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杨延昭

杨延昭(杨六郎)

杨延昭简介

杨延昭:杨延昭,提起满门忠烈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想到数代“杨家将”以守土抗敌为己任,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杂剧、评书、小说中,其中为国戍边的杨六郎——杨业之子杨延昭,被塑造得生动传神,呼之欲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杨六郎并不是杨业的第六子,他最初也并不叫杨延昭,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一起来了解下杨延昭和杨家将。

杨延昭传记——

015301

提起满门忠烈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想到数代“杨家将”以守土抗敌为己任,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的传奇故事。

这些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杂剧、评书、小说中,其中为国戍边的杨六郎——杨业之子杨延昭——被塑造得生动传神,呼之欲出。以其为主角的《六郎探母》《状元媒》《辕门斩子》《寇准背靴》等剧目更是流传至今,甚至成为现代影视作品的创作源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杨六郎并不是杨业的第六子,他最初也并不叫杨延昭。北宋确有杨家将,不过官修史书对杨家功绩语焉不详,其事迹散见于《宋史》《辽史》《隆平集》《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等史料。因此,要想了解历史上的杨六郎和杨家将,还要从“金刀无敌杨令公”杨业说起。

将星六郎

杨业是山西太原人,其父杨信曾任后汉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杨信,本名杨弘信,后避宋太祖父亲赵弘殷讳改名为杨信,也有称之为杨宏信的。

杨信本是麟州土豪。后唐末年,唐末帝李从诃与驻防太原的石敬瑭发生冲突,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获得了契丹帝耶律德光的支持成为后晋高祖。石敬瑭死后,其侄石重贵继位。石重贵与契丹人交恶,于是早就想入主中原的耶律德光发兵攻晋,乘势攻略燕云十六州之外的土地。杨信的家乡,时属岚州的火山地区首当其冲。杨信率领部曲 抵抗外敌,攻取了保德、离石等地,与黄河西岸的府州折从阮、折德扆结为联盟,后渡黄河北上,攻取麟州,“自为刺史”。此后,刘知远建立后汉政权,任命杨信为麟州刺史,隶属于河东留守刘崇。后汉为郭威所灭,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政权。杨信派儿子杨业赴刘崇军中任职,从此杨氏一族分居麟州、太原两地。

杨业,原名杨崇贵,娶府州折德扆之女为妻,也就是佘太君的原型,这显然是强强联合的政治联姻。此后,杨业为避北汉帝刘崇讳,更名为杨重贵。任职期间,他屡立战功,所向克捷,获得刘崇赐名刘继业,与其子同为“继”字辈。赵光义征北汉,北汉君臣归宋,宋太宗复其姓,改回了杨业,从此史书即称其为杨业。杨业入宋后屡立战功,被宋太宗委以重任,戍守代北防御契丹。

015501

◎戏剧中的杨令公

雍熙三年(986年),宋朝兵分五路大举北伐,大将潘美率一路兵出雁门,杨业为副将,王侁、刘文裕为监军。杨业部所向披靡,连克云、应、寰、朔等州。但是,随着东路宋军曹彬部涿州失利后,战场形势逆转,潘美、杨业所部成了孤军。见势不好,宋太宗立即传旨班师。潘美、杨业率军刚返回代州,席不暇暖,又传来圣旨要求二人护卫四州百姓迁入内地。这时,契丹陈重兵于代北一隅,虎视眈眈。杨业认为当避其锋芒,提议收代北之民,据雁门天险,防止契丹军深入。监军王侁、刘文裕却执意出击,而且讥讽杨业畏敌。

杨业被逼无奈,只好出战,结果身陷重围,力战后兵败伤重被擒,最后绝食三日而死。杨业死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崇,后来才被追封为太尉、中书令。中书令又称为“令公”,所以杨业又被称为“杨令公”或“老令公”。

杨六郎是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他本叫杨延朗,杨延昭是他后来的名字。

原来,宋真宗在位时期,东封西祀,大搞神道设教的愚民把戏,还认了个道家人物“赵玄朗”也就是财神赵公明做祖宗。于是,当时的人要避“玄”和“朗”的讳,就连孔夫子那个“玄圣文宣王”的封号也因避讳而被改为“至圣文宣王”了。杨延朗自然不能例外,不得不更名为杨延昭。

据《宋史》记载,杨业有七个儿子,分别为延昭、延玉、延浦、延训、延瓖、延贵、延彬。杨延昭是杨业长子,并非老六。而且,七个儿子除杨延玉战死在朔州外,其余都得了善终,并无杨四郎流落番邦、杨五郎出家为僧的事情。

那么,原本是长子的杨延昭,为何又成了“杨六郎”呢?坊间有多种解释,最具代表性的是:

第一,将星说。“南斗六星去牵牛二十六度四分之一,主兵机;北斗中第六星主燕。”南斗六星主兵,为大将之象,燕(今北京)地,当时是契丹五京之一南京。杨延昭镇守河北边关就是为了对付契丹。契丹人将杨延昭视为震慑燕地的将星,称其为“六郎”是出于敬畏。另外,古人视天狼星为将星,又名六郎星。杨延昭骁勇善战,素为契丹人所畏服,认为他是天上的天狼星下凡,所以呼其为“杨六郎”。《宋史》的记载可以作为旁证:“延昭智能善战……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

第二,乳名说。清人康基田《晋乘搜略》记载,“六郎”是杨延昭的“小字”,即乳名。

第三,大排行说。聂崇歧先生《麟州杨氏遗闻六记》有这样的记载:“其为六郎,未始不并从父昆弟而言,非必为同父兄弟中之行次也。”《卫考》称:“或者是以大排行计杨延昭为第六,以小排行计杨延昭居长。后人以大排行言,故多目为杨六郎。”

第四,字讹说。骆承业《杨家将与杨家将戏》称:“《宋史》记其……为大郎,但同篇却又记其为杨六郎,‘大’与‘六’字形相似,古籍的刻本、钞本中两字往往相混,此处‘六’字当为‘大’字之误!”

总之,杨六郎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已不可考,学界虽无定论,但多数人认为“将星说”最靠谱。

015601

◎被后世尊为三月桃花神的杨六郎

铁遂城

杨延昭(957—1014年)出生在山西太原,幼年时沉默寡言,最大的乐趣是“戏为军阵”。杨业见了高兴道:“此儿类我!”

