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5 00:28:32 0


这一时期人们脚下所穿的有履、屐、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靴等,用丝、麻、草、木、皮等材料制成,供各种人在不同场合下使用。虽然当时还有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鞋、粗、不借、仰角等名称,但都可归入以上四类,故分在各类中加以叙述。当时人在室内行走时多脱下履、屐等着袜而行,袜以丝、麻、皮等制作,与今日之袜差别较大,故亦将其放在此节内。

履,一般供人们在正式场合穿着,刘熙《释名》:“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官员上朝、到官署办公及谒见上司和长辈,都应该穿着履,否则就被视为违反法纪或不敬尊长。南朝宋中书郎阮长之在中书省值班,晚上误着屐出阁到邻省,自己将这一违反规定的事情报告给门下省,当门下省以暗夜无人看见为理由不接受时,阮长之坚持要将报告送去,并说自己:“一生不侮暗室。”据《义熙起居注》:“兼黄门郎徐应真出为散骑,著屐出省阁,有司奏,乃免官。”说明在自己办公的屋内可以着屐,而到其他部门去,则必须换履。《晋书·郗鉴传》记载了王献之与其舅舅关系的一段故事,“王献之兄弟,自(郗)超未亡,见(郗)愔,常蹑履问讯,甚修舅甥之礼。及超死,见愔慢怠,屐而候之,命席便迁延辞避”。后世有人对王献之因舅家失势而加以怠慢之事有异议,但至少从这段记载中可看到着履见长辈才符合礼仪,而着屐则被视作轻慢。

尽管在一般场合着履已符合礼仪,但在一些特殊场合如祭祀和上殿还必须脱下履以表示敬意。参加朝会时,惟有皇帝能穿着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群臣都必须脱下履来,着袜进殿朝见皇帝。只有曹操、司马昭、王导、刘裕等位极人臣者,又经皇帝下诏特许,才能享有剑履上殿的特权。曹操还依据剑履上殿的特诏而决定自己在祭祀宗庙上殿时也不解履。

履可用丝、麻、皮等材料制成,在先秦时期主要是夏葛冬皮,到汉代则以丝织品为多,或以皮为主,用丝织物加以装饰。这一时期大体沿袭汉制,有的使用锦、织成等高级丝织品作履,有些更加讲究的还加以刺绣。西晋陆机《织女赋》:“足蹑刺绣之履。”加刺绣的履又被称为文履,曹植《洛神赋》中:“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指的皆是刺绣履。在新疆阿斯塔那墓群中出土有十六国时期的织成履,其上织有铭文“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履用褐红、白、黑、蓝、黄、土黄、金黄、绿等八色丝线织成,鞋底用麻线编制,为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有的在履上还缀有珍珠,则称珠履,左思《吴都赋》所言:“出蹑珠履,动以千百。”虽有夸张之意,但至少可反映其在社会现实中的存在。

据五代人马镐《中华古今注》,东晋有凤头履、聚云履、五朵履,南朝宋有重台履,梁有笏头履、分稍履、立凤履、五色云霞履等各种名称;从其他文献中还可看到承云履、金薄履等。大部分履的形制已不可考,从相关记载及其名称上看,有相当部分是妇女使用的履。目前与出土文物能相互对应的有笏头履,其具体形状在河南邓县画像砖、山东临朐北齐崔芬墓室西壁出行图中皆可看到。另外,沈从文认为唐永泰公主墓壁画中一组宫女所着履头上翘且画有重叠山形的即为重台履,但未言其与南朝重台履的关系;沈先生还提出传世南朝《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琴图》中拄杖者及唐代阎立本《古帝王图》中陈文帝侍女所着的履头上翘,且有两齿状物者为高齿履,是由汉代歧头履发展而来。

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是加装木底的履,《释名》称:“复下曰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腊也。行礼久立,地或泥湿,故复其末下,使干腊也。”目前尚未发现这一时期的实物,但可从乐浪彩箧墓出土的东汉革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了解其底部的构造,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底很厚,内装木楦,楦当中有凹槽,据认为当时可能在槽中填有松软之物。不过在南北朝后期,曾将木底改为皮底,至隋炀帝大业(605-618年)方始改回。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是与冕服相搭配使用的,在穿着其他服饰时,则着履。

