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杜甫

杜甫(诗圣)

一代寒儒 千古诗圣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生卒年:712 ~770年

性格特点: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杜甫虽然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性格“褊躁傲诞”,自视清高。

历史功过: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应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名家评点: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传记

笔架山下诗人出

嵩山山脉绵延起伏,横亘中州大地。由闻名遐迩的“中岳”往西,连绵数百里,一路奇峰秀峦,延伸到河南巩县境内。这里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山,三峰并峙呈“山”字形,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巨型的笔架,当地人名之日笔架山。此山为黄土质,山势陡峭,壁如刀削,俯仰之间不见寸草。山下有一村叫瑶湾村,村民在山下凿壁为窑,世世代代居住在里面。

也许是造物主有意的安排,以如椽巨笔挥写一代历史的诗人杜甫,就诞生在笔架山左起第一峰下的孔窑洞里。

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里,其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著名将领。他英勇善战,人称“杜武库”;又谋略深广,曾在某次对东吴作战时“以计代战一。当万”。他既通天算、工程,又通经济、法律,还精通《左传》,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杜预本是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东南)人,其少子杜耽为晋凉州(甘肃武威)刺史。杜耽的孙子杜逊于东晋初年迁到襄阳,任魏兴(陕西安康西北)太守。杜逊就是襄阳杜氏的始祖,所以《旧唐书●文苑本传》里说杜甫“本襄阳人”。杜逊的孙子杜乾光为齐司徒右长史,乾光子杜渐为梁边城太守,杜渐子杜叔毗为北周硖州(湖北宜昌西北)刺史,叔毗子杜鱼石为隋获嘉(治所在河南境内)县令。鱼石子杜依艺为巩县令,举家迁往巩县,成为襄阳杜氏的支脉。依艺子杜审言是武后时代著名诗人,曾官拜膳部贞外郎。少年时代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及长诗名颇显,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在近体诗的形式上作出了很多贡献。杜审言的长子杜闲,就是杜甫的父亲,曾任兖州(山东济宁)司马,奉先(陕西乾县)县令。

出生在这种家庭,杜甫是颇感自豪的。他在给他二姑妈写的墓志里,不无炫耀地说:“远自周室,迄于圣代,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在写给唐玄宗的《进雕赋表》里也一再申说其家“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

到了杜甫降生时,杜甫的家庭也仍然是被乡亲们艳羡的大户人家,每逢婚娶丧葬照旧很热闹,但他们家庭的气象,终究没有了往日的恢宏而江河日下了。

公元712年的某一天,瑶湾村杜闲家的一孔清冷的窑洞里,传出了一声婴儿的长啼,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这响亮的啼哭仿佛预示了我们的传主一生的哀愁惨苦,随着这声长啼,多舛的命运就像精灵一样,紧紧地附在杜甫的身上。

已过而立之年的杜闲,在功业上却无甚建树,微薄的俸禄,支撑一个大家庭已是时常捉襟见肘(此时杜审言已卒,杜闲为长子,要供养整个家庭),现在又增加了吃饭的人口。然而初为人父总是人生一大幸事。而当幸运之神降临之时,恶运的魔鬼也闯进了家门。妻子崔氏在生下第一个儿子之后,还没有来得及看上亲爱的儿子一眼就撒手人寰与世长辞了。

无奈,杜闲只有把襁褓中的杜甫送到了洛阳建春门内仁风里二姑妈家里,因为二姑妈家里有一个比杜甫大不了多少的表兄。

二姑妈是一个大仁大义的人。她笃信佛教,泛施爱心,她对过早失去母亲的侄子,倾注了全部的母爱,达到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有一年流行瘟疫,杜甫与表兄同时染疴,巫婆来了,告诉姑妈说,睡在堂前柱子东南角那张床上的,可以平安无事。姑妈听了,赶忙给两个孩子换了床,让杜甫睡在巫婆认为安全的地方。在这世界上,有什么样的感情能超越母子之情呢?可是姑妈有比一般母亲更为宽广的胸襟,具有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更为广博的爱。

在姑妈的精心呵护下,杜甫从死神之手中挣脱出来,一天天地好转。而表兄病势一天比一天沉重,终于夭折了……后来说起二姑妈,杜甫总是感慨不已。每当他把这动人的故事说给朋友听时,朋友们都为之动容,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二姑妈还是杜甫人生旅程。上的第一个教师。在二姑妈的教导下,杜甫学到了很多知识,像《诗经》。《尚书》等儒家的经典著作的学习,就是从二姑妈那里启蒙的。更为重要的是,二姑妈的侠义、慷慨、博爱等高尚品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杜甫。这为杜甫后来成为人民的诗人、时代的歌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元五年(717年)6岁的杜甫跟随家人来到了河南郾城。在县城的大街上,杜甫有幸观赏到了当时著名艺人公孙大娘表演的剑器、浑脱舞。在人山人海之中,公孙大娘身着戎装,精神抖擞,双剑舞动如同翻江倒海,又如雷霆轰鸣,惊得周围的观众个个目瞪口呆。这种紧张、精彩、壮观的场面,连当时的著名书法家张旭看了都受到了很深的感染从而使其书艺大进。六岁的杜甫虽说对此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但当时的热烈宏阔的场面,公孙大娘的风采,杜甫是铭记在心了,所以五十年后在夔州看到公孙大娘的弟子表演剑器舞时,还勾起了孩提时代的美好回忆,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早慧,年幼时就表现出敏捷的才思,后来,他在《壮游》一诗中说自己“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在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活跃于当时文坛。“出游翰墨场”深受前辈们的喜爱。连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李邕以及以那首《凉州词》闻名天下的王翰都愿意与他结交,也为当时文坛名宿崔尚,魏启心所赏识,不无夸张地把他比作汉代的班固和扬雄。

然而,此时杜甫的童心尚未泯灭。金秋时节,庭园里硕果累累,缀满枝头。金黄色的梨子、紫红色的脆枣掩映在翠绿之中。清风徐来,诱人的清香断断续续送至鼻端。此时此刻,怎么能在书房里坐得住呢?忽而爬到梨树上,忽而跪到枣树下,健壮活泼,简直像头小牛犊儿。(《百忧集行》)

开元十二年(724年)十一月,唐玄宗率领朝廷文武百官皇亲国戚来到洛阳,一时洛阳成了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杜甫在洛阳得贤达之士的引荐,时常出入于音乐爱好者歧王李范和玄宗的宠臣崔涤的府邸,在那里能听到当时著名歌唱家李龟年的美妙歌声。这歌声同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一样,沟通了他的艺术感觉,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0多年后,杜甫在潭州(长沙)又遇到了李龟年,写下了这样四句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据《明皇杂录》载,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为人歌唱佐酒,沦为街头艺人。他那哀怨凄婉的歌声,人们听了无不下泪。此时此地杜甫再遇李龟年,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国破家亡,离乱人生,诗人已不能醉心于音乐的审美享受了。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即在20岁的时候,杜甫走出了书斋,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生活。

也许是唐代的时尚,学子们在书斋里学习了书本知识之后,在科考或求仕之前,总是要离家远游一番。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做一些自我宣传,结识一些有权势、有地位、有名望的人物,以便在科考或求仕时,得到他们的举荐。当然其中也不乏怀有奇情逸志之士,全没有功利主义的念头,只是想饱览一下祖国的名山大川,于山高云深之处,飞泉流瀑之间访仙问道。但无论是哪一种人,他们在游历的过程中,都必然地领略了途径之地的山川风光,了解了那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习俗,接触到了人民的生活,因而他们也都不同程度地开阔了视野,写出了一些较好的作品。

这时的唐帝国正是史称“开元盛世”的时代。从开元初年到天宝初年(713年~742年)这30多年是李氏王朝的鼎盛时期。粮食丰收,仓廪充实;商业、手工业也很发达,经济十分繁荣。社会秩序稳定,治安良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此时正是“远行不劳吉日出”的好时候。而当时的交通事业也很发达,陆路四通八达,馆驿林立;水路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纵贯大半个中国。从洛阳登舟便可直抵江南。杜甫第一次漫游就是由洛阳乘船,沿京杭大运河,经淮阴、历扬州,过长江而抵江南的。

