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纵横家

纵横家(战场背后的口舌)

纵横家简介

纵横家:合纵、连横是战国时代列国政治、军事、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列国厮杀的背后,到底有哪些纵横家在奋战,纵横家是先秦九流十家中声势显赫的一个流派。战国中期到西汉初期,该流派在世间广为传播,上自公子王孙,下至布衣士子,多为他们揣情摩意、权谋机变的学术倾倒。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该流派才日渐式微。然而,今天的很多心理学与语言艺术理论又来自该流派。

纵横家传记——

纵横家是先秦九流十家中声势显赫的一个流派。战国中期到西汉初期,该流派在世间广为传播,上自公子王孙,下至布衣士子,多为他们揣情摩意、权谋机变的学术倾倒。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该流派才日渐式微。然而,今天的很多心理学与语言艺术理论又来自该流派。

纵横之祖

汉朝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俩所著的《太史公书》,也就是《史记》,囊括了先秦诸子百家。其中有老庄的清净、孔孟的仁义、墨翟的兼爱、申商的法术、惠施与公孙龙的离与合,邹衍与邹奭的谈天与雕龙,更有用三寸舌拨动天下的苏秦与张仪。

依《史记》记载,苏秦、张仪二人是同学,同为鬼谷先生的弟子。鬼谷先生名王诩,因隐居于鬼谷,遂自称为鬼谷先生,门下弟子著名的有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人。他囊括兵家、纵横家以及方术等多种学说,是不世出的传奇人物。苏、张二人学成出山后,苏秦先走上仕途,以合纵山东诸国,成为六国共相显贵。张仪投奔苏秦,却中了苏秦的激将法,愤然西入秦国施行连横,二人一纵一横,成为左右时局的大人物。

但有关鬼谷先生的记载虚无缥缈,他是否真的存在,他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的代称,都有争议。不过,历史不能俯首于传说,真实不能困惑于迷雾。既然目前并没有可靠证据证明鬼谷先生真实存在,就不在此多谈他的事情了,那么,纵横家的兴衰又依靠何人呢?

所谓纵,全称“合纵”,意为“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众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被强国吞灭。所谓横,全称“连横”,意为“事一强以攻众弱”,则指弱国与强国联合进攻其他弱国,以此达到吞并土地的目的。

纵横家开始受人瞩目,有时人如此评价:“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公孙衍与张仪一纵一横,是纵横流的两位始祖。

公孙衍,魏国阴晋人,先于张仪入秦,在公元前333年被秦惠文王封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数一数二的高官,此前商鞅亦曾任此职。公孙衍担任大良造后,创下俘虏魏国宿将龙贾,攻克上郡雕阴,斩首八万的战绩。然而不久,他就在与张仪的明争暗斗中失利,入魏为将,官居“犀首将军”。

犀首原为魏国常设的武官职位,后因公孙衍名显诸国,就成了公孙衍的专门代称。虽然魏国在文侯、武侯、惠王祖孙三代的经营下,最先成为战国初期强盛的国 家,号称“表里山河”,但因先后两败于齐,又被秦国攻占了河西郡、上郡,已实力大损,有了日薄西山之相。西方的秦国则在商鞅变法后迅速崛起。秦惠文王即位后虽然处死了商鞅,却保留下新法。他更在张仪、樗里疾、司马错等能臣的辅佐下,将秦国治理得日益强大,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

公孙衍鉴于双方实力对比,决定施行拉拢别国,联合出击的合纵策略。公元前325年,魏、齐两国联合伐赵之战就是公孙衍主导的合纵试验。赵国在两国的打击下,接连战败,丢失了平邑、新城等地。

凭借这个胜利,公元前323年,公孙衍发起了“五国相王”运动。该运动是公元前334年,魏、齐两国“徐州相王”行动的延续,目的是让魏、韩、赵、燕、中山五国承认对方君主的王位。公孙衍的本意是提高各国的国际地位,加强彼此合作和遏制秦国,推行合纵政策。但各国之间很快就产生了龌龊。齐威王觉得中山国实力太弱,却与中山王同为王爵,是对自己的侮辱。因此,他不承认中山有称王的资格,进而打算联合各国废除中山国的王号。虽然此举没有成功,但沉重打击了公孙衍的合纵大业。

与此同时,秦国在实施连横策略。该策略的策划和执行人就是号称三寸舌说动天下的张仪。

张仪,出自魏国公族远支。他登上历史舞台之初曾游说楚王,不仅未成功,据说还受了屈辱,留下了“舌在,足矣!”的名言。张仪离楚后途径东周入秦,受到东周昭文君的国士礼遇和大力资助。昭文君还承诺如果张仪此行失败,愿将东周国交给他管理。不论昭文君此举的初心如何,张仪确实在东周的帮助下声势大增。公元前329年,张仪见到了秦惠文王。当时正值楚魏大战,张仪说服秦国出兵助魏,魏国因而在陉山击败楚军,秦国正式将河西地区收入囊中,并开始连横政策。

连横与合纵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同盟里各国的关系不一样。合纵,众多盟友为平等关系,彼此间依靠盟约行事,无主导方与从属方。连横是强弱势力结盟,故而有主导方。各国都不愿成为别国的附庸,所以连横比合纵的难度大,需软硬兼施才能 成功。

◎ 张仪模拟东进攻韩计划图

要想身居主位,在名号上就不能落后于人,所以张仪出任秦国相邦后,首要大事便是秦君称王。

公元前325年四月初四,秦惠文君按照魏、齐两国“徐州相王”的先例,邀请魏、韩两国君主入秦推尊秦君为王。同时,他也承认魏韩两国的王号,但也迫使魏王作为御者,韩王作为车右,为其驾驭马车。这样的外交胜利,自然广受诸国君王关注和艳羡。毕竟在王侯眼中,既得利益到手才是实在的成果,这也是纵横家迅速在国际走红,吸引诸多弟子追随的原因。

