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金城平定西羌

金城平定西羌(“击虏以殄灭为期”)

金城平定西羌简介

金城平定西羌:西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四月至十一月,汉后将军赵充国平定西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赵充国善于治军,爱护士兵。行必有备,止必坚营,战必先谋,稳扎稳打。此战,赵充国所以能够不费多大代价而取得胜利,得益于他对侦察工作的高度重视,乃是其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城平定西羌过程分析——

边关无小事,西北边关的军事冲突,如不迅速化解,就有可能导致兵连祸结,国本动摇。形势危急,举朝惶恐。经过这次战争,西汉王朝平定了羌人的叛乱,稳定了西北边境局势。

战争档案

时间:公元前61年

参战方:汉、西羌

战场:金城

主要将帅:赵充国

战争回放

赵充国平西羌之战,乃是发生在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四月至十一月,汉后将军赵充国平定西羌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

西汉时期,西羌人大部分已经融汇于中国人之中,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向西方迁移,成为了包括吐蕃人在内的许多西南夷各部族。其中有一支,滞留在了现在青海和甘肃一带,这支西羌人的后裔,就是后来与赵充国作战的这支西羌人。所以,这里需要对这支西羌人介绍下。

西戎本来没有君主,夏朝末年和商周之际,优势随从诸侯们征伐有功,天子就赐给他们爵位,让他们做中国的藩国。春秋时,陆浑、蛮氏戎的爵位是子,战国的时候,大荔、义渠称王,等到他们衰落灭亡之后,其他的部落就用原来的旧称呼一酋长。

羌人有一个人叫无弋爱剑的,秦厉公时被秦国抓住,做了奴隶。不知道这受剑是什么西戎的别种。后来逃跑回家,秦国人追他很急,藏在山洞里,没有被抓住。羌人们传说爱剑藏在山洞里的时候,秦人想要烧死他,这时候有一个神人,面貌像老虎,为他挡住了火,这样才没有死。出来之后,又跟一个被割掉鼻子的女子在野外发生了关系,就做了夫妻。

这个女子觉得自己长得难看,就把自已的头发耷下来挡住自己的脸,羌人从此以后就成这种打扮了,随后就都逃到了三河闲。羌人们见爱剑被烧不死,觉得他是神仙,都很怕他,尊敬他,就推据他做了酋长。河湟闲没有五谷杂粮,但是有很多禽兽,人们每天都是打猎吃饭,爱剑教会他们种田和养家畜,人们都很尊敬他,信任他,庐落种人依附他的就越来越多。羌人说奴叫无弋,又因为爰剑曾经为奴隶,就叫他无弋爰剑了。

他的后代世世代代都是酋长。到爱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刚刚即位,想要复兴穆公的兵威,派兵到渭河的发源处,消灭了狄蒔戎。忍季父叩害怕秦之威力,率领自己的部落人民往南迁徙,出赐支河曲往西数千里,与鱗羌很远了,就不再往来。后来子子孙孙不断分家,各自建立新的部落种族,都是随便去什么地方都行。有的叫牦牛种,也就是越嵩羌;有的叫白马种,也就是广汉羌;有的是参狼种,也就是武都羌。忍和他的弟弟舞独自留在湟中,娶了许多妻子。忍生了九子为九种,舞生了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人从此就兴盛起来。

秦穆公当年驱赶西羌人至现在甘肃岷县一带,就没有再往西走了,这就是为什么秦长城只是西至临洮( 即现在甘肃岷县一带)的原因。而当时的西羌人则退却到了现在青海地区西宁地区的湟水与青海黄河上游地区一带以西。

这就是说,当年,现在青海西宁以西的地区,全部是由西羌人所占领着。秦厉公时代,秦国俘获了一个叫做无弋爱剑的西羌人,“无弋”是羌语中奴隶的意思。这个叫做爰剑地方西羌人在秦国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文明文化知识,他后来脱逃回了西羌人部落,这样,爱剑就建立了当时西羌人中的一个最强大部落,爱剑的子孙延续了他的传统,也建立了不少强大部落。

