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朱震亨

朱震亨(元代第一名医)

朱震亨简介

朱震亨生平: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元代金华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其余三位是刘完素、张从正和李杲)。因其家乡赤岸镇有一条溪流名叫丹溪,故学者多尊称他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他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病人经他诊断每每只需一副药方就可痊愈,故被誉为“朱一贴”。

历史评价: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在为朱震亨的《格致余论》题词时说:“金以善医名凡三家,曰刘宋真(刘完素)、曰张子和(张从正)、李明之(李杲),虽其人年之有先后,术之有救补,至于推阴阳五行升降生成之理,皆以《黄帝内经》为宗,而莫之异也。”又称元朱震亨《格致余论》“有功于生民者甚大,宜与三家所著并传于世”。自此而后,“金元四大家”之名流传开来。事实上,朱震亨与另外三位主要生活于宋、金时期的名医相比,不仅出生时间晚很多,其生活经历也基本贯穿整个元代,堪称元代第一名医。虽然日后也有论者反对朱震亨的观点,认为其太过片面,但总的来说朱震亨的理论在国内外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日本医学界还曾成立过“丹溪学社”,用以研究朱震亨的医学主张。

朱震亨大事记

1281年 出生。

1316年 师从理学家许谦。

1325年 随罗知悌学医。

1348年 写成《格致余论》等医学书籍。

1358年 去世。

人物关系

朱震亨传记

由儒入医 潜心向学

▲许谦(1269~1337),元朝学者

朱震亨从小聪慧过人,但性格暴躁,喜欢争强好胜,百姓都对他敬而远之。朱熹的四传弟子许谦在东阳八华山中讲学,远至幽、冀、齐、鲁,近到荆、扬、吴、越,有上千人前来求学。朱震亨听闻不禁感叹道:“丈夫所学,不务闻道,而唯侠是尚,不亦惑乎?”于是决心痛改前非,求学问道。经过许谦的教导,朱震亨自觉茅塞顿开,数年之后学业渐成。本来他应该走上仕途,但是他算命时,卦相都显示不吉利。朱震亨认为这是天命,遂断了功名的念头,觉得“苟推一家之政,以达于乡党州闾,宁非仕乎?”只要能为同乡同族做一些贡献,当不当官也无所谓,于是重修本族祠堂,令乡中子弟在此间就学读书。

▲罗知悌(约1243~1327),宋末元初医学家

▲《局方》

渐渐地,朱震亨把关注点转移到了医学上。他觉得医术是能够泽被苍生的重要事业,“吾既穷而在下,泽不能致运。其可远者,非医将安务乎”?在他30多岁时,母亲患了脾疼症,附近的医生盲目用药,都无法治好。朱震亨由此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遂自取古代经典医籍仔细研读,五年之后,竟然自己处方抓药,治愈了老母的旧疾。而他的老师许谦也十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认为每个人理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一次他对朱震亨说:“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此言正中朱震亨下怀,更加坚定了朱震亨并从医的决心,于是他完全放弃了以前学的儒学知识,一心致力于医道。

朱震亨学医之后,苦于没有良师,所以四处求学。虽然得到了刘完素的《原病式》和李东垣的药方,但他始终没有遇到理想的老师。直到元泰定帝二年(1325),才听说杭州有位名医罗知悌,为“宋理宗朝寺人,业精于医,得尽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但罗知悌为人性格狭隘,自恃医技高明,很难接近。朱震亨几次往返登门拜谒,均未得亲见。但他心诚意真,坚持了三个多月,每日拱手立于门前,即使是大风、大雨天也是如此。见其如此诚心,又有人详细介绍了朱震亨的为人与名声,罗知悌这才答应见他。二人一见如故,罗知悌对朱震亨说:“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人罕有知其秘者。兼之长沙之书,详于外感;东恒之书,重在内伤,必两尽之,治疾方无所憾。”当时的医生们很少钻研医经,总是盲目搬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可是朱震亨观察老师罗知悌给病人诊断时从不使用《局方》,而是根据脉状而决定“用某药治某病,用某药监某药,用某药为引经”,往往药到病除。罗知悌向他解释道:“用古方,治今病,正如拆旧屋凑新屋,其材木非一,不再经匠民之手,其何乎用?”闻此,朱震亨才得以明白学医治病不能拘泥不化、照本宣科,必须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有的放矢,倘若一味食古不化,就如同刻舟求剑,害人不浅。