杨延昭15岁时开始从军,追随父亲左右。在杨业的言传身教下,他很快成长起来,22岁就担任扬武峪(今山西原平县境内)都巡检,成了杨业的得力助手。雍熙北伐,杨延昭追随父亲出征,在攻朔州的时候担任前锋。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一支流箭射穿了他的胳膊,他仍死战不退。此战过后,英勇善战的杨六郎开始在军中崭露头角。

杨业死后,杨延昭迁为崇仪副使(从七品的武职)。真宗继位后,他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

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保州属莫州清苑县设置驻军,因该地处于宋辽边境,取保卫边塞之意,所以名为保塞军。因为保塞军治所在清苑县,于是清苑县更名为保塞县。太平兴国六年(981年),随着宋廷加强军事防御及修建祖陵,保州的政治地位日益突显,保塞军所在地升为州,保塞军改为保州军,寓意为永保安定。

北宋的州制划分有两个标准,一种是循李唐旧制,将州划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中下、下数等;另一种按军事战略轻重区分为都督、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六种。

《宋史·地理志》载“保州,下、军事”,即保州为下等军事州。虽然级别不高,但保州是宋辽边境上重要的沿边州军之一。据《太平寰宇记》记载,保州缘边计有八军三关:定远、乾宁、破虏、威虏、平塞、宁边、保顺、平戎八军,益津关、瓦桥关、高阳关 。由于北宋立国前,燕云十六州已经是辽人国土,从燕云至河南,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宋廷的防务重点是霸州以西至保州,安肃、广信军一带。保州距安肃军、广信军都是35里,与两地互为犄角,一遇战事,三地相互驰援,进可攻、退可守。再加上保州地接辽境,既可以控制契丹铁骑不能深入,还可以相机反击,是宋军边防重中之重。

加之宋太宗端拱年间丢失易州,宋辽边境南移,宋的边防线基本呈东西直线,保州缘边等地成了抗辽最前沿。

宋太宗在雍熙北伐失利后,意识到无法依靠武力收复燕云故土,转而进入战略防御。他两次遣使赴辽求和,辽廷都不予理睬。于是直到宋太宗驾崩,宋廷都未能与辽国达成和平协议。辽也停止了对宋的军事行动,双方不战不和,形成了对峙局面。

当时,宋辽之间的边境线迤逦数千里,宋军想要遏制辽军铁骑的奔突,阻其深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河东地区崇山峻岭,东起太行山、恒山,向西缘雁门、管涔诸山脉,蜿蜒至今山西省河曲县东北的火山军,这些险关要隘全部控制在宋军手中,辽军难以突破。

015701

◎宋太宗像

加之河北地形具有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沿界河一带,大川小水都在低洼之处汇聚成淀,有许多池塘,古称“九十九淀”。据《宋史·河渠志四》记载,西起保州的沉远淀,东至沧州泥姑海口,共有八百余里,皆稻田塘水。方圆、深浅不一的河塘有名字的就有数十个。宋廷因地制宜,沿着“水长城”设置了26座军寨,125座兵铺,守臣11人,戍卒3000余人,战船百艘,负责来往巡逻。有了这条建立在水塘间的防线后,辽军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长驱直入。

另外,为了弥补地理的不足,宋军在河北前沿修筑了大量方田作为防御工事。方田与陷马坑类似,两个方田间的距离是5尺,坑深7尺,远远望去就像横亘在地上的铁锁链。坑挖好后,引水注入其中,再根据地理远近,修建寨栅在其间,屯兵戍守。方田法可以限制辽骑在平原奔驰冲锋,而且利于宋军步卒守御。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天寒地冻的时节,水面结冰后,方田就失去了用场。就连不知兵事的宋真宗也明白方田只是战争的辅助手段,如果辽人倾国而来,必须另有准备。

由于两次北伐失利,宋在河北地区的屯戍部队也较前增加了一倍:在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州)、高阳关三地集中重兵,形成掎角之势,以控扼辽军南下的咽喉要道。宋军虽众,但分散到各据点后,便丧失了兵力优势,容易被辽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特别是,从雄州之南的顺安军(今河北高阳县)向西到北平(今河北完县)的二百里平坦广阔,辽军经常选择从此地南下。

在这种防御态势下,保州由于自西而北而东,易于步骑突入,自东而南的地很平坦,成为宋军防线的薄弱环节。

于是,为了防范辽军南侵,宋廷除了在镇州、定州、高阳关驻重军外,还沿袭五代旧制,在保州、广信军、安肃军等处设缘边都巡检司,以保州为治所,隶属定州路。宋廷设立保州缘边都巡检司,是为了方便居中调度沿边相邻州军的军队,所以保州缘边都巡检使虽然职务低微,责任却重大。因此,宋廷十分重视巡检司军官的选拔。杨延昭被任命为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完全是因为他追随父亲御边多年,经验丰富,朝廷十分认可其军事能力。此后,杨延昭一直战斗于河北抗辽最前线,直至病逝。

015801

◎宋真宗像

杨延昭任都巡检时,副手是杨嗣、魏能。杨延昭驻广信军(易州遂城县),杨嗣镇守保州(州治今保定市),魏能驻安肃军(原易州遂城县宥戎镇)。

真宗继位后,为了稳定大局,与辽结束战争,不惜“屈节”求和。

哪知道辽廷上下早已习惯了掳掠,宋廷此举反而令他们觉得宋人软弱可欺。加之真宗继位之初,西北党项人李继迁不时扰边,四川戍卒发生兵变,宋咸平二年、辽统和十七年(999年)九月,辽趁真宗新立,国内外矛盾加剧之机,集兵南侵。辽圣宗(972—1031年)与母亲萧太后(953—1009年)亲自出征,圣宗的弟弟耶律隆庆率“数万”精骑为先锋,兵锋直指定州。

为了御敌,傅潜率步骑8万人屯于定州,先锋田绍斌、石普等统军守在保州。得知辽人入侵,二人与知保州杨嗣商议,要对来犯之敌予以迎头痛击。石普与杨嗣率军迎敌,早上出发,晚上仍没有归来。田绍斌担心他们遭遇不测,急忙领军驰援。果然,石普与杨嗣所部被辽军困于廉凉河 。田绍斌率军及时赶到,两军合兵一处奋勇杀敌最终击败辽军,歼敌2000余人,缴获战马500余匹。