杜甫第一次漫游,之所以选择了江南,不外这样两个原因。杜甫从小生长在北方,生活在洛阳文化的氛围里。在他学习的诗中,除了其家诗一祖父杜审言的诗外,主要是六朝时谢灵运、谢眺、阴铿、何逊鲍照、庚信等人的诗作。从“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庚傍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等诗句中,我们就足以看出杜甫对他们的尊崇。此番下江南,就是要重践先贤们的游踪,寻觅历史遗迹,观赏这些文人骚客所歌咏过的山山水水。此外,杜甫在江南还有一些亲戚。他的四叔杜登,在武康(浙江湖州)任县尉,还有一个姑夫,叫贺沩,任常熟县尉,另外还有一些远亲。杜甫来到江南,一则是探望亲戚,二则也可以得到他们的接济。

在姑苏(今苏州),杜甫游览了虎丘。据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吴王阖阊为了给自已营造陵墓,动用数万工役,从临湖口取土在苏州西北堆成一座土山,置一白虎雄踞其上,故日虎丘。诗人在虎丘凭吊了吴王阖闾的坟冢。当年阖闾刺杀吴王僚而自立,曾灭亡徐国,打败过强盛的楚国并一度占领了楚国的郢都,是何等了得的英雄,而眼前的坟墓却是破败荒凉。吴王阖闾当年的铸剑池,虽历尽沧桑却风光依旧。数丈峭壁之下,莹莹一池,红日相映,波光灿然。走出郁郁苍苍的虎丘林,穿过姑苏城,来到当年吴王阖闾的狩猎场一长州苑。苑内地势开阔,水陆相接。时值菡萏怒放,池碧花红,清香四溢。出姑苏西门,又拜谒了建于东汉永兴二年(154年)的太伯庙。庙内供奉的这位周太伯是周代原始领袖古公亶父的长子。他的三弟(即王季历)有贤德,而且有圣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古公直父欲立季历为王,但又不能废长立幼。太伯为了让贤,偕其二弟仲雍奔蛮荆之地,断发文身,以示其不可用。时移世异,人事代谢,诗人抚今追昔,感慨良多。

诗人又来到了回塘。塘面宽阔,水气氤氲。嵯峨的门楼倒映水中。远远望去,烟波浩渺。看到这些,诗人不由得生出东游扶桑的念头,想去看看东瀛究竟是个什么样子。遗憾的是诗人并没有成行,不然的话,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这将是灿烂的一页。

离开姑苏南下,过钱塘江,登西陵(萧山市西)古驿台,在会稽山回味了越王勾践的史迹,履践了秦始皇的行踪。五月里,杜甫来到绍兴西南的鉴湖。鉴湖又称镜湖,传说黄帝曾在这里造镜,故得名。所谓鉴湖,取其水面平静,光可鉴人之意。鉴湖湖面宽广,东接曹娥江,与湖汐相通。这里的景致曾引发了著名诗人李白的向往与难耐的渴求,以致在梦中“一夜飞渡镜湖月”。鉴湖地属古越国,是出美女的地方。美貌绝伦的西施就出生在这里。

溯曹娥江而上,来到浙江嵊县南的剡(shan)溪,这里也是李白曾梦游神追的地方。这时杜甫离家已经四年了。为了参加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的进士考试,他必须返回故乡。因此他浮光掠影地游览了天姥山之后,便匆匆北还了。

杜甫这次漫游,还曾在江宁(今南京)短暂逗留过。在江宁,六朝时声名显赫的王导、谢安家族已成过眼云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瓦棺寺里的顾恺之的维摩诘壁画。瓦棺寺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据张彦远《名画记》载,东晋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为瓦棺寺绘维摩诘像,绘事毕,竟轰动全城,其画光彩耀目,观者无数,寺庙因此而获益。杜甫看到这幅画时,已时隔二百七十年了,但它仍如磁石一般紧紧地吸引了杜甫,他如饥似渴地观赏完画作之后,又从江宁人许八那里索要了画像图样。23年后,杜甫在长安送许八归江宁时,还一再提起这件事。

唐代的科举考试,基本上是因袭隋代的旧制。考生大体有三类:一是在学馆里读书,然后由学馆举荐的“生徒”;一是由乡里保荐,经州县遴选然后直接参加科考的“乡贡”;一是由皇帝钦点的叫“制举”。杜甫因出身于官宦人家,享有一定的特权,不必从学馆做起,但他必须回到故乡,经过乡、县的举荐,以“乡贡”的名义参加科考。

唐代科考,除进士,明经二科仍因隋制外,又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以考诗赋为主,此时也考时务策等;明经科则重经术。无论参加哪一科的考试,考生统叫“举人”(这里举人的概念与后世不同)。自高宗武则天以来,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是走上仕途的重要途径。考场一般设在京都,由于开元二十一年雨水太多,谷物欠收,唐玄宗在第二年便行幸洛阳,在洛阳一直住到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所以开元二十三年的科考是在洛阳福唐观举行的。进士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来改由礼部侍郎主持,考官叫作“知贡举”。举子们在考前在京城里一般要向达官显宦或社会名流献上自己的作品,这叫作“温卷”,然后由于他们推荐和奖掖,才有及第的希望。然而当时才高性傲的杜甫并没有买他们的帐,考功员外郎孙狄又是个不辨良莠的庸才,结果,文章似班、扬的杜甫居然落第。此次科考,举子两千。仅取前二十七名,难度是很大的,但就杜甫的文才,名在孙山后是杜甫所始料不及的。因此,这次科考失利对杜甫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科考后,杜甫在洛阳住了不久,便开始了第二次漫游。这次漫游的地区是齐、赵(今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他后来回忆这段生活,在《壮游》中写道: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舂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射飞曾纵鞍,引臂落鹜鸽。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若不是杜甫自己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诗中这些行为跟“诗圣”联系起来。

诗中的杜甫简直就是一位强悍的猎手。你看他,飞鹰走马,箭无虚发,连正在飞行中的鸟也能射下。

喜好任侠,大概是唐人的时尚。大诗人李白也是“十五好剑术”“曾手刃数人”的侠客。侠义思想对杜甫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二姑妈的舍己为人对他的影响自不待言,二叔杜并的侠义故事,杜甫在童年时代就耳熟能详了。

武后时,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曾被贬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与同僚司户郭若讷不睦。吉州司马周季重为郭若讷所盅惑,诬陷杜审言,将其投人大牢。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杜并,看到父亲蒙冤,便决心为父报仇。一天,周季重在府中举行宴会,杜并混人府中,乘机抽短刀猛刺周季重,杜并当时被乱棍打死,周季重受了重伤,临死时很为构陷杜审言一事而后悔。他说,我不知道杜审言有这样的孝子,是郭若讷把我害了。杜审言竟因此而得救。

在杜甫诗中有不少写鹰和马的诗,特别是写马的,不管是真马还是绘画作品中的马,总能写出马的精气神来。他还常以鹰和马来比喻壮土,如“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晚年在夔州时,已年老多病,有一次多吃了几杯,一时兴起还飞马从山上跑下,差点摔死。

杜甫此番漫游,往北到过邯郸。春天里,杜甫在丛台上引吭高歌;冬天里,和武功人苏源明一道骑马在青丘打猎。杜甫的父亲杜闲此时在兖州任司马,自然他要到兖州去。一则探望父亲,二则要取得经济上的补充,以维持其骑肥马衣轻裘的生活。就在这个时候,他写出了后来在他诗集中,写作年代最早的诗一《登兖州城楼》。在鲁南,杜甫还去峄山看了秦相李斯的勒石,更其重要的是去曲阜拜谒了孔夫子庙。大概受了《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启示,诗人又造访了五岳之尊的泰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望岳》。诗中写道: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在外游荡了10年的杜甫由山东回到洛阳,在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尸乡亭附近凿了几孔窑洞住了下来。他之所以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埋葬着二位杜氏家族中最让他崇敬的人物:一位是他的远祖晋代名将杜预;另一位就是武后时代著名宫廷诗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10年漫游并没有打开事业的成功之门,科考也落第了,好诗也没写下多少,如今已届而立之年,面对二位先人,羞愧难当。于是,写下了《祭远祖当阳君文》,以示“不敢忘本;不敢违仁。”

可能是在这一年里,杜甫成了亲。夫人杨氏,是司农少卿杨怡之女。婚后夫妻二人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杜甫是很忠实于爱情的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也写出动人的思念之诗。妻子杨氏,是典型的贤淑女性,她的后半生,跟随杜甫尝尽了人间酸辛,但她无怨无悔,始终陪伴着杜甫。

