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泰尔-阿尔-克比尔战役

泰尔-阿尔-克比尔战役(Battle of Tyre Al Kebir)

泰尔-阿尔-克比尔战役简介

泰尔-阿尔-克比尔战役:泰尔·阿尔·克比尔战役是1882年英埃战争中的著名战役,经此一役,英军占领开罗,其影响扩大到整个埃及,埃及沦为了英国的保护国。阿拉比力图利用正在泛滥的尼罗河天险抵御敌人,并决定发动开罗十万军民进行首都保卫战。但是,开罗城内的官僚地主和部分军官动摇叛变,乘阿拉比指挥军民在城郊修筑防线之机,开门引敌入城。9月15日首都陷落。阿拉比等爱国将领被俘,大量军民遭屠杀。英军攻陷开罗后迅速占领了整个埃及,战争以埃及的失败而告终。

泰尔-阿尔-克比尔战役过程分析——

泰尔-阿尔-克比尔战役档案

交战双方:加内特·沃尔斯利爵士VS阿拉比帕夏

交战时间:1882年9月13日

交战前瞻: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英国军队在组织和规章上的重大缺陷: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出钱就能买到军衔,这种制度造就了大批无能的贵族指挥官。此外,军队的装备也已十分陈旧。英军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改革。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拯救英国的竟然是出身卑微的加尼特·沃尔斯利。沃尔斯利生于爱尔兰都柏林茵奇考尔的黄金桥,父亲只是一个信仰新教的杂货店老板。

主要过程

沃尔斯利的父亲曾在军中获得少校军衔,后来弃军从商。沃尔斯利能以这样卑微的出身迅速升任陆军元帅和大英帝国总司令,不要说在19世纪晚期,就是在当今社会也令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议。他的晋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爱德华·卡德威尔( EdwardCardwell)的信任。卡德威尔曾于1868-1874 年在格莱斯顿。I的自由政府中担任战争部长,主张进行军事改革。他的部分改革措施甚至延续到了20世纪初,直到1906-1910 年,霍尔丹勋爵( Lord Haldane )才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

当时,大英帝国每年的新增领土多达10万平方英里(26万平方公里)。因此,卡德威尔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多个英军基地,以保证英军可以随时应对各地的战争和起义。1852年,沃尔斯利成为步兵团军官,并在各殖民地的战争中名扬四海。他先后在缅甸( Burma)和中国服役,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印度的起义以及侵华战争。1861年之后的9年时间里,沃尔斯利在加拿大服役,在那里获得了他最宝贵的经验。

1869-1870 年,在镇压加拿大曼尼托巴的瑞尔叛乱中,沃尔斯利声名大噪,被誉为“有效率,有前瞻性”的指挥官。1862 年美国内战期间,他访问了“南部联盟”,给罗伯特。李将军和杰克逊留下了深刻印象。

1873年,沃尔斯利指挥英军在现在的尼日利亚打败阿散蒂( Ashanti)国王科菲( Koffeel正是在这次战争期间,沃尔斯利和一小群有共同兴趣的军官组成了一个封闭排外且饱受外人诟病的“沃尔斯利团体”( Wolseley Ring )。

威廉·施文克吉尔伯特间在其作品《班战斯的海盗》(Pirates of Penzance)中讽刺了沃尔斯利,说他是“ 现代少校的典型代表”。但是在祖鲁战争”中,正是沃尔斯利为英军挽回了损失。由于英国切姆斯福德子爵( Viscount Chelmsford)的失误,大批英军在伊散德尔瓦纳的袭击四中被祖鲁勇士屠杀。沃尔斯利俘虏了祖鲁国王塞奇瓦约( Cetshwayo),并击败了瑟库库尼( Sekukuni)首领。1884 年,格莱斯顿派沃尔斯利到苏丹救援戈登将军,然而救援没能成功; 1885年,就在沃尔斯利抵达的前两天,戈登在喀土穆( Khartoum)被杀。

埃及动乱

1879年,穆罕默德·陶菲格(Muhammad Tawfiq)帕夏成为埃及名义上的赫迪夫,即奧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埃及总督。他向来采取亲西方政策,这一点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苏伊士运河由法国工程师费迪南。德。雷赛布(Ferdinand de Lesseps)主持设计,于1869年正式开工。这条运河开辟了欧亚航运的捷径,修好之后,从欧洲到亚洲就不必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考虑到运河对保卫印度殖民地的重大意义,英国就凭借其雄厚的财力于1875年买下了时任埃及赫迪夫一伊斯梅尔(Ismail) 帕夏的股份。英法两国明确表示不会干预埃及事务,除非埃及陷入无政府状态。

埃及人抵制西方的情绪日渐高涨,而伊斯梅尔却没有采取强硬的行动。英美两国游说奥斯曼帝国解除伊斯梅尔帕夏的职务,奥斯曼只得应允。然而,伊斯梅尔之子陶菲格继位后,埃及对英法的债务继续增加。同时,由于粮食歉收,埃及穷人陷入了更加悲惨的境地。所有这些因素,加上赫迪夫对英法的暧昧态度,终于酿成苦果。1881 年1月,艾哈迈德,阿拉比上校发动起义,要求废除英国、法国和土耳其-切尔克斯(Turko-Circassian) 在埃及享有的特权,并停止向苏伊士运河的外国持股人付款。英法两国联合发表声明,支持赫迪夫镇压起义。他们在伊斯坦布尔召开危机会议,英法派海军中队在埃及海岸盘旋。