然而,纵横家过分看重外力的影响,往往忽视了在国内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的重要性,他们夸大阴谋诡计的作用,并将其看作是国家强盛的关键。这虽然是纵横学派的短处,但也是由当时国际大环境所决定。

战国中期,魏国衰弱后,楚国由于国体原因,不能像秦国那样实施君主集权制,所以,虽然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战力却不及秦国。当时与秦并列为一等强国的,是位于东方的齐国。

齐国东到大海,西部和北部以黄河为界与诸国为邻,南部包含泗上十二诸侯,在淮河流域与楚相连,是当时最富庶的国家。战争是国力的延续,有强大的国力为基础,才能在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公元前320年,在秦、魏两国共相张仪的推动下,秦、魏和韩三国引兵东下,结果被齐击败,连横策略受挫。魏惠王得以脱离秦国影响,驱逐张仪回秦,重新以公孙衍为相,转为合纵阵营。

受合纵连横影响较大的是并称“三晋”的赵、魏、韩三国,其中又以魏、韩两国为最。这两国处于四战之地,地狭民众。时人言:“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两国是秦、齐两国着力争取的对象,因此当两国重新成为合纵方后,秦内部就下一步的国家战略展开了讨论。

秦国地处当时中国的西部边陲,北有匈奴、义渠,西有氐、羌,南有巴、蜀。因此,秦国被关东诸国视作半戎狄国家,遭到排斥。然而,秦国统治者却认为自己如今据有关中,是西周名正言顺的继承者,所以一直图谋向外扩张,建立“王业”。如何建立王业,秦内部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张仪主张的“攻韩劫天子”:进攻韩国,占领新城、宜阳等地,使秦东出洛阳以窥周室,占有象征天下的九鼎,挟天子号令天下。二是司马错主张的“取地戎狄以富国”:首先攻灭西南戎狄之首的蜀国,占据天府之国以此利尽西海,而且蜀地位居长江上游,可以从水路东下攻楚,正所谓“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这两种方针与二人所属流派的治国理念有关。前文说过,纵横家重视短期利益,攻韩劫天子,威慑天下带来的效果使张仪为之狂热。然而,身为兵家的司马错却认为这种策略会使各诸侯畏惧秦国,坚定他们合纵摒秦的决心,看似威风无比,实则不久就将举步维艰。占领巴蜀才是闷声发财的大手笔,既不会遭到诸国的敌视,还能使各国放松警惕。

秦惠文王最终选择了司马错的方案。 巧的是,蜀中当时正在上演“三国演义”,蜀、巴、苴三个国家时有战争。原来巴、蜀两国世代为仇,苴则与巴为友,共同抵抗蜀国。蜀王大举伐苴,苴国君主向秦求救。秦惠文王应邀出兵,以司马错为将,由汉中经石牛道伐蜀。双方激战于葭萌,蜀王战败被杀,承载着三星堆文明的古蜀国灭亡。随后,秦又灭了苴、巴两国,从此,蜀中成为秦国大后方。张仪的提案虽然当时搁浅,但后来有人为他实现了。

权臣孟尝

江山代有才人出,曾叱咤风云的前辈已老,那些曾被他们视作黄口小儿的后生开始崛起。之前,公孙衍曾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从政经验得出结论,一个纵横家自身实力不足,那做起事来只会事倍功半。如果能有才智卓越的公子王孙传承衣钵,合纵事业才能长盛不衰。因此经过慎重选择,他选中了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做自己的继承人。这位王孙公子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孟尝君田文。

田文的一生是与命运抗争的一生,这种抗争从他出生就开始了。他生于五月五日,五月在当时被认为是毒月,要斋戒禁欲,五日则是恶日,规定蓄药,以蠲除毒气。当时靖郭君已有四十余子,对一个贫贱小妾生的禁忌婴儿自然不会怜惜,命令将其丢弃。但伟大的母性战胜了对权力的恐惧,田文被偷偷养育长大,等到田婴得知自己的命令没有被执行,田文已是幼童。他听到这个与自己从未交集的父亲质问母亲为何留下自己,母亲无言以对,遂询问自己不能存在的理由。田婴回答,五月五日生子,长到门户一样高的时候,会对父母不利。田文马上反问,人生在世,究竟命是由天定还是由门户决定呢?若由天定,何必忧虑,若由门户定,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

◎ 孟尝君田文

田婴对此的回答是:“子休矣。”不知他心中对田文的印象如何,但田文至少活下来了。不过作为一个庶出的子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待田文的将是默默无闻的未来。然而对抗命运似乎已成了田文的惯例,庶子又如何?数十年前,赵氏君主毋恤也是庶子出身,活着时领导赵氏完成三家分晋的重 任,死后被子孙歌颂为简(赵简子鞅)襄(赵襄子毋恤)功烈。

于是田文再次游说父亲,他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为题,引出了父亲弃公营私的缺失。一个贵族没有与其身份相应的功业,只是享受祖先的余荫,几代人后,恩惠福禄就会消耗殆尽。田婴意识到这个儿子与众不同,便安排他做管家,招待宾客。田文如鱼得水,名声渐渐在诸侯中传开了。许多人都请田婴立田文为继承人,其中就有担任魏相的公孙衍。