第二年,恩比生母的二姑妈辞世了,杜甫悲恸欲绝,他给姑妈守制,并写下了凄婉动人的墓志一《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志中写到姑妈对他的养育之恩,尤其是姑妈舍亲子救侄子一段,写得感人至深。

殡葬了姑妈,又过了两年,老祖母又去世了。料理完了丧事,空闲下来就时常去洛阳走走。就在这一年的初夏,杜甫在洛阳城里遇见了唐代另一伟大诗人李白,两颗巨星相聚了。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42岁时,因吴筠的推荐,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初到长安时,太子宾客贺知章一见便叹为“谪仙人”,连玄宗召见时也“降辇步迎”。实际上,唐玄宗所欣赏的仅是李白的才华,把他当作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而这是大违李白素志的,因此在一度狂放纵酒的生活之后,李白上书请还。

天宝三载,李白出长安至洛阳,准备南游梁宋。就在这时和杜甫相遇了。此时杜甫30岁,李白已经44岁了;杜甫仅小有名气,而李白已声名显赫了,但这些都没有成为友谊的障碍,两人一见如故,结下了深挚的友谊。

李白潇洒、飘逸、豪放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杜甫,把他带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氛围。虽然杜甫身上也存有一些侠义的气质,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安分的儒者,而李白就不同了,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诗人,还兼有侠客隐士、策士、酒徒等人的气质。

于是,杜甫开始喜好交接游侠了,也开始去访仙问道了。他在送给李白的第一首诗《赠李白》中,先是表白了“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的思想,对于洛阳上层社会勾心斗角的厌恶,是深受李白影响的。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道家术语。大意是说,自已将托迹神仙,虽然有可以延年益寿的“青精饭”,但苦于资金乏匮,无法去山,上炼金丹。最后回复李白,答应一同去山林探药访道,到梁宋一带漫游,探摘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玉芝。

天宝四载,杜甫又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漫游。先是和李白跨过黄河来到王屋山。

王屋山座落在山西垣曲和河南济源县之间,是中条山的分支,济水的源头。这里是道教的圣地,山上有清虚洞天,著名道士华盖君就在那里修道。可惜二人到时,华盖君已经死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杜甫与李白的友谊日深一日。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里写道:“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从这几行诗里,足见二人的手足之情。李白对杜甫也是相见恨晚,短时的分离,也要寄上他的思念。他面对鲁中的美酒不能尽兴,听着齐地的歌声不能动情,他的思念如同东去的汶水,流向远方的朋友。两人暂别数日,也切盼同聚,《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日:“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从王屋山下来,李白前往陈留(今开封)拜访他的从祖李允彦,杜甫也随后赶来。这年秋天,他们遇到了著名边塞诗人高适。

高适大概生于武后长安二年(702年),字达夫,渤海蓓(河北景县)人。20岁时曾到长安,求仕未果。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想在边塞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也没有找到出路。此后在梁宋山东一。带过了十几年的流浪生活。早在开元末年,高适与杜甫就在汶上相识,此番故友重逢,倍感亲切。这三位诗人,性格都很豪放,他们在一起登高怀古、饮酒赋诗、探讨学问。后来杜甫在《遣怀》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况:“忆与高李辈,论交人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他们三人还一同到单父(山东单县)的大泽中去打猎。那里是一个天然猎场,“鹰豪鲁草白,狐兔多肥鲜”。三人一起忘情地飞鹰逐兔,纵酒高歌。

不久,他们先后离开了鲁南,高适南游楚地,杜甫和李白去了齐州(今济南)。

李白此行,要去紫阳宫领受北海高天师的道篆(道教的秘文),杜甫则是探望担任临邑(齐州属县)主簿的弟弟杜颖。适逢担任北海太守的李邕来到济南。李邕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字泰和,扬州江都人。工文,善书,尤擅以行楷写碑。取法二王而多所增益,笔力雄浑而自成一家。由于常给人写墓志,给庙宇写碑文,润资颇丰,过着豪奢的生活。他经常接济一些穷困的朋友,因此在社会上享有盛誉。杜甫少年时在洛阳曾得李邕青睐,所以杜甫把李邕引为知己。故而杜甫前去拜望他。已是古稀之年的李邕和杜甫一起游览了历下亭、新亭。宴席上,杜甫面对湖光山色,即兴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土多”的名句。历下亭上,竹色波光,花暗影移。他们把盏话旧情,酒酣耳热之际,李邕把近几十年来的当代诗人评价一过,使杜甫获益匪浅。

这时李白已回到兖州,他的家就在兖州附近的任城(济宁),杜甫随后也来到兖州,与李白在秋日重逢,写下了这样四句诗: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

从这首诗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流露出的失意与落魄,他意识到不能继续“飘蓬”下去了,也不能再“空度日”了,也意味着两人要分手了。这次相逢是两位大诗人最后的聚首,不久李白要重游江东,杜甫则要西去长安求仕。两人在兖州城东石门分手,临别时李白写下五言古风一首,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令人遗憾的是,从此以后石门路上的金樽再也没有为他们二人重开,两颗巨星分别走上了不同的运行转迹,永远地分手了。过于豪放的李白在不断结识的新朋友的饮宴中,逐渐把杜甫淡忘了,但杜甫却一往情深,不断写出感人肺腑的怀念李白的诗篇。在长安“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天宝六载春,杜甫看到窗外枝头新绿,又想起远在江东的朋友,切盼“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随着对李白的怀念,对李白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在上引诗里,杜甫还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显然已把李白高置于他早年崇拜的庚信、鲍照之上了。在安史之乱中,杜甫称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我们知道,李白在世时就已诗名大振了,但真正研究、标榜李白是中唐以后的事情。此时对李白的诗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除却作者的远见卓识而外,就是与李白有心底深处的沟通。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居秦州,在寓所闻知李白因永王李磷故流放夜郎,心急如焚,写下《天末怀李白》,惦念李白是否收到自已的信函而得到及时的安慰,想象负冤的李白去夜郎途经汨罗江时,会去凭吊同病的屈原。

其《梦李白二首》写得辞真意切,催人泪下。他时刻为生离死别的朋友悬着一颗心。江南当时是热带雨林气候,瘴气弥漫,瘟疫流行,而流放那里的朋友一点消息也没有,怎能放心得下呢?由于白日的苦思冥想,晚间李白竞人梦来。在梦中,杜甫与李白之魂展开了对话。杜甫说,你如今并无自由,如何生翅飞来,该不是已成鬼魂了吧?不然的话,这么远的路程,怎么能倾刻间来到呢?由于李白频繁人梦,杜甫深感李白厚意,然而梦醒之后,总不见李白的影子,便不免有些烦恼。诗中还托梦中李白仓促之中语:我来一趟实在不容易啊!山高路远,江湖之上风急浪高,稍不留神就会坠落水中。说完,白发苍苍的李白,愁苦、忧郁地从杜甫梦中离去。于是,杜甫震怒了,为什么“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呐喊之后,杜甫又断言,李白的“千秋万岁名”是“寂寞身后事”。

穷困潦倒行天下

天宝五载(746年)杜甫来到了京都长安。来长安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求仕。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做官为宦的家庭,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他知道要想实现政治理想,必须走做官的路,而且越是做大官,越是容易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从现实情况看,杜甫已经三十五岁了,已有家室,再靠父亲的俸禄来生活似乎也说不过去,再说父亲杜闲也由兖州司马改任奉先(陕西乾县)令,来长安也可以离父亲近一些。

此时的唐帝国已经走。上了下坡路,唐玄宗李隆基做了几十年的太平国君便志得意满,日益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不愿过问政事了。一切政要皆出自宰相李林甫之手。唐玄宗起初宠爱武惠妃,惠妃死后,后宫数千粉黛,竟无当其意者。后来听说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很美,他竟不顾乱伦之议,先让杨玉环出家做道士,以便与儿子脱离关系,然后将其纳人宫中,不久封为贵妃,宠爱无比。杨贵妃得宠后,杨氏一门鸡犬升天,兄妹五人,家家大兴土木,每家宅邸耗资以千万计。杨贵妃的三个姊妹,都被封为国夫人,自由出人宫廷,生活奢侈糜烂。

