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进攻辽东之战

进攻辽东之战(唐太宗警醒)

进攻辽东之战简介

进攻辽东之战:高句丽族是我国的东北的辽东郡的一支少数民族,东汉时期,高句丽族建立了高丽王国,此后不断与当时周边国家和部族发生战争,造成不少伤亡。隋文帝、炀帝4次意图占领这个地方,但是4次都失败了。进攻辽东之战的不顺利及行军路上的见闻,给贞观后期日渐骄奢的唐太宗敲了一个警钟,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同国家的不足,不至于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能继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推进“贞观之治”的建设。

进攻辽东之战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644年一645年

参战方:李唐;高丽

战场:辽东

主要将帅:唐太宗、李思摩、李道宗;高延寿

战争回放

高丽威胁唐朝

高丽国王高建武听说唐朝新立后赶紧派使者来修好,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并放还因为战争而流亡过去的唐人。然而唐高祖李渊却说:“名实须相副。高丽过去也表示愿意作隋臣,然而最终还是同隋炀帝兵戎相见,怎么能算国家的臣子呐?”后来经过温彦博等大臣反复劝说,李渊才勉强答应修好,但心中却始终对这个小国不放心。

高丽国邻近的新罗国、百济国时常与它开战,两个小国抵挡不住,也向唐求助。

由于还在和北方的突既作战,刚刚登基的唐太宗只能派使者朱子奢从中周旋。后来唐太宗攻打高丽时说:“辽东本来是中国的地方,过去隋朝4次征伐都不能取胜。今日天下大都被平定了,就剩下这地方还没有收服。此次征讨此地,也是为那些前朝死难者报仇。我要在自己还没完全老去之前,和大家一起收服它。”可见唐朝很早就有进攻高丽的计划。

等到打败了突厥,唐朝国力越发强盛。高丽王更担心了,赶忙恭敬地献上表示绝对臣服之意的封域图。唐太宗先派使者长孙师到高丽毁掉当地人为夸耀战功而用隋人尸骨建立的京观。高丽国王建武王见到唐朝使臣这样的举动疑心更重了,于是下令悄悄沿着东北方扶余到西南边的大海,修起千里长城加强防备。不久,他又派太子植权去朝拜,打探唐朝对高丽的态度。

唐太宗将计就计,以还礼的名义,派广州司马陈大德去刺探虚实。陈大德和他的下属在高丽四处收买官员,搜集到不少详细情报;又经常和流落异乡唐朝人谈话,不久陈大德就把当地情况打听得一清二楚,回到长安向李世民汇报。

陈大德说:“高丽的大对卢听说高昌也被我们占领,3次跑到我们使臣下榻的地方问候呐。”

唐太宗听了笑笑说:“高丽只有4个郡,要灭亡他们,实在太容易了。我征发几万士兵进攻辽东,再沿海路从东莱直取平壤即可,只不过国家初经太平,可不能劳民伤财。”

因此,攻打高丽的事情暂且搁置了。但唐太宗还未大动干戈,高丽自身就已内乱四起。因为高丽的一个大对卢死后,其子泉盖苏文当政,伺机把建武王杀掉了,立建武王弟弟的儿子藏为新国王,自己独揽大权。唐太宗听闻此事后便派使者前去吊丧。

有人劝唐太宗以此借口进攻高丽。他说:“盖苏文弑君夺权,不得人心,要惩罚他易如反掌?可是我不想让天下百姓为此受苦。不过也不可让他们横行无忌,我打算利用契丹等边境民族去讨伐他们,大家意下如何?。”

大臣长孙无忌建议:“ 盖苏文自知罪行不小,肯定有所防备,皇上您需要先行隐忍,使其麻痹大意。我们先修书一封去抚慰新立的国王,稳住人心。这样就能让高丽人放松戒备。”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

唐太宗攻打高丽

贞观十八年(644), 高丽和百济联合起来攻打新罗,新罗国抵挡不住,几个城镇被占领,急遣使者来唐求救。唐太宗替他们想了几条对策,他说:“ 要援救你们可以有三种方法,一是我派出部分军队,再联合当地的契丹等民族的兵马进攻辽东。二是给你们一些士兵穿上唐军的军服,举着唐军军旗,那两个国家看见多半会有所顾忌,或许就撤军了。三是让唐军从海路袭击百济。你们觉得哪个办法好啊?”