时值公元前316年,魏惠王已经去世三年,其子,也就是被孟子嘲讽为“望之不似人君”的魏襄王嗣位。重臣公孙衍与田需不和,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公孙衍的存在是为了团结韩国,田需的存在是为了拉拢齐国。如果放任形势发展,魏襄王很有可能依照国力强弱舍弃公孙衍选择田需。公孙衍先下手为强,向魏王建议:“婴子(靖郭君田婴)言行于齐王,王欲得齐,则胡不召文子(田文)而相之?”魏王同意后,公孙衍亲自入齐与田婴相约,以田文为魏相,公孙衍转为韩相。可是国际风云突变,这次合纵尚未出什么成果,就被张仪的连串打击弄得胎死腹中了。

公元前315年,秦韩战于浊泽。该地是韩国连接南北国土的重要据点,一旦丢失,国家就会分裂为两段。韩国权臣公仲朋一贯主张与秦连横,于是向韩王建议不要相信合纵方的甜言蜜语,我们与秦和谈,用一个都邑换取与秦连横伐楚,这是以一易二之计。韩王对此表示赞成,可惜行事不密,被楚国探知底细。楚王遂派能臣陈轸出使韩国。陈轸也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为纵横学派一员。他使韩王相信,楚国已派大军救援韩国。韩秦邦交断绝。战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韩溃败于浊泽西南的岸门,死伤万余,统兵大将公孙衍临阵脱逃。合纵方大败,魏、韩再度转为秦的连横方,张仪一贯推行的“以秦连横魏、韩,对抗齐、楚”的策略再度推行。

楚国的楚文化,是中原文明与南蛮文明结合的产物。楚人信奉鬼神,风俗也与中原各国有所不同。虽然在中原各国眼中,楚国比秦国稍好一些,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别。在列国争相变法之际,楚国也以名士吴起为令尹革新制度,但楚国贵 族势力太盛,最终吴起杀身成仁,变法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当时,楚国的军政大权掌握在屈、景、昭三家之手,在各国最为腐朽,楚国也因此成了各国调侃的对象。如刻舟求剑之类的寓言,就是指楚人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 楚军两败于秦

有这样的文化做背景,就不难看出《史记·张仪列传》中对楚怀王的刻意贬低了。在《史记》中,楚怀王如同一个弱智,被张仪操纵于股掌之中,最终留下六百里与六里的笑话,丧军失地。不过,这很可能是纵横派的故意夸张,与史实有所出入。

总之,通过连横战争,秦取得楚国的汉中一带,从此,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魏、韩两国也取得了楚国北方的几大都邑。齐国战败于濮上,退回本土。楚国丧师失地,是此战最大的输家,而这一切都是张仪的策略引起的。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道:“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秦之所以能在群雄逐鹿中胜出,接连几代英主掌国是其中一大因素。文中提到的几位秦国君主,在位时间最短的是秦武王。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秦惠文王是张仪的伯乐。就在张仪的功业再次达到顶峰的时候,秦惠文王去世,其子秦武王继位。武王与张仪一直不对路,从史书中可知,秦武王是一个大力士,刚强直率,甚至有些鲁莽。他之所以与张仪不和,一是性格差异,二是背后有人期待取代张仪,这人就是秦武王的老师,楚国下蔡人甘茂。

古人把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归纳为“九流十家”,九流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十家则是在九流的基础上,加入了不入流的小说家。所谓小说家,是指善于采集民间传说、民情风俗为己用的流派,因为学说来源低贱,所以不太受人重视。甘茂就是小说家史举的门徒,算是战国时代最出众的小说家。

随着秦武王大权在握,张仪被驱逐回魏国,甘茂取而代之,成为左丞相。我们前文提到,张仪的攻韩劫天子曾经搁浅。但世事难料,最终帮助张仪实现梦想的,却是与他不和的秦武王。不过,此后事件的发展与当初司马错的分析基本一致,秦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才占领韩国冶铁重邑宜阳。随后,秦武王进入周王室所在的洛阳,试图举起象征权力的九鼎,以此问鼎天下,结果绝膑而死。列国对此喜闻乐见,更坚定了摒秦的决心。

张仪被驱逐后不久就死在魏国。他的对手公孙衍也在之前的大败中颜面扫地,半世积累的名声化作流水,再次离韩归魏。但魏国朝廷中有宿敌田需,《韩非子》中记载,因为公孙衍与魏臣张寿有怨,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魏王误以为是公孙衍所为,就把他杀掉了。

两位角逐数十年,亦敌亦友的名士接连遗恨而死,但合纵、连横的对抗仍然在继续。

秦武王死后,秦国陷入“季君之乱”的内斗,暂时无力东顾,连横大业于是中衰。合纵则有田文主持,在这段时间,他助楚攻秦,威风八面,甚至到了知齐国有孟尝君(田文)不知有齐王的地步。

战国时代的齐国是以篡臣起家的,所以非常提防权柄外移的现象,通常都以宗族子弟掌权,所以田婴于国无功,却能安居相国之位数十年,受封于薛城(今山东滕州东南),号称薛公。

西汉桓宽《盐铁论》道:“齐威、宣之时,显贤进士,国家富强,威行敌国。及愍王,奋二世之余烈,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仅用了数十字,齐国之盛便跃然纸上。

靖郭君田婴为相是在齐威王后期和齐宣王初期,而其子孟尝君田文再度相齐,则是在齐宣王后期和齐闵王中期。父子两代执掌齐国近半个世纪,是典型的门阀世家。这里简单概括下三代齐王的性格:齐威王明断、坚忍,齐宣王宽仁、浮夸,齐闵王刚愎、苛察。从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就能看出宣、闵两王的差异,以齐闵王的性格,必然不希望有人代替他行使王权,即使这个人是他的堂兄弟。

