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元丰西征

元丰西征(北宋军的滑铁卢)

元丰西征简介

元丰西征:元丰西征的终极打击目标,便是距离熙河路以及鄜延、庆延路最近的西夏都城:兴庆府(灵州)。真宗时代,李继迁攻下了灵州之后,便十分注重这里得天独厚的地形,迁都于此,与北宋形成地理抗衡。《宋史·地理志》中称之为“西陲巨屏”,灵州有着黄河和贺兰山脉作为屏障,也更容易接壤北宋的经济流动圈,“北控河朔,南引庆凉”。征伐队伍元丰四年中旬,经过一系列统筹,诸多地方“经略使”给予分析,宋神宗决定兵分五路,由西到东:熙河、泾原、环庆、鄜延、河东五路,分五路将领出发。

元丰西征过程分析——

宋神宗二十岁,意气风发,年轻有为。他常念“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故“奋然将雪数世之耻”(《宋史·宋神宗本纪三》)。为此,他继位第三年就起用参政知事王安石,大刀阔斧实行变法。其中,军事改革包括如下主要内容:(一)“减兵并营”,大削冗兵。宋军一直吃败仗,并不是军队数量太少,恰恰相反,宋朝军队数量空前庞大,总员额超过秦汉。宋仁宗时,宋军总数一百二十多万,“禁军约七十万,厢军约五十万,积兵之多,仰天子之食,五代而上,上至秦汉无有也”(蔡襄《论兵十事疏》);“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长编·宝元二年》)。通过几次削减,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宋军总员额减至约八十万。(二)将兵法。北宋初期为了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实行“更戍法”,各军营之兵无固定将领统摄,作战时临时出将,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严重削弱。宋神宗于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下诏试行“将兵法”,各路固定带兵将领,使“将知兵,兵知将”,训练得到明显加强,但作战时仍临时派将。(三)保甲法。十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二丁出一保丁,进行必要训练,形成一支庞大的地方武装。(四)保马法。原由朝廷设立牧监负责繁殖饲养军马,占用大量农田、兵员。群牧师李中师深虑其弊,上书建议“省国费而养马于民”。宋神宗采纳,先从开封府试行,随后推广到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五路。(五)设立军器监,改进兵器制造,等等。

但是,对王安石变法,从一开始就存在极大的分歧与争论。王安石罢相、复相,改革时断时续,不可能彻底。况且,宋朝的军事无能,是骨子里的问题,积重难返,难以治愈。但无论如何,宋神宗经过十多年变法、备战,开始对西夏发动全面进攻。

元丰西征熙河之战:

熙河即指熙河路,治所在今甘肃临洮。早在宋神宗继位当年,王韶“客游陕西,访采边事”,上《平戎策》三篇,提出“欲取西夏,当复河湟”[15],以断西夏右臂的策略(《宋史·王韶传》)。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王安石起用王韶为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用其策,任其官。八月,王韶引兵至渭源堡(今甘肃渭源),先后战胜吐蕃蒙罗角、抹耳水巴族、玛尔戬等部落,拓地一千二百里,“洮西大震”。十月,北宋在王韶收复地区“置熙河路”。翌年初,王韶又向西进军,占领宕、岷、叠、洮等州,拓地两千里,招抚吐蕃、羌等蕃族三十余万帐(《续通鉴·宋纪六十九》)。

这是王安石变法在军事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北宋“断西夏右臂”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宋神宗对取得这一胜利异常高兴,将自己的玉带赐给王安石。王韶进为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但熙河战役的胜利,也激起了保守派对王安石更大的忌恨。

元丰西征灵州之战:

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宋神宗动用三十万大军,兵分五路,进攻西夏。兵力部署如下:第一路,宦官李宪,率领熙河、秦凤二路“总七军”,以及吐蕃大首领董毡(唃厮啰三子)兵三万,向北攻灵州;第二路,内侍押班王中正,提兵六万,“自言代皇帝亲征”,出麟州,向西攻灵州;第三路,环庆路经略使高遵裕,将步骑八万七千,出庆阳,向西北攻灵州;第四路,泾原路总管刘昌祚,将卒五万出平凉,向西北攻灵州;第五路,鄜延路经略安抚副使种谔,率畿内兵九万三千出绥德城,向西攻灵州。宋军这次对西夏的军事进攻,可谓声势浩大。

西夏采取“以静制动”的防御战略。当宋军大举进攻的消息传到西夏,梁太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年轻将领“尽请战”,唯独一位老将主张“不须拒之,但坚壁清野,纵其深入,聚劲兵于灵、夏而遣轻骑抄绝其馈运,大兵无食,可不战而困也”。这位“老将”史无留名,“梁后从之”(《宋史·夏国传下》)。

