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汤若望

汤若望(西学东渐中的传教士)

汤若望简介

汤若望:汤若望是德国科隆的日尔曼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在华四十余年,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他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中国现在延用至今的农历就是由其编写的。他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在西学东渐之中成就了一番不可磨灭的成绩。雍正时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

汤若望传记——

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年5月1日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贵族家庭,青少年时就读于耶稣会所创办的贵族中学,由于成绩突出,毕业后被保送罗马的日尔曼学院。1617年,他以最优秀的成绩完成学业,晋升为神父。

1619年,汤若望受耶稣会派遣,在法国神甫金尼阁的带领下来到澳门。明朝天启二年(1622 年)进入广东,汤若望换上了中国人的服装,把德文姓名“亚当”改为发音相近的“汤”, “约翰”改为“若望”,正式取名汤若望。同年十二月到达北京,他将从欧洲带来的数理天算书籍列好目录,呈送朝廷。又将带来的科学仪器在住所内一一陈列,请中国官员们前来参观。汤若望以他的数理天文学知识得到朝廷官员们的赏识。他到北京不久,就成功地预测了当年10月8日出现的月食。

天启六年(1626 年),汤若望在中国学者李祖白的协助下撰写了《远镜说》,对伽利略望远镜做了详尽的说明,在以后的历法改革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天启七年(1627 年),汤若望前往西安管理陕西教务。

崇祯三年(1630 年),由礼部尚书徐光启疏荐,汤若望回京供职于钦天监,开始译著历书,推广天文,制作仪器。同时,利用向太监讲解天文的机会,在宫中传播天主教。

崇祯七年(1634 年),汤若望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同时受明廷之命采用西法制造战炮。汤若望奉旨设厂铸炮,两年中铸造大炮二十门。

清朝顺治元年(1644 年),清军进人北京。汤若望以其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识和技能受到清廷的保护,受命继续修正历法。汤若望适时进献了新制的輿地屏图和浑天仪、地平暑、望远镜等仪器,而且用西洋新法准确预测了顺治元年八月初一丙辰日食时,初亏、食甚、复圆的时刻,最终说服摄政王多尔衮,决定从顺治二 年开始,将其参与编纂的新历《时宪历》颁行天下。十一月,汤若望受命掌钦天监事。次年,他将《崇祯历书》压缩成《西洋新法历书》,进呈多尔衮,被封太常寺少卿。

顺治七年(1650 年),清政府赐地在宣武门内原天主堂侧重建教堂。汤若望将利马窦建的一-座经堂扩大,建成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 (南堂),此处成为汤若望等神父的起居地。汤若望工作的地点则在今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古观象台。

顺治八年(1651 年),顺治帝亲政后,先后授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并赐号“通玄教师”。汤若望经常出入宫廷,先后上奏章三百余封。顺治帝临终议立嗣皇,也曾征求汤若望的意见。

顺治十八年(1661 年),顺治病逝,八岁的康熙登基。辅政大臣鳌拜等反对西洋学说,大臣杨光先等言汤若望等传教士有罪。

康熙三年(1664 年),鳌拜废除新历,逮捕了已经中风瘫痪的汤若望和南怀仁等传教士。九月二十六日,清廷会审汤若望,以及钦天监官员。次年三月十六日,廷议将钦天监监正汤若望等处死。在初审被判处死刑之后,朝廷进行了一次由中国、回族和西洋三种观测法同时预测日食时间的检验活动。结果南怀仁等人据西洋历法预测的日食时间与事实相符,最为正确。但是,对汤若望等人的处罚非但没有减轻,反而由绞刑变成了最残酷的凌迟。根据判决,汤若望应凌迟处死。但不久天上出现被古人认为不祥之兆的彗星。京城又突然发生了大地震,皇宫在地震中遭到破坏。

孝庄太皇太后特旨释放汤若望,他的仆人潘尽孝也免去一死。

康熙五年(1666年)七月十五日,汤若望病死于寓所。三年后,康熙帝给汤若望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