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曹彬

曹彬(北宋开国名将)

曹彬简介

曹彬: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开国名将,后周太祖郭威妃子张氏的外甥。后周世宗时,他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曹彬严于治军,尤重军纪,受到宋太祖赵匡胤信任,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乾德二年(964年)参与攻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974年)率水陆军十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攻辽,曹彬为东路军主将。他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于岐沟关之战大败,致使宋军全线溃退,被降为右骁卫上将军。后复起为侍中、武宁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后,曹彬复任枢密使。咸平二年(999年),曹彬逝世,年六十九。追赠中书令、济阳郡王,谥号“武惠”。

曹彬传记——

曹彬(931~999),北宋初期名将。字国华。真定(今河北正定)灵寿人。他伐蜀讨唐,功勋卓著,却不言有功;他位兼将相,却平易近人,不以威严自炫;他仁厚廉谨,宽以待人,不取财物,不言人过失。

一、立身严谨建功两川

曹彬出身将门,其父曹芸为成德节度都知兵马使。曹彬成年后即投身军旅,先任其父军中牙将,后历任监军、兵马都监。

曹彬成年时,正值后周太祖时期。周太祖的贵妃张氏是曹彬的从母,故曹家是周室近亲,曹彬也为周室的国戚和近臣。但曹彬不以此骄横,反而举止庄重,谈吐谨严。

周世宗显德三年(956),曹彬由河中(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都监改职为潼关(今陕西潼关)监军,复迁升为西上阎门使。后来,曹彬被授为晋州兵马都监。一天,与主帅和宾从环坐于野外,正巧守卫附近州镇的将官派人带书信来晋州办事。该人虽久闻曹彬之名,但素不相识,于是悄悄询问;有人指给他看,他却不信,说:“哪有皇戚近臣而穿厚绸袍、就野地为庭而坐的呢?”

赵匡胤初登帝位,整顿禁军,曹彬中立不倚,非有公事而不登太祖门。每有宴会,诸人多去宴饮,曹彬却很少参加。太祖从此十分器重他。宋建隆二年(961),太祖从平阳(今山西临汾)召回曹彬,对他说:“朕以前很想亲近你,你为何总疏远呢?”曹彬急忙低首拜谢说:“臣为周室近亲,复又添加内职,即使恭谨守位,还担心出错,哪里还敢再与您套亲热呢?”太祖听罢,对曹彬愈加敬重。、不久,因功授曹彬为左神武将军;后又授职兼枢密承旨。

乾德二年(964),诏伐后蜀。原来后蜀主孟昶欲联络北汉夹攻宋朝,但书信被宋劫得,赵匡胤便借机兴师伐蜀。宋兵分两路攻蜀,统帅王全斌率军一路从凤州进川,副帅刘光义与都监曹彬由归州入川。宋军两路军马连战皆捷,蜀主孟昶只好降宋。

获胜之后,宋军主帅王全斌等人昼夜宴饮、不恤军务,任由士兵劫夺财物、掳掠子女,蜀人苦不堪言,望而生怨。曹彬屡次劝王全斌还师,未能奏效。王全斌还乘朝廷拨款资助川兵路费之机中饱私囊,最终激起兵变,且两川人民亦群起响应。此时,王全斌一面上报朝廷,一面令刘光义和曹彬领兵讨贼。刘光义廉谨有法,曹彬宽厚有恩,两人率兵人蜀以来秋毫无犯,声名远播。此次从成都出兵平乱,仍令全军严守纪律,不准扰民。川民见其旗帜,都抚额相庆;乱兵随被歼,余众溃散,蜀乱方平。

宋军还师,诸将多有获蜀中子女玉帛者,而曹彬行囊中唯有图书、衣服而已。太祖令中书省查问蜀战前后情况,尽得王全斌等黩货杀降诸罪。当时,王仁赡为右卫将军,在对证时,他历诋诸将,希图自免,唯独推重曹彬一人,对太祖说:“清廉畏慎,不负陛下,只有曹都监,此外都不及了。”朝廷升授曹彬为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

二、兵伐江南谋断太原

开宝七年(974),赵匡胤诏令宋军出兵征讨江南。九月,曹彬奉诏与李汉琼等将先赴荆南准备渡江的战船,潘美则率步兵随后而进。十月,又任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分兵由荆南顺流而下,从东面攻击江南李唐军队。曹彬率所部宋军先破南军的峡口寨,再克南军的池州(今安徽贵池)。之后又挥师前进,连克当塗、芜湖二县,驻军于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十一月,曹彬命军士造作浮梁(即浮桥),准备适时率所部军队跨过长江,接应整个宋军。开宝八年二月,浮梁造成,宋军兵渡长江,攻克润州(今江苏镇江),包围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兵欲作最后抵抗,派兵偷袭宋营,曹彬令宋军挖深沟以拒之。唐后主李煜见大势已去,遂派其臣徐铉奉降表赴开封谒见宋太祖,请求缓师,太祖不予理睬。