宰相李林甫,人谓“口有蜜,腹有剑”。执政十九年,嫉贤妒能,排斥异已,大兴冤狱构陷忠良。开元老臣张九龄、严挺之等被逐出朝廷郁郁而死,贺知章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就在杜甫进京的这一年,李林甫罢李适之左相,贬为宜春太守,次年李适之被迫饮鸩自尽。天宝六载又遣人棒杀北海太守李邕。李林甫曾召集谏官,宣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毋用多言”。自此无人敢进谏。李林甫所用之人,不是像王铁、杨国忠那样的贪官,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才。这时的唐玄宗虽成为一个昏君,但也有片时的清醒,天宝六载,他曾颁诏让天下有一技之长之士到京侯选。李林甫主持这次考试,结果竟一人不取。反过来还向玄宗道喜,说应试的人都很平常,可见“野无遗贤”。包括元结、杜甫在内的应试者,就这样断送了前程。

杜甫本来对这次考试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他把这次考试看作自己人生历程中的一个转机,想不到竞被李林甫愚弄了,所以在他的诗里,曾一再提起这件伤心事。

求仕无成,对杜甫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接踵而来的是更为沉重的打击。大概就是这一年,杜甫的父亲在奉先任上去世了。父亲一死,主要的经济来源断绝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在贵族府邸充任宾客。所谓宾客,实际上是高级奴仆。当时社会部分贵族还存前朝遗风,附庯风雅,在家里延揽一。些文人墨客、画工乐师,谓之宾客。他们或陪主人饮酒宴游,或为主人捉刀代笔应酬人事往来。宾客们须察颜观色,小心伺侯,稍不留意便砸掉饭碗。作宾客的收入不敷家用,杜甫还上山探药或自种一些药材,拿出去换些钱来。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曾描绘了宾客的酸辛:“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前面曾讲到举子们在科考前投诗“温卷”的事情,向公卿大夫投诗也是谋职求仕的一条途经。这在当时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家并不认为是不光彩的事情,相反认为“以文得禄,亦为荣”。

杜甫为了谋到职位,也开始向达官们投诗了。他最先投给的,便是上面提到的韦左丞韦济。这位韦左丞,天宝七载由河南尹迁尚书左丞,当年在河南曾到首阳山下尸乡亭访过杜甫,可杜甫已西去长安了。后来他升迁也来到长安,常在同僚前称颂杜甫的诗句,因此杜甫将他视为知己,于是向他倾吐了胸中块垒。

在给韦济的诗中,一开始就指出了“纨绔不俄死,儒冠多误身”这种不平的社会:

现状。然后叙述了他少年时代如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诗作赋,可与汉代的扬雄、建安时期的曹子健匹敌,当代文坛名宿李邕、王翰都肯放下架子与他结识。不想会落到这种几乎乞讨的田地。诗中还写了他内心的矛盾,想去东游大海,再度回到那种自由浪漫的生活中,但又舍不得离开终南山下的长安,因为他还想“立登要路津”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除了投给韦济的诗外,他还写了《赠翰林张四学士》、《赠献纳司起居田舍人澄》等,但这些诗寄出去,如石沉大海,他仍旧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初八到初十,三天内唐玄宗连续举行了祭祀玄元皇帝、。

太庙和天地三个盛典。杜甫此时正走投无路,只好趁此机会直接向最高统治者自荐了。他连进三篇《大礼赋》,以及《进三大礼赋表》……想不到这三篇赋竟发生了作用,玄宗阅后很赏识他的才华,让他在集贤院待诏,让宰相考试他的文章,杜甫一时名声大噪。结果,虽然“词感帝王尊”,却不曾谋到一官半职,考试之后便没了下文。尽管这样,杜甫还不死心,天宝十三载,他又连进了两篇赋一《封西岳赋》和《雕赋》。在进赋表里,杜甫把自已写得可怜兮兮,比如他写道:“臣本杜陵诸生,年过四十,经术浅陋,进无补于明时,退尝困于衣食”,“伏惟明主哀怜之,无令役役,便至于衰老也。”杜甫此时穷得昏了头,竟不加选择地向那些口碑不佳而且自己也不敬重的权要们投诗,如京兆尹鲜于仲通、哥叔翰。左丞相韦见素,甚至通过鲜于仲通向奸贼杨国忠发出“有儒愁饿死”的哀号。

他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本来就患有肺疾,天宝十载又患了疟疾。病后到友人王倚家中诉说:“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同年冬天,他寄诗给咸阳、华原两县的朋友:“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杜甫在长安曾住在东南效杜陵附近的少陵,所以他自称“杜陵野老”,有时也称“少陵野老”或“杜陵布衣”,诗中展现的画面惨不忍睹。天冷了,没有御寒的冬衣,满是补丁的单衣,怎能抵得住西北风的侵袭,加上终日食不果腹,又冷又饿地蜷缩在床上,一躺就是半个月,眼泪哭干了也无人肯来帮助。在这一时期的诗文里,常出现“饿死”二字,可见诗人的确是挣扎在死亡线上,而他的幼子的确在此后不久饿死了。

政治上的失意,经济上的贫困,把杜甫推向了现实,推向了人民。他在写了大量的投赠诗的同时,也写了一些现实性人民性很强的优秀作品。天宝年间,由于唐代统治者穷兵黩武,边将好大喜功,边境战争连年发生。天宝十载一年之内,鲜于仲通征南诏,高仙芝击大食(阿拉伯),安禄山讨契丹,结果无不兵败而回。为了补充兵源,就大量征召老百姓入伍。杨国忠甚至派遣御史分道抓人,强迫当兵。杜甫在长安北渭水上的咸阳桥上,亲眼所见强征来的士兵由此开赴边疆。士兵们的爹娘、妻子拦住道路,拽住亲人的衣服顿足痛哭,哭声连成了一片,直冲云天,据此,杜甫写下了《兵车行》。

天宝十一载,李林甫死,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宰相。他缺德少才,凭借裙带关系起家。除作宰相外,还身兼四十余职。他卖官鬻爵,大肆收受贿赂,家中仅丝绢就积三千多万匹。有一年关中大雨成灾,唐玄宗一时清醒问及此事,杨国忠派人挑选最好的禾苗进献,说“雨虽多,不害稼也”,唐玄宗竟信以为真。抚凤(陕西凤翔)太守房珀曾报告水灾,杨国忠马上派御史追查,致使无人再敢报灾。他生活作风糜烂,与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私通。两人经常出双人对同骑出游,一路调笑戏狎,污人耳目。春天里,他们一同游宴曲江,美味珍馐,箫鼓琴瑟,热闹非凡。杜甫看在眼里,义无反顾地写了《丽人行》予以嘲讽和鞭挞。

天宝十二载,长安一带旱涝相继,杜甫在少陵的几亩薄田实在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这年秋天,他把妻子儿女送到奉先寄居。奉先令姓杨,是杜闲的继任,又可能是妻子的本家,另外杜甫的舅父崔项任白水尉,奉先距白水不远,也可得到舅父的接济。这时杜甫经常往来于奉先和白水之间,不过他自己仍住在长安。

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已经呆了整整九年,可能是他投给左丞相韦见素的诗发生了作用,这年十月,他被任命为河西县尉。出人意料的是,求官求了九年的杜甫竟一口拒绝了。从个人利害来看,这可能是个肥缺,因为它可以直接骑在老百姓头上敲诈勒索,至少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杜甫宁肯饿死也不愿去做那种高适所说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官。由于杜甫的拒绝,统治者又改派他做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是一个掌管兵甲器仗和门禁锁钥的正八品下的小官,对于满腹经纶的杜甫来说,似乎是在开玩笑,不过这总比敲骨吸髓地直接欺压老百姓要好得多。他决定要接受这个职务之后,先到奉先探望了妻子。十一月的一天夜里,杜甫只身一人从长安出发,旷野之上,百草凋零。狂风撕扯着大地,掳起大片砂石。寒流透过单薄的衣衫直入骨髓。杜甫一双枯手已冻得僵直,连衣带断了都不能接上。一路上他思前想后,把这些年的生活检讨一遍。他并非没有李白那样遨游江湖之上,潇洒送日月的情怀,只因他放心不下人民,切盼有一个体恤百姓的政府。他把这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当然这皇帝是无比的英明,又从谏如流。再加上他这种如尧舜时代的稷与契一样的贤臣,那将是多么美好的社会啊。

