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陈希亮

陈希亮(北宋文学家)

陈希亮简介

陈希亮:陈希亮(1014年一1077年),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他从进士及第开始,为官30余年,先后任过知县、知州、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开封府及朝廷任职,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京城为官,陈希亮嫉恶如仇,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后因辛劳过度而逝世,享年64岁。著名文学家苏轼,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担心陈希亮的事迹失传于后世,而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在他从政的三十多年中,忠于职守,肯为百姓办实事,如严惩贪官污吏,打击地痞无赖,搜捕盗贼,开仓赈民,架设汴河飞桥,强令巫师、巫婆回乡务农等。由于正直挚诚,路有颂声,因而在每次任满离境时,父老们都洒泪相送。

陈希亮传记——

宋朝仁宗皇帝在位的期间,出了两位名垂青史的清官:一位是陈希亮,一位是包拯。包拯享有“青天”的美誉,百姓崇拜他已几乎到了“神化”的程度;而学者把陈希亮与包拯齐名,足见陈希亮是个不可多得的清官。

陈希亮十六岁那年,他一心想拜师求学,却遭到他哥哥的反对,他哥哥希望他留下来管理家里的产业和百姓欠他们的债务,他坚持自己求学的意志,因此把那些欠债的人一一找来,而当着他们的面把债券烧毁,然而离家去拜师求学,在他完成学业以后,也引导哥哥的两个儿子陈庸、陈谕去念书,结果,他们在天圣八年一起考中了进士,乡里的人都很佩服他们,特地的在家乡立了一面刻有“三俊”二字的匾额,来表彰他们的优秀出众。

陈希亮从政以后是以“安民、利民”为先,在宿州任内,发现,宿州有一座横跨汴河的桥,河水和桥底的空间很小,河水一涨,过桥的船只就会被撞毁,他为了方便来往的船只,下令改建“飞桥”。

那什么是“飞桥”呢?就是直接横跨河面,不靠柱子在河水中支撑的桥,这种桥由于底下没有柱子,距离河面又高,来往的船只再也不必当心会撞上桥而人亡船毁的命运。

仁宗皇帝非常高兴颁旨称赞,并给予赏赐。而圣旨上同时还特别题到:“陈卿造桥方法极好,各地方都依照这种方法造桥。”于是从京城地区到泗州一带,全都用陈希亮的方法修建了飞桥。

陈希亮被派到滑州上任的时候,正好是遇上黄河大涨,眼看就要决堤成灾,他立刻召集河上使者,并从京城调来一批禁军去护卫河堤。那时候陈希亮寄居的房子正好是在河堤的危险区,有随时被淹没的可能,那所有的官员和百姓多次请求他快离开这危险区,他不但没走还安稳的睡在床上,结果,河水竟奇迹似的消退了,因这件事后,人们更加的崇拜、尊敬他,甚至有人把他和汉朝的王尊相提并论(王尊也是遇到水灾的时候,把水患转危为安的奇人。)

陈希亮在担任京西路转军使(官至三品)的任内时,石塘河服役的士兵起来叛乱,事发后震惊了整个汝州、洛阳一带,他得知消息,换上便服独自策马出发,在路上遇到了一群叛乱的士兵,一路跟他们聊天,藉着这番对谈,了解他们生活状况,于是他对一个老兵说:“你们全到叶县去,等候我的命令。你们放心,我虽然是一个官史,希望能了解你们的困苦,想法子替你们解决困难,我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于是这群叛兵都到叶县衙门报到,陈希亮赶到叶县,便对他们说:“如今你们都算自首了,我赦你们无罪,不过,你们一定有带头的人吧!”叛兵听了立刻跪下来说:是的,就是周元。于是陈希亮把周元推出去斩首示众,其他的人全部遣送回石塘河,把剩下的劳役服完。

陈希亮的魄力、智慧和对国家社稷的贡献,使朝廷在陈希亮与世长辞之后,追赠其为“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