宋军却把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进攻打得一塌糊涂。王中正率领六万河东军刚出麟州,“才行数里,即奏已入夏境”,虚报军情,实际上他“屯白草平九日不进”,然后“渡无定河,循水北行,地皆沙湿,士马多陷没”,民夫溃散,军无所获,“至宥州奈王井(今陕西靖边西),粮尽,士卒死亡者已二万,乃引军还”,根本没有参加战斗。刘昌祚打得算是最好的,“昌祚遇夏人于磨脐隘(灵州南一百多里),夏之拒者二三万人,昌祚乃分兵渡葫芦河,夺其隘”,与西夏“统军国母弟梁大王战,遂大破之”,直抵灵州城下。但刘昌祚受高遵裕节制,高遵裕私心发作,怕刘昌祚“独成大功”,命他“暂缓攻城”。高遵裕“至清远军(治今宁夏同心),攻灵州,夏人决黄河灌营,复抄绝饷道,士卒冻溺死”,他带出去八万三千人,败归时只剩下一万三千人。种谔开始打得不错,但他先胜后败。“九月,谔围米脂,夏人来救,战于无定川,大破之,斩首五千级。十月,遂克米脂,降守将令分讹遇(西夏大将),进攻石州(西夏置,治今陕西横山东北)。”可是,打到后来“谔兵无食,会大雪死,遂溃”,带出去九万三千人,只退回塞内三万人。李宪率领的西路军有“七军”之众,还有吐蕃董毡三万人,但在新市城(兰州老城),击退少量西夏军后,屯兵天都山(今甘肃兰州西南三十里),其先头向东至南牟(今宁夏海原西),“焚夏之南牟内殿并其馆库,追袭其统军仁多唆丁”,未能按时抵达兴州会师,得到前方兵败消息,也退兵。至此,宋军五路攻灵州,以全线失败告终(《宋史·夏国传下》)。

宋军进攻灵州之战大败,主要原因有三条:第一条,五路大军没有统一指挥,各打各的。对此,知枢密院孙固战前就对宋神宗说:“今举重兵五路并进,而无大帅,就使成功,兵必为乱。”但是宋朝的帝王,有一位算一位,都怕将领手中的兵权太大。宋神宗一心要打大仗,却坚决不肯设大帅。孙固一再建议任命一位大帅,宋神宗却搪塞他说找不到合适人选。同知枢密院吕公著一听就说,既然找不到合适的大帅人选,这一仗不如不打。孙固说:“公著言是也。”(《续通鉴·宋纪七十六》)但宋神宗坚决不设大帅。第二条,王中正、李宪都是宦官出身,根本不懂军事。第三条,将领之间互相掣肘。例如,打得最好的刘昌祚,反而要受打得很糟糕的高遵裕“节制”,刘昌祚有劲使不出。这几条,都是宋军深入骨髓的毛病,没有什么特效药能治好。

元丰西征永乐城之战:

永乐城,位于今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灵州战败后,宋神宗和朝廷都已失去进攻信心,开始考虑加强对西夏的防御问题。种谔建议经营横山[16]一带的防御设施。当时担任延鄜路经略使的沈括,也建议修复古乌延城(今陕西横山南),“以包横山,使夏人不得绝沙漠”(《宋史·夏国传下》)。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朝廷派给事中徐禧、内侍押班李舜举到实地去考察,并同当地官员沈括等人商议。徐禧考察后,主张在银、夏、宥三州交界处修永乐城。所选城址“依山无水泉”(《宋史·夏国传下》),种谔坚决反对,他说,在无水之地筑城防守,必败无疑。徐禧“素恶种谔”,两人争吵起来。徐禧固执己见,坚持在他选定的地点修筑永乐城。并上奏告了种谔一状,说种谔“跋扈异议,不可与偕行”。皇上和稀泥,诏令种谔去守延州,徐禧领诸将去筑城,沈括负责“济军用”(《长编·元丰五年》)。筑城毕,命守将曲珍领万人守城,徐禧等回米脂。

横山一带是宋夏必争之地,九月,曲珍急报,西夏大军来攻,徐禧与李舜举率领米脂驻军前往增援。西夏军出动兵力号称三十万,徐禧“登城西望,不见其际,宋军始惧”。宋将高永亨认为永乐城城小无水,难以坚守。徐禧不听,“乃以七万阵城下”,执黄旗令众曰:“视吾旗进止!”西夏铁骑渡过山前的河川而来。有人建议说,这是西夏的王牌铁骑“铁鹞子”,建议半渡而击,徐禧也不听。西夏“铁骑既济,震荡冲突”,西夏大军随后大至。宋军“将士昼夜血战”,五位将领战死,士卒“三万人皆没”。西夏军切断水源,宋军士卒“渴死者大半”。

