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爱育黎拔力八达

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

以儒治国

爱育黎拔力八达简介

爱育黎拔力八达生平: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1320),元朝的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他在元成宗死后发动政变,推自己的哥哥海山为帝,是为元武宗。武宗死后他继承皇位,年号皇庆和延祐。他在位期间颇思振作,减裁冗员,整顿朝政,革除了一些弊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死后庙号仁宗,谥号圣文钦孝皇帝,汗号“普颜笃可汗”。

历史评价:成宗、武宗两代,元朝统治大体上是在忽必烈时期奠定的汉法、蒙古法和回回法三种成分微妙平衡的基本格局下实现的。而正是从爱育黎拔力八达开始,元代政治中进一步汉化的趋势明显增强,儒学的地位稳步得以提升,元朝进入较为稳定发展的时期。但是仁宗到了统治的后期逐渐失去了锐意进取的精神,其对朝政的懈怠以及政府办事效率的下降,使得元朝改革的脚步逐渐停止。国家虽然在表面上平静无事,但是内部蕴含的种种社会矛盾仍没有解决。

爱育黎拔力八达大事记

1285年 出生。

1307年 元成宗去世,发动政变,迎立元武宗。

1311年 即位为帝。

1314年 恢复科举。

1316年 立硕德八剌为太子。

1320年 病逝。

人物关系

爱育黎拔力八达传记

争夺帝位 功勋卓著

▲元成宗铁穆耳(1265~1307),元朝第二位皇帝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曾立次子真金为皇太子。但是真金死在了忽必烈之前,忽必烈遂在临终前传位给真金的长子铁穆耳,是为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去世,由于他没有法定的继承人,于是爆发了各方对于皇位的激烈争夺。按照蒙古习俗,大汗死后由皇后暂时临朝称制,成宗的皇后卜鲁罕有意立成宗的堂弟、安西王阿难答为帝。但是阿难答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在其影响下其部下15万蒙古军队都改信了伊斯兰教。如果他登基为帝,恐怕伊斯兰教势力会大大增长,这引起了许多信奉佛教及儒家思想的大臣的极大恐慌,当时的汉人儒臣称之为“回邪诪张,势挟中闱”。这些大臣以右丞相哈剌哈孙为首,打算扶立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的两个儿子海山与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卜鲁军、阿难答对抗。海山被封为怀宁王,统兵北边,战功卓著,爱育黎拔力八达则出居怀州(今河南沁阳),距离大都咫尺之遥。

▲元武宗海山(1281~1311),元朝第三位皇帝

▲哈剌哈孙(1257~1308),元朝政治家

成宗死后,哈剌哈孙迅速给海山及爱育黎拔力八达报信,并控制中书省的政务,为他们的到来做好准备工作。海山得知后领大军回师,以手中的重兵向大都施加压力。爱育黎拔力八达则倚仗位置上的优势,先行以奔丧的名义进入大都,派遣手下的儒臣李孟化装成医生进宫与哈剌哈孙取得联系。卜鲁罕这时已定于三月初三御殿听政,并谋以伪贺爱育黎拔力八达生日将他拘禁。爱育黎拔力八达遂下定决心,从大都郊外寓所秘密驰入宫中。他与哈剌哈孙诈称海山遣使至京,约阿难答、卜鲁罕、左丞相阿忽台等入朝议事,遂将他们全部拘捕,控制了大都的局势。此时已经掌握了先机的爱育黎拔力八达心中不禁对帝位产生了觊觎之心,但是他的实力远没有海山强大,在继承皇位的正统性上也不如自己的哥哥,于是不得不收起了非分之想。五月,海山在忽里台大会上就任为新大汗,是为元武宗。武宗考虑到弟弟在争夺帝位的斗争中立下大功,遂与他达成协议,封其为皇太弟,自己死后传位给爱育黎拔力八达,但是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则必须将皇位还给武宗的子孙,是为“兄终弟及,叔侄相传”。

色目人

意为“各色名目”,即外国人。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也是元朝人民的四种位阶之一,一切非蒙古、汉人、南人的都算是色目人。传统的说法认为,在元代的社会阶层之中,色目人的地位在蒙古人之下,汉人和南人之上。元朝统治者重用色目人,入居中原的者多高官厚禄,巨商大贾。

