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嘉山之战)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简介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天宝十五载(756年)五月,在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于嘉山(今河北曲阳东)大败史思明的著名作战。郭子仪、李光弼采取疲敌战术,初败叛军于沙河,继败叛军于嘉山。这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运用疲敌战术取胜的典型战例。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 756年

参战方:唐军;史思明部

战场:洛阳

主要将帅:李光弼;史思明

战争回放

邺城之战时,史思明又举兵反唐,从范阳带兵救援安庆绪,唐军大败。鱼朝恩把失败的责任推给郭子仪。唐肃宗听信鱼朝恩的话,将郭子仪撤职,让李光弼接替。这时候,叛军又发生内讧。史思明在邺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整顿人马,向洛阳方面进攻。

李光弼到了洛阳,洛阳的官员听闻史思明的兵士特别威猛,顿觉害怕,有人主张退到潼关。李光弼说:“现在双方势均力敌,我们退了,敌人更加猖獗,不如把我军转移到河阳,进可攻退可守。”

于是李光弼下令把官员和老百姓全部撤出洛阳,带兵到了河阳,等史思明进洛阳的时候,洛阳已成了一座空城,史思明担心李光弼偷袭,只好带兵出城,在河阳南面筑好阵地,和李光弼的唐军对峙。

身为久经沙场的老将,李光弼他知道兵力不如叛军,只可智取,不可力攻。他听说史思明从河北带来1000多匹战马,每天放在河边沙洲洗澡吃草,就命令部下把母马集中起来,又把小马拴在马厩里,等叛军的战马一到沙洲,就把母马放出来和敌人的战马混在一起。过了一会,母马想起小马,嘶叫着奔了回来,敌人的战马也跟着到唐军阵地来了。

史思明丢失上千匹战马,暴跳如雷,立刻命令部下集中几百条战船,从水路进攻。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烧掉唐军的浮桥。探听到这个消息,李光弼准备好几百枝粗大的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头。等叛军火船驶来,几百名兵士站在浮桥上,用竹竿顶住火船。火船没法前进,被烧得檣倒舷裂,立即就沉没了。

唐军又在浮桥上发射石头炮向敌人的战船攻击,把船上的敌兵打得头破血流。有的连人带船沉人水底;有的挣扎着爬上岸,四散而逃。史思明几次派部将进攻河阳,都被李光弼用计打退。最后,史思明集中了强大兵力,派叛将周挚进攻河阳的北城,自己领了一支精兵攻打南城。

早上,李光弼带领部将一起登上北城,观察敌军军情,只见黑压压的敌军正向北城逼近。唐军将领面露惊慌之色。李光弼镇静地说:“ 无需过虑,叛军虽然多,但是队伍不整齐,且士兵多骄。诸位放心,不到中午必能击败他们!”接着,李光弼就命令将士分头出击。将士们虽然奋勇杀敌,但是敌人退了一阵,又来了后续部队。战争一直持续到中午,双方还不分胜败。

李光弼又召集部将商量,说:“ 你们观察敌军的阵势,哪个方向的战斗力最强?"部将们回答说:“ 西北角和东南角。”李光弼深表赞同,马上派两名将领率领500名骑兵分路攻打西北角和东南角。李光弼把留下的将士都集中起来,严肃地宣布军令,说:“将士们看我的旗帜行动:我缓慢地挥旗,你们可以各自行动;如果急速挥旗着地,就是总攻的信号。将士们看到这个信号,必须奋勇向前,不准临阵退却。”

他将一把短刀插在靴子里,说:“打仗本来即是拼命。我是国家的大臣,决不死在敌人手里。你们如果战死在前线,我就在这儿自杀。”将士们听了李光弼一番激励的话,都勇气百倍地杀上阵去。

不久,部将郝廷玉从阵前转身奔回来,李光弼立刻派兵士带着他的剑迎上去,郝廷玉见传令的兵士要杀他,大声叫嚷起来:“我的马中了箭,并不是退却。”

传令的兵土报告李光弼,李光弼立刻命令给郝廷玉换上战马,重新上阵指挥作战。

见唐军士气旺盛,李光弼急速挥动旗帜,下令总攻,各路将士看到城头旗号,争先恐后地冲进敌阵,喊杀声震天动地。叛军受到猛烈的攻击,再也抵挡不住,纷纷溃退,被唐军杀死、俘虏了1000多,还有1000多兵士被挤到水里淹死,攻北城的叛将周挚逃走了。

史思明正在继续进攻南城,李光弼把北城俘虏来的叛军赶到河边,史思明知道周挚已经全军崩溃,不敢再战,连忙下令撤退,逃回洛阳。李光弼连续打退史思明的进攻,双方相持了将近两年。

唐肃宗听信鱼朝恩的话,命令李光弼攻打洛阳,李光弼认为敌人兵力还很强,不该轻易攻城。唐肃宗接二连三派宦官逼他进攻,李光弼冒险进攻,果然战败并被撤职。

史思明见强大对手已经被撤,就乘胜进攻长安。幸亏此时叛军发生了第三次内讧,史思明被他儿子史朝义杀死,叛军内部四分五裂。

历史影响

安禄山攻陷长安后,日夜纵酒为乐,没有进兵四川,使玄宗在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立足,组织力量反击。唐将颜真卿、张巡、郭子仪、李光弼等力阻叛军,不但消灭了敌军大量有生力量,而且稳住了战局,为唐军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唐王朝在平定安史叛乱中,由于过早实行战略反攻,而弃潼关不守,又急于收复两京,而不先攻范阳,断其归路,收复两京后,又不乘胜追歼等几次战略决策上的严重失误,致使战争旷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