屐,用木制成,上面系带与脚连接,底部有突出的部分,称为足或齿。《释名》称:“屐,搘也。为两足,搘以践泥也。”《急就篇》颜师古注称:“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其形状与近代的木屐很相似。东汉时期,屐不仅流行于长江流域,在中原地区的使用范围也相当广,“延熹(158-167年)中,京师长者皆著木屐,妇人始嫁,至作漆画屐,五色彩为系”。到西晋时期,中原地区使用屐的人仍不少,但在南北割据后,屐主要流行于江南,北方人使用屐的记载明显减少。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中出土有木屐实物,可助我们了解当时屐的形制。

据《搜神记》记载,原来男女所用的屐样式有所区别,男人的为方头,女人的为圆头,到西晋惠帝元康(291-299年)中,女人所用的屐亦改为方头,与男人的没有区别。前面已经提到,屐不适于在正式场合穿用,但在家中及一般朋友往来时,则不分贵贱,多穿着木屐。东晋名相谢安在接到淝水之战的捷报时,正与客人下围棋,当时他故示镇静,但在客人走后,他回到内室,沉浸在喜悦之中,竟然没有觉察在过门槛时将屐齿碰折。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在即位后仍常着连齿木屐在外散步。很多人在外出时亦着屐,南朝宋时名士谢灵运喜欢游览山水,“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后人遂将这种便于登山的木屐称为谢公屐。木屐亦有平底的,三国时司马懿曾派2000人着软木做成的平底木屐为前锋,以清除地上的蒺藜,为大军开路。在木屐上面不用带子,而用丝、麻织物做成与履一样的鞋面,则被称为仰角。因其必须抬足仰起履角而行,故有此称。

除木屐之外,还有帛屐。《释名》:“帛屐,以帛作之如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者。不曰帛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者,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不可践泥也。屐,践泥者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浣之,故谓之屐也。”则这种帛屐是丝织物做成的软鞋,形状与木屐全然不同,只是因功用相似而被称为屐。此外,还有一种用于军事目的的铁屐,石勒在进攻刘曜时,曾命将士着铁屐施钉登城。

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是用麻、草、藤等制成,供人们在出行时穿用。《释名》:“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行著之,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轻便,因以为名也。”由于着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走路轻便,而且价廉易得,故一般劳动者多穿用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如传世南朝《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琴图》中执羽扇、挟方褥的侍从,唐阎立本《古帝王图》中陈宣帝的抬辇者等皆着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士族在一般情况下不着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南朝宋文帝元嘉(424-453年)末,北魏大举入侵,褚湛之使子弟皆着芒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于斋前习行,是为战乱出奔作准备,足见平时很少穿着,而褚湛之的这一举动,还受到其他士族的讥讽。南朝陈兼起部尚书沈众在监造太极殿时,经常穿着布袍芒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则受到朝士的一致讥笑。除士族等上层统治者之外,一般较为富裕的吏员亦很少穿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

由于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便于行动,且简便易得,故被南方政权作为军旅使用的戎服,与裤褶相搭配,邓县画像砖中兵士的穿着即是如此。除兵士外,军中的官员亦着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进攻南方,包围彭城(今江苏徐州),城中派大臣张畅与北方使者李孝伯交谈,李孝伯讥讽张畅身为士族而着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张畅回答说:“但以不武,受命统军,戎阵之间,不容缓服。”由这条材料可以看到,作为士族的张畅在军中也要放弃他平时穿着的履、屐,而换着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并将其视为正常现象;但北方政权中的士族却不将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视为正式军旅之服,这主要源于南北气候差异而形成的习俗不同。

粗,亦可归入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类,只是制作更简单,价格更低廉。《急就篇》颜师古注:“粗者,麻枲杂履之名也。”《释名》则称:“荆州人曰粗,麻、韦、草皆同名也。”这种制作简单的粗亦被称为不借,《释名》称:“不借,言贱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