▲至大通宝

重视儒学 改弦更张

至大四年(1311)正月,元武宗在大都去世,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即位,是为元仁宗。仁宗长年生活在汉地,从10岁左右起,就与海山一起师从李孟,学习儒学。海山去往北边以后,李孟更成为仁宗早年朝夕不离的导师。成宗大德年间起跟随仁宗的其他侍臣,除汉人儒士如陈颢、王结等人外,还有很多是色目人、蒙古人,但他们大多数也都对汉文化和儒学有较多的了解和同情。仁宗被册立为皇太弟之后,新入东宫的侍臣大多数是汉人,当时以文名为天下知的姚燧,亦以70岁高龄成为他的宾客。在这种崇文尚儒的风气影响下,仁宗的汉文化素养明显地高于之前的元代诸帝。书法至少从两宋以来就被视为中原皇帝最重要的修养之一,仁宗是最早掌握了书法技艺的元朝皇帝。自他之后,元代诸帝中除了泰定帝以外,基本都留有书法手迹,可见仁宗对于蒙古贵族们文化风气的影响。

主持朝政伊始,仁宗便实施自己的施政方针。他撤销了武宗设立的尚书省,并将三宝奴等尚书省主要官员处斩。当时尚书省的施政措施被汉人看作是“回回法”(因三宝奴是西域回人),因而此举深受汉人官员的赞誉。翌月,仁宗又下令废除武宗至大年间发行的至大银钞和至大铜钱,恢复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宝交钞的发行和使用,以稳定当时混乱的经济秩序。仁宗的这些做法体现了其“以儒治国”的理念。

恢复科举 利国利民

▲中统钞

▲李孟(1255~1321),元朝政治家

自从蒙古灭金以来,科举取士制度在中原北方地区被废除了(河北、山东从13世纪初即因被蒙古攻占而未行科举);江淮以南,自宋亡以后即废科举。这期间只有窝阔台曾在1238年举行过一次开科取士,史称“戊戌选试”。此后虽然历朝几次议行科举,但由于种种原因总是无法实现。元朝用人制度,高级军政官员率多出自贵族子弟,即所谓“方今出宰大蕃、入为天子左右大臣者,皆世胄焉”;中下级官员,很大一部分都由吏员晋升,“中土之才跻是者十八九”。这一举措也严重阻碍了人才的使用和社会的进步。随着政纪日渐废弛,恢复科举取士制度,在汉人儒生乃至部分汉化的蒙古、色目官员中间,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话题。仁宗个人的文化背景使他受到这种观点的强烈影响,所以他一登基就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致此?”至大四年七月,遂诏“勿限资级”,拔擢儒生任国学、翰林、秘书、太常及儒学提举等文职,“虽白身亦用之”。皇庆二年(1313)十一月,科举制度开始实行。每三年开试一次,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道。按右、左两榜分别取录“国族暨诸部”和汉、南人士子。考试科目分经义疑、古赋诏诰章表、时务策论三门。“经疑经义以观其学之底蕴;古赋诏诰章表以著其文章之华藻;复策以经史时务以考其用世之才。”此时距离“戊戌选试”已有75年,天下的读书人终于又取得了通过科举方式晋身为官的途径。正式的考试开始于第二年,即延祐元年(1314),故史称“延祐复科”。

然而,元朝科举取士的规模相当有限,对于改变当时的官僚构成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科举制度在废止数十年之后被仁宗恢复,对整个社会都发生了震动性的效果。尤其是处于压抑状态中的士人,更把它看作“文运将兴”的标志。因此,他们感觉延祐复科“如阳春布获阴崖冰谷,荄粒无不翘达”。科举制的恢复不仅加强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人才流动,也缓和了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在仁宗的诏书中,朱熹集注的《四书》被指定为考试用书,并以朱熹和其他宋儒注释的《五经》为汉人科举考试者增试科目的指定用书。这一规定最终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此后600年里的国家正统学说地位,也推动了理学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普及,对日后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仁宗曾与武宗达成了“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协议,但是登上大位后的仁宗却再也不愿将皇位还给武宗的后代。他把武宗的长子和世 封为周王,让他出镇云南,远离政治中心,和世 在前往云南的路上发动兵变,逃往西北。仁宗又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昭告天下,即元英宗。可惜英宗在位仅四年就遭遇了“南坡之变”,被臣下杀害。后来皇位经过多番波折又回到了武宗之子和世 与图帖睦尔手中。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

程朱理学

宋明理学的一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宋朝以后由程颐、程颢、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