辽兵受挫后,转而攻击杨延昭负责防守的遂城。遂城遗址位于今河北徐水县治安肃镇西北10公里的遂城镇,正方形,残垣至今仍有2300余米,高1.5—10米、厚2—2.5米。考古人员发现,遂城的形制比较特殊,在宋边的防城寨中可谓孤例,城垣外围设有护城河、护城堤三重。遂城虽然小,但城防设施较其他大城更为完备,这可能与杨延昭久处边关,对辽作战经验丰富有关。

辽军本以为遂城“城小无备”,此次攻击唾手可得,哪知却碰了钉子。杨延昭初到保州,就在今安新寨里村修筑了高台,专门侦察辽军动静。十月二十四日,辽军一出现在遂城郊野,宋军就知道了。

辽军逼近遂城时,城里守军严阵以待,保持静默。等到辽军大部进入宋军弓弩砲石的射程后,杨延昭一声令下,宋军万箭齐发,砲石呼啸着从天而降,辽军顿时死伤无数。短暂慌乱后,辽军重新组织人马攻城。

由于杨延昭守御有方,辽军围困数天也无法攻克遂城。眼见遂城岿然不动,辽太后萧绰亲自擂鼓督战。辽军士气大振,呐喊着向遂城发起了一波接一波攻势,遂城如滔天浊浪中的小舟。

庆历年间,宋辽关系一度紧张,当时保州地方屯有宋军12指挥。按宋制,1指挥是500名禁军士兵,12指挥是6000名。咸平二年屯驻于保州的宋军数量应与之相等。6000名宋军分驻保州、安肃、广信三地,杨延昭手上最多有2000名禁军。加之宋多年对辽作战采取守势,由此总结出了经验:不要指望敌人不来偷袭,而是要随时做好抵抗敌人入侵的准备;不能侥幸以为敌人不会发起攻击,而是要建立起敌人不敢来攻的坚固防线。

在宋边防线上,要求做五项准备工作:“一、城隍修;二、器械具;三、人少而粟多;四、上下相亲;五、刑严赏重。”遂州城规模有限,养活不了那么多的驻军,加上必须遵守“人少而粟多”的备战方针,因此辽军攻势一紧,就会出现作战兵员不足的情况。

见情势危急,杨延昭立即调集城中所有丁壮守城。宋主要有禁兵、厢兵、乡兵、蕃兵四种兵,蕃兵多设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宋辽边境主要是禁兵、厢兵、乡兵。禁兵主要负责作战,厢兵和乡兵主要负责杂役与地方治安。

与其他地方的乡兵截然不同,保州地区的乡兵又名“强壮”。河北处于边防前线,燕赵人民见惯了杀伐,养成了剽悍尚武的精神,作战力丝毫不逊于正规军士兵。对辽作战既是卫国,也是保家,他们都明白城破后会玉石俱焚。因此,当地丁壮在杨延昭的指挥下,迅速投入战斗。一时间,城内城外喊杀声震天,箭如飞蝗。由于遂城军民一心、众志成城,辽军始终无法突破宋军城防。最后,辽军见己方伤亡惨重,加上天色已黑,只好暂时收兵。

016001

◎《卓歇图》中的契丹武士

趁此良机,宋军立即抢修城防。恰好气温突降,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杨延昭灵机一动,令士兵“汲水灌城上”。

第二天,辽军又来攻城,发现本已千疮百孔的遂州城变成了一座坚实的冰城,阳光下发着夺目的凛凛寒光。辽军的云梯根本无法搭在光滑的城墙上,砲石打在城墙上最多也就是留下一个白点。辽军如狗咬刺猬——无处下嘴,只好撤围而去。

辽兵离开遂城继续南下,攻陷了狼山寨(今河北徐水西),然后引兵攻打宁边军(今河北蠡县),突入祁(今河北安国)、赵(今河北赵县)。河北民众极为恐慌,纷纷携男挈女逃离家园,争相躲入城郭避难。定州到镇州的道路也因战争中断一个多月。

当时,辽军铁骑在河北大地猖獗,华北平原州县不是陷落就是弃守,而杨延昭驻守的遂城与魏能驻守的梁门(今河北徐水)能够力保不失,被时人称为“铜梁门、铁遂城”。

可叹的是,都部署傅潜拥有步骑8万余人却不敢出战,只知闭营自守。手下将领军兵都自备铁挝、铁锤等兵器,纷纷主动请缨要求杀敌,傅潜不为所动,有手下来请战就“丑言骂之”。当时,杨延昭、杨嗣、石普等人也纷纷请战,傅潜只是不允。

傅潜是宋太宗藩邸旧臣,曾任三衙的马步军都虞侯。咸平二年(999年)七月,得知辽军准备南侵的消息,真宗急忙任命他为镇、定州、高阳关行营都部署。都部署掌总治军旅屯戍之事,营防守御的政令,位高权重。真宗选择傅潜担任该职,并非是看重他的军事才干,仅是因为他属于亲信、爪牙。在祖宗“守内虚外”家法的影响下,真宗明明知道定州的军事地理位置重要,用人却仍然首先考虑忠诚度,能力放在其次,不用将才用庸才,这也是宋廷与辽人作战总落下风的重要原因。

见辽军势大,群臣又一再请求,真宗不得不表示要御驾亲征。准备了足足三个多月后,真宗才从开封起驾北上。十二月十五日,真宗进至河北大名。辽圣宗得知宋军主力杀至,立即避其锋芒,率西路军撤退。宋军劳师动众却成了一次拉练,宋真宗皇帝心下郁闷,只好派使臣安抚地方。真宗亲征虽然没有达到军事目的,却也稳定了河北地方的民心。

然而,辽军并不以攻城略地为战略目的,继续深入河北腹地劫掠,甚至越过黄河进入山东。辽军横行四五个月后,才带着劫掠所得归去。辽人撤军,贝(今河北清河)、冀(今河北冀县)行营副都部署王荣受命阻击。可是他却按兵不动,看着辽军安然北返。只有宋河东路府州驻军从西面主动攻击辽军,小有斩获。

公平来讲,辽军南侵敢有恃无恐,完全是因为其骑兵机动作战力强。宋辽争锋,宋军守御有余,进攻则乏力,一旦失利后往往伏尸遍野;辽军一旦作战失利则会迅速退出战场,稍事休整又卷土重来。所以,宋廷军纪规定:“未得战地,虽见利不可就之。”“凡贼无故退军,不可进逐。”导致部分宋军怯战。不过《宋史纪事本末》记载,辽军撤围,杨延昭曾“纵骑兵突击,杀戮殆尽”。所谓“杀戮殆尽”显然是讳饰之语,但也可看出杨延昭具有极强的攻击性。