葛可久(1305~1353),元代医学家。名干孙,平江路(治今江苏吴县)人。世业医,父葛应雷为名医。其人医术高超,名扬大江南北。其学熟谙刘河间、张从正之说,治劳损吐血诸证尤富经验,著有《十药神书》,载十个治疗虚劳吐血方,反映了治痨瘵(肺结核)证治的丰富经验。此外还著有《医学启蒙》等书,已佚。

妙手回春 造福民间

▲葛可久画像

一年后,朱震亨尽得诸家学说之妙旨,医技大进。他回到家乡后,当地的医生一开始看他开方用药,觉得不伦不类,遂嘲笑不已。但朱震亨却用自己的方法治愈了老师许谦的痼疾,此后名声大振,四方求治者、求学者盈门不绝。朱震亨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有求必应,且不避风雨,致使贴身仆人均难受其苦,怨声不绝。有一次,浙中一位女子前来求医,她患了“痨瘵(音同寨)”(即肺病),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但是经过朱震亨的认真调理,病情竟然有了好转,病人及家人都十分高兴。但是病人脸上的红晕却无法消退,朱震亨说:“现在必须要请吴县的名医葛可久来用针灸治疗才会好,但是这个人很难请动,我来写一封书信,你送给他事情就好办了。”于是病人家属雇船赶往吴县。葛可久一看朱震亨的信件,果真立刻登船前来。朱震亨立刻向他详细介绍了病情,葛可久在与病人接触后认为病在胸肺,余毒未清,必须要用针刺双乳才能奏效。但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十分严格,葛可久于是想了个办法,让女病人身穿薄衣,再施针灸。随后,病人脸上的红晕就消除了。原来,“痨瘵”是干血痨,属于瘀血。瘀血形成在体内,表现在体表,就是脸上的红晕。据《灵枢经》记载,胃足阴阳经脉是“主血所生病者”,这条经脉经过乳内廉,用针刺双乳,刺激胃足阴阳经脉,就能够活血化瘀,使脸上的红晕消除。朱震亨一直在旁边仔细观察,认真琢磨,并进一步向葛可久请教,逐步学会了针灸的方法。

▲《灵枢经》

▲后人整理而成的《丹溪心法》

整理心得 流传后世

67岁时,朱震亨写成《格致余论》一书,不久又著《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辩疑》《外科精要发挥》等(现今仅存前三部)。朱震亨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强调保护阴气的重要性,确立“滋阴降火”的原则,为倡导滋阴学说打下牢固的基础。他的各种医学观点,如恶寒非寒、恶热非热之论,养老、慈幼、茹淡、节饮食、节情欲等,大都从养阴出发,均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朱震亨的医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由此引申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故主张顺应阴阳之理,提倡男30岁、女20岁而后娶嫁,把宋明理学的“主静”、“收心”、“养心”说与《内经》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说相结合,以澄心静虑的方法防遏相火妄动。

第二,相火论。相火为肝肾二脏专司,分属于心包、膀胱、三焦、胆诸腑。相火有常有变,常态属生理性相火,至关重要,“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如相火越位而妄动,则伤阴耗精,变生多种疾病。针对内生火热的病症,提出了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

第三,批评《局方》。在《局方发挥》中他集中地批评了“《局方》之学”的弊病,指出《局方》忽视辨证,“一切认为寒冷”,滥用温热香燥药物和“一方通治诸病”的危害。主张临病制方,反对不问病由据证验方的医疗风气。

第四,气血痰郁辨证治疗。在杂病治疗中,朱震亨广泛应用气血痰郁辨证方法,尤其对郁症病机的阐发和痰症诊治的论述,均较前人深入。

第五,治疗中注意顾护正气,慎用汗、吐、下等攻击法。

第六,以节欲为中心的养生学思想。主张节饮食、戒色欲,反对服食丹药。

朱震亨在临终前将随他学医的侄子叫到面前说道:“医学亦难矣,汝谨识之。”说完,端坐而逝。他的坟墓在赤岸镇东行4千米处的东朱村,面对八面青山。其坟墓常年香火不断,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深切怀念。

▲朱震亨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