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鲁监国覆灭

鲁监国覆灭(清灭南明鲁王政权之战)

鲁监国覆灭简介

鲁监国覆灭:鲁监国覆灭,清灭南明鲁王政权之战,是1645年(弘光元年)至1652年(鲁监国七年),清军攻灭南明鲁王政权的作战。鲁监国六年(1651年)七月,清平南将军金砺、固山额真刘之源及陈锦、田雄等,分道攻舟山,鲁王以张煌言留守舟山,以阮进守横水洋,自己与张名振督舟师,出吴淞作牵制。八月十八日,阮进败死于横水洋。九月初二日,清军破舟山,张名振奉鲁王航于海上。后郑成功迎鲁王居金门。鲁监国七年(1652年)正月,张名振、沈宸苍、张煌言奉鲁王抵厦门。永历七年(1653年)三月,鲁王自去监国号。

鲁监国覆灭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 1645 年至1646年

参战方:清军;浙闽及东南沿海人民

战场:浙、闽及东南沿海

主要将帅:勒克德浑、博洛;张国维、王之仁、郑遵谦、熊汝霖、朱大典等

战争回放

清军的逐步深人及其在江南各地的暴行,加深了民族矛盾。在此情况下,一些地主官僚也纷纷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帜,卷进抗清斗争的潮流。鲁监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清顺治二年(1645), 兵部尚书张国维、刑部员外郎钱肃乐、吏部给事中熊汝霖等人,在东阳(今浙江金华)、余姚、宁波、石浦等地先后组成义军,将清朝招抚使杀害,迎接明太祖的另一九世孙鲁王朱以海前往绍兴,拥为监国,这就是南明鲁王政权。

鲁监国政权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并对清进行设防。鲁王政权的军事部署主要依靠张国维。张国维对鲁王进言说:“臣认为应该约定日期会战。满夷到时前来进犯,我方可以凭借之前的休养生息以逸待劳,一边进攻清军防守坚固之处,一边进攻其薄弱之处,敌军必定应接不暇。当务之急,应该使军队上下戳力同心,奖罚分明。”

鲁王朱以海听后即下令说:“朕任命张国维为太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前往钱塘江督领军队,与浙东义师及驻浙江之明军会合,划地戍守钱塘江南岸;朱大典守金华;总兵王之仁守西兴(今萧山西北);总兵方国安守七条沙;郑遵谦守小盛;熊汝霖、钱肃、孙嘉绩守沥海( 绍兴东北,钱塘江口)。”

顺治二年七月,清廷任命贝勒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同固山额真叶臣等前往江南地区,代替多铎统率清军。鲁监国则在钱塘江口的西兴驿集合各方军事力量,力图抵挡清军,阻止其渡江。八月,张国维率兵攻克富阳,控制了钱塘江上游。十月中旬,王之仁、方国安、郑遵谦、熊汝霖力图收复杭州,与清军在城郊连战10天,获得小胜。当时浙西的义兵也纷纷起义。苏州、松江、嘉兴、湖州等地的反清斗争也取得胜利。在各地人民反清斗争形势的鼓舞下,南明军先后收复了海盐、乍浦等地。但是,两个南明政权之间的矛盾斗争,使得抗清力量大大削弱。

当时,隆武帝派刘中藻向浙东各方颁下圣旨道:“ 如今大敌当前,我们应当同心合力,共谋抗清大计。”钱肃乐、朱大典力劝鲁王:“我等认为大敌在前,不可以先和同姓为敌。请以皇太侄身份接受隆武帝统领。”

但鲁监国督师张国维、熊汝霖等人说:“不可,如此一来鲁王岂不是丧权失地, 还要听命于他人,臣等以为,应该拒绝。”

鲁王朱以海听从了张、熊二人的建议,决定与隆武政权划清界限。至此,鲁、唐两个政权不仅不能共同抗清,反而势同水火,使得清军能够各个击破。

顺治三年(1646) 二月,清廷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让他率军进攻浙、闽。鲁监国所属浙东兵隔钱塘江与清军对峙。而隆武政权在闽浙要道仙霞岭屯驻有15万大军,却坐视不援。五月二十日,博洛军进人杭州,二十七日就渡过钱塘江。南明总兵方国安率部逃往绍兴,江上南明诸军闻讯纷纷溃逃。

六月一日,清军攻占绍兴,鲁王逃往海上。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等降清,张国维兵败自杀,朱大典在金华自焚殉国,台州(治今临海)、温州、金华三府相继陷落,浙东地区被清军占领。以后的十几年中,凭借张名振、张煌言、郑彩、郑成功的支持,鲁王漂泊于厦门、南澳、舟山等地,虽然努力整顿军备,经营武装,抗御清军,也收复了浙、闽一些州县,但已经势单力薄,再难崛起。

顺治八年,清军与鲁监国军队在浙东展开争夺战。由于鲁监国定西侯张名振杀了定西伯王朝先,王朝先部将张济明降清,将舟山的军备虚实全数告知清军。是年七月,清平南将军金砺、浙闽总督陈锦等督军各自率军分为几路向舟山进攻。鲁王让大学士张肯堂留守荡胡,派阮进驻守横水洋。张名振则和鲁王一起督统舟师,进攻吴淞以牵制清军。

八月二十一日,阮进在舟山的横水洋与清军开战,但阮军被清军打败溃逃。左都督张名扬、安洋将军刘世勋率军背城力战,重创清军。张肯堂率城内兵民坚守十几日,终于因城内粮尽,清军掘通地道大举进入,城破人亡。九月二日,舟山被清军占领。

张名振等带鲁王去了金门,在海上漂泊,之后又多次参与了郑成功的北伐。顺治十年,鲁王亲自除去监国号,鲁王政权不复存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鲁王被接到台湾(一说一直在金门),康熙元年(1662)才死去。

历史影响

鲁监国的覆灭,昭示着清朝的控制范围深入到江浙地区,南明小朝廷无力与清军相抗衡,全国统一之势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