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阮玲玉

阮玲玉(玉英)

风华绝代 一代影后

阮玲玉简介

阮玲玉:中国早期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今中山)南朗左步关村人,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1926 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

生卒年:1910~1935年

性格特点:对待表演艺术,她勤奋刻苦,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不懈追求。

历史功过:阮玲玉是中国早期电影最杰出的女演员。自1927年主演第一部影片《挂名夫妻》起,她在二十九部影片中饰演了旧中国各个社会阶层的妇女形象。她的表演才华横溢,光芒四射。那忧郁的美,饱满的热情,娴熟的技巧,朴实独特的表现风格共同组成的夺目光辉,使她达到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赢得几代观众由衷的倾慕。她在中国银幕留下的那些不可磨灭的艺术形象,已永远地载入了中国电影的史册。

名家评点:《神女》导演吴永刚曾用“感光最快的胶片”作比喻,给予她高度赞誉。在30年代的中国影坛上,她以重拍次数最少而成为导演们乐于与之合作的演员;又以使观众“每片必看”而成为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阮玲玉传记

年轻幼稚 母命难违

清末的上海,动荡纷乱。帝国主义的势力,早已把一块富饶诱人的上海大地划分为各个租界地区,什么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公共租界,俨然是国中之国,中国土地上的外国世界,在这块土地上,洋人吮吸着财富,清朝官吏刮尽了民膏一个。

普普通通的工人,恰似生活在地狱的底层。1910年,阮玲玉出生在上海的工人家庭里。

4月26日这一天,春意已浓,而在上海朱家木桥祥安里的一间阴暗狭窄小屋里,却不见阳光,很少暖意一名浦东亚细亚火油栈的年近40的中年男工阮用荣,正请了假在家里忙里忙外。年纪不轻的、旧式的接生婆正在匆匆地张罗着一名刚刚25岁、面容憔悴的妇女,阮用荣的妻子何氏躺在破旧的木板床上,呻吟着,喊叫着,正在为她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苦苦挣扎。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他们家的头一个女孩子才只有二三岁呢。

善良的母亲,辛劳的父亲,并不为过早降临的第二个孩子高兴。他们只是盼望着这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因此,当接生婆,以拉腔拖调的浦东话报告他家得了一个女孩时,阮用荣愁苦的脸上眉心皱得更紧了。老实巴结的父亲没有多瞧这多余的女孩一眼,长长叹口气就把接生婆送走了。失望伤心的母亲,勉强睁开眼望了这身边的婴儿,不知是喜悦还是悲苦?

穷工人家的孩子,求人取了个文静的名字:凤根。而这无知的婴儿,一下子竟跨过了两个时代一从清皇朝到了中华民国。皇帝没有了,国号改变了,而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活并没有起色。在这个阴暗的房间里,愁苦还是这么多,生活还是如此艰难。

不久,死神又闯进了他们的房中。在她两岁时,惟一的姐姐死去了,这只是在她懂事后母亲才告诉她的;从那时起,凤根更加受到父母的疼爱。从她记事起,她常常在黄昏时,边在门前捡菜剥豆,一边等候父亲回家。当她亲热地唤他“爸爸”,并起身奔向他,他常常疲惫无力地找把破椅子靠墙坐了下来,偶尔,父亲领到了工钱,喝了两盅,有了点精神,也会抱着她,给她讲猪八戒招亲的故事。她是多么快乐啊!穷人也有苦中作乐的时候。一次,父亲买了张靠舞台边的便宜的歌剧票,带凤根去看戏,舞台上的五光十色,演员的唱做动作,使小小的凤根惊呆了。回到家中,站在床上,拿着被单、母亲的围巾,像演员那样装扮起来,唱起来,扭起来。凤根小小年纪,已有自己的保留节目,每每亲朋来访,她唱做起来,往往能博得满堂喝彩。那时,她不太胖,晶莹可爱的脸上浮起了笑容。

幸福和欢乐对这个万分艰难的家庭毕竟是短暂的,像受到一场巨大的雷击似的,她父亲又不幸去逝。她刚刚才6岁。

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使父亲得了重病。他们才迁居到上海北四川路武昌路同仁里不久,父亲便无法工作,母亲靠到附近的有钱人家帮佣维持一家生活。母亲既要帮工,又要照顾病人,年仅五六岁的凤根,开始要像成人似地忙这顾那。母亲常常是匆匆回家,交代了一。些事情又赶回主顾家去。父亲在病床上叹气,呻吟。

父亲的病,固然使这个贫穷的家庭显得分外凄楚;父亲的死,更使母女两人仿佛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母亲更孤苦了,在黝暗的油灯下,她几乎老了10年。凤根望着母亲在为她缝补旧衣,禁不住懂事地说:“妈,油灯暗了,让我替你穿针线吧。”

母亲抬起疲倦无神的眼睛望了望她,摇摇头,又低头去穿针缝衣了。

灯火愈来愈暗,夜愈来愈静,自幼聪明过人,求知欲极强的凤根,像大人似地发问:“妈,我们为什么要做穷人?”

“你爸爸没有本事。”

母亲的回答不能满足她的疑题,小凤根又追问了一句:“那怪爸爸吗?”

母亲没有再回答,默默地似乎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久久盘旋在孩子心头的疑问,赶走了她的睡意。沉默了一阵子以后,凤根把小凳子靠近了母亲的身边,抬头又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上厂里作工?”

“我们是女子嘛。”母亲叹了口气说。

“女子就不能做事吗?”在她的幼小天真的心灵里,女子低人一等的观念还没有形成。

“社会是不允许的。”母亲抚摸了一下她的头发和脸,说:“睡吧。别瞎想啦。船到桥头自然直,听命吧。”

夜更深了,寒风从不严实的门窗里钻了进来,把靠在母亲腿边迷迷糊糊睡过去的凤根冻醒了。她感到身上多了件旧毛衣,睁眼望望仍在不停地缝衣、身子微微颤抖的母亲,禁不住说:“妈,你太冷啦!怎么把绒线衫都给了我?”

母亲慈爱地说:“你穿着吧。小孩子冻不起的。要不上床睡吧。”

“妈,我不冷,也不困,陪你做活吧。你还只穿件单褂呢!”,实际上,才6岁的凤根真是又冷又困,她终于在母亲的抚爱和督促下,爬上了又硬又冷的床铺。

在童年的梦里,她尝到的是人生的苦果。

穷人家的孩子是早熟的。凤根随着母亲,给有钱人家当小Y头,小小的年纪就学着打杂,洗衣,给老爷擦皮鞋,替太太抱小少爷。唯有相依为命的母亲心疼她,夏天,看到她累得满头大汗,面色通红;冬日,瞧见她双手起了冻疮,肿得很高,瞅着主人家出门的时候,让她放下手上的活计,悄悄去休息一会。

这时候,她总是很快溜到附近的一所小学,从校门的缝隙里偷望男女孩子们上课的景象。有时,凑巧学生们放学了,她就躲得远远的看他们嬉闹,打架。他们都穿得很整齐,背着崭新的小书包,有的孩子的父母,还在校门口等候迎接他们。

这给凤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这也使一个难以管束的想法在她头脑里转了又转。隔了好一阵子,她看到母亲忙完了活心绪较好时,终于忍不住说出了自己最大的愿望:“妈,让我上学吧。”

妈妈听到她的要求,像被针扎了一样皱了一下眉心,半天没有说话。而当她拉着母亲的手,一再恳求:“妈,让我上学吧。”母亲的心动了,轻轻叹了口气:“难哪。”

母亲是这样一个老实,听命,苦苦挣扎的妇女。她没有马上答应女儿的要求,因为,她明白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费、杂费、书本、衣着这一连串的费用,对当女佣的她来说是很难应付的。再说,女儿上了学,还能在主人家吃住下去吗?她找不到答案。

母亲的心在那次凤根的恳求后,又确确实实留下了无法摆脱的印记。凤根是她世上惟一。的亲人和寄托啊。何况,凤根自小体弱多病,丈夫刚去世之际,自己曾将她寄养在一个千姐妹家中,一场大病整整两个月,几乎葬送了一条小生命。母亲尽管没有文化,而身居上海这样繁华的大都市,也约略知道读书方能出头的好处。

从此,母亲默默地攒钱,也在主人家里卖命地干活,博取老爷、太太的欢心。冬去春来,约摸在两年之后一个晚上才悄悄地对女儿深情地说:“风根,你也不小了,妈明早送你去上学吧。这可不易啊。”说着说着,眼眶红了起来,声音也变得颤抖了。

凤根望着更加苍老的母亲面容,聆听着这字字句句千斤重的话语,一阵温暖,一阵心酸;一阵凄苦,又一阵幸福。夜依然是凉冰冰的,而她心底却由于有了希望而感到热辣辣的,连她的梦也出现了一丝希望之光。

凤根8岁才上学念书,改学名为玉英。起初,进的是私塾。第二年,才转入崇德女子学校。

上学,对这个寡母孤女来说,实在是难上加难的事,费用的重担自不用说,而且,母女俩没有一个自立门户的家。他俩得苦苦求情于心肠较好的主人家,让母女俩有一个栖身之处。玉英放了学,还得像小丫头一样干活,比往常更卖命地干活。

要不,母女俩马上连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住处都会没有了。

年幼多病的玉英,并没有被这种艰难的境遇压倒,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知识的开化,她变得自信了,坚强了。

清晨,当她忙完主人家的杂活,迎着初升的太阳向学校走去时,她的心里反复响起了一个声音:“我要作个自立的女子!”

黄昏,当她离开学校急匆匆地赶回主人家时,母亲的面貌和话语出现在她眼前耳边:“听命吧”,“不,我定要作个自立的女子!”她的内心时时在和母亲作着争辩。

这种发自内心的精神的力量,使她自小有无穷无尽的求知欲。她比许多富家的孩子学得认真,进步得快。年幼的孩子,谁不贪睡呢。而她,常常忙到主人们睡了才能学习,常常要熬到深夜;天色微明就得起床,偷偷温习了功课又得干活。她不觉得苦,也不怕累,一心要念书识字,成为“自立的女子”。

上海,是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富商阔人的天下,又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大都市。

玉英渐渐长大了起来,学校里的功课对她已经不那么费力了,她开始借来许多小说之类来读。

小说是五花八门,混七杂八的,而她从中一次次体验了各种人、各种生活的甜酸苦辣。她嗜书如命,终生不变。这,也不知不觉地在她身上培育了艺术的细胞,对她走上电影演员的道路有莫大的影响。

生活的磨难,使玉英比普通少女更早地懂事了,成熟了;生活的磨难,却又使玉英过早地将自已的命运和一名玩世不恭的少爷联结在一起。这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也是她悲惨生涯的结局的决定因素之一。

这是在阮玲玉短促一生中第一个占有了她的男人,而且,从16岁到25岁的近10年中,她为他付出了青春和血汗换来的金钱,而他则愈来愈像魔影似地追随着她,笼罩着她,直至将她送给了死神。此人便是上海张家的三少爷——张达民。

母亲将玉英送进了学校,含辛茹苦,望女成凤,这为阮玲玉成为一代艺人铺下了最早的一块基石。只是人穷志短,封建意识、缺少文化更使母亲目光短浅,在一个终生作女佣人的眼光里看来,能过上主人家的那种穿绸着缎、吃用不愁的生活,就是人上人,福中福了。凑巧,阮玉英16岁那年,她母亲恰好在早期武侠影星张慧冲家里帮工。他家的三弟达民在一次崇德女子学校的晚会上,看到了阮玉英的戏剧演出,一下子就对她产生了好感。

从相识到恋爱,从恋爱到同居,是闪电式的。玉英在此期间,也曾痛苦彷徨过。

有时她暗自思忖:我这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呢?自己内心的向往自然是先念书、后工作,做一个自立的人。可每每将这一想法向母亲倾吐时,总在母亲脸上看到一副痛苦、内疚的神情,接着是一声长长的哀叹。怪我这么大的人,好不晓事理,与张达民结婚,还是好的一条出路呢。玉英又想到:自与张达民认识以来,特别自那次学校演出之后,他对我总是笑脸相迎,也从不摆出少爷架子,对母亲也尚称和蔼可亲……难道,结婚就是我面前惟一能走的路?

母亲感到女儿能嫁张家,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从此自己终身有靠,地位改变。

因而自始至终热心地促成这件事,劝说女儿应允这件事。玉英年青幼稚,母命难违。她就这样轻易地,似懂非懂地将自己的一生和这位张少爷结合在一起。

说是结婚,并无正式的婚姻仪式和手续;说是恋爱,又无真正一致的理想和爱情。这是买卖婚姻的一。种新变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婚姻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就阮玉英的身世、环境而言,不为浪蝶游蜂所惹,定为商贾富人所攫,似乎是定命所关,安能免此!

阮玉英初嫁时年才二八,完全是个青年少女,而那种流传了千百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牢牢占据了她的心灵。要是这位张家三少爷稍有上进之心,至少能够安分守已,阮玉英就将会终身相随,忠贞到头了。而他却像许多旧社会的纨绔子弟一样,一步步走向了堕落。

银幕初试 获得成功

阮玉英婚后不久的一天,张慧冲突然兴冲冲地走进她的屋里说:“弟妹,想不想拍电影?”