治兵护塞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杨延昭在遂城的优异表现,使朝堂大臣追忆起杨业来。在《宋史》里评为“有器识、能断大事”的名臣钱若水借言边事的机会,上表章请“申明军法”,斩杀临阵不用命的傅潜等辈。其他官员也纷纷上表弹劾傅潜,要求按律斩首以谢国人,真宗“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

同时,钱若水还提议升杨延昭与杨嗣等几人的官职,命他们率军,携带强弩等兵器分路进军讨伐辽人。辽人来不及防御,从此无力主动进犯了。当时,杨延昭与杨嗣都担任缘边巡检使。他俩作战勇猛,不相上下,素为辽人畏服,故此并称为“二杨”。杨延昭部属虽然仅有数千,但在钱若水的眼中,英勇善战的他却远超傅潜这样的庸懦之辈。可见当时的杨延昭是朝臣心中敢于拼命、为国捍边的将领典范。

辽人退军后,杨延昭因守遂城有功,封莫州刺史。咸平三年(1000年),杨延昭入奏边事,真宗高兴,指着他对身边的众王说:“这就是杨延昭,他的父亲杨业是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复有父风,深可嘉也’。”

奏对结束,真宗赏赐杨延昭许多财物后令他回原地驻防。咸平四年四月,杨延昭升为莫州团练使。宋代州分四等:节度州、防御州、团练州、刺史州。此前,莫州只是刺史州,现在升为团练州,杨延昭升任团练使。真宗这样做,不过是希望杨延昭在边防好行事。

辽统和十九年(1001年)十月,辽军卷土重来。辽军此次南侵是有备而来,六月,党项拓跋部首领李继迁遣使向辽王朝报捷:“下宋环、庆州。”

在北宋与辽朝对峙时期,李继迁迅速扩张,逐渐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区,成为影响宋辽实力天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016301

◎西夏贵族武士

唐末,拓跋部首领拓跋思恭参加了平黄巢叛乱,因功赐姓李,封静难军节度使,成为唐西北藩镇。宋初,夏州李氏曾入贡北宋。宋太宗时,宋辽战争爆发,李继迁见辽军事力量强大,于是叛宋附辽,并表示“愿婚大国,永作藩属”。

此时辽宋正连年战争,李继迁主动归附自然对辽大有益处。圣宗大喜,“赐诏褒之”,并慨然应允请婚,将宗室之女封为义成公主嫁给了李继迁。李继迁借辽国牵制宋朝,增加自己与宋朝周旋的余地,为向西扩张创造条件;辽王朝也借机向北宋朝廷施压,并利用与李继迁的友好关系加强对其境内党项族的统治。

见李继迁在西北点燃了战火,萧太后、辽圣宗母子于九月二十三日赶到南京,十月一日正式誓师出兵南侵。

十月四日,辽军前锋到达盐沟。盐沟在今北京市西南部,辽军这次南侵,意图摧毁宋军太行山东麓的防线。遂城作战失利的阴影,一直在萧太后的心底挥之不去,她决定再与杨延昭较量一番。

十月十六日,宋军北面前阵钤辖张斌与辽军在长城口发生遭遇战,宋辽遂城之战打响。

据宋《武经总要·广信军条下》记载:长城口铺宽仅十步,至界首十里,界首北至辽人所控田珪庄铺三里半,东南到马家庄铺三里,东南至广信军十六里半,西到牟山铺二里。该处的长城口不是秦蒙恬所筑长城,而是战国时期燕赵的分界处。该地位于遂城县县治东北,是遂城县的外围防线,距离遂城西北十六里半。

先前的七月,宋廷就侦知辽人准备入寇的军情,提前做好了应对工作: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王显,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天平节度使、马步军都虞候王超为副都部署;殿前副都指挥使、保静节度使王汉忠为都排阵使;殿前都虞候、云州观察使王继忠为都钤辖;西上閤门使韩崇训为钤辖。杨延昭、杨嗣、李继宣等将领也有新的任命。宋军陈重兵在河北沿线,静待来犯之敌。

016401

◎辽代武士

辽人似乎知道宋军有备,主力一直集结在炭山休整,迟迟不发兵。很快,宋廷就明白了事情原委:西北边境传来消息,与李继迁部作战失利。真宗龙颜大怒,将作战不力的潘璘、杨琼罢职,又紧急抽调了遂城前线五个前锋钤辖之一的张凝往西北任邠、宁、环、庆诸州副都部署。他的位置则由涿州刺史田敏接任。

十月九日,田敏刚刚到任,辽军就开始南下,担任先锋的仍是耶律隆庆。辽军过涿州,直扑遂城。

眼见辽军势大,宋将李继宣、魏能、杨嗣、杨延昭、田敏几人齐集遂城,商议如何应敌。五人都是在对辽作战中成熟起来的将领,众人群策群力,很快制定出了作战计划:由张斌率一部人马在长城口伏击辽军,给予辽军当头一棒后迅速撤离战场,回遂城;杨延昭、杨嗣率军穿插至敌后,伏于遂城西北的羊山;魏能、田敏则率军依遂城布阵,等待辽军;李继宣率一支人马伏于赤虏作为预备队。

十月十六日,寒雨绵绵,辽军前锋闯入了宋军张斌部的伏击圈。宋辽作战,宋军多取守势,很少与辽军正面交锋,更不会主动发起冲锋。所以辽军并没有戒备,深一脚、浅一脚地泥泞中冒雨前进。

因为辽军使用的弓弦是皮制的,雨水浸泡后湿缓无法使用。张斌见辽军无备,率领部众出其不意杀了出来。毫无防备的辽军乱作一团,张斌趁机指挥人马向辽中军突击。就要杀到耶律隆庆帐前时,辽军才从慌乱中清醒过来,见宋军兵少,立即开始疯狂反扑。张斌见敌众我寡,立即率领手下撤出战斗,且战且走,按事前计划将辽军引向遂城方向的大阵。

这次,耶律隆庆学了乖,一边进军,一边派侦骑打探。不一会儿,他得到宋军主力在城西列阵的消息。立功心切的耶律隆庆立即率兵急行军寻找宋军主力决战。宋军魏能部为中军,田敏与秦翰分列左右,三军严阵以待。宋军依城布阵,辽人无法施展最擅长的两翼包抄作战,耶律隆庆当机立断,派出辽军铁甲重骑兵向宋军阵地发起冲锋。

