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南北朝简史——北魏初期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08 00:40:45 0


北魏为拓跋氏,他们自称为轩辕之后,实不可信;《宋书》说他们是李陵之后,亦是臆测。不过,拓跋和秃发、乞伏、铁弗诸姓,可能为一回事。据《魏书》记载:“乌洛侯国……去代都四千五百余里……其国西北有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其他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又西北二十日行,有于巳尼大水,所谓北海也”,则其原住地当出自西伯利亚,在贝加尔湖东南,黑龙江之西,现在布利雅特蒙古地方。

在西晋亡后,刘琨势力很弱,石勒强盛,因此刘琨不得不联络拓跋氏,即猗卢。

据《魏书》称,什翼犍被苻坚所破,什翼犍逃走,未曾被苻坚所俘(见《序纪》)。但据《北史·本纪》及《昭成诸子传》,则什翼犍被庶长子实君所杀,而实君又为苻坚所杀。

又据《晋书·苻坚载记》,什翼犍被其太子珪送与苻坚,太子珪投降,而珪被送到蜀。

从以上不同史料看来,实君和献明,原是一个人,《魏书》的实君即是实的化身,而《晋书·苻坚载记》说什翼犍被珪所执,则珪为实君之误。比较观之,什翼犍当为献明(即实,亦即实君)所执送于苻坚,而珪则为献明之子。

南北朝简史——北魏初期

北魏世系

拓跋珪为坚所虏,时年四岁,即在苻氏处读书至十四岁,苻坚死,珪始归国。所以北魏从拓跋珪起,才正式受到中国教育。

北方的局面,在北魏道武时,燕已经衰微,西边分为许多国。后凉分为段业及沮渠蒙逊,后来赫连勃勃占长安,秃发死,他又在西方活动,最后河西四郡完全为沮渠蒙逊所占领(注一)。

西方建国以夏为最强,因他们占有人口较多的地方,但赫连勃勃残暴无人性,在漠南(陕西榆林西北)蒸土为城,号为统万城,至其子赫连昌时,魏军取统万城,昌旋为魏所俘。

西秦乞伏国仁子暮末为魏所攻,暮末逃,被吐谷浑所擒而亡。

沮渠蒙逊死,沮渠牧犍降魏;其弟无讳及安周守敦煌,无讳迁都鄯善,又攻高昌取之。

前凉张氏,当东西交通之会,据地时间亦最久。就佛教发展而言,张重华乐永九年(晋穆帝永和九年)在敦煌筑石窟,苻秦建元二年亦在敦煌修石窟,而沮渠蒙逊则在武威修造。

西方割据诸国的地位

赫连(匈奴)   姚兴(羌)   蜀(汉)

夏(陕西北部)  后秦(陕西)  谯纵(四川)

吕光(氐)    沮渠(匈奴)

后凉(甘肃)   南凉(甘肃)

李暠(汉)    乞伏(鲜卑)

西凉(甘肃)   西秦(青海)

 

至于东北方面,从来为慕容氏努力,再转入冯跋之手。冯氏为胡化的汉人,后为魏所灭。

道武、明元、太武三代,将北方平定。道武二十四年,明元十五年,太武廿一年,在这时期,将北魏稳固了。道武是以山西为根据的,因为山西险要易守,别处都有战争而此处没有,所以最占便宜。

道武、明元、太武(西元三八六—四五二)为北魏开展的时期。北魏的成功,除去地形最好之外,还有:(一)因为他是北方民族,战斗力强;(二)接收了苻秦和慕容燕的文化;(三)其他部族已届衰微。

在北魏的开国以前(即代国时期)文化很低,到了道武时代,就开始接收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了。据《宋书·索虏传》:“开颇有学问,晓天文。”(开即道武。)《魏书·毗陵王顺传》:“太祖好黄老,数召诸王及朝臣亲为说之。在坐莫不祗肃,顺独坐寐欠伸,不顾而唾。太祖怒,废之。”黄老之解释为神仙、方术及老庄,而尤以方术表现最显,此亦中国固有的文化。