这意外的询问,使才过上几天安定生活的阮玉英大吃一惊。如今,她已正式在张家有了一个家,多想过几天舒坦清静的日子,除了家务杂活,伺候丈夫外,可以找些心爱的小说来读,也可以偶尔看场电影和话剧。可是,她的心卟卟地跳得厉害,在学校时,她就喜好文娱活动,登台演过戏。张慧冲就是从看她的演出中,发现了她的演出才能的。在她贫苦的少女时代,演戏曾是她极大的感情寄托和人生的愉快啊。

张慧冲瞧她呆呆地发怔,怕她还不明白自己的意思,进一步具体地说:“。上海有家明星影片公司,那是家老牌的公司了,你该是听说过的吧?现今,公司正在招考电影演员,要是你愿意试试,我可以介绍你去。”他还怕她要面子,又补了两句:“考不取也没关系,反正是试试嘛。”

玉英的心真正被说动了。她虽然结婚不久,丈夫和她的感情并不浓烈。张达民原是一个依靠父母钱财混日子的世家子弟,他一点不像他的3个兄弟那样,有固定职业和收人,成年后又结交了几个不三不四的朋友,常常到赌场里混日子。同居了数月后,张达民因手中经济不大宽裕而多有埋怨,不时还对她发点脾气。后来,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几乎完全断绝了对阮玉英生活上的供给。此时,阮玉英更坚定了要闯人社会,走独立自主的道路的想法。自然,最最诱动她的还是“拍电影”这几个字的魅力。这是她在长夜的梦中出现过的情景。

“那……哪就请大哥介绍试一试吧。”

事情就这样很简单地决定了。她生活在这个和电影关系密切的家庭里,张达民也没提什么反对意见,再说这又是一条挣钱的出路,母亲当然更是唯张家之命而从,也赞成女儿去碰碰运气了。

1926年的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张慧冲偕同玉英和阮母来到明星公司,让她参加《挂名的夫妻》这部默片女主角的应试。慧冲是电影界的老人了,人头很熟,只和看门的打了个招呼,就领着玉英和阮母直接去找电影导演卜万苍了。

不巧的是,卜万苍刚巧不在,只见到了公司里的一名姓林的广东人。姓林的很买张慧冲的面子,又见玉英面容秀美,神态动人,答允向已颇有名声的卜导演推荐。

第二日,当玉英一行人再到明星公司时,卜万苍已经从林某的介绍里预先有了个印象,待他一见,细细端详,便感到这名年青女人虽不是什么绝色美人,姿容超凡;却有一股清秀气,书卷气。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那种上海摩登女郎的洋味和俗气,立即答应让她参加《挂名的夫妻》女主角的试戏。卜万苍对她热情地说:“密司阮,我看你定能演戏,让我来给你一个机会吧。”这意外的顺利,使玉英又喜又愁,喜的是受到了一位令她敬畏的电影导演的青睐,愁的是她真能演好这个主角吗?

当她怀着这种复杂不安的心绪回到家里时,她哪里想到:在明星电影公司,正为她的女主角问题争得面红脖粗呢。有人说:一个初出茅庐的毛丫头,没有号召力;又有人说:模样儿演戏的本领都不出众。多数的意见是否定的,有的主张重选。

卜万苍力排众议,独执己见。他的确还没有试过她的表演才能,尤其不了解她会不会拍电影,只是从接触中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这是个可以造就之才。外貌虽不惊人,却有一股隐含内在的力量,为了郑重起见,卜万苍答允试一试她的戏,再作定夺。

阮玉英一夜翻来覆去,久久不能人寐。好不容易入睡了,又不觉作起梦来,梦里一会儿被录取了,她从此成了演员;一会儿有人凶神似地训斥她:“毛丫头,凭你的模样和本事,还想当明星?”她模模糊糊地被赶了出来。夜,竟像从来没有过的那么漫长,当她在天微亮醒来时,头沉沉的,心中感到一阵阵不舒服。

在母亲的催促下,她打起了精神,认真地梳妆了一番。以比当年走进学校更紧张万分的心情,走进了这家赫赫有名的电影公司。

在场看她试戏的有公司的决策人物张石川等人,气氛十分严肃。

卜导演和蔼地向她讲解了剧中的人物要求,以及怎样演好这名可怜的女子。

她认真地听讲,眼睛盯得直直的,脸色也红了起来,而导演的话却似懂非懂,似听非听。临到卜导演让她试着走几段戏时,她几乎手足无措,连步子都不会走了。

一个天性聪慧,酷爱演戏,又有过舞台经验的女子,竟在万分惶恐不安的心情中把一切都弄糟了。糟得连自已也不能相信,自然更使张石川和卜导演大大地失望了。

当试戏停下来的时候,玉英忍不住要哭出来,心里难过极了。审看的人们纷纷离去。卜万苍的情绪也从开朗转阴沉,默默无言,他为自己的莽撞十分后悔,这样糟糕的成绩让自己怎样再去向同事们张口呢?这真是太贻笑大方了。

他望着这个满脸乌云的女子,轻声地,有气无力地对她说:“好吧,密司阮,够辛苦的了,你回去吧。”玉英从他的话音里,听到的是深深的失望,也自感到“拍电影"的大门从此对她关上了。她咬了咬牙,打起了精神,走向陪伴她来的母亲,转身准备离去。

当母女俩缓缓地,一步一步地走出试戏场时,突然,从她们的脑后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声音:“等一等。”随着话音,卜万苍快步走了过来,向已回身过来的阮玉英说:“明早再来试一趟吧。”听到这一话语,阮玉英的泪水都禁不住地流了出来。

又是一个难眠的夜。她把自己要演的那个被封建婚姻包办的少女的身世。反复想了又想,琢磨了又琢磨。片中的少女不是自己,但不是又有自己的影子吗?自己虽说不尽是挂名夫妻,但自己的婚姻是自由、幸福的吗?她隐隐感到,自己和这个要扮演的不幸女子,有相近之处,在她的心中,升起了一种信心,希望,力量。她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一定能演好她的愿望。

当她由母亲陪同,再次走进明星电影公司大门和试演场时,心不再剧烈地狂跳,神态也从容自如得多了。卜万苍不去理睬阮母的恳求和哀告,以鼓励的眼神对着玉英说:“这没有什么,就像你在生活中照相一样!”

玉英此刻已忘了是在试戏,也不去多想“当明星”的事情,一心沉到了人物之中。她的步履、神情,都在刹那间成了少女史妙文。她本与青年王定章相恋,而家庭包办了她的婚姻,让她嫁给一名痴呆的富家子弟方少琏。她,为这忍受着感情的痛苦。这样的故事,人物,并不新鲜,也无太多的特色,而由于阮玉英是用心,用真情实感去演的,演起来楚楚动人,表情贴切,使周围在场的人都怔住了。卜万苍愈看愈喜悦,脸色由肃穆转向赞赏。当试演告一段落时,他连连向阮玉英说:“好,很好。我决定让你来演!”

阮玉英从心底升起了一股暖流。当她从人物的情景中完全清醒过来时,终于意识到电影的大门已为她打开了。

她终于成了《挂名的夫妻》这部默片的女主角,而且改艺名为阮玲玉。她,终于跨出了第一步,这是多么艰难的第一步啊!这一步中有自己的心血,也有卜导演的信任。

在阮玲玉短短的艺术生活中,从未忘怀卜万苍的知遇之恩;卜万苍也以一个艺术界的长者关怀着阮玲玉的成长。后来,在1932年由他执导的《三个摩登女性》中,又最后决定由她担任女主角淑贞。该片放映与观众见面后,阮玲玉的表演又获新的成功。卜万苍兴致盎然地著文说:“我认识阮玲玉,还是在她未演电影之前,所以我和她的关系是比较深切的……记得那时候的她,天天做着明星的梦,但是总没有去实现的勇气,又没有人门的机会。后来被我发现了,尤其在短时间的谈话中,我很肯定地向她说:‘密司阮,我看你定能演戏,让我来给你一个机会罢。’后来我就请她担任《挂名的夫妻》片中的女主角。片成之后……时获得不少佳誉。再仗着她的天才和不断的努力,现在已成了中国女星队中的最明亮的一个了。她的性格很好,待人接物俱甚和蔼。尤其对我,从她演电影起一直到现在都是忘不了我们的友谊,这是值得赞颂她的。”

阮玲玉对卜万苍在艺术上更为敬重,始终事以师礼,对卜之指点,无不唯命是从。后来,当她成为举国瞩目的大明星时,依然不改本色,联华公司因为她名气大,要调整她的薪水时,阮玲玉认真地回答说:“卜先生每月拿300元的薪水,我也拿300元,要加我的薪水,请先加他……”

在阮玲玉短促的不到10年的拍片生涯里,曾先后演出了29部电影,全部是默片。她先在明星影片公司,短短的2年时间,便演了5部电影,除《挂名的夫妻》外,还有《血泪碑》、《杨小真》(又名《北京杨贵妃》)、《洛阳桥》、《白云塔》。这些影片都是描写婚姻恋爱故事的,如《血泪碑》以姐妹两人的境遇作对比。大姐梁似宝被一名男扮女装的坏人引诱失身,走上自杀道路;二妹梁似珍有反抗精神,与一青年自由恋爱,却遭到封建家庭的阻挠破坏,终于含冤而死。《杨小真》表现一名有学识的交际花,不甘堕落,和一名正直有为的青年恋爱,后来受到封建家庭的威逼与欺骗,嫁给了一个军阀,历尽苦难,终于和情人团圆。《白云塔》描写3家矿山资本家儿女之间的恋爱故事。

这些影片,虽多少有一些反封建、争取婚姻自由的意义,而故事比较陈旧、老套,手法也比较刻板、程式化,人物大同小异,差别不大。阮玲玉尽管演得严肃认真,较有生活气息,而终究还不能摆脱明星公司当时那种小市民的格调。她此刻虽已成为一些观众爱慕的新星,却还未发出真正夺目的光彩。

阮玲玉在短短的两年间,成了一名颇有声誉的女明星,但阮玲玉的内心并不宁静。婚后,张达民已不象当初追求自己时那么温顺、体贴,有时阮玲玉对他的放荡生活好言相劝,他却恶语伤人。他的两个哥哥(张慧冲、张惠民都开过公司,也都以演武侠片出名)在事业上都有进取,而张达民却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近日来,总去赌场厮混,为了钱,还向两个哥哥提出拆产分家。

阮玲玉感到生活、感情的无望,更感到自已要在经济。上独立。自入明星影片公司以来,最初薪金是40元,现在由于摄制的影片较多,片酬也有提高,完全够自己、母亲和小玉(原为阮母收留的一个孤苦女孩,玲玉见而生爱,求母亲给她,当亲生女儿抚养)的生活,阮玲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事业走到这一步是不容易的,如果从这一步败下阵来,那就不堪设想了!“一定要演好每一个角色”一既为了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又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

为了演好戏,她每接到一个角色,就将自己关在房中准备,揣摩角色的神情、动作,一会嘻笑,一会哭泣。当有人问她:你在家中准备角色和在摄影棚里,怎么能一会儿笑得那么由衷,顷刻之间又可以哭得那么真情呢?阮玲玉回答说:“演戏就要象疯了一样。演员是疯子!”接着,她还带着一种创造的喜悦神情说:“我就是疯子!”

在阮玲玉创造角色过程中,往往是凭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情进人角色,有时还需借助小说中描绘的人物心理、神态、动作,来丰富角色的创造。所以在阮玲玉的艺术生活中,嗜书如命。上海当时到处有租书店和小书摊,她成了这里的常客。她向租书店每月缴纳一元伍角钱,往往三两天就把厚厚一本书读完了,又去换借来看。她是个书迷,连去摄影棚拍戏,都请娘姨带着书,戏一拍完,即从娘姨处取书。

她曾情不自禁地笑着说:“娘姨是我的一个书橱!"阮玲玉从小说中探索到各种女性的精神世界,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角色创造。这更坚定了她的阅读习惯,数年间,她看过的书竟不下千册。

阮玲玉阅读的书,都是从书店租赁来的,看后即还。可是有一部传记小说,即美国女舞蹈家伊沙杜拉●邓肯(1878~1927)写的自传,却是从书店购来“备朝夕研揣焉"。是什么吸引了阮玲玉那么喜爱这本书?邓肯,作为一个新兴的舞蹈艺术家,在她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这部自传中,记述了这个美国姑娘,早年家境贫寒,为了保持生计和学习舞蹈,历尽坎坷和社会冷遇的经历。邓肯的舞蹈,是反芭蕾、反传统、反对一切束缚感情表达的陈规旧习,而极力主张:“动作或舞蹈主要表现内心的需要和冲动”。阮玲玉喜爱看这本书,是因为自己的幼年生活与作者有某。

些相似而产生共鸣?还是因为阮玲玉也如邓肯一样,追求艺术中的那种生动、自然的创作原则?从阮玲玉表演艺术的追求来看,特别是她的后期作品,她塑造的角色,是植根于生活之中,植根于自然之中。由此可见:阮玲玉与邓肯所在的国度不同,所创造的艺术领域不同,可阮玲玉从自己的表演艺术实践中,同样萌发了一种与邓肯的舞蹈艺术密切相关的艺术感觉。这种艺术感觉,使阮玲玉在默片时期的表演艺术,与“现代舞之母”的邓肯一样,有着同样的艺术光辉和魅力。

