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顾宪成

顾宪成(忧国忧民东林党领袖)

顾宪成简介

顾宪成:顾宪成是明代东林党的领袖,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为“东林先生”。顾宪成带着理想的政治抱负踏上仕途,历任户部主事、吏部主事、桂阳判官、处州推官、吏部文选司郎中等职。由于政治黑暗,他虽为人正直,不附权贵,孜孜国事,却被罢官。他回乡后讲学东林书院,仍然忧国忧民,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他在书院讲学时所作。

顾宪成传记——

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七日出生于江苏无锡泾里(今无锡县张泾)。顾宪成小时候家境十分清贫,全家靠他的父亲开的豆腐作坊维持生计。艰苦的生活环境激发了顾宪成奋发读书的决心,他六岁进私墊,曾以颜回自喻。顾宪成求学既不拘守于一家一说,也不厚古薄今,他博览群书,涉猎百家,所以吸收了很多有益的思想。

万历四年(1576 年),二十七岁的顾宪成赴应天( 今江苏南京)参加乡试,由于他的文章立意远大,分析透彻,结果以第一名中举。万历八年(1580 年),顾宪成赴京参加会试,以二甲第二名赐进士出身,授户部主事,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顾宪成带着理想的政治抱负踏。上仕途,想为国为民做些有益的事。但由于神宗不理朝政,使得政治日益腐败黑暗,财政拮据,国力渐衰,崛起于关外的满洲贵族也逐渐构成对明朝的威胁。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顾宪成上书直谏,评论时政得失,无所隐避。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内阁首辅的张居正病重,举朝官员联名醵金到东岳庙为张居正祈祉禳灾。顾宪成不想同流合污,便拒绝参加。同事担心他日后因此遭到打击,便好心地代他签名出钱,顾宪成得知后却立即骑马赶去将自己的名字抹掉了。不久,张居正去世,顾宪成不仅没有因此事影响仕途,反而获得赞誉,得以改任吏部主事。

万历十五年(1587 年),朝廷对京官进行考核,都御史辛自修负责此事。辛自修准备通过这次考核刷掉一些贪官污吏,他将与张居正关系密切的工部尚书何起鸣列在了去职官员的名册中,由此触怒了神宗。给事中陈与郊秉承旨意上疏攻击辛自修而庇护何起鸣。于是,辛自修被罢免官职。顾宪成虽然置身事外,但他却上书为辛自修鸣不平。因书中之语冒犯了神宗,神宗下旨严责,将他贬谪到桂阳(今属湖南)任判官。此后,顾宪成又迁处州( 今浙江丽水)推官。不久,顾宪成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制。守丧期满后,顾宪成补为泉州(今属福建)推官。由于顾宪成一心为公,勤勉政事,在察举中被评为公廉第一,得以升任吏部考功主事。

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 一月,神宗在郑贵妃的唆使下,下诏并封皇长子、皇三子、皇五子为王。正直的大臣马上意识到这是在降低太子的地位,顾宪成联合朝臣上疏神宗。在顾宪成等人的极力反对下,神宗于二月收回成命。

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顾宪成升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由于顾宪成唯才是举,与首辅王锡爵所推举的人选相矛盾,由此产生争议。不久,王锡爵因年老引退,神宗命吏部推选数位能够胜任首辅之职的官员听候点用。顾宪成与吏部尚书陈有年不徇私情,根据品望合拟了七人名单上报。不料,他们提名的人,都是神宗所厌恶的直谏之土,神宗指责吏部“徇私”,将顾宪成文选司郎中的职务给撤掉了。从此,顾宪成结束了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以“忤旨”罪回到原籍无锡。

万历二十二年九月,顾宪成回到家乡泾里,开始致力于讲学。由于顾宪成在学界政界都有很高的声望,所以慕名来请教他的人很多。在讲学活动中,顾宪成迫切感到必须具备一一个固定的讲学场所。

万历三十二年(1604 年),经顾宪成和吴地学者的共同努力,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批准在无锡城东门内的东林书院遗址重建东林书院。顾宪成亲自为书院讲会审订了宗旨及具体会约仪式,这年十月,顾宪成与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一起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顾宪成首任东林书院的主讲。由于东林讲学博采诸家之长、不执门户之见,内容广泛、适用,开创了一种崭新的讲学风气,也由此引起了朝野的普遍关注,一些学者不远万里从全国各地赶来赴会。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因言行举止,竭诚坦荡,也赢得了朝中一些正直官员的钦佩,而顾宪成的许多学生也逐渐走人官场,这样就形成了一。股较大的政治势力,从而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东林党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东林书院的主讲顾宪成则以其卓越的思想气度成为东林党的精神领袖。

顾宪成思想的最大特点是重视社会政治,关心世道人心,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精神。他强调研究学问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了社会国家民生所用,提倡士人不管是作官为民,身处何境,都要明辨是非,注重气节,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在东林书院的讲堂里,就挂着顾宪成在青年时代写的那付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顾宪成被任命为南京光禄寺少卿。顾宪成奉旨前往南京赴任,行至丹阳因旧病复发,只得弃官折回,继续从事讲学。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廷臣之间因东林官员李三才人阁一事而发生激烈的党争。掌京畿道御史徐兆奎攻击朝廷内有许多官员与削职为民的顾宪成勾结一起,结成“东林党"。这样东林书院公开卷人政治漩涡。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主持京察的东林官员叶向高等希望积极设法解除以往纷争,秉公办事,澄清吏治。不料其他派别的官员联合起来栽赃陷害,徐兆奎更是将朝廷纷争的全部责任推到了东林官员头上。神宗看过徐兆奎的奏疏后,对东林官员的提议一律不予采纳。顾宪成也被指控为“ 讲学东林,遥执朝政”,东林书院的景况由此开始没落,与会人员锐减。

万历四十年(1612年)五月二十三日,一生忧国忧民的顾宪成走完了他六十二岁的人生历程。因其修葺东林书院,并于其中授徒讲学而被后人尊称“东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