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黄道婆

黄道婆(黄婆)

传艺创新

黄道婆简介

黄道婆生平:黄道婆(1245~1330),又称黄婆,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人。元代棉纺织革新家。元贞年间,她将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

历史评价:黄道婆毫无保留地将她从海南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松江地区的人民。她发明的先进纺织工具,使当时以棉织业为生的千余家织户产量成倍增长。封建社会对科学技术有着一种无知的轻蔑,再加上对下层劳动人民的顽固偏见,正史上对黄道婆这伟大的纺织革新家无任何记载,但人民是公正的。“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上海一带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一首歌谣,这首歌谣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为我国棉纺织技术做出卓越贡献的感激。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巨大贡献,赢得了当地劳动人民深情的爱戴和永久的纪念。黄道婆死后,人们在乌泥泾镇替她修建名为先棉祠的祠堂,以后许多地方也先后为她修建祠堂,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对这位棉纺织业的先驱者的感激和怀念。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人民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劳动妇女,在1957年4 月,重新修整了黄道婆的墓。黄道婆是勤奋、聪明、无私的当代劳动妇女的杰出的代表,她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留在广大人民的记忆中!

黄道婆大事记

1245年 出生。

1263年 离开故乡,南下海南求学纺织手艺。

1296年 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弹、纺、织工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

1330年 去世。

人物关系

黄道婆传记

少年好学 苦大志壮

大约在1245年,黄道婆出生于松江府乌泥径镇(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的一个穷困人家。那时,正是宋元更替、战乱不断之际。包括黄道婆一家在内的江南劳苦大众,不仅受汉族地主阶级的盘剥压榨,又遭到蒙古铁蹄蹂躏威胁,并且年年遭受自然灾害,江南地区到处呈现出“人家如破寺,十室九空”的惨败景象,富庶的江南地区已经徒有虚名。

童养媳

又称“待年媳”“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旧时,童养媳在我国甚为流行,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非常贫穷落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低下,众多的民众因家境贫寒而娶不起儿媳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跑到外地抱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待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让她同儿子“圆房”。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现象基本绝迹。

▲黄道婆画像

黄道婆出生前后,她的家乡便开始了棉花种植。到了黄道婆幼年的时候,棉花种植已经普及到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不少妇女学会了棉花纺织技术。黄道婆在自幼时便不得不参与各项劳动。因为当时世道多难,而她又家境贫寒,而且很小就失去了全部亲人,所以她洗衣做饭、砍柴挑水等一切都要靠自己奔波处理。她心灵手巧,好学好问,肯动脑筋,善于琢磨。大人干的活计,她看几眼便能举一反三,迅速通路入门。本地有人经常穿着棉布衣裤锄草犁田,会纺线的邻居告诉黄道婆,那种棉线布厚实柔软、经久耐用,干活的人穿用极为合适。黄道婆用心听着,沉思不语,而后便抓紧向纺棉的成年人学习。起初她不会干,棉絮弹得不透不净;棉条卷得松紧不匀;纺棉纱,纺得粗一段、细一段,好像蛇吃了蛋似的。可是,她毫不气馁,坚持练习,努力操作。然而,在那个年月,成年劳动者尚且不得温饱,何况黄道婆一个孤苦幼女。由于生活的逼迫,她不得不到有田地的家里去做了童养媳。

黄道婆成年累月地起五更、爬半夜,侍候全家人的吃喝穿戴,四季当中,耕耘割藏,她经常和牛马一起出归。虽然年纪很轻,可她的劳动经验相当丰富。她每天被家里的活累得筋疲力尽,但仍是挤时间继续练习纺织技术。没多久,她便熟练地掌握了纺织的全部操作工序:剥棉籽,敏捷利索;弹棉絮,蓬松干净;卷棉条,松紧适用;纺棉纱,又细又松;织棉布,纹均边直。她的生活里,没享受过慈爱,没得到过温暖,辛酸的泪,把她活泼的童年过早地淹埋干净,只有这棉纺劳动,才给了她莫大的快慰。看到棉田里那些龙爪样的棉叶、雪团似的棉花,她仿佛就进入那 “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的画卷里,感到难以形容的快乐。

棉花会纺了,布会织了,黄道婆又发现了问题:棉花去籽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实在太慢;现在弹棉絮的小弓,才一尺半来长,还是线弦,须用手指来拨动,弓身小,没有劲,线弦容易断,手指拨弦费力气,以这样落后的技术纺纱织布,根本不能满足那些干活穿衣服的需要。她心里经常想:能不能有什么新办法提高效率呢?

