强了对后金的防御。

虽然后金隔断了朝鲜与明朝在陆上的联系,但双方仍然保持着海上的联系,特别是朝鲜同意明总兵毛文龙驻守皮岛( 今朝鲜之椴岛),收纳和安置辽东逃亡之人,并把这看作小邦( 朝鲜)得以依靠大国的荣幸。所以,当后金一再交涉, 要求朝鲜将辽东。

逃人送还时,朝鲜却不予理睬,反而交给明朝。后金从此深感来自朝鲜( 包括驻守皮岛的明军)的威胁,对朝鲜的敌对行动更加不能容忍。

天命十年,朝鲜武将李适、李贵等将光海君推翻,拥立李倧为王。后来因为李倧对臣下赏赐不均,李适、韩明琏发起了一场叛乱。第二年,李适被擒获,遭斩首示众,其部下韩润、郑梅等逃往后金,乞求后金出兵援救。后金新汗皇太极抓住朝鲜内乱之机,发动了第一次对朝战争。

首征朝鲜,结兄弟之盟

是时皇太极即位,改年号天聪。天聪元年,也是明天启七年(1627) 一月八日,皇太极下命道:“ 命贝勒阿敏、岳托、济尔哈朗、阿济格统兵5万,渡过鸭绿江,对朝鲜用兵。切记,此行并不是专门讨伐朝鲜。明朝毛文龙屯兵靠近这个海岛,仗势欺人,猖狂作恶,收容背叛我们民族的罪人,所以整兵出征毛文龙军。如果可以攻下朝鲜就一并攻取。”

十四日,义州被后金军攻陷,后金军队分兵一部分前去进攻铁山,袭击明毛文龙部,毛文龙部迎战失利,退回到皮岛防守。在朝鲜降将姜弘立、韩润的引导下,后金军主力沿朝鲜湾南进,一连攻下了铁山、定州、凌汉山城。

进攻凌汉山城时,后金兵先向守城的军民喊话道:“ 你们已被園,速速开城门受降,不然,杀无赦!”

城中军民回答:“奉命守城,应当拼死一战。”

后金兵运来云梯,鳞次架城。明朝的守城军民虽然殊死战斗,最终因为士卒力竭、军械用光而失守。宣川府使奇协战死,定州牧使金揩、行军则有健被俘。后金的战略目标是先占领平壤,进而攻占汉城。由于深感兵力不足,于是后金军派人回沈阳调后续部队支援。

皇太极给阿敏以调兵遭将的机动权,同时派蒙古兵前往义州。二十一日, 3。6万后金骑兵攻占安州直通平壤。平壤城内守军不满万人,只能向汉城告急。李倧召见大臣商讨对策。有的主张派兵救援,有的主张请求明军来授,但都缓不救急。二十六日,后金军兵临城下,朝鲜守将早已闻风逃遁,城内兵民弃城而逃,后金军遂进占平壤,并于当天渡过大同江,驻营中和( 平壤城南)。

听说后金军已席卷大半个朝鲜,朝鲜京城汉城的军民一片惊慌。李倧派张晚为都元帅,征诸道兵赴京勤王。张晚奉命以行,至半途听闻平安诸城已被后金军攻陷,自已便弃职而逃,导致汉城以北更加空虚。李倧遂以大将金尚客留守汉城,自己携家眷逃往江华岛。

二月初, 后金兵到达黄州。李倧曾在后金军进抵中和时遗使要求议和。后金向朝鲜提出割地、交出毛文龙、借兵1万共同伐明3项条件,其实质是要朝鲜断绝同明朝的关系,与后金结成同盟。在强敌进過面前,李倧企图妥协,遭到一些力主抗战大臣的反对。最后他告知阿敏,表示不能与明朝绝交,但愿意奉行与明朝和后金都友好共处的政策。

见李倧没有就范,阿敏就继续进兵平山、瑞兴,施加军事压力,并派刘兴祚率兵去江华岛,胁迫李倧接受议和条件。李倧坚持退兵而后议和,刘兴祚不答应。后来在后金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李倧被迫求和。三月三日,双方在江都西门外筑坛盟誓。朝鲜对后金称兄弟之国。基本达到目的后,后金留下了一部分军队镇守义州,撤军回国。

四月,后金兵返回沈阳。

此次后金用兵朝鲜,基本上将朝鲜和明朝的联系割断,朝鲜在武力胁迫下与后金建立了一定程度上的关系,逼迫毛文龙退守海岛。之后由于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他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率部众投降后金,使后金初步解除了后顾之忧。

再征朝鲜,订君臣之盟

第一次对朝鲜用兵,皇太极虽迫使朝鲜接受议和条件,但并未真正使其屈服。天聪元年(1627) 七月,后金迫使朝鲜撤回镇守义州的军队。同年十二月,当后金派出军队到朝鲜勒索粮食时,朝鲜拿出1000石粮食卖给后金,应付了事,而且还逐年减少向明朝交纳的贡物。虽然了后金阻遏朝鲜与明朝的关系,但并没能完全断绝。李倧坚持与明朝保持父子之国的原则,明参将黄龙率军经朝鲜同意镇守皮岛,保护明朝在朝鲜的利益。

