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决胜战)

周坐天下八百年

牧野之战简介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目录

牧野之战过程分析——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商周交替之际,周武王率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进行的一次决战。那么,历史上的商纣王是怎样一位暴君?周武王又是如何获胜的呢?

商纣王无心治国

商纣王即帝辛,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位君主。和夏桀类似,商纣王即位时,商朝已是危机四伏,但他本人却无心治国,好酒淫乐。

据史料记载,商纣王曾耗费巨资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极尽奢靡,致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此外,商纣王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并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百姓,十分暴虐。—次,大臣比干见商纣王暴虐无度,随即上谏称“君主有过错而大臣不谏,这是不忠;怕死不言,这是不勇;君主有过错就上谏,谏不被采纳宁愿死去,这才是最忠诚的一种体现。”随后,比干上谏要求商纣王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一直持续三天。不料,商纣王非常不高兴,问道“你怎么这么固执?”比干回答说:“我这是坚持仁义,因此才这么固执。”商纣王勃然大怒,说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说完,命人将比干杀死,并将他的心剖出来看。

此外,商纣王重用蜚廉、恶来等奸臣,排挤贤良,宠信爱妃妲己。传说妲己喜欢观看“炮烙之刑”,于是,商纣王命人将铜柱涂上油,在下面燃起炭火,随即命令犯人从铜柱上面走过去。结果,因铜柱太滑,犯人纷纷跌落到炭火之中,脚板被火灼烧,疼得直叫,但姐己却在一旁直笑。

暴虐的统治加上不理朝政,让商朝一步步走向没落,而与此同时,位于今陕西中部的周部落,却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强盛起来。到姬昌时,周重用吕尚、散宜生、南宫适等一大批贤臣,国力越发强盛,同时宣扬德教,积极调停各方争端,使得众多诸侯纷纷归附。据称,当时的天下如果三分,周实际已经占据了其中的三分之二。

公元前1056年,姬昌对内称王,即周文王。不过,强盛起来的周并没有对商朝掉以轻心,姬昌一边筹备着灭商大业,一边依旧殷勤贡奉,甚至在自家祠堂里祭祀商朝先王,以此麻痹商纣王。

之后,周文王先后出兵讨伐犬戎、密须、黎、邘、崇国等,切断了商朝同西部属国的联系,为日后正式讨伐商朝奠定了基础。

周武王发动战事,殷商灭亡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因病去世,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继位后,秉承文王之意,继续扩充实力。公元前1048年,即牧野之战开始前两年,周武王曾经前往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阅兵”。据称,当时“不期而会”的诸侯各国多达八百,场面十分宏大。而与此同时,商朝内乱愈演愈烈。帝辛杀了伯父比干,微子等商朝贵族纷纷投奔周国。周武王觉得伐商时机已经成熟,随即下令出兵,并通知各诸侯出兵援助。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自率领战车三百乘,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向东挺进。同年二月,周军在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等各部族联军会合,共计五万人左右,北上伐商。

次年一月,周国联军攻至牧野,商纣王听说大军来袭,惊慌万分,调遣部队连同大批奴隶共计十余万人,前往牧野迎战。战斗过程中,周军同仇敌汽,阵形齐整,商朝大军却一片混乱,溃不成军,被逼在前线厮杀的众多奴隶甚至倒戈相向,转而向商朝军队发起进攻。结果,商纣王见状,落荒而逃,最终自认大势已去,在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鹿台自焚,商朝宣告灭亡。

之后,周武王赶到鹿台,用“轻吕”刺击商纣王的尸体,并亲自斩下他的头颅,悬旗示众。至此,牧野之战以周国联军胜利而终,坐拥天下八百年的周王朝正式拉开序幕。

牧野之战终止了殷商王朝的统治,确立了周王朝统治中原的格局,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除此之外,牧野之战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车战战例,其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早期战略的形成,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