明星影片公司的主持人张石川等人,注重的是能有号召力的红星。因而同罗人才,不遗余力。1928年,公司的女明星,除杨耐梅、丁子明、赵静霞和阮玲玉外,又新添聘了胡蝶胡珊等人。

当年该公司摄制《白云塔》即为阮玲玉与胡蝶主演。明星公司编制《白云塔》的动机,是起于胡蝶加入之后。《白云塔》一片,系根据陈冷血原著改编。导演为张石川、郑正秋。剧情大意是描写秋、石、蒲三姓矿山资本家之间的恩怨与爱情的曲折故事。石斌(朱飞饰)与风子(胡蝶饰)相恋,遭蒲绿姬(阮玲玉饰)之破坏,后凤子乔装为红叶公子,绿姬遂舍石斌追求红叶,真相大白后,绿姬自顾无颜,坠白云塔而死。

胡蝶貌美肤丽,举止安详,形象较适合扮演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她在片中饰演了凤子,在影片后半部又扮男装,饰演红叶公子,很适合东方人的审美心理;阮玲玉在片中扮演的蒲绿姬,额前流海齐眉,着长衫,婀娜多姿,顾盼自如。在影片中,阮玲玉与胡蝶处于同样的地位。她们两人与男主角朱飞配戏,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可明星公司出于胡蝶在一般观众中的号召力,偏将广告中胡蝶的名字列于阮,玲玉之上。

当阮玲玉演完《白云塔》后,感到公司对自己往往另眼相看,态度冷落。这自然伤害了一个有抱负、有作为、又蕴藏着无限创造力的青年演员的自尊心。再说,明星公司武侠片的兴起,在阮玲玉心中也引起了思考。北伐战争失败后的1928年,混乱的中国电影界,更向着脱离现实的商业化方向发展。为了迎合小市民观众的口味和南洋片商的要求,各公司大拍武侠神怪电影。明星公司的郑正秋抵不过当时这股潮流,为公司营业计,他根据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所著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由张石川导演了《火烧红莲寺》第一集,董克毅摄影,郑小秋、夏佩珍主演。同年5月公映后,大为轰动,倍受欢迎。从此,明星公司更掀起了拍摄武侠片的狂潮,并从第三集起,重要的女演员,除夏佩珍外,胡蝶也参加主演。阮玲玉不喜欢武侠片,也不愿加紧训练自己投人这一片种以试身手。这种影片只求新奇热闹,演员不能展示精细的演技。明星公司专注拍这种武侠片,这就使能演戏而不愿意搞这种武侠片的阮玲玉,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阮玲玉思虑再三,只好另谋出路了。

默片时代 出类拔萃

1928年,她离开了明星影片公司,加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第二年又转人联华影业公司,从此真正走向了她思想上、艺术上的新路程,向默片表演艺术的顶峰不断攀登。

阮玲玉在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时间不长,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演出了《银幕之花》。《情欲宝鉴》、《珍珠冠》、《大破九龙山》、《火烧九龙山》、《劫后孤鸿》6部影片。这些影片题材仍然比较狭窄,思想、艺术上新意不多,阮玲玉的艺术才华难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阮玲玉的艺术才华,是和“联华”这家新起的、有名的电影公司相联系的。可以说,她始于“明星",却成熟于“联华”。“联华”的一些著名导演孙瑜、卜万苍、朱石麟、费穆、蔡楚生、吴永刚,在阮玲玉的艺术道路上都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而阮玲玉,又以她那杰出的、多面的、不断探求的艺术才能,为“联华”,为这些艺术家的电影作品,为中国早期电影事业作出了永垂青史的贡献。

“明星”是家创立多年的老牌电影公司,影响较大,实力雄厚,只是到了20年代末期,为了与美、英影片竞争,竟大拍《火烧红莲寺》之类的武侠影片,一烧再烧,烧至20来集。经营方针、艺术上日趋以营利和迎合小市民趣味为宗旨,处于没落、保守、暮气沉沉的氛围之中。直至1932、1933年间,以夏行为首的党的电影小组,以编剧人的身份进入“明星",情况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此系后话,且不多叙。而“联华”,新兴于20年代末,思想、艺术都有一定进取革新精神,题材注重现实,手法讲究新颖,为此,很受许多城市电影观众、尤其是知识青年的喜爱。阮玲玉进人“联华”之后,自然感到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蕴于心底多年的艺术之泉终于不可抑制地喷涌而出了。

比较了“明星”和“联华”的情况,可以看到客观情况的变化,对阮玲玉艺术发展的重大影响。只是,真正能推动她在艺术上不断进步的,仍是她那顽强的、不停顿的、对艺术创造追求的性格。这使她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已有的名利地位,而有一种开拓的、甘冒风险的精神。就拿她在进“联华”之前,先由“明星”公司转入大中华影片公司的情况来说,就和常见的女明星、女演员有很大不同。按说,阮玲玉在“明星"的地位虽不十分冒尖,也已奠定了一定基础,可是,当陆洁、吴性裁合办的大中华百合公司登报招考女演员时,在千百封寄往该公司的报考信中,就有一封阮玲玉亲自写的,按规定附有本人照片的信件。而那个管招考工作的拆信人,竟主,观认为阮玲玉已是明星公司一位较有名气的演员了,信件肯定不是阮玲玉自己写来的,不光没有和别人商量,干脆就不予理睬。考期过去了,使这个拆信人和公司主持人感到十分意外的是:阮玲玉竟亲自找到大中华百合公司来了。阮玲玉打趣地对该公司的人说:“我要来投考,你们连回音也不给我一个,是看不起我,不要我这么个人吗?”公司里的人坦率地告诉她,不相信她会舍得离开“明星”这样赫赫有名的老牌公司,跑到他们这家新公司来。阮玲玉问明了该公司不理会她的原因,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自己这次自愿投考,是一片诚心。明星公司的几个老板,只捧着一个红星,对别的演员都不重视,自己不愿屈居人下,才决心跳出来另找门路。公司的人听阮玲玉这样坦白地说明原由,连连对她表示由衷的欢迎,又不无顾虑地问:“阮小姐,明星公司能不能放您出来呢?”阮玲玉果断地回答说:“他们不会阻拦我。再说,是我自已投考来的,贵公司丝毫不会有挖角的嫌疑的。”阮玲玉的爽朗态度,打消了该公司的疑虑,他们当即给了阮玲玉一。份聘书,聘请她为该公司的基本演员。这,是阮玲玉在艺术事业上很关键的一个转折,很能反映她性格的果断,对艺术的挚爱。

不久,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与从北京迁来的华北影片公司合并,改名为联华影业公司,实力和规模都大大扩充了。导演人才中有孙瑜蔡楚生、朱石麟等等。演员著名的有金焰、王人美舒绣文、陈燕燕张翼、林楚楚、黎灼灼等。“联华”自孙瑜导演的《故都春梦》和《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之后,影响日渐扩大,阮玲玉的演技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从此,她便成为30年代最受欢迎的女星之一了。

假如说,阮玲玉的初人影圈的大门,是得力于卜万苍的“慧眼"和提携的话,那么,她进入“联华”之后,能使她的才华得以展露,又得归功于中国电影界的元老孙瑜先生……

孙瑜是中国电影工作者到外国学习的第一人。他从清华毕业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纽约摄制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选修过文学戏剧、电影编导、摄影、洗印、剪辑等学科。孙瑜于1925年回到上海,看到上海映的几乎都是外国片欧美片,国片生产都是粗制滥造的“鸳鸯蝴蝶派"的恋情片,和宣扬封建迷信的武侠神怪片。

在联合成立的联华电影公司中,提出了“复兴国片,挽救影业”的口号。后来有人问。

孙瑜,他是怎样发现和选用阮玲玉的?孙瑜回答说:“最初,我看过阮玲玉演的几部舞台戏,认为她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后经人推荐,请她在《故都春梦》中扮演红妓女,她演得非常成功。”孙瑜不仅挑选阮玲玉在《故都春梦》里扮演妓女燕燕,而且细心引导,发挥了她的个性和才能,使她的演技有了显著提高,从此确立了一名真正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的地位。

《故都春梦》一片取材自当时北平报纸刊登的一篇新闻报道,描述的是在民国后的军阀混乱期间,一名潦倒不堪的私墊教师朱家杰,一心往上爬,他依赖妓女燕燕(阮玲玉饰)的交际手腕,置身于官场之中,当上一名税务局长。朱家杰抛弃了原来的妻子,娶燕燕作了老婆。他由于生活日益腐化,便大肆贪污以作挥霍。后来他的贪污行为被揭发,自己的靠山也倒台,终于被捕人狱。他出狱后,回首往事,感到犹如一场春梦。这一影片由于取材取自现实生活,多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再加导演手法比较新颖,上映后颇受观众、尤其是知识青年的喜好。阮玲玉的演技也受到好评。

孙瑜在事隔半个多世纪以后,曾这样怀有激情地回忆起这部影片和阮玲玉的情况:“193Q年,《故都春梦》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特别是知识分子的青年学生也被吸引到影院看起国产片来了。当时,《故都春梦》片的四句广告是:‘复兴国片之革命军,对抗舶来片之先锋队,北方军阀时代的燃犀录,我国家庭生活之照妖镜。……当时国产片中的确令人耳目一新。”“饰燕燕的是阮玲玉,由于她的表演天才,她一上银幕就饰演主角,曾演过明星影片公司的《挂名的夫妻》《白云塔》,大中华百合公司的《情欲宝鉴》《银幕之花》等,在当时,大家公推她‘长于妖媚泼辣之表演'。在《故都春梦》里,她作了极为细。腻准确的角色创造,那是阮和我的第一次艺术合作。”

孙瑜的回忆和当时舆论的反映,都充分说明阮玲玉在《故都春梦》里有了新的突破、新的创造。在实际生活里,她是质朴纯真的,而在银幕上,她却将一名周旋于达官贵人中的妓女燕燕,表演得妖媚泼辣。她与王瑞林(饰朱家杰)、林楚楚(饰朱妻)3个人的优秀演技,使得联华公司“复兴国片"的口号,在这第一炮中,就完全打响了。

阮玲玉在“联华”拍摄的第二部影片,是孙瑜编导的《野草闲花》。在这部片子里,阮玲玉却要主演一个完全不同于燕燕的,聪明活泼纯洁天真的少女一卖花女丽莲。丽莲在街头卖花之时,差点被汽车轮子压死,幸亏得到了富家子弟黄云的急救。他俩相识后,黄云又发现她有很好的歌喉,便教她习唱自己编的歌剧《万里寻兄》。后丽莲登台公演,受人注目。他俩由相识至相爱,并订立了婚约。可是,却受到黄云父亲的阻挠。这对有情人终因贫富悬殊,以爱情悲剧告终。

《故都春梦》中的燕燕,和《野草闲花》中的丽莲,一个是毒如蛇蝎的荡妇,一个是聪慧活泼、纯洁天真的姑娘,阮玲玉以她精湛的角色创造和真挚的表演,将这两个角色都演得细腻准确。默片时期的电影女演员,戏路宽广的,真可谓是凤毛麟角。阮玲玉在“联华”公司的两炮,都打响了,这两部影片在公开放映时,都打破了当时国产影片的卖座记录。同时,在这两炮中,阮玲玉也真正迈出了可塑性演技的第一步。

阮玲玉在30年代初的艺术成就,是与孙瑜的导演艺术分不开的。孙瑜要求演员不矫揉造作,无端地在镜头前显示演技;他主张演员体验角色的思想感情体现出人物的生活面貌,可又不是自然主义地从事琐碎生活的外表模拟。孙瑜在进行实拍时,从不讲成篇大套的理论,只在演员表演角色性格的关键时刻指点一。下。只要演员不超出他心中大的设想,就不轻易地去干涉演员。所以,在孙瑜的执导下,阮玲玉的表演天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由孙瑜导演、阮玲玉主演的影片,除《故都春梦》、《野草闲花》外,还有1933年拍摄的《小玩艺》。在这三次合作中,孙瑜对阮玲玉的演技留下了很好、很深的印象,他说:“导演阮玲玉拍电影,是任何导演的最大愉快,开拍前略加指点,她很快地就理解了导演的意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一拍成功,极少重拍。”她“试拍出来的戏,常比导演在进人摄影场前所想象出来的戏要好得多、高明得多。”

阮玲玉去世后,孙瑜坐在栩栩如生的阮玲玉遗体旁,默默地凝视着她,痛惜这位被万恶的旧世界吞噬了的艺术天才。他在《联华画报》上发表文章说:“她(阮玲玉)的一生是一页挣扎向上的史实。阮玲玉的卓绝演技霸占了中国影坛十几年以来的第一位。”在阮玲玉去世20多年后,他又写文章怀念阮玲玉,对她的表演艺术给于更高、更准确的评价:“阮玲玉的天才演技,是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骄傲。’

从孙瑜和阮玲玉在艺术上的合作到现在,50多年过去了,在他身边还珍藏着一本宝贵的纪念册子。在这本纪念册中,有韩兰根、殷秀岑、陈燕燕、陈娟娟、金焰的题字留念,也有郑君里、蔡楚生、聂耳、王人美、黎莉莉书写的手迹。唯独在有一页上,贴着一小块暗红的漆布,绣了一个精巧、秀丽的“孙”字。在这个“孙”字旁,纪念册的主人,例外地写了几行字:

十几天前,我请她给我留几个字在老朋友的小册上。她说要想一点好的意思……如今是太晚了,还剩下在拍《小玩意》时她在草帽里绣的一个字……昨天我们的玲珑美玉离开这浊世了。她去了,但是她的天才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坎深处!