辽军重甲骑兵统兵将领是铁林相公。他接到命令后立即率众向宋军阵地展开进攻。顿时,万马奔腾,马蹄铮铮,大地颤抖,山河变色。辽军本以为先声夺人,宋军无人敢撄重甲骑兵之锋,哪知魏能毫不畏惧,亲自出马率领手下向辽军发起了反冲锋。遂州城顿时鼓角喧天,鸣镝乱飞。混战中,铁林相公一个疏忽,被魏能一箭射死于马下。辽军见先锋大将殒命,顿时士气低落,败下阵来。

耶律隆庆见势不妙,立即率领败军原路撤退。宋军在后紧追不舍,辽军慌不择路,往羊山方向逃跑。羊山是太行山余脉,周回约2公里,平均海拔40余米,相对高度300米,石灰岩岗阜地貌。羊山“西接黑山、东临峭壁”,羊山、黑山之间有宽约100米的山谷,地势险要,最适合打伏击战。

已经迂回到辽军后面的杨延昭与杨嗣两军有6000人,按照原计划准备出其不意出现在辽军阵后,与主力部队前后夹击辽军。哪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俩见辽军败退至羊山,只好随机应变,夹击战变为阻击战,率军挡住了辽军的败退路线。前有伏兵,后有追兵,辽军走投无路、困兽犹斗,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宋军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抵抗,但因寡不敌众,不得不且战且退,拼命拖住辽军。

杨延昭、杨嗣所部虽然没有能阻止辽军的败退,但也迟滞了辽军,为宋追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田敏、秦翰率部追击,另一支生力军李继宣部也及时赶到。辽军喘息未定,只得再次投入战斗。连续作战的辽军本已疲惫不堪,在李继宣部的冲击下很快就丧失了斗志,各自为战。接下来的战事,成了一场毫无悬念的杀戮,辽军残余被宋军追着从羊山南麓逃至北麓,最终,借着夜色的掩护,狼狈不堪退回到辽的边界。

016601

◎辽铁甲重骑

此役,辽损失惨重,侥幸逃回去的人也心胆俱裂。宋军大胜,斩辽军2万余级,阵斩铁林相公以下将领15人。取得如此丰硕的战果,与杨延昭等将领通力合作有关。《徐水志》记载了杨延昭的另一份功绩:“(杨延昭)在羊山与遂城间挖有地道相通,待敌入伏击圈后便源源而至。契丹大败,士卒死亡过半,车帐俱焚。”20世纪,羊山曾出土过大量的古代砖石,“世代相传是杨六郎藏兵洞”。不过,民间传说毕竟不是历史,此说尚待进一步考证,但羊山曾是杨延昭与辽军殊死拼搏的战场,这一点毋庸置疑。

辽军出师不利,辽圣宗心有不甘,于是率主力避开遂城继续南下,绕道直扑满城。辽军前锋到达满城南五十里的方顺河,与沿河布阵的宋军遥遥相对。十月二十八日,萧太后与辽圣宗御驾到达满城,宋辽双方更大规模的会战一触即发。

就在此时,天公作美,一场秋雨不期而至。数日阴雨令地面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辽军的机动能力。眼见士气低落,敌人拥有天时、地利、人和,辽圣宗只好下诏班师。

辽人撤军,宋军用斩获的辽军首级在宋辽边界建京观,向辽人示威。各地官员也纷纷上表贺捷。

守三关

羊山大败后,辽军改变了战术,在宋朝边境频繁实施报复性袭扰。规模虽不大,但屡有收获。

戎马一生的杨延昭也马失前蹄了。咸平五年(1002年)五月,辽军突袭保州,杨延昭与杨嗣急忙率军赴援。哪知队伍立足未稳,辽军就突然杀到。宋军猝不及防,被辽军杀得大败。真宗震怒,立即令“二杨”入京待罪,准备从严处置。幸亏有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为二人求情,真宗才没有深究。

咸平六年(1003年)四月,辽军再次大举南侵,宋辽大战于望都(今河北望都县)。定州行营副都部署王继忠战败被俘,宋军损兵折将。消息传来,朝野大震,李继宣因坐视不救、贻误战机被弹劾。眼见边防吃紧,无人可用,真宗不得不重新重用“二杨”,杨延昭代替李继宣,被任命为保州、静虏、静戎军沿边都巡检使。

杨延昭赶回前线,立即联合魏能等宿将迎敌,辽军攻势遏止。辽军见好就收,撤军北返。

六月,杨延昭因功升为宁边军都部署,统兵八千自为一军,直隶朝廷。

景德元年(1004年)八月,宋廷得知辽军即将大举南侵,真宗向河北驻军、边民颁发战争动员令,做好了应战准备。

闰九月,二十余万辽军对宋展开了大规模攻势。宋朝边境陆续发生战事,双方互有胜负。十五日,辽宋战于唐兴寨,宋军大败。十六日,辽先锋大将萧挞凛败宋军于遂城,擒守将王先知。其后,辽军转攻顺安军,被莫州的石普率部击退。辽圣宗、萧挞凛领兵攻北平寨,被守将田敏击走。田敏侦知辽圣宗引兵驻扎十里外的蒲阴,半夜偷袭破其营帐。辽圣宗、萧挞凛转攻保州,亦不利败北。

二十四日,萧挞凛与萧太后、辽圣宗合兵一处攻打定州。宋军王超所部主力在唐河严阵以待,辽军于是避开宋军主力,向东移至阳城淀驻扎。

016701

◎辽军甲胄复原图

016801

◎被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

辽军大举南侵,其实是希望以战促和,体面地结束敌对态势。因此在进攻的同时,向宋递出了和议的信号。二十四日,被辽俘获的宋降将王继忠的密奏送达开封。这封“辞甚恳激”的奏书明显有萧太后、辽圣宗母子的授意。真宗丝毫不怀疑辽廷“愿修旧好”的诚意,只是无法答应对方恢复“三关”和关南旧地的无理要求。

