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北方战争

北方战争(Great Northern War)

俄国称霸波罗的海

北方战争简介

北方战争:大北方战争(俄语:великая 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 ;瑞典语:stora nordiska kriget;德语:Die großen nordischen Krieg;丹麦语:den store nordiske krig;波兰语:great northern wojny;1700年2月22日~1721年9月10日),又称为第二次北方战争,是俄罗斯帝国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与瑞典王国争霸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俄罗斯从此称霸波罗的海,而瑞典则自此衰落,从欧洲列强的名单上消失。

北方战争过程分析——

北方战争档案

交战双方:俄罗斯军队VS瑞典军队

交战时间:1700~1721年

双方将帅:俄罗斯统帅为彼得大帝;瑞典军统帅为查理十二世

双方投入兵力:俄罗斯军队4万人;瑞典军队约3万人

双方使用兵器:刀剑、长矛、火枪、火炮等

交战结果:以俄罗斯取胜而结束

历史背景

17世纪末,俄罗斯已成为跨欧亚两大洲的封建大国,但仍远远落后于欧洲各国。彼得继位后开始全面改革,办工场修水利、促商业,使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军队的改革,他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兴办兵工厂,造船铸炮,改善部队的装备,扩大征兵,建立海军。当时,俄国基本上为内陆国,为了使俄国富强起来,彼得一世开始为俄国寻找通往西方的出海口,因此发动了与波罗的海的强国瑞典争战。

主要过程

1700年9月2日,彼得一世率3.5万大军包围了瑞典要塞纳尔瓦。当时瑞典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国王查理十二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他正围攻丹麦,闻讯后就迅速带领1万精兵救援。

11月9日,瑞典军突然出现在纳尔瓦城下,一阵猛烈而迅速的冲锋,打得俄军抱头鼠窜,由于战线拉得太长,俄军首尾不能相顾,遂全军崩溃,彼得- -世只身逃回莫斯科。

这一-战充分暴露了俄军的缺点,但彼得一-世并不灰心,他尽最大力量重建军队,命令全国每25户出一名士兵,建立了20万大军;命令每三座教堂交出一口大钟,很快铸造了300门大炮;命令每1万个农民缴纳一只战舰的钱,然后集中全国工匠造出40艘战舰和200多只小船,建立了俄国第一支舰队。

1701年俄国恢复了对瑞典的军事行动。1704年,俄军又一次包围纳尔瓦,俄军抓住瑞军求援的信使,就让4个团的兵力伪装成瑞典援军与俄军厮杀,诱使城内守军出来接应,终于攻陷纳尔瓦。随后,俄军占领整个涅瓦河流域和英格利亚。

1705年查理十二打败波兰,1707 年集结大军进攻俄国,俄军从波兰撤回,转人战略防御,实行坚壁清野和诱敌深人的战略,瑞典军一路受冻挨饿,只好转人乌克兰,打算在那里补充粮草,等候援军。

彼得一世决定首先攻打援兵,他率一支1.2万人的“飞行军”前往。10月9日,双方在列斯那亚村激战,彼得一世虽然歼灭援军大部,缴获了7000辆装满粮食和武器的大车,但自身也只剩下了残部几千人。1709年4月,查理十二率军围攻波尔塔瓦要塞,发动十多次强攻,均未得逞。7月6日,彼得一世率俄军主力来到。俄军有4.2万人,72门大炮;瑞军只有3.1万人,4门大炮。8日大会战非常激烈,瑞军不顾敌人炮火继续前进,然后是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交战中彼得一世的帽子 和马中弹了;而查理十二则受伤,从马上摔下来,失去知觉,被抬离战场。结果瑞军惨败,只有查理十二带领2000余人,沿着第聂伯河逃到土耳其。

逃亡的查理十二鼓动土耳其对俄宣战。1711 年夏,彼得一世率4万人南下,向多瑙河下游冒进。土耳其出动10万大军,在克里木军支持下,包围了俄军,俄军弹尽粮绝,彼得一-世只好求和。

1714年8月,俄国海军在汉科角大败瑞典海军,并以阿兰群岛为跳板,进人瑞典本土。这时各国都怕俄国势大,先后与瑞典议和。由于查理十二在挪威前线战死,瑞典新女王拒绝与俄国议和,双方战事又起。1720 年,俄海军在格雷厄姆岛大胜瑞典舰队,并直逼其首都斯德哥尔摩。1721 年夏,俄军再败瑞典舰队。9月,瑞典已无力再战,只好议和。俄国得到卡累利阿等大片地区,并将芬兰归还瑞典。从此俄罗斯人在波罗的海得以自由进出。

重大意义

北方战争使彼得一世被尊为“大帝”,俄国打通了波罗的海的出口,为西进和南下造成了有利形势。此战争也使俄国进入欧洲强国之列,单纯军事强国的瑞典从此衰败。

策略战术

北方战争中,查理十二采用突然袭击的策略,相继战胜丹麦和俄国。但在随后的战斗中,彼得一世避开锋芒,坚壁清野,诱敌深人,逐渐消耗敌人的粮弹,拖垮敌人,并巧妙设计地形来分散敌人,最终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