孟尝君田文在齐国任相期间,接连组织合纵同盟。他主要的团结对象是饱受秦国欺压的魏、韩两国,攻击对象则是秦、楚两国。秦国的应对之策则是连横赵、宋对抗合纵。齐、魏、韩对抗秦、赵、宋的格局,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94年孟尝君离开齐国才告一段落。

在此期间,列国中一直不受人关注的赵国开始崭露头角。在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的主持下,战国时代最后一次声势浩大的变法运动“胡服骑射”登上舞台。与“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全面革新不同,“胡服骑射”是主要针对军事的改革,这也造成赵国后来军事力量与国力不成正比的尴尬处境。

◎ 胡服骑射

当时活跃在政坛上的纵横家除了田文外,还有周最、吕礼、昭滑、楼缓、富丁、仇赫、苏代等人,后世名闻天下的苏秦也登上了历史舞台。赵国想要像秦国一样兼并戎狄以达到获得人口土地的目的,就需要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赵与秦不同,秦的核心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东方有险固的崤山与函谷关,一旦封锁关隘,山东各国就很难攻入。但赵国地跨山西中北部与河北南部,北有匈奴、楼烦等部族扰边;南有同为三晋的魏、韩惦记着三晋归一;东北有绵延数百年的老牌大国燕;东南则是当世强国齐;而最大的腹心疾则是中山国。

中山国位于河北中部,地跨太行山两侧,几乎将赵国南北隔绝为两段。消灭中山一直是历代赵国君主的梦想,想要把梦想变成现实,就要依靠纵横家卓越的外交能力。

赵武灵王改变了摒秦的基本国策,制定了“结秦连宋”的新外交方针。基于此目的,赵国护送在燕为质的秦王子稷回国继位, 是为秦昭襄王,又派遣楼缓入秦为相,两国关系由此得到改善。赵国再使仇赫入宋为相,结成了秦、赵、宋三国连横之势。这种相对均衡的国际形势的形成,对当时的三国是有益的,秦国内部动乱刚刚平定,需要时间恢复元气,那么就需要有同盟者制约合纵方的威胁。宋国为了对抗齐的兼并,也需要其他大国的协助。这就是公元前298年的国际态势。当时,有人对纵横家周最说,仇赫做宋相国的目的,是为了借秦、赵的虎皮,威慑齐、魏、韩三国不敢进攻宋国。

因为秦国曾密谋拘押、杀害孟尝君,结果因为孟尝君食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而功亏一篑,所以孟尝君回到齐国后就发动齐、魏、韩三国合纵攻秦。而此时,秦、赵、宋三国的盟约在于形式,赵、宋并未对秦国雪中送炭。因此,公元前298年—前296年,经过三年的鏖战,联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归还之前占领的魏、韩领土。

孟尝君接连不断进行远距离合纵战争,消耗大量国力,其目的在于经营自己的国际地位和迫使强国俯首听令,不再干涉齐国对外兼并,以便占领宋国和淮河以北地区。但由于权臣的局限性,这一系列战争对齐国而言事倍功半。苏秦曾评价,孟尝君担任齐相期间,用了五年攻打楚国,三年攻打秦国,想达到削弱宋国、占领淮北的目的,可惜未能如愿。紧接着,齐国发生了“田甲劫王”事件,孟尝君与齐闵王关系破裂,齐国进入齐闵王掌权的时代,外交政策发生巨大变化,随之出世的就是名垂青史的苏秦。

苏子死间

历史上苏秦的形象有两种:一种是身佩六国相印,为联军合纵长,率军讨伐秦国,一时间风光无限;另一种是自比尾生,胜利到来之际,却被五马分尸,成了一缕幽魂。1973年,《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与司马迁笔下不同的诡秘战国时代。

苏秦,东周洛阳乘轩里人。周朝建立之初,曾将商族遗民都迁到洛阳加以管束,因此,苏秦很可能是有苏氏的后裔,也就是纣王宠妃妲己一族。苏家世代商贾,直到苏秦这一代,长兄苏代进入纵横家的门墙,凭借出众的口才,才在东周、西周、魏、韩一带有些名望。苏秦看到兄长的成就,也不甘心此生只谋个生存,死后葬一抔黄土。他开始研习学术,以期获得当世君王的赏识。学业有成后,他选择的第一个游说目标是西方的秦国。

前文说过,在山东士人的心中,秦属于半蛮夷国家,商鞅当初也是因为在魏国 没有立足之地,才选择西入秦国的。像苏秦这样第一次出手就选择秦国,在整个战国时代也属于凤毛麟角,然而,“时也,运也,命也”,等待他的将是连番羞辱。

◎ 苏秦用锥刺股

苏秦入秦时,正是秦国内部“季君之乱”刚刚结束,穰侯魏冉以秦昭襄王舅父和功臣的双重身份主持朝政。当时的秦国,内有宣太后垂帘,外有魏冉、芈戎、泾阳君、高陵君等人擅政,可算是自商鞅变法以来,王权最为衰微的时代。当时苏秦所持的是废文任武,以义兵统一天下的学说。此类理论属于兵家学说,一个没有统兵经验的士子,开口辄谈兵机,很难不给人空谈大言的感觉。何况秦国正寻求平稳过渡,怎会选择自称“义兵”,给天下诸侯伐秦的口实?