1935年3月9日

阮玲玉在生前没有应孙瑜的要求,在纪念册上留下片言只语,只用她那纤细灵巧的双手绣了一个“孙”字。这个“孙”字,寄托了阮玲玉对自己的艺术合作者孙瑜的多少深情厚意,也留下了孙瑜多少怀念与惋惜!

阮玲玉与张达民同居后,张的兄嫂对阮母甚好,感情融洽,阮玲玉考虑到大家庭居住不便,便和张达民商量另行赁屋。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在上海海宁路十八号找到了新居。除旧有家具外,又新添了几件上好的木料床柜、穿衣镜柜等。阮的母亲也与他们一起居住,还领养了一。名小女孩,取名妙蓉(小玉)。

在阮玲玉婚后的一段时间中,她对张达民有了进一步的观察和了解。她曾暗自盘算:张家的四兄弟中,长兄是武侠明星张慧冲,大嫂是电影明星徐素娥;二兄张惠民也是个武侠明星,二嫂是颇有声誉的电影明星吴素馨。这两位兄长都以拍武侠片出名,还开过影片公司,各有一套创业立命的本领。四弟虽年轻,也很努力,在静安寺路开设了一家卡尔生照相馆。四兄弟中,唯有自己的丈夫、老三张达民游手好闲,既无固定的职业,又不努力上进。长久下去,何以为生?阮玲玉曾试着以好言劝解丈夫:你才二十三、四岁(时阮玲玉仅16岁),前途无量,总要有一固定安生的职业才好……张达民起初因为和阮玲玉新婚,感情缠绵,听了妻子动情的规劝,还常流露出几分羞愧腼腆的神态,只是时间一久,夫妻间的感情渐渐淡薄,他便把阮玲玉的话当耳边风了。后来,他不仅不听阮玲玉的规劝,反而变本加厉地暴露出挥霍无度的浪荡习性,加上阮玲玉进人电影界后,渐渐有了声誉和收入,张达民更是将她看作摇钱树,胃口越来越大,简直到了索取无厌的地步。阮玲玉以她电影女明星的地位,服饰精美,交际渐广,这都一次次引起张达民的疑心和嫉妒。渐渐地,他们间的意见日益增多,还经常发生口角。阮玲玉自幼清苦无势,现仅有弱母幼女相依为命,当她受到张达民的欺负、忍无可忍时,曾被迫分居3次,并曾服毒自杀,幸亏抢救及时,才痛苦地生活下去。

命运之神正是这样在摆弄着阮玲玉:正当她的事业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时候,她的感情生活也一步一步地向悲剧发展了。在阮玲玉往北平去拍摄《故都春梦》外景时,张达民便在上海尽情地嫖赌,把家里折产分得的1万多元钱,全部嫖尽输光了。当她回家后,和母亲一起对他好言相劝,张达民却拿出先前做主子的样子先吵后骂,以至动手打了阮玲玉一个嘴巴。阮玲玉用手摸着疼痛的脸颊愣住了:从结婚到现在,夫妻间虽然吵吵闹闹,相互之间,总还有着一点起码的尊重。现今,张达民竟如此蛮横,打痛了她的肉体,更污辱了她的人格!这还不算,张达民还当着阮玲玉的面,拉开架势要打她的母亲,并恶狠狠地说:“我和玉英的事都是你在中间搅坏的。你说我不该赌博,你打不打牌?你打了牌,是不是要输钱?你不是也输钱吗?

还有资格管我!”他还盛气凌人地说:“你是什么人?刚吃了几天饱饭就不耐烦了,真是小人得志。”说话时,他那眉眼之间还流露出那种不屑一顾的怪模样!最后,他又冷笑了一下,朝着阮玲玉说:“你可以像上次那样自杀!”

从此,阮玲玉与张达民的感情彻底破裂,再也无法弥补了!在一。段时期内,阮玲玉心中想的是断绝,是离异!张达民要达到的却是纠缠,是诈取!这一场纠纷白热化的后果,只有诉诸于法律解决!阮玲玉曾这样痛诉了自己的悲忿:“他会恐吓,他会闹,他要起赌博的本钱来,眼见我把衣饰当了凑钱给他,他也不叫一声可惜……我真给缠不过了,于是我便亲自去找罗明佑先生(联华公司负责人),恳他代为设法给张达民找个职业,把他推荐在光华大戏院担任经理,月薪120元。可是他却偏偏仍常(是)来公司跟我寻事、闹架。”

终于,阮玲玉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的要求。后经亲友调解,两人仍勉强住在一起。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时,他们同赴香港,阮玲玉想:如果他“依旧在这个。上海的恶劣环境里,是无论如何改不过他的脾气来的”,于是介绍张达民在轮船上做事。同年4月,阮玲玉接“联华”电报,返沪拍《续故都春梦》(1932年,编剧:朱石麟,导演:卜万苍)。在这段时间内,她象在精神上卸下了一个不小的包袱,也暂时“解脱”了张达民对自已索取无厌、把自己当摇钱树一样的无理纠缠。

她的心情轻快了,也更豁达了。闲暇无事,也能和二三好友到戏院去听听戏。

这时,她已是为大家所注目的电影明星了。在群众场所,她对自已的举止行动都分外注意:衣饰、面容既要给人以美感,又不使人觉得轻浮、浪漫。她深知:一个引人注目的女明星,在公共场所稍有闪失,就会遭来很多不好的舆论,不是在人群中传为笑话,就会弄到在报章杂志上公开宣扬。有一次,她去看被誉为“粤剧梅兰芳”的薛觉先的戏,服饰打扮就不像平日参加宴会那样浓妆艳服,而是仅仅穿一件合身的长旗袍,薄施脂粉。她童年生过天花,脸上留下了浅浅的麻点,但细白、柔嫩,不仅无损其美,反添俏媚。她与友人边看边谈时,声音极细,就是近在咫尺的人,也分辨不出她说的是什么,可她对周围观众的吸引力,仍然是很大的。大家常常情不自禁地舍弃了看舞台,上演员的唱做,而将眼神向她转了过去。原来,阮玲玉不仅在银幕上表演艺术美妙动人,在生活中谈笑风生的神情,也是有无比的魅力。有人甚至感到:她在生活中的真人,比起银幕形象还要美三分。

除了看戏,阮玲玉也很喜欢音乐和跳舞。“联华"一厂就组织有音乐会,担任教授的是当年的少年音乐家关华石。加入者,除一厂主任黎明伟,导演卜万苍,演员金焰、林楚楚(黎明伟的妻子)、陈燕燕外,阮玲玉也欣然参加。她也是舞会的积极参加者。这,既是爱好,也是对演员的身体灵敏、节奏感的极好训练。

这期间,好像暂时摆脱了笼子的鸟儿,自由、快活。她聪明美丽,豪放开朗,热爱生活里一切美好的东西,热爱多种艺术,更热爱电影事业。她完全把摄影场当作自己的家,对“联华”影业公司的新环境新气氛更是充满了兴趣。有时在摄影场中,她卸了装,穿着平日喜穿的滚边旗袍,又回到拍摄现场聊一些工作。上的事。自有电影明星以来,社会上就常有自命多情的“明星迷"给她们写信。30年代初,阮玲玉的声誉与日俱增。特别是青年学生们,更是对她崇拜得无以复加了。阮玲玉每天都收到这些热情观众的信件。是复,还是不复?她曾再三斟酌:有的确实不便回信,而不回吧,又怕挫伤了观众的热情。于是,她只得请人代拟信稿,信中大意写的不过是些“承蒙过奖,愧不敢当,今后尚希随时指教”之类的话。落款盖有一颗署名“玲玉”的血红小篆的印章。外面是牛皮纸的信封,印红的“联华影业公司缄”。

缄字的上面,还有一个黑笔的“阮"字。影迷们收到这样的信,因为不是阮玲玉的亲笔,总有些泄气,但信封上毕竟有一个黑笔的“阮”字和信笺上面盖有一颗“玲玉’的印章,也就聊以自慰了。

人,常常是复杂的。阮玲玉在内心也充满着冲突和矛盾一方面,她风趣、爽朗,对艺术事业勇往直前;另一方面,又常常感到身世的凄凉,婚姻的不幸,她的感情常常是脆弱而悲观的。曾与阮玲玉合作过三部影片的导演费穆先生说过:“阮玲玉时常对人说:‘做女人太苦’,又常说:‘一个女人活过30岁,就没有什么意思了’。第一句话,差不多的女子都会这样说。至于第二句,却有着她特殊的感觉了”。“她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曾数次到普陀进香;在苏州拍《人生》的时候,一行人曾同去游玩虎丘;归途中,她又在西园进香,在五百罗汉面前,每一尊供上一支香。我很记得,她曾这样对我说:‘不要笑我,我晓得你是不相信的。’其实我何尝笑她,这不过她自已解嘲的话一根本她已自觉在佛前烧香是一种迷信的行为,而暂时还不能克服这种矛盾罢了。她对于这种内心的冲突,正如对于生活上的矛盾一样,无时不在挣扎,无时不在斗争。”也许,正因为阮玲玉的内心充满着矛盾,又加上她性格中悲观、脆弱的因素,这是酿成她后来自杀离世的内因。

一般说,30年代初中国电影的表演,还处在比较幼稚的阶段,中国电影女演员的出现,不来就比男演员为晚,开始的女角往往由男的扮演。后来,当电影女演员开始登上银幕之后,大都也以容貌、形态来取悦观众,离真实地刻划人物相去甚远。

阮玲玉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具有真实刻画各种女性形象的最早的女演员之一+,而且,她又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她自参加“联华”,演出了《故都春梦》。《野草闲花》之后,人们更是对她刮目相看了。她的确是一颗日见光彩的影星。

阮玲玉在这时,也进人了她创作最旺盛、演技状态最佳的时期。在她短促的、最后的四、五年艺术生涯里,竟演出了近70部影片(已知有18部,尚有《妇人心》等片因故未正式公映),并大都担任有很重分量的主要角色。是什么促成阮玲玉进入她创作最旺盛、演技状态最佳的时期的呢?主要因素是正在开展的左翼电影创作,为她提供了一批新的女性形象。

阮玲玉从1930年开始,她的主要角色创造,正是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和受其影响的作品。如《三个摩登女性》、《恋爱与义务》、《小玩意》《女神》、《新女性》等。

中国默片的黄金时期,为发挥阮玲玉的表演艺术天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0年代初,是我国默片向有声片逐步过渡、逐步转折的时期,这个时期是电影史中一。

个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这时,国外已有了有声片(第一部有声片为美国1927年出品的《爵士歌手》)。中国在世界电影潮流的影响下,一方面进行了有声片的试验,摄制成了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片一胡蝶主演的《歌女红牡丹》;另一方面,当时对摄制有声片还有许多思想、工艺技术落后的障碍。人们往往有保守的一面,尤其是许多有成就、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的默片创作者,感到自己千辛万苦赢得的东西正在受到威胁。他们不满地说:“我们去看声片,还不如直接去看戏院里的舞台表演一对白决不能如字幕(默片因无语言声音,故用字幕解释剧情)的透彻,有时反会使人模糊”。

当然,摄制有声片的障碍,更重要的还是由于这方面的技术还处于幼稚阶段。

从1930年到1935年,我国有声片的制作,还不能像美国那样,在拍摄时将声音同时收在唱片上,而是蜡盘配音,既不能耐久,又不准确完美。加上投人拍摄的主要创作人员都是默片的导演和演员,演员在银幕上第一次开口说话,一是音质不好,二是语言不准,常常在摄影场中,对声音语言颇费斟酌。何况,在拍摄无声片时,对话都是用字幕表达,演员不一定按照戏里规定的话来说,而如今则需演员们按照唱片录下来的北方话再在戏里重现一次,这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导演唯有拿着秒表,一方面揿着不同暗示的铃,候准时间对口形;一方面看准秒表,指挥着演员开口与动作……这却限制了演员的表演,不仅动作不灵活了,有的竟仓皇失措起来。

阮玲玉的表演艺术高峰,正是在这一。默片的黄金时期达到的。在1931年以前,从《挂名的夫妻》起拍摄的十余部影片,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银幕上稍观即逝、过于匆促的表情动作,并未完全展露她的才华。如1931年映出的《桃花泣血记》(卜万苍编导,联华公司出品),仍是以每秒16格摄制的。影片中,阮玲玉扮演一个贫苦的牧羊女琳姑,对她主人家的少爷金德恩(金焰饰)一见倾心。这时,只能看见阮玲玉在一个近景镜头中,头部在左右摆动(默片中演员因不能说话,常以大幅度的动作来加强剧情效果),再加上快速的节奏,使人简直无法看出人物的细致表情和深刻的心理变化。可见,当时的电影技术限制了艺术创造。