皇始元年,燕慕容垂取并州,改制度,初置台省、百官,封公侯、将军、州吏、太守,又尚书郎以下悉用文人,这些文人便是曾得着慕容垂信仰的。至天兴元年平慕容氏,便改国号为魏,于是置五经博士,协音律,服兖冕,学到了汉人的制度。其自称为魏的原因,则因为崔玄伯说“代汉为魏”,他就以魏自居,而否认曹魏之魏。但北魏向来是代魏并称,在敦煌的西魏壁画,仍称为“大代大魏大统元年”。

拓跋珪十四即位,三十九岁死,在位二十五年。他的太医令是凉州人阴羌,阴羌死后,便无良医。他常服寒食散,要人经管,既无良医,便发狂了。阴氏为凉州大族,也可代表汉人文化(注二)。

拓跋珪发狂后,为清河王绍所杀。绍兄嗣杀绍自立为帝。《魏书·安同传》:“太宗在外,使夜告同,令收合百工伎巧,众皆响应奉迎。”百工伎巧,亦是汉人。明元帝后亦服寒食散而亡。明元子太武帝,其母为汉人,汉化更深,他一方面接收汉人文化,另外却保存胡人文化。从此北魏就步上了一个新的扩张时代。

北魏前期(西元三八六—四五二年),亦即道武、明元、太武的在位时间,是北魏的开端时期。此时在北魏方面所吸收的部族,受汉化比较深的,例如慕容氏,而战斗力曾经强盛过一时的,例如赫连氏、乞伏氏、沮渠氏,都收归了拓跋氏的掌握。

但是在北方沙漠以北,却来了一个新到的游牧民族柔然,形成了北魏北边的边患。于是北魏便当太武帝时在阴山之内,黄河以北,设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怀荒、柔玄六镇以防北边。(历来对此问题弄不清楚,直到清代沈彤在《落帆楼文集》中,才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这些镇戍,在当时非常被人重视,配与贵族去居住和防守。

六镇之军队,原为鲜卑及汉人配合而成。孝文帝南迁以后,他的左右及军官接受汉化,因此所带的鲜卑人变为汉人。六镇位置辽远,地方贫瘠。凡是六镇的人,不论是胡人,或是汉人,都和南迁的贵族们,情感日渐疏隔。此外,原来初建六镇之时,六镇不仅为边防,并且还是贵族们荣誉的职务,他们亦可随时到京城作官;自孝文帝迁洛阳后,路途远,六镇便被住在京师的贵胄疏忽下去,文化低落。所以洛阳与六镇问题,不是民族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孝文帝的时代,洛阳的文化较高,道武明元二帝为魏有能干的帝王。太武帝母为汉人,太武帝却汉化不深,但利用汉人鲜卑之冲突而自处。太武立功很多,他主要的谋臣就是崔浩。崔浩为世族的代表,他是站在汉人立场上的。近来历史家说崔浩与南朝宋有勾结,但不可尽信。若如此,在南朝史料中可以看见其联络之痕迹,现在却找不到充分的证据;只看见有崔浩与北方汉人欲推翻胡人之动向。

崔氏为世族之领袖,北魏的王朝与世族有裂痕,但前半期是合作的。世族虽为社会势力,仍是利用政治势力而扩大。并且世族虽为社会势力,但对南朝的社会势力并不合作。五胡十六国中汉化深者,北魏即是其中一个,北魏汉化程度进一步,而世族的文化也进一步。故崔高二族在北魏的前半期,仍是效劳于北魏。崔浩当时不主张向南进攻,这一点并不见得是忠于宋,也许仍是忠于魏。

汉化问题中亦有一宗教关系。五胡乱华后,胡人倡导信佛教,即胡人佛教的信仰,甚于汉人。崔浩信道教,利用寇谦之为领袖。以教理说,佛教在道教以上;以文化上说,道教为中国人的宗教。

