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4 00:45:06 0


自太和十九年(495)北魏迁都洛阳,到正光五年(524)的所谓“六镇起义”,前后三十年间,北魏的政治、经济总体上还是在平稳发展。在魏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主流是不错的。就拿洛阳城来说,晋室南迁后已经破落不堪了,现在“城内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家,千金比屋,层楼对出”,城中还有“西域胡商”万余家。洛阳的在籍户数达到了空前的十万九千余户。

但是,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危机正在酿成。499年,魏孝文帝死,子恪即位,是为宣武帝。他以“宽以摄下”著称,这里说的“宽”,实质上就是对贪赃枉法者的无原则迁就,无所作为。五年后,七岁的孝明帝即位,母胡太后临朝。正光元年(520)宗室元叉与宦官刘腾共同幽禁了胡太后,两人共执朝政,自此政治大坏,“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山林之饶”(《洛阳伽蓝记》)。国力日益虚弱,人民生活贫困,直接导致了正光五年(524)的“六镇起义”。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陶骆驼(北齐,山西太原市张肃俗墓出土)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陶骆驼(北朝)。负重的骆驼造型,正反映骆驼是当时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六镇”。北魏初都平城,为了拱卫首都,建立了六个军事基点以防柔然,名为“六镇”。都城迁至洛阳后,“六镇”地位下落,那些镇吏和平城旧贵心中当然不平。北魏末中央势力薄弱,六镇中的军人借故于524年起事。六镇起义又引发了河北起义和山东起义。这些起事者中的一个叫尔朱荣的人控制了北魏政权。尔朱荣被杀后,其从子尔朱兆又带兵进京,杀魏孝庄帝,立节闵帝。尔朱荣的部将鲜卑人的后裔高欢又杀节闵帝,立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出逃投靠宇文泰,高欢就另立孝静帝,继而迁都于邺,国号东魏。

北魏王朝就这样在废了立、立了废的过程中灭亡了。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彩绘陶牛车(北齐,山西太原市张肃俗墓出土)

从北魏王朝灭亡的534年,到隋王朝灭陈的589年,总共不过五十五年的时间,在北方却产生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分裂的王朝,政局的乱象和短暂由此可见一斑。

北魏消亡后,在北部中国建立起来的第一个政权是东魏。

东魏一共维持了十七年(534—550),名义上保留着一个魏朝的皇帝,就是孝静帝,而实际的全部权力却操在宰相高欢手里。高欢是东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和统治者。

高欢的身世有点扑朔迷离,他曾自称是河北大族渤海高氏的后裔,但有时又自称是鲜卑人,对六镇降户中的鲜卑人讲话时也一律用鲜卑话,这样他所属的族类在人们头脑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甲骑具装俑(东魏北齐时期,河北磁县湾漳北齐贵族壁画墓中出土)。此骑俑反映了当时战争中骑兵形象。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军卒俑(东魏、北齐时期,河北磁县湾漳墓中出土)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陶武士俑(北齐,山西太原市张肃俗墓出土)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弹琵琶陶俑(北齐,山西寿阳厍狄回洛墓出土)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疃子造像碑(北齐天统二年,山东博兴县出土)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富贵万岁”瓦当(东魏北齐时期邺北城建筑构件)

高欢家是兵户,地位很低,父母早亡,一直寄养在姐夫的家中,后来谋到了一个负责由边镇往首都洛阳送信的函使的小职位,但地位低,被人看不起。一次因为坐着吃饭而被上司痛打了一顿。这当然也是一种激励的力量,他要在这个大乱世中乘时而起。“六镇起义”后,他参加了由六镇兵民为主的河北义军,深得车骑将军尔朱荣的信任,步步高升,由亲信都督(卫队长),到军队的先锋,成为尔朱荣最得力的部将。后来他自立门户入京,立孝武帝为傀儡皇帝,自己当宰相。孝武帝不听话,逃走了,他就另立孝静帝,建都于邺,史称东魏。这个王朝有这样一些特点:

东魏国祚十七年,始终存在着一个傀儡皇帝魏孝静帝。因为他的存在,其国号仍然称“魏”。登极时才十一岁的魏孝静帝,当时已经不用鲜卑姓,由拓跋氏改为元氏,称元善见。但真正当政和管事的是作为宰相的高欢,事无大小皆由高欢裁决。“帝好文学,美容仪。嘉辰宴会,多命群臣赋诗,从容沉雅。”(《魏书·孝静帝纪》)高欢由着孝静帝寻欢作乐,就是不让他管事。