在稍后的一个时期中,当拍摄速度由每秒16格转为每秒24格时,阮玲玉的表演,也有一个适应、变化的过程,如在同年映出的影片《一剪梅》(编剧黄漪磋根据莎士比亚《维罗那。二绅士》改编,导演:卜万苍,主要演员:阮玲玉、金焰、林楚楚、高占非、王次龙陈燕燕等)中,人们往往觉得阮玲玉在影片里的动作快慢不均,表情节奏失衡。她所饰的一妙龄女郎,在影片开始不久,手中拿着歌谱,一边唱一边跳,动作的节奏因演员仍保留前期拍摄时(一秒钟16格画面)的表演习惯,动作幅度过大,表情过多一直到1932年,阮玲玉在她参加拍摄的一些影片(如《三个摩登女性》等)中,才逐步克服了默片初期的一些表演弊端。也正是从1932年开始,阮玲玉的表演艺术才华,更臻于完美。她表演的几部最佳影片,除以上说的《三个摩登女性》外,还有《小玩意》、《神女》、《新女性》,都是这一时期拍摄的。

我国早期电影中的编、导、演,大都为新剧家们充任,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电影表演也充满了文明戏程式化的印迹。同时,早期的新剧舞台和电影中,几乎没有职业的女演员,只是到了1932年后,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才陆续出现了王汉伦、张织云、胡蝶、阮玲玉这一批女演员。阮玲玉虽曾多次参加舞台演出,可大多属于业余性质,还没有养成程式化表演的积习。她表演技艺的形成,更多的是每年在摄影机前拍摄2~4部影片的实践积累,从实践经验中,她的表演逐渐适应了电影的特性。再加上她个人的表演魅力,更使她在这一批女演员中有一种去陈脱俗的独特风格。

从另一方面看,阮玲玉表演的艺术光辉又远远超过了默片时代。因为,随着有声片的兴起,默片中有地方口音的演员开始自然淘汰,不得不大量启用话剧演员,在许多年后,影坛上仍然流行一种舞台化的表演。这就使人深深感到:阮玲玉的表演,不仅在默片时期,就是与后来许多有声片相比,也是更为自然质朴,并且适应电影表演特性的一种表演。许多国外的评论家,曾批评我国某些影片的表演还存在着虚假和模式化,可对阮玲玉的表演却倍加赞赏:“当时拍电影根本没有预先写好的剧本,演员只是依靠导演的简单的指示去演,而她却演得如此自然,无论是戴着草帽的农妇,干着活的工人,还是叼着香烟的妓女。阮玲玉的演技在当时的女演员中是出类拔萃的。”

摩登女性 艺术之巅

阮玲玉在《三个摩登女性》的表演,揭示了她艺术创造光辉的新的一页。

1932年,联华影业公司拍了一部左翼电影一《三个摩登女性》。首演时间为1931年12月29日,首映地点在上海北京大戏院、上海大戏院,二家同时演出。在该片字幕上编剧署名陈瑜。陈瑜的名字对当时的观众和今天的人们都很陌生,原来他是一代戏剧大师田汉的笔名。田汉早在20年代中,即有志于电影艺术创作,宣扬进步、革命运动。这一电影剧作,也以鲜明有力的笔触,描写了在帝国主义侵略的情况下,3名不同类型的女性的生活道路。这一主题构思,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该片的男主角金焰,在生前曾说:田(汉)先生“一●二八”避难在我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白天不便出门,心中真闷得慌,闲下来他就看了观众给我的大量来信。有一个女孩子写信追我,每封信都长达万把字,文字好,感情也很充沛;另外,还有一个电话女工写来的信,也是在感情上有所表示;其中还有一个是电影厂的黎灼灼,那时她还没有演过电影,后来让她参加《三个摩登女性》的演出,扮演交际花虞玉是头一次拍电影。田先生看了这些影迷们的来信非常喜欢,当时,上海正巧发生了一次接线员罢工的事件。这样,就结合这3个人的情况,又有一定的虚构,编写了一个描写3个女性的电影剧本:一个代表浪漫,一个代表爱情,一个代表革命。剧本完成后,由联华第一流导演卜万苍担任导演。这3个“摩登女性”分别由阮玲玉、黎灼灼和陈燕燕饰演。

阮玲玉在《三个摩登女性》中,扮演了一名自食其力、有理想有追求的新女性形象一淑贞。淑贞因为“九。一八”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发动事变,护送母亲来到上海,并考人电话局为接线生。她有一位同乡、未婚夫张榆(由金焰扮演)恰巧也在北京、并且当上了电影明星,以英俊风流的姿态获得盛名,张榆和交际花虞玉过往甚密,完全忘却了一片真情的淑贞。淑贞看了张榆在银幕上的演出,还在电话接线中时常听到张榆和虞玉的绵绵情话,深感不安和痛苦。她不仅为自己失去一名钟情的未婚夫而难过,而且深深为张榆的前途担忧。在国难家破之时,张榆陷于醉生梦死之中,使她不顾被张榆拒绝的女性自尊心,从电话中坦诚相劝,而张榆一意孤行,不接受淑贞的忠告。后来,“一●二八”事变再起,张榆在爱国意识的促动下,断绝和交际花虞玉的情爱关系,热忱投人发动民众的抗日宣传工作。在此期间,张榆从工作中、从接触中,深深为淑贞的真知灼见和皎洁不凡所吸引,认为她才是当代真正的摩登女性,不觉一往情深,产生前所未有的爱慕之心。淑贞则因被张榆伤透了心,不愿接受这种感情。最后,在一次电话局罢工活动中,淑贞当众演说被坏人击伤,送人医院,张榆日夜守护在病床旁,终于重新获得了淑贞的爱情。

《三个摩登女性》是阮玲玉表演艺术中很关键的一部影片,也是她在上片过程中颇费周折的一部影片。当《三个摩登女性》即将摄制,正着手选择角色的时候,阮玲玉因怕被观众遗忘,而要求给她一个角色(其实,这几年来,她每年都要拍二、三部影片)。导演卜万苍,是最先了解和发现阮玲玉的演剧才华的,这时却和其他人一样犹疑不决。因为,这部影片比较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女工,而阮玲玉以前在《白云塔》、《情欲宝鉴》、《故都春梦》中成功地扮演了一些尖刁狡猾、风骚放荡的女性,给人的印象太深了。如果选择她来饰演,怕容易演成一个“骚”女工,所以举棋不定。可阮玲玉对周淑贞一角非常倾心,很有信心。她坚决表示:如果影片失败,她愿负担赔偿因她所受的全部损失。

《三个摩登女性》拍摄放映后,获得了成功,它是一部很有时代特色的电影作品。当时评论说:《三个摩登女性》如炸弹般落于中国影坛,新的电影开始出现于观众面前。尤其是作为该片女主角阮玲玉的表演更是富有光彩,她在片中很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富有爱国思想的、自立奋发的女性形象。这和阮玲玉以往扮演的堕落女性或苦命的女性,有着很大的不同。阮玲玉在她的每一部影片里,并不去重复过去的角色,相反,她沉浸在新的角色之中,寻求着一种新的形象的美。比如她表演淑贞在电话机前接线的服饰、神态:头发虽然烫过,却梳得朴素大方,布旗袍也显得整洁严正,一双眼神安详、诚挚、含有深意,欣喜时脸容上流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而有别于以往影片中的“娇笑"、‘媚笑”。这使人感受到阮玲玉那种扮演角色并非有意取媚于人的神情。这种艺术风度,显然是超出于当时许多女演员、以至于一些赫赫有名的女星之上的。

《三个摩登女性》与隔年费穆执导的《城市之夜》,于1935年为美国纽约影业公司以重资赁去,在美国公映时,大为轰动。每片开映期往往延长至半个月,犹有人满之患。当时,纽约各家报纸,盛赞中国默片含意深远,并饶有时代革命色彩;同时对阮玲玉的演剧天才,备加赞美,又对她青春夭折,甚为惋惜。

任何表演艺术家的成功决非偶然,阮玲玉的成就自然也不单靠天赋。

在默片时代,演员们往往较多地借用本人的性格、形象、气质来扮演角色。如当年以演悲剧擅长的女电影明星王汉伦(1923年拍摄了《孤儿救祖记》等片);擅演深锁双眉、有淡淡哀怨的妇女形象的张织云(1924年拍摄了《人心》等片);擅演贤妻良母型的林楚楚(黎民伟的夫人,拍摄了《玉洁冰清》等片,曾与阮玲玉在《一剪梅》等片中多次合作);还有擅演3种不同型的少女的王人美黎莉莉和陈燕燕……在二、三十年代,这些电影女明星正是以自己特有的素质、外形,自然地用在角色的创造中,取得了成功的。

阮玲玉与她同时代的电影女明星一样,也以自己的素质、外形和本人的气质上的魅力,作为创造角色的基础。只要稍为了解阮玲玉身世和遭遇的人,就会惊异地发现,她所扮演的角色,与她的经历是如此相似。在这方面,曾与阮玲玉在数部电影片合作过,又对表演艺术理论有较深造诣的郑君里,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以为阮玲玉的表演艺术所获得的成就,首先是由于一她所塑造的人物与她的切身的社会阅历有着密切的关联。她在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有力地支援了她的艺术创造。

……如果把她所创造的几种女性形象按编年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被封建势力压得抬不起头的弱女;被阔佬损害的风尘女子;打破传统的婚姻观念的女性;要求和劳动人民结合的有初步觉悟的新女性。这些人物的思想演进过程,同她本人的思想发展颇有隐然偶合之处。从横向看,她个人的阅历和感受与她所扮演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大同小异的关联;从纵向看,她的生活道路也跟她所创造的人物同发展、同进步”。这一评语,正是从阮玲玉的艺术实践中如实地总结出来的。如她初入影坛时在《挂名的夫妻》一片中扮演少女史妙文,史先与青年王定章(黄君甫饰)相恋,但在家庭包办下,嫁了一个毫无感情的富家子方少琏,从此隐痛终身。这一角色,和阮玲玉的遭遇相似,容易为她所理解。影片中,阮玲玉扮演的史妙文,拒绝了王定章的爱情,默默地回到方少琏身边时,她表现出一种贤淑、善良的神态,低着头,脸上布满了愁云,生动地塑造了被封建势力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弱女子的形象。

又如,在阮玲玉的中,早期影片中,如《情欲宝鉴》、《白云塔》。《故都春梦》等,曾现出她善作妖媚、泼辣的表演的特色,这也和阮玲玉在外形资质上的一些特质有关。

她的一个同学,在回忆阮玲玉于崇德女校读书时的情况说:“她既不漂亮,又不摩登,不过几点细麻麻得很俏,态度也生得风骚一些,尤其是那一双眼珠,滑溜溜的真摄人魂魄。”1932年,当左翼文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玲玉也有强烈追随时代前进的心情,正是在这种心情下,又主演了要求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新的妇女形象——《三个摩登女性》、《新女性》。

但如果认为阮玲玉的表演艺术仅仅而已,那是不符合实际的。假若如此,她是不会,或者说是不可能达到很高艺术成就的,就象我们现在看过她的影片后所评价的那样,说她的表演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也就是说,阮玲玉的表演,除了与她同时代的女星有着共同的特点以外,一定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来构成她表演艺术的整体的一个部分。

1934年,阮玲玉在联华影业公司主演了影片《再会吧,上海》,在摄影场间隙,她与同片演出的主要演员何非光(扮演影片中的医生)的一席话,道出了阮玲玉表演的奥秘。当何非光问阮玲玉如何才能塑造好一个角色时,她毫不犹疑、很有定见地说:“多看”生活,我就常观察我母亲是怎么样打牌的。

阮玲玉,作为一个演员,她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表演理论的学习,这使她不大可能依靠艺术技巧和理性分析去进入角色。从她的艺术实践来看,她更多的还是靠着观察生活来进入角色创造。如阮玲玉在1931年主演《恋爱与业务》(联华影片公司出品;编剧:朱石麟;导演:卜万苍;摄影:黄绍芬)时,年仅21岁的阮玲玉,既要扮演女儿杨平凡,又要扮演老年角色杨平凡的母亲杨乃凡。为了演好这母女两代人的角色,在生活中她既注意观察了与片中女儿明快开朗的性格相近的年轻姑娘,又特别注意观察与母亲性格相近的老人神态。一次,她在街上遇见一位老年妇女,居然紧紧地尾随其后,仔细观察,细心模仿,直到被这位老人发觉……由于阮玲玉在《恋爱与业务》中表演的成功,使它成为我国初次打入欧洲的巨片。当时除向法国卖出2个拷贝外,南美洲、加拿大等地均慕名而来纷争罗致,影响广远。

阮玲玉创造角色的特点,是一方面用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气质、外形直觉地进人角色;同时,她也到生活中去攫取人物的素材,进行角色的再创造。如果没有后者,如果她没有注意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营养,阮玲玉是不会在《三个摩登女性》中,成功地创造了与以往角色完全不同的电话工人周淑贞,也不会在《小玩意》中塑造一个热情泼辣、勤劳朴实的手工业者叶大嫂,以及后来创造的、艺术形象更为完美的《神女》《新女性》的角色。阮玲玉在短促的不到10年的艺术生活中,她扮演过小家碧玉、大家闺秀村姑、老太婆、尼姑、丫头、妓女、乞丐、姨太太、卖花女、女学生歌女、女作家等等。“如果把她的杰作汇集起来,差不多是一本中国社会大观”,她在银幕上“曾自杀4次,人狱两次,其余便是忧伤、癫疯、被杀、病死等等”。如果一个演员,不能对自己的角色作性格化的创造,她是决不可能塑造好这么多类型的人物的。所以,阮玲玉既是大家所俗称的本色演员,又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擅演多方面性格的性格演员。

默片时期,演员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排练时间,有时演员根本没有剧本,只能根据导演在摄影场中临场的要求,演员需要作即兴的创造表演,例如导演要求说:“你哭,悲伤一些”,“你笑,热情一些……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演员很容易从本色出发进行表演。