在包围金陵之后,曹彬每令宋军无须急攻其城,希望李煜投降归服。金陵城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自己有病,不再过问军务。诸将都来问候,曹彬说:“我的病非药石所能治好。若诸公能诚心立誓: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吾病自愈矣。”诸将听后方解其病因,于是全都应诺。曹彬闻言焚香为誓,第二天病就好多了。第三天金陵城被攻破,李煜带臣僚百余人到宋军门请罪,曹彬对其安慰一番,并请其进宫换装,北赴汴京。宋军从出师到凯旋,将士也都很畏服曹彬,没有敢轻率犯法、妄杀之人。曹彬人见宋太祖,也只称“奉敕江南干事回”,大小军功概不提及。后太祖拜曹彬为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

宋军消灭南唐政权后,宋太祖赵匡胤病卒。这时天下尚未统一,中原尚有太原北汉政权,南方尚有吴越政权。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先使用政治压力,使吴越纳土归附,之后便考虑消灭仍割据为地的北汉政权。太宗召见曹彬(已官至同平章事)问道:“北汉太原政权,周世宗和太祖都曾亲自征讨,为什么总没能消灭?”曹彬答道:“周世宗时候因史彦超在石岭关战败身亡,人情惊惧,士气不振,所以班师;到太祖时,宋军兵屯甘草地,赶上暑雨连绵不断,士兵得病者很多,军队战斗力下降,故太祖也半途而止。”太宗又问:“今吾意北征灭汉,卿以为如何?”曹彬回答说:“以今日国家兵甲精锐,攻夺太原这一孤城,如同摧枯拉朽一样,定能取得胜利。”

宋太宗听罢曹彬这番分析,决意发兵太原,消灭北汉政权。太平兴国三年(978),晋曹彬为检校太师,从征太原,再加兼侍中官职。四年,太宗发兵北征,采用围城打援之法,派潘美等军围太原,而另派军队击败辽军的援兵,北汉主刘继元被迫投降。至此,唐末以来约有一百多年的封建割据局面基本结束。

三、违诏失利受尊配飨

八年之后(雍熙三年,986),宋太宗再次发大兵攻辽,仍欲一举收复燕云地区。诏命曹彬率幽州行营前军马步水陆之师,与潘美等共同北伐。宋军兵分三路,东路主力军由曹彬率领,自雄州(今河北雄县)北上,攻涿州(今河北涿县);中路军由田重进率领,出飞狐(今河北涞源),攻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军由潘美、杨业率领,出雁门关(今山西代县),攻山后诸州。

诸将将出师,太宗叮嘱曹彬的东路十万大军只声称要攻取幽州,但要持重缓行,不得贪利。宋西路军先下寰、朔、云、应等州,中路军又多得山后要寨,曹彬所率东路军也连下数个州县。宋军军势大振,但每奏捷报,太宗颇感东路军进军过速。此后,曹彬所率东路军攻破涿州,但因大兵深入,十余日粮草快尽,因而又退师雄州,以待粮援。消息报至朝廷,太宗急忙派人至曹彬处,令其再勿前进。但曹彬部下诸将闻知西路军、中路军顺利进军、累建功劳,而自己手握重兵却不能有所进取,遂议论蜂起。曹彬不得已,乃再次带足军粮,去攻取涿州,结果在歧沟关受到了辽军夹击,大败溃散,伤亡惨重,太宗只得命其退兵还朝。因东路军失利,中西两路军也被迫撤军。至此,宋太宗第二次北伐也以失败结束。

宋军兵败还师,诏命尚书省调查此次战事的经过及责任,令翰林学士贾黄中等治论其事。大家都承认违诏失律之罪,曹彬因此被贬职为右骁卫上将军。雍熙四年(987),复起曹彬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到真宗即位,恢复曹彬检太师、同平章事之职,数月后召拜为枢密使。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曹彬患病。真宗亲去府宅讯问,并亲手为其和药,赐白金万两。六月,去世,终年69岁。真宗为之痛哭。后每对辅臣言及曹彬,仍必流泪。追赠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谥“武惠”。--八月,下诏命曹彬与赵普俱配飨于太祖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