不惧风险 海南拜师

本来早已有了南游学艺的志向,加上她在婆家的悲惨生活促使她在1263年的一个清晨,毅然地踏上了开往崖州(今海南岛)的船。

黎族

岭南民族之一。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后逐渐通用汉文。

黄道婆向老船主倾吐自己访艺志向和遭遇。老船主看着她一身破衣烂衫,满脸血痕泪水,不由得对他敬重又同情,便点头答应了她的要求。于是,黄道婆登上船头,遥望乌泥径,洒泪告别出生地,随船南渡。那时,交通工具简陋,航海技术低劣,黄道婆不避风险,忍着颠簸饥寒,闯过惊涛骇浪,先抵占城,随后到了崖州。当她看到当地棉纺织业发展得十分迅速时,便决定在此地落脚。

崖州的木棉和编织技术强烈地吸引着黄道婆,朴实的黎族人民热诚地欢迎她、款待她。她同这些兄弟姐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爱上了这里的座座高山、片片阔林。拿起了著名的黎幕、鞍搭、花被、缦布,瞅着那光彩明亮的黎单、五色鲜艳的黎饰,黄道婆便爱不释手。为了早日掌握黎家技术,她刻苦学习黎族语言,耳听、心记、嘴里练,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虚心地拜他们为师。她研究黎族的纺棉工具,学习纺棉技术,像着了迷、入了癖一样,每学好了一道工序,会用了一种工具,她的心就仿佛开了花、吃了蜜。黎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热情照顾黄道婆,而且把自己的技术无保留地传授给她。聪明的黄道婆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棉织事业上,又得到这样无私地帮助,很快就熟悉了黎家全部织棉工具,学成了他们的先进技术。尽管绞尽脑汁,费尽心血的劳动消耗,使黄道婆的一头青丝换上了全部白发,她丰润的脸上也刻下了道道深而密的褶皱,但她还是精神抖擞,深钻细研,锲而不舍,刻苦实践,三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棉纺织家。

传艺创新 造福于民

13世纪末叶,蒙古征服者早已征服中国。南宋王朝已覆灭了20多年。为了缓和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统治者慢慢改变以前的屠杀掠夺政策,实行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经济开始好转。她听说故乡安定下来,有了生机,不由又想起那里棉织业的落后情形,内心复活了改变江南技术面貌的志向,升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思乡感情。她向海南同胞说出了自己的心事,黎族姐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理解她,只好压着惜别的心情支持她。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此时的一天,黄道婆告别海南,搭船重返她阔别30多年的故乡。黄道婆的公婆和丈夫,早已先后死去,她一心无挂,只抱着造福于民的善良愿望,不顾晚年体力衰微与生活孤单,回到家乡马上投身于棉纺织业的传艺、改良和创新活动。乡亲们亲切地欢迎她凯旋,她更是不顾赶路辛苦,热情地向乡亲们讲述黎族的优良制棉技术。她便把自己海南所得倾囊相授。同时,还把黎家先进经验与上海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发明创造,对棉编织工具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造了新的擀、弹、纺、织等工具,改变了当地棉纺业的旧面貌。首先是改革了擀籽工序。她先打听家乡近些年是怎样去籽净棉的,妇女们苦恼地告诉她,还是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黄道婆便教大家一人持一根光滑的小铁棍儿,把籽棉放在硬而平的捶石上,用铁棍擀挤棉籽,试验以后,妇女们兴奋地嚷着:“一下子可以擀出七八个籽儿呀,再也不用手指头挨个儿数了!”