阮玲玉的整个艺术生活,是在默片创作时期度过的。面对拍摄场中即兴表演的方式,她是如何创造出那么多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呢?阮玲玉是很有表演天才的,而她的表演天才,还是在脚踏实地地准备角色,可以说她的角色不是到摄影场中完成的,而是到摄影场以前就创造成功的。她常常为了回避干扰,躲到一个开服装公司的好友家里,将自己关在试衣房里,对着试服装的镜子练起来,动作起来,以至在与友人接触时,还口中念念有词,她解嘲似地嘻笑说:“我是个疯子。”还说:

“我甚至做梦都在想着如何来表演她(角色)”。阮玲玉的表演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当她掌握了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之后,就不需要再苦苦地缠住它,而是随时都可以进入角色。与阮玲玉合作的著名导演艺术家蔡楚生曾说:“在要正式拍戏时,阮却能在瞬间变换自已的全部思想感情和形体动作,从容而又敏捷地进人角色,待摄影机一转动,她一或者就是一个在身心上长年受践踏与创伤的老妇人,她以无穷的哀痛,苦泪交流地在泣诉着什么……使许多内外行的参观者为之惊叹不已。”在联华影业公司的《联华画报》5卷7期上,曾登载过这么一段对阮玲玉表演的评语:

“各导演言,演员拍戏时,重拍最少者,女为阮玲玉,阮玲玉拍戏极能领略剧中人地位,临摇机以前,导演为之伸说一二句,即贯通了解,拍时,喜怒哀惧,自然流露,要哭,两泪即至,要笑,百媚俱生,甚有过于导演所期水准之上者,斯阮之所以独异于人欢”。事隔20多年后,与阮玲玉合作过3部影片的著名导演孙瑜也愉快地回忆说:“导演阮玲玉拍摄影片,是任何导演的最大愉快,开拍前略加指点,她很快就理解了导演的意图,一试之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一~拍成功,极少重拍。导演们在摄影场里,平常总致力于如何启发和帮助演员创造角色的表演,但阮却在很多时候反转过来启发和帮助了导演,她在镜头前试拍出来的戏,常比导演在进人摄影场前所想象出来的戏要好得多、高明得多。当一个导演对阮玲玉具体地规定了某些机械的。不真实的形体动作时,阮并不要在镜头前停下来,和导演面红耳赤地争论一大篇,她只消满怀信心地。真挚地把她的角色在规定情景中所应有的形体动作表演出来,便能使导演心悦诚服了。作为导演之一,这就是我所可能给予任何演员的最高评价。”

这些,我以为是阮玲玉的表演艺术真正吸引人、最可珍贵的地方。这种表演素质的技艺,不是每个演员都能达到的。

1935年,阮玲玉去世后,“联华”因为公司的台柱明星阮玲玉陨落,实力大损,演员阵线顿形软弱,大有后继无人的恐慌。在公司已成名的演员中,或因个性与阮玲玉不同,或是因天才有限,造诣已止,都没有递补阮玲玉地位的资格。为此,“联华”只有把注意力移向新人。

恰巧“联华”女演员中,有两位新演员,一个是貂班华,一。个是梅琳。貂班华在《新女性》等影片中,酷似胡蝶,联华公司让貂班华极力摹仿胡蝶,以此与“明星"公司抗衡;梅琳踏进影圈,为联华公司吴邦藩所发现。他认为她的芳容正和阮玲玉十分相像,因而设法聘用,来递补阮玲玉的虚席。梅琳虽有阮玲玉的桃花脸、柳叶眉,却缺乏阮玲玉的演员素质和纯熟的表演技巧。后来,梅琳在联华的《无愁君子》等影片中的表演,都未达到过预期效果。

其实,阮玲玉的表演,何止一个梅琳难于望其项背呢?

阮玲玉所说的“多看”,不仅是多看表演艺术的原形一生活;同时,也要多看表演艺术的成品一电影。过去,在她没有参加工作以前,为了拿不出一张买票的钱,她常常只得在影戏院门前望洋兴叹。如今,生活宽裕了,自己的职业又是演电影,“看电影”就成了阮玲玉生活中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在阮玲玉周围的人,只要细心一点的都会观察得出:她很少看中国影片,大多时候看的是外国影片。30年代初,葛丽泰●嘉宝是好莱坞最红的女明星,她曾以精湛的演技和迷人的风姿使世界上千百万影迷为之倾倒。嘉宝的重要影片,都曾在我国上映,除默片外,1930年上映了嘉宝的第一部有声片《安娜●克立斯蒂》和数年后。上演的《琼宫恨史》,都曾得到过我国影剧界的赞誉。可阮玲玉最喜爱的影星,并不是嘉宝,而是1931年在世界电影中,使人震惊的德国影片<蓝天使》里的女主角玛琳黛德丽。阮玲玉酷爱这位德国的影星的缘由,并未告人。可是,如果看过她俩所拍摄的影片,并与之相比较研究,就会使人强烈地感到:她们在形体、表演风格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玛琳黛德丽在《蓝天使》等影片中娇姿婀娜,体态窈窕,出色地表演了一个迷惑道学先生的歌女。当时的西方电影对女电影明星的体形美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玛琳黛德丽就曾以她的大腿美著名于世。《蓝天使》的导演冯。斯登堡,就是“用隐藏在吊袜带与黑色花边下面的大腿的扭动来突出她的淫荡”。阮玲玉在她同时代的电影女明星中,她的银幕形象也是轻盈敏捷、婀娜多姿的。阮玲玉的艺术生活,整个是处在默片时期。默片中的演员,只能借助字幕表示人物的语言,所以默片时代演员的语言运用,不可能像现在这么丰富,这就更多地要求演员在表演角色时,不仅需要丰富的面部表情,而且需要身体灵活,气质优雅,以加强整个场面的感情、艺术效果。纵观阮玲玉所拍摄的影片,她是很能领略其中之精髓的。在生活中,她一方面爱跳舞,请人教授形体健美训练;另一方面,在饮食等生活上也甚为注意。如1934年,阮玲玉在《香雪海》(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费穆;主要演员除阮以外尚有高占非黎铿)中第一次扮演了一个尼姑。她在拍戏时是吃斋的,在拍完戏后,她用饭时还吃素的。后来,她平日几乎都是素食,只是有时阮母心疼女儿辛劳,做些广东家乡的腊味饭、鸡球粥珍肝面,这,她才品尝一点。阮玲玉虽然并不胖,但对经济渐渐富裕、生活安排甚为舒适的女演员来说,她却是很警惕的。联华公司服装工作人员都知道,阮玲玉的腰很细,市面上所出售的束腰围带,就没有像她那么小的。还有,与阮玲玉同时代的电影演员一谈瑛(曾主演过《麻疯女》等片),最近在香港记者采访她时说,“提起阮玲玉,她喜欢得不得了,说那是她最喜爱的中国女演员,而且真人很美,腰只有廿三、四,腿又修长,羡慕死了。”

阮玲玉训练、爱护自己的体形,一方面适应了默片时代演员以造型、动作为主要塑造人物手段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使她在扮演各种角色时,具有较大的适应性。

她不像当时一些体态过于丰硕的女演员,只能演富家女性,不能扮演贫家女子;只能演城市女性,不适宜扮农村妇女。还有另外一些女演员,单就她的外型看,总使人自然将她们规划到某种类型的女性之中,阮玲玉却演一人有一种模样。赵丹在生前曾这样称许阮玲玉说:“穿上尼姑服就成为尼姑。换上一身女工的衣服,手上再拎个饭盒,跑到工厂的女工群里去,和姐妹们一同上班去,简直就再也分辨不出她是个演员了。”我以为,这不仅说明阮玲玉,是一个素质很好的可塑性演员,也因为她的外型对各类妇女具有适应性。

阮玲玉与玛琳黛德丽的演剧风格也是甚为相似的。玛琳黛德丽在《蓝天使》中,每一举一动,每一姿态,极其真切销魂,冶艳无比。这点,集中展现在她的一双不凡的眼睛上,这双眼睛在镜头前,具有一种朦胧,好像有点“焦点不清”(影评家亚里斯坦语),透过这双朦朦胧胧的眼神,在一种神秘的味道之中,有着强烈的魅惑力;在阮玲玉的艺术生活中,特别在她的早、中期,也有一组角色是一些妖媚娇艳的女性。如在《故都春梦》中饰演的妓女燕燕,迷惑了家中有贤妻的朱家杰,并以自己狡黠的交际手腕,为朱觅得一份要职。阮玲玉扮演的燕燕,除用自己形体上轻盈敏捷、婀娜多姿为体现人物的手段外;也靠她那一双发虚的、“焦点不清"的眼睛的魅惑力来蛊惑人心。角色正是依赖于这种魅惑力,才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神。

从《故都春梦》之后,阮玲玉塑造的角色,离这一类型的人物越来越远了。开始是温柔善良(如《野草闲花》),受人同情的角色(如《恋爱与义务》、《桃花泣血记》、《小玩意》、《归来》等),后来又发展到扮演追求革命、要求进步的新女性(如《三个摩登女性》、《新女性》等)。自然,塑造这些角色,是不能用以前那种人物造型和眼神去表现的,但阮玲玉在扮演那些人物时具有的那种魅惑力却没有消失,她只是在将“美艳”化为“温柔”,将“迷惑"换成“质朴”的同时,有着一种态度大方、仪容优雅的气度。郑君里回忆说:她的技术熟练、朴素而自然,丝毫没有雕凿的痕迹。每个人物都烙印着她特有的清丽而优美的表演风格,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即使她扮演一个庸俗的“交际花",也有一种脱俗的韵味。

当阮玲玉在左翼电影运动中,在表演艺术上有着迅速发展时,那追随着她的悲剧命运,似乎也以更快的速度,在向更深的方向进展了。这是因为在阮玲玉的感情生活里,纠缠不休的张达民的身影渐渐“淡化"了,一。名富商叫唐季珊的暗影,又推到了她生活的“前景”上来了。

提到唐季珊,这还得从联华公司谈起。当时上海摄制影片的公司林立,相互之间的竞争甚为激烈,就是较有根基的公司,如果不发展、巩固自己的事业,也存在倒闭和被挤垮的危险。担任“联华”第~厂主任的黎民伟,为扩大稳定自已公司的范围和权势,想拉富裕的茶商一茶华公司的经理唐季珊入股,常在公司和租赁场地召开联谊会和舞会,并要求“联华”公司的女演员参加,和他联络伴舞。自然,在这种场合,是独独不能缺少当时演剧声誉日高的阮玲玉的。

唐季珊不仅是一个茶行巨富,更是一个情场老手,想当年,他能追逐到红极一时的影后张织云,就可证明他对付女人是很有一套手腕的。张织云是我国电影正处于萌芽时期的电影女演员。1925年她主演了“大中华影片公司"拍摄的《战功》

获得成功后,奠定了她电影女明星的地位。这时,后来名震中外的女明星胡蝶,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临时演员,“阮玲玉”的芳名,也还从未在影坛上出现过。不久,她又主演了明星公司的《空谷兰》。《玉洁冰清》和《梅花落》等,都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她外型雍容端丽楚楚动人,很为那一时代的观众所喜爱。因而,她是明星公司当之无愧的台柱。在这期间,她与杨耐梅、王汉伦、宣景琳、黎明晖、韩云珍这些有名的电影女明星竞选电影皇后,“影后”一席,即为张织云所得。她是我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任电影皇后。当时,正处于艺术的黄金时代的张织云,终于经不起物质引诱,与唐季珊同居,并与他到世界拍片名城好莱坞观光。但张织云在美国的公开身份,不是中国电影明星,而是以茶叶商人的太太身份出现在各种社交场所。回国之后,唐季珊不仅与原妻室有所来往,而且既有旧好(一青楼女子,人称花神老四),又添新欢。当张织云与唐争执时,唐正好借机将张织云抛弃。张织云与唐季珊离异后,陡然醒悟,极为沉痛地说过:牺牲了许多朋友和观众的爱不算,主要的是我的“黄金时代”已随青春消逝了。

唐季珊自从与阮玲玉数次接触同舞后,对阮的追逐甚为热烈。阮玲玉开始对唐季珊,只是为了“联华”的事业,对他作一般的周旋、交际。何况,张达民还不时地三天两头的来要钱吵闹,已使她在感情上伤透了心。加之影片一部一部的连续拍摄,那有余暇去想这些情场上的事呢?可唐季珊手段老到,不仅与阮玲玉同舞时百般温存、随和,风度翩翩,还仔细体察、了解她思想感情上的需求。阮玲玉心爱小女妙容(小玉),他每次去她家常带些小衣裙、洋囡囡,小孩子思想单纯,见着他,就拉着手亲如家人。唐季珊对阮母,更是恭敬得五体投地,极尽阿谀奉迎之能事,“阿婆”“阿婆”的叫个不停,将上海好的衣料、点心买了送她不算;还常陪她打牌,设法将钱输给她,以博得她对自己的好感。经过大半辈子动荡贫困的阮母,见着很有经济实力的唐季珊主动来巴结他,也时常被他哄得笑逐颜开。况且,阮玲玉离开了张达民后,也需要终身有靠。

唐季珊为了取得阮玲玉的爱恋,打的是一场迁回战、包围战。阮玲玉深爱相依为命的母亲和小玉,他就先取得了她们的欢心。确实,他的力气并没有白花,阮玲玉对这一切看在眼里,在心中对唐季珊这个人也有所动。但她到底是在生活中曾有过一次失意和打击的人,哪能轻易地迈开这决定人生道路的一步呢?她平时行动,仍深自矜持;在与唐季珊的接触中,依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繁忙的拍片生活里,她把业余时间都用在准备角色上,不敢有稍许懈怠。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唐季珊为阮玲玉的色艺所动,决心坚定,积极向阮玲玉“进攻”。他反复表示:决不会像张达民那样对待她,也决不会像和张织云那样与阮玲玉分。离……唐季珊还为她解除了许多后顾之忧,当阮玲玉提到张达民的纠缠无理时,他完全表现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说:“这由我来对付!他对你有什么感情?在他眼里只有个‘钱'字,要钱,这还不容易!”“离了婚,再结婚,这在报纸上不是天天都有么?”

