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杨辉

杨辉(南宋数学家)

杨辉简介

杨辉生平:杨辉(约1238~约1298),字谦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数学家。杨辉与秦九韶、李治、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

历史评价:杨辉除上文提到的成就外,还分别写了《日用算法》《乘除通变本末》和《田亩比类乘除捷法》等书,这为后世的人们了解当时的数学学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杨辉的几部著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数学宝库,为数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愧为“宋元四大数学家”之一。

杨辉大事记

1238年 杨辉出生。

1274年 杨辉完成《乘除通变本末》3卷,与其他人合作第3卷。

1275年 杨辉与他人合编《续古摘奇算法》2卷。

约1298年 杨辉去世。

人物关系

杨辉传记

杨辉成就 其中轶事

杨辉与秦九韶、李治、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说起杨辉的这一成就,还得讲一件小事。

一天,作为台州府地方官的杨辉出外巡游,前面铜锣开道,后面衙役殿后,中间抬着大轿,好不威风。走着走着,只见开道的镗锣停了下来,前面传来孩童的大声喊叫声,接着传来衙役恶狠狠的训斥声。杨辉忙问怎么回事,差人来报:“孩童不让道,说等他把题目算完后才让走,要不就得绕其他路。”

杨辉一看来了兴致,连忙下轿抬步,来到前面。衙役急忙说:“是不是把这孩童轰走?”杨辉摸着孩童头说:“为何不让本官从此处经过?”

孩童答道:“不是不让经过,我是怕你们把我的算式踩掉,我就演算不出原来那样了。”

▲《大戴礼记》书影

“什么算式?”

“就是把1~9的数字分三行排列,不论直着加,横着加,还是斜着加,结果都等于15。我们先生让下午一定要把这道题做好。我正算到关键之处。”

杨辉连忙蹲下身,仔细地看那孩童的算式,觉得这个题目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原来是西汉学者戴德编纂的《大戴礼记》书中所写的文章中提及的。

杨辉兴致勃勃地和孩童一起算了起来。直到天已过午,两人才舒了一口气,结果出来了,他们又验算了一下,觉得结果全是15,这才站了起来。

孩童望着这位慈祥和善的地方官说:“耽搁您的时间了,请您到我家吃饭吧!”

杨辉一听,说:“好,好,下午我也去见见你先生。”

孩童望着杨辉,十分伤心,杨辉心想,这里肯定有什么蹊跷,温和地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孩童这才一五一十把原因道出。原来这孩童并未上学,他家境贫苦,哪有钱读书。而这孩童给地主家放牛,每到学生上学时,他就偷偷地躲在学生的窗下偷听,今天上午先生出了这道题,这孩童用心自学,才想要认真做出来。

杨辉听到此处,感动万分,一个小小的孩童,竟有这番苦心,实在不易。他便对孩童说:“这是十两银子,你拿回家去吧。下午你到学校去,我在那儿等你。”

下午,杨辉带着孩童找到先生,把这孩童的情况向先生说了一遍。又掏出银两,给孩童交了学费,孩童一家感激不尽。自此,这孩童这才有了真正的先生。

教书先生对杨辉的为人非常敬佩,于是两人谈论起数学。杨辉说道:“方才我和孩童做的那道题好像是《大戴礼记》书中的?”

那先生笑着说:“是啊,《大戴礼记》虽然是一部记载各种礼仪制度的文集,但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方才你说的题目,就是我给孩子们出的数学游戏题。”

教书先生看到杨辉疑惑的神情,又说道:“南北朝的甄鸾在《数术记遗》一书中就写过:‘九宫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杨辉默念一遍,发现他说的正与上午他和孩童摆的数字一样,便问道:“你可知道这个九宫图是如何造出来的?”

教书先生也说不出来。杨辉回到家中,茶饭不思,反复琢磨,一有空闲就在桌上摆弄着这些数字,终于发现一条规律。

他把这条规律总结成四句话: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就是说:一开始将九个数字从大到小斜排三行,然后将9和1对换,左边7和右边3对换,最后将位于四角的4、2、6、8分别向外移动,排成纵横三行,就构成了九宫图。

举一反三,杨辉又按这个规律得到了“花16图”,就是从1~16的数字排列在四行四列的方格中,使每一横行、纵行、斜行四数之和均为34。后来,杨辉又将散见于前人著作和流传于民间的有关这类问题加以整理,得到了“五五图”、“六六图”、“衍数图”“易数图”“九九图”“百子图”等许多类似的图。

古代著名数学家及成就

刘徽:《九章算术注》

赵爽:《周髀算经》

祖冲之:精确圆周率

张丘建-:《张丘建算经》

朱世杰:《四元玉鉴》

贾宪:《黄帝九章算经细草》

秦九韶:《数书九章》

李冶:《测圆海镜》——开元术

杨辉:杨辉三角

杨辉把这些图总称为纵横图,并于1275年写进自己的数学著作《续古摘奇算法》一书中,流传后世。

▲杨辉三角

杨辉三角 流传至今

杨辉除此成就之外,还有一项重大贡献,就是“杨辉三角”。

有一次杨辉得到一本北宋数家贾宪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这里面记载了不少数学成就,如贾宪描画了一张图,叫作“开方作法本源图”。

图中的数字排列成一个大三角形,位于两腰上的数字均是1,其余数字则等于它上面两数字之和。从第二行开始,这个大三角形的每行数字,都对应于一组二项展开式的系数,下面试举例说明:在第三行中,1、3、3、1,这4个数字恰好是对应于(X+1)3=X3+3X2+3X+1;再如第四行对应于(X+1)4=X4+4X3+6X2+4X+1。以此类推。

杨辉把贾宪的这张画详细地记录下来,并保存在自己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由于他在著作里提及过贾宪对二项展开式的研究,所以“贾宪三角”又名“杨辉三角”。这比欧洲于17世纪的同类型的研究“帕斯卡三角形”早了差不多五百年。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大三角形不仅可以用来开方和解方程,与组合、高阶等差级数、内插法等数学知识都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