为何“三关”和关南旧地如此重要?需要从头说起。

宋辽战争的开端可追溯至五代时期,后晋石敬瑭献“幽云十六州”贿赂辽太宗,换取其支持,击败后唐政权。之后,后周代晋,周世宗柴荣矢志复国,以阻契丹南窥中原。显德六年(959年)二月,周世宗逼得南唐主动求和后,稍事休整就开始北伐。三月,后周军攻拔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一举收复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等地,尽复唐王朝旧土。

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被称为“三关”,本为唐代所设,辽趁中原王朝政权混乱之机,夺取了“三关”。故史称周世宗北伐为“收复三关”。“三关”既定,关南之地重回中原政权版图。

可惜的是,柴荣准备继续攻取幽州时突发重病,只好班师回朝。回朝后不久,周世宗就病逝了。

赵匡胤代周后,宋军沿“三关”一线与辽军对峙。

河北本来就少险隘,如果宋再将苦心经营多年的“三关”给辽,无异于开门揖盗。所以,宋真宗不可能也不敢将“三关”还给辽。石普将自己愿意议和的手诏转交王继忠,婉言谢绝了“乞早遣使议和好”的要求。辽圣宗母子恼羞成怒,发动了第二波攻势。

十月六日,辽军从定州东面沿胡卢河越过关南,兵分三路。一路由萧太后、辽圣宗率领攻打瀛州,另两路牵制关南外围。很快,辽军直抵瀛州城下,开始攻城。

瀛州城下,宋辽两军发生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攻防大战。

瀛州城军民同心协力,利用各种城防设施打击侵略者,辽军死伤累累。即便如此,辽军仍不遗余力。辽兵日夜不停攻城,击鼓伐木之声闻于四野。灯笼、火把照得夜如白昼。辽兵还驱赶奚族人攻城,奚人举着火把、带着攻城器械蜂拥而上。战况激烈时,萧太后、辽圣宗母子轮番击鼓督战,辽军乱箭齐发,矢集如雨。

瀛州李延渥亲自率军与贝、冀巡检史普所部死守,用檑石、巨木狠狠砸蜂拥而上的辽军,辽兵纷纷倒地,死伤无数。辽军攻城十多天,瀛州城仍安如磐石。辽军死伤数万,见无法突破城防,不得不主动撤围而去,转而南下攻城略地。

得知辽军深入,真宗一面准备御驾亲征,一面下诏令杨延昭、魏能、田敏等将率军向辽境发起攻击,以牵制南侵的辽军。

杨延昭立即率领手下过白沟河,攻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俘虏了不少人。宋军直逼幽州城,幽州城辽军不知对手虚实,只好闭关自守,哪里还敢南下驰援。

辽军转战千里,最终在澶州(今河南濮阳)与宋廷达成史称“澶渊之盟”的和议。

“澶渊之盟”究竟是平等条约还是城下之盟,学界至今仍争论不休。其实,辽以战促和,是希望打消宋想通过战争收复幽云故土的计划。萧太后与辽圣宗明白,他们提出的恢复关南旧地与宋人收复燕云故土一样不具可操作性。宋军进攻虽乏力,防御却有余,辽无压倒性优势。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来,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和约。

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给辽廷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国以白沟河为界,不得相互侵扰。就此,宋辽结束数十年来的敌对状态,沿边设立榷场互市,恢复邦交。

就在双方讨价还价时,杨延昭上疏真宗,趁辽军在澶渊城外师老兵疲、疏于防备之际,宋军主动发起攻击,然后沿途阻击追杀辽军,幽、易等地可尽数收复。真宗担心因此兵连祸结,影响议和,因此没有回复。

景德二年(1005年)二月,杨延昭因功封保州防御使;五月,荣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成为河北边防线的统帅。高阳关副都部署下辖河北十五军州:霸州、瀛州、保州、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等。

民歌《小放牛》说“杨六郎把守三关口”,话本说“六郎三关为元帅”。其实,杨延昭驻守的边关,何止是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从山西到河北,从狼牙山到天津塘沽,曲折数千里,都是他的职责所在。

从此,杨延昭由之前的麾下不足万人、负责一个战役方向的将领,成为统领数万、负责整个战略方向的统帅。可惜他此后却再无用武之地。宋辽和议不久,寇准被罢相,继任者王钦若极力怂恿真宗“东封西祀”,大搞封建迷信,夸耀邻邦。

017001

◎《武经总要》上的宋代铠甲和马甲线图

不久,朝堂有旨——河东、河北诸边将不得越境生事。杨延昭的职责,主要是率领手下在边境往来巡逻,打击边防线上的盗贼。偶有越境之事,立即引得朝堂惊骇不已。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朝堂特意颁旨令杨延昭所部不要故意制造摩擦。

总之,举国上下如痴如狂地东封西祀、修观建寺之际,守边疆的杨延昭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意识到一纸盟约不能保证持久的和平,唯有强大的武备才是维系和平的根本。

017101

◎宋代武士复原图

于是,居安思危的杨延昭率领部众整军备战,大兴屯田。现在,霸州至雄县境的白沟河堤防仍被称为“六郎堤”。按宋辽和议规定,双方在边境上不得创筑城隍、开掘河道,杨延昭只好将构筑工事转入地下。他在徐水、霸州、雄县等地构筑了大量的地道,防止辽人趁水面结冰时突然袭击。

现今的雄县,即宋时的瓦桥关,有雄县镇北邢村大台地道,双堂乡西境祁岗村也有多处地道。建国后,河北永清也发现数百平方公里的地道,一端直指信安镇(宋淤口关),一端直插霸州镇(宋益津关)。考古人员命名为“古战道”,当地乡民称之为“引兵洞”,相传是杨六郎镇守三关时修的,与明嘉靖年间的《霸州志》“引马洞,为杨延昭所治”的记载相符。

1964年,考古工作人员试掘200米,发现地道以砖砌成,券顶,内有翻口和通风孔。地道洞高1.78米,低处仅可爬行,另有可容数人的洞室,内置灯台、水缸、水葫芦等物。考古人员猜测,这里可能是杨延昭的地下作战指挥部。后人曾作《引马洞》:

宋业偏安一水兮,舆图今已尽燕云。 野旷沙平陵谷异,耕民犹说六将军。

除修了许多地道外,杨延昭还开凿护城井、栽绊马桩。明朝蒋一葵的《长安客话》载:“霸州,故唐益津关也……杨延昭修葺以控扼契丹……沿城有七十余井,亦延朗所凿,谓之护城井,隆冬浇水灌城,虏不敢迫。”