因此,苏秦首战失利,落魄东归,受尽父母亲朋的奚落,几乎一蹶不振。后来,他再度振作发奋读书。《战国策》中提到:“(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这就是“锥刺股”的由来。苏秦用心读的书名为《太公阴符之谋》,也叫《周书阴符》,据说作者是商末周初的绝代谋士太公望,书大约讲的是太公用各种阴谋奇计为周室谋夺了殷商天下。

从书中,苏秦揣摩出了死间的重要性,正所谓“商之兴也,伊尹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而银雀山《孙子兵法》竹简的“燕之兴也,苏秦在齐”,是对苏秦一生功业的肯定。

苏秦第一次选择了被列国视为异类的秦国,第二次选择了几乎被列国遗忘的燕国,可见苏秦有爱烧冷灶的特点。说起来,燕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有点不够格,当年,燕国仅五十天就被同为七雄的齐国攻克首都。当时,齐宣王志得意满地对孟夫子说道:“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虽然后来由于齐军的暴行导致燕人集体反抗,齐军撤出燕国,但燕国积攒数百年的财富也全被运回齐国,留给燕人的,只有废墟上的硝烟。

这种形势下,在韩国做人质的燕王子职继承了燕国王位,是为燕昭王,这时的 燕几乎是齐国的附庸。随后近二十年的时间,燕昭王低调恢复国力,隐忍着自己复仇的欲望。因为比起威震天下的齐国,燕简直不堪一击,如果燕国稍微有点不恭,齐国马上就会派来讨伐之师。公元前295年,也就是孟尝君即将跟齐闵王决裂时,苏秦获得了燕昭王的信任,以秦、齐、赵三强争夺宋国为契机,企图借助秦、赵两国之力对抗齐国。苏秦以燕昭王的齐国亲善特使之名进入临淄,表面上是助齐攻宋,实则是作为死间,用生命换取齐国彻底被列国孤立。

苏秦在写给燕昭王的密信中提到自己将“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以孝道名闻天下,著有《孝经》,这里是说苏秦像尊重父亲一样尊重燕昭王。伯夷是商末周初的人物,以志向高洁著名。尾生则是一个为爱情守信自甘赴死的男子,他的故事在战国时期流传甚广。据说,他与情人相约在浅水桥下见面,情人还没来,桥下忽然涨水了,尾生抱着桥柱不肯离去,最后被淹死,是当时守信的典范。后来,苏秦按照密约行事。五国联军破齐之际,他被齐闵王车裂而死。

苏秦制定的策略是这样的:齐国虽是强国,但这几年兵革不息,如果持续把国力消磨在楚、宋战场,燕国就可以打败齐国,夺取河间。齐国是燕国的心腹大患,燕如果能取得齐国的信任,齐就可以不再图谋燕国;就算不能,也可使齐、赵交恶,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燕国也就有了强援。总之,苏秦坚决不做因循守旧的庸人,而要成为进取之臣。随后,苏秦作为燕国特使,率军两万人南下协助齐国攻宋。

◎ 公元前286年,齐灭宋。

苏秦在齐国是传统意义上的佞臣,凡齐闵王想做的,他都拥护。前文提过,齐闵王刚愎苛察,他不屑之前的合纵策略,破天荒提出齐国与秦国结盟,彼此不干预对方兼并邻国的土地。齐国的目标是宋,企图吞并整个宋国;秦国的目标是赵,计划联合五国一举消灭赵国。当时,不但名列七雄的几大国早已称王,宋、中山等千乘之国也已位列王爵,王号已不足显贵。针对这一点,秦相魏冉提出秦、齐两国君主并称为“帝”。“帝”是比“王”更尊贵的称号,所谓德合天地曰帝。秦昭襄王 为西帝,齐闵王为东帝,然而隐藏在尊号背后的,却是两国的相互算计。

◎ 公元前284年,燕、赵、魏三国攻击齐国。

形势风云变幻,秦、齐两国不久便先后撤去帝号,将对方陷入众矢之的的打算没能实现。此时列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许多纵横家期望火中取栗:之前逃离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此时作为魏相,与赵将韩徐为主张合纵攻齐;赵相奉阳君李兑主张合纵攻秦;秦臣吕礼与前任齐相韩珉主张秦、齐联合;做过魏相与齐相的周最主张魏、齐联合,反对齐、秦联合。大权独揽的齐闵王变换国策最为频繁,时而与赵联合攻秦,时而与秦联合攻赵,目的就是为了凸显齐国在国际上超然的地位,使各国不敢轻易阻止他对宋国的侵略活动。经过数年战争,至公元前286年,齐国终于攻灭宋国,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地划归齐国所有。齐闵王志得意满,扮演佞臣角色的苏秦适时吹捧,更令他一时间忘乎所以。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说过:“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就在齐闵王骄矜自喜的时候,一场战国时代最成功的合纵战役已经打响——燕、赵两国“共相”乐毅主导的五国联军攻齐之战。

三国时代的著名人物诸葛亮在躬耕陇亩时,常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春秋著名的政治家,曾辅佐齐桓公创下“九合诸 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而乐毅是战国时代的军事家,他一生的功业,就是从这场以弱胜强的攻齐战中获得的。

别家的佳期却是自己的死期。苏秦当初以齐、燕同盟特使的身份进入齐国,如今燕国成为反齐联军的先头部队,齐闵王就是再被胜利冲昏头脑,也能看出齐国掉进了燕国君臣的阴谋。随着燕国大军南下步伐越来越近,在临淄的通衢大道上,苏秦因反间之罪被车裂于市。关于苏秦,历代评价很多,儒家学派的荀子称他为“态臣”。《淮南子》则说:“苏秦以百诞成一诚。”“百诞”是苏秦的阴谋诡计,“一诚”是他坚守的“信如尾生”的信念。从苏秦一生的轨迹来看,把他定格为纵横家显然是不够的,毕竟他从进入临淄的那一瞬间,就明白自己将付出什么代价才能换取成功。