新罗使者暗自思忖:“这些都是远水不救近火的办法,我们要的就是您派大军去攻打高丽给我们解围啊。”可是又不知道如何答复好,一时不知所措。于是唐太宗先派司农丞相里玄奖去周旋处理,叫各国各自退兵,恢复到战前状态。可是盖苏文声称那些占领的地方,原本就是高丽的领土,无论如何也不答应退兵,相里玄奖无可奈何,只好回国如实汇报。唐太宗见时机已到,和大臣们一起讨论了出兵的利害后,决定亲征高丽。

自从太宗登基后,顾及天子身份,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亲征了,大臣们认为此次太宗要带兵攻打边远地区,留下大唐无人监守,万一内部有人乘机作乱,或者西北的突厥再次进攻,则顾此失彼。唐太宗费同这一意见,便留下太子在定州看守后方,再以马周等有智谋的忠实大臣辅助他,又将房玄龄留在长安治理国政。

同年七月,唐太宗派营州都督张俭带两万人渡过辽水试探高丽的实力,又命令将作大监阎立德等到洪州、饶州、江州造运载军粮的大船400艘。至于粮草,一部分放在北边营州,一部分存在东边的古大人城。太常卿韦挺负责运送北边粮草,韦挺之父韦冲是隋朝的营州刺使,曾经跟随隋炀帝攻打辽东,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验。韦挺吸取上次隋炀帝的教训,沿着并州的桑乾河向北转运,而没有从陆路输送粮草。不料到了冬天,粮船因为河水结冰无法前进。他只好在幽州西南面的卢思台将米粮运下,想等到开春再把米向前运。之后他就赶紧上书为自己开脱,承诺粮草一定 会在明年大军进攻的时候运到。

唐太宗看后心中不悦,对大臣们说:“ 出兵之日未定,怎么那么肯定是明年春天?

如果现在我就打算进兵,粮草供应不上又将如何?”便派人去核查此事,调查者回报说韦挺在没有调查和修浚河道的情况下就启运是有罪责的,于是韦挺被撤职。事实上,辽东冬天寒冷,土地泥泞,军队不可能打仗,韦挺的判断倒是正确的,可是唐太宗不;愿意让别人觉察到军机,才将他兴师问罪。

太仆少卿萧锐负责转运东边的粮草,顺着沿海将河南道上缴的军粮送到战场。这些行动闹得风风雨雨,触动了盖苏文,他感觉大事不妙,赶紧派使者带着黄金来献纳,又派国内贵族50名来充当人质,向大唐朝廷赔罪。可唐太宗概不接受,将使者们斥责一顿后全部囚禁起来。。

退休官员郑元铸曾跟随隋炀帝征讨辽东,他建议说:“ 去辽东的路途遥远,粮运特别艰难,过去隋炀帝出征的时候,一担粮要三个民夫轮流运送才能到前线。东夷又很善于守城,不容易攻克,皇上要小心行事呐。”唐太宗却认为隋朝与大唐不可同日而语,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

大仗之前挑选带兵的大将十分重要,原来生擒突厥可汗的李靖年事已高。不过唐太宗身边也不乏优秀将领,程名振、李道宗、薛万彻、李绩等将军,都是善于行军打仗、有勇有谋的栋梁之才。

大唐一共征发了十六道总数十万的兵员。十一月,唐太宗在长安、洛阳招募了3000志愿兵丁,又下令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南、淮河、岭南、三峡等地水兵4万,乘300艘战舰从山东的东莱,跨过渤海,直扑高丽都城平壤。同时以兵部尚书李世绩、江夏郡王李道宗为辽东道正副行军大总管,率领步骑兵共6万,夹杂着一些在西北归附的少数民族部队,沿陆路攻取辽东。

十一月底,有不少部队到达幽州,行军总管姜行本和少府少监丘行淹在安萝山监督工匠制造各种攻城器具。这段时间里,有许多勇士自愿从军,也有许多人敬献自己发明或收藏的攻城器械,唐太宗都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收纳采用。

不久,太宗诏告天下说:“隋炀帝征伐高丽失败,是因为他残暴而高丽王仁厚。如今我却有五方面对比,可保证胜利。一是以正义之师讨伐叛乱;二是以大国进攻小国;三是百姓乐意跟从我而怨恨盖苏文;四是以逸待劳,精力足;五是以安定团结的国家进攻丧乱之邦。如此对比可知大唐必胜,全天下的人都不必担心。”

