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孙膑“围魏救赵”)

诱敌就范擒庞涓

桂陵之战简介

桂陵之战: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桂陵之战过程分析——

桂陵之战,指的是周显王十五年,即公元前354年发生的一场截击战。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国向齐国求救。于是,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国举兵攻赵,国内必定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魏将庞涓慌忙率军赶回应战,结果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中了埋伏,魏军大败,庞涓被生擒,赵国之围得以解除。

齐国围魏救赵

战国初期,经过魏文侯的改革,魏国日益强大,进而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戒备。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示好,并与燕文公在阿(今河南南阳北五十里)会盟。在这种情况下,魏国开始担心被各诸侯国合围,随即展开行动,以期解除危机。

公元前354年,赵国向卫国发起进攻,夺取漆及富丘两地。魏国本来就对赵国颇为忌惮,加上卫国本就是魏国保护国,随即联合宋国,出兵援卫。之后,魏、卫、宋三国联军直逼赵国都城邯郸,赵国随即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见赵国被围,本打算立即出兵援助,但将军段干朋却提议先以少量的兵力向南攻击魏国襄陵(今河南睢县),以此牵制和疲惫魏国,待魏、赵无力再战时,给予对方致命一击。齐威王接受了段干朋的提议,在赵、魏两军相持一年多, 邯郸城快要失陷的时候,才任命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率齐军驰援赵国。

孙膑妙计戏魏军

起初,田忌本打算直奔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直接解除邯郸之围。但孙膑却不这样认为,并提出了“批亢捣虚”以及“疾走大梁”的计策。“批亢捣 虚”也就是避开魏军主力,攻击他们虚弱但又万不可失的地方,使敌人出现后顾之忧,如此一来,前线之围便可自动解开;而“疾走大梁”是指向魏国都城大梁发动突袭,切断魏国的运输要道,并攻其不备。这样一来,双管齐下,魏军必回师自救,齐军则可乘机伏击魏军,赵国之围自然得解。

听完孙膑的计策,田忌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予以采纳。为争取战略主动,孙膑还设计让魏军觉得齐方将帅无能。为了达到预想目的,孙膑冒着粮道被魏军截断的危险,故意让不懂军事的齐城、高唐(今山东高唐东)二邑大夫率领一部分齐军攻打人多兵众的魏国军事重镇平陵(今定陶东北),结果不出所料,齐军大败。

这一战,成功造成了齐军指挥不力、不堪一击的假象, 同时也掩盖了齐军进军大梁的真实意图。平陵战后,孙膑以轻车锐卒西进,直扑魏都大梁,同时将主力分散隐蔽在先军后方,以示齐军力量薄弱。

结果,庞滑听说大梁告急,当即撤离邯郸,又自恃魏军强盛,将主力放在后方,只率领一支轻锐部队火速赶往大梁,准备轻取齐军。而与此同时,齐军却早已在桂陵设下埋伏,只等魏军经过。

结果,魏军在遭遇埋伏后,因长期在外作战,疲态毕露,加之长途跋涉,士气低迷,溃不成军,主帅庞涓被生擒。至此,桂陵之战以齐军大获全胜告终,赵国之围得解。

诱敌就范成典范

桂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截击战,后世的军事家将孙膑在此战中创造的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战法誉为“围魏救赵”战法,并将其视为“诱敌就范”的典范。

这场战役使魏军损失惨重,军事实力以及威望大跌,而齐国却凭借胜利之势扶摇直上,逐渐发展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

齐军之所以获胜,抛开居功至伟的孙膑不说,一方面是因为在作战方面能正确认识到敌强我弱的局面,选择最适宜的作战方法,进攻敌人的要害,以逸待劳: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田忌虚心听取意见,从谏如流。而反观魏军一方,缺乏对战局的洞悉与思考,鲁莽冲动,无疑都是魏军战败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