问鼎天下

公孙衍、张仪早已作古,田文行将就木,苏秦化为尘土,谁为纵横派新一代的魁首?合纵则信陵,连横则张禄。

时间前行到公元前270年左右。联军破齐后,齐国危亡之际,名将田单收复了齐国本土。齐国虽然复国,但强盛之势已去。时人如此分析国际形势:秦、楚、魏、燕、赵是大雁,齐、鲁、韩、卫是中雁,邹、费、郯、邳是小雁。其中,秦国已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就像一只大鸟,面对海洋向东矗立,左翼扼赵国西南,右翼捉楚国鄢郢,胸抵韩魏,垂首中国,占绝对有利的地理位置。

然而,秦国当时也陷入了权臣政治的泥沼。穰侯魏冉以公器攫取私利,在占据原属宋国的著名商业都市陶邑后,又出兵攻取了齐国的刚、寿等邑,以增加自己的封地面积。可是陶邑距秦国本土遥远,孤悬于齐、楚、魏等国的包围圈中,是一块飞地,一旦战事再起,陶邑必成他人嫁衣。可见权臣政治是有局限性的,先私后公,因私废公是其最典型的特征。秦昭襄王对此十分苦恼,而当时,助他摆脱困境的人已经来到咸阳。

张禄,本名范雎,魏国士人。他本是魏大夫须贾的家臣,由此可以看出其出身颇低,从姓氏分析,也许出自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一脉。他曾随须贾出使齐国,结果触怒了须贾与魏相魏齐,被打断肋骨丢在厕中,后藏匿在郑安平家。他经郑安平,得到秦国使者王稽推荐进入咸阳,一年后见到秦王。范雎向秦王面陈秦国政务得失,并直言批评魏冉越过中原诸国攻占陶邑的错误军事行动,提出纵横派四字施政纲领:“远交近攻”。虽然只有四个字,却点明了战国的外交准则。从此,秦国围绕着这四个字,与燕、齐、楚诸国建立友好邦交, 持续不断打击中原的赵、魏、韩三国,终成霸业。

◎ 公元前246年,秦国开凿郑国渠。

范雎还认为王权至上。与权力相比,亲情只是王者可有可无的调剂品。范雎说,如今秦国权力三分,秦王只不过掌握了三分之一的实权,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后世继位之君恐怕并一定会是秦昭襄王子孙。被范雎点醒的秦王,于公元前266年削减宣太后、魏冉、芈戎、高陵君、泾阳君等人的权势。待次年宣太后去世后,秦王将几大贵戚放逐到封地,任用范雎为相,开始了兼并三晋的战略。

有了“远交近攻”的指导思想,秦国巩固新攻取的土地,注重“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强调歼灭敌国兵力。秦国首要打击对象就是三晋中最弱小的,与秦地形交错,被视为心腹之患的韩国,由此引发了战国时代动员兵力最多的长平之战。

作为三晋之一的韩国,是唯一与晋公室有血缘关系的家族。韩王的始祖韩万,与晋公室同为曲沃桓叔的后嗣。三家分晋时,韩氏取得的三块土地相对独立:一是安葬着韩氏先人的汾水之滨的平阳与群山林立的上党,也就是今山西省临汾到长治一带;二是王屋山以南被称作南阳地的地域,这是韩宣子主政期间取得的;三是三家分晋后韩氏自己开拓的西起卢氏、北据成皋、东至垣雍、南到阳翟的原郑国土地。 如此零散的国土分布很难形成向心力,被称作“四分五裂之道”。

◎ 长平之战

韩国的土地虽然分散,但不论是国土北部的上党,还是南部的郑地,都是战略要地,但连接南北的道路只有险阻的太行山脉,一旦这些山道被切断,韩国就将被截成首尾不能相顾的两段。

范雎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公元前265年,秦军出兵切断了山道,准备由此夺取上党。秦巧妙地避开韩的致命点,分四年进行战略部署,彻底隔绝了上党与外界的联系。除此之外,范雎还发兵东下荥阳威胁韩本土,致使韩国朝廷做出献上党求和的决定。如果事态像两国朝廷想的那样发展,那么一场大战当可消弭于无形。

只是,韩国下达了上党归秦的命令后,先后两任上党郡守都拒绝执行王命,最终做出了不降秦而降赵的决定,这是史书记载的长平之战起因。然而,从韩国历来的行事作风看,这次不降秦而降赵的决定,很有可能是韩国朝廷密议得出的结论。将烫手山芋丢出去,自己坐山观虎斗,岂不是一石二鸟?以后来韩国行使“疲秦计”、开凿郑国渠来看,这很有可能。

赵国被从天而降的大礼砸晕了,赵孝成王与平原君赵胜都竭力表示,天与不取反受其殃,认为凭赵国胡服骑射后积蓄多年的军事实力,完全可以与秦打一场光 明正大的对抗战。这时,赵国名将廉颇虽老,威风尚在。他受命镇守长平,从公元前262年—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秦军未取得显著成果。

拼消耗是最痛苦的,秦军无法突破廉颇的严防死守,于是开始在赵都邯郸散布流言,说廉颇年老怯战,秦军只畏惧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赵王中计阵前换将,虽然赵括并不是一无所能的纨绔膏粱,但这一战毕竟是赵军败了。此战,赵军先后死亡四十五万人,秦军也成为强弩之末。虽然当时秦军主将白起一再坚持挟大胜之威一举攻占邯郸,但范雎的狭隘心理发作了。

范雎此人出身不高,才华横溢但心胸狭隘,尺寸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成为秦相后,他将恩人郑安平、王稽都提拔成为秦君将领,对须贾、魏齐等人则以牙还牙一雪前耻。然而,报恩以金银则可,以国器酬私恩,就难免坏事了。他担心白起会因大功位居自己之上,于是说服秦王接受赵国割地求和。范雎与白起因此彻底决裂。