深感朝鲜没有完全归顺自己,后金企图进一步 施加压力。天聪五年正月,皇太极致书李倧,谴责朝鲜不如数奉献贡物,并威胁朝鲜将调遣蒙古10万兵马前去侵扰。六月,又派兵万余自义州浅滩渡江到龙川、定州等地袭掠。

朝鲜斥责道:“你们无故深人,攻夺我仓谷,抢掠我边民,虽然名义上是伐岛,其实是毁约背盟。”并派军将后金兵击退。

皇太极知道后,怒斥道:“无知朝鲜,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二年十一月,后金派使者到朝鲜,索要白金万两、黄金万两、精兵3万,并声称“当革兄弟之盟,更结君臣之约”。朝鲜又没有如数奉献。尤其让皇太极忌恨的是明朝与朝鲜的长期以来的同盟关系,朝鲜多次受到皇太极逼迫断绝与明朝的往来,但都遭到拒绝,以致后金与朝鲜的关系日趋紧张。

天聪十年,经过改革内政和恢复经济,后金力量明显增强。二月,皇太极准备称帝,向朝鲜派去使者要其派使臣参加他的登基大典,实际是要李倧向皇太极称臣。这一要求遭到了朝鲜上下的激烈反对。李倧采纳了群臣的意见,拒绝遣使。十一月,后金要求朝鲜送回使者,遭到拒绝。皇太极决意再征朝鲜。

拒绝遣使称臣之后朝鲜就开始着手备战了。李倧下谕道:“现国家危急,特下谕招忠义之士,各效策略;勇敢之人,自愿从征;上下齐心, 共济患难。”李倧还寄希望于明朝,给明朝皇帝修书说:“请贵国派兵支援。”

但当时明末农民起义正蓬勃发展,明王朝的回复是:“我国内情紧张,恐难加派军马驰援。”

崇德元年(1636) 十二月一日,郑亲王济尔哈朗受皇太极命令留守沈阳,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武英郡王阿济格等防备西部的明军,然后在第二日亲率12万大军(满洲八旗7万、蒙古兵3万、孔耿汉兵2万)再次征讨朝鲜。

皇太极先命多尔衮、豪格率左翼满洲三旗、蒙古三旗及蒙古左翼兵从宽甸路人长山口,又命马福塔率300士兵伪装成商人,星夜赴汉城监视朝鲜王李倧的行踪,命多铎、岳托率兵千人继其后。

九日,皇太极的大军踏冰渡过鸭绿江,经义州、定州,向平壤进军。十三日,一支清军抵达平壤,平壤城内朝鲜军民一片惊慌,不知所措,该城巡抚临阵脱逃。朝鲜王李倧命判伊金庆征为都检察使,李敏求为副使,指挥军民固守江都。十四日,清朝前锋军在马福塔率领下到达汉城,并与朝鲜守军开战。这时的朝鲜王李倧已经往南逃到了汉山城。十六日,多铎、岳托等率大军追到那,将南汉山城包围。

汉城守军兵力不足,粮饷也很少,急切的等待四道合兵救授。李保让俞伯曾担任协守使指挥百官守卫城池,虽然南汉山城受困,但没有一人面生畏惧之色。清兵围城四五处,处处燃火。多铎又令色勒、阿尔津各率兵力一部设伏阻击朝鲜援军。二十三日,守城兵士出击,清兵死伤惨重。皇太极急忙派后续部队声授多铎,杜勒也接到命令携红衣大将军炮等火器迅速赶赴汉城。

二十六日,原州营将权正吉率军来报,城中守军施放大炮,点火呼应。皇太极率大军渡过汉江,包围了南汉山城。城内守兵仅有400多人,李倧令各地急速调兵救援。

朝鲜一巡抚率兵1.8万人来授, 被硕托等击败;另一支援兵约500人,也被清军击败。

三十日,汉城被清军占领。

李倧困守在南汉山城,束手待毙。崇德二二年正月初,朝鲜最后的两支援军在全罗道沈总兵、忠清道李总兵率领下前来,但还未到达即被击败。此时,清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运来的火炮已矗立在城下。

二十二日,江华岛出动30只大船和鸟枪手近千人抗战,也被击败。皇太极乘兵临城下的有利时机,多次致书李倧让他投降。三十日,李倧接受了皇太极的条件,向清军投降,中止与明朝的同盟关系,并与清结为“君臣之国”,并接受向大清国进贡、惩办主战大臣、交出皇子送至大清为人质等条件。二月三日,清军班师回沈阳。

历史影响

皇太极此次对朝鲜用兵,彻底征服了朝鲜,扫清了左翼劲敌,基本上解除了对明用兵的后顾之忧。加之从朝鲜获取了大量物资,增强了军事实力,为全面展开对明战争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