道武帝信道教,因成仙的信念,比成佛的信念,更接近现实。所以佛教虽为外国宗教,也被禁止了。寇谦之与崔浩,也许有民族意识的成分,但道武帝信道教,却因为社会的力量或习惯。

道武帝死后,局面改变,佛教恢复得很快。崔浩死于太平真君十一年,即太武帝死前二年。太武帝之死是因为性情改变,激起内变。但崔氏死时,可能太武性情也许已经有些变化了。总而言之,崔氏之死,不是简单问题。至少可认为:(一)太武帝性情之变化;(二)佛教徒之报复;(三)胡汉的冲突;(四)修史的问题,被鲜卑人认为侮辱。—但无论如何,崔浩一案对于世族是一个打击,乃是事实。

关于佛教徒报复问题,是太武虽信道教,而太子晃则信佛教,太武灭佛法时,曾因太子晃的救护,佛教徒获免的不少,崔氏死时,太子晃尚未死,其死恐与太子晃多少有些关系。

至于崔氏被杀之直接原因,不是由于国史问题。崔氏等主撰成书,皇帝看见,认为很好,便刻碑立于太庙;而一般较有知识的胡人,以为不光荣(因胡人文化浅,有许多原始的习俗),因此谓崔氏诽谤胡人,以至被杀。

北方的世族,有许多大姓,为当时的地主。世族有清河崔、博陵崔、荧阳郑(注三)、范阳卢、赵郡陇西李、河东柳等。他们是久居本土,年深日久,他们为读书的人,有领袖人才,有相当的组织,可以指挥当地势力,演变为政治势力。

南方的世族,与北方的不同。南方世族为侨姓,往往在政治方面,取得政治势力以后,对同族并不休戚相关。北方的世族同宗互助,必须人多,所以北方的地方势力,高于政治势力。崔氏即其时地方势力中之一,等到崔氏得到当政的机会,甚易受到猜忌,恐亦为被杀原因之一。

《卢玄传》:“浩大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玄劝之曰:‘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宜其三思。’浩当时虽无异言,竟不纳。”浩之失败,颇由于此。则当时反对崔浩的,不仅是鲜卑,并且汉人中的寒门也成为他的敌人了。这样看来,崔浩之意,并非想把北魏推翻,乃世族欲扩张势力。虽然世族之扩张势力,也是汉人之扩充势力,但究竟不是汉人全民族的团结了。

崔浩死于西元四五〇年;第二年,太子死;第三年,太武帝死,此年为文成元年,佛教复兴。从此以后,北魏都是佛教信仰鼎盛的时代,而母后中冯后及胡后更为著名的佛教信徒。

文成皇后冯后即文明太后,与胡后同为北魏有名的皇后。这两个太后都很精明,都奢侈,都信佛教。文明皇后为冯跋之后,本人为汉人,文成死,献文立,非冯后之子,由太后垂帘听政,因其能干,政治亦相当好。献文立第三年,献文帝的李后生孝文帝。献文帝名弘,孝文帝名宏,父子之名同音,还是胡人的风俗。

此时献文十三岁,冯后躬亲抚养孝文,便罢令不听政事。过了两年,献文杀了太后的情人李奕,献文便突然死去,时人说太后毒死了献文。因为冯后既有情人,而又亲抚孝文,所以孝文是否为献文的李后所生,颇有问题。也就是拓跋氏的皇统到了孝文时代,不免有些问题了。

不过这一点对一个国家文化上的关系,或政治上的关系来说,还是无关轻重的。孝文既属于拓跋传统的一代,原来是谁的儿子,用不着多为揣测。只是冯后是一个中国人,受过了中国式的教育,孝文接受了冯后的中国式教育,他对中国文化上的爱好,以及实行政治上的改革,才是历史上应当注意的事实(注四)。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074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