可如今,在长安苦熬九年却做了一个在率府看管兵器的小官,施展政治抱负将从何谈起?当他走到骊山下,天已破晓。他知道玄宗和贵妃正在华清宫里避寒。赐与温泉淋浴的都是达官,参与皇帝饮宴的都是贵族,而他们所享用的这些东西又是来自哪里呢!原来“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这些财物又是如何到的彤庭呢?结论是“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玄宗与杨氏姊妹宴桌上驼峰兽蹄,霜橙香橘,长安街头的饿殍,蒙太奇般地在脑中闪现,他愤怒地喊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回到奉先家中,一进家门就听见一片号眺,原来他那最小的儿子刚刚因饿而死。街坊邻居都伤心落泪,为人父者更是惭愧有加。但此时杜甫所悲悯的并不限于自己的小家。他想,像他这样的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的家庭尚且如此,一般老百姓更不知怎样贫困呢?他不仅忧己,而且忧人,不仅忧人,而且忧天下。他的忧愁已经超越了终南山,遍及天下了。

从奉先回到长安,在率府里刚开始工作,安禄山的胡兵就打到了洛阳,中原大地上,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爆发了。

天宝十五载五月,杜甫在长安沦陷前一个月,被迫离开了长安,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

唐玄宗后期,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瓦解;唐玄宗本人昏庸无道,荒淫奢侈,政府极度腐败;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中央政府尾大不掉;政治黑暗,用人不明,养痈成患,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安禄山是营州(辽宁锦州)人,是个混血儿(其父为胡人,其母为突厥人),因得幽州节度使张守理的赏识,从小军官一步步提拔为高级将领。天宝元年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年兼范阳节度使,天宝十年又兼河东节度使,一人统辖三镇18万兵马。安禄山生性狡诈,善于伪装,在玄宗面前装出天真诚实的样子,博得了玄宗的信任。比如他身体肥胖,体型怪异,肚子突出垂过膝盖。玄宗问他肚子里有什么东西,他回答说,只有一颗忠心而已。玄宗听后十分高兴。他又拜杨贵妃为干娘,在玄宗贵妃面前装疯卖傻,逗他们开心,玄宗对他深信不疑。他见唐朝政治腐败,武备松弛便阴谋造反。以汉人严庄、高尚为谋士,以胡将为核心,又以罗、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八千余人为军队骨干,积极准备叛乱。

史思明原名史窒干,也是胡人与突厥人的混血儿,与安禄山同乡,也是张守理提拔起来的将领,最后官至平卢兵马使。

安禄山素与杨国忠有矛盾,杨国忠执政,天下怨声载道。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北京)以诛杨国忠为名,举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进攻长安。乱军来势凶猛,唐王朝毫无应变准备。河北本为安禄山所辖,叛军一到,守城官吏非逃即降,叛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就渡过了黄河,进逼洛阳。玄宗急派封常清前往洛阳募兵御敌,高仙芝率禁军加上临时在长安征募的市井子弟屯驻陕州。

封常清在洛阳所募6万乌合之众,从未受过军事训练,一触即溃,安禄山占领洛阳,封常清败至陕州,认为陕州无险可守,而且潼关无兵,即和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他们这样做在军事上是正确的,但监军宦官却诬二人无故弃城,玄宗即命将封、高二人斩首。又派哥叔翰将兵二十万镇守潼关。安禄山占领洛阳后便忙着做大燕皇帝,他的军队虽逼近潼关,却不曾积极进攻,这样就形成了相持的局面。

天宝十五载五月,杜甫离开长安来到奉先,然后率全家到了白水,住在舅父崔顼家中。从他的《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看,这时杜甫还有心欣赏白水的崇冈野旷,聆听泉韵鸟语,因为他对哥叔翰镇守潼关很有信心,他的好友高适也在军中。但他在诗中又写道:山峦里充溢着兵气,波光里闪烁着剑影,似乎也感觉到了情况的不妙。

哥叔翰在潼关,认为只可坚守,不宜轻出,可杨国忠诬其拥兵逗留,坐失战机。

玄宗听信其言,一再催促出战。哥叔翰无奈,痛哭出城,结果唐军在灵宝大败,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做了俘虏。六月九日,潼关沦陷。潼关失守后,玄宗带领后宫仓惶出逃。行至马嵬坡(陕西兴平),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并强烈要求处死杨贵妃。

为保全自已性命,玄宗不敢犯众怒,忍痛令杨贵妃自缢。

潼关失守,白水必不能保,杜甫不能在高斋稳坐了。于是,白发苍苍的杜甫,又挈妇将雏跌跌撞撞地挤在了流亡的人群之中。

由于体弱和过度的疲劳,杜甫陷在蓬蒿里实在走不动了,妻子儿女也不知去向。和他在一起的表侄王脉已经骑马走出了十几里,不见了杜甫,又一路呼喊着找了回来,于蓬蒿之中拉起了杜甫,让他骑在马上,王俅牵着缰绳逃离险境,与妻子会合。一家人来到彭衙时,已是深更半夜了。小女儿饿得直哭,怕招来野兽忙把她揽在怀里,用手捂住她的嘴。儿子已经懂些事了,在路边找些苦李权且充饥。天公也不佑人,一旬之内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因走得仓促,没带雨具,浑身上下淋得透湿,山风吹来战栗不已。加上腹中无食,一天也走不了几里,饿了就寻野果充饥,困了就在低矮的树冠下休息。就这样走了几天,终于到了离郫州远的同家洼。这里有杜甫的一个老朋友孙宰。半夜里,敲开了大门,孙宰看到杜甫一家的模样,赶忙烧水让他们洗脚解乏,并剪纸作施,为杜甫一家招魂。当酒饭摆上桌时,又累又困的孩子们已烂睡如泥了。

在孙宰家休息了几日,杜甫便把家小安置在廊州城北的羌村,这时由于连日的淫雨,郫州附近的三川山洪爆发了,大水吞噬了农田,举目望去一片汪洋。在羌村,杜甫听到太子李亨(肃宗)继位灵武的消息,一阵欣喜,他把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李亨身上。八月洪水落下,他便只身北上延州(延安),拟出庐子关奔灵武。但他没走多远,就被胡兵捉住,原来鄜州一带也被胡人占领了。因为杜甫官小位卑,又无声名,加上满头白发一脸菜色,胡兵也没把他放在眼里,因此不像其他官员那样,押到洛阳逼降,只是把他带到了长安。

在长安,杜甫看到,昔日繁华的京都断壁残垣,血流街衢,满目疮痍。此时杜甫身体囚在长安,眼睛却密切注视着远方的战事。八月,郭子仪与李光弼率朔方军赶到灵武,李亨手下才有了基本军队。九月,政府迁至顺化(甘肃庆阳),十月又迁至彭原(甘肃宁县),肃宗派房珀率兵收复两京。房珀是一个善于慷慨陈词的读书人,用兵打仗则是门外汉。这年十月,房馆的几路兵马惨败于陈陶斜和青坂。杜甫在长安城里亲见胡兵凯旋,在长安市上痛饮狂歌,心中不胜凄楚,写下了著名的《悲陈陶》和《悲青坂》,哀悼为国殉难的烈士。他又担心战略要冲芦子关无人把守,恨不得有人去提醒肃宗,”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塞芦子》)在困居长安的日子里,杜甫除为国事忧心外,也非常思念自己的亲人。在《月夜》中写道:

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虛幌,双照泪痕干。

熬过漫长的冬夜,春天悄悄地回到了大地。窗外枝头冒出的几簇新绿,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国破家亡,战火不断,音讯绝无,面对春花春鸟而黯然伤神,稀疏的白发几乎别不住簪子了。他来到曲江头,江边细柳新蒲青嫩翠绿,江头宫殿却重锁千门,一片沉寂。想起当年这里的繁华景象,诗人无限悲伤写下《哀江头》。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伺机逃离长安,穿过两军对峙的前线,沿山间崎岖小路提心吊胆地前行。到处都是胡兵,随时都有被捉去杀头的可能。直到望见太白山上的积雪,快到武功时,才长出一口气。后来他用”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形。

杜甫到达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五月十六日,肃宗派中书侍郎张镐传命,任杜甫为左拾遗。这是一个可以向皇帝提意见的谏官,应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务。就在他上任的第一个月里,就因上疏营救房馆,卷入了派系斗争的涡流。这件事对杜甫的影响很大,可以说影响了他后半生的生活,后来他无论是寄居秦州,还是滞留西蜀,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件事有关。

房璋陈陶兵败本应革职论罪,但因李泌营救,李亨仍让他做宰相。他待人热情好客,当时的诗人贾志,后来与杜甫关系密切的严武都与他有深交。他为人正直,好发议论,慷慨陈词,义形于色,但往往不切实际。朝廷中另一派官僚如贺兰进明、崔圆等则与房琯结怨,常在肃宗面前中伤他,加上房琯政绩不显,且常称病在家高谈释、道,终为肃宗厌弃。至德二年五月,房珀被贬为太子少师。此时杜甫正好受命左拾遗,凭着对房琯的表面印象,极力为房馆开脱,而且措词激烈,因此触怒肃宗,幸亏张镐搭救,方免一死。肃宗既厌恶杜甫,就在八月里特许他回家探视妻子。

