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陆九渊

陆九渊(心学鼻祖)

陆九渊简介

陆九渊生平: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青田人。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又称象山先生、陆象山。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宋明两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山鼻祖。被后人称为“陆子”。

历史评价: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更注重内心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所谓的“尊德性”。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大事记

1139年 出生。

1172年 中进士,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

1175年 与朱熹在江西上饶铅山的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与态度。

1190年 被任命为荆湖北路荆门知军。

1193年 在荆门病逝。

人物关系

陆九渊传记

宗族大姓 兄弟六人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陆九渊

陆九渊出身于一个封建大家庭,九世同居,全门百口。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为唐昭宗宰相,五代末年,陆九渊先祖避难到了抚州金溪(今属江西)并且在延福乡买田定居。陆氏本是一方宗族大姓,迁至江西200年间,整个宗族大约有数千人在此聚居,并且形成了严密周全的族规。陆九渊的父亲陆贺,字道乡,究心典籍,重践履躬行,在当地非常有声望。金溪陆族经过几代变迁,到陆九渊出生时,家境中落,只有10亩左右的菜田和一处药铺、一处私塾。整个家族的衣食,全部仰仗药肆供给。就算这样,陆家一直保持着封建宗族大家的风度。

陆九渊一共兄弟六人,九渊是最小的。大哥九思,字子强。二哥九叙,字子仪。三哥九皋,字子昭,力学成名,是为庸斋先生。四哥九韶,字子美,曾经与朱熹论学,辩《太极图说》。子美在梭山与学者讲学,称为梭山先生。五哥九龄,字子寿,登进士第,因斋名为“复”,称为复斋先生。

陆九渊出生时,因为家里孩子太多,父亲打算将其送给别人。长兄陆九思的妻子刚好生有儿子,陆九思即令妻乳九渊,而将自己的儿子给别人喂养。陆九渊后事兄嫂如事父母。

自幼好学 志做圣人

▲陆九渊题跋像

▲二程(程颐、程颢)画像

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表现在两个方面:博学和思考。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一时答不上来,只好苦笑,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后来他读书孜孜不倦,又常在书中发现问题。例如读《论语·学而》,就对《有子》三章表示怀疑;读“二程”书,就发现程颐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或有矛盾处。

13岁时,有一天陆九渊对自己幼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悟。这天,他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就是这样。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陆九渊年谱》中说他从“宇宙”二字,悟得人生之道。陆九渊立志要做儒家的圣人,而他以为,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对宇宙无穷与对圣人之心广大的顿悟使陆九渊进入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

象山学派

又称“陆学”“心学”等,是由南宋陆九渊创建的一个理学学派。由于陆九渊曾长期讲学于贵溪象山(今江西贵溪),世称其为象山先生,其学派人们一般称之为“象山学派”。

▲江西南昌象湖

自创学派 热衷教学

陆九渊最大的成就在于创立象山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他收受的弟子多达数千人。陆九渊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象山学派。

陆九渊热心于授徒讲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封建伦理纲常和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体现封建伦理纲常。

陆九渊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有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挥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象山学派流传不广,至明代陈献章、王守仁起,才又开始重新得到提倡。今南昌城内的象湖相传为陆九渊当年在南昌开坛讲学的地方,“象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

鹅湖之争 哲学之辩

▲江西南昌象山文化广场上的陆九龄雕像

▲江西铅山鹅湖书院

陆九渊“心学”是在与朱熹理学的争辩中形成自身特色的。而朱陆之争不仅显示了陆九渊思想与朱熹“理学”的相同和分歧,也阐明了陆九渊“心学”立学的理论基点。为了更好地道出经过,这里还要从人们熟知的鹅湖之会谈起。

1175年六月,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吕祖谦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互不相让,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实质上是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会议辩论围绕“教人之法”展开。关于这一点,陆九渊门人朱亨道有一段较为详细的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36《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

▲鹅湖论辩

▲湖北荆州古城墙

陆九渊

风露枯肠里,宫商两翼头。

壮号森木晚,清啸茂林秋。

对于这个问题,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朱熹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从心出发,认识内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过多地在读书上下功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会上,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不欢而散。此次“鹅湖之会”,双方辩论了三天三夜,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如今,这座古寺也许是因为有这么一次重要会议,也许是因为朱熹住过,将其作为“书房”,作为教书育人之地,因而也被称作“鹅湖书院”。

▲湖北荆州古城

▲陆夫子祠内陆九渊塑像

荆州城墙 人心所向

山西平遥古城墙、陕西西安古城墙、湖北荆州古城墙、辽宁兴城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好的四座古城墙。其中荆州古城墙与陆九渊也有一些关系。

1190年,陆九渊被任命为荆湖北路荆门知军。次年九月初三,陆九渊从江西千里迢迢到荆门上任。当时,金兵南侵压境,荆门地处南宋边防前线。陆九渊看见荆门没有城墙,认为这个地方位于江汉平原,道路四通八达,南面捍卫江陵,北面支援襄阳,东面守护随州、钟祥,西面扼守宜昌,处于重要的咽喉位置。荆门巩固,四邻才有依靠,不然就会腹背受敌。于是,陆九渊下决心修筑城墙,这才有了这道城墙。

陆九渊在荆州任职期间,秉公执法,清正廉明。有人告状,他不拘早晚,亲自接见受理。他断案多以调解为主。如控诉的内容涉及隐私、违背人伦和有伤风化,就劝说告状人自动撤回上诉,以便维护社会道德风尚的淳厚。只有罪行严重、情节恶劣和屡劝不改的才依律惩治。所以到衙门打官司的人逐渐减少,到其上任第二年,官司每月才不过两三起。

除了当官,陆九渊在蒙山东坡筑亭,宣讲“心学”,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荆门原先闭塞的民风和鄙陋习俗显著改变。此地各级机构交相列举陆九渊在荆门的政绩奏报朝廷。益国公、左丞相周必大曾强调,荆门军治理成效突出,可做地方长官“躬行”的榜样。

1193年初,陆九渊在荆门病逝,棺殓时,官员痛哭,百姓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吊唁的人群。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他殁后,谥为“文安”。为纪念陆九渊,后人将荆门蒙山改称象山,在荆门城西象山东麓当年陆九渊受理民事诉讼和讲学的象山书院遗址兴建陆文安公祠(俗称陆夫子祠和陆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