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吉多战役

美吉多战役(Battle of Megiddo)

美吉多战役简介

美吉多战役: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第一次远征巴勒斯坦期间的重要会战。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一次战争。约公元前1482年,为镇压以卡迭石(今叙利亚纳比迈恩德)城邦为首的反埃及联盟,图特摩斯三世率军约3万人向巴勒斯坦进发。联军在美吉多城(今以色列泰勒美吉多)外设防。埃及军抄山路隐蔽接敌,突然出现于美吉多城下,然后兵分三路于黎明时分发起进攻。盟军猝不及防,又缺乏统一指挥,仓皇败逃城内。埃及军忙于抢掠同盟军丢弃的财物,未能及时扩大战果,经7个月围攻才占领该城。埃及缴获大量战利品,包括924辆战车、2238匹马、200副盔甲和大量金银。

美吉多战役过程分析——

美吉多战役档案

交战双方: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VS卡迭什国王杜鲁沙

交战时间:公元前1456年

历史背景:自远古时代,女人和食物就是男人争夺的焦点;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开始争夺山洞、山谷,这也让更多的人卷入了战争。原始时期,即使人们只有石头、棍棒等最基本的武器,交战双方仍试图超越对手,取得优势。这种斗争一旦经过正式的策划和组织,就变成了战斗:部落中精明成员制订的战斗计划演变为“战略”( strategy ),而微观层面上的战斗方法则称为“战术" ( tactics )。

交战意义:毋庸置疑,没有文字记录的争斗或冲突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过,而美吉多战役是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战斗。对于这-点当今历史学家们是可以肯定的。此外,这也是历史文献中第-次出现“突击与齐射" ( shock and fire )这一经典战术。

主要过程

青铜、战车及射手

对美吉多战役这样的激战而言,拥有更先进、更精良的武器是克敌制胜的前提条件。公元前2000年左右,石斧和棍棒逐渐被青铜武器取代。虽然勇士们手中仍旧挥舞着战斧,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从远东地区传来的武器一剑。 在埃及,剑取代了权杖,成为法老权力的新标志。步兵也使用矛,其中埃及步兵采用的是一种托座式叶状枪头的长矛,这种矛在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 也早已投入使用。 埃及人主要用它守卫城墙,而亚洲人则从战车上将矛掷向敌人。

铁器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200年以后,稍晚于青铜器。当此之时,一种类似军团的组织结构也有所发展,庞大的步兵团被分为长矛、剑和战斧方阵(phalanx), 这种结构就是现代部队中“连”和“排”的雏形。长矛手、弓箭手和投石手们,需遵守一定的组织纪律才能作战有力。

我们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liad) 中可以知道,特洛伊战争(Trojan Wars)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战车。古希腊战斗实际上是靠步兵和战车相互配合实现的。早在公元前1700 年以前,中东地区的人们就已经能够熟练驾驭战车。不过,埃及人和亚洲人在战术上有一个显著的区别:亚洲的战车上仅有1名驾驭者和2名长矛手,是一种轻便灵活的车辆,可以反复进攻;相比之下,埃及战车则外形庞大,每个车轮上装6根辐条,多辆战车同时出动,从敌人面前一扫而过,进攻方式类似于后来出现的骑兵(cavalry)。 埃及战车上的弓箭手"配备着复合材料的弓(bow), 每50名弓箭手组成一个单位,由1名指挥官指挥。

埃及有精工巧匠,擅造良弓,因此弓箭是当时重要的武器装备。这使得埃及的军事实力强于东边的一。些小王国。埃及的战车单位和步兵团都使用弓箭。弓箭以芦苇作箭杆、以青铜为箭头,其威力足以刺穿当时的各种盔甲;每个箭简中可盛放约30支弓箭。

新王国时代(New Kingdom Period,前1567一前1085)的几位法老完善了由重型长矛手和弓箭手组成的部队。部队的盔甲非常轻便:无论战车驾驭者还是弓箭手,都身披甲胄,佩戴头盔,只持有较小的盾牌或者根本不持盾牌。不过,鉴于铠甲非常昂贵,枪兵和剑手几乎不穿戴铠甲防护罩,只以大型盾牌做防御。

保卫新帝国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约公元前1479一前1425年在位)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6位统治者,在他21岁之前一直由姑妈哈特谢普苏特王后(Queen Hatshepsut)摄政。图特摩斯三世掌握实权后独自统治埃及超过53年,是古埃及最尚武的国王。