其次,东魏的腐败。高欢篡政后,以为洛阳是四战之地,不宜为帝都,竟挟持孝静帝及洛阳四十万户去新都邺城,根本不顾人们的死活。高欢是政治上的大暴发户,现在成了宰相就大肆挥霍,他的部属也跟着挥霍。有人要他管一管朝中的腐败风,他强横地说:“我怎管得了?”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黄褐釉兽柄盘口壶(东魏天平四年,河北景县高雅墓出土)

再次,东魏的好战。东魏比由宇文泰创立的西魏要大,要强,据有今河南汝南和江苏徐州以北、河南洛阳以东的大片土地,原先也较富庶,而西魏相对地域狭小。于是,高欢始终主动挑起战争,妄图统一北方。东魏虽强,但由于高欢政权的腐败和军事上的失算,屡战屡败。武定四年(546)高欢率十余万大军围攻西魏的玉璧(今山西稷山西南),苦战五十余天不胜,只好退兵。高欢在退兵途中病倒,死于晋阳。

武定五年(547),实际掌控东魏政权的高欢死去,长子高澄继续掌权。不久,高澄遇刺身亡,弟高洋继任,任齐王。武定八年(550)四月,高洋通过禅位的方式取得政权,“诏归帝位于齐国,即日逊于别宫”。逊位的魏孝静帝也得到了优厚待遇,“封帝为中山王,邑一万户,上书不称臣,答不称诏,载天子旌旗”(《魏书·孝静帝纪》)。

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起来了,史称北齐。北齐历六帝,一共存在了二十八年(550—577)。它控制的地域有今黄河下游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及苏北、皖北的广大地区。后高洋又向北、东北、西、西北、南方拓展,地盘大为扩大。高洋统治的时期,是北齐国力最强盛的时期。

在处理鲜卑族人与汉族人的关系上,政治统治大权在握的高氏一直在融合或对立这条绳索上走钢丝,而且始终没能取得应有的平衡。高欢的立场很明确,自己建立的是鲜卑贵族政权,自己所做的一切应维护鲜卑贵族利益。虽然他娶了汉人为妻,但从骨子里他还是看不起汉人。他对鲜卑人说:“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资治通鉴》卷一五七)高澄想打破隔离汉族与鲜卑族之间的那堵墙,用了一批汉人中的才盛之士,提出“凡才名之士皆可用之”的想法,立即招致鲜卑勋贵的坚决反对。高洋当政后,对汉人处处提防。汉人杜弼心直口快,当着鲜卑人的面说“这些人只会骑马坐车”。高洋听了很不高兴,借故将他杀了。北齐政权晚期,高洋的儿子是汉族夫人所生,高洋认为他生性软弱,没有鲜卑男子横刀立马的英雄气概,因此不太喜欢他。高洋死后,由高洋的儿子继位,高洋的弟弟高演根本看不起这个汉族女性生的孩子,杀了新皇帝,自己称帝。

北齐政权基本上执行的是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它的衰弱就是这样造成的。恩格斯说:“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它用来压迫其他民族的力量,最后总是要反过来反对它自己的。”

在此不能不说说《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于士族官僚家庭,颜氏有家学传统,世传《周官》、《左氏春秋》等儒学专门学术。他身处大变动的社会中,对家庭教育的诸多感悟加以总结和梳理,其传世著作《颜氏家训》共二十篇,就是他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的一部家庭教育教科书。这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还有人誉其为“古今家训之祖”。在《颜氏家训》中,他要求子女“生不可不惜”,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他主张学习要从小抓起,“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他认为后生最可珍贵的是立志,“泯躯而济国”;他认为教育子女要严字当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他十分强调家教规范的重要性,“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所谓“不简”,就是要订立家教规矩。颜之推的家教家训理论,是衰亡中的北齐时代透出的一道文化亮光,其光芒千秋不灭。隋统一全国后,晚年的他被太子召为学士,不是偶然的。

细说历史——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颜氏家训》书影

北齐政权执行民族压迫政策,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他们自己。国土比西魏、北周大,原本的经济基础也比西魏、北周好,但是,就是在这么半个世纪里,东魏、北齐削弱了,衰亡了,而西魏、北周一点点强盛起来,为统一北方乃至全中国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60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