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汉赋大师)

司马相如简介

司马相如生平:马相如(约公元前179 ~ 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小时名犬子,好读书,喜击剑。因仰慕战国蔺相如的为人,改名司马相如。其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文章辞藻富丽,结构宏大,代表了汉代辞赋的最高成就。他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其为“赋圣”。鲁迅就曾评述汉武帝时的文人,说作赋莫若司马相如。他与卓文君私奔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历史评价: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他的赋结构宏伟,富丽堂皇,绘声绘色。现存《子虚赋》 《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两千多年来司马相如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崇高的声望,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作家,绝大多数对他十分佩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整部《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传的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并且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全文收录了他的3篇赋、4篇散文。由此,也可看出司马相如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司马相如大事记

约公元前179年 生于蜀郡成都。

公元前135年 被派去云南之地责备唐蒙。

公元前118年 去世。

人物关系

司马相如传记

琴挑文君 文君夜奔

▲卓文君(公元前175~ 前121),汉朝才女

汉景帝时,司马相如担任郎官,但由于其服侍的汉景帝并不喜欢辞赋,令司马相如备感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来梁孝王刘武入京朝见,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他因病退职,便到梁孝王处充当宾客,与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他为梁孝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

梁孝王去世后,司马相如便离开梁地回到家乡四川临邛,生活清贫。临邛县令王吉与相如交好,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卓王孙有女卓文君,新寡,那时也没有什么守节到老的陈腐框框,听说有名客到,不免靠窗户窥视一番。司马相如也早知卓文君貌美,好音乐。于是在酒酣耳热之际,司马相如持琴弹奏一曲《凤求凰》,打动了卓文君。文君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对其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便将她逐出家门未给分文。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家徒四壁。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些时日,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夫妻两人虽衣履粗布,却过得十分自得。

▲司马相如琴挑文君图

女儿所为令卓王孙感到羞耻。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你只有一子二女,又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才,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司马相如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卓王孙也相信相如日后必有成就不再追究,派遣仆人送百万铜钱与相如。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上林赋》与《子虚赋》

《谕巴蜀檄》(节选)

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陛下即位,存抚天下,集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单于怖骇,交臂受事,屈膝请和。康居西域,重译纳贡,稽首来享。移师东指,闽越相诛;右吊番禺,太子入朝。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惰怠,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道裏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偶得赏识 新开仕途

汉武帝偏爱辞赋之人,他即位后,有一次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自己不能和作者同时代。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是蜀人,便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于是挥笔写就一赋,这就是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文字辞藻也更华美壮丽。《上林赋》恰得汉武帝喜欢,便赐相如郎官一职。

公元前135年,相如为官多年,功绩显著,深得武帝亲信,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唐蒙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皇帝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帝的本意。相如发布了《渝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并回答汉武帝的咨询,汉武帝任命相如为中郎将,再次出使西南地区,将遥远的部落划归大汉疆域。此时的相如是皇帝直接派出的专员,到蜀地,太守以下都到郊外迎接,县令则背负着弓箭在前面开路,蜀人都以此为荣。卓王孙大涨面子,高兴之余,重新分割财产,便把一份丰厚的财物给了文君,使其与儿子所分均等。这次的司马相如,略定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为汉王朝的扩疆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相如还京报告皇帝,皇帝特别高兴。他的一篇《难蜀父老》以解答问题的形式,阐明了和少数民族相处的道理,其文苍劲优美,说理透彻,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做出了贡献。可惜好景不长,有人告发他接受贿赂,遂遭免官。后又被重新起用,仍为郎官。

封禅(shàn)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因病免官 上言封禅

司马相如因病免官,家住茂陵。才德之人必受大用,一天汉武帝想起这位得意文臣,吩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故派所忠前往茂陵。而当所忠到达时,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所忠询问相如之妻卓文君,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即《言封禅事》。所忠把书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此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论述了汉武帝时期的丰功伟绩,认为其功德不逊于先王,举行封禅典礼以示皇帝的崇高无上地位,迫在眉睫。汉武帝看后,甚为感激和陶醉。司马相如死后五年,汉武帝始祭后土,八年后封禅于泰山。

▲《司马相如考释》封面

犬子”由来

相如本不是其真名,“犬子”本是司马相如的乳名。就像“二毛”“小胖”之类,难登大雅之堂。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

“犬子”之称,其实并无小名之意,只是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小儿好养活,便特意选一个低贱的字词为之命名,以远离鬼魅,并无他意。但因为司马相如长大后自己改了名字,“犬子”才成了小名。

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其乳名也广泛传知。自此而后,因为司马相如有文化影响,人们谦称自家儿郎,便纷纷使用“犬子”一词,争相仿效,附庸风雅,竟一时蔚然成风,传至今日,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