值得一提的是,杨延昭与父亲一样廉明、治军有方,《宋史》说:“(他)督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续资治通鉴长编》称其“与士卒同甘苦,寒不冒絮、暑不执盖”。因为杨延昭不搞特殊化,有着难能可贵的品质与朴实近人的作风,所以深孚众望,部众真心拥戴。

就连与其并称的杨嗣也对他钦佩有加。咸平三年,杨嗣因战功卓著,真宗封他为保州团练使,而杨延昭仍为刺史。杨嗣恳辞道:“我和延昭官职相同,功劳也相当,如果突然提拔我在延昭之上,不能服众。我情愿担任旧的官职。”真宗闻言,感慨再三,于是将杨延昭也升了职。

因为杨延昭在军中有崇高的威望,杨嗣才会如此谦逊。否则同功而赏异,军兵不服,士气低落,会影响作战力。只升杨嗣而不升杨延昭一事可以看出朝堂行事之风,宋廷武力不振也就不足为奇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由于杨延昭一直在边关积极整军备战,真宗始终担心他越界生事,数次派人监军。朝堂上也有大臣向真宗进谗言。真宗不胜其烦,对宰相王旦道:“杨嗣和杨延昭,都是镇守边关的大将。他们二人忠心报国,可朝中却有大臣经常攻击他们。朕力为保庇,才不至于让他们受冤屈。”史料并没有说是何人忌恨杨延昭,因此给文艺创作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元代有人以这个事为基础,创作了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

此后,杨延昭忧愤成疾,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含恨而终,享年57岁。消息传出,真宗十分悲痛,派身边亲信太监前往祭悼护灵。河溯人民闻讯,望棺而泣。

杨延昭究竟葬于何处,史料没有记载。据《任丘县志》载,当地有六郎冢,但又说杨延昭葬于太原。清人有诗赞曰:

牢落三关古战场,延昭事业冢头霜。 只今野调盲弦里,附会犹能说六郎。

杨文广

杨延昭逝世后,宋廷任用其子传永、德政、文广为官。宋仁宗庆历年间,杨文广在军界崛起,杨家将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 。杨文广,字仲容,杨延昭之子,生卒年不详。杨延昭死后,他以恩荫入三班院补为低级武职,曰“班行”。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他“讨贼张海有功,授殿直(隶殿前司,为皇宫近卫),留在了西北前线陕西安抚使韩琦军中。

第二年,范仲淹任陕西、河东宣抚使,主持对西夏作战事务。西夏是李继迁孙子李元昊建立的地方政权。从李继迁到李元昊,党项人历经努力,实力已经膨胀,当时拥有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的广大区域。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建元称帝,迁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政权与宋丰、府、麟、环诸州接壤,李元昊不时侵扰,对宋西北边境构成了巨大威胁。

负责西北防务的范仲淹得知杨文广为前朝名将之后,很赏识他,将他留在身边,委以腹心之任,杨文广在西北军中崭露头角。

杨文广先后追随韩琦、范仲淹在西北边陲抗御西夏十年,因战功卓著,升为供备库副使。

西北边境好不容易消停了,西南边陲又成了是非之地。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广源州侬智高起兵叛宋。

广源州,唐代安南都护府管辖下的羁縻州,辖境包括今广西靖西、那坡、德保、天等、大新、龙州、伏和、东溪以北、崇左和今越南高平一带。《宋史》中将交趾列在外国列传,将广源州则列在蛮夷列传。这样区分记载,符合史实。虽然安南在宋初才分割出去,但它已是个独立的国家。侬智高死后26年,广源州赐给交趾。

宋代,在广南西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已设立正州直接统治,但广源州仍处于奴隶社会。韦、黄、周、侬四姓原是广源州的地方首领,侬智高父亲侬全福杀掉其他三姓后,成了广源州的大首领。侬全福被安南李朝皇帝杀害后,侬智高继承其位,据有广源州,成为新首领。

侬智高先是占据傥犹州、安德州,建“南天国”。广源州“有金坑,交趾赋敛无厌”。侬智高于是贡献金银、驯象等物给宋廷,要求内附。宋廷担心生出事端,拒绝了。侬智高斗不过交趾李朝,恼羞成怒之下迁怒宋廷,带兵五千进攻横山寨(今广西田东县),自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

西南一带一贯太平,宋廷没有防备,侬智高叛军一到,地方官员就弃城逃走。侬智高趁郁江涨水,顺流东下,先后攻占横州、贵州、藤州、梧州、康、端、龚、封八州。二十多天后,进兵广州。侬智高裹胁两广人民作乱,队伍迅速膨胀至五万余人。

017401

◎狄青

安南人黎崱在《安南志略》中如此记载侬智高叛乱之事:“岭南蛮侬智高寇边,交趾请出兵助讨。”

1052年,侬智高攻占邕州时,安南国王李德政“声言将步兵五万、骑一万赴援”。枢密副使狄青率军征讨,认为“除内寇”,无须假兵于外,上疏仁宗要求婉拒交趾出兵。

此后,仁宗命狄青宣抚荆湖路,提举广南督诸路军平乱中,又调陕西诸路军将150人,率兵赴广南行营,跟随狄青征讨侬智高,杨文广就是其中之一。狄青率军与侬智高战于宾州归仁铺(今邕宁县五塘),杨文广奉命率陕西“蕃落兵”迂回至侬智高后方,夹击乱军。侬智高大败,退回邕州。

狄青巧计夜渡昆仑关,攻邕州城。情急之下,侬智高突围而走,退入大理国。杨文广率军追至大理国东合江口(今云南个旧市北),筑城堡屯兵。

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狄青班师回朝,杨文广因功封为左藏库副使、知德顺军(今甘肃隆德县)。

杨文广赴任不久,侬智高卷土重来,勾结大理国攻广西、四川等地。至和元年(1054年),仁宗以杨文广熟悉广西情势、治军有方为由,越级提拔为供备库使,出任广西钤辖,兼判宜、邕二州,防备侬智高。

此后,杨文广守广西十余年间,大理国不敢援助侬智高东进,边塞也再无大的战事。杨文广因功升任右藏库正使、带御器械。英宗继位后,选拔禁军将领,觉得杨文广是名将之后,并且有功社稷,因此升其为成州团练使,担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从此,杨文广成为禁军将领之一。

