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克尼格雷茨战役

克尼格雷茨战役(Battle of Knigratz)

克尼格雷茨战役简介

克尼格雷茨战役:1866年7月3日爆发的克尼格雷茨(今捷克境内的赫拉德茨-克拉洛维)战役(多称为萨多瓦战役),是1866年普奥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在这次战斗中,普军依靠严格的纪律与快速行军,在战斗中集中兵力夹击敌军,一转开展不利的局面,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克尼格雷茨战役过程分析——

克尼格雷茨战役档案

交战双方:普鲁士赫尔穆特·冯·毛奇VS奥地利元帅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

交战时间:1866年7月3日

交战前瞻:在1866年的“七周战争",即普奥战争期间,普鲁士军队的总指挥名义上是国王威廉一世,而在他背后却有一位杰出的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毛奇,1857年,毛奇升任普鲁士总参谋长,他一上任便着手进行了全面改革,将总参谋部变成了普鲁士军队的精英智囊团。他继承了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思想,主张全歼敌人;而“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视战争为外交的附属,这就为毛奇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主要过程

拿破仑的时代结束后,战争艺术和军事科技又有了新的发展。

毛奇充分抓住了铁路大发展的机遇,利用铁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力;他还给部队配备了先进的德莱赛( Dreyse)后装式针发枪,发射速度提高了两倍。他的战略是在战斗开始时把部队分成几个部分,“分路行军,同时打击”。也就是说,他用一支部队牵制住敌人,另外两支力量对两侧翼进行打击。毛奇同许多战争策划者一样,也希望打一场“坎尼战役”,包围并全歼敌人。然而,克尼格雷茨战役并没有满足他的夙愿。

灾难临近

在德语各邦国的争霸战中,普鲁士最大的对手一奧地利就缺少一位能与毛奇相匹敌的军事指挥;陈旧落后的奥地利军队保卫着毫无生气的政治体制,指挥系统分工不明,上层思想僵化,装备陈旧落后。总之,奥地利军队完全无法与普鲁士的战争机器抗衡。

普鲁士迅速赶走了奧地利在汉诺威和黑森选侯国(ElectoralHessen)的盟友。普鲁士各路兵力共计24。5万人,他们在波西米亚的克尼格雷茨要塞迎战规模稍小的奧地利一萨克森联军"。奧地利的优势在于其精良的加农炮,而且加农炮的数量超过了普鲁士。但是,奥地利元帅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Ludwig von Benedek)却信心不足。6月30日,他通过电报建议皇帝弗朗茨。约瑟夫(Francis Joseph) 同普鲁士议和。他在电报中说:“(开战)将引发一场不可避免的军事灾难。”

普鲁士大军分为3个部分,元帅赫尔沃特,冯。比滕费尔德(Herwath von Bittenfeld)的易北军团从托尔高(Torgau) 出发;腓特烈,卡尔亲王(Prince Frederick Charles)的第1军团从劳西茨(Lausitz)出发;而普鲁士王储腓特烈(PrinceFrederick)的第2军团则从西里西亚的奈塞出发。

6月29日,赫尔沃特迅速在德累斯顿郊外的吉特钦(Gitschin) 解决了萨克森军。7月1日,几支军团之间的距离已经很近,行军一天即可会合。7月2日,毛奇本想发电报通知王储加入另外两个军团,却发现电报机出了故障。不得已,他只得派骑兵前往20英里(32 公里)外传达消息。

当时天降大雨,毛奇的部队冒雨继续前进;7月3日,他们抵达克尼格雷茨。但是,有1个军团因下雨而延误。普鲁士此时总兵力为13。5万人,贝内德克本应趁此机会迅速出击,然而,这位元帅没能抓住时机。冯·莫利纳里(von Mollinary)提出趁普鲁士第3个军团到来之前从侧翼包围普鲁士军,但是贝内德克驳回了他的建议,仍旧按兵不动。