战乱年代条件艰苦,杜甫没有官服,穿一领青袍于闰八月初一徒步北还。一路之上历尽艰辛。某日傍晚时分,杜甫来到自家门前,妻子儿女没想到他能活着回来,一家人哭作一团。邻人听说,都趴在墙头观看,看到此情此景,无不欷戲下泪。

幼小的宗武,已经不认得父亲了,出于天性,他上前抱住父亲的腿,但当杜甫俯身亲吻他时,却又怯生生地跑开了。第二天一早,街坊邻居都携礼物来看望杜甫,他们拿出自家酿的酒,告诉杜甫,你不要嫌这酒味淡,因为黍地无人耕种,现在是战争时期。孩子们都被征去打仗去了。

通过乡亲们的诉说和沿途所见所闻,杜甫真正感受到乱世中人民的疾苦,写了上面所述的《羌村三首》和著名的《北征》。

至德二年九月,长安克复,十月肃宗还京。同年十一月,杜甫携家小来到长安,仍任左拾遗。尽管肃宗嫌弃他,但为了他所忠的皇家的利益,为了老百姓,他始终没有放弃谏官的职责。”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明朝有封事(密奏),数问夜如何“,这些诗句就足以说明他对工作的谨慎和对皇家的忠诚。他把国家的存亡、人民的安危系于封建皇帝一身。

由于杜甫好管”闲事“,肃宗更不是从谏如流的贤君,所以到了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就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方的祭祀,学校选举等文教工作的官吏)。杜甫从来长安到离开,总共七个月,而这次离开长安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他离开长安时,心情十分沉重。不仅”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无法实现,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当他一步三回头地走出长安城时,他没意识到他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走向了人民。

这年冬末,杜甫从华州回洛阳,想看看战乱之后的故乡。当他踏上故乡的土地时,已是次年的春天了。胡马铁蹄践踏后的中原大地荒如冷漠。由于”东西消息稀“而不知”百战今谁在“。走进故里,故宅依旧而物是人非,”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得舍弟消息》)。诗人东走西串,结果”访旧半为鬼“,诗人不由得老泪纵横,喟叹道:”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在故乡遇到了青年时代的朋友卫八。光阴荏苒,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伙伴如今已鬓发苍苍儿女成行了。老友相逢,灯烛之下举杯畅饮,兵荒马乱的年月,相聚的时光要格外珍惜,因为”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至德二年,叛军内讧,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封史思明为王,使镇守范阳老巢。史思明重兵在握,不肯受安庆绪节制,郭子仪等乘机攻下洛阳,安庆绪败走邺城。乾元元年,肃宗以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围攻邺城。由于肃宗担心将帅权力过大,九路人马竟不设主帅,以致指挥不灵,邺城久攻不下。乾元二年三月,史思明率兵来救邺城。三月三日,唐军大败,战马万匹仅剩三千,甲杖十万丧失殆尽。郭子仪率朔方军退居河阳以保洛阳。杜甫从华州来时,洛阳还很安定,而现在又陷于战乱之中。老百姓躲进深山老林,留守官员早已不知去向。杜甫这时启程返回华州,一路狼烟胡突。他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看到新安的差吏在征召未成年男子当年,潼关的士兵忙碌着修筑城墙,石壕的官吏半夜拉夫,连老妇也不放过……他把这些所见所闻,写成了他的辉煌诗篇”三吏“、”三别“。

杜甫回到华州,正值炎热夏季。由于久旱酷热难当,连鸟都懒得飞翔;池塘干涸了,鱼都死在烂泥中。晚上燥热得难以人睡,毒蝎爬来爬去,打开门窗透透气,蚊叮虫咬又让人无法忍受;白天苍蝇乱飞,恶心得饭都吃不下去。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书,杜甫急得简直要发疯了。但他想到前线的士兵,披甲荷戈,整宿地击斗呐喊,连澡都不能洗,便又释然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替郭使君写成《进灭残寇形势图状》,陈述了敌我双方的形势,指出唐军应如何避实就虛,消灭盘踞在邺城的胡兵。在《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里,他提出了当时关于赋税、交通、征役、币制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洛阳回来后,杜甫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看到了李亨跟李隆基并没有什么不同,他看到了官吏们是怎样对待人民的,这一切跟他过去理想中的政治大相径庭,于是他感到绝望。他在《立秋后题》中写道:”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就在这年秋天,他毅然辞去了官位。

杜甫的辞官,表现了他对最高统治集团的绝望,对政治的厌倦;另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前面曾提到杜甫卷人派系斗争之事。我们知道,李亨上台多少有点抢交椅的味道。在宦官李辅国的拥戴之下,他半推半就地当上了皇帝。李辅国却因拥戴肃宗由功臣而权臣日渐跋扈起来,朝廷之中事无巨细都需经过他的首肯。他一方面离间玄宗父子,加深其矛盾;一方面打击玄宗旧臣,制造党争。房馆本玄宗旧臣,虽曾为肃宗重用,但他早成过时黄花,所以也成了李辅国打击的重点。在凤翔时就被贬为太子少师,回长安后在满朝欢庆之中随喜迁为金紫光禄大夫,但很快又贬为邪州刺史。杜甫因上疏营救房馆,从为房党,随着房琯的贬绌,杜甫被免职也是早晚的事。加上他早就厌倦了官场生涯,正好借坡下驴,提出辞官。这样,从在率府管理兵器算起,到在华州任司功参军,满打满算总共两年半的官场生涯就永远地结束了。

离开华州要去向何方呢?洛阳老家是回不去了,那里正处在战乱之中。去长安?一是杜甫在那里伤透了心,二是付不起京城昂贵的生活费用。这时,他得知从侄杜佐在秦州(甘肃天水)东柯谷盖了几间草堂,曾多次帮助杜甫、受房李党争牵连被逐出京师的大云经寺僧人赞公,也在秦州凿了几孔窑洞。于是,杜甫决定举家西去秦州。

杜甫一家历尽艰辛来到秦州时,这里还相对平静。在从侄杜佐家里寄居了一段时间后,曾打算在秦州定居,僧人赞公曾帮他在城南西枝村觅得一块建筑草堂的基地,但苦无银两。初来秦州靠亲友资助过活,杜甫觉着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又重操旧业,卖起药来。但卖药所得能有几何?填饱一家人肚皮仍是问题。早上起来,天寒地冻,由于不生火。不汲水做饭,井水都结了冰。饿了就到树林中拾些苦柏子充饥,有时竟干脆饿着。”囊中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虽然不无解嘲、调侃的意思,但杜甫实际上也实在是太穷了。

饥寒交迫之下,杜甫的疟疾又发作了,经常地发高烧,他觉着身上的骨髓都快耗尽了。

生活是这样的穷愁潦倒,而诗歌却获得了丰收。这一段时间,包括后来到同谷,由同谷再到成都途中所写诗歌,流传下来的达一百二十余首。这些诗无论叙事、抒情,还是写景、状物,都有极高的造诣,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宝库。

杜甫在秦州呆了不到四个月,衣食无着。后来听说同谷是个好地方,不仅良田里出产可以充饥的薯费,而且山林里还有蜂蜜、冬笋。十月里,全家又来到同谷。

不想同谷还不如秦州。这里正是大雪封山,为了觅取食物,杜甫身穿短褐,扛着锄头,和儿子一起到深山去挖”黄独“(山芋),结果”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这是一幅多么凄惨的景象啊!外面大雪蔽野,屋内没有饮烟,实指望挖些野山芋回来充饥,却又两手空空而返,屋里除了四面墙,一无所有,一家人只有瑟缩着挤在一起,熬过这饥寒交加的漫漫长夜了。

如果在同谷继续住下去,全家只有饿死一条路。于是,在这年十二月一日,杜甫又率家人迁向四川成都。

蜀中草堂暂寄身

乾元二年(759年)岁末,杜甫一家经过一年的长途跋涉,由甘肃同谷出发,过嘉陵江到陕西略阳,然后由略阳翻五盘岭人蜀,往广元登龙门阁,穿剑门至德阳,风餐露宿,历尽寒暑终于到达成都。初到成都时,住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寺里。第二年春天,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在一棵据传有二百年历史的大楠树下搭起了一座”草堂“,开始了他”漂泊西南“的生活。