靴,与履、屐、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等不同,不是由华夏民族发展起来的,而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地区的。所以《释名》对其解释为:“靴,本胡服也,赵武灵王始服之。”历来研究者对于靴是否由赵武灵王引入中原有不同看法,但对其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则无异议,而且至少在汉代时靴已传入中原地区。

靴是用皮革、丝织品或两者镶嵌而成,与今天的中、高统靴的式样相近似。这一时期靴在北方使用范围相当广,与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在南方的使用范围颇为相似,前面提到北方士族对于南方士族在军中着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很不以为然,就是因北方以靴为军服。对于骑马者来说,着靴尤为便利。到隋代仍是如此,《隋书·礼仪志(七)》记载炀帝大业(605-618年)改制后的规定,“唯褶服以靴。靴,胡履也,取便于事,施于戎服。”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征讨北齐时,见到兵士有赤足者,就脱下自己的靴子赐给兵士。

北魏孝文帝改革服制以前,北方政权中基本上盛行游牧民族的习俗,着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改革服制后,这些习俗一度有所收敛。到北朝后期,着靴的习俗再度抬头,朝中官员及宗室诸王在办理公务及上朝时亦多着靴。如东魏执掌朝政的高澄被害时,与其商议国事的杨愔狼狈出逃,脚上仅穿了一只靴子;北齐琅邪王高俨被杀死后,“不脱靴,裹以席,埋于室内”。在日常生活中,北方人亦经常着靴。除文献记载外,传世古画及出土壁画、陶俑等皆有所反映。如传世《北齐校书图》中坐胡床者、执马鞭者,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中壁画内大量骑马者及墓中出土的骑俑等,脚上多着靴。

南方亦有着靴者,但总的来看,要远少于北方。而且南方对着靴者的看法亦与北方不同,如南朝梁末的恩幸严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在侯景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简文帝萧纲即位后,学北人着靴上殿,被视为无肃恭之礼,当侯景败后被处死。南朝齐时萧琛知道执掌朝政大权的王俭在乐游苑宴客,“乃着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俭坐”。陈时陈暄亦着拂踝长袍和及膝高靴去见吏部尚书徐陵,他们的举动都是为了引起当权者的注意,这恰证明了当时着靴者的稀少。军中将官亦偶有着靴者,东晋时将军毛宝与祖焕等作战,“宝中箭,贯髀彻鞍,使人蹋鞍拔箭,血流满靴”。但类似记载甚少,说明这仅是个别事例,而非普遍现象。

最后谈鞋,鞋在现代是各种鞋类的统称,但在当时只是一种可以解开带子的鞋的名称。《释名》:“鞋,解也。著时缩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则舒解也。”从这段叙述看,与近代的鞋颇有相似之处,但目前尚未见到实物,其具体样式还有待于将来的考古发掘。

前面已提到,袜是用丝织品、麻布或皮革制成的。这亦可从袜字在当时的不同写法中得到证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足衣也,从韦蔑声。”《释名》:“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袜),末也,在脚末也。”偏旁或从韦,或从衣,从汉字造字的习惯看,这本身就意味着制作材料的不同。袜由织物剪裁缝制而成,上有带子,穿时需将带子系紧。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有锦袜实物,可供参考。

当时人在室内一般多着袜行走,这种习俗后传入日本,并被一直保持下来。当时人在犯有过错表示请罪时,则不仅脱下履,连袜子亦脱去,称为徒跣请罪。在得知父母去世时,亦要脱去袜子,徒跣奔丧。

在江南等气温较高的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习俗又有所不同。《会稽典录》:“贺邵为人美容止,与人交久益敬之。在官府常著袜,希见其足。”由此可见,当地包括一般官吏在内的许多人在室内皆习于赤足,而不着袜。这体现出地区的差异性。