黄道婆见大家高兴,也感到十分快活,但是心里并不满足。她觉得,用手按着铁棍儿擀,依旧比较费力的,于是便继续寻求新办法。忽然,她想到了黎族脚踏车的原理,心里豁然一亮,马上和伙伴商量试用这一原理制造轧棉机,白天黑夜都琢磨。最后,用四块木板装成木框,上面树立两根木柱,柱头镶在一根方木下面,柱中央装着带有曲柄的木铁二轴;铁轴比木轴直径小,两轴粗细不等,转动起来速度不同。黄道婆同两个姐妹,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缝隙喂籽棉,两个人摇曲柄,结果,棉絮棉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太好了,又省力,又出活儿!”妇女们围着这新搅车庆祝创制成功!

▲脚踏三锭纺车

与此同时,黄道婆改造沿用多年的小弓。她将弓身由一尺半长改为四尺多长,将弓弦由线弦改为绳弦,将手指拨弦变为棒椎击弦。这结实有力的大弓弹起棉来,铮铮然节奏鲜明,仿佛响起一支好听的劳动乐曲,棉花弹得又松又匆,又快又干净。接着,在纺纱工序上,黄道婆创造出三锭脚纺车,代替过去单锭手摇纺车。脚踏的劲头大,还腾出了双手握棉抽纱,速度快、产量多,同时能纺三根纱,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纺车,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技术革命。在织布工序上,黄道婆对织布机也有一定的改革。她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汲取黎族人民织“崖州被”的长处,与乡亲们共同学习研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棉织技术,织成的被、褥、带、帨等,上面印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花纹,鲜艳如画,“乌泥泾被”名驰全国。

黄道婆回乡几年之后,松江(今上海)、太仓(今江苏太仓)和苏杭等地,都传用她的新法,以至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盛称。制棉业逐渐兴旺起来,甚至乌泥径附近1 000多户靠棉织技术谋生的居民,生活水平都比过去显著提高了。黄道婆的一生刻苦学习研究、辛勤劳动实践,有力地影响和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人民热爱她、崇敬她,在她逝世的时候,大家怀着悲痛心情,纷纷捐资把她安葬在上海县(今上海闵行区)曹行乡。规模宏大的先棉祠,在每年四月黄道婆的诞辰上,上海群众曾不断地为她兴立祠庙,其中规模宏大的为先棉祠。每年四月黄道婆的诞辰,都有人接踵赶至先棉祠祭祀。

▲现代的乌泥泾被

▲《农书》及其中插图

黄道婆毫无保留地将她从海南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松江地区的人民。她发明的先进纺织工具,使当时以棉织业为生的千余家织户产量成倍增长。她总结出一套“ 错纱配色,丝线絮花”的织布技艺,使松江地区人民能织出宽幅的被、褥、带等多种棉纺织品,并能交织成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生动图案。先进的纺织技术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乌泥泾被”成为名闻全国的产品,周边地区都竞相仿效。

▲黄道婆纪念馆大纺车

▲上海徐汇区黄母祠黄道婆像

搅车轧棉是黄道婆改革棉纺工具的第一步。用手剥籽或用铁杖擀去籽的落后状况应用搅车后,被完全改变,是当时棉纺生产中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黄道婆又把原来的小弓改成大弓,用粗绳弦代替细绳弦而且还用檀木做的椎子击弦弹棉。这样既比以前用手指弹拨的小竹弓提高了效率,又使弹出的棉花均匀细致不留杂质,提高了纱线的质量。

当时人们使用的旧式单繀(1个纺锭)手摇纺车,功效很低,需要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求。黄道婆经反复的试验和不断地改进,研制出了一种三繀式(3 个纺锭)的棉纺车,使纺织效率提高了两三倍。她以后又发明了三繀脚踏纺车,代替了沿袭了几千年的单繀手摇纺车。三繀脚踏纺车是我国棉纺织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最先进的纺织工具。元初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介绍了这种纺车,其中的《农器图谱》还对木棉纺车进行了详细的绘图说明。这是我国古代棉纺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有力佐证,同时也显示出黄道婆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国际棉纺织史上所占据的极高地位。王祯还在《农书》中记载了黄道婆发明拨车、线架等纺织工具,来分络各色棉纱,把丝织生产经验用于棉纺织业,改进投梭织布机的革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