不过由于隋炀帝的前车之鉴,太宗还是小心翼翼地对待此事,沿途尽量节省供奉以减轻百姓负担。

第二年刚开春,唐太宗亲自带领大军从洛阳出发北上。出发不久,留守长安的房玄龄接到造反密报。查问下来,竟然是指控房玄龄谋叛。他不敢擅自处理,赶紧把告密人送到皇帝行营。唐太宗听说这事很生气,先叫侍卫手拿长刀在左右侍立,然后询问告密者告谁,那人回说:“房玄龄。”唐太宗说:“果然不出所料,有人对房玄龄掌管国政不高兴,有意陷害他。”当场把告密者腰斩,然后写信严厉责备房玄龄,说他太过谨慎,以后自己就地处理这类诬告。

此时,陆路的李绩部队提前出发,他假装要从怀远镇进攻,却悄悄从北面渡过辽水,来到玄菟城下,这时正是贞观十九年夏季。高丽人始料未及,惊恐万分,急忙收缩到各自城内防守。

不久,李道宗率几千兵马也攻到新市城,部下折冲都尉曹三良只带了十几名骑兵就冲到城墙下巡视。新市的众多军民一片惊慌,不敢出来作战。张俭率领的营州部队和当地少数民族援兵从辽河压到建安城,在那里打败了出战的敌人。

前锋小胜对唐军来说无疑是一种鼓舞。 紧接着李绩、李道宗迅速攻克盖牟城,俘虏2万居民,获得粮食10多万石,随后进到辽东城下。这时唐太宗才从北平来到辽东,路上要渡过方圆200多里、泥泞遍布的辽泽,将作大匠阎立德招路搭建土桥,部队几乎毫不费力就过去了。

大军未至,高丽援军步骑4万人出现在前锋阵前。唐军将领大都建议先防守,等待唐太宗大军到来再会战。而李道宗坚持发动进攻,他说:“ 敌人不顾长途跋涉的劳累,以为凭着人多势众就可以击败我们,我建议乘这机会狠狠打击他们一番。况且作为先头部队,我们就是要为乘舆到来清扫道路,难道还能把敌人留给皇上自己对付吗?”

李绩觉得李道宗言之有理,便引军对敌。果毅都尉马文举临阵时大声叫喊:“不碰上凶恶的敌人,怎么显得出我们的壮勇。”于是策马直扑,冲乱敌阵,唐军受到鼓舞,一起冲上去和高丽军斯杀。但出人意料的是,行军总管张君义贪生怕死,战到半途撤退了。

在危急关头,李道宗急忙把后退的士兵重新收拢,他发现敌人的阵形已经被打乱,。

马上带着几十名骑兵杀人重围,左冲右突。李绩顺势猛攻,终于大破高丽军。战斗刚结束不久,太宗也抵达辽东城下,他撤掉辽河上的桥,表示不胜不归,然后将大军驻扎在辽东城附近马首山下。太宗褒奖了李道宗,提拔马文举为中郎将,把临阵脱逃的张君义就地处斩。接着带几百骑兵到辽东城下巡视。

唐太宗来到城下,见战士们负土填护城壕,也兴致勃勃地参与,挑拣更多更重的土去填。属下争相效仿,抢着把土运到城下,不一会就把护城壕填平了。李世绩全力围攻辽东城,前后激战12天,修的长围已有好几百重,城下金鼓和呐喊声震天动地。

几天后,南风吹来,唐军士兵登在冲杆上,用火把点燃城池西南楼,火势四处蔓延。

将士乘势冲人,高丽军民虽然拼死抵抗也没能挡住,城中军兵1万多人战死,被俘虏1万多人,百姓4万口,辽东城被攻克。唐朝将此城改为辽州,将此前占领的盖牟城改为盖州。

辽东城被唐军占领后,附近的白岩城害怕了,急忙向唐太宗请求投降,但在得到允许后又中途反悔。唐太宗大怒之下引兵攻城,并传令全军:“ 只要拿下此城,就将城中人口物品全赏给将士!”