《艺文类聚》卷67,《衣裳》引《魏书》。

《宋书》卷18,《礼志(五)》,为节省篇幅,本处只节引有关部分,请详看原文。

程树德:《九朝律考》卷3,《晋律考(下)》。文中第二个“侩”字误排为“绘”字,据《太平御览》卷697改正。

《三国志》卷27,《王昶传》载其告诫子侄书中提道:“今汝先人世有冠冕。”由于冠冕都是戴在头上的,因此又被引申为优秀者的代称,《三国志》卷37,《庞统传》载司马徽赏识庞统,“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本节所引《释名》除特别注明外,皆引自《四库全书》本。纟熏,浅红色。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图4;并参见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二章《冕服》中对晋武帝冕服各部件名称的解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公卿冕旒数量亦有变化,限于篇幅,文中不再详述,可参见《南齐书·舆服志》、《隋书·礼仪志(六)》。

《宋书》卷18,《礼志(五)》:“汉承秦制,冠有十三种,魏、晋以来,不尽施用。今志其施用者也。”

《太平御览》卷685,《通天冠》引。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三十《汉武氏石刻贵族梁冠和花钗》,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版;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图版57,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服饰》。

沈从文前引书第193页;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载《文物》1973年第3期。冯素弗为北燕主冯跋之弟,官拜大司马,封辽西公,其传附于《晋书》卷125,《冯跋载纪》后。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图95,故宫藏宋人摹本,并参见周锡保前引书;沈从文根据侍臣冠饰认为此画系北朝后期画家所绘。

《望都汉墓壁画》,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5年版;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嘉峪关晋墓的发掘》,载《文物》1979年第6期;并参见《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墓室壁画》图45。

《通典》卷57,《嘉礼(二)》杜佑自注。

转引自周锡保前引书第五章《汉代服饰》。

《北齐书》卷18,《高隆之传》:“又朝贵多假常侍以取貂蝉之饰,隆之自表解侍中,并陈诸假侍中服用者,请亦罢之。”

《晋书》卷59,《赵王伦传》。

鹖为雉属,出于上党,性猛好斗。曹操《鹖鸡赋序》:“鹖鸡猛气,其斗终无负,期于必死。今人以鹖为冠,像此也。”见《全三国文》卷1。

南京博物院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版;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2年第12期;周到等编:《河南汉代画像砖》图24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9)·石刻线画》图10。

沈从文认为这种圆顶漆纱笼冠是在北魏迁都洛阳后定型的,且对其与武冠的差别进行了比较,并据《洛神赋图》中侍臣亦戴这种笼冠认为该画系北朝后期画家所绘,而非顾恺之真迹。见《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149、169页。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9)·石刻线画》图5,一说官员身旁女性为宁懋夫人,一说其为丫环。

黄明兰:《洛阳北魏景陵位置的确定和静陵位置的推测》,载《文物》1978年第7期;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1卷图113,株式会社平凡社、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墓室壁画》图67,释文执笔史可研。

石子岗男俑转引自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三七《晋六朝男女俑》;河南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文物出版社1959年版;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载《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载《考古》1973年第4期。

《三国志》卷11,《管宁传》;《太平御览》卷687,《帽》引韦昭《吴书》;《三国志》卷25,《杨阜传》;《晋书》卷93,《外戚·王濛传》。

《南史》卷39,《庾悦传附族子弘远传》:“(弘远随陈显达起事,兵败)将刑,(弘远)索帽着之,曰:‘子路结缨,吾不可以不冠而死。’”

《隋书》卷12,《礼仪志(七)》。

《宋书》卷8,《明帝纪》。

周锡保前引书第145页;但沈从文认为陈文帝所戴为菱角巾,见《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132页。

《南齐书》卷25,《垣崇祖传》。

《北齐书》卷14,《平秦王归彦传》:“齐制,宫内唯天子纱帽,臣下皆戎帽,特赐(高)归彦纱帽以宠之。”

《隋书》卷12,《礼仪志(七)》:“后周之时,咸著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复带,盖索发之遗像也。又文帝(宇文泰)项有瘤疾,不欲人见,每常著焉。相魏之时,著以谒帝,故后周一代,将为雅服,小朝公宴,咸许戴之。”

