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苏颂

苏颂(北宋天文学家)

天文奇葩

苏颂简介

苏颂生平:苏颂(1020~1101),字子容,福建泉州同安(今属厦门同安区)人。宋代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其主要贡献是在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历史评价:苏颂之所以在天文仪器、本草医药、机械图纸、星图绘制方面都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是各方面因素的结果。例如他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组织集体攻关;善于发现人才,并大胆地提拔任用人才;勤于实验,设计多种方案;勇于实践,大胆地进行全国性药物普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一时研究不通的问题,宁可存疑,决不附会。而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他在科学上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苏颂大事记

1020年 出生。

1042年 中进士,为宿州观察推官。

1083年 出任宰相。

1096年 著成《新仪象法要》一书。

1101年 在润州逝世。

人物关系

苏颂传记

毕生为官 政绩斐然

韩公廉(生卒年不详),北宋人。天文仪器制造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11世纪后期。与苏颂一起从事天文仪器的制造。

苏颂出身于北宋古泉州府同安县的书香仕宦之家,其祖父、伯父、堂叔、兄长都是进士,而他的父亲苏绅,担任过大理寺丞、尚书员外郎、直史馆、翰林学士等官职。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苏颂自幼便勤奋好学、博览群书,1042年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同榜中进士。

从那时,苏颂开始步入仕途,从地方到中央,担任了一系列重要的官职,最后位及宰相,为官50多年,政绩颇丰。实际上,在他处理宋朝政府事务时,已经显示出作为一个科学家严谨治学的行事风格。任江苏江宁知县时,他清查了富户漏税行为,核实丁产,将其编成户籍,按册课税,既增加了国库收入,又减轻了穷人的负担。任颍州知州时,正值朝廷为宋仁宗修筑皇陵,许多州县官趁机从工程克扣钱款,但苏颂一直保持清廉的作风。担任南京留守时,深得长官欧阳修的器重,赞许他“处事精审”。

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苏颂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先后五次与辽国深入接触。期间他搜集整理了关于辽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设施、山川地理、风土民情、外交礼仪的信息,并根据宋辽两国的实际,提出了与辽朝和睦修好的政策,由此坚定了宋朝对辽推行友好政策的信心,换来了多年的和平。

任职期间 三件大事

▲苏颂画像

苏颂在朝廷任职期间,做的一大贡献就是校正编撰古籍,由此他广泛接触有关文献资料,积累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苏颂在朝廷任职的另一件大事是“李定事件”,即拒绝草诏任命李定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他三次拒绝起草诏书,神宗愤怒地斥责说:“轻侮诏命,翻复若此,国法岂容!”于是将苏颂撤职。但苏颂几次拒绝草诏,都有自己的理由。第一是破格提拔李定违背以前的法令,而官吏的任命必须依法而行。第二是李定不够破格提拔的标准,他“素无声称”,不能因偶有奏对称心,就破格提拔。第三是将李定先做一般提拔,先进行考察检验,果有奇谋硕画,再破格提拔也不迟。苏颂的这些意见是十分诚恳的。

苏颂在朝中任职的第三件事是参与改革。元丰年间改革官制,是神宗与王安石的改革措施之一。元丰四年,苏颂被召回吏部详定官制。他积极参与了官制改革,在革除宋代官、职和差遣的弊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宋代元丰以前,官用来定品阶俸禄;职为殿阁、文学之士及待制等,以示尊崇。唯差遣为实职,可行使权力。这样造成了官称与实职不符,机构混乱,冗员过多等弊病。苏颂为改革这些方面的弊病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奏乞将常平仓等公事付逐路转运司其提举官改差充本司勾当公事》中,他提出把发放青苗钱的提举常平司归各路转运使管辖,这样,不致政出两门,使州县长官不知所从。这也是他为当时机构改革所提出的宝贵建议。

苏颂所处的时代,朝中派系斗争席卷了整个政治舞台。但他却能于乱世中保持一份独立,这正说明了他的坚定和稳健,也表明他确实是个成熟的政治家。

▲厦门苏颂公园内苏颂石像

补和王深甫颍川西湖四篇·甘棠湖

苏颂

为湖始何人,人贤物亦久。

所以甘棠名,百年犹不朽。

醉心科技 博闻强识

苏颂一生,官位显赫,但他给后世留下的最大财富不止政治方面的成就,还包括在科技方面的建树。

苏颂曾在文史馆和集贤院任职九年。这份工作,让他每天能接触到皇家收藏的许多重要典籍和资料,其中有不少是稀世珍本。他对这些资料很感兴趣,每天背诵两千字文章,回家后再默写记录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苏颂的学识变得更加渊博。《宋史·苏颂传》称他精通“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兴修、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尤明典故”。

在这九年之间,苏颂还与张禹锡、林亿等编辑、补注了《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校正、出版了《急备千金方》等书。又主持编著了《本草图经》21卷。这部书引用了文献200多种,集历代药物学著作和中国药物普查之大成,记载了300多种药用植物和70多种药用动物或其副产品,以及大量重要的化学物质。对历史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也有记述。该书对动物化石、潮汐理论的阐述、植物标本的绘制,都为相应学科的发展完善发挥了作用。

▲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明代著名医学大师李时珍对《本草图经》的科学价值亦予以极高的评价。

▲福建厦门同安苏颂祠堂

开钟表史之先河

苏颂一生标志性的贡献,就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元丰八年,奉宋哲宗的诏命,苏颂组织了一批科学家,并运用自己丰富的天文、数学、机械学知识开始设计制作水运仪象台,历时三年终于告成。仪象台以水力运转,集天象观察、演示和报时三种功能于一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近代钟表的关键部件“天关”(即擒纵器)的发明也起源于那个时候。

水运仪象台是苏颂在掌握张衡、一行、张思训等人的科技成果之后进行的发明。他把张衡开创的用漏壶流水稳定性来控制齿轮系机械传动,发展成了使水运仪象台望筒随天体旋转的最初的转仪钟,并且还设计调整到使太阳经常在望筒的视场中。这样只要在黄昏把望筒对准太阳,日落星现后,就可以直接测读出太阳和恒星之间的赤经差或似黄经差。直到1685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才利用时钟机械推动望远镜随天体旋转,但这已是600年后的事了。其后,苏颂又写了《新仪象法要》三卷,详细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及使用方法,绘制了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机械设计图,附星图63种,记录恒星1434颗,比300年后西欧星图记录的星数还多442颗。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把《新仪象法要》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并称赞苏颂是中国古代甚至是中世纪世界范围内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李约瑟说:“苏颂的时钟是最重要最令人瞩目的。它的重要性是使人认识到第一个擒纵器是中国发明的,那恰好是在欧洲人知道它以前六百年。”《新仪象法要》也成为苏颂为后世留下的最杰出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