第十八王朝时期,埃及的影响力最远可至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但哈特谢普苏特之死却引发了这几个远东北省份的动乱。叛乱的罪魁祸首是米坦尼(Mitanni), 卡迭什(Kadesh) 城邦和图尼普(Tunip) 城邦为其盟友。卡迭什靠近现代叙利亚的霍姆斯湖(Lake Homs),控制着奥龙特斯河上游河谷。据说,当时国王杜鲁沙(Durusha) 也正准备同埃及开战。由于卡迭什控制着通往幼发拉底河及亚述帝国(Assyria) 的陆上要道,这样一场战斗势必严重影响埃及同亚洲的贸易。杜鲁沙当时获得了330个米坦尼亲王的支持,他们同杜鲁沙一道, 驻扎在哈米吉多顿。

哈特谢普苏特姑妈死后的第一年, 图特摩斯率领约I万人闪电般地打击了反叛首领。公元前1458年4月19日,图特摩斯离开尼罗河三角洲,穿过西奈沙漠,首先向效忠埃及的加沙地区开进,而后占领叶亨(Yehem)。 随后,图特摩斯的副官杰夫特(Djehuty) 将军围攻了约帕,用大筐把军队秘密偷渡入城,而法老则率部队急行军,一天之内行进16英里(26公里),翻越卡美尔山脉(Carmel Range),终于在5月10日抵达了卡美尔山脉南坡,之后包围了巴勒斯坦北部各个城市,将它们逐一攻克。

备战哈米吉多顿

迦南各部在杜鲁沙的指挥下联合起来,驻扎在卡美尔山脉北坡的设防城市美吉多。美吉多城控制着埃及通往安纳托利亚(Anatolia)、 叙利亚(Syria) 及幼发拉底河的贸易通道,地理位置非常关键。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勋爵所言:“将战场设在这里是非常明智的,卡美尔山脉是军队北出埃及时遭遇的第一道 真正的天然屏障。”

法老的胜利出征以浮雕的形式反映在了卡纳克0阿蒙神庙(Temple of the Imperial GodAmun)的塔门上,以及开罗博物馆内图特摩斯的石碑上。这些“年鉴”记录了美吉多战役的征服过程。在卡纳克的浮雕中,图特摩斯带着阿蒙神的祝福,重重打击了敌人。

通往哈米吉多顿的大路虽然好走,但是过于明显,十分容易暴露目标。为了出其不意打击叛军,埃及军队选择了一条十分狭长的小路,全部人马排成一列依次通行,因此三天之后才到达目的地。杜鲁沙和他的军队还没有人城,只得在城外的美吉多平原应战。法老的军队以凹型阵列前进,从两侧包围敌人:南翼从琴纳山丘(Hill ofKina)围住叛军,而北翼切断他们同美吉多城的联系。法老的军队出动大规模战车和弓箭手军团进行突袭,切断了叛军各部之间的联系,将其包围。

然而,正在关键的时刻,图特摩斯的大军失控了:士兵们一心抢夺战利品,竟没有乘胜追击。杜鲁沙率军趁机逃人美吉多城避难,猛地关上各个城门。尽管美吉多的主要水井打在城外,但城内蓄水充足,能够保证驻军用水。要塞上有一个18米高的竖井,由一条横向管道与水井连接,引水人城。图特摩斯率军围城长达7个月,才终于耗尽了城内的储备,迫使守军投降。

穷追不舍

据说图特摩斯此次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其中包括战马、战车、铠甲以及兵器等物品,共计2000多件。虽然杜鲁沙侥幸逃脱,但攻占了美吉多城,图特摩斯的势力就扩张到了幼发拉底河流域。

图特摩斯仍继续追捕卡迭什国王,6年后终于攻占了卡迭什的都城。卡迭什是叙利亚最牢固的要塞,它的河流防御网由奥龙特斯河及其支流、城内的一条运河以及两条河道组成,可谓牢不可破。经过一番艰难的围攻,图特摩斯终于夺取了卡迭什,短期之内埃及将可高枕无忧。最终,在图特摩斯执政的第33个年头,他重新控制了大片被米坦尼夺去的土地,使该地许多城市称臣纳贡。尽管法老一度渡 过幼发拉底河追击米坦尼国王,却始终未能将其消灭,米坦尼依旧是埃及身边的一大隐患。公元前1425年,图特摩斯逝世时,埃及帝国达到了鼎盛。

冲突之地

1918年9月,又一场战役在美吉多爆发,英国将军埃蒙德·艾伦比子爵(Sir Edmund Allnby)从土耳其手中夺取了美吉多城。这片从地中海延伸至红海。死海和加利利海的土地经历了两次美吉多战役、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1967年的“六日战争”,以及最近几年。

来以色列与阿拉伯之间的一系列冲突,承受了太多不应该承受的武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