《云冈石窟》,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洛阳北魏元邵墓》(见前);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2年第1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5年第11期。

林干:《匈奴墓葬简介》,收入其所编《匈奴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见前);周到等编:《河南汉代画像砖》图68(见前)。

张朋川、张宝玺:《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草厂坡村北朝墓的发掘》,载《考古》1959年第6期。

《全三国文》卷61;《南齐书》卷19,《五行志》;《南史》卷77,《恩幸·茹法亮传附徐龙驹传》;《北史》卷31,《高允传附高昂传》。

南京博物馆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图30(见前),并参见孙机前引书第231页对介帻各组成部分的分析。

《望都汉墓壁画》中的车前伍伯;南京博物馆藏南京小洪山出土六朝男侍俑,转引自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130页。

《三国志》卷13,《华歆传》;《晋书》卷34,《羊祜传》。

《三国志》卷1,《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傅子》。

南京博物院:《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及其砖刻壁画》,载《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图104。

《太平御览》卷687,《巾》引邓粲《晋书》。

《隋书》卷12,《礼仪志(七)》;刘肃:《大唐新语》卷10,《厘革第二十二》。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及其砖刻壁画》;《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图93(东晋顾恺之绘,唐摹本)、图104。

周锡保前引书第146页。

《南齐书》卷23,《王俭传》。

《资治通鉴》卷69,魏文帝黄初二年臣光曰胡三省注。

《北史》卷52,《齐宗室诸王传(下)》。

参见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第一章第一节《发饰》,及该书所附图二、图三。

参见许嘉璐《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载《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此处称十二章,但实际仅记载11种形象,《宋书,礼志五》文字相同,而将华虫分为两种(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以凑足12种。据《续汉志》及《隋书·礼仪志六》,此处缺宗彝,应据以补上,以足12种之数。另,《隋书》标点将粉米分为两种,而将黼黻合为一种(中华书局1973年版),亦误。

具体分析研究可参看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二章《冕服》。

单衣,亦作禅,原意为单层的薄衣,但后来成为一种袖部博大,在正式场合穿着服装的名称。

《三国志》卷13,《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中衣,亦称中单衣,《通典》卷61《嘉礼六》载南朝梁何佟之议:“公卿以下祭服,里有中衣,即今中单也。”

《晋书·舆服志》称:“魏明帝以公卿衮服黼黻之饰,疑(《宋书·礼志五》作拟)于至尊,多所减损,始制天子服刺绣文,公卿服织成文。”但《续汉书·舆服志下》已称:“乘舆刺绣,公侯九卿以下皆织成。”未详孰是。以后衮服材料又有变化,据《南齐书·舆服志》:“宋末(衮服)用绣及织成,建武(494-498年)中明帝以织成重,乃彩画为之,加饰金银薄,世亦谓为天衣。”南朝梁时恢复使用刺绣与织成,陈武帝从节俭出发,又将刺绣、织成等改为彩画,陈文帝天嘉(560-566年)初,恢复梁制。

《宋书》卷18,《礼志五》:“诸受朝服,单衣七丈二尺,科单衣及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 被五丈二尺,中衣绢五丈,缘皂一丈八尺,领袖练一匹一尺,绢七尺五寸。给裤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 一丈四尺,缣二丈。袜布三尺。单衣及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 袷带,缣各一段,长七尺。江左止给绢各有差。宋元嘉末,断不复给。”

《南齐书》卷29,《吕安国传》:“(吕安国由平北将军)征为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安国欣有文授,谓其子曰:‘汝后勿作裤褶驱使,单衣犹恨不称,当为朱衣官也。’”