此时,沿海路出发的军队也捷报频传。水军自东莱渡海首先袭击卑沙城,卑沙城池四面壁立高耸,只有西门可攀登。一天深夜,先锋程名振率部杀到,其副总管王文度当先登城人内。五月,全城被破,生擒活捉军民8000多人。随后,张亮又派遣总管丘孝忠于鸭绿江畔展开部队,震慑高丽人。。

七月,水师进发到建安城下,高丽军在全军还没树好营栅之时突然杀到。大总管张亮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抵抗,惊吓过度呆坐于胡床上,呆若木鸡。而唐军训练有素,官兵们见张亮如此,都以为他镇静如山,无所畏惧,居然各自镇定下来,转身对敌。副将张金树乘势鸣鼓发动反击,将士奋勇冲杀,大破来袭敌军。此刻,白岩城早已被攻克,唐朝大军云集安市城下,正在筹划快速攻克高丽全国。

白岩城之战

五月,唐太宗指挥诸将进攻白岩城之时,右卫大将军李思摩(阿史那思摩)身中弩箭,唐太宗亲自于阵前为他吮血疗伤,将士得知此事后,皆感动无比,迎敌时更平添了奋勇气概。高丽乌骨城派部队增援白岩城,唐大将契芯何力奋力截击,他带着800骑兵,当先直人敌阵。混战中,被长枪刺中腰部,敌兵乘机把他重重包围,唐军渐渐抵敌不住。正危急时,将领薛万备单骑冲入,将契芯何力从万军之中救出。

何力认为战败如此是奇耻大辱,立即在本阵中简单包扎腰上伤口,翻身杀回敌阵,高丽军挡不住何力和他手下神勇的唐军,大败溃逃数十里,因为天色渐黑,唐军没有深人追击,乌骨援军才免于全军覆没。不久,刺伤契芯何力的军人高突勃被抓获,唐太宗让何力自行处理,何力稍作思考后说:“他为保卫自己的国家,冒着战场如雨般的锋镝白刃而刺伤我,实在是忠勇的壮士。况且我俩素不相识,并非私人恩怨所致,为何要杀他呢?”于是叫人将高突勃放走。

六月,白岩城主孙代音见抵挡不住,又悄悄派手下来联系投降,唐太宗允准,并叫使者将唐军旗插在城头上,城内军民以为唐军已经人城,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此刻李绩请求唐太宗实践诺言,将白岩军民全部变为唐军将士的奴隶。听完这个请求后,唐太宗却下马向他道歉,说:“实践诺言,昭信于人,你的确言之有理。但放纵战士到城里杀人掳掠,我实在不忍如此。将军部下有功者,我都以私钱酬赏,就算赎买此城军民吧。”

见皇帝如此宽大为怀,李绩不再争执。白岩城一万余口人因而得到保全,从其他地方来参与白岩城保卫战的高丽士兵,也受到抚慰,并发放路费,让他们归乡。盖牟城陷落的时候,从加尸城来救援的700人也被唐军俘虏,此刻见唐太宗如此宽宏大度,很受感动,自愿加入唐军作战。但唐太宗拒绝他们说:“各位的家都在加尸城,你们为我战斗的话,家人就得受连累,为了得到你们任何一个人而毁掉一个家庭, 我于心不忍,请各自回家吧。”过了几天,唐太宗给他们发放路费,将他们遣送回乡。

占领白岩城后,唐太宗和李绩商议后决定进攻安市。为了保证太宗的安全,李绩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法作战,只是如此一来,唐军就错失不少良机。六月底,唐朝大军进发到安市城下,安市是高丽的重镇,失去这座城池,平壤的门户就会大开,无险可守了。于是高丽国急忙派遣高惠真率高丽、北部褥萨高延寿、昧羯族兵15万增援安市城。

面对高丽增援大军,唐太宗和臣下计议说:“我从高延寿的立场考虑,对付我的策略有三种:引兵连安市城为犄角,据守高山险塞,以城中粮食养息军队,再让穌羯人四处抢夺牛马军粮,这样使唐军攻不能短时间取胜,退又受秋天泥泞所阻,不战而坐困我军,这是上策。带着城内军民逃跑往高丽内地,这是中策。如果他不自量力,和我军对攻,实在是下策。各位且拭目以待,,他们必定会出下策,我能想到高延寿被擒拿的景象。”

果然,高延寿不听从有经验的老将劝阻,仗着兵多士众,提兵进攻唐军。进到离安市城只有40里的地方,唐太宗还担心高丽军中途变卦,便派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带2000突厥骑兵去诱敌,刚一交战就佯装战败而逃。高丽人张狂大笑,互相鼓励说:“容易打败啊!”便一鼓作气向前冲,在安市城东南8里的一座山前列阵,打算大破唐军。为了迎战高丽大军,唐太宗带数百骑兵,和长孙无忌等臣子到山顶高处賺望,了解地形敌情。太宗见高丽、鞣羯族兵联军列阵长达40里,心中开始有所顾虑,神色也稍显忧郁。