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一面营建草堂,一面四处索求树秧,经过两三个月的苦心经营,一座规模并不宏伟但可遮风避雨的草堂终于在暮春时节搭建成了。草堂周围,载满了银桃、绵竹,还有蜀中特有的桤树。杜甫还在大楠树下开辟了一块药圃。一家人不胜欣喜。春燕也来凑热闹了,里里外外忙着在堂下筑起了新巢。

草堂的位置据杜诗描绘是背对城郭,在少城碧鸡坊石笋街外,百花潭北,万里桥及浣花溪西,临近锦江,凭窗向西北眺望可见山巅终年积雪的西岭。这座草堂以及堂前的浣花溪,成为后人景仰的圣地。

这时是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唐帝国仍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史思明邺城击败唐军之后,即杀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并乘胜再度占领洛阳。安史之乱期间,唐统治者将河西、陇右军队大批征调人援,造成西北边防空虚。杜甫早在秦州时就屡次提到边界烽火,这时吐蕃人趁火打劫,攻占了陇右诸州,后来曾一度攻人长安。

虽然不久后退出,但陇右十余州仍在吐蕃人的控制之下,长安时刻处在危机之中。

由于战乱,人民大批流亡,土地荒芜。统治者为了支付巨额军费开支,向人民征收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此外,肃宗还采纳御史中丞第五琦的建议,一再铸造高面值新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百姓不堪其苦,此后不久,江淮地区就爆发了农民起义。

这时的成都,远离战火,四川又是自古以来闻名遐迩的天府之国,尽管有大批难民流亡在此,但比其他地方,还是比较容易活命的。所以这时杜甫的心情比较好,诗歌里也拂去了往日的阴霾。他在《卜居》中写道:在浣花溪的西端,一座静谧的草堂,掩映在青翠的林中。清澈的澄江,在眼前流过,它带走了人们的忧愁。蜻蜓们愉快地上下翻飞,一对美丽的测鶇悠闲地浮在水面上,不时下潜捕食游鱼。即使他去拜谒武侯祠,也因”映阶碧草“”隔叶黄鹂“这些景致而稀释了历史的凝重。

他又在《江村》一诗中写道: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的确,这是自安史之乱以来杜甫一家从未有过的安逸。杜甫也真投人地去做一个农夫,否则不会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人生体验。但杜甫毕竟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复杂而辛苦的田间劳作也远没有诗中那样浪漫。譬如他要逐棵为林木除虫害。在百草凋敝前要冒着难耐的针刺清除药圃里的荨草。这些对一个真正的老农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一个年过半百、体弱多病的儒者来说,便是难以想象的。实际上,杜甫一家基本上是靠朋友的接济过活的,否则连粗茶淡饭也难以为继。所以杜诗里有”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的句子。到了秋天,家中米瓮告罄,便向老友彭州刺史高适求援:”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上元二年(761年)秋天,一阵狂风刮得江翻石走,堂前那棵童童如车盖的大楠树被连根拔起,颓然倒地。杜甫为此伤心不已,草堂也因之黯然失色。八月里又一阵狂风,刮得昏天黑地,卷走了草堂顶上的三重茅草。无知的村童欺杜甫年老无力追赶,将风吹落的茅草抢走,杜甫喊哑了嗓子也制止不住。傍晚时分,风停了,浓云却又上来,倾刻间下起大雨。屋顶没有遮盖物,家里没有一块干地方。一床布被盖了多年,棉絮已经板结,儿子睡觉不老实还将被里蹬裂,现在又淋上了雨,本来就神经衰弱的杜甫怎样熬过这漫漫长夜呢?就在这不眠之夜里,诗人想到了很多,但他最先想到的是跟他一样或还不如他的人们,”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多么宽广的胸襟啊!自已是这般光景,先想到的还是别人,非但如此,他还愿以自我牺牲来换取众人的幸福。

诗人对他的故乡及流落他乡的弟妹们也是念念不忘。当时洛阳尚未收复,家乡一带胡马横行,弟妹们杳无信息,这一时期诗歌,多是”我己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归故乡“等内容。

为了生计,他要”强将笑语供主人“,却仍免不了”悲见生涯百忧集“,有时甚至出现”痴儿不知父子礼,跳怒索饭啼门东“这样的困窘局面。

这年十月,成都尹崔光远病故,朝廷派严武担任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

在严武未到任之前,由高适代理成都尹。高适曾多次帮助杜甫,在代理成都尹的两个月里,常到草堂看望杜甫。之后任蜀州(四川崇庆)刺史时,杜甫也去拜访过他,并在蜀州一带的新津、青城等地游览,留下了《后游》。(游修觉寺》等优美的诗篇。

年底,严武由巴州来到成都。严武与杜甫本为世交,又因房馆故被人目为一党,所以对杜甫格外看顾。他时常派人给杜甫送来钱米,有时还亲携酒食到浣花溪畔造访杜甫,也常请杜甫到府尹厅中谌会。应该说,严武在成都时,杜甫的日子最好过。

但好景不长。宝应元年(762年)四月,玄宗、肃宗先后死去,代宗李豫继位。

七月,召严武人朝。对此杜甫有喜有忧,所忧者,在成都没了靠山(指经济上的);所喜者,房党又被启用,杜甫也萌生了回长安再仕的念头。他在送严武人朝的诗中就表白了”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的态度。他哪里知道,就在他送严武的时候,成都少尹徐知道就在成都叛乱,非但”归秦“不成,成都也回不去了。

徐知道本是成都少尹兼侍御史,此人有野心。严武在成都时,他不敢造次,但当严武一离开成都,他便把严武的头衔都加在自己身上。他派兵把住剑阁天险,阻绝南北交通,西取邛州(邛崃),勾结西南诸夷于七月起兵。由于内部不和,八月二十三日就被高适率兵击败,徐知道也被部将李忠厚杀死。李忠厚又在成都屠戮人民,血流漂杵。此时杜甫因送严武身在绵州,妻子儿女却在成都,他心急如焚。成都不敢回,北去又不成,只好去了东川节度使的所在地梓州(四川三台)。

绵州到梓州路程虽不远,但山高路险,时有流寇出没。日暮时分,杜甫一人踽踽独行于林间小径,一路提心吊胆,”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这年秋天,杜甫来到梓州,晚秋时曾一度潜回成都将妻小接到梓州。

上元二年(761年)时,史思明就被其子史朝义杀死。李豫继位后又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叛军的几个主要将领降唐,宝应二年,史朝义穷蹙自杀,安史之乱遂告结束。

杜甫在梓州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喜泪纵横,妻子脸上也有了难得的笑容,心想这种漂泊生活该结束了。于是他漫卷诗书,纵酒放歌,准备放舟经巴峡穿巫峡,回河南老家去。

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战火远未熄灭,先是李豫借来的回纥兵,更甚于当年李亨借的那一批,人得洛阳后,抢掠奸淫无恶不作。后是河北、山东等地又形成藩镇割据,剑南、山南、甚至京畿之地时常发生节度使叛乱。吐蕃族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已不满足河西、陇右地区的占领,举兵东犯。他们联络党项、羌、吐谷浑等少数民族,于宝应二年九月越过陇山攻陷泾州,十月又陷邪州。由于长安一带无唐军抵抗,他们竟兵不血刃占领长安,代宗仓皇逃至陕州。

在这种情况下,杜甫无法实现回归的愿望。大概由于严武的缘故,杜甫在梓州受到了刺史章彝的照顾,但杜甫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他要陪着这位刺史饮宴、出游、打猎,时刻小心谨慎,生怕一时不留神开罪了这位大人。与昔日如壑底游鱼一般的生活相比,此时简直就成了丧家犬。

上元二年四月,房珀迁礼部尚书,随即又任晋州刺史,八月改任汉州刺史。李豫登基后第二年四月又被任命为刑部尚书。这年春天,杜甫曾去汉州拜访房珀,但他已离汉州赴长安了。房珀走到阆州,病在客舍,八月四日死在阆州。杜甫听说后,九月赶到阆州,吊唁了这位同乡知己,写了《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