《太平御览》卷29,《元日》引《邺中记》,并参见黄惠贤《辑校邺中记》(收入《邺城及北朝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服饰》中称:“又如齐遣散骑常侍裴昭明等往吊北魏文明太后崩丧,魏主欲以本族的朝服吊(即以裤褶吊),昭明等谓裤褶乃戎服,不宜以吊。说明北族以裤褶为朝服而常服之。”从对现存文献及考古资料的综合分析中,可以认为裤褶服确实曾作为北魏的朝服,周先生的观点是成立的。但从这段史料的出处《魏书·成淹传》及《资治通鉴》中有关记载来看,周先生的结论却是建立在对史料产生误解的基础之上。裴昭明等先欲穿朱衣(朝服)去吊丧,北魏方则提出使者应穿吊丧服装(据《魏书·礼志三》,在同年九月的小祥日祭祀中,哀哭时孝文帝着缟冠、皂朝服、革带、黑履,侍臣着黑介帻、白绢单衣、革带、乌履,后改换为祭服时,孝文帝为缟冠素纰、白布深衣、麻绳履,侍臣则去帻易韬)。双方辩论后,裴昭明承认对方有理,但提出自己此行未带吊服,除朱衣外只有裤褶,可那是戎服,不能入吊,故此要求由北魏方面提供吊服。结果是裴昭明等穿着北魏提供的吊丧服装去吊唁的。该段史料不仅不能说明裤褶服是当时北魏的朝服,反而表明北魏的服制观念及理论依据与南朝相近似。该事发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二月,在孝文帝下诏废止群臣服裤褶进行季冬朝贺的旧制之前,处在北魏的服制及其观念的转换期间,北魏大臣成淹是支持孝文帝改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依据的正是汉族传统服制理论,因此南朝使者不能不承认他的指责是有道理的。

《南史》卷61,《陈伯之传附褚莚传》。

《洛阳伽蓝记》卷2,《城东》。

参见唐长孺《拓跋族的汉化过程》,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版。

《资治通鉴》卷173,陈宣帝太建十一年正月。

其形制见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六四《唐凌烟阁功臣图部分》;并参见周峰《中国古代服装参考资料(隋唐五代部分)》一《隋至盛唐时期的服装》中的有关论述,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版。

《周书》卷7,《宣帝纪》。并参见孙机《说“金紫”》,收入《古代礼制风俗漫谈》二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九《汉石刻垂绶佩剑武士》。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9)·石刻线画》图5。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图4。

《隋书》卷11,《礼仪志(六)》。

前引北魏宁懋石室石刻线画中由一女性扶持的官员,其项下有一呈弯曲状的领子,据认为其形制即是曲领、方心。

裴启:《语林》,周楞伽辑注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宋朝人高承《事物纪原》(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1987年)、清朝人钮树玉《说文新附考》(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8年)都认为袄起源于北齐,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提出北魏时期已有袄。

《初学记》卷26,《器物部·衫》引《释名》。《四库全书》本《释名》作:“衫,芟也,衫未无袖端也。”文意不清,似有讹误,故不从。本节所引《释名》除特别注明外,皆引自《四库全书》本。

《初学记》卷26,《器物部·衫》引东晋人车灌《修复山陵故事》称:“梓宫衣物,练单衫五领,练复衫五领,白纱衫六领,白纱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 衫五领。”

《宋书》卷77,《柳元景传》:“(宋大将薛安都在战场上杀得兴起)乃脱兜鍪,解所带铠,唯著绛纳两裆衫,马亦去具装,驰奔以入贼阵。”正说明两裆衫是起内衬作用。

《南史》卷37,《沈庆之传附从子攸之传》。

《资治通鉴》卷161,梁武帝太清二年十月。

转引自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图版60-6。

参见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第一章第五节《胡服的特点及其对隋唐的影响》。

《晋书》卷65,《王导传》。纟束是一种粗丝织成的布。

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载《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载《考古》1973年第4期;咸阳市渭城区文管会:《北周拓跋虎夫妇墓清理记》,载《文物》1993年第11期。

《南史》卷34,《周朗传附孙弘正传》。

《语林》:“谢万就安乞裘,云畏寒。答曰:‘君妄语,正欲以为豪具耳!若畏寒,无复胜绵者。’以三十斤绵与谢。”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图4,《古帝王图》。