火炮与针发枪

普鲁士在比斯特里茨河(River Bistritz) 西岸刚刚布阵完毕,奧地利便首先开火,牵制住普鲁士右翼腓特烈·卡尔亲王率先发力,派步兵7.5万人同奧地利的18万人展开对决。普鲁士大军穿过森林时,中部遭奧地利击退。奥地利火炮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如果奧地利组织骑兵进攻,普鲁士很可能没有招架之力。只可惜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始终不同意进攻。

奥地利的斯柯达加农炮(SkodaCannon)比普鲁士火炮射程更远。然而,一旦普鲁士军来到奥地利阵前,针发枪的优势就开始显现出来。

上午11:00,普鲁士的中部被奥地利打退,而奥地利的右翼却暴露在了普鲁士军炮火下。下午2:00,第2军团终于抵达。一个半小时后,普鲁士重新开始进军。下午2:30, 普鲁士王储令10万大军部署就位,使炮兵尽量前移以打击奥军的中部力量,并向奥军侧翼推进。混乱中,腓特烈。卡尔亲王请求王储指挥第2军团给予援助。

毛奇总参谋长决定派腓特烈王储的第2军团进攻奥地利侧翼,他同首相俾斯麦和国王威廉从山上观察了战斗形势——3 人同时出现代表了普鲁士国王同德国军、政领袖的密切配合。奧地利炮兵和骑兵也集结起来。 尽管毛奇富有军事天才,但是奥地利元帅贝内德克指挥不力,这也衬托了普鲁士的优势。

此时,奧地利北部军团四面受敌。尽管他们火炮精良,作战的骑兵也十分英勇,却已无法扭转颓势。将军席勒。冯。盖尔特林根(HillervonGartringen)和第1近卫师逼近奥地利炮兵时,守军纷纷溃逃。奥地利的高地及炮台相继失守,战线中部也被普军包围。普鲁士的第2军团突破奧地利防线,随着拉特施茨村(Ratschitz) 的陷落,易北军团突破了奥地利左翼的萨克森军。下午3 : 00,奧地利骑兵全线撤退。

普鲁士称霸

面对身后的易北军团,贝内德克已经无路可退。战斗发展到这一阶段很可能又是一场“坎尼战役”。毛奇自信地向国王保证,“陛 下不仅可以赢得今天的战斗,而且将赢得整场战役的胜利。”然而,普鲁士军队并未乘胜追击。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陷入泥沼,另一方面,军队也疲惫不堪,而且大规模感染霍乱。

普鲁士之所以没有追击奥地利,背后还有一点政治原因:尽管俾斯麦急于将奥地利置于德国的控制下,但是,普鲁士很可能是德国潜在的盟友,毛奇希望给普鲁士保留一丝尊严。

下午6:00,普鲁士已经胜利在望,国王静静地拥抱了王储,将一枚德意志“功勋勋章”(Pour le merite order)戴在了他脖子上。

奧地利退到易北河对岸。在这场战斗中,奥军伤亡人数共计4。4万人,另有约2。2万人被俘。普鲁士伤亡约9000人,其中大部分为伤员,而死者相对较少。

俾斯麦提出有条件的和平,将奧地利赶出了普鲁士控制的“小德意志”(Kleindeutschland)。这对奧地利及其盟友而言并不是一个严厉的惩罚。正如俾斯麦写给妻子的信中所言,他努力说服参谋部里的“鹰派”:“我必须冷酷地给他们泼些冷水,欧洲并非只有我们一个国家,现在仍有3个欧洲强国憎恨并嫉妒德意志。”

7月22日,奥地利皇帝同意休战。他在布拉格宣布,奧地利放弃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Schleswig一Holstein)。此外,普鲁士还占领了汉诺威和黑森州的部分领土,使疆域进一步扩大。 政治上,普奥战争的影响甚至可以波及整个世界:此后,奥地利不仅被迫退出德国,还会与匈牙利共同建立奥匈帝国,而哈布斯堡的帝国却行将就木。4年后,即1870年,毛奇又在色当战胜法军;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