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歆

刘歆(古文经学派开创者)

倡古文经

刘歆简介

刘歆生平:刘歆(约公元前50 ~ 公元23),字子骏,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刘向之子。公元前6年改名刘秀。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目录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歌等方面都堪称大家。刘歆的著作大多已亡散,仅《移书太常博士》保存于《汉书·刘歆传》中,《七略》基本保存于《汉书·艺文志》中,《三统历》在《汉书·律历志》中也尚存梗概。此外,《尔雅注》《钟律书》等书均佚失。明代人曾辑有《刘子骏集》。

历史评价:刘向、刘歆父子,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们在图书整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刘歆在其父刘向编纂的《别录》的基础上编成的《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刘歆推动了古文经学的兴起,是西汉今文经学的异军,东汉古文经学的宗师。章太炎说“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是刘歆”,顾颉刚则称刘歆为“学术界的大伟人”。

刘歆大事记

约公元前50年 刘歆出生。

公元前28年~前25年 汉武帝令刘歆与其父刘向一同负责整理校订国家收藏的书籍。

公元前6年 刘向去世,皇帝任命刘歆为中垒校尉,统领校书工作。刘歆改名刘秀。

公元9年 王莽篡汉,推举刘歆做侍中太中大夫。

公元23年 刘歆谋诛王莽,事泄自杀。

人物关系

刘歆传记

成也王莽 败也王莽

▲刘歆像

刘歆是西汉皇室宗亲,其父亲刘向是当时的知名学者,博通经史,在天文学方面,造诣也很深,曾在朝廷中做过官。刘歆生长在这样一个学术气氛浓厚的书香门第,自幼便开始读书,其非凡的才华逐渐显露出来。少年时代,他已精通《诗经》《尚书》等当时被认为是最古老、最经典的书籍。汉成帝听说刘歆小小年纪就学识渊博,特意召见他,让他做黄门郎。这是刘歆走上天文学研究的第一步。

公元前28至前25年,皇帝令刘歆与其父一同负责整理校订国家收藏的书籍,这使刘歆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皇家的各种稀见之书。刘歆坐拥这些皇室典藏,如饥似渴地钻研起来。公元前6年,刘歆的父亲刘向去世,皇帝任命刘歆为中垒校尉,统领校书工作,以完成他父亲的未竟之业。

在长期校理国家书籍的过程中,刘歆接触到大批外人无法看到的古文经籍,从而对古文经学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做显出了空前未有的成绩。但在西汉时期,由于今文经学的盛行,今文博士很看不起古文经学,拒绝刘歆设立古文经博士的建议。汉成帝死后,汉哀帝继位,西汉王朝的统治权逐渐落入外戚王莽手中。刘歆曾与王莽共过事,二人关系十分密切。王莽就推举他做了侍中太中大夫,此后又逐渐升其为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刘歆成为显赫的人物。王莽自比周公,号“安汉公”,追封周公和孔子的后代,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重用刘歆,提倡古文经学,推动了古文经学的发展。但这时倡导古文经学,已经丧失了学术意义,它成为王莽政治阴谋的一部分。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刘歆成为国师,号“嘉新公”。王莽改制时,始称《周官》为《周礼》,根据《周礼》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样,古文经学也被应用于朝制中,建置《周官经》博士,也就无学术价值可言。刘歆陷入政治漩涡后,又想极力挣脱。他谋诛王莽,事泄自杀。

古文经学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与“今文经学”相对。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才被相继发现。如汉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汉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

编目典范 传世古文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刘向、刘歆父子圆满地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图书整理编目工作。在这次校理群书的工作中,他们创造出一整套科学的方法。为了对书籍的篇章文字等进行校正和勘定,他们首先兼备众本,广搜异本;然后选定篇目,去除重复;再后纠理错简,校对文字;最后勘定书名,誊清新本,总共整理出图书33 090卷,收藏于天禄阁、石渠阁,并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图书馆,为先秦古籍的流传及图书由官府收藏走向民间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举措让更多民间图书收为官府。

▲《七略》书影

《周礼》,儒家经典,西周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即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

刘歆在其父刘向编纂《别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编成了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七略》计7卷,《辑略》为全书的叙录,其余6卷有《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 《术数略》《方技略》。它将著录的图书分为6个大类、38种、596篇,13 269卷。《七略》对每种每类都加小序,说明其学术源流、类别含义等,不仅对当时的学术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后世的目录学更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目录书的典范。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首要贡献是发现了一批晚出先秦经书,使之免于佚失。由于刘歆的倡导宣扬,使这批古文经书为社会和世人广泛得知,遂转相传习不辍,尤其是《周礼》《左传》《毛诗》等传流至今,成为经学的重要文献。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二个贡献是开辟了以文字和历史解经的新方法。为了发扬古文经,刘歆等人重视训诂,不仅凭此以读经,而且根据古文的字体笔意来解经。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三个贡献是打破了今文经学对儒学的垄断,开启了古文经学的发展道路。如果说是董仲舒开创了以微言大义说经的今文经学的话,那么重视名物制度的古文经学就是刘歆开其山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