《太平御览》卷696,《裙》引《释名》,并参见《四库全书》本。

《三国志》卷9,《曹爽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引自林干《匈奴墓葬简介》,收入其所编《匈奴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参见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237页。

左衽,即上衣的衣襟在胸前相交后,右衣襟在上,压住左衣襟,并在左腋下挽结,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习惯服式。汉族的习惯恰与之相反,故称为右衽。汉魏以来,左衽被作为一切非汉族服式的统称,而不仅是指狭义的左衽。

《三国志》卷56,《吕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晋书》卷40,《杨骏传附弟济传》。

裴启:《语林》,《晋书》卷94,《隐逸·郭文传》。

河南省文物局文化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墓》,文物出版社1958年版。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载《考古》1973年第4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临淄北朝崔氏墓》中崔鸿夫妇墓出土的文侍俑,载《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胡桥南朝大墓及砖刻壁画》,载《文物》1974年第2期。

黄河水库考古队:《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载《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宋书》卷86,《殷孝祖传》。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二队:《洛阳晋墓的发掘》,载《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元邵墓、崔鸿墓、邓县画像砖见前注,武汉周家大湾墓见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地区四座南朝纪年墓》,载《考古》1965年第4期。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29,《企喻歌》。

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载《文物》1973年第11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3年第10期;咸阳北周墓资料转引自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壹《中国古代的甲胄》,文物出版社1985年增订本,关于各种铠甲的详细考证及发展演变亦请参见该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5年第11期。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载《文物》1972年第3期;并参见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244页。

《宋书》卷18,《礼志(五)》引。

《续汉书·五行志(一)》;《宋书》卷30,《五行志(一)》。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图93、图95。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载《考古》1973年第4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3年第10期;山西省博物馆:《山西圹坡北齐张肃墓文物图录》,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载《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魏书》卷19中,《任城王传》;卷21上,《咸阳王传》。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区65TAM39墓》,载《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

《庾子山集注》卷3,倪璠注,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版。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26,中华书局1984年版。

《初学记》卷26,《裙》引。

张朋川、张宝玺编:《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图29、图30,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版。

《北堂书钞》卷129,《裤褶》引《世说新语》;《太平御览》卷472,《富(下)》引同,则唐宋人所见本皆作“裤褶”,故不从今本《世说新语》。今本《世说新语》作“绫罗裤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 ”,并称“罗”一作“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 ”。

此书已佚,目前最好辑本为黄惠贤辑校本,收入《邺城及北朝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山西省博物馆:《山西圹坡北齐张肃墓文物图录》(见前)。

转引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156页。

《宋书》卷30,《五行志(一)》,下引飞天古代生活史——履屐 靴袜 同此。

参见周锡保前引书第163页。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见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见前)。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图104;并参见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150页。

《晋书》卷27,《五行志(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草厂坡村北朝墓的发掘》,载《考古》1959年第6期。

《北齐书》卷8,《幼主纪》。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图95,故宫藏宋摹本;《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图4。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9)·五刻线画》图5、图8。

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载《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见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5年第11期。

郭素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墓》,载《文物》1977年第5期。

《太平御览》卷719,《燕脂》引。

《初学记》卷15,《歌》引。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26。

《庾子山集注》卷5。

《太平御览》卷719,《黛》引。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1。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1。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墓室壁画》图58,此墓系1986年发现;王克林:《北齐库狄回洛墓》,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三国志》卷9,《曹爽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离手。”

《颜氏家训》卷3,《勉学第八》,王利器集解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并参见夏桂苏、夏南强《古人傅粉施朱谈》,载《文史知识》1992年第1期。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28。

《晋书》卷108,《慕容廆载纪》。

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载《考古》1960年第1期。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1。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影印本,1988年。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和二、四号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65年第10期;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载《文物》1978年第7期。

《艺文类聚》卷70《钗》引,其“钗”字作“叉”,当属假借字,今据《太平御览》卷717《钗》引《释名》改。另,《四库全书》本《释名》作:“又,枝也,因形名之也。”并与上“簪”字释文连续,显误,故不取。