紧张局势日渐升级。同时,埃及祖国党组成内阁,阿拉比担任战争部长,坚持主张埃及独立。奥斯曼苏丹看到英法两国处于被动,便想趁机收复失地。与此同时,赫迪夫企图要求阿拉比辞职,引起了国内的不满。6月11日,埃及港口城市亚历山大发生暴动,矛头直指西方殖民者。

暴动的民众杀死了包括一名法国水 手在内的50名欧洲士兵,而且英国总督伤势严重。在其他城市,叛乱分子还袭击了希腊人和犹太人。两名内阁部长以辞职相威胁,迫使英国首相威廉。格莱斯顿下令轰炸亚历山大港。然而,格莱斯顿并不情愿,因为这样一来挑起战争的罪名就落在了自己身上。

埃及人开始加固港口。7月3日,英国政府令海军上将西摩尔(Seymour)向亚历山大开火,摧毁港口的排炮。因此,11 日上午7:30,亚历山大号航空母舰(HMS Alexandra)炮轰并摧毁了港口的排炮。暴乱愈演愈烈,亚历山大被烧毁,造成了更多平民的死伤。赫迪夫躲到西摩尔的军舰上避难,阿拉比夺取了政权。7月13日,英国海军占领了亚历山大。

单独行动

尽管法国是苏伊士运河最大的股东,法国人却拒不参与轰炸亚历山大港,而且还撤走了舰队。格莱斯顿原本坚决反对殖民扩张,然而一场全面的军事行动似乎不可避免,其结果必然是对埃及实施军事占领,使埃及成为英国的附属国。维多利亚女王也向首相"施压,女王的长子“伯蒂”(Bertie),即后来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自愿参战。

英国对埃及的全面进攻一触即发。本来法国总理莱昂。甘必大(Leon Gambetta)决定同英军密切配合,然而1882年1月,甘必大的内阁倒台,英国游说新政府参战未果。消息-一出,埃及股票市场立即上涨35%。7月,加内特·沃尔斯利按既定计划率领英国远征军出兵埃及。

沃尔斯利的兵力共计3.5万人,这是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英国派出的最大规模的部队。大部分士兵从英国本土出发,乘船抵达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另有一支7000人的印度部队抵达亚丁(Aden)。 威尔士亲王的弟弟康诺特公爵阿瑟亲王21代表英国皇室指挥一支近卫旅。

躲避与猛击

英军试图直接进军开罗,不料却在道瓦尔甲滞留了5周之久。道瓦尔四处布置了德国克虏伯公司41制造的现代火炮,防御十分坚固。英军企图误导阿拉比,让他们认为苏伊士运河并非英军的主要目标。突破防线后,40艘英国战舰立即驶人运河,占领了防御据点。沃尔斯利开始部署军队。

沃尔斯利数次声东击西,让阿拉比误以为英军将从西侧进攻。他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埃及人封锁运河。阿拉比果然上钩,以为沃尔斯利将从阿布基尔(Aboukir) 登陆,而事实上英国的海军和水手来到了运河北端的塞得港(Port Said),夺取了塞得城内的要塞。同时,英军顺流而下,于8月20日抵达了运河中部的伊斯梅利亚(Ismailia)。这里临近铁路,可以确保英军在最后进攻前,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补给。9月6日,沃尔斯利完全控制了运河。

8月24日,英军继续向卡萨辛"行军,从那里进攻泰尔-阿尔-克比尔的坚固战线。双方在卡萨辛发生意外交火,导致英军部分士兵牺牲。埃及原计划于8月28日夜间突围,不料皇家骑兵团还是借助月光将其击溃。9月8日,英军又打退了埃及的另一次突围。

英埃两军于9月13 日破晓发生交火。9月12日夜,沃尔斯利率领英军穿过一片平坦且坚硬的沙漠。经过沃尔斯利的计算,他们在凌晨5点之前即可到达作战地点。凌晨1: 30,英军搭建了密集的营地后,靠星光的指引悄悄地朝目的地行军。埃及嘹望员监测到苏格兰高地人( Highlander)的抵达,随即与之展开激战,前锋部队进行了艰苦的白刃战。阿拉比的兵力共2万人,火炮75架,而沃尔斯利火炮数量多达1。6万架。结果不难推测,阿拉比的军队不堪一击,2000 名埃及军被杀……相比之下,英军仅损失57人,其中45人来自埃里森少将(Alison) 率领的苏格兰高地旅。

英国殖民地

第二天,英军进入开罗,占领了整个城市并重新扶植陶菲格上台。10 月中旬,阿拉比被捕并被流放到锡兰(Ceylon)。 1901 年,他才获得赦免。

战后,沃尔斯利升任上将,加封开罗的沃尔斯利男爵。康诺特的阿瑟亲王获得了“巴斯勋章”。泰尔一阿尔一克比尔战役后,维多利亚女王总共颁发了330枚勋章,其中一些颁发给了3名马耳他人和部分印度人。

英军将阿拉比帐中的土耳其地毯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作为纪念。事实上,战役期间阿瑟亲王就曾睡在这条地毯上。

英国议会保守党领袖索尔兹伯里勋爵(Lord Salisbury)嘲讽格莱斯顿:“您没有废除埃及总督,只是挑选了总督的人选。这位赫迪夫是埃及唯一的正义所在,我们必须支持他,因为他代表了大英帝国。”

这次战争后,英国将埃及纳人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这一点可谓英国最直接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英国船只仍旧可以继续通过苏伊士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