虽然秦国接受了赵国割地求和的要求,但赵国国内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秦军之所以停止攻击是因为他们已经力尽,本就没有再攻击的可能,这时割地纯属多此一举。最终和谈搁浅,两国烽烟再起,只是白起称病,再不肯受范雎摆布。范雎于是启用了自己的恩人郑安平作为攻赵主将。

虽然三晋之间内部龌龊不断,但到了唇亡齿寒的地步,其他两国还是有危机感 的。但秦国有言在先,哪国救赵,秦必移军攻之,这个威胁使各国救兵停在赵国边境持观望态度,尽管赵国此刻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谁能起沉疴,疗绝症?公子信陵是也。

◎ 信陵君兵至函谷关

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幼子,魏安僖王异母弟,其姐姐嫁给了赵国平原君赵胜。因为信陵君礼贤下士,门客众多,在国中有很强的号召力,魏安僖王非常忌惮他,并不给他安排职务,只是一个闲散的宗室。此次邯郸之战,就信陵君而言,于公,要为国尽力,不能坐视同源的赵国被秦国攻灭;于私,自己的骨肉至亲还在邯郸城,岂能眼看他们与国俱亡?

当时的信陵君还是个青年公子,他的礼贤下士一半出自天性,一半则是仿效孟尝君与平原君。真到决策国事的时候,他的处理方式是幼稚的。他率领自己门下的几千食客,打算冲到邯郸为赵国尽点薄力,但之前一直受他礼遇的门客侯嬴却拒绝了。侯嬴,是魏都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已过古稀之年,是个大隐于市的谋士。信陵君将其收在门下,平时非常尊重他。他却在奔赴前线的急要关头临阵退缩,这使信陵君非常失望。终于,老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死有轻重之分,数千门客投身秦军阵地,不异于投肉饲虎,于人于己毫无好处,如果公子执意救赵,就要心中先有决断。

这个决断就是自绝于家国:首先信陵君找到魏王宠姬如姬,请她看在自己曾帮她报杀父之仇的恩德上,帮忙盗出藏于内宫的虎符;继而携虎符直驱停在赵魏边境的魏国大军,夺取统兵权;最后带领大军进军邯郸。

邯郸城内山穷水尽,邯郸城外也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此刻,十余万名援兵到来,内外夹攻之下,秦军大败,秦军统帅郑安平降赵。范雎的另一恩人,此时身为河东郡守的王稽也有通敌的举动。也就是说,范雎以私恩启用的两个恩人都背叛了秦国,那么作为保举人的范雎在秦国律法中是要受到株连的,“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秦国失败,秦昭襄王对范雎极为不满,尽管范雎已经请罪,却难消罪责。公元前255年,据云梦秦简《编年纪》记载,王稽被处死,范雎也去世了,死因没有记录。范雎为秦相十二年,为秦国确立了“远交近攻”的大战略,这个国策一直延续到秦统一六国。可以说,范雎是纵横家学派很有远见卓识的一代宗师。

范雎身陷泥沼之际,却是信陵君春风得意之时。虽然因为得罪了魏安僖王无法归国,但作为保存赵国的恩人,信陵君在赵国享受极高规格的待遇。他决定客居于赵,做个异乡人。十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47年,魏国遭到秦国大举进攻,魏安僖王请信陵君回国统军抗秦。信陵君以自己卓越的号召力再次组织起以赵、魏、楚为主体的五国合纵大军,将秦军击退回函谷关。《史记》如此感慨道:“当是时公子威震天下。”然而,功高不赏,信陵君立此盖世功劳,原本就对他心有顾忌的魏安僖王岂能无动于衷?加上秦国使连环反间计,信陵君最终以酒色自保。公元前243年,信陵君与魏安僖王都去世了。

末世之光

范雎亡故,信陵索居。时值战国末期,山东六国除了楚国依靠国土纵深还有可能与秦国一战之外,其他五国对秦而言犹如郡县,但如何将这些绵延了数百年的王国从地图与人心中抹去颇费周折。自古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守江山易,弃江山难。”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诸子百家的学说也变了。以纵横家为例,此刻活跃在政坛的人物与初期的公孙衍、张仪相比,已有许多不同。概括来说,初期的学说在于博,后期的贵于精,战国末期的合纵之士为庞煖,连横之士为姚贾。

庞煖虽是六国最后的合纵之光,但从年龄来看却与廉颇是同代人。从姓氏看,他有可能是魏国人。据记载,他师从楚人鹖冠子,学的是黄老之道,但为世所知的却是指挥最后一次合纵伐秦的战役。

公元前242年,燕国趁赵国长平之战后青壮男子死伤殆尽的机会,企图趁火打劫攻击赵国。带兵者剧辛,是法家学派的士人,与庞煖曾是好友。当他得知赵国派庞煖与自己为敌,便凭借旧时的印象,觉得庞煖容易对付。

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二人数十年未见,剧辛还依照旧日的印象蔑视对手,犯了轻敌的错误,庞煖的初次战斗也因剧辛的轻视赢得了满堂彩。由此可见,庞煖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人物。