安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载《文物》1993年第11期;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市顺义县大营村西晋墓葬发掘报告》,载《文物》1983年第10期。

《晋书》卷6,《元帝纪》。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2《唐文宗》:“又一日,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是何物?’宰臣未对,上曰:‘即今之腕钏也。’”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21。

《北京市顺义县大营村西晋墓发掘简报》(见前)。

许嵩:《建康实录》卷15,《齐废帝东昏侯》,张忱石点校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象山5号、6号、7号墓清理简报》,载《文物》1972年第11期;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化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载《文物》1977年第6期;《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见前)。

本小节所引《释名》凡未加注明者,皆引自《四库全书》本。

《南史》卷70,《循吏·阮长之传》;《宋书》卷92,《良吏·阮长之传》作“误着履出阁”,误。

《北堂书钞》卷136,《屐》“着屐出阁”条引。

卢文弨:《龙城札记》卷3,转引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注》第776页;但当时文献的其他记载,如《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王右军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指郗愔、郗昙)曰:‘王家见二谢(指谢安、谢万),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所记王氏对郗氏的态度正与王献之的做法相吻合,从东晋时期政治局势的变化与士族地位的变迁及当时士族的习俗来看,《晋书》记载的可信度是很大的。

《三国志》卷1,《武帝纪》建安二十一年裴松之注引《魏略》。

《北堂书钞》卷136,《屦》“足蹑刺绣”条引。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1,一说此诗为无名氏所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出土文物展览组:《“丝绸之路”上新发现的汉唐织物》,载《文物》1972年第3期;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65TAM39墓》中认为铭文作“富且昌宜侯王夫延命长”,并指出鞋着于女尸脚上,长22.5厘米,宽8厘米,载《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

《文选》卷5,中华书局影印胡克家本,1977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第850册,1987年。

《北堂书钞》卷136,《屦》“蹑承云”条引甄述《美女诗》,“足下金薄”条引张华《轻薄》。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墓》,文物出版社1959年版;《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墓室壁画》图58。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134、129页。

参见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255页。

《隋书》卷12,《礼仪志(七)》:“近代或以重皮,而不加木,失于干腊之义。今取干腊之义,以木重底。”

《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书店影印,1984年。

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42页。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局:《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6年第3期。

《晋书》卷79,《谢安传》。另,沈从文根据这一时期画迹中没有看到人着高底木屐的形象,认为前人将屐齿理解为屐底部的高起部分是错误的,齿指的是鞋前部向上翘起的齿状物(《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131页)。但依沈先生的观点,对于正文中所引的其他文献则难于解释,故本文仍沿用旧说。

《南史》卷19,《谢灵运传》;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晋书》卷1,《宣帝纪》。

《释名》:“仰角,屐上施履之名也。行不得蹶,当仰履角,举足乃行也。”

《太平御览》卷698,《屐》引《晋书》。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图97;《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图4。

《南史》卷28,《褚裕之传附侄孙彦回传》。

《陈书》卷18,《沈众传》。

《梁书》卷53,《良吏·沈瑀传》。

《宋书》卷46,《张畅传》。

《太平御览》卷698,《靴》引,《四库全书》本《释名》缺此句。

《北史》卷55,《陈元康传》;《北齐书》卷12,《武成十二王传》。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图10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3年第10期。

《南史》卷77,《恩幸传》。

《梁书》卷26,《萧琛传》。

《南史》卷61,《陈庆之传附子暄传》。

《晋书》卷81,《毛宝传》。

转引自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

《太平御览》卷697,《袜》引。

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方的自然条件与气候相差很大,物产也各有特色,因此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饮食习俗。由于这一时期人口迁徙频繁,尤其是北方人口曾大量南迁,他们将自己的一些饮食习惯带到所迁入的地区,并与当地原有的习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些新的地方饮食特色。另外,随着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入了许多新的食物与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饮食内容,并对后世起到相当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519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