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郑板桥

郑板桥(清代书画家)

板桥三绝

郑板桥简介

郑板桥生平: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年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以怪出名,“扬州八怪”之一。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深得民心。他的诗书画皆旷世独立,推陈出新,人称三绝。著有《板桥全集》。

历史评价:画家傅抱石在《郑板桥试论》中写道:“板桥的书法自称‘六分半书’,比较他的诗、画,是最得好评的。”艺术大师徐悲鸿也曾对郑板桥有着高度评价:“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郑板桥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探索的一生,也是做出了杰出艺术成就的一生。他虽然谢世已有200余年,但人们仍在缅怀和纪念他的精神和艺术。

郑板桥大事记

1693年 出生。

1732年 参加乡试,中举人。

1741年 任山东范县县令。

1746年 调任潍县县令。

1752年 为民请赈而得罪上级,辞官而去。

1754年 游杭州,所作书画作品极多,流传极广。

1765年 去世。

人物关系

郑板桥传记

出身穷苦 资质聪慧

▲郑板桥

郑板桥出身于贫困的百姓家庭。3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14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实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为郑板桥生活和情感上的支柱。郑板桥资质聪慧,3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郑立庵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少时随父至真州毛家桥读书。16岁时开始向陆种园学习填词。

他19岁时中了秀才,23岁时结婚,为了生活,到扬州去卖字画,无人赏识,很不得意,有时逛逛青楼,或借酒浇愁,显得消沉。迨至他30岁时,父亲穷困而死,再后来,由于无饭可吃,自己的儿子也饥饿而死,境遇至惨。所幸他40岁中了举人,44岁中了进士。再到扬州,因已有了名气,他的字画连同旧作,都被当成墨宝,他慨于炎凉的世态,特地刻了一方印章盖在他的作品上,印文为“二十年前旧板桥”,多少也带点自嘲的意味。

扬州八怪

一般是指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也另说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不一。

▲郑板桥书画

板桥三绝 万古流芳

作为清代“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以“三绝诗书画”而成为一代不朽的名人。

郑板桥一大爱好便是作诗,许多脍炙人口的绝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颂。他的诗文立意高远、富有情趣,恰似一股清新之风吹过文坛。“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板桥先生既是在写物,更是在写人。直接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鞭挞官场的丑恶,这是他的诗的不同之处。

在清代的文坛上,千人一面的“馆阁体”盛行,并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早期,郑板桥为博取功名,也学写“馆阁体”,但后来他又转学苏东坡和黄庭坚等人的书体,且“学古而不拟古”,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独辟蹊径,自树一帜,敢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分半书”,即“板桥体”。“六分半书”融真、草、隶、篆于一体,以真隶为主,杂以行草,单个字形式上呈横扁,左低右高,既有篆隶古朴苍劲的金石味,又有跌宕飞动的行草味道。

郑板桥先生对绘画也有很高的造诣,擅长画竹、兰、石、松、菊等,尤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画竹,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被人们誉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画兰,他画的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书写兰之烂漫天性。

郑板桥先生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于将诗书画完美结合,在画幅中,他用“六分半书”题诗题句,或穿插或避让,巧妙地连接整个画面,使之有机结合,获得了“三绝诗书画”的美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生活的时代正值“康乾盛世”,趋炎附势的媚世之风笼罩了文坛和艺坛,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而郑板桥和“扬州八怪”的其他人物一样,在各自的领域里,大胆探索,推陈出新,为清代文坛、艺坛增添了一丝生气,对后世之人的影响很深。

▲郑板桥作品

郑板桥的书法,自称为“六分半书”,他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穷极变化。

才学极高 以怪出名

郑板桥才学极高,其画更是出名,许多人求其画而不可得。据说郑板桥的画非常传神,能够使画中之物成真。话说郑板桥有一个朋友,家里新砌了一道墙,他一直请郑板桥为其于墙壁上作画,无奈郑板桥总是忙着没时间。

有一次,这个朋友请郑板桥和朋友们到家里喝酒。酒席喝到一半,主人当着大家的面,非请郑板桥在墙壁上画一画不可。郑板桥见推不掉,就说:“行,你磨墨吧!” 主人连忙让儿子拿来一砚墨来,郑板桥一看,说道:“不行,太少了,至少要磨半小盆的墨。”众人听罢都觉得迷惑,那么多的墨,难不成要将整壁墙都涂黑?主人心疑之际,仍赶紧让儿子端来半小盆的墨。这时郑板桥已经是醉得摇摇晃晃了,他走到墙壁前面,用手往盆子里一沾,就往墙上抹起来,抹了几把,又把整个盆子端起来,将里头的墨汁整个都泼到墙壁上,弄得黑压压一片。这主人心里可不痛快了,他原来只想让郑板桥画在墙上,一是风光,二是好看。谁知黑压压一片不知在画何物?

郑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借以警世醒民。

▲河南范县郑板桥雕像

恰逢有一天刚下一场大雨,天上不住地打雷,加上闪电,好不惊人,谁知雨过天晴,这道墙壁前面竟然死了上百只的麻雀。 过了一些时日,一个老人来到这主人家门口,就对着这道墙壁仔细地看。这主人看见了,一时好奇,就问:“您在看啥?”“这画一定是名人画的吧?” 主人心中还有气,说道:“那是什么名人,只是一个朋友用手抹的。” 老头儿问:“这画成了之后,可出过什么奇怪之事?”主人答:“奇事倒是有一件,有一天下大雨,又打雷又闪电,之后就在墙前面发现死了上百只的麻雀。” 老头点头说道:“这画真是太好了!一般人看不出他画的是竹林,只有打雷下雨的时候,闪电一照,才看出是竹林,麻雀将它当成真的竹林,飞来避雨,所以就撞在墙上死了。”这时,朋友才知道这幅画的美妙之处。

爱民如子 深得民心

在雍正十年(1732),郑板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去应试,结果中了举人。在乾隆元年即1736年又中了进士,五年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

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有10万人口,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还不如一个村子大。郑板桥上任的第一天,就出了个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许多洞。别人不解,去问他,他说这是除去前任官的恶习和俗气。

五年之后,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有一次夜里出去,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郑板桥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后来韩梦周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郑板桥因为失去了独子,他总是经常寻访孤儿,然后倾力相助。县学里的孩子放学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送饭,又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百姓们都很感谢这位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清官。

郑板桥做官从不讲排场,这也给他带来一些麻烦。由于他常下乡体察民情,上级来视察时常找不到他,免不了要责问。在乾隆十七年(1752)时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12年之久,却如此清廉,送行的人都很感动,依依不舍。

郑板桥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难得糊涂》书影

郑板桥的对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立意标新二月花。

▲江苏秦州郑板桥墓

难得糊涂 流传至今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书写的一句平淡有味的名言。他本是个聪明绝顶,通今博古的一代文豪,却偏偏写“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并煞有介事地再加上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入糊涂更难。”

一般为官者知道,为政若得罪巨室,就很少有好下场。而板桥一反积习,独行其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不惜扔掉热烘烘的乌纱帽,而宁可回到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也正因他的率真,才会过得如此洒脱、自由。

他所题的“难得糊涂”,可能有两种含义:一方面似有鉴于官场中的糊涂,他难得那种糊涂,只有及早抽身;另一方面当系看透世态,为免多惹烦恼,不妨糊涂一点。

乾隆三十年(1765)十二月十二日(1月22日)郑板桥去世,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