可以说,在事业上,阮玲玉不愧为一个强者,她从16岁起,由不会演戏到会演戏;又从会演戏到争取饰演不同性格的角色。可在生活中,却有女性脆弱的一面,她常常因重感情而失去理智。在唐季珊以前不久,曾有一华侨富商,向她表示爱慕,追逐热烈,为她修造洋房、高价购赁饰物,用以金屋藏娇。后因为有人识破他家中已有三房妻妾,劝解阮玲玉与他割断了关系。事后,阮玲玉也十分庆幸自己未踏进这一痛苦的深渊。阮对劝解她的这位友人赤诚坦露自已的心怀说:“x太太,我太弱,我这个人经不起别人对我好。要有人对我好,我也真会象疯了似地爱他!”所以,阮玲玉在艺术上除了对自己有很高的自期外,她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1932年前后,正是左翼文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许多艺人在艺术、思想上萌发了新的感情,开扩了新的视野。阮玲玉本是一个积极向上、热爱新生活的女艺人,她曾分外向往这样的生活,也乐于接触这些进步的同志。可当时她除了在摄影场拍戏,就在家中准备角色,红女星的地位,决定了她在生活中必须是深居简出的,她很少有时间参加一些左翼活动。所以,这次唐季珊为了得到她,精心设置了这一切,她就不知不觉地重踏了张织云的覆地。最初,唐季珊提出在她往返于摄影场的来回路上接送她时,是被她拒绝的,可一。方拒绝,一方坚持,不管刮风下雨,唐季珊在标有“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厂部的门外,身坐在汽车中静等阮玲玉的到来,一天,阮玲玉上了唐季珊的汽车。后来有一次在国民饭店跳舞后,两人终于结合在一起。

阮玲玉与唐季珊的结合,在当时的观念与现在的男婚女嫁是有所不同的。旧社会对男女婚姻,都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要联姻方式,常常酿成不幸的人命悲剧。三、四十年代中,有些具有新思想的青年,为反叛这些封建意识的羁绊,只要双方性格相投,志趣一致就可结合在一起。阮。唐的结合,在阮玲玉的内心深处,也是有这一层意思的。她知道,唐季珊在最初热恋张织云时,两人曾订有契约,各执一纸,在该契约载明:唐如弃张,唐应赔偿张之损失费20万元。阮玲玉想:虽然唐季珊为新居办置了,上好的红木家具,特制沙发床、椅,选购了我心爱的项链首饰等物,但这是与张织云结合的性质截然不同的。一是我们有真正的感情;二是我们有独立的人格,不是他人的依附物,总之,我绝不停止去摄影场拍片。阮玲玉希望唐季珊对他们的结合不必过多地张扬,因为以她当时在影坛的地位,定会遭到一些不好的舆论。

阮玲玉与唐季珊结合时,在事业上,完全奠定了她在影坛上的地位,月人丰盛(一说每月收入千元,一说实际收人为700金),不会太贪爱唐季珊的钱财;再者,唐季珊已达不惑之年,并非风流少年,这说明两人之间,尚有一定的感情。而对张达民呢,阮玲玉回想到与他在一起生活时的情况,仍是感到分外寒心的。那时为了将他从上海这个嫖、赌的恶劣环境里拔出来,曾恳请从香港来的何东爵士,为他设法。

介绍到瑞安轮上充任卖办,可是去不数月,又用亏了1000余元,丢了工作后,又回来吵闹,于是又写信给十九路军范其务先生,把他介绍至福建福清税局任事,大概不到2个月吧,竟又三天两日地写信来缠扰她了。为免却将来纠纷,阮玲玉找到律师伍澄宇,于1933年2月在报上登了一个声明:“

伍澄字律师受任

阮玲玉女士聘为常年法律顾问并代表郑重声明启事

现本律师受当事人阮玲玉聘为常年法律顾问,以后凡关于阮玲玉女士名誉财产及其他一切法益如有加以侵害者,本律师尽依律师依法保护之责。同时并据阮女士面称渠向抱独身主义,并未与何人为正式配偶,现亦未有与何人为婚姻契约。

诚恐朋辈错认男女之际,致生误会,委为登报郑重声明等语。前来相应代表声明如上。

此致。”

阮玲玉读了这一则声明后,对它的后果难以估量。经过反复思量,她还是带着矛盾的心情同意刊出了。

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听见什么动静。

1933年4月9日,张达民从福建因公到南京出差,路经上海回到家中,知道阮玲玉离开原来住处,并与唐季珊同居于大胜胡同137弄1号,曾登门对阮玲玉多次缠扰。阮玲玉忍无可忍,于4月14日约伍澄宇律师到中国饭店(张达民临时住处)找张达民谈判。在伍澄宇律师的证明下,双方达成协议,立约据为:

立脱离关系约据人阮玲玉张达民以下称甲乙今双方前曾一度发生恋爱同居关系,现为彼此免日后争执订立脱离关系条件如次

(一)双方自签约后彼此各自立并声明以前并无为婚姻关系。

(二)甲因生计较乙为优并于脱离之后如乙之生计果有困难情形甲为念旧生恋爱之情仍需酌量津贴,但每月至多一百元为限以二年为期期满乙不得再有何要求(三)前条甲之生计若不能继续维持时乙不得以志为要求(四)乙之生计如何若不要甲津贴须以友谊将实在情况商告,不得有不实之事瞒欺甲方

(五)双方为名誉保障起见约定对本约不为登报

(六)乙方对甲方之津贴依照第二条若遇困难实甚经甲方同意按月之给付为时超过百元以。上则陆续给付以满足二千四百元为额

(七)双方以手续自立约之日后为清楚以后不得有任何项事件之主张(八)本约一式二纸各持一纸为凭

——阮玲玉、张达民、伍澄宇

张达民返回福建后不久,又丢掉了饭碗。失业后的时日,他几乎每月就靠这100元的津贴过活。

阮玲玉自与张达民有了这样一项协议后,心中稍有平静和安慰。可那黑暗的旧社会的现实,将她这一点点可怜的平静和安慰也毫不留情地撕得粉碎。她与唐季珊的结合之日,正是她爱情上第二次失足之时。唐季珊以自己的富有,一贯对女性巧取豪夺、浪漫成性。婚后不久,阮玲玉就感到唐季珊的变化,他在热情笑容可掬之外,常常透现着一。些冷漠、貌合神离的神情。阮玲玉在生活中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她的表演职业,更促使她长于细心、善于观察的特性。为此,她开始审试、提防他了。有一次,唐季珊刮好胡子,着上新添购的灰色西装,支支吾吾地出去了,阮玲玉设法尾随其后,终于印证了她的推测,亲眼见到唐季珊与一红舞女并肩携手地双双进人新居中去。阮玲玉看到此情此景,心快跳到喉咙口,手激动得急骤颠抖,几乎眼发黑快晕了过去,心中在默念着:啊!她胸前还戴着那颗红宝石项链!

原来,在数天前,阮玲玉已见唐季珊行动有异,借他酒后熟睡之机,带着试探的心情,搜查了一下他的上衣口袋,摸着了一个硬绷绷的东酉,拿出来一看,是一个精美的首饰盒子,内装一红色宝石的项链。阮玲玉看着这精美的饰物,思绪起伏:他是送给我的吗?他已知道我有几副满意的项链了,而且这一副和我原有的项链中的一副十分相像。可他不是送给我的,又是送给谁的呢?阮玲玉全身血液沸腾着,微皱眉头,不觉又想到:难道自己的猜测,近日来所听到的风言风语是真的么?当她再回过头去,看见正躺在床上的唐季珊,沉睡中一滴口水顺着嘴唇流出的样子,徒生一种嫌恶的感情。阮玲玉是一个十分爱干净的人,顺手拿了一块手帕拭去了唐季珊嘴边的唾液。随着这一个动作,她心中又萌生一个思想:可能是自已小心眼,是真是假还得进一步留心查看。现在看来,天呐!这一切可不是真的么?

唐季珊的变化,唐季珊的见异思迁,这一打击不亚于张达民的堕落,不,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昔日阮玲玉与张达民联姻,是母女都寄人篱下,又受旧风俗习惯的束缚,家长为子女包办婚姻,代订婚约,收受财礼,到处都有。阮玲玉幼年丧父,母亲为她与张达民订婚,在当时是很平常的事情。何况,那时阮玲玉并未成年,婚姻由无经济能力的寡母代办,现在离异,能明了几分真相的人,可能同情是在阮玲玉这一边的;可是,与唐季珊同居时,自己已是一个22岁的成熟女子,又是一个曾经历过一次婚姻不幸的人,这是自作自受。

阮玲玉的眼泪,向谁诉?向谁言?自然,她首先想到了在生活中最亲的人一母亲。可她想到,就是对母亲倾诉心怀,也是于事无补,她见着母亲因过于辛劳的生活而造成额头的缕缕皱纹,就不忍心去再加重她的悲痛。

从此,在阮玲玉的生活中,有着异乎寻常的变化。不明底细的人,从表面看去,她照常拍戏,准备角色,参加社交活动,可要是一个细心的人就会觉察到,她在和大家说笑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点像在哭的味道,或者笑声刚出来,又戛然而止。

神女背后 美的享受

阮玲玉从1930年后,一直到她1935年去世的四、五年间,参加拍摄了近20部影片,她的表演大都是具有一定的思想和艺术深度的。自然,其中也有较差的,如《再会吧,上海》(1933年)和最后拍摄的《国风》(1935年)。在这两部影片中,一是她在进入角色时有过多的理念成分;二是缺少人物独特的感情和动作。也许,这是她在这一时期中,被婚姻和感情折磨所致吧。

就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阮玲玉后期影片里,以《小玩意》(1933年)、《神女》和《新女性》(1935年)3部为最有光彩、最有代表性。

导演孙瑜,自与阮玲玉合作拍摄《故都春梦》、《野草闲花》后,就缺少合作的机会。因为,这时阮玲玉在电影界的声誉日高,许多电影导演名家,都纷纷邀她拍片。

曾与阮玲玉初次合作《挂名的夫妻》一片的导演卜万苍,在1931年又与她合作了《恋爱与义务》。《一剪梅》《桃花泣血记》,1932年与她合作了《续故都春梦》、《三个摩登女性》。著名导演朱石麟在1931年与她合作拍摄了《自杀合同》;费穆在1933年与她合作拍摄了《城市之夜》。孙瑜虽认为阮玲玉是默片时代最有创作活力的电影女演员,也没有获得再合作的机会。

1933年,孙瑜编导了他的救亡三部曲(《野玫瑰》。《小玩意》、《大路》)之一的《小玩意》。阮玲玉向他表示了再度合作的意愿,孙瑜欣然同意由她扮演女主角叶大嫂,还决定邀请她的养女妙容在片中扮演叶大嫂的女儿一珠儿(长大后为黎莉莉扮演)。

叶大嫂是一个制作“小玩意”的民间手工女艺人。影片反映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十几年中的风云变化。阮玲玉扮演的叶大嫂也随之从青年成为中年妇女。年仅23岁的阮玲玉,从创作思想上看,已摆脱了当时一般女明星的爱美心理,她不以外形动作和形态美来吸引观众;而着眼于人物精神世界的创造,随着剧情的开展,一步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深度。在影片中可以看出,阮玲玉不仅有表现人物的娴熟技巧,而且是很有审美追求的。叶大嫂的一生是悲苦的:在帝国主义侵略、军阀混战和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她遭到破产、亡夫、失子的一连串打击,最后,连惟一的女儿也死于抗日的战火中。而阮玲玉没有一味去演人物的悲苦,自我怜悯,而是不卑不亢,突出了人物坚贞不屈的乐观性格。

阮玲玉在此片中,不仅自己演得好,还适时地帮助了扮演珠儿的演员黎莉莉。

黎莉莉曾回忆说:“当时,我对角色的理解很肤浅,我想珠儿既然受了重伤,伤口必然很痛,所以我紧皱双眉,表现出异常疼痛的样子。这段戏拍了几次,导演都不满意。我因演不好戏又着急、又难过。这时阮玲玉启发我说:‘这时候你所要表现的不是如何疼痛,而是安慰母亲,不让她难过,这样才能深刻体现出深厚的母女之情’。”可见,那时才23岁的阮玲玉,对如何揭示角色的内心世界,是很有见解的。

