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柯尔坪之战

柯尔坪之战(严守阿克苏)

柯尔坪之战简介

柯尔坪之战:柯尔坪之战,道光六年八月,道光帝得知张格尔叛军攻占和阗、英吉沙尔,并围攻喀什噶尔的消息之后,立即发布谕令,严肃指出:“刻下紧要机宜,总以严守东四城(阿克苏、乌什、库车、辟展)为要,阿克苏尤为适中扼要地方,更应加意固守。”实际上,此时张格尔叛军正向清军的主要集结地阿克苏挺进,并到达距阿克苏仅80里的浑巴什河,后又进至距阿克苏仅40里之地。在这形势危急之际,清军在杨遇春等人的直接指挥下,对叛军两面夹击,击毙和俘虏叛军1000余人,“大河以北,已就肃清”。张格尔又在浑巴什河以南裹胁回众,妄图再攻阿克苏。此时,清军已在阿克苏境内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并在河南岸搜剿叛军300余人。又一次使张格尔夺取阿克苏的阴谋化为泡影。

柯尔坪之战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1826年

参战方:清政府;张格尔军

战场:新疆

主要将帅:杨遇春、长龄;张格尔

战争回放

乾隆二十四年(1759), 在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清政府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当地回民(维吾尔族)得以休养生息。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政府派驻新疆地区的各级官吏贪婪腐败的本性恶性发展。

嘉庆时,清廷派遣的官吏和当地维吾尔族官吏(伯克)狼狈为奸,“敛派回户,日增月甚”,除铜钱外,“又土产、毡裘、金玉、缎布赋外之赋,皆章京、伯克分肥,而用十分之二奉办事大臣”,导致回民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怨声载道。

此后,回民的反抗事件不断发生。与此同时,早已将势力深入到西亚地区的英国殖民者,别有用心地在满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等国培育了一批外逃的和卓后裔,利用他们一与清政府相对抗。张格尔就是其中之一。

张格尔是乾隆年间维吾尔族统治者大和卓布拉呢敦的孙子。布拉呢敦被诛后,他的儿子萨木克逃至浩罕,生有三个儿子,次子就是张格尔。张格尔野心勃勃,时刻梦想着可以在南疆恢复和卓家族的统治,为此“以诵经祈福传食部落”,笼络和愚弄维吾尔族人民。

道光六年(1826) 六月,张格尔纠集安集延( 今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布鲁特(柯尔克孜) 500多人,由开齐山路闯人内地,深人到距喀什噶尔(今喀什)数十里的阿尔图什(今阿图什),以祭祀祖墓为名,煽动当地民众反清。新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听闻此事后,立即派兵进讨,消灭400余名叛军,生擒40余人。但张格尔突围逃走,喀什噶尔一带又发生叛乱,以致道路不通,形势万分危急。

感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同清军抗衡,张格尔便遣使向浩罕求援,以出卖祖国权益为条件,约破西4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子女共享玉帛,而且割让喀什噶尔作为给他的酬劳。浩罕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汗利欲熏心,亲率万人进攻喀什噶尔,遭到清军的顽强抵抗。后因阿里汗与张格尔发生矛盾,担心腹背受敌,率军退走,但有两三千浩罕兵被张格尔诱留,并被置为亲兵。

七月底至八月中旬,张格尔叛军先后攻占了和阗(今和田)和英吉沙尔(今英吉沙)二城,接着全力进攻喀什噶尔城。在将领庆祥的指挥下,守军英勇作战,顽强抵抗了2个多月,终因援绝力竭,喀什噶尔于八月二十日被叛军攻破,庆祥自缢身亡。

不久,叶尔羌(今莎车)也落人敌军手中。张格尔得意忘形,竟在喀什噶尔自称赛义德。张格尔苏丹,宣布自己为当地的统治者,随后在南疆实行极其野蛮的统治,其暴虐比从前的和卓还要严重上百倍。不久,广“大维吾尔族人民认清张格尔的丑恶嘴脸,转而支持清军,有的还积极参加了以后的平叛战争。

张格尔叛乱的消息传到北京后,道光帝意识到如果不迅速平定叛乱,势必危及清王朝在新疆的统治,因而立即进行平叛部署,并在随后的平叛战争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八月,前线士兵报告说:“张格尔叛军攻占了和闻、英吉沙尔,并围攻喀什噶尔。”

道光帝得知后,立即发布谕令,严肃指出:“时下情况十分紧急,应当以严守东四城(阿克苏、乌什、库车、辟展)为要,尤其阿克苏是扼要地方,更应多加关注,重兵固守。”

实际上,此时张格尔叛军正向清军主要集结之地阿克苏挺进,并到达距阿克苏仅80里的浑巴什河,后来又进至距阿克苏仅40里之地。在这形势危急之际,清军在杨遇春等人的直接指挥下,对叛军进行两面夹击,击毙、俘虏叛军1000多人,大河以北,已经肃清。

张格尔又在浑巴什河以南裹胁回众,妄图再次进攻阿克苏。此时,清军已在阿克苏境内展开了严密防卫,并在河南岸搜剿叛军300多人,又一次使张格尔夺取阿克苏的阴谋彻底破灭。

正当清军在阿克苏一带接连获胜的时候,道光帝于十月得知喀什噶尔城失守。他立即颁发谕令,提出以密速进取喀什噶尔为急,一面向叛军宣称官兵驻守阿克苏、乌什,且不进剿,以懈贼心;一面分奇兵断敌归路,以主力由英吉沙尔等处前进,两路会合夹攻。

当时各路清军已会师阿克苏,长齡、杨遇春等人按照道光帝的旨意,决定立即向战略要地柯尔坪(今柯坪)进军。柯尔坪地处阿克苏西南约300里,是清军前去剿灭叛军、收复喀什噶尔的必经之路。正因为如此,张格尔派3000名叛军在柯尔坪恃险据守,并准备不惜一切代价阻挡清军的前进。

长龄、杨遇春派陕西提督杨芳率领属下军队前去剿灭。杨芳挥军分两路突袭该地,叛军拼死抵抗。副将胡超身先士卒,挥刀砍杀数名叛军,清军将士一拥而上,剿杀大半叛军。接着,清军又两路追杀,将叛军全部消灭。

柯尔坪之战的胜利,标志着清军在整个平叛战争中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柯尔坪之战沉重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预示了张格尔夺取南疆东四城、进而占领全疆的妄想彻底破灭;有利于促使被张格尔裹胁的回众反正,从而削弱叛乱势力;同时也打通了西进的道路,鼓舞了清军的士气,增强了清军平叛的信心。

柯尔坪之战后,新疆已经进入冬季,大雪封山,道路难行,所以清军暂时停止了进攻,抓紧时机积极为来年的平叛战争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在道光帝的多次谕令下,鄂山、卢坤二人同心协力经理粮饷的运输工作,使乌鲁木齐存粮充足。仅面粉一项乌鲁木齐和伊犁两地就采买438万斤,还雇买2。65万只膘壮骆驼和900余辆双套铁脚车。同时,还进一步分化瓦解张格尔叛乱势力。

历史影响

经此一役,清朝初步分化瓦解了张格尔叛乱势力,坚定了平叛信心,充分争取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条件,为最终的平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