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黄子澄

黄子澄(大明忠义之臣)

黄子澄简介

黄子澄:黄子澄是洪武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修撰,伴读东宫。皇太孙朱允蚊即帝位后,黄子澄官至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与兵部尚书齐泰一起同参国政,辅佐建文帝朱允坟,是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朱棣夺得帝位后,逮捕黄子澄,并亲自审问。黄子澄抗词不屈,最后被肢解而死。并祸及满门,株连九族。是为维护中央权威、削减藩王势力而献身的大忠臣,也是历史上“无惭臣节”的又一牺牲品。

黄子澄传记——

黄子澄,又名黄缇,元至正十九年。 (1359年)出生于江西分宜澧源(今大冈山乡大坑村)。

明洪武十八年(1385 年),二十六岁的黄子澄以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探花及第。授翰林编修,不久升修撰,迁任春坊讲读官,伴读东宫。皇太孙朱允坟曾问黄子澄:诸叔藩王都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黄子澄回答说: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太孙听过这番引经据典的高论之后,深为敬佩。此后,对他都以黄先生相称。

洪武三十一年(1398 年)六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炊即帝位。黄子澄深受皇帝倚重信任,官至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与兵部尚书齐泰同参国政。朱允蚊即帝位后,由于担心几个皇叔可能发难,特别是燕王朱棣,于是开始酝酿削藩之事,命心腹之臣黄子澄和齐泰一起商议。齐泰提出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但黄子澄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最后,建文帝朱允蚊采纳了黄子澄的意见,周王朱繡、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搏以及岷王朱梗等五个潘王先后被削。与此同时,朝廷还采用了黄子澄和齐泰的计谋,先调走燕王手下的精兵,又在燕王府所在地北平一带调动军队以监视燕王。燕王朱棣眼看五位王兄弟在短短几个月内先后被削去王权,感觉到朝廷正准备对他动手。

建文元年(1399年) 六月,是太祖朱元璋的忌辰,按照礼制朱棣应该自己前去拜祭,但朱棣感觉到如果自己去京城,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但父皇的忌日又不能不去。于是,他先以病重为借口,派长子朱高炽和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朱高燧代替他前往祭拜。朱棣一下派出三个儿子, 除了表示自已重视此事外,另一个目的就是告诉朝廷,自己没有异心。但是,朱高炽三兄弟一人京城,兵部尚书齐泰就劝建文帝朱允蚊立刻将他们扣为人质。此时,魏国公徐辉祖也向朱允纹进言,说这三个人都是他的外甥,他看着他们长大,十分了解他们的品行,绝对不能放这三个人回去,因为留下这三人不但可以作为人质,而且他们都身负大才,如若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朱允坟本来表示同意,但黄子澄却提出异议,认为这样会打草惊蛇,应该把这三个人送还燕王,以表明朝廷并无削藩之意,以麻痹燕王。于是,当朱棣请求朝廷容许留在京城的三个儿子返回北平时,朱允蚊最后还是答应了。

建文元年(1399年) 七月,朱棣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打出“恢复祖宗旧制”的旗号,发兵南下。他上书朝廷,指称黄子澄和齐泰就是皇帝身边的宵小之臣,诱惑皇帝对先帝的诸皇子进行迫害,并诬陷他在做军事准备来反对皇帝。他所采取的行动是正当的自卫,同时,他要求皇帝去掉左右的奸诈之臣,恢复太祖皇帝的法律和制度。

燕军南下之后,朱允坟派大将军耿炳文率大军北伐,在真定(今河北正定)与燕军一战败得一塌糊涂。当时,不谙于军事的黄子澄却谏言说:“ 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虑。”并推荐由曹国公李景隆取代耿炳文,说李景隆娴熟兵事,堪负大任。但李景隆接任后,也屡战屡败,丧师数十万。这时,朱棣乘李景隆战败之时,再次上书朝廷,大力批评黄子澄和齐泰,朱允蚊迫于燕王的压力,只好免去了黄子澄和齐泰二人的官职,但仍暗中与二人议事。

建文二年(1400 年),朱允蚊将李景隆召还,虽撤了他的职,但赦免了他的死罪。黄子澄哭着请求朱允蚊将李景隆正法,以激励将士,朱允坟没有接纳。黄子澄伤心地捶着胸脯说:“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

建文三年(1401 年)一月,当盛庸在东昌大破燕军之后,朱允坟又恢复了黄子澄和齐泰二人的官职。三月,当盛庸在夹河战败后,朱允蚊再次免去了他们二人的官职。

建文四年(1402年) 六月,燕军逐渐逼近南京,朱允纹谋求与朱棣和谈,将黄子澄和齐泰贬谪到外地,但仍密令二人募兵。南京陷落之前,朱允蚊召黄子澄回京,但正在苏州募兵的黄子澄走到半途时南京就已失守。黄子澄密谋继续反抗朱棣,不久行踪被人告发,被捕。黄子澄作为削藩政策的制定者,朱棣亲自对他进行审问,要他写认罪书。但黄子澄却写道:“ 我作为先帝文臣,没有尽到责任,上书削藩时间不晚,最后成了如此凶残的局面,后人要谨慎,不足以效法。”朱棣看后大怒,下令砍去他的双手,对他处以“五马分尸”的酷刑,再处以“诛九族”的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