这说明:阮玲玉的表演艺术成就,不仅在她有着娴熟、自然地表现角色的技巧;而同时也具有理解角色的思想深度。唯独有理解角色的深度,才使她的技巧升华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阮玲玉在《小玩意》中,演得最出神入化的地方,还是在影片的结尾部分一年春节,她身遭家破人亡之后,流落在春花舞场门外的街头,猛听见爆竹一声巨响,误以为敌人杀来,精神失常,高呼:“中国要亡了……快牧牧中国!”她指着一些沉醉在灯红酒绿中的男女:“我所说的是你!”“是你!”。虽然叶大嫂的语言是用字幕打出来的,可阮玲玉对于她那种既疯呆,而又对侵略者怀有深仇的真情,掌握得恰到好处。影片用几个不长的中、近景,拍摄了在人群中的叶大嫂大幅度摆动身肢和凝视失常的眼神,显示出阮玲玉已完全沉浸在角色之中。透过她的眼神,一幕幕敌人摧残杀害中国人的惨剧在重视,透过她自己制作的小玩意一士兵、武器去冲锋陷阵的幻觉,更刻画了她的爱国激情。这使人感受到:阮玲玉既善于演一些细致人微的感情变化,又能发挥出淋漓尽致的奔腾激情,并达到和谐的统一。

阮玲玉所塑造的人物大都与她的切身社会阅历有着密切的关联。她在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有力地支援了她的艺术创造。可是,从《三个摩登女性》中的电话接线生淑贞,到《小玩意》里的叶大嫂则不同,这些人物都和她的生活距离较远,在当时的银幕上也几乎是没有出现过的。她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新人物的世界之中。

这正是阮玲玉这一时期所追求的。在她刚参加拍摄电影之初,往往把演戏、拍片看作个,人的事,兴趣、挣钱、出名是她生活的动力。如今不同了,随着进步力量对电影的影响,随着当时民族危机日渐加深,阮玲玉渐渐明白了一个电影演员应有的责任。

一次,在拍摄外景时,因天气阴雨绵绵,不能进人拍摄。

《小玩意》一一片的摄影师周克笑着对阮玲玉说:“阮小姐,你对于外间批评和拥护女明星有什么意见?”

阮玲玉笑了笑,把身前的小玉向怀里拢了拢说:“批评是我最关心的事,拥护,没有什么……老实说,只要中国影业发达,能有我一个位子便很光荣了,却不希望无意识地被人捧上天去,我生怕自己摔下来了呀!"言词诚恳,流露出阮玲玉对演员艺术的执着追求。在那样一个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旧上海里,有多少女演员,稍有名气,便一味沉醉在交际场中,和阔佬、富少、名流、记者周旋,哪里还顾得上艺术的追求?阮玲玉的艺术生命,来自对表演艺术的热爱,特别是她艺术创作的后期,她对自已所扮演的角色的探索和对完美艺术的追求,从未因名声显赫和感情生活的失意而随意松懈。

1933年8月13日,阮玲玉拍完《小玩意》后,感觉疲劳,她到普陀山去休息了几天。接着,她在费穆导演的《人生》里担任女主角。该片的主要内容,是写一个女工,由于生活和环境的逼迫,使她一生都无法摆脱当妓女的命运。影片制作时间历时4个多月,首演于1934年2月3日上海金城大戏院。放映后得影评界关注,认为:“1934年带给中国电影的是压力的黑影与忧郁。但是,费穆的《人生》,的确表示了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准的新的阶段。”影片的成绩是与阮玲玉的表演技艺分不开的。她在影片中饰演的角色,从少小到老死,历时四、五十年之久。当影片拍完后,阮玲玉曾对人说过,在她所拍过的影片中,她以为这部影片的表演是最使她满意的了。

在阮玲玉所主演的29部影片中,就她的艺术上的完美和光彩来说,吴永刚导演的《神女》可以说是她的艺术顶峰之一。

吴永刚,原为“天一”“联华"的美工师,1934年,他有感于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妇女流落街头当妓女的屈辱地位,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影片——《神女》。

作为初次创作的青年导演,他把握不大,甚至怀疑自己的作品将来是否能有所成就。他想,重要的是,神女》得选择一个上好的女演员来担任主角。此时,他自然会首先想到演技好、戏路宽的阮玲玉。但他又顾虑重重,因为阮玲玉从拍完《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影片后,声誉日隆,她能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合作么?吴永刚带着一种期望的心理等待着。后来,黎民伟转告吴永刚说:“阮玲玉热情回答,‘没关系,让我来演好了’。”

由于有子阮玲玉的参加,增加了吴永刚拍好《神女》的信心。因为,吴永刚作为“联华”的一位美工师,曾经无数次在摄影场上看见过阮玲玉在摄影机前的表演,他认为:她有着非常敏捷的感应力,如同一张感光最快的底片,反应力非常快;尤其是她那种对于工作的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使人感动。而在她的过去作品中,她曾经饰演过多种人物,她非但能摹拟各种人物典型,并且能深深地抓住剧中人的个性,她能控制她感情,使她的表情和动作,转变的顺序节奏恰到好处。她对于工作是聪明而诚恳,待人接物使人感到象是一团和煦的春风。

《神女》一片的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它写了一个城市的普通妇女,迫于要抚养她幼小的儿子,忍辱出卖肉体。结果一个流氓不仅占有了她,还要夺取她全部的“卖身钱”,她在忍无可忍的心情下,将他打死,最后被法院判处12年徒刑。

在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影片里,一些优秀的女演员都创造过不幸的妓女艺术形象。在众多的妓女题材的影片里,《神女》又以不同凡俗的特色,不仅在当年引起很大反响,至今仍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阮玲玉,她演出的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的、神容黯淡的下等妓女,既没有嘉宝演的《茶花女》的雍容华贵,珠光宝气;又没有费雯丽于40年代演的《魂断蓝桥》里的玛拉那么娇美诱人,脉脉含情。她,只是一个从来没有被人爱过疼过,尝过人间温暖的下等妓女。容貌既不惊人,衣着更不华贵。她在小屋中的几步走动的姿态,她那微皱眉心的面容,以及领口都没有扣好的衣衫,一下子就让人产生了一种信任感。她在摇篮里亲了亲婴儿,换上墙上挂着的半新的花旗袍……这就是一个为生活所迫,以出卖肉体为职业的妓女形象。

从她在《神女》中的第一个镜头起,阮玲玉从步态、面容情绪、细节,都演得那么从容、自然、准确。而这又不是琐琐碎碎,断断续续的。它是这一艺术形象总体中的一部分、一方面。一皱眉、一昂头、一举步、一个眼神,都是人物整体中的一枝一叶。这种对人物整体把握和表达的能力,体现出阮玲玉的表演艺术已进人成熟的境地,已从一般表演上的真实、质朴、自然,达到了创造完整丰满的性格化表演的高峰。

在《神女》里,有3次表现神女上街卖淫的镜头。

第一次:她第一次出街,来到20年代的路灯下,从眼神、面容、步态,尤其是抽烟、吐烟圈的细节,活画出她那从事这一不幸生涯的真实形态。可是,阮玲玉并不以这些表面的、外观的真实为满足,而在细微的瞬间,在面容的变化和紧闭一下嘴唇的表情中,显露出她内心的委屈、无奈和痛楚。这都是在极短的镜头中完成的,反映了阮玲玉感情变化迅速、明快的特点,也使人物在具有真实可信的同时,有了深度和厚度,有了多样的色彩。尤其令人惊讶的,是阮玲玉在步态的运用上,真是像出色的音符那么准确、传神:如她出卖肉体挣不到钱,而在当铺门口徘徊时进退两难的步态;尤其是当寒夜已经过去,黎明初展,她拖着疲惫的步子缓慢、沉重地上楼,这一步态,既反映了她身体的劳乏,更表现出她心灵的悲切。在画面中,阮玲玉有时是以背影出现,而却给人以胜过语言、胜过正面面部表情许多倍的感染力、想像力。

第二次:她在街上卖淫时,受到巡警的追捕。慌忙之中,她竟误撞人那个高大肥胖的流氓(章志直饰)房里。她如同一只小鸡似地,刚逃过豺狼的追逐,又落入饿虎的巢穴。惊魂未定,神色惶恐,她向流氓发出一丝希望的祈求,流氓掩护了她,把警察打发走了。她神色略显安定,流氓又强迫她留下过夜:“你应当怎样来谢我?今天别走了!"她听了他的话并不声响,平易的外表隐含着内心无比的屈辱和痛苦。

此时,她在一个较长的摇镜头中,默默地向里走去,跳到桌上坐着,还用一只腿搭在木椅上,她找流氓要了一支烟,在指甲上磕了磕烟丝,既豪爽又从容地吸……在阮玲玉的脸上,我们没有看见她啼哭、悲切的表情,然而在她这种默默地、连续不断的形体动作中,在她那淡淡的、冷峻的目光后面,却使人感到她有比啼哭、悲切更深沉的东西!

第三次:阮玲玉只是以她的步态,向嫖客走去,镜头中是她的脚的特写。简简单单的、朴素的几步,暗示出她一次次出卖了自己的肉体,干着最不幸最可耻的勾当。电影表演不可能在每个镜头中,全都显露演员的面部和肢体,但在局部镜头中,也要紧紧联系着人物整个精神状态。导演在这一小节镜头中,虽只是双脚走动的特写,可它已是有主体感觉的。有生命的,观众也完全可以想象出阮玲玉当时那似哭非哭,楚楚可人的神情。

这三次卖淫的表演处理,镜头都不算太长,阮玲玉却在有限的篇幅里,在默默无言的动作中,以及在细微变化的表情里,活现出一个地道的旧上海滩、而且是个生活在最低层的妓女血泪史。她演得既有妓女卖笑的职业特点,又演得那么含蓄,毫不给人一种感官上的生理刺激;相反,还给人一种“脱俗"的味道。阮玲玉表演丑恶的生活现象,却留给人们美的艺术享受。这正反映她的美学观、艺术观日趋成熟。

阮玲玉在这之前,曾在《玉堂春》《故都春梦》、《人生》等影片中,成功地创造过妓女的角色,唯独在《神女》中,塑造了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艺术典型。如果阮玲玉演出她不幸屈辱的一面,那么,即使她演得再出色,再成功,终不过是个中外电影史上已经有过、常见的妓女罢了。阮玲玉在这一角色身上所追求,所探寻的,有更为重要、更具特色的另一面,那就是她在第一场里就定下的基调:崇高的无私的母爱。正是流动于她心灵之中的这种母爱,使神女的形象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异彩。

在影片中,孩子才是神女的欢乐、安慰、希望。她的肉体虽然属于世上的任何男人,可她的灵魂却只属于她的孩子。当她一抱起孩子时,似乎在灵魂里纯洁得没有一一丝污秽。人们不能不感到惊讶:阮玲玉竟能这样天才地将最不幸、最痛苦的情感和最崇高、最丰富的母爱揉和在一起;竞能从一个最下等的神女身上,发掘出最美、最无私。最纯洁的母爱之光;竟能从最寻常、最普遍的8常生活中,挖掘出一种艺术美的境界。我们从心底发出由衷赞叹:当20年代初,中国早期女演员的表演大都还受着文明戏、形式主义、刻板化的束缚和影响时,她却迈出了现实主义表演艺术的极可宝贵的一步。从内心到外形,从动作到表情,她都能如此自然、和谐、清新、质朴,尤其是,它力求生活感而不流于琐碎,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注重形象的整体。

与她同一时期的世界各国的著名女星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导演吴永刚,在和阮玲玉合作拍片后,更领略到她表演技艺之精深一次,在拍摄她进人监狱一场戏时,正好她的广东老乡远道赶来看她拍戏。她热情亲昵地与他们交谈着,等到拍摄现场一切安排就绪时,导演吴永刚怕她马上进不了戏,可她却愉快而惬意地说:“不要紧不要紧,开始吧。”只见她在监狱的铁栏杆前一站,定了定心,当摄影机一开动时,她早已进入了角色。愤懑时,面容分外凄苦;悲伤时,两泪即下,使参观的老乡对她的表演倍感同情。尤其使人惊奇不已的是她的眼泪来得那么自然,使参观的人忘记了是在参观而掉下了眼泪。吴永刚深感阮玲玉卓绝的表演天才,称阮玲玉是“感光敏锐的‘快片',无论有什么要求,只要向她提出,她都能马上表现出来,而且演得那样贴切、准确,恰如其分。有时我对角色想象和要求还不如她体验的细腻和深刻。在拍片时,她的感情不受外界的干扰,表达得始终是那么流畅、逼真,犹如自来水的龙头一样,说开就开,说关就关。”

美国影片公司在30年代的初、中期,一度盛行以旧时的默片重新摄制有声片。如《三剑客》、《双城记》和《钟楼怪人》等,都是先有默片,后来才有有声片。吴永刚在拍摄了《神女》(1934年)之后,于1938年又在联华公司,重新拍摄和《神女》内容几乎完全一样的有声片一《胭脂泪》。此时,已是阮玲玉去世后3年,该片的女主角由另一有名的红女星扮演。其他配戏的主要演员尽量保留(如饰演孩子的黎铿,扮演流氓的章志直等)。场次、镜头的分切等处理也基本忠于拍摄的《神女》。

由于有重要女明星参加,影片有一定的影响,但人们难于忘怀的是阮玲玉在《神女》

中那纤弱灵巧造型优美的形体;更难于忘怀的是她那凄楚冷峻的眼神,这一切的美,在人们的心中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