西汉王朝的汉宣帝时代,西羌人狼何部落带头联络西羌人和匈奴人与西汉王朝为敌,应该就是爱剑的后裔。这支部落,叫做“先零羌”。

赵充国(公元前137年一前52年),字翁孙,原籍陇西上郵(今甘肃天水西南),后来移居到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赵充国的父亲叫赵君育,生了赵充国和赵子声兄弟两个,二人均有建树,特别是赵充国,擅长骑射,沉勇有大略,读书好学,精通笔法,熟悉少数民族事务。

他起初是骑兵,因为是金城郡良家子,善于骑射,补为羽林军士,侍卫皇帝。他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在汉武帝、宣帝时,他在征讨匈奴、羌、氐的战争中身经百战,屡建奇功。赵充国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战将,而且更是一位军事谋略家,因此宣帝感其丰功,在他死后封为壮候,画像挂于未央宫麒麟阁,在同被画像的11位中兴名臣中,名列第四。

成帝时(公元前32年一前6年),西羌又有报警,成帝特命著名文学家杨雄为他的画像题写颂词道:“ 在汉中兴,充国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 汉朝中兴的时候,充国是一介武夫,甚是威武,我们应该继承他的功绩),追念赵充国的丰功伟绩。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朝廷从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取二县,在与羌人紧邻的允吾( 今永靖西北)设置了金城郡。这是一个大郡,下辖十三个县,即允吾、浩豐、令居、枝阳、金城、榆中、袍罕、白石、河关、破羌、安夷、允街、临羌,辖地包括今兰州市黄河以南地区、临夏、青海等河湟地区。

其中,浩壹、令居、枝阳、金城、榆中、允街六县在今兰州市辖区内。金城郡的设置,迫使羌人退出湟水谷地这一优良的牧场。金城郡治允吾此时已是湟水的腹地、羌人的东大门,湟水谷地一失,羌人便随时处在汉军的威胁之下,于是羌人便再次与匈奴联合,四处骚扰西汉边境,汉人则以牙还牙,不断侵扰羌地。双方剑拔弩张,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汉王朝派遣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羌人各部,羌人请求朝廷允许他们过湟水放牧,安国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消息传到京城,引起老将赵充国的怀疑,认为羌人必定有诈,于是上书指责安国奉命出使却不警惕,结果使羌人产生了怀疑之心。

宣帝同意赵充国的意见,召回安国,拒绝了羌人的要求。这一举措引起了羌人的愤怒,先零羌首领杨玉联合本部各部落,强渡湟水,占据汉朝边地。边郡无力禁止,两百多名羌人首领会盟,消除昔日积怨,商讨共同对付汉朝,并派使者向匈奴借兵,企图进攻鄯善、敦煌,切断汉朝通西域的道路。

宣帝听到后,急召赵充国问策。

充国说:“羌人所以容易控制,是因为他们各有首领,互相攻击,没有统一起来的缘故。三十多年前,西羌反叛时,也是订立盟约联合起来进攻令居。至征和五年的时候,先零首领封煎与匈奴通使,匈奴使人告诉羌人们说,'张掖、酒泉本来就是我们的土地,那可是块好地啊,咱们不如一块住吧。’这么看来匈奴是想和羌人合伙攻击咱们汉朝,这么来说时间可不短了。羌人一旦联合,必然和我们对抗,匈奴也会插手。臣怀疑匈奴已经在羌人中活动,并与先零羌的首领取得了联系,等到秋高马肥,时机一到,肯定会搞点什么名堂出来。所以,臣恐怕羌人的叛乱远没有结束,羌人还会结联其他少数民族,应早做准备。朝廷应先派人检阅边防部队,命令他们积极备战,同时,又要派人出使羌部,找机会离间他们,拆散他们的同盟。”

宣帝觉得有道理,就采纳了赵充国的建议,派义渠安国巡视羌人各部落。

义渠安国到陇西后,采用欺诈手段,将先零羌人的三十多位部落首领召集起来开会,严厉斥责他们图谋不轨,并一齐处死,又率大军袭击羌人,一千多羌人死于非命,这引起了原来归顺的部落与其他部落羌人的极大不满。于是羌笛横吹,兵戈四起,归义侯杨玉等劫略诸小种,迅速组成一支反叛大军,攻城略地,杀死汉朝官吏。义渠安国亲率三千骑兵屯扎在浩(今永登河桥),严阵以待,被羌人击破,损失惨重。安国逃至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进退维谷,非常尴尬,只得奏闻朝廷。