江夏郡王李道宗乘机建议说:“高丽既然倾国决战,平壤的守备肯定不强,陛下给我5000精兵,占据敌军根据地,让敌人进退不得,数十万重兵必定不战而降。”

唐太宗沉默不语,他考虑的是要足够的兵力打败高丽联军,以显示自已的神武英略。为了削减敌人的斗志,唐太宗派使者去哄骗高延寿,说:“ 我是来问盖苏文谋杀君主的罪行的,和你们作战不是我的本意,到你们境内后,我军粮食不足,为取粮不得已占据几个城池。等到高丽国内部安定后,你们丢失的一定归还。”

高延寿想了想,觉得可能由于自己的兵势过于强盛,唐太宗有所畏惧,于是答应了这个请求,戒备渐渐松弛。唐太宗见计谋得逞,即刻召开军事会议,命令李世绩带步骑15000在西岭列阵,长孙无忌带精兵10000为奇兵扰敌,自己指挥4000步骑,悄然登上北山埋伏,约定诸军听到鼓角声,就一起冲出去杀敌。

第二天,高延寿等人发现李世绩带兵布阵,赶紧整顿部队,准备迎战。就在此刻,唐太宗见长孙无忌的奇兵已动,尘土扬起,下令属下吹响鼓角,举起旗帜,让全军大吼冲出军阵。见唐军气势雄浑,高丽将领急忙指挥部队分兵迎敌,军阵一片混乱,高延寿大败。

之后,高延寿收集残兵36800人,凭借山地的地形固守。唐军四面合围,长孙无忌断绝包围圈附近的桥梁归路。高延寿无奈之下只好投降。唐太宗把褥萨以下酋长3000人选拔出来,授予军职,并把他们迁徙到内地去。其余高丽人都放还平壤。得知这个好消息,俘虏们无不高举双手磕头感激,欢呼声响彻方圆数十里之外。妹羯人的境遇则颇为惨淡,为惩罚他们侵犯皇帝御驾,3300 人被抓起来活埋。这一战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一万领,其他物资数不胜数。

唐太宗也将这一战视为平生得意之作, 为表示纪念,将自己埋伏的山命名为驻跸山。而高丽人听到大败的消息,不再固守城池,后黄城、银城的军民都纷纷撤退。从安市到平壤,几百里方圆荒无人烟。但安市还是坚持抵抗,毫无投降之意。

七月,唐太宗下诏标识战死者尸体,等大军归国时一起抬回去。并封降将高延寿为鸿胪卿,高惠真为司农卿,准备凯旋归国。

八月,唐军抓到高丽间谍高竹离,唐太宗将此人身上绳索解开后亲自询问道:“你怎么这样瘦?”高竹离回答说:“ 因为躲开大路盘查,乘缝隙前进,已经数日粒米未进。”唐太宗赏赐他一顿饭,然后说:“ 既然你是间谍,肯定要赶回去复命,代我给莫离支盖苏文传话,要打探我军消息,直接派人来此询问即可,不用偷偷摸摸。”命人把他放回去。临走之时,唐太宗看见高竹离双脚赤裸,又送了双鞋子给他。

安市之战

唐军攻安市久攻不下,但安市守军也不敢出城作战。唐太宗只是多派斥候侦察,立营的时候也不建营栅堑壕。唐军战士即使只身出营,野外住宿也无需忧虑,和在中原相差无几。

从大兵进到辽东之日算起,前后持续了6个月,莫离支盖苏文悄悄派使者联络西北部族薛延陀,教唆他们进攻中国。薛延陀真珠可汗见到有利可图,非常心动,遣使者来刺探军情,唐太宗直截了当地打发他们说:“告诉你们的真珠可汗,我如今攻打高丽,你们想偷袭我国,尽管快来就是!"

真珠可汗得知此话之后,惊恐万分,立即又派使者致歉,并表示愿意出兵帮助,被唐太宗拒绝了。安市人见唐军对他们无可奈何,信心渐渐增强。每当唐太宗的车驾从城下过,他们纷纷站在城墙上放声辱骂。太宗勃然大怒,李世绩也激愤难忍,向他请示要在攻克后活埋全城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安市军民更加拼命地坚守。

安市更难被攻破了。随军降将高延寿和高惠真建议直取安市背后的乌骨城,然后直接奔袭平壤。群臣也觉得这个计策可行,并且告诉太宗,张亮的部队也到了卑沙城,可以合兵攻打乌骨,然后渡过鸭绿江直取平壤。但是长孙无忌坚决反对道:“天子亲征,和一般将领不同,绝对不能乘危侥幸。如今安市和建安的敌人约有10万,我们绕过去直取乌骨城,不排除后军被偷袭的可能性。天子出征,只取万全之策。还是先破安市,再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为好。”