赵、燕之战胜利后,庞煖为将的地位稳固,也使赵国重新赢得列国的尊重。当战国最后一次合纵运动达成之际,在人才匮乏的山东诸国,庞煖成为联军统帅的第一人选。五国联军于公元前241年收复了秦国从赵国夺去的寿陵。庞煖认为,攻秦之师屡向西进攻,均在函谷关被阻,不如绕道蒲阪,南渡河水,迂回至函谷关后,可以出其不意。五国联军分路出蒲阪,进展顺利,至蕞时与吕不韦所率秦军相遇,这已经是咸阳的大门口了。吕不韦分析联军情况:楚军远来,军士疲惫,战斗力不强,但楚为大国,影响较大,如楚军战败,联军必不战自溃。他遂决定,先以精锐部队乘联军夜间疏于防范突袭楚营。楚军知道后自行东撤,此后便迁都寿春。四国军队闻楚军先退,军心动摇。诸将皆请退军,庞煖只好应允。于是,韩、魏、卫之军也都回国。庞煖怒齐附秦,同时为了避免无功而返的结果,率军攻取齐国饶安,赵国由此有了自己的出海口。然后,庞煖回归赵国。

尽管庞煖富智谋、善纵横,但联军同床异梦,终于无功而返。从此,山东各国再无实际抗秦的军事行动了。尽管赵、燕、楚、魏等国曾有可能形成合纵的态势,但都被秦国姚贾破坏,胎死腹中。

庞煖名士也,姚贾何许人?虽然有言道英雄不问出处,但事实是,一个好的出身可以使人事半功倍,甚至坐享其成。好在战国时期与之前的贵族社会相比,已有很大不同,所以范雎、姚贾之辈才能名扬天下。

姚贾,魏国人,出身“世监门子”,也就是说,他父亲是个守门人,与前文提到的侯嬴是同行,只不过姚家是世袭的。关于他的故事,《战国策·秦策》中有一篇故事说得很明白。

当时,赵、燕、楚、魏等国再次开始联络合纵攻秦,秦王召集群臣询问对策。这时的秦王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他是前文提到的秦昭襄王的重孙,秦庄襄王之子,父祖两代享国日短,使他年少继位为王。

如何对付合纵大军,群臣尚未有决定时,新加入秦国的姚贾表示自己愿作为使者出使四国,一定让他们内部不和,使合纵之议作罢,不敢对秦妄动刀兵。秦王政善于识人,他给姚贾车百乘、金万金,并让他穿着自己穿过的衣服,佩戴自己曾佩过的宝剑,以示对姚贾的信任。姚贾于是出使山东,果然使合纵之谋失败,列国争相侍奉秦国。凭此功劳,姚贾被封千户,位列上卿。

最受秦王尊敬的法家学派名士,集法、术、势三大体系于一身的韩国公子韩非眼见山东六国被姚贾欺诈,本着爱国之心和对阴谋的痛恨,向秦王政表示姚贾是个人品低劣的投机客。韩非指控姚贾在用国家的钱经营自己的人脉,且出身于低劣的监门子,在魏国作奸犯科,在赵国又被放逐。将国家大事交给这种没有信誉的人处理,不能使群臣奋发向上。

◎ 韩非

于是,秦王召来姚贾,问道:“寡人听说你用秦国的珍宝结交诸侯,可有此事?”姚贾坦承无讳:“有。”秦王变了脸色说道:“那么你还有什么面目再与寡人相见?”姚贾回答说:“昔日曾参孝顺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这样的儿子;伍胥尽忠报主,天下诸侯都愿以之为臣;贞女擅长女工,天下男人都愿以之为妻。而臣效忠于大王,大王却不知道,臣不把财宝送给那四个国家,怎能让他们归服秦呢?大王再想,假如臣不忠于王,四国之君凭什么信任臣呢?夏桀听信谗言杀了良将关龙逢,纣王听信谗言杀了忠臣比干,以至于身死国亡。如今大王听信谗言,就不会 再有忠臣为国出力了。”

◎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

秦王又说道:“寡人听说你是看门人之子、魏之盗贼、赵之逐臣。”姚贾仍是不卑不亢:“姜太公是一个被老婆赶出家门的齐人,在朝歌时连肉都卖不出去的无用屠户,也是被子良驱逐的家臣,他在棘津时卖劳力都无人雇用。但文王独具慧眼,在其辅佐下最终建立王业。管仲不过是齐国边邑的商贩,在南阳穷困潦倒,在鲁国时曾被囚禁,齐桓公任用他就建立了霸业。百里奚当初不过是虞国一个乞丐,身价只有五张羊皮,可是秦穆公任用他为相后竟能无敌于西戎。还有,过去晋文公倚仗中山国的盗贼,在城濮之战中获胜。这些人,出身无不卑贱,身负恶名,甚至为人所不齿,而明主加以重用,是因为知道他们能 为国家建立不朽的功勋。假如人人都像卞随、务光、申屠狄那样,又有谁能为国效命呢?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的过失,不听信别人的谗言,只考察他们能否为己所用。能够安邦定国的明君,不听信外面的毁谤,不封赏空有清高之名、没有尺寸之功的人。这样一来,所有为臣的就不敢用虚名希求于国君了。”秦王叹服:“爱卿说的在理。”于是仍让姚贾出使列国并且责罚了韩非。

然而,姚贾并未因韩非被责罚就此了事,从底层爬到国家重臣位置的人大多会睚眦必报。最终,韩非被姚贾、李斯等人陷害而死,不久后,韩非的祖国韩国也被秦灭亡。秦国统一中国的车轮开始前进,山东六国再无阻挡之力,合纵成为明日黄花,连横也再无用武之地,在绝对实力面前,饶舌已无必要。

秦统一中国后,诸子百家逐步衰落,能够产生不同流派的土壤已经变异,纵横之道也渐渐无人问津了。然而,公孙衍、张仪、田文、苏秦、范雎、魏无忌、庞煖、姚贾这些先贤的故事却在青史上留了下来,不论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自己做人做事的参考,一直保留着历史独有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