在这两三年里,杜甫常往来于梓州、绵州、阆州之间,宝应元年曾去射洪凭吊过陈子昂。”三年奔走空皮骨“,没有一处能让他安身立命。他既怀念成都草堂,又想东游吴楚,寻觅旧友。从章彝那里筹足了川资后,于广德二年春携家至阆州,拟乘船沿嘉陵江下渝州(重庆)。这时杜甫收到京兆功曹的任命,一则京兆功曹这个官位对杜甫没有多大吸引力,二则东游计划已经拟就,所以他拒绝任命。正当杜甫投诗向各方辞行时,严武又被符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是杜甫朋友中对他照顾最多,官职最高而又不须仰视的人,文韬武略兼具,又非常爱才,待人也比较宽容。严武一来,杜甫就放弃了东游计划,全家回到成都。

暮春三月的一天,杜甫推开草堂门,霉气扑鼻,野鼠满屋乱窜,打开书卷,里面净些干死的壁鱼。水槛和药栏都已朽烂颓败,一派荒凉。听说杜甫回来了邻人都来看望,严武听说后也派人来问寒问暖。杜甫豢养的老犬见到故主,高兴得围着主人团团转。

经过一番整理,草堂又恢复了昔日的生气。冰雪消融,春燕又忙着衔泥筑巢;春江水暖,鸳鸯在水中悠闲游弋;活泼的白鱼不时跳出水面,似乎耐不住水底的寂寞。到了夜晚,江清影动,溪静花闲,所有物种都陶醉在春的怀抱里。这时杜甫的心情也格外好,写下不少歌咏山水风光的诗。连幼儿也能背出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此时在草堂写的。

严武第一次任成都尹时,就有诗劝杜甫做官,此番严武再度举荐,杜甫没有理由拒绝,于是接受了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的职务。

这时杜甫已53岁了,自困守长安以来一。直疾病缠身:肺病、疟疾、头风、此时又添了风痹,坐久了就四肢麻木。长期漂泊江湖,闲散惯了,受不了幕府里严肃紧张的生活。加上同僚们互相猜忌,所以不到半年,他就辞去幕府职务,回到草堂。

永泰元年(765年)正月,老友高适病故了,这对杜甫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高适是与杜甫保持友谊时间最长的朋友。这年四月,严武也去世了。早在梓州时,杜甫已感到朋友的零落,如今更是孤苦伶仃了。严武一死,经济上的援助也断绝了。于是,杜甫于五月率全家离开成都,泛舟东下。

湘江孤舟仙逝去

永泰元年五月,杜甫一家登舟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七月到达忠州(忠县)。在忠州江边龙兴寺小憩,两月后抵云安。在路上写了《旅夜书怀》,解释了辞官的原因:”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时杜甫确实病得厉害。长期漂泊,湿寒侵入,致使肺病和风痹发作,到长安后就不能前行了,在长安严县令的水阁里休养了一个冬季。第二年春天,杜甫病势渐轻,暮春时来到夔州。

唐代的夔州属山南东道,设都督府,州制在今奉节东南十余里的地方。南临瞿塘峡,东毗白帝城,山川秀美,气象壮观。杜甫刚到夔州时,住在”客堂“,所谓客堂,就是在山坡上临时搭盖的简易住房,住的多是一些流民和当地的穷人。这种客堂散乱地分布在山坡上,居民过着半原始的生活。在山上是不能打井汲水的,当地人的习俗是先到山上找到山泉,然后用竹简一节节引至家中。客堂离水源远的,竹筒竟长达数十里。水筒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吃水,要及时排查、修理。

杜诗里就记录了仆人信行往返四十里修水筒的事情。听说乌鸡可治疗风痹,杜甫养了一群乌鸡,结果弄得家里锅翻盆打凌乱不堪,杜甫催促儿子宗文在东墙下扎起了鸡栏。他还打发仆人采摘苍耳,用以治疗风湿痹痛。

到了秋后,柏茂琳由邛南节度使迁夔州都督。柏茂琳原为严武属下,或许因着严武的缘故,对杜甫很是看顾。先是把杜甫家迁至城内”西阁“,后又将州东东滚溪的部分公田租给杜甫耕种。次年春天,杜甫搬到城东的赤甲山居住,大概为了方便管理田产。三月,柏都督又将州西的西滾溪西的四十亩柑林赠与杜甫。

相比较而言,杜甫在夔州的生活是好的,至少吃饱肚子不成问题。此时家里还雇了一些仆人(有些可能是短工),除了前面提到的信行外,还有伯夷、辛秀、阿稽等人。经过疗养,杜甫身体也大有好转。他除了有时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外,大部分精力投人了诗歌创作。据统计,他在夔州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写了四百三十七首诗(不包括亡佚的),差不多占他现存诗的百分之三十。

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有的是歌咏夔州山水风光的,像白帝城、滟濒堆、瞿塘峡、鱼复浦、赤甲山、白盐山以及武侯祠、高唐观等都有所描绘;有的是反映夔州人民生活的,<负薪行》。《最能行》是其代表作;有的是回忆过去生活的传记体诗篇,如《壮游》。《昔游》等,为我们今天研究杜甫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另外还有一。些记人的,有张九岭、李邕、严武等八人,总称”八哀诗“。

由于精力充沛,在体裁上他多写律诗,百韵的排律就是在这时写成的。其七言律诗,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虽然生活上过得去,但这里的气候条件相当恶劣。此时杜甫患有多种疾病,除已述病症外,还有糖尿病,牙齿脱落了一半,耳朵也聋了。也许他已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人世,所以更加强烈地思念故乡、思念亲人。

大历三年(768年)正月中旬,杜甫一家乘一条自备小船离开夔州,顺江而下,三月来到江陵。

这时商州兵马使刘洽叛乱,北去交通阻隔。八月,吐蕃又进攻凤翔,北方又受到战争威胁,北归计划又成泡影。

当时卫伯玉为荆南节度使(荆南为江陵府方镇),与杜甫曾有交往,从弟杜位就在节度署里任行军司马,郑虔之胞弟郑审为江陵府少尹,杜甫来到这里,本指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结果大失所望。这时杜甫耳朵全聋了,右臂也偏枯了,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到亲友府上去拜访,门人都不肯替他通报,即使见了,态度也很冷淡。

杜甫陷人了极度尷尬的境地,在诗中把自己描绘成摇尾乞怜的狗,要时常现出感恩的媚笑,不敢多言多语。家家都借遍了,已经无人肯施舍或借贷给他了。

无奈,秋天又顺江而下,到了湖北公安,不想处境更为艰难,不但朋友冷淡他,连亲戚也不理睬他了。在公安呆不下去,年底又漂至岳州(岳阳)。他只身登上岳阳楼,凄凉地说道:”亲明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在岳州没有活路,次年正月又前往潭州(长沙)。夏初抵潭州,无亲可投,靠在渔市上摆摊售药糊口。拟秋后去汉阳,然后取道归故里,因无川资没能成行。大历五年四月,臧介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至衡州。本想去投奔在郇瑕的旧相识衡州刺史韦之晋,但到衡州后韦之晋改任潭州刺史去了潭州。这时他想去郴州投靠任郴州录事参军的舅父崔伟,就溯郴水而上,行至耒阳境内,时值江水暴涨,无法前行,只好停泊在方田驿。在茫茫大水中,杜甫一家竟饿了五天。耒阳令聂某听说后派人送去酒肉,杜甫一家才免一死。耒阳至郴州尚有二百里水路,且是上行,大水不退一时难以前进;再者杜甫思想上也忌讳这条”左迁之路“,于是又折回潭州。就在这年冬天,诗人在由潭州至岳州途中,写下了《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这首绝笔之作。

大历五年(770年)冬,诗人在完成最后一首诗后不久,就在湘江之上的孤舟中悄然而去了。

杜甫死后,家人无力安葬,只好把他的灵柩权厝在岳州昌江(平江)县小田村。

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宗武之子)费尽周折,才把他的遗骸运回河南偃师,葬在首阳山下,并请诗人元稹写了墓志。

诗人杜甫就是这样度过了他悲惨的一生,生前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他,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又是那样的寂寥和凄惶。这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对他的生命意义做出的合乎逻辑的价值估量。因为他高尚的品格、出众的才华以及独特的个性早已为他框定了人生的路向和命运的轨迹,他无论在封建中国的哪一个朝代,都注定是悲剧的结局。

杜甫的一生又是光辉伟大的一生。作为”诗史“,他以他的诗歌生动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勾勒出历史车轮碾过的印辙;作为”诗圣“,他给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他以他的诗,表现出对人民无比的同情和热爱,同时又对封建统治集团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鞭挞,因此赢得了后人对他的崇敬与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