神宗继位后,杨文广以兴州防御使出任秦凤路副总管,治秦州(今甘肃天水)。秦凤路辖区南起岷山、秦岭,东逾六盘山,包括之前的秦凤、泾原二路。这里居住生活的羌族部落,附宋的称为“熟户”,不附宋的称为“生户”,秦州西北180里的筚篥(今甘肃甘谷县),原驻的熟户被西夏人劫掠西迁,出现空地数百里。

陕西路经略安抚使韩琦上奏请修筚篥城,受到枢密院的反对。他们认为兴修城寨需要添屯人马,计置粮草,最终会成为负担。韩琦却认为西夏广建城寨,距离边境之近前所未有,修筑筚篥城可接三阳、伏羌、永宁,起到隔绝西夏的作用,同时又可避免西夏与山药、木征、肯唐等部族暗中勾结。

继位不久的神宗锐意进取、“志在刷耻”,权衡利弊后,同意了韩琦的提议。得到诏谕,韩琦立即派遣杨文广进驻筚篥。

杨文广受命立即整军出发,军情紧急,于是诈称筚篥“城喷珠”,“率众急趋筚篥”。宋军昼夜行军180里,天黑之前赶到了目的地。杨文广喘息略定,立即布置防务之事。当时,西夏已经侵占定西(今甘肃天水西北渭河北岸),正准备攻占秦州后向关中渭河平原进军。

第二天,“敌骑大至”,见筚篥森严壁垒,不得不退军。临行,西夏人为挽回颜面,遗书虚声恫吓:“当白国主,以数万精骑逐汝。”杨文广识破了对手的色厉内荏,立即派人追袭,斩获甚众。

修筑筚篥城,为秦州提供了有力的屏障,秦州稳固,西夏就无法长驱直入。筚篥城之捷虽是小胜,其意义却重大:它重挫了西夏的嚣张气焰,给了神宗皇帝开疆拓土、收复失地的信心。所以,筚篥城之役是宋与西夏关系的转折点,宋改变了以往被动防御的局面,开始掌握战场主动权。

事后,众将请教:“为什么行军如此快捷?”

杨文广笑道:“先人有夺人之气,此必争之地,彼若知而据之,则未可图也。”众将闻言,无不心悦诚服。

筚篥城是宋关中重镇秦州与西夏的战略通道——散渡河谷要冲。这里东临散渡河,西面是深堑,西北是险峻异常的十八盘山,东北部是山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当年西夏占据了筚篥,就可以长驱东下秦州、渭河平原。

杨文广巩固了筚篥城防后,又在鸡川砦(今甘肃天水境内)沿线修筑城堡,将数百里地纳入宋的版图。神宗闻报大喜,发诏书褒奖,并赐杨文广袭衣、带、马,提拔为步军都虞侯。

时隔不久,西夏觉得鸡川砦控制着要害,必须拔除,于是派兵偷袭。宋军依据有利地形,打退西夏军的进攻,巩固了筚篥城防。此役过后,宋廷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

好不容易在西北方占据了上风,哪知风波又起:辽聚兵幽、蓟,有南侵之意。

原来,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互不信任并没有完全消除,严重冲突少了,小的摩擦还时有发生。西夏崛起,宋王朝的国际地位下降,以辽兴宗为首的契丹统治集团试图挑起争端,从宋获得更多的利益。宋夏爆发军事冲突,为辽政治讹诈宋提供了良机。

辽兴宗旧事重提,拥兵境上邀索周世宗时夺取的关南十县。宋被迫做两手准备,一是展开外交斡旋,一是整军备战。

于是,随着一纸调令,杨文广改任河北定州路副都总管。面对辽寻衅滋事,杨文广坚决反对姑息让步,提出必要时不惜一战,并主动请缨为先锋,并在河北积极整军备战,甚至拟好了进军路线图,制定了收复幽云的作战计划。可惜还没有等朝堂上传来回讯,他就不幸病逝。第二年,神宗追赠他为同州观察使。

017601

◎孟良、焦赞的门神形象

杨业、杨延昭的事业主要是抗辽,杨文广则是南征侬智高、北御契丹、西征西夏。

在宋元话本、杨家将小说戏剧中,杨六郎部属共有二十四指挥使,其中与他形影不离、生死不渝的偏将是孟良、焦赞。

孟良其人史料不见记载,只是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称“孟良寨在广昌县城东三十里,宋孟良在此,故名”。《读史方舆纪要》引《定州志》说“嘉山绝顶有孟良砦,相传宋将孟良屯兵处”。

焦赞也无传,但名字见于《元史·焦德裕传》:“焦德裕、字宽文,远祖赞,从宋丞相富弼镇瓦桥关,遂为雄州人。”《宁武府志》则说:“今直隶新城北有孟良营,雄州有焦赞墓。”

历史上究竟有无孟良、焦赞,谁也无法讲清楚。戏曲、民间故事的可信度怎么样,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上为抵御外侮,战死疆场、血沃中华的英雄不可胜数,孟良、焦赞只是为国戍边宋军将士的一个缩影。

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柴郡主、穆桂英、杨排凤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与孟良、焦赞一样,多出于附会,经不得认真推敲,大可不必当信史看待。

文学作品中杨业的府邸,位于东京汴梁城天波门外、金水河旁,因此称为“天波杨府”。在戏曲里,经过天波杨府时,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就连宋官家到了这里也要走七步再上辇。这种情形,在崇文抑武的北宋年间是不可想象的。

坊间说,杨六郎曾经上奏赵官家,用父亲的府邸改建为家庙,也就是文学作品和戏曲中的“天波杨府”。但据宋史大家李裕民先生考证,家庙制度盛于唐,到五代时已经消亡。宋初没有家庙制度,直至宋仁宗时才有人提出应该恢复家庙制度。北宋第一座家庙是名臣文彦博在嘉祐四年(1059年)修的。所以,“六郎奏请太宗将天波府改建为寺院,宋太宗念其孝心,恩准并赐名‘孝严寺’”这种说法显然不对,天波杨府也是不存在的。

另外,南宋时期流传《杨令公》《五郎为僧》的话本,这些话本源自北宋时期的口碑传说。杨家祖孙三代为国戍边,马革裹尸的事迹在北宋中期已家喻户晓,“天下之士、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在崇文抑武、信息不发达的时代,非常难得。杨家将的故事传播得如此广,与北宋王朝长期受游牧民族侵扰有关。杨家将抗击外侮,深受百姓爱戴也是顺理成章。这是人民对英雄的朴素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