边关无小事,西北边关的军事冲突,如不迅速化解,就有可能导致兵连祸结,国本动摇。形势危急,举朝惶恐。神爵元年( 公元前61年)春,宣帝决定派兵平羌,但谁能担此大任呢?宣帝颇费踌躇,委决不下。内事不决问相,外事不决问将,宣帝首先想到赵充国。赵充国是金城令居人,对他家乡河湟地区的山形水势、羌人是生活习俗等都非常熟悉,而且老成持重,在历次对匈奴和羌人的战争中,屡立战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赵充国已七十六岁了,老了,能否当此重任,或者愿不愿意当此重任,都很难预计,于是宣帝派为官清正的御史大夫丙吉问到赵充国的宅第,询问他谁可担任将军的职务去平定羌乱。

充国自我推荐道:“想要征讨西羌,再没有比老臣我更合适的人了。”

丙吉回报宣帝后,宣帝又派人问他:“将军考虑如何对待羌人?估计平羌要用多少人马?”

充国进宫当面向皇帝请缨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哪!。军情是不能在远方判断的,臣愿意亲自到金城郡,察看地形,考虑攻打方略。然而陛下不必担心,羌人不过是小丑罢了,逆天背畔,灭亡指日可待,请尽可能把此事交给老臣。”

宣帝听了后十分赞许,决定拜赵充国为统兵大将,率军西征。

赵充国率两万大军到了金城(今甘肃兰州),驻扎在南岸,北岸便是羌人。一些将士求战心切,主张一鼓作气打过河去, 但赵充国并不慌忙,他要先弄清情况再说。为了防止羌兵趁汉军渡过一半时突然袭击,在夜里,他先派了三个分队乘着夜色悄悄地:

先行渡河,在河对岸扎营,天明后大队人马才顺利渡河,严阵以待。有数百名羌人骑兵前来挑战,赵充国说:“我军远道而来,人马疲惫,不利速战。

这些羌兵都骁勇难制,人数又不多,显然是诱兵。攻击敌人是要以歼灭为目的,不可贪图小利。”随命令军士不要出击。羌人见汉军不动,只得撤走。

赵充国连夜派侦察兵到四处侦察敌情,发现四望峡那样紧要的关口竟然没有羌兵把守,便连夜率军穿过峡谷,直插西部都尉府(今青海海宴,青海湖北岸,金城郡西部边境),几乎绕到了羌人的后方。

羌人惊为天兵到来,急忙组织反击,但赵充国却命令将士按兵不动,紧守营寨。

经过侦察得知,羌人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意见也不统一,很多小部落都是受胁迫而反汉的,死心塌地反叛的只有先零羌首领杨玉一人。所以他每天杀牛宰羊,犒赏三军,士气十分高昂。敌人多次挑战,充国只是坚守不出,等待羌人内部变化。抓到的俘虏交代说:羌人首领对他按兵不动非常害怕,互相埋怨道:“赵将军七八十岁了,善于用兵。想逼他和我们打硬仗是办不到的。”

于是赵充国决定采用安抚和打击相结合的平羌之策。

在先零羌准备叛乱之时,罕、开部落的一位首领靡当儿使弟雕库到西部都尉府报告先零欲反的消息,雕库种人多在先零羌中杂处,都尉即扣留雕库为人质。充国释放了雕库,让他转告各部落首领:战争是要流血的,战鼓一响,玉石俱焚,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汉军只讨伐有罪的,不要盲目跟从,以免自取灭亡。已犯法的人,能捕斩罪犯的可以免罪。斩大首领一人,赐钱四十万,斩中首领一人赐钱十五万,斩小首领一人赐钱两万,斩一壮丁赐钱三千。充国欲以威信招降罕、开部落,分散敌人斗志,各个击破。是战争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例。

历史影响

这场战役,赵充国所以能够不费多大代价而取得胜利,得益于他对侦察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战争中,他采取了以先零为军事打击重点、以罕、开为政治招降对象的战略方针。其后,恰是在这一军政并举的正确方针的指导下,赵充国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兵力一举击破先零,罕、开则在政治招抚下不战而降,从而赢得了平叛斗争的完全胜利。赵充国不仅用兵持重,先计而后战,而且结合实践经验,首次明确提出“击虏以殄灭为期”的打歼灭战的指导原则,这是非常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