灵州、永乐城接连两次惨败,北宋官军、熟羌、义保死者共六十万人,钱粮损失不可胜计,宋朝再次大伤元气。宋神宗“恢复祖宗故土”的一腔热血骤然冷却下来(《宋史·夏国传下》)。

西夏反攻兰州:

西夏的“坚忍不拔”与“随机应变”是北宋无法相比的。它的一贯策略是“你攻我退,你退我攻”。北宋灵州、永乐两败之后,西夏乘胜进击。北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二月,“西贼之围兰州,数十万众奄至”。宋军兰州守将李浩闭城不出。钤辖王文郁请求带兵出击。李浩不同意:“城中骑兵不满数百,安可战?”王文郁说,正因为敌众我寡,所以要挫敌锐锋,以安众心,然后可守,这是三国时张辽守住合肥的经验[17]。走马阎仁武却说,皇上有诏,不让战,“必欲启关,当奏劾”。阎仁武可能是朝廷派去的监军,才会说出这样的冠冕堂皇、愚蠢之极的话来。王文郁坚决请战,李浩最后同意了。王文郁组织一百多人的敢死队,夜间缒城而下,持短兵器突袭敌营,“贼众惊溃,争渡河,溺死者甚众,收其所虏入城中”(《长编·元丰六年》)。

五月,西夏再攻兰州,围城九日,大战,侍卫官韦禁战死,敌退。闰六月,西夏意欲暂时休战,派遣使者谟个、咩迷乙遇来贡,表达求和之意。宋神宗也已厌战,同意议和,给西夏“岁赐如旧”(《宋史·夏国传下》)。

陕北的横山山脉,虽然不大,却是西夏军事上的一条生命线。西夏军向东、向南进攻,军队越过沙漠后都需要在横山集结、补给、建立后方供应基地,才能继续前进。横山被宋军占领后,西夏军在夏州方向就失去了前进基地,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沈括、种谔等文臣武将,都看到了横山的战略意义,建议把横山经营为宋军防御西夏的前方要塞。谈判中,西夏一再提出要求归还横山一带土地。北宋没有同意,西夏极为不满。

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正月,西夏再次围攻兰州,这时的宋神宗避战心态更加严重,连连给泾原经略安抚处置使李宪下诏,“深戒将佐,更切谨重,勿轻冒贼锋,误国重事”,“稳审处置,勿误重事”(《长编·元丰七年》)。西夏军围攻兰州十日,粮尽退兵。

兰州之战后,宋夏双方国内都发生重大变故。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宋神宗驾崩,宋哲宗继立。同年十月,夏国主李秉常生母梁氏卒。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七月,夏国主李秉常卒,三岁的儿子李乾顺继位,其母梁氏摄政(李秉常母、妻同姓)。此后,宋夏小战年年有,十年无大战。

元丰西征平夏城之战:

平夏城,即今宁夏固原西北黄铎堡。宋哲宗继位后,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开始,宋军延鄜路、泾原路边将章楶、章惇采取“筑寨推进”守边法,攻下一地,筑堡修寨,步步为营,向前推进。知渭州章楶,用这一方法在六盘山以西顺着南北流向的葫芦川沿线修筑了边寨五十余座。其中,在葫芦川支流石门峡江口、好水河南岸修筑的平夏城、灵平砦(今宁夏固原西北杨郎乡),位置险要,扼控了西夏军出入要道。北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十月,西夏新国主李乾顺及其母梁太后,率西夏四十万大军围攻平夏城。章楶坚守城寨的同时,派兵出城袭击西夏军,俘获西夏大将嵬名阿埋等,打退了西夏军的大规模进攻。

宋军在新占地区设立了西安州(治今宁夏海原西)。这一地区是西夏“膏腴耕牧衣食根本之地”,西夏军每次南侵,必到该地集结。西夏军每次到达这一地区,泾原、环庆、熙河、秦凤、鄜延五路都很紧张。自从宋军占领了这一地区后,双方在这一带的对峙形势得到转换,宋军转为主动,西夏军陷于被动。

宋夏百年战争终结:

由于西夏连续两代幼主继位,太后摄政,外戚专权,内部矛盾加剧,国势渐衰。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春,西夏国主李乾顺生母梁太后卒,辽国派遣使者萧德崇赴宋为西夏斡旋说和。“九月,夏人来告国母哀,因上表谢过。”宋哲宗同意议和。

宋徽宗赵佶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继位后,宋夏之间虽然仍有战事发生,但大战渐少。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十二月,朝廷命童贯为陕西经略使,翌年二月又命童贯总领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河西六路军事(《续通鉴·宋纪九十二》。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四月,“童贯以鄜延、环庆兵大破夏人,平其三城”。西夏通过辽国向北宋纳贡请和。“六月,诏六路罢兵”,宋、夏百年战争才告终结(《续通鉴·宋纪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