唐太宗无法反驳这个理由,又虑及兵力不够,于是只好继续围攻安市。如此一来为求万全,反而不能用奇兵,上策成下策。

江夏王李道宗指挥部队高筑土山,逐渐逼近城的东南角,安市人也将城墙不断加高抗拒。两边士兵在高地。上相互攻杀了六七天,唐军用冲车擂石打坏城楼,安市人立即树起大木栅塞住缺口。50 万的劳动力,前后用了60天,才将土山修到离城只有几丈距离。一天晚上,土山垮下来压垮城墙,负责守卫的唐将傅伏爱擅离职守,山上无人指挥。高丽兵立即冲出城墙缺口占领土山,挖出长壕开始守备。

唐太宗眼见机会白白丢失,心中非常恼火,就在众军面前处死傅伏爱。李道宗也赤脚到军旗下请罪,唐太宗严肃地告诉他:“ 你所犯的罪的确该死。但既然像汉武帝那样杀王诙而损失大将,不如像秦穆公重新用孟明视还能取胜,何况你还有破盖牟、辽东的功劳,这次特别饶恕你。”据说实际犯错误的是李道宗,他戒备松弛,傅伏爱兵力单薄被迫撤退。但唐太宗不忍心杀自己的爱将,所以斩了他的部下项罪。

九月底,秋天越来越冷,草木枯黄,不少河水开始结冰,粮草将尽。唐太宗见此情景知部队不宜久留,只好下令班师,走之前,先把辽州和盖州的百姓迁过辽河,送到大唐境内安置。接着,唐军在安市城下炫耀部队,城内人都躲起来不敢回应。

安市城主在城头上拜辞,唐太宗很欣赏他忠于祖国的气节和防守的才干,赏赐了城主一百匹绢。然后,以李世绩、李道宗等步骑4万断后,大军馒慢撤退。过辽河的时候,辽泽更是泥泞,车马都无法前进,长孙无忌带着一万军士,就地割草填道,水深的地方用军车填住作为桥梁,唐太宗自已也在马上提着柴禾协助军役。过勃错水的时候,暴风雪突至,冻死不少战士,太宗又赶紧命令途经各地在路旁点火,供士兵取暖。

这次东征高丽,占领了玄菟、横山、盖牟、辽东、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

其中新城、建安、驻跸三战,杀敌4万人,而唐军战士伤亡不过2000人,战马死伤七、八成。辽东、盖牟、白岩三城7万人被迁徙入朝境。

唐太宗一路思虑,如此兴师动众,连战连胜,竟然因为区区一个安市城和天气的缘故,被迫放弃占领的土地撤退,心里不免开始后悔轻率行动。又思及大臣们其实对这次东征各有己见,可几乎无人当面抵触。如今等到无功而返时,自己方才恍然大悟。。不禁仰天长叹:“假如魏征还在的话,一定会劝阻我吧。”为此,又派人到魏征坟上吊唁一番。一来表明自己谨记孟浪用兵的教训,二来遮掩自己的失败。

唐太宗率军安然回到营州后,命将战死者的遗体集中到柳城东南,设太牢祭祀,亲自到场放声痛哭,以示哀悼。听说此事,死难者的父母都很安慰,互相传告说:“有天子为他哭,我们的孩子死而无憾了。”

车驾到达定州,太子迎接。唐太宗在大军出发的时候,曾经指着身上的褐布袍子对太子说:“除非我回来见到你,才会换掉这件袍子。”果然,虽然辽东盛夏的气温热得太宗浑身冒汗,他也不更换此袍。到秋天的时候,袍子有部分朽坏,臣下请他另换一件,他说:“战士的衣服也坏了不少,我岂能独自一人更换新衣。”

一直到回到定州,太子亲自送了件新袍子给他,才更换过来。对于此事,后世学者陈寅恪分析说,唐太宗事实上是以穿这袍子的感觉来判断时间,如果穿上袍子也不能御寒,表明秋天恶劣天气来到,如果此时还不能攻下高丽全境,就必须退兵。顾虑战士之说,不过是帝王权术。

历史影响

这次战争的不顺利及行军路上的见闻,给贞观后期日渐骄奢的唐太宗敲了一个警钟,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同国家的不足,不至于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能继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推进“贞观之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