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细说历史——魏孝文帝的改革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4 00:45:04 0


在整个北魏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魏孝文帝的改革是最精彩的一幕。

太和九年(485),北魏政府颁布了均田制,迈出了魏孝文帝改革的第一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农民失地的状况严重,形成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暴动。魏孝文帝登极后的前十年间,汉族和各族人民的联合大起义遍及全国各地。让民众有地可耕,组织农民发展生产乃是改善民生、防止民变的当务之急,是放在孝文帝面前刻不容缓的一件改革项目。

均田法规定:男子在十五岁以上,授田四十亩,妇人授田二十亩。这是每年可实际耕作之良田。如果是实行二圃休耕法的土地,则男子授田八十亩,女子授田四十亩。如采取三年轮种一次的休耕法的土地,则男子授田一百二十亩,女子授田六十亩。除这些规定外,还给予一定数量的桑田、宅基地,用以发展副业。“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授予民众的大田其人年过七十或身死的时候,国家要收回,再分发给新生的一代。

奴婢和平民一样授田,奴四十亩,婢二十亩,但不给桑田。奴婢五人则给宅田一亩。奴婢是主人的依附者,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他们的劳动所得,全归主人所有。奴婢也不用给国家服劳役。

在当时人少地广的情况下,实行均田应当说是没有问题的,天下有的是荒地,最重要的是要有人去组织分配和织织耕种。北魏政府在这点上是比较认真的,“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魏书·高祖纪》)。让地方政府(州牧和郡守)的行政领导与均田的专使结合起来分配均田,这样就比较落实。同时,实行人口密集的狭乡向人口密度低的宽乡移民的措施。“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他移。”(《魏书·食货志》)这些措施对恢复和发展生产都是起了积极作用的。有记载说,“当时百姓殷富,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羊之衣”(《洛阳伽蓝记》),这当然有着溢美的成分,但不少农户因均田法而获利该是不争的事实。

太和十九年(495),即实施均田制后十年,魏孝文帝做出了一个对鲜卑贵族触动更大的动作——迁都洛阳。

从故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是魏孝文帝下了大决心要做的一件大事。平城一带社会风气不良,“多游食之民”,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不少。那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恶劣,不适合当帝都。天寒地冻,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就作《悲平城》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更为重要的是,平城地近强悍的柔然族,时有被其包围和攻略的危险。而洛阳长期以来是中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迁都洛阳既有利于鲜卑人学习华夏文化,又有利于让那些醉心于“中夏正音”的汉士大夫真心地归顺于魏国的统治。他思之再三,觉得迁都洛阳是上上之策。

魏孝文帝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善于制造舆论。太和十八年(494)五月,迁都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关键时刻。他召集百官,宣称要让掌管宗庙礼乐的太常卿来占卜迁都的吉凶。占卜得的结果是“革卦”。魏孝文帝借此就大做文章,说:“革卦‘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谁人不从?”他是借上苍的权威来压制那些保守而不顺从变革的人。魏孝文帝这么一解释,当时谁都不敢说什么。

细说历史——魏孝文帝的改革

孝文帝的虚宫“万年堂”。魏孝文帝在冯氏墓旁计划营造自己的陵寢,意在陪伴瞻望祖母于身边,以表养育之孝心。因迁都洛阳,“万年堂”成为虚宫。

但是,阻力还是很大的。贪图安乐、安于现状、守旧顽固的人大有人在,就是魏孝文帝十分宠爱的太子恂也反对迁都。在被迫迁都洛阳后,太子恂还是情怀旧都。“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太和二十年(496),也就是离迁都一年还不到的时候,适值魏孝文帝出游嵩山(这里的“游”不是游玩,而是巡视),命令太子恂镇守在洛阳。这时太子恂以为有了机会,就“轻骑奔代(平城)”。魏孝文帝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回洛阳,亲自杖责太子,并要群臣议罪。许多大臣都为太子恂说情,可是魏孝文帝认为迁都事关国之大事,“此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魏书·废太子恂传》),立即下诏废太子恂为庶人。过了些天,见其毫无悔意,魏孝文帝就命人将他毒死了。这年的冬天,鲜卑贵族仍旧不服,他们中的元老级人物穆泰、陆睿联络镇北大将军元思誉、代郡太守元珍策划起兵谋反,“代乡旧族,同恶者多”(《魏书·于栗?传》)。魏孝文帝知道实情后,派出将军王元澄前去镇压,自己也率军北巡,镇压了一大批反对变革的人,由此才基本上稳定了局面。

迁都成功以后,魏孝文帝加快了汉化的步伐,着重于改革鲜卑旧俗。他这方面改革的措施十分具体。

禁用鲜卑语。这有一个过程。在北魏初定中原时,作为统治民族当然提倡使用鲜卑语,就是汉人在北魏朝廷中为官的,也要学习鲜卑语,不能讲的,配有“传译”。但是,在与汉人的接触过程中,魏孝文帝体察到汉语言文字的先进性,感到有必要推广汉语。他曾对群臣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语)。年三十已上,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北史·魏咸阳王禧传》)太和十九年(495)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高祖纪》)王仲荦说:“魏孝文帝是想通过消除鲜卑族与汉族在言语方面的隔阂,来逐步泯灭民族间的隔阂,以达到其汉化的目的。” 魏孝文帝自己也说,这样做不是为了图眼前的一时痛快,而是“传子孙百代”。

禁胡服。这里说的“服”不单指衣服,它包括服饰、冠带、发式,总之囊括了穿戴文化的全部。拓跋氏来自塞外,其俗辫发左衽。开始建立魏朝的时候,一切都按原先的习俗行事。后来魏强大了,地盘上也据有了包括中原在内的广大地域,这时就有人对魏孝文帝说,以胡服为朝贺礼服不妥。他也感到不妥。太和二十年(496)下令“禁胡服”,模仿南朝的朝服和宫廷服饰重新设计服装。从现存的魏孝文帝及其侍从的画像看,他们穿的完全是汉服了,其仪仗也与汉廷略同。

细说历史——魏孝文帝的改革

彩绘陶俑(北魏,河南洛阳元邵墓出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积极推行“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元邵墓多数陶俑身穿汉族服装。

改变祭祀礼。鲜卑历来有“祀天于西郊”的古老仪式。为了实现汉化,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下令把这一仪式废除了,实行汉地帝王祭天的仪式。太和十九年(495)夏四月,“庚申,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修饰坟垅,更建碑铭,褒扬圣德”(《魏书·高祖纪》),还选孔子后代中的一人,封为崇圣侯。

改官制。北魏初期,用的当然是鲜卑体制的官制,后来又是汉、鲜卑的称呼杂用。禁用鲜卑语后,还找不到一个行家能贴切地把鲜卑官制转换成汉官制。恰好在此时,南齐秘书丞王肃降魏。这是一个大学问家。王肃学富五车,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很快被魏孝文帝引为知己,说是得王肃犹如刘备之得诸葛孔明,并亲切地称之为“王生”,也就是王老师的意思。这位王老师在变革旧俗、创立新规上为他出了许多好主意,一整套汉化的官制据说大多出于这位“王生”之手。

魏孝文帝的改革在魏晋南北朝历史上是一件大事。它加快了鲜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革除落后习俗的进程,扩大了汉文化在少数民族中的影响,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同时魏孝文帝的改革也把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带入了中原,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元素和新活力,同时也为国家重新统一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60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